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鄂豫皖军委航空局旧址

鄂豫皖军委航空局旧址,位于新县城关第一中学校园内,原为“普济寺”,有前后两排房屋,每排三间,与东西各两间耳房,构成一座四合院。后栋正殿内举办有“列宁号”飞机陈列展览。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0年2月,国民党一架“容克”式高级教练飞机,从武汉飞往开封执行通讯任务。返航途中,因汽油燃尽,迫降在大别山南部赤白交界的宣化店附近陈家河河滩上。红军赤卫队同当地反动民团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缴获了飞机,转运到新县卡房林家湾。鄂豫皖军委领导人徐向前接见了驾驶员龙文光,鼓励他弃暗投明为红军服务,随后组织兵工厂工人,克服物质和技术上的重重困难,将飞机装配修复。1931年夏,飞抵鄂豫皖首府新集,并将飞机命名为“列宁号”。军委随即成立了鄂豫皖军委航空局,局长龙文光,政委钱钧。局址设在县城北“普济寺”内。

鄂豫皖军委航空局旧址

“列宁号”首航飞往固始、潢川等地侦察敌情,空投四、五十捆革命标语、传单,震动了豫南。“列宁号”还远征武汉,进行侦察和-,使武汉三镇的国民党惊恐万状,陷入一片慌乱之中,敌人重要军事目标被迫实行灯火管制。

在反“围剿”斗争中,为了充分发挥“列宁号”飞机的战斗作用,在机翼下安装了两个挂弹架,教练机又变成了“轰炸机”。1931年12月24日,“列宁号”在黄安城丢下两枚炸弹,正炸中守敌六十九师师长赵冠英的指挥部,配合红四方面军取得黄安战役的胜利,一举攻克了黄安县城,在中国革命史和空军建军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安康党史遗址:红军及鄂豫陕部队重要活动地旧址——枧沟老街

枧沟老街位于汉滨区中原镇枧沟河与恒河交汇处。老街始建于明、清年代,全长100余米,宽3-5米不等,两边均为古式建筑风格的民房,现在保留比较完整。民国时期这里曾是地方保公所所在地,又是安康县北部山区重要集贸交易市场之一。

枧沟老街

由于这里地理位置比较突出,前后被茂密的森林和高山峻岭所夹持,南与恒河相连接,北行走10余里可直通汉阴县的石条街,且这里离安康县城比较遥远,当时的交通条件十分困难,因此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和中原突围的部队经常在这里开展游击活动。

1935年2月,红二十五军从镇安马坪、复兴、桥亭曾到过枧沟,沿途宣传革命真理,惩处恶豪势力,号召人们开展“五抗”,组建自己的军队和政权组织。5月,在红军的教育、指导和帮助下,枧沟乡苏维埃政权在街下头庙宇秘密成立。11月,鄂豫陕游击师经镇安、叶坪、中原的羊皮沟,曾到过枧沟,在这里详细询问了血窝寨暴动和苏维埃政权被剿杀的有关经过,他们说:“我们来迟了”。

1936年5月(古历闰三月),红七十四师兵分两路,一路从镇安经芋子铺、阴家沟、三朝洞,一路从五里砭来到枧沟,这天正值逢场,赶集人很多,地方保公所保长姚前文正在一铺子内抽大烟,红军到后询问旁边一穿着比较烂的农民,问:“他是干什么的?”老农回答:“不是个好东西。”于是红军捕捉了姚前文,遂拉往黄家老屋场旁边用马刀砍死。同年6月,红七十四师一部又从荆河方向经过五里砭来到枧沟,当天将敌税务委员孟继余砍杀在老街上头河滩边。当晚部队宿营在枧沟街周围及黄家老屋场,第二天拂晓部队向大河、庙梁、流芳等方向开去。9月,红七十四师先期到达枧沟,驻扎在松树坪和黄家老屋场以及上下岭子,17日,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从宁陕、汉阴也运动到枧沟,驻扎在娘娘庙、老湾。在这里两军划分了部队活动范围,制定了联合作战计划,从此结下了互通情报、互相配合、协同作战的深厚友谊。

1946年6月,中原部队突围进入陕南,建立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12月中旬,鄂豫陕军区之一部游击到安康北山,中旬进入枧沟,彻底赶走了地方团队组织,并将枧沟街上头5里处山腰中一座高大的炮楼倾火焚烧。

