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河套灌区

河套灌区是黄河中游的大型灌区,是中国设计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巴彦淖尔市。

河套灌区

北依阴山山脉的狼山、乌拉山南麓洪积扇,南临黄河,东至包头市郊,西接乌兰布和沙漠。1949年有引黄干渠10条,灌溉面积约19.43万公顷。1961年后自黄河三盛公枢纽引水,分为保尔套勒盖、后套、三湖河3个灌域。作物有小麦、杂粮和向日葵等。灌区土地1.16万平方千米。设计灌溉面积73.7万公顷。1987年实灌面积48.37万公顷。河套灌区位于黄河上中游内蒙古段北岸的冲积平原,引黄控制面积1743万亩,,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灌区和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也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

1988年,河套灌区配套工程计划开始实施,配套面积达21.11万公顷。有灌渠991千米,排水沟渠791千米。

河套灌区地处我国干旱的西北高原,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属于没有引水灌溉便没有农业的地区,灌区年引黄水量约50亿立方米,占黄河过境水量的七分之一。

河套灌区远在秦汉时代即开始挖渠,唐贞观年间,在河套修建了大型渠道,有的渠可灌600公顷以上。清中叶后,开渠种植日盛,清末已建成八大干渠。中华民国时代,将灌区向东延伸至乌拉山前的三湖河地区。由于过去建设缺乏全盘规划,渠系紊乱,旱年水不进渠,汛期泛滥成灾。20世纪50年以来,修建了三盛公水利枢纽,健全排灌系统,又修筑了黄河防洪大堤,同时开展农田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扩大灌溉面积,形成草原化荒漠中的绿洲。

2019年9月4日,内蒙古河套灌区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中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1959年国家投资5000多万元在河套灌区上游的巴彦淖尔盟。

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1959年,坐落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的总干渠的入口处。黄河流经巴彦淖尔市345公里,灌溉丰饶的河套平原,主要靠东西长180多公里的总干渠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恰似总干渠这条血脉的心脏,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航远、公路运输、发电及工业供水,渔业养殖综合利用的闸坝工程。拦河闸全长309多米,巍然屹立在波滔滚滚的黄河上,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成为八百里河套独特的人文景观。

1961年5月13日,中国在黄河上自己设计和施工的内蒙古三盛公水利 枢纽截流成功。这是河套水利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内蒙古河套灌区是中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1959年国家投资5000多万元在河套灌区上游的巴彦淖尔盟(今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兴建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是根治黄河水害和综合开发黄河水利第一期工程的主要项目之一。这项工程以保证灌溉为主,还兼有保证下游工业用水、防洪、防凌、沟通包头至银川公路交通等作用,包括一条长2.1公里的拦河大坝、3处进水闸和一个2000千瓦的渠首电站等设施,还有完整的灌溉渠系和排水系统。三盛公水利枢纽是闸坝工程,建成后抬高闸前水位5米左右,能够保证河套灌区和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30万亩引黄灌区适时适量地自流引水灌溉,一条总长180公里的总干渠使河套灌区灌溉面积由过去的290万亩增加到770万亩,控制灌溉面积达1700万亩

腾讯视频:

http://v.qq.com/x/page/z0913hyf0im.html

爱奇艺:

http://www.iqiyi.com/w_19s9rljww1.html

哔哩哔哩: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3531019/

搜狐视频:https://my.tv.sohu.com/us/341532407/147711582.shtml

优酷土豆: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MxMjMwNTczNg==.html?spm=a2hzp.8253869.0.0

今日头条:https://www.toutiao.com/item/6724560197500534797/

H5 | 壮哉!中国六个特大型灌区全收录,河套灌区在列

你知道吗?

中国有六个特大型灌区

内蒙古河套灌区在列!

