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临河甘露寺

一、建寺缘启

甘露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镇哈达淖尔村,距市区49公里,新华镇9公里。西靠哈达淖尔五社,东临哈达淖尔六社、南临银新公路、北靠田间渠。寺庙现占地东西163.5米、南北217米、总面积35479.5平方米,合53.27亩,是内蒙古西部较大的汉传寺庙。原名观音茅蓬寺,俗称常素庙。民国十五年,由(1926年)本地冯家圪旦农民裴三之子裴金锥所建。

裴金锥生于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从小受祖传的影响下,随父母亲信奉佛教,一懂事后就不乐世好,甘愿布衣素食,走路眼不斜视,经常端坐念佛,老年人都说裴金锥是记前世的人。在他十九岁时,父母就包办给他娶妻成亲,但他不染尘世,立志超凡脱俗,就在成亲前一天的夜晚,悄然离家出走,到山西省河曲县海潮庵寺出家为僧,法名寂成、因俗家姓裴人称裴和尚。

临河甘露寺

民国十五年[1926年],他听说包头、固阳、河套等地遭了年馑,海潮禅寺六代和尚看他信仰虔诚,道心坚固,就传法与他。并让他返回故里,建寺安僧,-办道,普度众生,顺便探望二老及兄弟姐妹,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因此,他听从师父的教导,只身一人途步返乡,经一个多月的风餐露宿,长途跋涉,于五月的一天走到哈达淖尔村附近,(现甘露寺),见有一棵四人合抱不住的大水桐树,四周都是笈笈、红柳。他正坐在树下休息,忽闻离他不远的地方有野兔惨叫的声音。当他走近才发现草丛里头有一条蛇正盘住了一个野兔子。裴和尚看到之后感到非常惊奇,老年人常讲“蛇盘兔必定富”若在此地墐坟,能光宗耀祖,使家道兴隆;若修建寺庙,亦能香火旺盛,高僧倍出。他认为这定是吉祥之地,故就此结茅安住,供奉观音菩萨一尊,取名观音茅蓬。

寂成和尚,几经寒来暑往,倍受辛苦.他的修行感化了周边的信众,帮助他修建土窑洞三间,但因基础不扎实,被本村申二浇灌伏水泡塌。第二年,申二又联合众善信,请泥匠秦二重建土窑七间,请本镇善雕塑的名画匠宋师傅为各殿塑了佛像。但是,七间土窑远远满足不了教徒的需求。为此,裴和尚决定筹办新建一座砖木结构的佛寺,从此,他不辞辛苦,开始四处募缘,在募捐的过程中有两个很有趣的故事。

民国二十三年,既一九三四年,入夏以来,艳阳高照,天旱成灾。一天寂成和尚去李双佳门上化缘,李双佳、周二麻等富户,让裴和尚祈雨,并承诺若得雨李双佳等许愿布施糜子二十石,葫油二百斤。寂成和尚慈悲,救民心切,端坐法台诵经三日,由于心诚所致,观音菩萨大发慈悲,三天后普降甘霖。当地的老百姓不仅喜出望外,而且感到不可思意,这个故事在当地一直传为佳话,家喻户晓。乡亲们把这场大雨叫做“菩萨降甘露”。从此,就把“观音茅蓬”改成了“甘露寺”。依照汉传佛教戒规,凡出家受戒者均终身吃素,因此,当地凡是汉传寺庙,老乡同称常素庙,例如新华镇的慈云寺亦称小常素庙。

原晏江县即(现五原县)二楞圪旦杨五是河套很有权势的富豪,与当时的崔县长交情甚厚.多年来,因事务缠身,久劳成疾,患肺病咯血不止,因过去医疗条件差,经周围的大夫多次治疗,无济于事,无奈之际,慕名而来甘露寺拜访寂成和尚。杨五虽说刚过而立之年,但面黄肌瘦,面对疾病有无限的痛苦和迷惘,强烈的求生欲望使杨五跪下哀求老和尚为他治病。自古高僧都通“五明”,即佛学称“内明”、哲学称“因明”、音乐称“声明”、技艺称“工巧明”、行医治病称“医方明”。经过老和尚善巧的开导,和对症下药,使一个濒临绝境的病人起死回生。这一事实使杨五深感佛法的不可思议和对寂成和尚的功行道力深信不疑。故虔诚地发愿:“为报佛祖、菩萨救命之恩,护持师父兴建佛教道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二、法脉延续

自古以来,出家远离俗家,高僧大德,建庙不住庙。因此,寂成和尚于民国二十四年即便1935年他把寺务托付给妙鼎和尚,并传为第二代住持,自己从渡口坐船由黄河逆流而上,从宁夏、兰州经青海、西藏入境,去印度朝拜佛祖出生之圣地。自此,“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为了生死路,募化度春秋”。

同年皈依佛教的杨五,成了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听说师父已外出参访,心中感到非常惭愧,为完成自己报恩的心愿,主动发起组织了四十八家大富户,投入大量资金,在妙鼎和尚的住持下,从山西请来泥、瓦、木工,就地取材,烧制砖瓦。从乌拉山买进了大量的木材,大兴土木工程。时经五年,一座雄伟庄严的寺庙已初具规模。中间建筑有大雄宝殿,韦驮殿,两侧配有钟鼓楼、斋堂、大竂、僧寮、碾房等建筑。殿堂所供佛像为泥塑,但是全部贴金,金光闪闪,非常庄严,大雄宝殿佛像开光时,举办了僧人传授三坛大戒,放焰口等大型佛事活动。当时该寺已购置庙地100多亩,雇五人耕种。常住僧人农禪并重,也参加些附带劳动。还开办一所小学,接纳附近村民子弟入学识字,僧人除修学佛经外还加文化知识的学习。土地、布施的收入用于僧侣生活、学校支销和寺庙修善,整个寺庙占地二十多亩,寺庙外有五亩大树园两个,有大柳树十八棵。此寺兴盛时,住庙和尚达二十余人。现居美国的高僧宗才法师当时正在甘露寺当家,堪称盛况空前。由此可见,昔日此地,佛法兴隆,文化繁荣、经济昌盛。

