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洪保墓

洪保墓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祖堂山,由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祖堂山社会福利院抢救性考古发掘了明代太监洪保墓,这位太监曾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副使。

洪保墓地处祖堂山南麓三阶台地的最上层,空间较为局促。因此,在最初的规划方案中,整个墓园保护区的面积只有1300平方米。根据专家论证会的建议,新方案中墓园的规划面积有所“扩容”,同时保留了墓穴原有中轴作为墓园的空间轴线,尽可能维持了原有墓穴的空间感。

洪保墓

洪保墓园利用所处台地的高低落差,设计出三层“观光台”——从下至上依次是入口广场、墓道入口平台和观览平台,形成不同空间层次的游览空间。底层的入口广场采用下沉式设计,观众可沿台阶登上二层的墓道入口平台,在此可以欣赏到墓道入口和墓葬前室的券顶结构;再往上就来到一个环形的观览平台,观众可以围着墓葬走上一圈,居高临下地将整个墓葬结构尽收眼底。

和很多文物遗址不同的是,洪保墓园的墓葬核心区没有用墙体或围栏封得严严实实,从顶部到前后室都采用了开放式设计,便于观众参观游览。记者在设计方案上看到,墓葬区的建筑设计以“天圆地方”为理念:观览平台上方将架设一个圆形的轻钢玻璃架,象征中国传统墓葬的圆形封土,与长方形的墓葬上下呼应。这个玻璃顶棚如同一个“阳光房”,既能抵御雨水和紫外线对文物本体的损害,又便于采光,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参观效果。

2012年1月,作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的重要发现,南京祖堂山南麓出土的明朝太监洪保墓“破格”入选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洪保墓历史故事 历史古迹 南京

洪保墓历史故事 历史古迹 南京

江苏泗洪:58座散葬烈士墓实现就地保护

本报讯(记者卢志坚 通讯员孙永上 陈颖)近日,江苏省泗洪县检察院检察官再次来到当地的梅花镇,看到修整过的杜保岭烈士墓庄严肃穆,他们感到十分欣慰。据悉,该烈士墓是今年7月该院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开展的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专项行动中,排查、修整的58座烈士墓之一。

泗洪县在抗战时期为淮北苏皖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有3000多名烈士长眠于此。其中大多数集中安葬在烈士陵园,但也有一些像杜保岭烈士一样,牺牲后就地安葬,形成了零散的烈士墓。据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掌握的情况,散葬烈士墓主要集中在泗洪县梅花镇,有34座。

今年7月初,泗洪县检察院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开展了全县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专项行动,对散葬烈士墓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通过寻访烈士后人、查找资料、实地调研,泗洪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共排查出58座散葬烈士墓,比原先掌握的34户多了20多座。经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核实,58座散葬烈士墓的烈士身份信息均属实。

然而,检察官在排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散葬烈士墓缺乏日常管护,有些未立碑刻文,甚至被杂草淹没。是集中到烈士陵园由专人负责修缮保护,还是就地清理环境、修缮墓碑呢?

《烈士安葬办法》规定,对未在烈士陵园或者烈士集中安葬墓区安葬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并征得烈士遗属同意,迁入烈士陵园或者烈士集中安葬墓区。于是,检察官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开始挨家挨户征求烈士遗属意见。最终,58户烈士遗属都选择了就地保护。

随后,在检察官的见证下,烈士遗属、村委会、退役军人事务局三方共同签订了就地保护协议书,一起负责后续看管维护。

为督促协议落到实处,泗洪县检察院还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相关乡镇政府发出了检察建议,建议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对58座散葬烈士墓进行修整,相关乡镇政府督促烈士遗属、村委会工作人员履行就地保护协议中规定的责任。

清理杂草、加固砖石、重新书写碑文……半个多月后,检察官对这些散葬烈士墓进行回访,确认58座烈士墓已全部完成基础修缮,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也制定了相应的定期管护检查措施。

潮汕名墓:潮汕洪氏岐山派始祖洪大丁墓

潮阳洪氏始祖大丁公墓,在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龙山湾灵山寺后山峰的半山腰,青龙砂和白虎砂仍然能环抱不露,远眺略嫌明堂陡泻,但有池塘水界气关拦,也颇有气势。墓后有天然巨石如背印,前有一个池塘似天池。书言:十个贵穴九个高,此穴即是也。

碑记载:公首葬五刻岭(814年),次安大坑凤地,今建灵山。1957年阳月吉日重修敬立。墓坐艮山兼寅明夷卦四爻,周天47.5度。正居天市垣,零正得宜。

一、墓形

二、近貌

三、明堂

四、青龙砂

五、白虎砂

六、墓志

洪圭,字大丁,唐天宝五年(746年)生于福建甫田。乃唐朝潮州知事洪瑀公(洪氏二十一世)之孙,唐代天宝年间中书省洪适之子,生性豁达大度,慕义好施。幼承家学,聪慧过人,十七岁,广德二年(764年)登进士,大历二年(767年),任工部尚书。因秉性耿直,得罪朝中权臣,他被贬来潮州当刺史。莅潮后,他经常到潮属各地巡视,观察民情,对潮阳的山水风光更是情有独钟。便从福建莆田县涵头携家眷到潮阳西北一个叫“歧北”的地方(明清时属贵山都,即今铜孟镇歧北村)创村。募夫垦荒,终成巨室,富甲潮郡。

