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听雨楼

听雨楼,位于平遥古城老县衙外。从县衙里面可以登上去,在楼上可以俯瞰平遥全景。听雨楼正对着大街,站在楼上放眼望去,是一条笔直的长街。

听雨楼

这座小城楼的西面,墙上挂着的牌匾上写着“观风楼”三个大字,而书写着“听雨楼”三个大字的牌匾,则是挂在这座城楼的东面。

地址:晋中市平遥古城老县衙外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5-15分钟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登楼需要在平遥县衙开放时才可以)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平遥古城通票内。

肇兴侗寨,风雨桥上看风雨,鼓楼群旁听大歌

文 |于伊人

编辑 | 美龄

说起古镇,更多人想起的多事江浙平原一带的水乡古镇,周庄、乌镇、同里、西塘……远眺水乡,白墙墨顶,舟影波光,在薄雾的晕染下恰如一幅水墨画;走进古镇,廊棚苍老,弄堂幽深,似乎进入了久远的历史……

相比之下,有着“侗乡第一寨”之称的肇兴更像是色彩微妙、意蕴丰富的工笔画,将黔东南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神秘独特的民俗风情一一镌刻其中。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自治州黎平县南部,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也是侗族的民俗文化中心。“肇”在侗语中是“最先、开始”的意思,肇兴也就是这一方侗族人民最先开始生息繁衍的村落。

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房屋都是杉木所建的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建筑布局巧妙,花桥、鼓楼、溪流、吊脚楼相间,古朴实用。远远望去,就像一幅工笔长卷在狭长谷地铺展开来,折射着幽深的景意和气韵。

这幅工笔画早在南宋正隆五年就开始慢慢着笔,800多年前,肇兴的先民在这里定居,再经过历朝历代不断“浓妆淡抹”,千年架构下的古侗寨被层层渲染,如今,犹如一幅艺术珍品展现在世人面前。

肇兴侗寨被山峦环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村寨的稻田依山而建,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内流水滢洄,吊脚楼鳞次栉比,依地势,顺风水,现清静,山环水抱,凝结天地之气,达到本乎自然、生气涌动的审美旨趣。

寨内禾仓、禾晾、碾房、榨房、井亭、鱼塘布局得体,浑然天成,将自然风光与人为创造结成天、地、人三位一体,充分体现了人们衣食住行、祭祀这些传统堪舆学说在侗民族生活中的运用,是侗族文化生态人类学的集中体现。

侗家人居住的木楼被称为“吊脚楼”,这种建筑很有特点,第一层面积最小,每往上一层,就通过穿榫挑枋延伸几十公分,一层比一层大,形成上大下小的倒金字塔形状。《黎平府志风俗》记载,侗族多建造木质结构的“干栏”楼房,而且多依山傍水而建。

这里,不仅是景区,更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之所,老人们叼旱烟杆,吧哒吧哒悠然自得;妇人们抱着孩子,对坐聊天唠家常;有小贩售卖当地的土特产;远处水面上晾挂的染布在水中幻化,几只鸭子游过来,嘎嘎叫着撞碎了水面平静的光影……

肇兴侗寨风景美,人淳朴,处处展现着原生态的生活韵味。要细细品味,方可领略侗家风情。河岸人家密集,商铺客栈林立,屋顶铺盖青瓦,冬暖夏凉,古朴实用。要登高远眺,才能领会到侗寨恢宏。

静谧的时光可以守住寂寞的心,让你暂时遗忘时间地理的界限。行走在寨子里,会有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体验。

侗寨中高高矗立的门楼,巍然屹立的鼓楼,浸透古韵的风雨桥,让我们看到了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侗族人将古老的文化风情用自己朴素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