妙鼎和尚建成此庙后住持一年,后由他的徒弟觉满和尚接任住持。觉满俗姓王,俗名不轻传,是包头人。数年后觉满离开了此庙,到了西安卧龙寺。一九四五年,一位二十岁的青年军人张国强,祖籍甘肃省陇西人,因患眼疾双目失明,本人要求要在甘露寺(常素庙)出家,后拜觉满为师,法号“昌茅”,法名“佛缘”,当地群众称“瞎和尚”。他是住甘露寺最长的一位僧人,前后三十余年,但因种种原因他出家后一直未大受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於一九五零年该庙被-队占用,变成了犯人的住所。文革开始后,甘露寺的佛像被-搬走,钟鼓楼被拆掉,而此时此地,每日再也听不到晨钟暮鼓和净人心灵的梵音了,僧人已失去了原来庄严的身影,-离寺还俗当了农民,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寺庙也再看不到善男信女虔诚礼敬三宝的足迹。留下的只有双目失明的佛缘师,因他无家可归,一直住在常树庙,享受五保待遇。在文革运动席卷全国的时候,宗教信仰和祖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一样,都被列入牛鬼蛇神、封建迷信而破除,甘露寺所有的殿堂、房屋全部拆毁,只留下一点残缺蜿蜒的断壁残痕,寺庙内外的大柳树全部抛倒,农场中学做了桌椅板凳。一些具有文物古迹,如牌匾、法器、经书、佛像,尤其是最为珍贵的一部藏文版《大藏经》也付之一炬,这一切一切已成为人们难以忘怀的历史。

三、道场重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拨乱反正、国务院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少信仰佛教的群众从一九八三年开始,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诞辰纪念日,在甘露寺幸存下来的大殿旧址上举行法会,从此以后又开始各种佛事活。一九八五年观音法会结束后,收到一些布施善款,佛缘和尚和本村的老善信王四儿磋商,建议重建常素庙大殿事宜。他愿意把三十多年积攒的共六千多元钱交给王四儿,由他主张盖庙。在丁二(后出家法名妙福),丁三(后出家法名妙仁)、陈庚(后出家法名妙金)、冯双小、王凤山等众多居士的相助下,好多施主纷纷捐资出力,于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建成一座在当时较为可观的砖木结构正殿三间,殿内依旧塑了西方三圣像。殿的两侧兴建僧房四间,库房四间和僧人住房四间。自此,以一种沧桑的面孔,以一种残缺姿态,常素庙从历史的烟尘中走出,又恢复了生机,一如既往、香火不断。佛缘师让众人搀扶着绕佛殿转了三圈,用颤抖的双手摸遍了能摸到的每个地方。此时此刻,他百感交加,热泪盈眶。跪在佛前整整念了一天“阿弥陀佛”五天后就无病而逝。了结了多年的心愿,安然地离开了尘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一九九六年经临河市人民政府批准,常素庙又正式恢复“甘露寺”,佛缘师圆寂后,道场一时无人住持。为了护持道场,丁二、丁三于一九八七年春天去山西省大同市上华严寺礼藏宝老和尚为师出家,丁二法名妙福、丁三法名妙仁,一九八八年在广东省韶关南华寺受戒,结束后回甘露寺维持道场。不顾年老体弱维持道场,每日除早晚烧香点灯,上供换水,还种地种菜,倍受辛苦。但是,渐渐感到力不从心,已无法护持道场。

一九九零年河套地区广大佛门弟子发起,由妙仁师专程到大同上华严寺,恳求三义老和尚委派合适僧人来帮助筹建甘露寺。三义老和尚他老人家不顾八十多岁的高龄,由徒孙妙闻法师护送亲自来甘露寺实地考察,随同来的还有他的弟弟宿四居士。由于老和尚当时担任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政协大同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大同市政府宗教部门再三催促老和尚尽快返回大同。再者他老人家已年逾八旬,这里的生活环境使他根本无法居住,但是,为了安排好甘露寺的筹建工作,直到入冬以后才离开甘露寺,返回大同上华严寺。

一九九一年,妙闻法师受师父的重托,只身一人从山西省大同上华严寺,来此承担恢复甘露寺的重任。他刚来甘露寺,居住条件简陋,冬天没煤烧,难以御寒。除生活非常艰苦而外,还有一些不符合佛教戒律的诸如“淋牲还愿、抽签算命、讨香灰治病等陈规陋习必须更改。为了积极引导广大信教群众革除这类陈规陋习,开创佛教事业新的局面,妙闻法师除自己每日接人待物,谆谆善诱,灌输正知正见,他还专程从大同华严寺请来了藏宝老和尚,在甘露寺讲经说法,并住持修建念佛堂三间,组织佛七法会,教导广大信教群众正信、正行。为了支持妙闻法师的工作,他老人家还从上华严寺派来妙信、妙諦二位法师协助护持道场。为了加快甘露寺的重建工作,妙闻法师专程去呼市观音寺请来藏文老和尚指导法务。藏文老和尚师少年出家,童真入道,戒律精严,曾亲近过近代高僧真空、慈舟、倓虚、清定、能海等大善知识,他提倡“建寺为了安僧,安僧为了办道,办道为了-”的理念,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妙闻法师严持戒律,精进修持,上敬下和。在修建甘露寺的过程中,一直奉行“随缘了缘、不攀缘、不化缘”的宗旨;规划实施上,他以“常计划、短安排、把握当前”的理念;在-既办道上,他即遵守教理教规,又遵纪守法,处世慈悲随和、平易近人,办事诚恳扎实,不辞辛劳,深受教内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四、基础建设

