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蒙古文天文图石刻

位于金刚座舍利宝塔后面的影壁上。为汉白玉石浅浮雕和线雕。直径144.5厘米,天球圆面以天北极为圆心,画出二十八宿赤经位置的经线,还有5个同心圆。由里向外为天北极圈、夏至因、天赤道圈、冬至因、天南极圈。与天赤道相交的另一个双线圈,表示黄道。全图刻恒星约270座,星数1570余颗。天球外面有4层注字的同心圆;最外层刻十二宫和十二生肖名称;第二层刻二十四节气名称;第三层外侧为黄道周天度数,内侧为赤道周天度数;最里层刻二十八宿名称。图下侧偏左有一长方形署名栏,刻星等图例,并注明“钦天监绘制天文图”字样。这是我国现存唯一用蒙古文标注的天文图石刻,反映了清代初年的天文学的水平。

蒙古文天文图石刻

这位南宋温州人很牛!世界最古老的石刻天文图出自他手,信河街的书堂巷与他有渊源

▲上图为 《平江图》

下中为《帝王绍运图》

下右为《平江图》

▲苏州四大宋碑馆

▲宋代中国东部地区形势图

苏州碑刻博物馆陈列着《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运图》和《平江图》碑。这四座碑刻被称作天、地、人、城四大宋碑,均为国宝级文物。

四座碑刻中的三块出自南宋温州人之手,而《天文图》石碑更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天文现象最全的碑刻作品,《地理图》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全国性地图之一。

这位温州人是谁?《地理图》石碑上镌有短跋:“右四图兼山黄公为嘉邸翊善日所进也。致远旧得此本于蜀。司臬右浙,因摹刻以永其传。淳祐七年仲冬东嘉王致远书。”

王致远淳祐七年(1247)任浙西提刑。他是永嘉千石王氏第六世,字任道,号九山。他还是永嘉书院的创办人,“信河街七十二条半巷”中的半条巷也与他有关。

世界最古老的石刻天文图

▲《地理图》下方跋文,有“东嘉王致远书”文字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西方学者李约瑟(1900—1995)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赞宋代科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尤其是宋代天文学,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王致远(1193—1257)所刻的三座石碑原图是黄裳(1146—1194)在嘉王(南宋宁宗赵扩在当皇帝前的封爵)府做“翊善”时进献的。“翊善”在宋朝是担任亲王侍从讲授的官员,绍熙元年(1190)黄裳向嘉王献教学挂图——“绍熙八图”,其中就有《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远图》等。

因缘际会下,王致远在四川得到这些图,并在他任浙西提刑时摹图、书文、刻碑,为后人保留下了这些科技的成就。1961年,《天文图》等3块石碑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

《天文图》碑石刻原图来自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的观测结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的石刻天文图。碑石上部是一幅圆形全天天文图,以“三垣”和二十八宿系统组成,记录了恒星1434颗,实绘1429颗,星座280个,星数超过现存最早的绘有1359颗恒星的敦煌星图(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

欧洲在发明望远镜之前,所知恒星始终少于1022颗,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用“中国的平面球型星图以公元1193年绘制的为最有名”来评价《天文图》。作为世界天文学史宝贵的科学遗产,苏联和美、日、法等国天文学家都对其科学价值推崇备至,并著有专论。

这幅圆形天文星图,基本上类同于经纬线制图技术中的“方位投影”法,开创了科学方法制作天文图的时代。下部的文字说明则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做了最简明、最权威的阐释,几乎涵盖了宋以前所有的天文学知识。

《地理图》碑石刻是宋代中国政治地理图,绘制了我国海岸的轮廓、长城以及全国各地行政机构,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刻地图之一。该图北到黑龙江、长白山,西至玉门关,南到海南岛,东达东海,标注山脉120多座,江河60多条,行政区410个左右,可以清楚看出黄河、长江、淮水、闽江等干流的流向及支流的延伸,高原和平原的形势,与现代地图大致相符,对于研究我国地形地貌的演变以及测绘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王致远在刻石题铭中,叙壤地之分合,五代以来幽蓟朔易境土之失,特叙太祖“河东未下,幽蓟未复,何一统之有”之故事,从而叹息:“乃今关以东,河以南,绵亘万里,尽为贼区,追思祖宗开创之劳,可不为之流涕太息哉,此可以愤也。”他希望帝家奋发,学周文王以百里有天下,光武披舆地图而中兴,观图者亦能“有所感发焉”。王致远题铭所引发的家国之思,是当时政治忧思的最强音符。