这座商业化恰到好处的侗寨,没有吆喝,不会过分热情。摆摊的老人安静地坐在河边,看游客站在摊前,也只是笑着说“随便看看”,便继续手中织布的活。

老旧的鼓楼静静地看着村寨的变化,沧桑的风雨桥上挂满了深青色土布,时间在这里,仿佛不曾流逝。

风雨桥是侗族最具特色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它由桥、塔、亭组成,全部都用木料筑成,用桥面铺板,在两旁设有栏杆、长凳,来形成长廊式的走道。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很多层,檐角飞翘,顶上有宝葫芦等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

风雨桥大都设置于村寨入口部位,一则作为地域范围界定的标志,二来用以锁水口、通龙脉,进而聚蓄财气。风雨桥的柱、枋、檐板均绘塑彩画,廊道两侧设长凳,供人休憩,为行人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

风雨桥也被称为花桥,也是年轻人幽会和对歌的地方,相传花婆是掌管生育的神仙,侗族人希望在桥上拾得好姻缘,因此将花桥建在了寨头村尾最富“灵性”的溪河畔。

年代久远苔痕斑驳的桥身,给人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河上优美的弧线,给侗寨增添了无数婉约与灵动。

穿寨而过的小溪哗啦啦地流淌着,阳光笼罩着河面和风雨桥,风雨桥上听风雨,风吹雨打风雨桥,风雨桥是承载着历史记忆和积淀的文化标签,将侗族同乡共俗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风格和民族精神意识都集中展示出来。

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寨中共有五座鼓楼——仁、义、礼、智、信。这五座鼓楼象征着寨内的五大房族,或称之为五大村团。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智楼为歇山顶,其余四楼均为攒尖顶。

“未建寨,先建楼”,每一个侗族古寨的诞生和发展,都围绕着鼓楼展开,可以说鼓楼就是侗寨的标志。侗寨鼓楼,雄伟壮观,结构严谨,工艺精湛,是侗族建筑技艺的集中体现。

在过去,如果遇到土匪骚扰,或寨火山害,便会有专人上楼击鼓预警,一楼鼓鸣,村寨相传,百姓们应声而至,相互扶持,共渡难关。如今,“踩堂祭祖”“集众议事”“嫁娶丧葬”“迎宾送客”等所有寨民的人生大事都在这里举办。

五座鼓楼中,最早的鼓楼是礼寨鼓楼,始建于17世纪,重建于1982年。系重檐攒尖顶宝塔式八角鼓楼,楼顶置五节葫芦形塔刹。而智寨鼓楼最为美观,飞阁重檐,气势雄伟。

仰视这五座鼓楼,凝视楼内或雕塑,或绘画,鱼虫鸟兽,栩栩如生,让自然界生命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灵性生动,透显威武之美与和谐之美。

当繁华过往在世事更迭中坍塌,鼓楼始终安然在这片厚土上坚守,凸显着一种穿透时空的生命情怀,矗立着一种岁月不可战胜的内在力量。

侗族有三大宝——鼓楼、大歌、风雨桥。侗族人从古至今无论男女老少,人人能歌善舞。口口相传的大歌,是侗族人传承和表达的重要载体。他们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

青山掩映下,黑瓦木屋中,传出的阵阵歌声,是侗族人千百年来的情感表达,一代代的侗家人通过口口相传,延续着祖辈们的记忆,更传承着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侗族大歌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其音乐艺术的卓越性。

侗族大歌模仿大自然之声,如虫鸣鸟叫、高山流水、江河之声、山谷回响、风雨林涛之声势,形成侗族大歌自然和谐、深沉高亢、广阔无穷、婉转起伏、清新甜美的声乐,因此,被誉为“天籁之音”。它以大自然的声息、山野的风味、泥土的芳香,给久居城里的人以特殊的美感。

“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也就是说,他们把侗族大歌 “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

侗家人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歌与侗家人的社会生活戚戚相关,不可分割,侗族的各种民歌,特别是侗族大歌,便成了他们久唱不衰的一首古歌。