1992年开始砌院墙550米;兴建玉佛殿一座,计280平方米,从河北曲阳县雕刻厂请回汉白玉佛七尊供奉其间;同年建东西僧寮十间计400平方米、斋堂一处200平方米。1993年在河套地区广大信教群众的强烈要求,盟、市两级宗教局亲自给山西大同市宗管部门发涵邀请妙闻、妙信二位法师来甘露寺主持教务工作。大同市宗管部门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意妙闻法师来甘露寺协助管理教务,但必需两地兼顾。1994年又建成讲经堂、天王殿合计500平方米。1995年建成念佛堂、如意寮计310平方米,同年5月份大同市-部又把妙闻法师调回,代表山西省佛教界参加由中央-部和国务院宗教局主办、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承办的全国汉传佛教中青年教职人员读书班学习,结束后回甘露寺。在妙闻法师学习期间,妙福师因患病不能进食只能喝水,自己深知世缘将尽,精进念佛,求愿往生,四十多天后归西。处理完妙福师的后事,妙仁师怕受家人的影响,有一天同庙里人说要去临河看病,自始再没音讯。

1996年上华严寺三义老和尚往生,这不仅是山西佛教界乃至中国佛教界的一大损失,也使甘露寺失去了一大依辜。料理完三义老和尚的后事,藏宝老和尚也辞去上华严寺住持之职。妙闻法师得知消息后,专程把师父请来甘露寺,领众修行,进一步兴建道场。为了解决将女众居住的场所,1997年刘玉娥居士把自己院落一处,施舍给甘露寺做为下院,于7月4日开工修建二僧院大殿,占地2128平方米;重建斋堂、僧房,库房计684平方米;1998年修建山门殿。大殿壁画五百罗汉由国家二级美术师,孙中平先生彩绘。

2002年4月,甘露寺委托盟建筑勘察设计院设计大雄宝殿,整个修建过程中,在藏文老和尚、藏宝老和尚、灵意老和尚三位大德高僧的指导下,建筑工地的全盘工作始终由妙闻法师负责进行,他经常费废寝忘食,历经艰难,付出了极大辛苦。

历时三载,一座雄伟壮观的大雄宝殿于2004年6月0竣工,工程总造价200多万元人民币。

现甘露寺已初具规模。整个寺亩建筑,布局严谨,组合别致。遵循唐、宋佛教规范,融合明、清皇宫群体建筑风格,坐北朝南,轴线南北正殿三重,最前有山门殿五间,单层翘角,雕樑画栋。两边配有库房,流通处等共14间。山门前两侧,雕有二米五高的石狮一对,山门门楣上镌有匾额“甘露寺”三个大字,为著名书法家、中国佛教协会付会长刘炳森先生书写。进入山门,两边是仿天坛式钟鼓楼两个,房檐斗拱,建造别致。中轴线第二重建有圆通宝殿,单层翘角,仿明代建筑。内供千手千眼大悲观世音菩萨,工艺精湛,法相庄严。

第三重是大雄宝殿,为双层翘角,歇山式屋顶,檐下斗拱密致,翘角悬铃,随风作响。重檐中间悬挂贴金“大雄宝殿”匾额,出自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之手,刚劲秀美,古朴典雅。殿内中央供奉华严三圣;中为释迦牟尼佛,东为文殊菩萨,西为普贤菩萨;佛身高4.5米,佛座高4米,背光高8米,全部用香樟木精雕细刻而成,工艺精湛,法相庄严。殿内两侧雕有2.5米高的十八罗汉站像,神态各异,活灵活现。佛像背后为海岛观音,慈祥端正,栩栩如生;两侧协侍善财、龙女;墙壁上雕塑财童子五十三参,纯真活泼,神态逼真。由浙江省宁波小港慈云精雕刻工艺厂雕刻。正殿两侧建有厢房配殿,自北而南,东有斋堂、伽蓝殿西有三学堂、祖师殿、功德殿。殿堂外环,东有讲经堂,堂内供缅甸玉佛一尊,精雕细刻,法相庄严;堂内置藏经柜四个,收藏《大藏经》一部四十八函,各种经卷千册,供僧人研读,壁上挂有名家字画数十幅,确系文化荟萃宝库。西边建念佛堂五间,佛堂供阿弥陀佛,佛前置禅凳、拜垫、香案、法具,乃僧人念佛清修之处。

后有玉佛殿,殿内中央供释迦牟尼佛,两侧有阿难、迦叶,东边供药师佛,西边供阿弥陀佛,用汉白玉精雕细琢而成,法相庄严,洁白无瑕;佛像装有背光,雕刻精美,造型古朴;殿内后墙有大型壁画,绘制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图,人物清晰,引人入胜;两侧墙壁画有十六尊者,形貌奇特,神态各异。两院僧寮环拥,廊敞轩明;绿树成荫,曲经通幽。

五、佛事活动

佛教寺庙,千百年来,一直是住持三宝的体现、僧人修学的道场、联系信徒的纽带。甘露寺经过十年来自身建设,寺院的各项功能已基本完善,以成为僧归有宿,佛事兴隆的如法道场.僧人早晨四点起床,开始做早课,颂念“楞严、大悲、心经”等经咒,为父母师长,施主信众消灾祈福。下午五点做晚课,超渡十方三世,无济孤魂,阵亡将士,舍身英烈。总而言之,佛教的理念,所作皆办,“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每日除此以外,还有定时的-学习和各自的工作安排。通年几乎每个月都有佛菩萨诞辰、出家、成道纪念日,都要举办各种佛事活动,而最隆重的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前来烧香敬佛的人络绎不绝.大年初一是弥勒菩萨诞辰纪念日,寺庙早晨要祝圣,拜普佛、斋天,上午各处殿堂要献大供,祈祷世界和平,祖国安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下午还要扫塔祭祖。尤其是二月十九观音圣诞日和九月十九观音出家纪年日,甘露寺每年都要举办三天观音消灾祈福0会。必需由寺庙管理委员会做作出详细的安排计划,呈报有关部门批复后再进行各种佛事活动。举行法会期间,有道高僧四处云集,进香拜佛的善男信女蜂拥而来,商贸经商者数以万计,及时组织货物,提前行动划定摊位,商品流通极为活跃,每次庙会的交易额可达300多万元。政府有关部门还利用庙会人员集聚的有利条件,举行各种养殖、种植、市场信息等科技三下乡活动,甘露寺从场地、食宿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管理下,使甘露寺观音庙会,成为文化交流、物资交流、科技推广的发展平台。这样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也使寺庙香火旺盛,佛事兴隆,同时,也是佛教界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具体体现。