《帝王绍运图》碑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石刻帝王世系表图,“自五帝以降,迄于国朝,凡一百九十五君,历三千五百余年”。图中的宋宁宗和“今上皇帝”(宋理宗)是王致远刻碑时添加的,并非出自黄裳原图。

图碑布局经纬分明,以朝代更迭为框架,将每个朝代的帝王按继位先后依次排列。图碑将吴、越排斥在春秋十二国之外,为历史上“春秋五霸”的异议提供了实物证据。下部有文字37行,550字,正楷书丹,无一损缺,歌颂了宋太祖的立国之功,望吸取“治和乱”“离与合”的经验教训,维护和巩固统治。

亲历父亲抗金守城108天

▲《开禧德安守城录》

王致远的父亲王允初是一名抗金名将。

王允初(1154—1214),字元甫,22岁游太学,25岁中南宫选(南宫旧为礼部雅称),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成为进士,是一位十足的才子。

中进士后,他初任星子县司户(掌户籍、赋税、仓库交纳等事),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冬,出任京西南路(今湖北省北部)德安府(今安陆县)通判,辅佐知府处理政务,且有监察之职。

开禧二年(1206),南宋对金发动北伐,不久便遭金兵猛烈反击,宋军节节败退。11月5日,金兵围攻枣阳,守将马拱、张虎兵败殉国;金兵进逼随州,太守雷世忠弃城而逃;十余万金兵迅速南下,潮水般涌向德安府城安陆。

德安太守李师尹懦不任事,想弃城,王允初挺身而出,筹备粮草,收容枣阳溃兵、招募市兵、收拢民兵,加上原有四百守卒和一千多名宣抚司派遣的军士,组织起一万两千有余守军。

王允初80岁的母亲以及13岁的幼子王致远也在围城之内,亲身经历了长达108天的德安守城战,与城内军民一同抗金。王致远也因为父亲守德安有功,而在16岁荫补通仕郎,走上仕途,后历任湖北、浙西提刑,台州知州等职。

嘉定十七年(1224),王致远根据亲身经历编著成《开禧德安守城录》一书,为后人讲述了这场未被《宋史》记载的重要战役。

为官清廉爱民如子 被称“王佛”

嘉熙初年(1237),浙东大饥,“死殍成丘”。

王致远赴任慈溪知县,开启县仓,在县城内的几大寺院“分置粥局”施粥赈灾,以食饥夫。“粥局”开张当天,就有近千人赶来求食。

消息传开后,大批饥民蜂拥而至,前来就食的人成千上万。眼见仓储即将告罄,王致远亲自出面以官府的名义向当地的富户借钱购粮,继续煮粥救助饥民。

慈溪县的“粥局”从11月开设,一直延续到翌年4月麦收为止,活人无数。此外,他还专门设立“赈粜局”,紧急向外调粮,还劝说富户将余粮分粜出来,以供灾民购粮之需,大大缓解了灾情所造成的缺粮恐慌。

对于那些老弱病残、无家可归的灾民,则让官府置居养院,尽力给予收留;设置慈幼院,乳哺那些遭委弃无人照料的婴孩。“病与医治,死为殓埋。”慈溪百姓感念王致远的恩德,尊称他为“王佛”,绘像祀之。

辞官回乡创办永嘉书院

在温州古城信河街的西边,有一条巷子叫书堂巷,如今已经鲜有人知道这条巷子的来历。

这条巷子原为王致远与同仁陈南一所创办的“永嘉书院”的所在地。后人为纪念二人的功劳,故称之为“书堂巷”。

王致远在54岁时辞官回了永嘉老家。两年后,孝宗赵昚诏他回临安任吏部侍左郎。但是他并没有接受任命,而是选择了安心在家颐养天年。

解官居乡后,王致远在郡城濯缨坊建了“九山堂”。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王致远、陈南一在郡城西南书堂巷置地建永嘉书院。请设官田养士,匾其门曰“富美”。中奉先圣燕居像,东室祀伊洛诸子,西室祀乡先贤。每月朔日,请乡先生主讲席,影响很大。知州赵师篯为表彰王致远建书院培养人才有功,在书堂巷建渊源坊以作纪念。

宝祐五年(1257),王致远病卒于永嘉寓宅,终年64岁。卒后有人写了挽诗歌颂他:“几多好事在人间,万古声名重九山。”可见当时人们对他的推崇。

记者 陈凯哲

来源 温州都市报

编辑 王芳芳

责编 潘捷

南阳“岩石文”(岩画)试读:石刻的远古“圆盘状星象图”

