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8年,总面积18165.4公顷,位于北温带小兴安岭山地丘陵针阔叶与红松林混交林区,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科研型示范保护区,也是国际著名的世界生物圈生态旅游胜地。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是黑龙江省加入世界生物圈网络最早的保护区。2006年,被评定为全国示范保护区,是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级中小学户外环境教育基地、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015丰林保护区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通过《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认证》的自然保护区。

丰林自然保护区生态价值极其珍贵。这里保存的是北半球目前最典型、最完整的原始红松林,经过了生态系统数十亿年进化,是第三纪中新世(距今2500万年)演化形成的适应本区域生态背景的地带性顶级群落,而且最大程度保存了第三纪植物群落古老特征,堪称“第三纪森林”是欧亚大陆东北亚地区北温带特有的最古老、最丰富、最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在地理分布上,极具原始性,是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特殊地段。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丰林自然保护区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价值和的科学研究价值。这里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是宝贵的物种基因库。2013年第五次森林经理复查数字显示,这里的森林总蓄积约460万立方米,森林覆96.6%,红松占林分总比重约50%。 浩瀚的原始森林保持着完好的原生态风貌,是地球同纬度生物圈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比较完整的生态区域。在整个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中,有野生植物613余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6种。有野生动物747种:兽类43种,鸟类220种,两栖类9种,爬行类9种,鱼类22种,昆虫类444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0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5种。经过国内有关专家和芬兰专家组在丰林保护区开展研究发现,和同纬度的欧洲生物圈比对,许多物种在欧洲已经灭绝,这里保存的非常完好,生物链比较完整。生态环境循环质量为最佳区域。

作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丰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积极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委员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在地方社区生态保护与发展方面,组织各种形式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践行生物圈网络成员义务。在世界生物圈网络大会中积极参与国际生物圈保护区行为准则的制定活动,加盟签署《荔波宣言》,积极参与西班牙《马德里行动计划》、秘鲁《利马行动计划》等生物圈保护区国际行动纲领的制定活动。并在东亚、东生南亚生物圈保护区的国际交流活动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圈保护区——绿色大学实践等方面进行典型的案例介绍。

建区以来,保护区积极开展资源保护和科学研究工作,先后进行了五次森林经理调查,完成几十项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先后与国内外八十几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进行了合作和交流,充分体现了丰林自然保护区所特有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2015年,保护区管理局完成了《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一期建设工作。

丰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法制建设比较完善。2001年通过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这部《条例》是黑龙江森工第一部林业地方法规。根据立法成立了丰林自然保护区林业公安局,加大了保护区依法保护和管理的力度。

丰林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现有办公大楼2400 平米、科研宣教接待中心2300平米等附属设施,钢制了望台2座,检查站1处、管护站5处。

我市自然保护区建设迈向新征程——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LOGO)标志正式“出炉”

为塑造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绿色生态形象,进一步推动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多方征集与筛选,4月8日,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LOGO)标志正式上线应用,这也标志我市自然保护区建设迈向新征程。

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长白山北麓龙岗山中段,通化市柳河县东南。保护区总面积2223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以泥炭沼泽湿地类型为主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哈泥河水源源头涵养区。

通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区建设与发展。1991年,通化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通化哈泥市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哈泥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2002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宣布哈泥保护区晋升为省级保护区,并于2003年6月,设立吉林哈泥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作为保护区管理机构。为了加快保护区的建设步伐,使区域内重要的湿地资源及珍稀濒危水禽得到更好的保护,在省级保护区顺利运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幅员、区划和管理方式的调整。2009年,国务院国办发[2009]54号文正式批准哈泥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于2010年将吉林哈泥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更名为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多年来,在通化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保护区以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为目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哈泥河水源源头涵养区为重点,通过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建设、组织开展湿地保护专项整治行动、退耕还湿、禁伐、禁牧、禁猎,生态移民等举措,持续完善保护管理体系和资源监测体系,不断增强保护区管理能力,哈泥保护区的保护功能成效显著。2018年,吉林哈泥泥炭沼泽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通化生态建设、城市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一个集保护、科研、宣教于一体的综合性保护体系基本形成,为维护全市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岩(市林业局)