六、文化交流

妙闻法师童贞入道,爱国爱教,而且酷爱祖国传统文化。2005年,他成功组织举办了甘露寺首届观音圣诞书画艺术节。2009年建立了甘露寺寺藏书画艺术陈列馆,收藏全国各地书画家的墨宝丹青600余帧,吸引大批书画爱好者和香客慕名前来参观。藏书近万册的妙义书屋,为文史爱好者提供了阅南向北依次有客堂、读方便。2010年中元节,为配合文化部门申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甘露寺成功地挖掘、恢复了失传近半个世纪的民间大型社火活动九曲黄河阵灯游会(俗称转灯灯)。从2009年开始,甘露寺已连续两年成功启建护国消灾祈福水陆空冥阳两利普度0会,盛况空前,为内蒙古汉传佛教道场近百年稀有之大型佛事活动。甘露寺珍藏的、由北京工笔画家临摩的百幅明代绢本水陆画,装潢考究,受到了佛教界人士的高度赞赏。甘露寺住持妙闻法师率两序大众和广大善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利生,庄严国土,努力把寺院建成遐迩景仰的佛门圣地、修行净地、文化园地和旅游胜地。

七、后记

道场重兴千佛力,含辛茹苦十年功。妙闻法师十多年如一,呕心沥血,不辞劳苦,团结善信,弘扬佛法。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参加两个文明建设,注重开展规范的法事活动。在扶贫济困,助残助学,救灾捐款,维护社稳定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而今后更重要的弘扬佛法等各项工作任重而道远。计划在今后的十年内完成“法堂、藏经楼、方丈院和佛学院”的建设任务。在他的主持下,甘露寺将成内蒙古西部地区著名的佛教道场和陶冶人们情操的旅游胜地,为巴彦淖尔的和谐发展全面的服务。

信息来源:临河区旅游局

甘露寺相亲?怎么这么多甘露寺!

《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是“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说的是刘备南下江东迎娶孙权妹妹的事情,相亲的地点就在甘露寺,吴国太说了:“我不曾认得刘皇叔。明日约在甘露寺相见:如不中我意,任从你们行事;若中我的意,我自把女儿嫁他!”

为何在甘露寺相亲?为什么不在宫殿或者王侯别院等地相亲?有人说了,甘露寺相亲,顾名思义就是:祈盼情缘能得到甘露滋润促成姻缘。但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好像说岔了,总之地方大,佛寺也多,单就名为甘露寺的至少有……我也说不好,咱们数数看。

第一处,内蒙古巴彦淖尔甘露寺,中华民国(1937年)建成。

这个甘露寺不用说不是三国中的甘露寺。

第二处,湖北省仙桃的甘露寺,坐落在湖北省仙桃市区流谭公园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

这个甘露寺地点倒很像,但年代太晚,不是三国中的甘露寺。

第三处,在安徽九华山北路,半山定心石下。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禅林”。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玉林国师朝礼九华,途经此地,赞曰:“此地山水环绕,若构兰若,代有高僧”。时居伏虎洞的洞安和尚闻之旋即离洞,并得青阳老田村吴尔俊等人资助破土建寺。动工前夜,满山松针尽挂甘露,人称奇迹,故得“甘露庵”名。

可惜,这不是三国中的甘露寺,建寺时间太晚了,不过风景颇佳。

第四处,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甘露寺,位于撮镇,又名大山寺,据说元代守节名臣余阙,在撮镇率众求雨而修此寺院。公元1331年,朱元璋之妻马秀英在撮镇小住时,在庙旁凿井汲水,水似甘露,得名甘露井,大山寺更名为甘露寺。

进入21世纪后,当代不断扩建而成,这个不是三国中的甘露寺。

第五处,山东省滕州市甘露寺,地处龙山主峰东。据清代道光朝滕县古迹志载,“龙山东有甘露寺,元二十年灵岩禅师建。”不是三国中的甘露寺。

第六处,安徽合肥市肥东县浮槎山的另一处甘露寺,又名大山庙,位于浮槎山主峰,合巢泉旁。清嘉庆《合肥县志》记载,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为求雨而建。

这也是当代重修的,从地点看,也不是三国中的甘露寺。

第七处,福建泰宁甘露岩寺,始建于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那距今已有870多年。

不管怎么说,泰宁的甘露寺也不会是《三国演义》中的甘露寺了,不过风景绝佳。

甘露寺所处的岩穴高80多米,深和上部宽约有30多米,但下部宽只有10多米,呈倒三角形。古人把这地理上劣势变为建筑上的优势,采取“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独特结构建筑,即一根粗大的柱子落地,撑托起了四幢重楼叠阁,是我国建筑史上一大杰作,闻名中外。据考证,十二世纪时日本名僧重源法师曾三度入闽考察、学习甘露岩寺的建筑工艺,回国后重建了举世闻名的奈良东大佛殿,大佛殿所大量使用的“T”形头拱即取样于甘露岩寺,被誉为“大佛样”。

第八处甘露寺,位于广东潮州潮安县彩塘镇金光村,桑浦山玉简峰下狮子岩半山腰。据《明一统志》所载,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始创,是潮汕规模最大的天然石窟寺,面积近6000平方米。

据《海阳县志》称:该地“前为玉简书院,后改甘露寺”,“相传有孝子庐墓而甘露降,故名”。

这个比上面福建泰宁的甘露寺早一些,但也不是三国中的甘露寺。

第九处,在陕西省华县东南,少华峰之西。唐代郑谷有《少华甘露寺》一诗,“日色才临泰华东,岚光如画霭溶溶。轻凝远障浓还淡,倏忽凌崖翠且重。”

但是很遗憾,少华山的甘露寺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而且就位置来说,与三国的事也不搭界。

不过少华山的风景还不错,只是一角唔。

第十处,江苏省无锡市甘露寺,是建于唐代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的甘露禅院和建于宋代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的烈帝庙的总称,明代洪武十四年(公元1355年)僧宗晟重建,易名甘露寺,但显然不是三国中的甘露寺。