南阳大地浅山丘陵区存在大量的远古岩石文(岩画),是智慧的先人遗存的信息密码。近年来,中国先秦史学会古文明研究与保护中心的研究人员,对南阳岩石文遗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研判、认真解读,已撰写八篇岩石文试读文章,并从2020年1月起陆续在南阳晚报,河南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刊发、转发。

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天文学专家孙小淳,带领专家团队于2020年11月、12月,先后两次对南阳岩石文(岩画)中的 “圆盘状星象图”深入考察研究,经过实地观察和测量后认定:该类遗迹应为古代天文星象图,尤其是谢庄岩画遗迹中的天文学内容丰富,是具有定季节和时刻功能的“日晷”,也是具有宇宙论意义的天文星象图。其年代虽尚难确定,但初步推测其形成年代很可能早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天文台,学术意义重大……

孙小淳团队的认定对南阳岩石文(岩画)的研究有极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我们对目前发现的类似孙小淳团队认定的天文台、日晷类岩石文进行了分类,发现这类“圆盘状星象图”50多处。

一、石刻的远古“圆盘状星象图”大致分布

目前,梳理出的“圆盘状星象图”主要分布在卧龙区的谢庄、潦河坡、安皋,鸭河工区的杨寨、孟山、高嘴坡,南召县的石门,方城县的清河、古庄店、小史店、杨楼,唐河县的祁仪、马振抚、湖阳等地,包括驻马店市的泌阳县春水镇周边。

这些“圆盘状星象图”均磨刻在较大的岩石上。一般直径2.6米左右,最大直径5米多,每个区域的这类“星象图”之间,相距约10公里,周边还分布有其他形态的岩石文。

二、南阳为何遗存大量石刻的远古“圆盘状星象图”

南阳之所以遗存大量石刻的远古“圆盘状星象图”,笔者研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南召关庄星象图满天星

首先,南阳是远古神话的集中发源地。如盘古开天辟地神话、夸父追日神话等。

盘古开天辟地。南阳桐柏县与驻马店泌阳县(历史上曾归南阳管辖)两县交界陈庄乡境内有盘古山,传说此山就是远古创世大神盘古开天辟地的地方。

《三五历纪》“未有天地之始,混沌如鸡子”“清轻者为天,浊重者为地。中和气者为人。”

天地山河虽非人力所创,但这个传说故事体现人类通过劳动改变万物改变现状的自强不息精神——盘古带领先民从混沌鸿蒙走向文明的肇始期,逐渐去掉一些动物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多一些关心帮助部落人群的人文思想。

夸父追日。《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士生信,信生夸父……应龙己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耕父神与丰山。《山海经中次十一经》:又东南三百里,曰丰山。有兽焉,其状如蝯,赤目、赤喙、黄身,名曰雍和,见则国有大恐。神耕父处之,常游清冷之渊,出入有光,见则其国为败。有九钟焉,是知霜鸣。其上多金,其下多榖、柞、杻、橿。

唐河板仓疑似日晷

文中的耕父神是原始农业时期,民众对能观天授时, 并掌握耕种收割技能的部落首领的尊称,后世代代当作神灵敬拜。结合丰山南约3公里的黄山遗址发掘出土的几位大王拥有玉钺,分析推断南阳作为炎帝部落的首都或王城是很有可能的,耕父神可能就是神农部落首领炎帝。

《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从上述文献记载里可以看到——

夸父是与黄帝、蚩尤同时代的人物,夸父部落加入蚩尤九黎部落联盟,共同反对黄帝部落。涿鹿之战,夸父被黄帝手下大将应龙所杀。

弃其杖,化为邓林。邓州的林扒镇,古时称邓林镇,史书记载,邓林就应在今邓州市境内。

邓字造字之初是双手捧五谷敬天之意。邓州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带,北方的粟黍和南方的稻都能在此种植丰收,是五谷丰登、四季分明、适宜农业种植的地方。邓林不是树林,是古人认为的极少能种植多种农作物并取得丰收的福地。

这些神话传说说明一个问题:南阳在远古就是一个文明相对昌盛之地。

二是,南阳是炎帝、黄帝早期会盟之地。《史记黄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司马迁对传说黄帝踪迹进行实地考察,非常慎重写《黄帝本纪》作为首篇。历史逐渐证明,《史记》绝大多数都是正确的。

《易传》: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

从遗址考古上看,仰韶文化,南到邓州、淅川南部的河南省与湖北省的交界处。屈家岭文化北到黄河南岸,南阳分布甚多,与仰韶文化层交织叠压。

方城一里坡圆盘

推测神农部落后期的首领烈山氏姜榆罔炎帝时期,由于气候变化,蚩尤部落的侵扰,被迫向北侵犯黄帝部落,爆发了黄帝与炎帝两大部落的大规模战争,战争发生地就应在南阳。最终两大首领结盟。据张建国、蓝成云等文化学者研究,炎帝与黄帝结盟地,就在南阳市南召县石门乡石柱寺山上。

