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开鲁红干椒

开鲁红干椒,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鲁县是中国最大的县域红干椒生产基地。开鲁红干椒皮红肉厚、色质纯正、果实细长、品质优良,产品销往中国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出口新加坡、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

开鲁县是内蒙古古县之一,土地资源丰富,县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以黑 图1 开鲁红干椒种植基地

开鲁红干椒

白相间五花土为主,有机质含量适中,光照资源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3100小时左右,年降水在340毫米左右,虽然降水少,但88.6%都集中在作物生长的5~9月份,属雨热同季,条件极适宜红干椒的生长。.

品质特点

据《开鲁县志》记载:红干椒在开鲁已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种植规模遍布全县各个乡镇,是非常有特色的农产品,其皮红肉厚、色质纯正、果实细长、品质优良,除维生素、辣椒素和各种营养物质含量比其他地区生产的同类产品较高外,还具有特别香浓的辣味,被称为“香辣型”,是辣椒中之上品,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2001年开鲁县“三鲁”牌红干椒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名牌产品,所生产的红干椒名传海内外,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外经导报等媒体争相播报,成为中国最大的红干椒生产基地,享有“中国红干椒之都”之美誉。.2007年开鲁红干椒经专家评定后获自治区优质产品称号,并注册,获国家专利。.2010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开鲁红干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开鲁红干椒协会试验推广的“红干椒高产栽培技术”也获得了自治区“金桥工程”优秀项目一等奖。.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开鲁红干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10年2月24日起对开鲁红干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开鲁红干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所辖行政区域。.

干辣椒“晒”出火红生活

干辣椒“晒”出火红生活

2021-12-21 18:42昌吉日报

昌吉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茜 通讯员 张国梁)筛选、晾晒、粉碎辣皮子,这几天,吉木萨尔县庆阳湖乡东庆村村民郭新河忙得脚不沾地。他家每年要出售辣椒制品60多吨,收入30多万元,辣椒制品远销云南、贵州、黑龙江等地。

12月6日,走进郭新河家的院子,只见搭建的棚子底下,满地都是火红的辣皮子,几位村民正忙着把粉碎好的辣面子装袋。

2004年,郭新河在库车县种植辣椒,和师傅两个人种了400亩辣椒,郭新河边种边学习种植和管理技术。“那时候我的收入光靠种辣子,一直不是很理想。2007年,我偶然接触到加工辣皮子的商人,听他说一公斤辣皮子能卖几十元钱,而我种的鲜辣椒一公斤只能卖几元钱,我觉得加工辣皮子是个商机,对加工辣椒制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想着联系加工商学习制作干辣皮子的技术,把我种的辣椒加工成辣皮子销出去,也能多挣些钱。”郭新河回忆说。

因不满足种植辣椒带来的收益,郭新河便认真学起了加工辣椒的技术。不出一年,郭新河制作辣皮子、辣面子、辣椒油的技术越来越娴熟,加工出的各类辣椒制品的质量和产量逐步提升,得到了当地多家企业和商户的认可。

2016年,郭新河回到家乡东庆村,想在本地发展辣椒制品产业,既能用到自己学到的技艺,又能带动身边村民增收致富。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在村里晾制辣皮子,郭新河就遇到了没有机器、场地和销路等一系列难题。

回乡第一年,郭新河晒制了10吨辣椒制品,堆在家里卖不出去,这可愁坏了郭新河。但他并没有灰心,独自一人驾车前往周边各个乡镇和吉木萨尔县五彩湾工业园区,到一家家商铺打听市场行情,做市场调研,对有着不同需求的群体实行“私人订制”,提供不同辣度、不同种类的辣皮子、辣椒面和辣椒油,就这样一步步打开了市场。现如今,郭新河的辣椒制品生意做得越来越兴旺,订单也越来越多。周边村民纷纷上门求取致富经,在郭新河的帮助下,东庆村不少村民种起了辣椒,制售辣皮子。冬闲时节,村里十几位村民在他家打零工,每天和他一起挑拣、翻晒辣椒,给机器上料,一天下来每个人能挣100元左右。