第十一处,北京香山甘露寺。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御制诗序中说:寺建于金世宗大定间,依岩架壑,为殿五层,金碧辉映。自下望之,层级可数。旧名永安,亦曰甘露。

“寺建于金世宗大定间”应为误笔,香山寺历史悠久,据记载唐代已有吉安、香山二寺。1186年将两寺合一,金章宗赐名“大永安寺”。元代重修,易名“甘露寺”。明朝再建,称“永安禅寺”。《香山永安寺》记中有明确记载:“永安寺创自李唐,沿于辽金。”

按年代和位置来看,这也不是三国演义中的甘露寺。

第十二处,宁夏灵武市甘露寺,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乡临河村马鞍山,三面环山。灵武市甘露寺的始建年代已无法考证。相传,唐代罗通率军扫北,军驻黄河沿岸(今灵武市临河乡),其姑母随军。战后遂于山上择地建寺,令三女兵出家为尼,留寺常住。故当地有语云:“先有尼姑庵,后有马勒山。”

这个甘露寺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自然不是三国中的甘露寺,不过这个寺庙在当地颇有名声。

第十三处,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也有一个甘露寺。隋唐时期佛教盛行,李世民召告各地广兴庙宇,就在磨溪镇黑白寺村建造了一座寺庙,赐名“皇泽寺”。后尉迟恭携黑白二夫人奉命南巡,路经此地驻于寺院,因连降阴雨一月有余,黑白二夫人生寒病死于此地,僧尼感皇恩大开斋筵超度四十九日后,将二夫人葬于寺庙后岩洞。李世民另赐名“黑白禅寺”。20世纪90年代初,晏德菊居士重建黑白寺,高僧释海山赐名“净宗寺”,后因安居净宗寺重名3座,安居区民宗局又改净宗寺为“甘露寺”。

这个甘露寺位置也不符合三国中的甘露寺。

第十四处,河北省邯郸市甘露寺,始建于北魏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据说,初建时名称为百草寺,唐代佛教鼎盛,重新修建改名为甘露寺。到明代时重修改名莲花庵,后又改为甘露寺,民国时期该寺毁于战乱。

现在重修的邯郸甘露寺,其位置显然也不是三国中的甘露寺。

第十五处,山东省临沂市朱保镇甘露寺,始建于南北朝。

从位置上看,临沂市的甘露寺也不对。

第十六处,江西省永新县甘露寺,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龙门镇禾山脚下。该寺始建于约公元700年左右。寺原名大智院、又名禾山寺、亦名大智寺、宋诏改名为甘露寺。因历史演变故而一寺多名。该寺兴于唐、宋。

这个甘露寺年代倒是够久远,可惜残破,另外位置也不对。

那么到底哪处的甘露寺是对的,或者说是贴近的呢?自然是江苏省镇江的这处。

因为只有镇江这处甘露寺贴近长江,符合《三国演义》中的说法。

这处甘露寺也颇以三国中的段子自豪,至于是不是真的呢?咱们下一回再说吧,毕竟说了这么多甘露寺,看着也累了。

更多精彩内容

甘露寺景点描写 描写甘露寺的句子

1. 描写甘露寺的句子

傍晚,夕阳西下,雷峰塔巍然耸立,水面上塔影沉沉,落日耀金。

最著名的两个是雷峰塔和西冷峭的故事。

雷峰塔倒,道不尽我对你的思念;西湖水干,赶不走我对你的挂念;断桥桥裂,列不清我对你的爱恋。七夕佳节,对你思念倍胜前,爱你疼你直到老。

许仙站在雷峰塔前:法海你把我娘子镇在塔中,让我们夫妻分离!是何道理?法海未语,白素贞在塔内幽幽道:在杭州想弄一套跃层,难道指望你那点薪水?

夕阳西照,雷峰塔浴在血红的晚霞中,燃烧着自己,如一个满怀心事的胭脂艳艳的姑娘。不,它是一个墓,活活埋着心死的素贞,人和塔,都满怀心事。

一漂亮女孩站在西湖边,背景是雷峰塔.

把我的坏脾气镇压在雷峰塔下,让它万万年不再萌芽,把我的臭大男子主义抛进沸腾的水里,让它随着热气瞬间蒸发,求你原谅我吧,让我心里也开朵快乐的花!

那时我惟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

雷峰塔砖块祛病健身的说法,砖块被偷也有上百年的历史,偷雷峰塔的砖去给老人治病,尽管愚钝,但其情可原、其心可嘉,需另当别论。

惟有许宣情愿出家,礼拜禅师为师,就雷峰塔披剃为僧。

同样是压了白蛇精,人家杭州西湖的雷峰塔却是能文能武,扬名立万,而眼前的雷音塔却灰头土脸,名不见经传。

拜托,雷峰塔解放前就倒了,塔倒山虚,雷峰也改名叫夕照山了,没什么可看的。

采用白娘子被禁锢的雷峰塔作为其外观,多面立体银幕将高速升降的刺激体验与白娘子在雷峰塔中经历的故事情节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

“倘在民康物阜的时候……新的雷峰塔也会再造的罢”。

我!大约你是放心的,一直扎挣着呢,涵!雷峰塔已经倒塌了,我们的离合也都应验了。

就是天门山寺;雷峰塔地宫(已存他处);法门寺;房山云居寺;甘露寺;虎丘塔(已存他处);灵光寺;阿育王寺。

塔身的设计沿袭了雷峰塔被烧毁前的平面八角形楼阁式制型,外观是一座八面、五层楼阁式塔,保留了宋塔的惯有风格。

2. 描写甘露寺的句子摘抄

周瑜设计在甘露寺招亲,试图软禁刘备。吴国太起初时对孙权行美人计不满,但见了刘备后大喜,以为“真吾婿也!”。但孙权一意孤行,刘备哀求乔国老,乔国老为刘备禀告吴国太,令作护持,因此刘备和孙夫人得以砸死甘露寺完婚。

3. 甘露寺概括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鲁肃讨荆州,孔明许以得西川后归还. 玄备甘夫人死,带赵云往东吴招亲. 吴国太,乔国老反对周瑜美人计.吴国太于甘露寺见玄德,大中其意. 国太接玄德,赵云从馆驿搬入府中. 玄德与孙权妹成亲.