侗族人从清晨开始就聚集在鼓楼、小河畔、草坪中,或手牵手对唱,或载歌载舞,或互相挑逗戏嬉戏,或席地而坐低声吟唱,诉说衷肠,直到傍晚,才尽兴而归。而一些倾诉衷肠的青年男女则移情鼓楼,燃起熊熊烈火,通宵达旦地对歌。

侗人们眼里,最真挚感人的侗族大歌,不在舞台上,不在追光灯下,而是在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侗寨里、鼓楼边。

在侗族山寨里,鼓楼的烟火永远都是最晚熄灭,一代又一代的侗族人,他们对爱情最高的寄托,就是这一场以侗族大歌为载体的集体约会,他们会在歌堂找到他们的意中人。

侗寨傍晚

侗族大歌,凝聚了侗族人特有的音乐审美、生活趣味和社交礼仪,同时也承载着侗族对于先辈历史的记忆。旧时,侗族农人依靠侗族大歌维系侗寨的婚恋生活、寨子间的联谊,处理人际关系和纠纷。

侗族大歌时代的终究渐行渐远。1986年,那个将侗族大歌带到巴黎的伊居先生说“亚洲民间艺术比欧洲保存得好。欧洲只留下某些民间艺术的躯壳,失掉了它的原有的深度。”真不希望,这句话用在以后的侗族大歌上,一语成谶。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后台!

yolojingying

小楼听春雨——访上二公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散记

边城五月,细雨如丝,“五一”小长假期间,我陪同黑河文史学者祁学俊先生踏访距离城区八里左右的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该旧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黑河市爱辉区幸福乡的上二公村,原是民国时黑河绅商姚万财的老宅。姚氏是瑷珲名族,清初随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大军戍边来到瑷珲,雅克萨之战后驻守边疆,至今已三百三十余年。

在绿树掩映的红砖蓝瓦村庄里,坐落着一栋带有阁楼的青砖房,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的同志正在顶雨进行紧张忙碌的施工,据现场的同志介绍,自今年4月24日开工以来,各项修缮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经上完房梁,近两天就要安装铁皮房盖,并进行室内维修和庭院硬化。院内的春花已经次第开放,现在的边城已经不是古人笔下“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着花”,而是“红杏枝头春意闹”“满园春色关不住”,粉嫩的桃花、杏花在微雨中娇艳欲滴,给凝重肃穆的宅院凭添了几许亮色。

春雨如愁绪,娓娓落不休。那淅淅沥沥的春雨,似乎在讲述着这座老宅的悲欢离合和尘封往事。按祁学俊先生编著的《爱辉县志》记载:姚万财当时在黑河生意做的很大,经营过火磨、汽车公司等,都是具有开创性的行业。1919年(民国八年),姚万财见火磨盈利,集资50万元,从黑河对岸海兰泡购置全套现代制粉机械,在西岗屯建万丰益火磨一处。同年,在上二公用青砖铁瓦修建了这处宅院。1926年(民国十五年),万丰益火磨与瑷珲永济火磨、黑河德昌火磨合并,成立黑瑷联合制粉厂,厂址在万丰益火磨。日伪时期,黑瑷联合制粉厂是瑷珲县内唯一制粉厂,各种设备都是德国制造,正常生产有职工60人左右。《爱辉县志》还记载:1922年(民国十一年)2月,上二公商人姚万财独资购买汽车一辆,计价大洋三千元,开办姚万财汽车厂,专营黑河至瑷珲旅客运输,每日往返两次,汽车司机雇佣俄人吉毛飞,客票价单程每座大洋二元。黑河学者盖玉玲女士主编的《爱辉馆藏实物票证》一书中,也有关于姚万财经营汽车公司的记载:“民国十一年(1922年)十一月九日,经营万丰益面粉厂的45岁瑷珲县上二公人,姚氏宗族副族长姚万财独资大洋三千元,购买汽车一辆,创办了黑河至瑷珲的短途运营。黑瑷汽车账房地址设在黑河的福和庆商号,每日上午九点由黑河开驶,十点钟抵瑷珲,十一点钟由瑷珲开驶,十二点钟抵黑河。午后一点钟由黑河开驶,二点钟抵瑷珲,三点钟由瑷珲开驶,四点钟抵黑河。每日往返两次。经过地有黑河、四嘉子、卡伦山、三道沟、瑷珲城。司机是雇佣的俄罗斯人,名字叫得力。”两位学者的对于汽车公司记载基本一致,只不过俄罗斯司机的名字有所差异。

