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北京城墙

西便门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便门桥区的三角地,是围绕明北京城城墙遗存而设立的公园,为西城区的区属公园。

北京城墙

公园内的明北京城城墙遗存在2013年作为"明北京城城墙遗存--西便门段"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明城墙在建国后被毁,现在残存下来的只有正阳门、正阳门箭楼、德胜门箭楼、东南城角楼、内城的南城垣和西城垣残段。其中东南城角楼、内城的南城垣位于崇文区,也已经被辟为遗址公园,正阳门、德胜门箭楼也都对外开放。

西便门早在1952年就被拆除,是北京城第一个被完全拆除的城门。但阴差阳错的是,紧挨着西便门城楼东侧却有一段195米的城墙保存了下来,成为珍贵的明城墙遗址。1988年对这一段残存的城墙进行了修复,在原来的夯土墙外,包上了一层城墙砖,但保留7处断面遗迹,并复建了一座城楼。

城墙旁还立了一块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明北京城墙遗迹维修记》,看落款,发现这篇碑文“来头”不小:“侯仁之撰文,刘炳森书丹”。若干年后,这块碑也将成为珍贵的文物了。

北京西北群山中的古堡,寻觅一座有城门城墙的明代石头城 北京城墙

从昌平出发向西,走水南路,南雁路,空气通透凉爽,小车兜兜转转上了415县道,在北京与河北交界的怀来县内一路前行,直到望见蜿蜒的残长城时,我已来到古城——镇边城脚下。

它是群山中的一座古城,明代驻守边塞的重要关隘,那个刀光剑戟,冷兵器时代最后的城池而今是什么样呢?

路旁,它巨大的城东门已被修复,门券和石匾还是原貌。石匾“镇边城”三字不是遒劲而是亲切,古意盎然,举重若轻。据记载,石匾本挂于城南门,后南城门及其瓮城一同被毁,由此匾额被移至东门。

门券砖经过几百年磨砺,外表虽古旧发黄,内部却磨砖对缝,分毫不见马虎。在这个夏日的城门下,阵阵山风,吹来一片凉意。

这里曾是驻军的边塞之城。

明朝朱棣迁都北京后,其西北山区被蒙古各部常年侵扰。镇边城一带的峡谷,自古就是游牧民族南下进攻中原的主要通道。因此明朝在此建了大量防御设施,层叠不穷的山峦上有堡垒、关城、烽火台。边墙错综复杂,直达官厅水库附近的怀来盆地。镇边城与长峪城、白羊沟并称为“北京边关三城”。

走进城门洞,脚下有巨石铺路的痕迹,遗憾现在已被水泥覆盖成平整的路面。

古城里原是三街六巷七十二胡同,南北是街,东西为巷,小巷都是就地取材,用碎石铺就。

讲究人家的院门和老北京胡同的一样有雕梁画栋,门内影壁一应俱全。而多数小门小户的房屋和院墙却都用石头砌成,斑驳粗粝的墙面与深邃的山峰相应,既是古意也有山野之美。

主街是条南北走向大街,街北端有残留的瓮城遗迹。夯土残石,这不大的一片空地里,此时堆放了零星农具,三四只黄狗躲进阴凉下熟睡。

五百年前它可是城池北门,一座有重兵驻守,配有瓮城的主门。资料里记载的城北石碑不见踪影,那纵横跌荡,大气盘旋早被雨打风吹去。光阴游走,流云飞过,今天人们早已忘记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气概了吧。

站上城墙,古戏台,大佛寺,关帝庙,老四合院一切都淹没在砖墙灰瓦中,像历史曾在此浓墨重彩过一样,今天村民种植核桃与杏,安居乐业,作为边关将士的后裔,他们会为祖辈“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戎马生涯而骄傲吗?

出了镇边城,远方的残长城,时断时续伸向山后,古时游牧部落就是沿此路南下攻入京城的吗?应该是吧,此刻山谷中北风吹来,带着塞北清澈的凉爽。

本集完感谢阅读,图文原创版权所有。

朱永杰:北京的城墙与城门|文史知识 北京城墙

城墙与城门是权力的象征和维护权力的工具,通过它,统治者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对城里的人民进行限制和管理,维护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又可以在战事中抵御敌人的进攻,占据军事上的优势。北京现在仍然保存着一些城墙与城门,通过它们不仅可以寻觅古代城池的踪影,而且能够领略到昔日都市城垣的雄壮,欣赏到它古朴的外观和变化多样的建筑工艺,想象到它绵延不绝的姿态和高屋建瓴的气势。