打开知识点满满的H5

《壮哉!中国六个特大型灌区全收录,河套灌区在列》

灌区一般是指有可靠水源和引、输、配水渠道系统和相应排水沟道的灌溉面积,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万里黄河第一闸/闫巍 摄

在全国434处大型灌区中,

→规划灌溉面积30万亩至50万亩的灌区有258处,总灌溉面积为9062万亩,占全国大型灌区灌溉面积的31%;现状灌溉面积7078万亩,占全国大型灌区的30%。

→规划灌溉面积50万亩至150万亩的大(Ⅱ)型灌区有114处,总灌溉面积为9383万亩,占全国大型灌区的33%;现状灌溉面积7306万亩,占全国大型灌区的31%。

→规划灌溉面积150万亩以上的大(Ⅰ)型灌区有30处,总灌溉面积为10352万亩,占全国大型灌区的36%;现状灌溉面积为9325万亩,占全国大型灌区的39%。

其中,规划灌溉面积大于500万亩的特大型灌区有6处,分别为四川都江堰灌区(1134万亩)、安徽淠史杭灌区(1000万亩)、内蒙古河套灌区(1020万亩)、新疆叶尔羌河灌区(558万亩)、山东位山灌区(508万亩)和宁夏青铜峡灌区(506万亩)。

都江堰灌区

都江堰灌区位于四川省中部,包括成都平原和邻近的广大丘陵地区。

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该大型水利工程现存至今依旧在灌溉田畴,是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其以年代久、无坝引水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这项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水患。1998年,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灌溉区域已达40余县。

北京时间2018年8月14日凌晨,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配套工程体系,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淠(pi)史杭灌区

淠史杭灌区,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大别山余脉的丘陵地带,总设计灌溉面积1198万亩,其中安徽省1100万亩,河南省98万亩,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截至21世纪初)。

淠史杭灌区以艰苦卓绝的创业历史闻名。位于江淮分水岭两侧的特殊地形和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的气象条件,使历史上皖西皖中地区水灾频发。在这片饱受水患的土地上,古代先哲们虽然创造了中国最古老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今安丰塘)等工程,但并没有改变江淮分水岭地区十年九灾的历史。

淠史杭灌区以宏伟的灌排体系著称。灌区以五大水库、三大渠首、2.5万公里七级固定渠道、6万多座各类渠系建筑物,以及1200多座中小型水库、21多万座塘堰组成的蓄、引、提相结合的“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纵横交错在岗峦起伏的江淮大地上,沟通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水系,横跨江淮两大流域,实现了雨洪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昔日赤地千里的贫脊之地变成了今天的鱼米之乡,被誉为新中国治水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河套灌区

河套灌区东西长250千米、南北宽50余千米,总土地面积1784万亩,包括巴彦淖尔市7个旗县区,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包头市的一部分,这里也是著名的全国特大型灌区和亚洲最大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现有引黄灌溉面积1020万亩。

三盛公/胡东育 摄

河套灌区是我国著名的古老灌区之一,引黄灌溉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河套灌区地处我国干旱的西北高原,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属于没有引水灌溉便没有农业的地区,灌区年引黄水量约50亿立方米,占黄河过境水量的七分之一。

灌区是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耕作性能良好,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唯富一套”之美誉,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中国北部地区的重要粮仓。2019年9月4日,河套灌区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叶尔羌河灌区

叶尔羌河灌区包括莎车、叶城、泽普、麦盖提、巴楚县和岳普湖县一部分,以及14个军垦农场。灌区内共有12个民族,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多民族聚集居住的地区。

叶尔羌河灌区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灌区人民就在沿河两岸堵水灌溉发展农业。至1949年初期已建成灌溉引水干支渠250余条,总长5000km,灌溉面积曾达到20万公顷。但这些水利设施工程简陋,引水无保证。灌区处于完善配套和改造阶段,已建成大中型水库40余座,库容总计15亿立方米,建成大中型引水枢纽工程8座,总引水能力1100立方米/秒,建成装机容量500kW以上的水电站10座,总装机容量5.9万kW。建成总干渠428km,基本保证、改善了农业灌溉引水条件,对全流域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叶尔羌河灌区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特别适宜种植棉花,还盛产瓜果。

位山灌区

位山灌区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灌,1970年复灌。现渠首设计引水流量240秒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540万亩,控制聊城8个县(市区)90个乡(镇)的全部或大部分耕地,是黄河下游最大的引黄灌区,居全国特大型灌区的第5位。