旧址老照片之一

旧址老照片之二

旧址老照片之三

旧址老照片之四

旧址老照片之五

关于民族资本家姚万财和这座小楼的往事应该还有很多,只可惜我们手头查阅到的资料有限,幸运的是我们在隔路邻居姚家有了新的发现。在一九九三年重修的姚氏族谱中,我们又找到了关于瑷珲姚家及姚万财的一些记录。据姚氏家族续谱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姚富义在第二次续谱大会上的报告暨一九九三年版《姚氏家族谱书》代序中称:姚家祖籍山东即墨,先祖姚自立公移民迁居掖县沙河东周村。二世祖姚良玺从军,于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随萨布素大军驻防瑷珲,参加抗俄雅克萨之战胜利后,入汉军八旗,定居在江东六十四屯之一的黄山屯,“亦兵亦农躬耕土地,为保卫国防,开辟边疆献出一生”。其后代繁衍生息,从二世祖到六世祖一百三十多年间,成为当地大户,发展成百余人的大家族,后从六世又分出一支称姚家窝棚。据记载,江东六十四屯有两个姚家窝棚,其一在老虎屯之南,兴隆之西,其二在解家窝棚之东,伯勒格尔河左岸,这里土地肥沃,旱涝保收。“后入汉军旗籍,驻守远东,保卫边疆。他们在万里奇荒,一片榛莽原野上开垦土地,筑房建屋,聚家部落,建立起江东六十四屯大片土地,成为这里土地的主人。”据记载,黄山屯是江东六十四屯中最大的屯子之一,在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俄难”前,有三百多户,以姜、姚、车姓为多,共有四条街,买卖三四家,最大的买卖是义和兴,义和兴有几辆大车,雇三四个伙计,杂货俱全,义和兴可以赊欠,秋后到各赊账家收粮。屯中还有药房和两三所学堂,学堂都是私学。

江东六十四屯图

“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发生前,姚家在黄山屯有109口人之多,过江“跑返”到齐齐哈尔后,仅有69人,从此江东祖宅坟茔一成永别。1924年(民国十三年)秋,瑷珲县34人代表全县各族人民向省议会递交了陈连悦主笔的《瑷珲公民请求索还江东六十四屯的呈文》(即《万民折》),由省议会议决通过呈报北京政府,并转发全国各报馆、法团,力主索还领土。呈文就有姚氏家族姚万钟、姚玉仓的签名。姚氏家族的沉浮变迁,见证了清代以来瑷珲的沧桑往事和家国情仇。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瑷珲人陆续返乡,姚家在四道沟重新落户,族人多居住在四道沟、上二公、杨树屯等地。姚万财定居上二公,上二公是根据二公河命名的村庄,据盖玉玲《爱辉馆藏自然地理》记载:“上二公村位于黑河市西南五公里。1856年曾有人在此居住过,1898年绘制的黑龙江地图记载为西别拉屯(即上二公村)。1909年(宣统元年)复兴黑河后逐渐形成村落,以二公河为名,因位于上游,故名上二公。”“1955年合作化运动中,以上二公屯得名为上二公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名为上二公大队,1984年建上二公村民委员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按盖玉玲女士解释,二公河应该是与公别拉河相联系,为第二道公别拉河。据资料记载,“公”为蒙语“人”的意思,“别拉”则为满语“河流”。