第三是考古发现。南召小空山遗址是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场所,一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南召小空山遗址、淅川茂堂遗址都出土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南阳理工学院孙保瑞教授收藏有数千件打制石器, 尤其在南召小空山遗址周围捡到的阿舍利石斧,是旧石器的标志性工具,在旧石器时代南阳人类文明已走在同时代的前列。

太子岗遗址、黄山遗址、小张庄遗址都有8000年前裴里岗文化层;黄山遗址发掘出7000年前的独玉加工料,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玉作坊;八里桥和仓房遗址有仰韶文化层和屈家岭文化层多层相互叠压分布,说明中原的仰韶文化与南方的屈家岭文化两大不同文化部落在南阳发生交流融合。

6500年前遗址,如淅川仓房和邓州东八里桥遗址都出土有陶器、独山玉器。

4000年前的人类遗址遍布南阳。黄山遗址、八里桥遗址等,已发掘的史前遗址文化层清晰,深度有6米之多。从8000年前裴里岗文化、仰韶早中晚期、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龙山文化到4000年左右二里头夏文化连绵不断。

第四个原因是南阳古代封国林立。尧的儿子丹朱被封在淅川的丹水,四岳之一的吕氏封吕国,仲康之子封于邓地,夏时少康王的次子曲列封于方城八里桥的缯国……

从以上简单罗列可以看出,从50万年前南召猿人到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原史,南阳一直是人类活动的宜居地。

第五个原因是,南阳的地理枢纽位置。南阳的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开阔、直达荆襄,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带;四季分明,藏风纳气,是古人天文观测的理想地和原始农业适宜地。

南阳是贯通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远古时期,人类随气候环境的变化而迁徙,气候变暖往北部迁,气候变冷向南迁徙,南阳盆地就成了南北部落迁徙的必经地、宜居地。北方粟黍和南方的稻均能在南阳种植,南阳是盆地同时又有丘陵和大量的浅山区,这样的地理地貌也让这里成为部落族群栖息的最佳场所,也成为东西部落迁徙的理想之地。大量岩石文在这里出现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三、南阳岩石文(岩画)记录了什么

南阳岩石文是远古文明的一部天书,目前试读的仅是冰山一角,但已取得一批可喜成果。

生殖崇拜研究。南阳区域内发现了大量先民在岩石上雕琢的生殖崇拜图腾。这些男根女阴是先民祈求多生子女、部落兴旺的图腾。

在南召县石门乡等地发现远古蚕形图腾,这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蚕文化崇拜的蚕图腾,是先民的蚕神,同时也揭示出一个可能:南阳是人类华夏民族最早养蚕、抽丝并制成丝织品之地。

发现远古文字。目前,已从南阳岩石文中解读出50多个字, “人”“天”“文”“玄”等20多个甲骨文都在岩石文中找到对应的字。所以我们说,岩石文是甲骨文的根,是甲骨文之前的文字,是研究甲骨文的活基地,从岩石文到泥陶文到甲骨文,文字的形态、寓意、刻写方式都可能承续起来。

南阳岩石文的研究,对甲骨文的研究、释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发现石刻的太极图、太极龙。研究认为太极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石刻龙。

在南召县石门乡发现中国最早的“王宫”。“王宫”周围设有政治区、教育区、玉骨器加工区、天文历算区等不同的功能区,是王的政治中心,也是王分封仪式地,合符之地。

发现一批具有天文观测功能的星象图、岩画天文台、日晷。岩画天文台、日晷上,不仅雕刻有星象图,还具有祭祀等功能。

至今,南阳岩石文已得到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先秦史学会等专家、学者认可。

四、对柳树沟“星象盘”的试读

鸭河工区柳树沟星象盘(拓片)

柳树沟“星象盘”是目前发现的众多“星象盘”中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个,这里从其所处地貌、星象功能等角度进行一个试读。

试读的“星象盘”位于鸭河工区柳树沟斜坡岩石上。它与周边最高的一块岩石(蒸馍石)相距约50米,岩石因独立突起,上部似球形,当地群众称其为蒸馍石,其上刻有多个凹穴,一旁有类似“日”“月”的打磨凹穴。试读的“星象盘”东约50米又有一直径2.8米的圆盘, 圆盘正中间有一直径15厘米的圆形打磨孔,深20厘米,上圆下方,应为日晷。