辽代南京城位于今宣武门西南一带,中心位置在广安门一线。在此基础上,金代进行了充分利用,并经过改造扩建,成了中都城,位置仍在宣武门西南隅。元代建造大都城,城址发生了很大变化。考虑到中都城的破坏和城市水源问题,大都城址被转移至中都城的东北处(侯仁之、邓辉《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燕山出版社,1997,68页)。明洪武元年(1368),改建北平府城,大都北面的部分城区被放弃。后,明朝又重建都城,将元大都南城墙向南推进了二里,都城范围得以扩大。再后来,明朝又加建了外郭,扩建了南城,使北京城变成“凸”字形。就宫城而言,明代北京城沿用了元代大都城的旧址,但向南有些移动,位置更接近都城中央。而且,明代北京城的皇城东、北、南三面也扩大了,增加了与宫城的间距。清代北京城基本沿用明代的格局,都城的位置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民国时期,北京的城址变化不大,城垣与城内交通线路稍有一些不同。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格局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北京城以前的风貌已被打破,一方面旧城风貌保存较好,另一方面现代化风貌不断扩展,形成了美丽的城市景观。

辽代南京城主要由外郭城和皇城构成。关于外郭城,《辽史地理志》载: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广一丈五尺,敌楼、战橹具;八门:东曰安东、迎春,南曰开阳、丹凤,西曰显西、清晋,北曰通天、拱辰,十分壮丽。

皇城位于城内西南处,周长约五里。《辽史地理志》记载:“大内在西南隅。皇城内有景宗、圣宗御容殿二。东曰宣和,南曰大内。内门曰宣教,改无和;外三门曰南端、左掖、右掖。左掖改万春,右掖改千秋。门有楼阁,场场在其南,东曰永平馆。皇城南门曰显西,设而不开;北曰子北”,记录详细。曰yue

金代中都城分为大城、皇城和宫城三重结构,其中宫城、皇城居中,处于全城的中心位置。大城周长三十七里,除北城墙未动外,其馀三面城墙比辽代南京城有所增广。整个城池呈方形,墙高四十尺,楼计九百一十座,壕堑三重。四面城垣各开三门,北城垣复增一门,共十三门:东为施仁、宣曜、阳春,南为景风、丰宜、端礼,西为丽泽、颢华、彰义,北为会城、通玄、崇智、光泰。

皇城位于中都城偏西南处,略居全城中心,周长九里三十步,四面各一门:东为宣华门,南为宣阳门,西为玉华门,北为拱辰门。皇城正门宣阳门内,东为文楼,西为武楼,中为宽阔的御道,两旁有沟,沟边种植柳树,景色怡人。

宫城位居皇城偏东的地方,南门名应天门,十一间,楼高八丈,四隅角楼,琉璃瓦顶,金铺朱户。宫城应天门东西为左、右掖门,正东为宣华门,正西为玉华门,正北为拱辰门(《金史》)。

元大都规模宏大,呈南北略长的长方形,由内外郭城、皇城、宫城三重套合而成。外城周长28600米,城墙用黄土板筑,墙基宽二十四米,墙顶设半圆形瓦管,用以排水,并用苇草排编,自下而上将整个土墙遮盖,称之“蓑城”,以防雨水浸袭。外城共十一座城门,东南西设三门,北设二门。东城墙,北为光熙门,中为崇仁门(相当于今东直门),南为齐化门(相当于今朝阳门);南城墙,东为文明门,中为丽正门,西为顺承门;西城墙,北为肃清门,中为和义门(相当于今西直门),南为平则门(相当于今阜成门);北城墙,东为安贞门,西为健德门。城门外筑瓮城(元末修建),并造有吊桥,城门楼采用砖石结构的地堡式建筑,城墙的四角建有高大的角楼,而且墙外还有等距离的防御设施——马面。

皇城在大城内南部中央地区,周围约二十里,它的东墙在今南北河沿西侧,西墙在今西皇城根,北墙在今地安门南一线,南墙在今东、西华门大街以南,周长约近十公里。皇城南面中门为棂星门。

宫城则坐落在全城中央偏南,位于皇城东部,呈长方形,周围约四公里馀。共有六门,南墙有三门,中为崇天门,左为星拱门,右为云从门;东墙有东华门,西墙有西华门。城墙砖砌,四角设有角楼,上下三层,琉璃瓦覆盖(首都博物馆编《元大都》资料,燕山出版社,1989)。

明永乐年间,从1419年起,展拓城池,将南垣南移二里,成为北京内城,周长四十五里。内城呈正方形,九座城门,南面三门,正南为丽正门(后改名正阳),其东为文明门(后改名崇文),其西为顺城门(后改名宣武);东面二门,南为齐化门(后改名朝阳),北为东直门;西面二门,南为平则门(后改名阜成),北为彰仪门(后改名西直);北面二门,东为安定门,西为德胜门(《明史地理志》)。

每座城门各建门楼一座,城垣四角还建造四座角楼,城垣内壁、门楼的两侧都设有马道以利于上下通行。城门外建有瓮城,正阳门东、西两侧,崇文门之东,宣武门之西,朝阳门之南,东直门之南,德胜门之西各有水关,共计七座。城外四周凿有护城河,都建有石桥与城内相通。