主审:赵成洪

编审:高 嵩

编辑:徐基砝

校对:刘力萱

投稿信箱:thfabu@163.com

吉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及功能区划

吉林省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自1960年建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开始,吉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综合的发展历程,依据吉林省区域生态状况和生态环境总体特点,基本形成了具有梯次结构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的自然保护区体系。

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通过长期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管理制度,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分类分区分级分部门”管理制度。【分类】我国自然保护区一般按主要保护对象的不同分为生态系统、野生生物和自然遗迹三大类别9种类型。【分级】按事权划分原则,我国自然保护区分为4级:国家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市(自治州)级、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级。【分区】在自然保护区内部按照主导功能性差异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分别对各功能区实施不同的管理政策。【分部门】我国自然保护区采用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数据禾(databox.store)根据吉林环保厅、林业厅、农业厅、国土厅等部门发布的自然保护区名录,以及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收集截止2018年1月的吉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底资料。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下,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通过图上同名点的地理匹配,以及经纬网格间的误差计算,实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与卫星影像之间的地理配准。然后,对每个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进行面状要素矢量化。最后,对面状要素进行拓扑检查,修改合格后,完成吉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数据的制作,共计2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 吉林波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西北部,面积24915公顷,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波罗湖保护区地处松花江流域,位于我国东部候鸟迁徙通道上,是鹤、鹳类等东北亚珍稀濒危鸟类的迁徙地,区内的鸟类代表了松辽平原典型的鸟类物种。

(2) 吉林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森林生态类型,“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

(3) 吉林四平山门中生代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东南山门镇,属于地质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生代白垩纪流纹岩特殊的火山地质构造及典型火山地貌景观。

(4) 吉林伊通火山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内,距离长春仅65公里,是一个由16座火山连绵成带构成的火山群落。主要保护对象为基性玄武岩“侵出式”这一独特的火山成因机制、奇特的火山景观,在国际上也属罕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

(5) 吉林通化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东南部的石湖镇境内,地处长白山南部老岭余脉的北侧。是一个以保护长白山脉珍稀濒危特有生物物种和珍贵野生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余种,占吉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27%。

(6) 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长白山北麓龙岗山脉中段、通化市辉南县境内,由于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火山口湖群湿地,构筑了本区地貌的湿地景观,其独特的生态结构及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重点保护对象是以火山地貌为基础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和生态环境。

(7) 吉林哈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长白山麓龙岗山脉中段,通化市柳河县东南。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哈泥沼泽为主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哈泥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该保护区内的哈泥泥炭沼泽是中国东北地区泥炭层最厚、储量最大的泥炭矿床,它有沉积速率快,植物残体类型多样,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高分辨率的泥炭层标。

(8) 吉林集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集安市,是吉林省平均降雨量最多、无霜期最长的地域,是中国东北最具江南特色的地区,素有“塞外小江南、国家生态园”之美誉。主要保护长白山系老岭山脉、吉林省东南部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及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北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

(9) 吉林白山原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东南部,南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原麝及其栖息地。该区内的植被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昼夜温差较大,悬崖峭壁较多,是原麝良好的栖息地,是吉林省原麝分布密度较大的区域之一。

(10) 吉林靖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境内,主要保护对象为火山群地质遗迹及火山型天然矿泉群。

(11) 吉林鸭绿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中朝边界鸭绿江水系上游,地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中部、长白山南麓,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保护对象为冷水鱼类,保护区植物区系以长白山植物区系为主。