试读的“星象盘”直径2.6米,依斜坡地形打磨掉30至40厘米的岩石,圆盘边缘低于周边5至15厘米,目前看虽不平整但刻磨光滑。靠近圆盘外壁周围刻有四组凹穴图案,分布于东北、东方、西南、西北四个方位。左下方还有双排六连穴两组,左上方有双排五连穴一组和双排十一连的凹穴一组,圆盘南部有两条刻线相距41厘米,打磨的平行线横贯东西端壁, 一条向西延伸, 其间有大小不等散在凹穴。大盘以外上部右侧有一组双排七连凹穴,右侧中部刻数量不等凹穴,左侧亦有散在凹穴,圆盘中间亦有其他分散凹穴。大盘下部有数组凹陷图案,突出有三组,自左向右排列。

星象盘的外壁,推测是象征黄道,即太阳运行的轨道,它是古人最易发现最明显且不可回避的天体运行轨迹。

鸭河工区柳树沟日晷盘

四个方位近外壁的四组凹穴代表四象,四象是在黄道附近与太阳一起运行的四组恒星天体,后人称为苍龙、白虎、朱雀、玄武,每象有七宿共二十八宿,是古人观天象得到完善时空观,能够较准确定时节、定方位,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古人开始对星象的观测,应是依太阳月亮、北极星和北斗七星、商参昴星、二十八宿等次序,上古原始农耕初期观天者只能对天上最明亮如心宿2,昴星、北极星、北斗七星等星观测,该图星象已有数个亮星,说明观测水平已大幅提高。

左上一组五联穴、左下有二组六联凹穴,是中原岩石文最常见的图形。星象盘应系记录特殊重要事件,如天盘是记录某一年的夏至或冬至的天象图,或多部落共推的新王上位时,部落认为吉祥的天象图。李建恒认为,双排六连穴是古代农耕社会的图式历法,每个凹穴代表一个节气点。

中间两条类似平行线的浅沟横贯大圆盘,应是代表天上的银河。

中心的凹穴虽不是圆的正中心,但它与盘外正南的刻画纵线在一条直线上,是该盘的正南正北向,应代表北极星。

汉代的二十八宿图的中间也是北极星和北斗七星,北极星与黄道中心形成一个中轴,率北斗七星并带动二十八宿及其他众星,周而复始运转的状态。

天文历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上古时代王权的合理合法性的最重要基础。上古部落从渔猎、采集走向从农耕为主的原始农业社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时间,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古人对时间的确立最重要可能也是唯一途径只能从天上寻找。农耕文明只能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产生,像黄河长江流域,播种的时间最长只有10天左右,种早、种晚都面临减产或绝收。所以,古人面对苍茫天际观日月星辰斗转星移,发现一些天体的运行规律,以此指导部落民众播种、收获。

鸭河工区柳树沟蒸馍石

《太乙金镜式经》:“昔煫人氏仰视斗极而定方名,东西南北也。”煫人氏依靠观测北斗星辨东南西北,并制立历法,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标志着观天定历走进人类的生活。煫人氏也是钻木取火发明者,不仅是当时部落的大首领,也被后人尊为三皇之一。

北极星和北斗七星,中原地区的古人常年都可以观测到其活动轨迹,斗柄运行轨迹可以对应方位及四时,但一年的天数只是大概,方位和四时不准确,必须引入其他恒星作为观察对象,二十八宿中亮度最高、最便于观察的是大火星(心星2)。对它的观测所制定的历法,也就是历史上的大火历。随着农业发展,人们对时间的准确度要求更高,为了更准确观测天象,就需引入测量星座的稳定坐标系统,最易想到的最方便的就是以地平面作为坐标系,以每次日出或者日没入地平面的周期为依据而制定历法,观测每天太阳刚要升出时恰好位于地平面之上刚刚出现的恒星,并观测每天太阳落入地平面后在同一方向跟随太阳落入地平面的恒星,利用地平面为坐标系观测日出、日没位于黄道附近的恒星活动规律。因日出或日落在地平面以下,仍有晨光或余晖,对恒星的亮度要求很高,大火星是二十八宿中最亮的恒星,对大火星的观测,从而认识苍龙系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通过参星的观测进而对白虎象系的奎、娄、胃、昴、毕、参、觜七宿的规律认识,逐渐掌握四象二十八宿的规律。

双排六连穴道

上古时代王权重要的基础是观天授时,教化百姓,观天制定立法权掌握在帝王手中或直系血缘儿孙手中。

《尚书尧典》记载: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大,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尧典不长,但大部分叙述尧派大臣到四方观天授时,说明观天是当时帝王最重要的事情。