4. 甘露寺语录

旁白:甘露寺莫言求见

皇上:宣

莫言(走进向甄嬛施礼):一别数年 娘娘手上的冻疮冬日发作还厉害吗

甄嬛(转身起身):已经好多了

皇上:怎么?你也知道熹贵妃手上冻疮的事?

莫言:贵妃在甘露寺要砍柴洗衣做种种粗活 寒冬腊月手还浸在河水之中 怎能不生冻疮 她若不做静白便动辄打骂 还在下雪之际被静白诬陷偷了燕窝赶去了凌云峰 几次差点活不下来

5. 描写甘露寺的句子有哪些

香蕉树有高有矮,高的有3米多高。矮的比一个小朋友还要矮。它的叶大大的像大象的耳朵。叶柄又厚又宽,裹着它的树身。直直的树身没有枝丫。

  夏天过后,香蕉开始长出蕉蕾,过些日子蕉蕾就会脱下它的外衣,你就会见到一排排蕉子。起初它的形状像刚出生的婴儿的脚板。等到它渐渐长大,就变成了弯弯的月亮了。

  没熟的香蕉是青青的,熟透的是黄澄澄了。太熟了就有一个个黑色的斑点。

  香蕉和别的水果不同,没熟透的不可以吃,生吃就会又苦又涩。熟透的香蕉你还没剥皮,就能闻到阵阵的'香味,当你把它的皮剥开,就会露出奶白色的蕉肉,轻轻地咬一口,香滑可口,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侯有一次吃香蕉吃得太多了,连饭也不想吃了。

  听医生说:"香蕉营养丰富,老人吃了有排便作用。所以香蕉老少咸宜,难怪那么多人喜欢吃它。

  香蕉是弯弯的,有的像月亮,有的像小船,还像镰刀。香蕉的把连着的,像兄弟一样,它们连在一起,谁也不离开。它开皮就像一个小姑娘在跳舞一样。里面的果肉是白色的,散发着香味,吃一口甜甜的,你吃了一口还想吃一口。

  香蕉弯弯的,是黄色的,像一条小船,像一把镰刀。香蕉放的时间长了,身上就会起很多小黑点,像女人老了以后脸上起的雀斑。如果六个以上连在一起,就像一群人在开会。香蕉的后面有一个"小尾巴",那是香蕉用来运输营养的。我摸了摸,香蕉又软又凉又滑。我还闻了闻,香蕉散发着一股奇怪的气味。香蕉真好玩!

  我剪开它的"黄裙子",听见了"吱吱"的声音,紧接着,我闻到了一股甜甜的的气味。如果咬上几口,给那没有咬的半截上面摁两颗黑豆,再把那一半香蕉皮分成八份,就变成了一只小章鱼。我"啊呜、啊呜、啊呜"地咬了三大口,感觉超级甜,都甜到我心里去了。

  香蕉含有大量的锌,可以增进我们的食欲,香蕉还可以通便润肠。我们要多吃香蕉哦!

  香蕉黄黄的,我拿了一把香蕉,发现它像一个巨掌,又像一窝可爱的小鸟,挤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悄悄话。

  我从众多的"月牙儿"里选出一根香蕉,掰开,拿在手里,我发现它摸起来滑滑的,像一条小船。

  轻轻地剥开香蕉皮,我便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然后就迫不及待地用嘴咬了一小口,感觉甜甜的,软软的,香香的,滑滑的……实在是太好吃了

6. 赞美甘露寺的诗

1、人月圆甘露怀古

元代:徐再思

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

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

译文:登上江边的高楼眺望前朝的甘露寺,秦淮河上已是一片秋色。残垣断壁荒草萋萋,廊殿空寂落叶飘零,厚厚的青苔爬上了台阶。

游人都已归去了,暮色已深,只有大江日夜奔游不息,淘尽了千古英雄人物。木兰花开,似见一点生机,因无人观赏不知为谁而开。

2、折桂令问秦淮

清代: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译文:曾经的秦淮两岸画船窗寮,窗户上,破纸迎风瑟瑟作响,朽门外,潮水拍打空城阵阵传来,这风声,潮声反衬了人声寂寂,一片萧条冷落。

过去,这里游人如织,佳丽云集,舞榭歌台,笙箫彻夜。河中,彩楫画肪闹端阳,岸上,酒旗耸立庆重九。而现在,歌女逃散,丝竹不闻,秦淮河无有当年的遗风余韵了。

即使适逢节日,也是“端阳不闹”,“重九无聊”。小鸟在白云端自由飞翔,秦淮河绿水滔滔,河岸红叶似火,黄花初绽,蝴蝶飞逐。刚绽放的黄花上有几只蝴蝶在飞,刚落下的红叶如此美丽,却没有人来欣赏了。

3.《秦淮歌》清. 乾隆 祖龙东巡压王气,通淮凿断方山埭。 痴心虑后五百年,讵知亡秦在二世。

长源因此名秦淮,萦纡建业达水隈。 时塞时疏异沿革,秣陵终免淮为灾。

六朝往事难寻迹,王谢燕飞谁氏宅。 风流江令倦游归,惟见秦淮依旧碧。

杨吴窃据筑金陵,清波溶溶乃贯城。 十六红桥夹两岸,蜀娇越艳扬新声。

千金买笑轻一掷,缠头锦是寒女织。 会称盒子斗新奇,薛鸭袁羊饤珍食。

而今功令禁俳倡,歌楼舞馆都荒凉。 烟花丽景纵逊昔,瘅邪敦朴诚良方。

7. 甘露寺的词

宋代苏东坡先后十多次到润州,几乎每次都要登览北固山。

一日,苏东坡与好友孙巨源提壶携酒,兴趣盎然地登上北固山。两人来到多景楼前,只见高悬的一匾上写“天下江山第一楼”,书体洒脱自如,清秀道劲,此为米芾题书,东坡细观后,赞赏不已。