(12) 吉林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国家级吉林省西北部,霍林河末端与嫩江的交汇处,总面积506.84平方公里,主体在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部分位于白城的大安市和松原的乾安县。保护区以半干旱地区湖泊水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野生珍稀、濒危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查干湖是中国水利部门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 吉林大布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乾安县西南部,距县城35公里处。处在松辽平原西部沉降带中心,嫩江与辽河之间广大闭流区中。主要保护对象为地质遗迹、古生物遗迹、湿地生态系统及珍稀鸟类。

(14)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汹涌嫩江与温柔洮儿河交汇处,总面积144000公顷,东与黑龙江省隔江相望,北与内蒙古毗邻,是科尔沁草原上一颗璀璨明珠,是人人向往、仙鹤迷恋、神秘而古朴的人间仙境,鸟类天堂。区内河流纵横、湖泡洼地星罗棋布,生境复杂多样,主要有河滩苔草湿地、湖滩洼地芦苇湿地以及碱蓬盐沼等。保护对象主要是鹤、鹳类,天鹅等珍稀濒危物种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

(15)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西部通榆县境内,科尔沁草原中部,西与内蒙古科右中旗接壤,北与洮南市相邻。保护区南部有霍林河贯穿东西,中部有额穆泰河流进湿地,北部引洮儿河水注入水库。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白鹳等珍禽及其栖息生态环境,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16) 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西北部。保护区北与黑龙江省三合屯林业局接壤,西与吉林省蛟河市相邻,南界、东界与黄泥河林业局接壤。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别、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17) 吉林雁鸣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境内,地处长白山脉张广才岭南麓,东与黑龙江省宁安县相邻,北与黄泥河林业局接壤,西南与敦化市官地镇、额穆镇、黑石乡相连,东南与敦化林业局相接。保护区总面积53940公顷,属于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牡丹江上游湿地及黑鹳、东方白鹳、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等濒危水禽及东北虎迁移的重要生态廊道。

(18) 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东南部,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巴斯维亚、波罗斯维克等2个虎豹保护区和哈桑湿地保护区接壤,西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卵蒲和藩蒲湿地保护区相邻,北与与黑龙江老爷岭自然保护区相连。是我国首个保护珍贵食用菌类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以蒙古栎植物群落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松茸等国家濒危野生植物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9) 吉林天佛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境内,距龙井市10.2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珍贵食用菌类,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与野生生物类型。

(20) 吉林汪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和珲春市境内,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东北红豆杉等野生植物和东北虎、东北豹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区内天然分布的东北红豆杉种群集中分布区,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也是东北虎和豹的集中分布区,是俄罗斯东北虎种源向中国境内扩散的重要通道和栖息地,保护区的建立对虎豹种群恢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1)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南部与朝鲜相毗邻,以长百山顶峰为中心。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当地的温带森林生态系,自然历史遗迹和紫貂,东北虎,红松,水曲柳等珍稀动植,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22) 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境内,主要包括头道松花江上游湿地及两岸森林,总面积13350公顷。保护区内的森林主要是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植被繁茂,具有明显的长白植物区系特征。主要保护北温带针阔混交林、中华秋沙鸭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生笃斯越橘与藓类沼泽湿地。

(23) 吉林甑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和龙市与安图县,长白山森工和龙林业局许家洞林场、花砬子林场、荒沟林场辖区内,总面积17386公顷。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东北红豆杉的重要分布区,区内生长着约40多万株的东北红豆杉,其中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已发现20多株,树龄最大的2800年,胸径185cm,堪称“树王”,列东北林区乔木树龄之首,具有重要的保护与研究价值。

美醉了!打卡全国最大的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碧水森林,天然氧吧

秋日的曙光透过云层洒在北部湾畔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的红树林,赶海的渔夫摇着小船,穿梭在红树林弯弯曲曲的小径,一路向海。自由自在的海鸟从树丫飞起,发出清脆的叫声,盘旋一望无际的红树上空。飞鸟、海浪、红树林与出海的渔船,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生态人文画卷。

这是廉江市高桥红树林保护区秋天的早晨。高桥红树林保护区是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1202公顷。