明嘉靖年间,包内城之南、包括东西两角楼建成了外城,周长二十八里。共七门,东二门,南为广渠,北为东便;西二门,南为广宁,北为西便;南三门,中为永定,左为左安,右为右安。各门也都建设了门楼,但比内城的矮小,城垣四角建有角楼,城门的两侧或一侧修有马道以上下通行。各门外还建有瓮城,四周建护城河环绕,护城河上同样有石桥与城内相通。

皇城位于内城的中部,略偏南,除西南部缺少一角外,基本上呈长方形。“皇城”做了调整,拓展了旧皇城东、北、南三面,扩大了宫城与皇城的间距。周长约九点七公里,占地面积约七平方公里。有六座城门,南曰大明,东转曰长安左,西转曰长安右,东曰东安,西曰西安(《明史地理志》)。

皇城内部“紫禁城”(宫城),为皇帝居处之所,长方形,周长约六里一十六步。八门,正南第一重为承天门,第二重为端门,第三重为午门;西面一门,为西华门,东面一门,为东华门,北面一门,为玄武门。四角建有四座精巧别致的角楼,城外还凿有护城河。

清代对北京城主要进行了多次修缮,城垣和城门没有很大变化,仅进行了一些重修和局部的改建、增建工作。城门的一些主要变化如下:

明代紫禁城(宫城)的玄武门,清康熙年间重修时,因避康熙帝玄烨之讳,改名神武门;皇城的北安门,清顺治九年(1652)七月改称地安门,为砖木结构之宫门式建筑;皇城的第一道城门大明门,清代改为大清门;皇城的正门承天门,清代曾改为天安门。就内城而言,清代基本无变化,仅南垣有所不同。光绪三十一年(1905),使馆区将正阳门与崇文门之间的水窦还辟成了“水门”。(张先得编著《明清北京城垣和城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民国时期,为了便利交通,历届政府对北京的城楼、城墙做了一些拆改建。1915年因修环城铁路,拆除了朝阳门、东直门、德胜门和安定门共四门的瓮城。正阳门的瓮城也因妨碍交通被拆毁。1921年拆毁了崇文门的箭楼和德胜门的箭楼。大约是在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批准在宣武门与前门之间打了两个洞,称为和平门。和平门没有城楼、箭楼,也没有瓮城,只是在城墙上开了两个拱形洞,使来往车辆、行人得以通行。张作霖执政时,和平门曾改名兴华门,后又改为和平门。1924年,在内务部、京师市政公所主持下,开始大规模拆除皇城,破坏了北京城的四重城墙体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李少兵《1912—1937年北京城墙的变迁:城市角色、市民认知与文化存废》,《历史档案》,113—120页)。

“七七事变”以后,日伪政府统治时期,曾在内城东西城墙与东、西长安街延长线的交接点上各开了一个豁口,东单以东的名为长安门,西单以西的名为启明门。到了抗日战争胜利,北京光复之后,人们又将长安门改名为建国门,启明门改为了复兴门。

1950年2月,梁思成和建筑学家陈占祥一起提出在旧城外西侧另辟新区的“梁陈方案”,但很快被否定。从1952年起,北京外城城墙被陆续拆除,几年内,外城城墙全部被拆掉,内城城墙也被拆了一半。1953年5月,为改善交通,决定把朝阳门和阜成门的城楼及瓮城清掉,交通取直线通过。随后的六年内,地安门、永定门城楼、中华门都被拆除。1965年7月,由于地铁工程开始动工,内城城墙的拆除工作也随即展开。及至1969年,内城城墙在修建地铁和备战备荒中被彻底清除了。

因为历史原因,北京原有的城墙在整体上已不复存在,现在所能见到的只是少量的城墙遗迹和部分城门建筑。其中紫禁城城墙保存完好,是北京四道城池中惟一完整的幸存者。皇城的城墙现在能看到的也仅有东、西长安街保留的两段,四座城门仅存天安门一座。内城的城墙保留下来的崇文门至东便门一段,现已建成了“明城墙遗址公园”;城门中只有正阳门和内城东南角楼,另外德胜门箭楼经修缮也保留下来。外城城墙现在保留下来的一段在先农坛南侧一带;城门也大都失存,目前主要重新复建了中轴线的南端——永定门和西便门箭楼及瓮城。

可以说,城墙与城门既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所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若没有了城墙,作为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北京将为之失色。当前,北京保存下来的城墙与城门十分有限,也非常宝贵,具有不可替代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应该受到严密的科学保护。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08年第6期“北京文化史谈丛”栏目

订阅

文史

知识

责编:履如夷

京东旗舰店二维码

扫描后在搜索栏输入“文史知识”购买

伯鸿书店微店

《文史知识》合订本二维码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163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