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乌兰淖尔国家湿地公园

内蒙古达拉特旗乌兰淖尔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鄂尔多斯市北部达拉特旗境内,规划建设总面积904.88公顷,公园内湿地总面积643.43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71.11%。乌兰淖尔湿地地处库不其沙漠与黄河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是阻挡库不其沙漠北侵的生态屏障,对提高黄河水质及黄河中下游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乌兰淖尔湿地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湿地内有包括黑鹳、大鸨、大天鹅、小天鹅等144种鸟类,有国家Ⅰ级、Ⅱ级保护鸟类18种。通过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有效推动了当地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的开展,对保护和扩大鸟类种群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乌兰淖尔国家湿地公园

遗鸥喜降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

本报记者魏民

通讯员张凤天孟宪丛

遗鸥在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的出现,让生活在这里的鸟类数量达到了142种,其中4种鸟类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鸟类频频造访察汗淖尔,佐证了坝上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发现遗鸥

察汗淖尔蒙语之意为“白色的湖”,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察汗淖尔有多大?”记者问。尚义县旅游局旅游事务科科长王向海介绍:“两人各骑一匹马,环湖相向而行,走一天也碰不上面。”

2012年底,尚义县获得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的试点工作。从那时起,王向海就开始从事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工作。

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主要由咸水湖、沼泽湿地、盐土草甸和河流湿地组成。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下设管理站,管理站距尚义县城50公里。站内建有10间平房,6名工作人员,其中就包括王向海。每年4至10月,是王向海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每个星期一,他从县城前往管理站,星期五才能回到县城。王向海和同事的工作包括定期在湿地公园内巡护,对鸟类、气象、水温进行监测等。

其中监测鸟类是王向海最感兴趣的事情,每次他都会带上望远镜和照相机。

去年4月一天早上9时,他从管理站向淖边进发。远远看到一群鸟,数量很多,有二三百只。最初,他以为是红嘴鸥,因为红嘴鸥经常光顾察汗淖尔,走近后才发现,这些鸟的嘴和脚都是红色的,头是黑色的,下体是白色的。这些鸟类觅食后,在浅水区嬉戏或欢娱。王向海从羽毛颜色和个头大小上判断,新出现的这些鸟类不是以前见到的红嘴鸥。

王向海有一本《北戴河鸟类图志》,上面收录了全省发现的431种鸟类。在察汗淖尔发现新的鸟类品种后,王向海一时确定不了种类,就拍摄了多张照片,回来后和图志上的照片进行比对。经过对比,他发现这些鸟类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遗鸥很相像,这让他的神经一下兴奋起来。

去年7月,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会议在沽源召开,王向海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他遇到了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洪剑明,王向海向洪教授讲起遗鸥飞临察汗淖尔的事情。

洪剑明教授告诉王向海,此前,自己在康保住了一段时间,在康巴诺尔湿地,他用照相机拍摄到湖心岛上繁殖的遗鸥。洪剑明教授的话,让王向海更加确信自己在察汗淖尔见到的“贵客”正是遗鸥。遗鸥在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的出现,让生活在这里的鸟类数量达到了14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上升到4种。

王向海介绍,国内最早发现的遗鸥栖息地在内蒙古盐碱湖泊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由于遗鸥对栖息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干旱荒漠湖泊中有湖心岛它们才会繁殖。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境内的红碱淖吸引遗鸥来此繁殖,一时间,红碱淖成为全球最大的遗鸥繁殖基地。由于红碱淖的水位下降、湖面缩小,水质恶化等原因,遗鸥也在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新的栖息地。在北飞的过程中,在坝上察汗淖尔、康巴诺尔等地停留。

大鸨造访

除遗鸥外,王向海还发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鸨,这种鸟已经是察汗淖尔的“常客”了。

今年4月9日,王向海在进行鸟类监测时,在一群赤麻鸭旁边,发现了一只体型较大的鸟,它站在淖边,整整一个上午都在觅食,吃植物嫩叶等,它的警惕性很高。王向海在距它四五百米的地方拍照,发现这种鸟嘴短、头长、翅大而圆。

“我只拍到了一只,至少还应该有一只。大鸨在康保、沽源出现过,来到尚义自然不足为奇。”王向海说。

在我国,大鸨的数量很少,仅有三四百只,如今,大鸨成群飞过的情景,已经很难寻觅了。

王向海介绍,很早以前,察汗淖尔发现过大鸨,可一段时间以来,它们来的少了,好像销声匿迹了一般。今年大鸨再次光临察汗淖尔,它的出现,和遗鸥一样同样令人惊喜。

去年秋天,在察汗淖尔,王向海还发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雕,这种猛禽以大中型鸟类、兽类为食。

在一处小土丘上,他发现这只金雕落在灌木丛中,羽毛与枯草的颜色相差不多,很难分辨。因离得远,王向海拍回来的照片也不清楚。

而据王向海介绍,2004至2005年,市林业部门在为察汗淖尔湿地自然保护区做资源调查时,曾发现过白尾海雕。至此,在察汗淖尔湿地共发现了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濒危鸟类频频造访察汗淖尔,让我们感到特别兴奋。”王向海说。

鸟的天堂

察汗淖尔湿地是鸟类繁殖的理想场所和南北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春夏秋三季,数以万计的鸟类汇集在察汗淖尔,蔚为壮观。

高原湖泊盆地的地貌特征,成为候鸟导航的标志,湿地内沼泽和季节性河流生存着丰富的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且植被茂密,苇丛、草丛、灌丛比比皆是,为迁徙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理想的栖息之地。

在察汗淖尔湿地,除了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外,王向明还发现了蓑羽鹤、小天鹅、灰鹤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达到22种,且数量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其中蓑羽鹤、灰鹤、反嘴鹬、凤头麦鸡、翘鼻麻鸭在察汗淖尔湿地进行繁殖。