▲远离都市,亲近大自然

▲红树林成了游客打卡的“网红地”

▲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的高桥红树林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2万公顷,是我国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1990年1月,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成立湛江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国务院批准该保护区升为国家级保护区。2001年起,中荷两国政府通过中荷合作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IMMCP项目)对该保护区及其海岸带自然资源实施保护和管理。2002年,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拉姆萨公约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红树林并非红色,它是一类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滩涂上的潮滩湿地的植物群落,因为它的树种中大部分属红树科,故得名“红树林”,事实上这些灌木或乔木都是常绿植物,被誉为“海岸卫士”。

为何称之为“海岸卫士”?因为红树林依靠自身奇特的生长方式繁衍着,盘根错节、相互支撑的特性在海潮风浪中稳如泰山,既化解了海潮风浪的冲击,又起到保护堤岸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保护滩涂、净化海水的作用。

▲盘根错节的红树林

▲最爱看海边的日出日落

花开花谢,云卷云舒,红树林的魅力四射。红树花开季节,不同树种的红树绽放不同颜色的鲜花,红色、黄色、白色……五彩缤纷,这都是蜜蜂的至爱,一群群蜂儿从四面八方涌来采蜜,也吸引着各地专业蜂农前来安营扎寨。

日出日落,水涨水退,红树林的景色各异。涨潮时,红树林大部分被海水淹没,仅树冠露出水面,像浮在海上的森林。潮落时,红树的支柱根和呼吸根露出地面,纵横交错。螃蟹、鱼虾、泥鳝在滩涂上自由自在爬行,偶然可见几只海鸟在滩涂上觅食,好一派“海洋天然湿地乐园”的景象。

▲红树林红色的花

▲红树林米白色的花

▲红树林为热带海鸟、浅海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作为湿地乐园,红树林为热带海鸟、浅海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养育了众多的动物。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就是红树林、鸟类及栖息地、浅海生物资源等。据查阅资料,保护区内有珍贵红树林24种,鱼类127种,贝类110种,鸟类190多种。其中高桥保护区内有生境底栖奎硅藻159种;水体浮游植物97种;生栖着留鸟、候鸟等鸟类170多种,昆虫133种;水体浮游动物26种;有中华白海豚、海龟、海蛇等大型生境底栖动物111种,林区曾出现过10多吨重的大鲸鱼。

除了孕育浅海生物、抵抗风浪袭击,红树林本身的工业、药用经济价值也很高,如木榄和海莲类的果皮可用来止血和制作调味品,叶常用于控制血压,还可以加工生产日常保健自然产品等等。

▲红树林的跳跳鱼

▲海滩涂生长的美味食材泥丁

▲天然湿地海鸟

红树林还是亲近自然、生态旅游的好去处。高桥保护区是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红树品种多、树龄长、林相美,隐藏的动物千奇百怪,远远望去,莽莽苍苍,成为独特的旅游资源,《中国国家地理》曾专门对此进行了推介。

如今,高桥红树林已经成了“网红地”,大批游客来此“打卡”!区内遗留有苏东坡纪念亭、阿婆庙、松明石井、松明书院、昆杨家祠等文物古迹,并设有停车场、门楼、出海通道、观林亭、观鸟亭和林中曲径、公厕等,饮食、旅业、娱乐、购物等设施正在逐步完善。

▲《中国国家地理》曾对高桥红树林进行了推介

▲走进林中栈道,红树遮天蔽日

▲红树绿韵是廉江新八景之一

远离都市,亲近大自然,走进海上森林,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栈道穿梭红树林间,红蟹、跳跳鱼在树下自由自在地玩耍,忍不住追逐着抓住一两个,体验渔家之乐,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红树林就是大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一个珍贵宝藏,有空到这里走一走,看一看,除了赏绿看花抓鱼虾,体验渔家风情,还可以科普一下生态知识,不亦乐乎。(图文/戚照)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238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