《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文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尧说:舜,天文历法你一定要亲自操作实践,把测日影的表控制在手中,掌握中正治理天下。

星象盘东50米的圆盘,直径2.8米,圆盘中间高,周边低,盘壁的边缘最低,其上有成对六联凹穴和四联凹穴,中心的大凹穴,直径15厘米,深达20厘米,上圆下方,这个盘是测日影的日晷。在远古时代,测量日影是一项严肃、神秘、神圣的工作,是由部落首领或王亲自掌控,要么与自己有直系血缘的贵族成员去掌控。它的程序步骤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日晷中间所立木杆上面还要刻上文字符号以示王权。结合唐河县祁仪镇板仓村小山的大盘中心大凹穴周边有四个小凹穴,两两对称分布东西南北,若对称两两连线呈垂直状,试读四个凹穴,分别代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季的重要节点,日晷中心凹穴也是上圆下方,测日是通过白天测日影来实现的。

蒸馍石上有成对和散在的凹穴,在北侧石壁上,有类似日月刻画符号,推测其上凹穴也是刻画的星象图。蒸馍石与日晷、星象盘共同构成以星象盘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白天测日影,晚上在蒸馍石上观星辰,把特殊时间的天象刻到星象盘上,定期由王召集各部落祭祀上天,并对臣民授时和教化。

五、对岩石文年代的推断

岩石文(岩画)的年代确认,是国际上一个公认难题。但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其上记录的事件背景年代,间接地推测出大致的年代。

笔者在2011年曾经提出,中原岩书岩画与黄帝炎帝蚩尤三个5000年左右的人文始祖有关。

当时由于气候变热,雨水多,非常潮湿,荆棘茂盛,无田可种,蚩尤部落打败炎帝,炎帝被迫北上侵占黄帝部落的南疆——南阳,并在南阳建立“王都”,观象授时,记载重大事件的岩石文就应在那个时代出现。后,蚩尤部落强力崛起, 并最终成为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对炎帝挤压,炎帝无奈, 一次次向北与黄帝部落发生战争,最终与黄帝部落结盟。蚩尤在涿鹿之战被杀后,原来的部落联盟自动解散。后,颛顼帝把天象观测权收归颛顼帝一人,或其直系血缘的儿孙去执行。南阳的观象台,记录天象的大盘,可能是那个时期的文化成果。

六、石刻的远古“圆盘状星象图”的特点及其文明探源价值

南阳发现的远古“星象图”具有以下特点。

时间悠久。目前史学界在洛阳嵩山发现有西周早期观星台;山西陶寺遗址发现的天文观测台最早为尧帝时期。南阳发现的石刻的远古“圆盘状星象图”,应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000年左右。

数量大分布广。目前发现的“圆盘状星象图”已有50多处,散布于方城、鸭河工区、南召、卧龙区、唐河等地。

独立成体系。对柳树沟“圆盘状星象图”体系分析,有日晷功能、天文功能、祭祠功能,自成体系。

“星象图”周围刻画图案不是简单的日月人等符号,而是立象以尽意,其意可解,能表达先民的意思。

星象图在南阳大量出现,说明远古时代的南阳应是一个政治文化中心。推测为远古时期“王城”所在,结合前文分析,极有可能是炎帝或黄帝部落的中心。

观天授时是古代王权最主要的活动,南阳出现这么多“星象图”足以说明南阳是华夏文明的源起地,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具有重要价值。正如学部委员宋镇豪题“中国南阳,文明先声”“南阳原史,文明之光”。

(来源:南阳日报)

寻找文化名山丨天台山古洞石刻之迷

2017.3.10丨NO.160

你来了啊 坐下来喝杯茶吧

点击上方蓝色『溪文化』

即可关注收听

本溪,一座群山环抱的城市,绵延的群山赋予了这座城市深沉的气质,更赋予了这座城市大山的情怀。要读懂本溪,必然要走进群山。亲近那里的草木,品读那里的故事,感受山的馈赠,你就能了解本溪的文化,读懂本溪的性格。

如果您是一个热爱本溪的人,

如果您是一个行走本溪的人,

如果您是一个关注本溪文化的人,

那么就请和我们一同开启寻山之旅,

让我们探访散落在本溪境内的文化名山。

笔下山风阵阵,那是大山自述的故事;

纸上云卷云舒,

绽放的是山上山下的自然人文美景;

字里行间的花开花落,

别有一番山里山外的人世沧桑。

这将是一段段关于大山的故事,

更可看做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独白。

(向上滑动启阅)