从管理站到淖边有10多公里的路程,途经一片沼泽地,特别泥泞。每年5月中旬,蓑羽鹤在察汗淖尔产卵,6月中旬孵化出小鹤。为了观测它们,王向海从黄昏一直守候到半夜。察汗淖尔湿地有12种水生底栖动物和水生浮游动物,泥鳅、鲫鱼等数量很多。蓑雨鹤以鱼、蝌蚪、蛙等为食,天色渐晚后,蓑雨鹤陆续从外面觅食回来,在淖边的草丛里过夜。

而据王向海的观察,每年前来察汗淖尔繁育的蓑雨鹤数量达到三四千只。

除了在察汗淖尔繁衍的鸟类外,许多候鸟还从察汗淖尔湿地往返迁徙。

每年3月下旬,小天鹅飞到察汗淖尔,在此停留20多天,不在此繁殖,然后向北飞到俄罗斯。

“以前,发现小天鹅最多有十几只,去年在察汗淖尔湿地发现了近千只小天鹅,像羊群一样,察汗淖尔成为小天鹅北迁途中重要的停息地。”王向海介绍。

察汗淖尔更美了

察汗淖尔湿地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且是京津地区一道阻沙源、保水源的自然屏障。

王向海分析,鸟类光顾察汗淖尔,主要原因是这里水面大,察汗淖尔湿地有大小湖泊26个,水面3600公顷,其中最大的西海子水面1200公顷。其次人类干扰少,察汗淖尔周围的村庄较少,只有五台蒙古营一个行政村。从2010年开始,尚义县在全县范围内实施了舍饲禁牧,人畜很少到察汗淖尔。

与此同时,尚义县还下达了在察汗淖尔湿地周围禁止开发地下水的禁令;周边蔬菜基地全部实施了节水灌溉,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在尚义县境内有大青河、五台河两条内陆河由南向北注入察汗淖尔;在商都县境内有六台河、布动河由西、北向东、南注入察汗淖尔,每年春夏秋三季为察汗淖尔湿地补给水源。尚义县对大青河、五台河进行了河道疏通;流域内全部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上游两座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和清淤。

“众多鸟类青睐察汗淖尔,佐证了尚义乃至坝上地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王向海如是认为。

大量鸟类造访察汗淖尔。

遗鸥出现在察汗淖尔。

乌兰浩特市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有序推进

春风拂柳,河水叮咚。在乌兰浩特市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万物复苏,一切都焕发着蓬勃的生机。2017年,乌市将对该公园生态环境进行进一步地保护和修复,不断推进湿地公园建设步伐。

“从上高中的时候开始,假期的时候我们几个朋友就来这里玩儿。现在这里变化挺大的,听说已经是国家级的湿地公园了,作为家乡人,我真是挺骄傲的。”带着家人和孩子在洮儿河湿地公园踏青的游客李静告诉记者。

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即曾经的小六队湿地公园,一直以来都是乌市市民及周边游客休闲观光游的首选地。今年,在湿地公园建设中,乌市秉承“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理念,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宗旨,以河流、滩涂、草地和森林为主要景观特征,将其打造成集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文化展示、科普宣教、科研监测、湿地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城郊旅游胜地。

记者从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了解到,截至2016年底,该公园已经完成1万米围栏建设工程、4.6公里巡护路维修工程和54亩绿化工程;安装完成界碑、界桩、环保公厕、广告式垃圾桶以及宣传、警示标牌。同时,完成了对公园内植被恢复、界碑界桩围墙建设、水质保护、道路维修等工程的规划。

在下一步工作中,乌市继续以保护、修复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为主,努力推进公园内水文水质监测工作以及环境监管工作。做好公园内房屋土地征收准备工作,加强公园内违章建筑拆除力度。同时,编制公园详细规划,争取项目资金,推进PPP建设模式,打造集休闲健身、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景区。

肥城康王河湿地公园获批“国家湿地公园”~是泰安市第一家正式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

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关于2019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情况的通知》。

肥城市康王河湿地公园

顺利通过试点验收,

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是泰安市第一家

正式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

一起了解下咱们肥城的

国家湿地公园

↓↓↓

12月31日,记者从康王河国家湿地公园发展促进中心了解到,我市康王河国家湿地公园,属黄河流域东平湖水系,规划总面积892.19公顷。公园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典型性,生态功能表现突出。

康王河国家湿地公园可以有效的补给当地的地下用水,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缓解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改善整个肥城市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生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公园植物隶属于50科111属,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3种,被子植物48科109属126种。

以禾本科、菊科、豆科为优势科。湿地公园代表植物有芦苇、菖蒲、香蒲、莲、菱、水葱、刺儿菜、艾草等。丰富的湿地资源为湿地内各种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栖息环境以及充足的食物供应。湿地公园内 共有维管束植物129种,有脊椎动物21目44科108种,其中,鸟类7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8种 ,分别是小天鹅、白琵鹭、白尾鹞、苍鹰、红隼、游隼、雕鸮、纵纹腹小鸮;保育区河道内芦苇等湿地植被保存较好,景色优美,并为众多水禽提供了栖息地,有大量黑水鸡及赤麻鸭等水禽在此栖息。

康王河国家湿地公园自2014年底批准试点建设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成立湿地公园发展促进中心,经过5年的保护与恢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湿地用水充分保障,主体水质明显改善;湿地恢复工程科学合理,无外来有害物种进入。

今后,我市将以康王河湿地公园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为契机,继续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整改措施落实力度,进一步提升湿地公园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真正成为河流湿地恢复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典范,打造美好肥城。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980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