洪大丁还疏通练江水路,筑后溪码头,并购木船数十只,与沿江各地开展货运活动,促进潮汕经济发展。洪大丁慷慨施田的事,历代相传,而其后裔更是秉承先祖遗志,以他为典范,诚心礼佛,乐善好施。洪奋虬是洪大丁之孙,考中进士后,曾任韶州通判。他颇具洪圭风度,不但献与灵山寺千余亩田地,还先后筑建了麒麟、潇湘、湄泥、洪使诸桥,以方便乡民;每逢饥荒之年,他还竭力救济灾民。他的玄孙洪宗启、号月山,后唐进士,任河县令,又舍田于灵山寺至2600百多亩,人咸颂之。洪大丁及其后代在乡里前后修筑道路逾50华里,方便了当地农民的交通。

此外,洪大丁之子洪璋任藤州知州,孙洪攀龙任封州推官,洪附凤任宣化县令,世孙洪立官司翰林院待讲转御史,洪遇春乡试第一(解元),也皆是洪氏后裔中佼佼之辈。

潮阳民间有:“未有潮阳,先有岐北”的说法。这句话传诵了一千二百多年,就是岐北洪氏的历史底蕴,就是对岐北洪氏先祖开基掘井创万民福祉的最好褒奖!据记载,洪大丁的第7代孙洪慧仁分创揭阳白塔;第11孙洪德行分创于海阳(潮安);第13代孙洪继祖、继业兄弟分创于海丰县;第14代孙洪起居分创揭阳丰溪;第16代孙洪饶分林山坛;第16代孙洪熙创分创于饶平乐岛乡;第17代孙洪特也分创普宁乌石乡;第17代孙洪桃源分创于揭阳凤前;第17代孙洪怀山分创于陆丰东井:第18代孙洪启逢分创于惠来华村;第18代孙洪东涧分创于惠来锡溪乡;第18代孙洪以让分创于普宁果陇乡;第19代孙洪仕渭分创于饶平井洲;第19代孙洪朴翁分创于潮安庵埠陇头;第19代孙洪东隐分创于揭阳和美;第20代孙洪肇烈分创于揭阳玉湖洪厝村;第21代孙洪珏分创于海丰县。第21代孙洪春阳分创于揭阳水涧乡;第22代孙洪养成分创于惠来;第21代孙洪宣记分创于南澳县。第22代孙洪墩绪分创于澄海云桥;第23代孙洪东义分创于饶平涂楼村;第24代孙洪泗泽分创于惠来龙溪;第25代孙洪振德分创于揭阳林厝乡;第25代孙洪运应分创于普宁林惠山洪;第26代孙淑庵分创于普宁溪东屯;第26代孙洪熙青分创于揭阳阳美村;第28代孙创广西昌乐县洪厝村;据统计,潮汕(含海陆丰)洪氏分布12个县、市,170多个乡村,总人口20多万人。

潮汕沧桑巨变,洪氏不断繁衍。潮汕为蛮荒之地,自大丁公贬潮开始,潮汕地区渐渐发展成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千余年而生生不息。虽未敢居全部之功绩,然大丁公以身力行,启民智于先,旺一方水土于后,功德蕴育潮汕大地,苦劳不可没也!

洪大丁与灵山寺

唐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大颠禅师由龙川瀑布岩寺回到潮阳,翌年创建白牛岩寺(今潮阳东岩卓锡寺)。在此期间,大颠常到县内各处云游,唐德宗贞元七年,当他来到幽岭(今属潮阳铜孟镇)时,此处山青林绿,练江清碧,遂萌发在此建新寺的念头,后查知幽岭下大片田野已为致仕的潮州刺史洪大丁所有,且已建有洪氏祖祠,大颠遂亲往拜访洪大丁,晓以布施田地建寺庙可为子孙万代置福之理,请求洪公施舍土地建寺院,洪大丁公心灵福至,于是应允拆迁祖祠把地布施给禅师建寺,并布施了大量钱扬。终于建成潮州府内第二大寺院灵山寺。

寺庙建成后,大颠禅师传法弟子千余人,弘扬曹溪法旨,讲授佛学真谛,其讲义先后被整理成书,传至现代的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义》《金刚经释义》、手抄《金刚经》1500卷,还著有《法华经》、《维摩诘经》各30部,其著作之丰,为佛教界叹为观止,大颠和尚也成为岭南一代佛学者和高僧,其弟子三平、本空、本生等也都成为高僧。

2020年12月,郭济怀撰文于潮阳增吉堂风水择日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272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