山名片

【中文名】天台山

【别 称】河北大山

【地 址】本溪满族自治县县城东北侧,小市镇上堡村北面。

【特 点】山势陡峻冲霄入云,山脚下,古称衍水的太子河忽缓忽急的从它身边由东向西蜿蜒而过,汇入辽河直奔渤海。

【关键词】古洞、摩崖石刻

1

——事情缘起

2016年12月1日,本溪满族自治县图书馆副馆长张强找到笔者,带来两张照片,是他不久前登山时拍摄的。他说,这几年他和“驴友”们把本溪市、县境内的高山都登遍了。在县城东北侧小市镇上堡村北面,县城人俗称河北大山《奉天通志》称为天台山的一处崖壁上有一古洞,村里人称老和尚洞,洞口附近有一处摩崖石刻,有二三百字,都是文言文,无标点符号,他看不明白是啥意思,让我帮着解读。

我把照片留下,慢慢琢磨。全碑文共281个字,标题是11个字——《天台山太平岩獾广峒碑记》,正文加落款270字,正文及落款中有20个字模糊不清,无法辨识。但碑文的标题和正文中的“丙戌之中秋”“戊子中秋”“四十七年中秋”等字迹仍然十分清晰,为进一步的考证提供了依据,碑文中的故事也引起了笔者的好奇。要想揭开这块磨崖石刻的秘密,仅靠这两张照片是远远不够的,非到现场一探究竟不可。

2

——现场勘察

笔者现场记录碑文

2017年2月15日上午,笔者在张强和同事谢英凯陪同下,穿上带冰爪的登山鞋,从王姑祠处下车,用了一个半小时,爬上了县城可视范围内这座最高的山峰。

仪器显示,这座叫太平岩的山峰海拔831米,顶峰有一高约40米,宽约70米大体呈三角型的峭壁,獾广峒洞口直径约3.5米,嵌在悬崖中央。磨崖石刻离地面约有3米高,石刻有文字部分高约2米,宽约1米,与洞口距离约15米,石碑下方海拔795米。洞口与石碑之间有一条栈道相连,但栈道损毁严重,我们无法进入洞穴内部。

笔者在谢、张两人帮助下,爬上了石刻底部,对碑文进行了现场辨识,谢英凯拍摄了洞口、栈道及磨崖石刻,为我进一步考证提供了帮助。

此洞下方的山势比较陡峭,大多在45度以上,行人难以站立,但在洞子下方东侧约100米处,有一处相对平坦的长条状山地,宽约10米,长约15米。我们在这里意外地发现了两件农家实用的石器,一个是直径104厘米,厚40厘米的磨盘,一个是内径34厘米的石臼。这两件石器的材质和附近裸露山崖的材质一致,应是就地取材,由石匠打磨完成。这是此洞曾有人类居住,且从事过农业生产的物证。

如果有人居住,饮水如何解决?张强告诉我,山的一隅有个叫水缸的地方,从砬缝中常年有水流出。山下春天采山菜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渴了就到此处喝水。

3

——碑文里的故事

下山后,我对碑文逐字逐句进行了认真的揣摩推敲,无法辨识的字只剩6个了。我断句后发现,这碑文竟然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盛京城东南二百里,有个叫天台山的地方,山上有个太平岩,岩上有个獾广洞。自大清开国以后,这地方的事情逐渐被人们所知晓。

僧人释明普,是江南姑苏人氏,中年剃度出家为僧,远游朝谒名山,来到这里。有崔、王二位老汉告诉他:后山上有个獾广洞,是一处古迹。僧人便上山去看了,竟然觉得这地方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丙戌年(1706年)的中秋时季,便登上山建茅屋居住。崔老汉的长孙崔世荣组织众人协助修建,崔世荣的奶奶汪氏又组织信佛的居士捐资塑造阿弥陀佛铜质佛像一尊送上了山。戊子(1708年)中秋工程全部峻工。人们相信,这香火可以持续到千秋万代了。

天地的道理,生生不息,生成与毁灭,交替代谢,或因理或因势,总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后人不像前人那样去做,这些古迹也就变化成为草莽区域了。以前建成了,后来毁掉了,然后又建成了,这就叫生生不息呀!此洞焕然一新,这就是因袭前人的作为而作为的呀!四面八方来此山此洞观景、修佛的人,当知阿弥陀佛的愿望是普渡十方娑婆世界的一切众生啊!是为记。比丘德宏普撰并书。