远眺北固山

两人在多景楼上,凭栏远眺,滔滔扬子江滚滚东流,金焦在望,自帆点点,对岸青翠隐约,万千气象使东坡深感此楼无愧“多景”之称,他赞叹唐代名相李德裕诗句“多景悬窗牖”的准确。苏东坡诗兴勃发,作诗道:古郡山为城,

层梯转朱栏,

楼台断崖上,

地窄天水宽。

一览吞数州,

长江浩漫漫。

北固城楼

古郡山为城,层梯转朱栏,楼台断崖上,地窄天水宽。一览吞数州,随后,苏东坡与孙巨源把盏畅饮,欢叙友情,席前一位乐伎怀抱琵琶,十指纤纤弹奏,捻、拢、抹、挑、拨,乐声非常优雅动听,更助二人酒兴。苏学士放下酒杯,闭目凝耳细赏,整个身心陶醉于美妙乐声之中。一曲终了,他睁开醉眼望去,但见夕阳好似一个斜挂着的大红盘,巍峨的金焦二山耸峙在夕阳下,粼粼波光,尽染成桔红色。苏东坡不禁吟诵出“采桑子”一词: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

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苏东坡来到多景楼西侧,看到一对石羊,睹物思人,东坡与友人兴谈起诸葛亮当年与孙权坐在狠石上议商对付曹操的大事的传说来。东坡对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万分景仰钦佩。苏学士忽发怀古之幽情,泼墨挥毫作《游甘露寺》一诗,诗中吟唱道:

狠石卧庭下,穹隆如伏羱。

缅怀卧龙公,挟册事雕鑚。

一谈收猘子,再说走老瞒。

名高有遗想,事往无留观。

8. 描写甘露寺的诗

除夕当晚,甄嬛在倚梅园许愿时,许下“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的愿望,原诗“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出自唐代诗人崔道融的作品《梅花》,意思是“北风如果能够理解梅花的心意,就请不要再摧残她了”。表现出甄嬛初入皇宫,希望安稳平安度过一生。

甄嬛去御花园吹箫荡秋千,念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意思是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吹起短笛,一直欢乐到天明,出自宋代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甄嬛在和皇上相识以后,许下“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愿望。意思是只愿得一人心,白头到老不相忘。“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出自《白头吟》,相传为汉代才女卓文君所作,卓文君听闻丈夫司马相如有纳妾之意,作《白头吟》,表达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司马相如看了之后,感到非常惭愧,从此便打消了想要纳妾的念头。然而身在后宫的甄嬛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这个愿望了。

年大将军得胜归来,华妃在宫中势头一时无两,便存心叫了安陵容唱曲取乐,甄嬛不忍陵容独去,便带了琴同去,为了帮陵容解围,琴词相和,念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宋代词人秦观 《鹊桥仙纤云弄巧》。

该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坚贞诚挚的爱情,皇上听了之后无比动容,华妃一看皇上脸上不快,便放二人回去。

可是陵容呢,甄嬛这样帮她,虽不求她感恩戴德,但也不能狠毒至此,一而再,再而三谋害甄嬛。

甄嬛与皇上一块剪蜡烛时,念了一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人想象自己与妻子团聚,秉烛夜谈,剪西窗残烛,听巴山夜雨的情景。

六宫一起听戏的时候,安陵容被华妃嘲讽,甄嬛出来解围,念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出自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题记,意思是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因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因为情而生。《牡丹亭》描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之间的爱情故事。

华妃一看安陵容没被嘲讽到,又开始挤兑皇后是庶出,皇后被挤兑哑口无言,甄嬛再次站出来解围,道“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高楼塌”,出自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原句是“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暗讽年家不过一时风光,世事无常,年家现在的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

六宫妃嫔在皇后处观赏牡丹时,华妃说牡丹是粉红色,不及芍药正红色,皇后依然毫无招架能力,多亏甄嬛及时解围,念了一首儿时读的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首诗出自唐代刘禹锡的《赏牡丹》,意思是“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甘肃人游甘肃 】 |古城河州——临夏

临夏州是中国回族自治州之一~

但是你们知道临夏有哪些旅游景点吗?

今天小编带大家细数临夏州 各大旅游景点

走起~

八坊十三巷

八坊十三巷是临夏城市建设中唯一保留的瓦房区,完整保留了古色古香的八座清真寺和十三条古街巷。各种餐饮、民宿、土特产、工艺品销售等服务项目点缀其中,让这里既有共同的文化脉络,又凸显临夏的厚重底蕴。

乘车线路:市内可乘坐1路、5路、6路、16路车到群艺馆下车,向前走500米进入石桥巷。也可乘3路车到三道桥下车过马路进入大旮巷。

大夏河三十里风情线

大夏河是临夏的母亲河,属于黄河 水系,是临夏得名的由来。近年来,相继建成了十里牡丹、河州印象、六桥飞渡、华灯夜景、大河碧波、水幕电影、景观栈道等独具魅力的景观,使三十里风情线:春赏牡丹秋观菊,生态绿满客常来。

乘车线路:市内可乘坐4路、13路、18路车。

东郊公园

东郊公园是临夏东城区最大的中心绿地,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有人工湖、动物园、水杉长廊、胡廷珍烈士纪念馆等多处景点。园中的胡廷珍烈士纪念馆作为甘肃省著名的红色旅游纪念地,是全省全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干部教育基地。

乘车线路:市内可乘坐4路、18路车。

东公馆

临夏的东公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级景区,原国民党军长马步青的私宅。这里汇聚了河州砖雕的精粹,在建筑结构和装饰刻绘方面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

乘车线路:市内可乘坐3路、5路、13路车到东公馆下车。

枹罕山庄

古临夏又称“枹罕”,枹为鼓槌,罕为稀少,寓意:和平安宁。枹罕山庄是临夏封山育林而建成的一座大果园,傍水依山、风景秀美,可以眺望临夏市全貌,位列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乘车线路:市内可乘坐9路到枹罕山庄下车。