来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安康先锋

鲁山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旧址:移动的人才堡垒

国务院10月份公布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位于鲁山县一高老校区(现为鲁山县一高附中)的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旧址,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榜上有名。这也是该校园目前获批的第二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旧址现存文庙大成殿和崇圣祠两座古建筑,其中大成殿始建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距今已1300多年历史。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前身,为国防事业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其建筑具有很高的教育、纪念意义和文物价值。如今,这座青砖黛瓦、气势恢宏的古建筑,历经沧桑而不衰,吸引不少历史学家和师生前往参观。

近日

记者找到了当年曾在

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学习的

老兵樊鲁一

并在鲁山县一高和

鲁山县一高附中老师的陪同下

探访了这座“国保”

△学生下课后在文庙前玩耍

建校系时代所需

鲁山县是革命老区,保存着不少红色文化遗址,如豫西革命纪念馆、林彪地下指挥所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会员、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马昶红说,根据《鲁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及《鲁山县文史资料》等记载,早在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就进入过鲁山。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旧址也是红色长河中的一段记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豫陕鄂”和“豫西”解放区的党、政、军领导机关曾先后在鲁山设立。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邓子恢等领导人也曾在鲁山主持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据马昶红介绍,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最初是1947年6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时,随军挺进豫西的陈谢兵团第四纵队随营学校。兵团渡河后,开辟建立了豫陕鄂解放区。之后,随着解放战争飞速发展以及解放区面积的迅速扩大,解放区急需一批军事、政治干部,以适应军队和新区政权建设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部队以随营学校为基础,于1947年11月5日在栾川县建立了豫西军政干部学校,李静宜任校长。当时学校没有固定校址,随部队活动,学员一边学习一边协助部队剿匪和做群众工作。1948年1至3月,豫西军政干部学校、在宝丰成立的五分区军政干部学校以及由戈果率领的豫陕鄂干部培训班一并迁至鲁山,合并改组为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学校地址就在鲁山县一高老校区的文庙内。当年3月4日,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陈赓兼任学校校长。后因部队需要,豫陕鄂军政大学随军转移,并多次更名,成为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虽然在鲁山成立时间不长,但对鲁山当地乃至全国的整体解放有着重要意义,不仅为革命培养和输送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同时也提升了当地群众的个人素养,坚定了革命信念。”马昶红说,鉴于当时革命形势发展和军队建设需要,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在鲁山成立4个月左右迁往临汝县(今汝州)和许昌等地。1949年至1952年间,该校又进驻南京、重庆等地,先后更名为中原军政大学、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西南军区军政大学、第二高级步兵学校等。1952年9月,该校由重庆迁往哈尔滨,与华东军区科学研究室合并承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老革命追忆当年

△元次山碑

高大的楼房、干净的水泥地、朗朗的读书声……回想71年前的一幕幕,樊鲁一感触颇多。

樊鲁一1931年10月出生在宝丰县大营镇,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12军36师司令部作战科译电员、志愿军60军180师机要科译电员和军务科参谋等。1976年,他从部队转业到鲁山工作。

樊鲁一说,那时他借着解放军在宝丰招兵的机会报名参了军。后经严格考试,他成了宝丰五分区军政干部学校里的学员。在宝丰干部学校学习一个月左右,1948年3月,樊鲁一随同其他百十个学员来到鲁山境内的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学习。

88岁的樊鲁一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敏捷。时隔多年再次相遇,老人轻抚着旧址的门窗,在陌生与熟悉间感慨沧海桑田。“变化真大呀,原来这里可不是这样。”樊鲁一说。

“那时候这里也是学校,叫鲁阳中学,学校都是低矮的瓦房,紧挨文庙而建,文庙在学校中间,学校当时没有学生上课,学校大门不远处是县政府。”站立在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门口,樊鲁一回忆着当年的情景。

樊鲁一告诉记者,那时候学校东西两边都是瓦房,他和班里的学员就住在文庙西边的瓦房内。学员有六七百人,分多个班组,上课时大家盘坐在地,把笔尖事先绑在玉米秆或细棍儿上,老师在前边讲,他们就蘸着墨水在草纸上记。讲课内容多数是历史唯物论,有时也讲战斗英雄,讲完课后分组讨论。部队纪律很严,学员除了上课就是到宿舍休息。吃的饭多数是小米粥、玉米糁和野菜。