位山灌区作为确保聊城农业丰产增收的重要基础设施,有效地缓解了十年九旱给聊城农业带来的严重困难,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保障了粮食安全。复灌至今,灌区累计引水365亿立方米,年均增产效益达10多亿元,灌区粮食生产总量达5300万吨,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72%,单产约为非灌区的2倍。

与此同时,灌区还为聊城工业、城镇居民生活及环境用水提供了大量优质水源。引黄补源,有效地缓解了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保障了机井的正常使用,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向电厂供水,有力地服务了工业建设。向东昌湖、古运河、徒骇河供水,为打造“江北水城”提供了水源支持,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灌区自1981年以来还先后承担了6次引黄济津和10次引黄入卫跨流域调水任务,向天津、河北送水52亿立方米,有力地支援了两省市的经济建设。

青铜峡灌区

青铜峡灌区由青铜峡水利枢纽引水,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冲积平原上的大型灌区。

青铜峡灌区地势南高北低,黄河贯穿其中,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日照充分,适于发展农业灌溉。灌区已有2000多年历史,经历代整治,延用至今,由于稻、麦生产丰盛,素有“塞上江南”之称。

青铜峡,是宁夏引黄古灌区渠系最发达的地区。

2017年,在墨西哥城召开的世界灌排委员会执行大会上,宁夏引黄古灌区等3处古代水利工程被确认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授牌。宁夏引黄古灌区成为我国黄河流域主干道上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宁夏实现了申遗“零的突破”。

— 巴彦淖尔日报社全媒体指挥中心出品 —

总策划:孟长云

策划:周昊 鲍艳媚

监制:张呈宇 田昌

文案:王羽南

制作:马彦臻

图片:胡东育 梁建军

部分源于网络

编辑:史玮

校对:乔鸿 杨雅康

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河套灌区“牛”在哪儿

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河套灌区“牛”在哪儿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图为9月4日无人机拍摄的河套灌区杨家河干渠第二节制闸。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摄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4日电(记者刘诗平、李云平)内蒙古河套灌区4日成功入选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继宁夏引黄古灌区之后,我国黄河流域主干道上的又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位于黄河“几”字弯最北端的河套灌区,是我国灌区中的“巨无霸”——有各类灌排建筑物18.35万座,引黄灌溉面积达1020万亩,是中国最古老的超大型千万亩灌区之一。

“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河套灌区灌溉面积之大,从输水大动脉——总干渠可略见一斑:由西向东横贯河套灌区长达230公里,下设四个分水枢纽。

河套灌区引黄灌溉始于秦汉,历经北魏、隋、唐大规模开发,至清末有大小渠道40多条,沿用至今的13条大干渠在此形成,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据河套灌区工程处处长郭平介绍,河套灌区以三盛公引水枢纽从黄河自流引水,完全实现灌排配套,由总干渠、干渠等七级供水渠道输水至田间地头及湖泊湿地,由总排干沟、干沟等七级排水沟道排水,后通过总排干末端红圪卜扬水站扬排到乌梁素海承泄区,最后将多余水量退入黄河,是完整配套的一首制灌排体系。

河套灌区灌溉工程遗产,则以13条历史灌溉渠系为核心,包括1949年以前的灌排工程体系,废弃灌排工程设施遗存、遗迹、遗址,以及见证或承载河套灌区历史和遗产价值的古长城、古城、古庙等非工程遗产。

河套灌区管理总局有关人士表示,河套灌区为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秦汉时期,引黄灌溉工程的创建,开启了河套地区农业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清末,引黄渠系的系统建设,开启了河套地区农业快速发展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以来,引黄灌溉工程的修建与发展,直接推动了河套平原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

专家认为,河套灌区为多泥沙河流引水灌溉、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大型河流上无坝引水低影响开发模式,干旱区大型灌区盐碱化防治、土地改良,提供了历史经验和借鉴。

同时,河套灌区堪称可持续运营管理的典范。千百年来,河套灌区的灌溉工程体系、管理制度能够随着自然环境变迁、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发展而发展演变,加上开发强度合理、兼顾生态环境影响的工程体系规划设计,使河套灌区能够较好地延续发展,成为可持续灌溉的典型。

作者:刘诗平 李云平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918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