皇清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年)中秋望日,会首崔有运率孙崔世荣仝立。

至此,碑文的谜底就全部揭开了。

4

——碑文传递的信息

石臼

一是天台山的名字由于已久。“天台山,城东八十里,由兴京烟笼山来脉,曲折行回入本境,结成巍峰,蔚然秀拔,太子河前横如带(《奉天通志》卷七十五山川九各县山水六十一页)”。天台山的名字笔者最早见于修撰于1927年的《奉天通志》,但此碑文告诉世人,三百多年前天台山的名字已经广为人知了。明普和尚喜欢“迢谒名山,云游斯地”。可见在当时,天台山已经是关东名山。所以才有明普和尚是从遥远的姑苏城慕名而来。而在本溪满族自治县城居住的人们习惯上以方位给山起名,俗称为河北大山,这真是辜负了天台山的雅号了。

二是佛教对本溪满族自治县影响久远。以笔者目前所查阅到了资料分析,本溪县有史料记载的寺庙最早是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位于古镇碱厂的宝峰寺。位于天台山西北二十里的温泉寺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刚刚完成一次重新修葺。修建后的温泉寺“金碧交错,幡幛琳琅,狮座莲台,庄严敬起”。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天台山太平岩,明普和尚在崔氏祖孙的帮助下,也完成了一次弘法活动,并将此事镌刻在崖壁之上。落款处,“比丘德宏普”五个字让笔者怀疑上山的可能是三个和尚,法名分别叫明德、明宏、明普。

三是崔王二族较早落户与天台山下太子畔。从碑文中可知,当时天台下山的崔姓已是大户。在300多年前,天台山下太子河畔已经形成一个不小的村落了。

关于崔姓什么时间落户于本溪县上堡、下堡一带?笔者曾经询问过现年91岁的崔兆丰老人,他说:“我们祖籍在山东小云南(登州府),祖辈崔仓、崔山求生闯关东到东北,先落脚在新宾太子城,老祖坟就在太子城。树大要分枝,后来分散到小市上堡、下堡、富楼、泡子沿和马城子。我们这支扎根在马城子。”

2月15日下午,笔者一行三人从太平岩下来,到上堡村里遇到一位刘恩国(64岁)老人,他说:“我小的时候就上过那个山洞,碑文和栈道当时就有,是个古迹。崔家在上堡是老户,有三四百年了。咱本溪县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有位县长叫崔朋万,就是这支人。”

但笔者不是考古专家,也不会使用碳十四检测之类的手段,仔细琢磨,也有疑问:其一,碑文中俗用字、简化字用的较多。比如台、岩、明、旧,这些字是否在康熙年间就开始使用,有待于进一步去考证。其二,此碑如果确实有三百年历史,为何新老县志中均无记载,市县文物考古部门均不知晓?其三,这个神秘的古洞因栈道损毁严重笔者无法进入,明普和尚在此处住锡多久?后来的去向?洞内还有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这些疑问还有待于方家前来,一一揭示迷底。

那天中午,考察、拍摄完碑文,我们一行三人手足并用爬上积雪没膝盖的太平岩峰顶,远看东北方大约一公里外海拔922米的天台山主峰巍然耸立,此山当地人又叫对面洞山,因悬崖峭壁之间仍有一个神秘的古洞面得名。而此山后面更远处海拔1036米的歪嘴咬砬子山峰此时已被云雾遮掩……我不知道,这一座座巍峨山峰下面还有多少神秘的故事等待着今人去寻觅去发现去探究。

5

——碑文原文

天台山太平岩獾广峒碑记

盛京之东南二百有天台山太平岩獾广峒焉自大清□□以来事迹成其所廣矣比丘明普係姑蘓人也中年祝髪迢谒名山雲游斯地有崔公王公而谓僧曰□□之后有獾广峒乃旧迹也僧至彼观看如旧识乎丙戌之中秋登山结茅而崔公之长孙世荣导众重修世荣之祖母汪氏领众仝铸弥陀佛金像一尊至戊子中秋而告成为百千万年之香火也夫天地之理生生不息成毁也代谢也理势相因而然也后人不继前人之为而为之则迹化为草莽之区也成而毁毁而成乃生生不息之意也斯峒一新因前人之为而为之四方覩修者登斯山上斯峒当知弥陀之愿而普利娑婆之不尽也是为记□□比丘德宏普撰并书皇清康熙四十七年中秋望日会首崔有运率孙崔世荣仝立

注:上文中“□”标识为碑文中文字模糊未能辨识之处。

寻找文化名山之天台山

解读山水文化特别策划

文 / 张杰贵

摄影 / 谢英凯

更多内容请关注本溪日报洞天周刊

本溪日报

《洞天周刊》、《溪周刊》、《关东风》画刊

投稿地址

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东明路59号本溪日报社

601编辑部收

邮编:117000

投稿邮箱:bxzongyi523@163.com

电话:024-43219444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929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