眼见辣椒制品生意越来越好,郭新河又有了新打算。“明年一开春,我要把晾晒场地平整得更大一点儿,再购置几台挑拣、切段和粉碎干辣椒的新设备,争取把产量翻上一番。到时候就可以就地取材,把村里种植的辣椒都收购回来,大家一起把辣椒制品产业做大做强。”郭新河自信满满地说。

“红色游”成为开鲁旅游业闪亮名片

“《大刀进行曲》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这首歌曾在法国巴黎反法西斯大会上演唱,出席大会的42国代表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通辽市开鲁县麦新纪念馆宣讲员高飞正在给来自河北唐山的旅游团解说。

麦新1914年出生在上海,原名孙默新,曾用名铁克、孙克,是优秀的人民音乐家,杰出的共产党员。1946年3月,麦新来到内蒙古开鲁县工作,1947年牺牲时,年仅33岁。

最近一段时间,开鲁县麦新纪念馆迎来了大批参观者,他们缅怀革命烈士麦新的事迹,重温著名抗战歌曲《大刀进行曲》和歌曲创作背后的故事。参观人员认真听取讲解员的介绍,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详细了解麦新烈士的生平以及在革命岁月中的英雄事迹。

在麦新烈士的不朽事迹和遗留的珍贵资料前,大家凝神看、仔细听,怀着崇敬的心情感受麦新对中国革命做出的卓越贡献。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这首被誉为《义勇军进行曲》姊妹篇的《大刀进行曲》在纪念馆里回荡,让在场的每一位参观者深受震撼和触动。

近年来,开鲁县深挖以“麦新”为代表的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建成以开鲁镇、麦新镇、黑龙坝镇为轴心,以“开八公路”为主线,东起麦新纪念馆、西至林发红色旅游驿站、贯穿12个景点的红色教育路线。依托红色教育路线,以现场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红色教育,年内已累计接待县内外1万余人次参观学习。

据开鲁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蔺洪军介绍,开鲁县实施“红色研学+绿色观光+特色体验”的旅游发展思路,在全县规划设计了三色旅游景区景点48处,其中红色景点12处,按照示范点、精品线、辐射圈的推进布局,分批建设、分步实施,力争利用3到5年的时间,把开鲁县打造成内蒙古东部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基地和绿色休闲基地。

来源:中国新闻网内蒙古

来开鲁麦新,忆同窗、追寻红色记忆!

开鲁,是辽河滋养的百年古镇,更是忠魂铸就的红色名城。这里有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他就是革命烈士、著名音乐家《大刀进行曲》的作者——麦新同志,他辉煌的革命历史和斗争精神深深镌刻在这座城市的记忆之中。红色开鲁,星火传承。革命先驱的高尚品格与情操,闪烁着红色的光芒永远照耀在开鲁的大地上……

来麦新吧,我们一同重温同学情、战友情,说知心话,叙当年情,回首往事、交流感悟、相互鼓舞……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一、面向群体:

1、通过聚会重温咱当兵的人那一起走过的日子,重温战友之间那最真挚的友谊,把当年入伍的战友们聚到一起来,尽情享受战友相聚的温馨,回忆峥嵘岁月,增进战友情感,激发新的斗志,开创新的天地!

2、时光荏苒,岁月流逝,不知不觉离开校园已经好多年。以加深和拓展同学之间的友谊为第一宗旨, 以提高全班之凝聚力为第一目标, 以促进大家之间人生体验的经验交流与沟通为第一目的。 同学们在一起见个面,再聚首同唱一首歌。

二、活动内容:

(一)再次吹响集结号/重温在校时的升旗仪式——红色文化广场

在这和平年代队伍的集结不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那份久违的战友深情。集结地点麦新镇红色文化广场,部队战友在此集结,踏上重温军营生活之旅。

麦新镇红色文化广场位于麦新镇区东南方向,面积2.9万平方米,是全区规模最大的镇级文化广场。广场内有麦新红色党建文化长廊、刀园、常青园、麦新镇文化大舞台等景点。班级同学多年后重新整队集合,重温年少时的升旗仪式,升旗,敬礼,同学们一起唱国歌。