红园

建于1958年的人民红园,既有江南园林的玲珑小巧,又有民族建筑的高大恢弘,是临夏州唯一录入“中国旅游名胜大辞典”的公园。

乘车线路:市内可乘坐2路、4路、13路车到人民红园下车。

炳灵寺石窟

想穿越1600年的时光,去邂逅西域佛教鼎盛的记忆吗?就来炳灵寺石窟吧,作为甘肃三大石窟之一,炳灵寺石窟根植于丝绸之路,留下了上百种形态各异的佛教雕塑,堪称“中国石窟百科全书”。

黄河水电博览园

要了解黄河三峡的知识,领略黄河水电的悠久历史,你一定要来黄河水电博览园。这片占地面积300多亩的博物馆,有入口商业服务区、治水名人园区、船舶配套服务区、治水文化展示区四大功能区,在这里你可以同时一气呵成的完成一次集人文、旅游、展览、购物的畅快体验。

刘家峡水库

刘家峡水库是黄河上游的大型水电站,每年7-9月水库泄洪尤为壮观,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水上乐园,乘水上快艇可体验“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爽快,还可驻立江边,求索悟道,思索宇宙的洪荒。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如果你想探险史前世界,追忆地球最古老的生命。那就来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吧!流连于铲齿象,三趾马,和政羊之间,感受洪荒的远古时代,这样的一次体验,或许会成为你毕生的回忆!

齐家文化博览馆

齐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上游重要的考古文化。齐家文化中的玉器以其特有的浑雄拙朴,磅礴大气自成一体。

盛世旅游度假村

既要美食相伴,又想美景相衬,盛世旅游度假村可以满足你!这个镶嵌在刘家峡水库之滨的度假村,总是用无限魅力吸引了成群结队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里既有生态湿地、旅游休闲、餐饮住宿,又有水上游乐、体育健身,是假日度假的绝佳去处!

大墩峡景区

依黄河而生的大墩峡,峡中溪潺潺,山间飞瀑遍布,大禹文化,保安族民族文化与其相伴相生。在凛冽冬风的塑造下,冬季冰瀑、冰挂交相簇拥,踏入其中,宛如置身仙境,让人心旷神怡。

康乐莲花山

莲花山是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旅游避暑的胜地。山峰险奇峻秀,松柏杨桦混生,人文景观荟萃,山体呈鳞形断层,群峰耸立,形似莲瓣,中顶平圆,状如连蕊,酷似初绽莲花,俊丽骄妍,整个山峦岚气笼罩,满目绿海,像浩大的莲叶罩在莲峰之下。故名"莲花山"。其景色随四时季节而幻变,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雪。其有华山之险,黄山之奇,青城之幽,峨嵋之秀。

临 夏 三 绝

河州砖雕

走进临夏,凡属古典建筑,不论是回族的礼拜殿,还是汉族的社庙,不论是昔日的达官贵人的公馆、府第,还是寻常百姓人家,大都饰有精美的砖雕。 河州砖雕,历史悠久、享誉西部,它是临夏民间艺术的瑰宝。据考古发掘,在宋代,临夏砖雕艺术已相当成熟,到元明时代,精美的砖雕已广泛使用于各种建筑之中。建于明末清初的八坊清真北寺门前的“龙凤呈祥”影壁,堪称河州现有砖雕的精品。影壁两边为“凤凰来仪”,中为“墨龙三显”,观此影壁,浅浮雕墨龙,忽隐忽现,阴云漠漠之中,纳云吐雾,夹带雷声,有大雨骤至之感。到了民国年间,临夏砖雕艺人辈出,其中,以回族老艺人绽成元、周声普最为有名,集河州砖雕之大成的东公馆砖雕是绽成元的艺术结晶,临夏红园一字亭南侧壁上的“泰山日出图”则是周声普的得力佳作。而榆巴巴拱北、大拱北、红园广场等一些新建的大型砖雕作品则展示出河州新一代砖雕艺人的精湛技艺。临夏砖雕将书法、绘画和雕刻融为一体,创造了许多构思新颖、富有诗意和浓厚生活气息的砖雕艺术、融合了临夏民间风俗、风情入画的,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的作品,民间艺术砖雕作品在临夏许多旅游景区点都能看到。目前开发的小型可携带型砖雕艺术品,采用细腻的雕刻技术,加上对临夏民俗风情的惬意描绘,将常年只存在与建筑上的雕刻艺术与现实中的休闲、收藏结合起来,成了可供馈赠、收藏、装饰、欣赏于一体的艺术精品。

雕刻葫芦

在临夏众多的民间艺术中,小巧玲珑、精致典雅的雕刻葫芦可谓一朵奇葩。它集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表现题材和内容多为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历史典故、人物、风景、文学作品人物等,将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刻入画面,以其奇妙的构思,精美的图案,娴熟的刀法,方寸之间尽显大千世界,世间百态,其形象逼真,品位高雅,可观赏、可收藏,亦可作为吉祥之物馈赠亲友。

据统计,在全国专业从事葫芦雕刻者不过百人,而临夏籍的就占半数以上。在临夏雕刻葫芦艺人中,享有“甘肃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马耀良先生是典型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被列为国家出口旅游工艺品。此外,青年艺人马世贤、唐占鸿和张作良等人的作品亦各具风格,深受欢迎。临夏雕刻葫芦这一工艺珍品正在缓缓走出深闺,暗香四溢。

彩陶

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临夏是著名的中国彩陶之乡,出土彩陶是国家的珍贵文物,数量有限,价格昂贵,市场上流通的少,为了满足人们对彩陶的喜爱之情,临夏的民间艺人们通过长期探索研究,仿真复制出不少精美的彩陶手工艺品。这些仿古复制的盆、罐、壶、瓶等,保持了真品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工艺品。一些技艺精湛的仿古彩陶高手制作的仿古彩陶古朴逼真,真假难辨。

临夏是古代黄河文化发祥地和远古人类生息繁衍地之一,这块沃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古文化遗存。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各类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半山文化”、“齐家文化”因最早在这里发现而命名。据考察,目前全州境内有文物遗址548处,临夏是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存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临夏被誉为“中国的彩陶之乡”出土于州内积石山县的马家窑文化旋纹罐,距今5000年左右,通高49.3厘米,以造型独特、花纹别致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彩陶王”,作为国宝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115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