1948年6月底左右,学校接到上级命令,要转移。樊鲁一等学员离开鲁山来到临汝县。樊鲁一清楚地记得,在离开鲁山时,所有学员每人还领到了一身灰色军装,一个班还配了一支步枪。不过,樊鲁一班里的那杆步枪坏得连枪栓也没有。

“军装是新的,当时可高兴。”樊鲁一说,穿上军装后显得特别神气。到了临汝县,樊鲁一等人一边继续学习,一边为部队夏征。当年10月底,因郑州刚解放,樊鲁一等人开赴郑州帮助维持秩序。之后,他们从郑州回到许昌,集中学习了一段时间,然后坐着敞篷火车向四川方向进军。

“在鲁山虽然学习时间不长,但增强了每一个人的道德素养,打起仗来个个英勇,不畏生死。”樊鲁一说。

永不褪色的记忆

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旧址(文庙)目前仍被学校包围着,与当年不同的是,曾经的土瓦房变成了今日的高楼。文庙后面20多米远的地方是崇圣祠,灰瓦覆面,绿色琉璃瓦剪边。

据相关资料记载,文庙大成殿始建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之后多次重修。1933年,鲁山县一高围绕文庙建设而成,后该校另迁新址,老校区成了鲁山县一高附中。

文庙大成殿坐北朝南,面阔七间,总面阔28米多,总进深11.12米。室内建设更是精致,12根大柱分布在室内两边。大柱旁边夹并着直径约50厘米的小柱。小柱和大柱从上到下由铁箍箍在一起。房顶大梁两根并为一体,上下分三层,在体现其实用价值的同时,尽显我国古建筑之精美,特别是房顶的五脊六兽,形状逼真,栩栩如生。

在文庙大成殿后墙壁上,镶嵌着一块碑,上面刻着一副画像。据《千年古县 百年鲁高》一书介绍,该石刻画像是金宣宗兴定壬午年(公元1222年)由石工黄甫颖依照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石刻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画孔丘像模刊的。该碑长76厘米、宽53厘米,碑上像高30厘米,迄今已有近800年历史。

鲁山县一高常务副校长吴延卿介绍,该文庙内另存明清修庙碑8通,其中最大的是清乾隆年间刻立的创建崇圣祠碑。该碑高4.41米、宽1.2米,都是研究鲁山文庙的重要资料。此外距离文庙不远处,有一个明代修缮的碑亭,内藏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为好友元结亲手撰写并书丹的悼文元次山碑。元次山碑又名容州都督元结碑。该碑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元次山碑作为唐代石刻,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课外活动时我们经常到文庙和元次山碑附近走走,感受下校园古老的文化气息和先人们的智慧,尤其最近听老师讲了文庙还是当年军政大学的旧址,很受触动。我们一定刻苦学习,长大后建设伟大的祖国。”鲁山县一高附中的一名学生说。

文庙因文化而建,又为文化所承,豫陕鄂人民军政大学在鲁山的设立,为这座千年建筑赋予了独特、神圣的红色记忆。如今,文庙周围传来的琅琅书声和来来往往的师生,更为千年古庙增添了不少文化色彩。(记者 胡耀华 )

来源:平顶山晚报

晋冀鲁豫中央局、军区司令部旧址改陈布展重新开放

  光明日报讯 (记者耿建扩、陈元秋通讯员王海波)日前,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镇冶陶村的晋冀鲁豫中央局、军区司令部旧址历经一个多月的改陈布展,重新对外免费开放。

为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学习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和优良作风,2018年12月13日,晋冀鲁豫中央局、军区司令部旧址闭馆进行改陈布展。一个多月来,通过论证研究布展方式、收集历史照片等举措,进一步丰富了布展形态,拓展了展陈内容,提升了展陈档次。

晋冀鲁豫中央局、军区司令部旧址是解放战争时期的1946年6月至1948年5月间晋冀鲁豫边区首脑机关的驻地,董必武、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生活和战斗在这里。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土地会议,补充和完善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在这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专门研究财政问题的华北财经会议,统一了边区货币;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南征会议,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解放战争开始战略反攻。旧址较好地保存了中央局机关大院、老一辈革命家旧居、窑洞等革命建筑,是新中国革命的一份宝贵遗产。

晋冀鲁豫中央局、军区司令部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河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先进国防教育基地,入围全国300家红色经典景区名录。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8074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