(二)再次感悟英烈魂——麦新烈士陵园、麦新旧居

1、麦新烈士陵园

麦新烈士陵园是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内蒙古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辽市党外人士红色教育基地和开鲁县廉政建设教育基地。陵园西北处的墓园内安葬着麦新以及在水泉突围战、五区保卫战和抗洪抢险中牺牲的13位革命先烈。通过陵园内的主题授课以及仪式活动,加深战友们和同学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

2、麦新旧居

麦新旧居于麦新烈士陵园南500米处,参照麦新曾经工作、生活场景原貌重建。该教学点有麦新纪念馆、旧居、民俗展馆。能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革命音乐家和战士麦新曾经渡过的战火硝烟的生活。

(三) 再次踏上拉练之路——行军小路、红色堡垒村、好力歹军事主题训练基地

1、行军小路

行军小路总长5.3公里,途中设有誓师大会、冲破封锁线、地道战、综合补给、抢渡铁索桥等内容,让战友们再次回味军营拉练生活,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让同学们再次回味并肩作战、寒窗苦读的学生时代。

2、红色堡垒村

该村位于行军小路沿途,村内50户堡垒户或驿站,可满足各类战友、同学聚会吃农家乐忆苦思甜饭、临时休整、物资补给等需求。

3、好力歹军事主题训练基地

好力歹军事主题训练基地占地400余亩,区域内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怪柳林。自然风貌完整、氧气充足有“天然氧吧”的美称。战友们和同学们可在基地内尽情踏青游览、参与素质拓展以及模拟军事演练、军事对抗赛。

(四) 再上一堂军事政治课——开鲁县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学校教室

1、开鲁县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培训中心

中心位于麦新镇林发村境内,省道304北侧,占地面积40余亩,设有培训教育区、采摘区、住宿区、餐饮区、农耕文化展示区等8个功能区,可为各类战友聚会提供紧扣时代主旋律、高度还原的军营思想政治课体验,同时满足各类餐饮、住宿需求。

2、 50年代——90年代学校教室

打开微微透风的门,石灰抹成再刷黑的黑板,老师手扶过的讲桌,曾经用过的木制的桌椅,不甚明亮的窗,有点掉皮的墙,就是这里却承载了我们曾经全部的希望。为满足各年代学生的不同需求,特在校园内准备50年代——90年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教室,高度还原教室内各类设施,为同学们追忆校园青葱岁月、重温师生深厚情谊提供场所。

(五)再叙战友情/再享一次无忧无虑的乡间野炊——水泉农业观光稻田、篝火晚会

水泉农业观光区位于麦新镇水泉村西北方向,总面积8000余亩。观光区内种植水稻、向日葵以及各类杂粮,战友们、同学们可在蝉鸣、蛙声中体验稻田捕捞,还可在稻田旁尽享篝火晚会的乐趣。

三、行程安排:

(一)一日行程

1.指定地点乘车——2.麦新镇红色文化广场——3.麦新烈士陵园——4.麦新旧居——5.行军小路—— 6.午餐——7.开鲁县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培训中心(或教室)——8.水泉农业观光区——9.返程

(二)二日行程

1.指定地点乘车——2.麦新镇红色文化广场——3.麦新烈士陵园——4.麦新旧居——5.行军小路—— 6.午餐——7.好力歹军事主题训练基地——8.水泉农业观光区(篝火晚会)——9.住宿——10.开鲁县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培训中心(或教室)——11.返程

四、注意事项:

1.所有队伍均配备跟团讲解员,活动全程需服从讲解员安排,不能私自活动。

2.行军小路为自愿参与项目,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及身体不适者需谨慎参与。不能参与者需提前告知跟团讲解员。

3.篝火晚会为各团队准备音响设备、烤箱以及小食套餐,各队可根据需要在现场购买食物,也可自备食物、酒水。

4.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内蒙古麦新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所有。

联系人:刘庆辉 15947410627(微信同步)

史艳波 13898710888

邮箱:nmgmxjjfz@163.com

地址: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麦新镇

邮政编码:028413

找点时间,找点空闲,

我们在麦新等你——不见不散!!!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173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