1. 首页 > 娱乐生活

成吉思汗栓马桩

成吉思汗栓马桩位于呼伦湖北岸,距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勒镇38公里,离满洲里市88公里。成吉思汗栓马桩风光秀丽,水草丰美,景色宜人。

中文名:成吉思汗栓马桩

成吉思汗栓马桩

地理位置:呼伦湖北岸

占地面积:20 km

著名景点:凉亭等

阿巴嘎旗查干淖尔镇举行保护成吉思汗栓马桩启动仪式

阿巴嘎旗查干淖尔镇举行保护成吉思汗栓马桩启动仪式

4月30日,阿巴嘎旗查干淖尔镇举行保护成吉思汗栓马桩启动仪式。活动特邀全国政协委员姚卫海、民革东城区政协委员赵安利、民革东城区委秘书长冯燕同志参加。保护成吉思汗栓马桩启动仪式在旗爱卫办有关负责人、北京知青代表、阿巴嘎旗“蒙高丽亚”肉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及各嘎查“两委”成员及牧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圆满举行。

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保护好我们的草原,保护好生态环境,弘扬民族文化,挖掘民族正能量的非物质文化,查干淖尔镇以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社会主义新思想、生态文明新论点,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举行保护成吉思汗栓马桩启动仪式。

编辑:满都拉

审稿:伊苏义拉

图片:伊苏义拉

被称为成吉思汗拴马桩的地方,成吉思汗真的在这里拴过马吗?

成吉思汗拴马桩位于呼伦湖西北岸,距满洲里88公里,总面积(包括水域)17.5平方公里。

呼伦湖西岸多沿湖拔起的陡峭山崖,这是距今约300多万年前大自然神奇造化的结果。当时由于地壳的变化,使得湖盆降低而湖的西岸抬升,在湖西岸的剥蚀高平原与湖盆接触线形成陡崖。

在湖西岸的陡崖群中,有一处三面环水的峭壁,高大宏伟。南临一湖碧水,石壁嶙峋峭拔,光滑如削。湖浪一层层从湖中心奔来,在它的脚下溅起高高的浪花。北、东、南呈陡坡下临湖湾,只有其西部为缓坡与湖岸相连,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政府在峭壁上建起了一座高大的“望湖亭”。山崖南方10余米的湖水里,一个高10米左右、周长15米左右的柱石突兀而立。

柱石呈不规则形,上细下粗,石纹条条,纵横交错。石缝间有鸟巢,时有水鸟飞出,盘旋湖上。传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在这里休息时,曾在这个柱石上拴过马,因此称该柱石为“成吉思汗拴马桩”。

1988年6月27日,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布赫同志视察呼伦湖曾来此驻足,并赋诗《达赉湖成吉思汗拴马桩》云:

草原顶天柱,

湖中一剑峰。

成祖战马烈,

马桩百代空。

成吉思汗在这个柱石上是否拴过马从无考证,但在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成吉思汗的确把以呼伦湖为中心的呼伦贝尔草原当成自己建国的基地。每逢军事不利或年岁荒歉,他便迁到这里牧居,养精蓄锐,以待时机。

文献参考:徐占江主编《呼伦贝尔旅游》

摄影配图:宁静枫林

编辑整理:醉卧草原

图文均为原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商用必究

拴马桩重要性不输故宫前的华表 还与成吉思汗有关

12月12日一大早,西安美术学院内的近千个拴马桩突然变了摸样,原来一夜之间拴马桩的石狮子和石人都带上了口罩,然后画面就变成了这样。。。。。。。。

估计看到这场景西安美院的师生表情就是这样的吧?

摘了口罩,这些拴马石露出本来面目:动物雕塑栩栩如生,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拴马桩是中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在陕西澄城县分布尤为密集。明清两代,石刻的拴马桩已非常普遍,民国以后逐渐减少了。拴马桩原本是过去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拴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凿而成,一般通高2—3米,宽厚相当,约22—30厘米不等,常栽立在农家民居建筑大门的两侧,不仅成为居民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而且和门前的石狮一样,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人们称它为“庄户人家的华表”。

拴马桩在渭北平原分布比较密集,基本是围绕着内蒙古向周围地区发散的,在地缘上以蒙古文化为中心与周边地区文化相互作用影响。相传这与成吉思汗有关,成吉思汗拴马桩位于呼伦湖北岸,离满洲里市88公里。有一年的冬天,成吉思汗在与世仇塔塔尔部落征战时,他率百余轻骑兵连夜袭击塔塔尔部落,不想一场激战,成吉思汗只剩10余人。只能自呼伦湖北岸撤退,塔塔尔人紧追不舍。乘着黑夜的掩护,成吉思汗一行退到湖的西北岸。岸边是一道陡崖,后面塔塔尔人逼近,成吉思汗见陡崖20余米处有一高20米左右不规则形石柱立在冰面上,心里想这是绝妙的隐蔽处,便命令手下向西撤,引开塔塔尔人的追赶,而成吉思汗留下一随从下马,脱掉身上的蒙古袍把坐骑的马蹄包住,从西坡上冰,走到湖中的石柱后隐藏起来。刹那间,塔塔尔人追到湖边,发现湖中只有一个高20米的石柱,并无他人,这时塔塔尔人听到西边有喊杀声,随着喊杀声塔塔尔人挥马追赶去了。在寒风刺骨中等待塔塔尔人远去的时候,成吉思汗望着拴马石柱,双手合掌,说道:“湖中石柱,搭救了我的生命,待我成大业时,再来祭拜。”说罢,他和随从牵马上岸,向驻扎在克鲁伦河畔的老营飞奔而去。后人为了纪念他,将湖中的石柱叫做成吉思汗拴马桩,至今仍有很多牧民每逢农历五月初三和七月十三祭拜此石柱。

陕西拴马桩结构造型相对固定,但桩首雕塑有较大发挥空间,比较随意,体现出百姓人家纯朴粗犷的审美情趣。人物与动物组合桩中的人物为多为西域胡人形象、蒙古人形象以及汉人形象。动物中以狮子居多,是因为狮子在佛教中被视为瑞兽。传说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时,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狮子也是菩萨、财神的坐骑。从东汉始,帝王陵墓常请狮子护陵,帝王宫阙常请狮子护驾,狮子也成为战无不胜、惩奸佑善的仁兽。又因古代官制中有太师、少师,大狮小狮暗寓太师、少师,故有“大狮背小狮”的各种石雕。于是石牌坊上有狮子的身影,门墩石、寺庙中也有狮子的身影,拴马桩自然而然地烙上狮子身影。狮子虽是“舶来品”,却成了赐福的化身,要升官发财、要代代出人,非得请狮子保驾护航。

除了狮子以外,拴马桩桩首雕塑中猴子形象也不少见。一方面是由于与孙悟空有关。《西游记》前七回主要为孙悟空大闹天宫,惊动玉帝,玉帝降旨招安,授其弼马瘟职,以饲养天马。拴马桩所雕之猴形多坐于山中吃果,与孙悟空之形象相符。桩首雕一管马之官,所拴之马必然温顺服贴。另一方面,因猴与“侯”同音,侯是古代的一种爵位,《礼记王制》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近期一直在进行考古发掘的海昏侯刘贺墓其墓主人其身份之一就是汉代的王侯。猴子立在栓马庄上寓意“马上封侯”,意思是马上能受封爵位或职位很快得到提升,图寓意功名指日可待。

西安美术学院内的这些拴马桩是2000年左右收购的,时任院长杨晓阳大概原本是希望用拴马桩装饰校园,但学生们赋予了他们新的“实用意义”——晒被子。

“咦,光线怎么突然没有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332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