姚家返乡后分为五支,1913年在西三家子建立草苫宗祠,1921年在瑷珲城北门外建青砖瓦盖砖木结构宗祠,正殿长30米,宽8米,殿中悬有“敬宗睦族”金字牌匾。总占地二千平方米,其中有一千平方米的菜园。宗祠在1966年被拆除。

姚氏宗祠手绘图

听完姚家的往事,还要讲姚万财修建的这座老房子,也就是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据姚家后人姚富俭的手绘图“上二公姚家大院”和相关老照片展示,这是黑河民国时的建筑精品和代表作,兼具中国东北传统民居特点和俄罗斯风格,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建筑长14.5米,宽9米,坐西朝东,为青砖带阁楼的二层小楼,当地人也称此类阁楼为“山花子”。北侧有外置木质楼梯可直通二层,南侧有休闲观景棚窗,楼上有气窗。东侧墙正中开有一门。紧贴门两侧有两扇立式小窗,窗外设有木板遮光。内部中间为一处过堂,两侧各有一个房间。另外,庭院宽敞,大门原为仿古门楼,两侧有厢房、仓房,左右还有猪舍、鸡舍、奶牛栏、马栏,后院有花园、水窖、果树林。外门楼和女儿墙有“日月同辉”“万福攸同”匾额。

旧址原有女儿墙及其它建筑构件,这种中西合璧风格体现了当时黑河建筑特点,与现存的同期瑷珲海关、瑷珲海关缉私队、黑河元茂昌旧址,及目前黑河民国老照片中许多建筑的风格样式一致,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原女儿墙、气窗等在九十年代初期因火灾被毁,后期恢复时仅用铁皮铺盖。在老照片中,该建筑女儿墙有“伟人像”“红旗”和毛主席书法“人民公社好”“学习”“奋斗”等。这种情况在黑河的很多建筑中都曾存在,我们通过老照片可以看到,比如现在黑河海兰街的元茂昌旧址,该建筑女儿墙上民国时期是“元茂昌”三个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有毛主席的书法“为人民服务”,如今上面是公司名称“大洋”。另外,瑷珲海关旧址也存在这类现象,海关旧址女儿墙上是颜体楷书大字“爱辉”“人民公社”“繁荣”“富强”,至于原来墙上的文字已经无处可考,我想大约是“瑷珲海关”或“北门锁钥”吧。

“元茂昌”老字号

为人民服务

大洋公司

黑河省公署

瑷珲县公署

黑河商会

根据老照片来分析,黑河民国时期的建筑女儿墙上多是单位名称,或是联句。比如“瑷珲县公署”“省公署”“商会”“兴业肇基”“阛阓云齐”等等,可惜,这些文字都随着老建筑的变更烟消云散,复建楼台依稀还有些影子,只是少了些历史的沧桑感。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1993年6月30日被黑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1月28日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老房子在东北和黑河的党史、革命斗争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据《爱辉县志》记录:1945年11月初,中央从延安派出以王肃为首的共产党干部到黑河开展工作,12中旬,王肃将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迁到该旧址。1946年1月上、中旬在该旧址秘密发展了张泉山等第一批党员。1946年1月下旬,土匪杨青山部袭击上二公司令部,司令部警卫连经过激战,取得了上二公司令部保卫战的胜利。1946年1月末,司令部迁出该旧址。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黑河建党建政建军的历程,在这里发展了黑河建政后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历史意义重大。

最后,我们根据手头的资料再了解一下房屋的主人姚万财,据1993年的《姚氏家族谱书》记载:姚万财1891年(时间可能不准确)生于江东黄山屯。1900年“庚子事变”后,定居上二公村。经过多年艰苦拼搏,农业生产初具规模。因精通俄语,从俄罗斯引进大量农业机械,并同他人合办黑河火磨,为民族工业树立了榜样。其后修建宅院,后人称“姚家大院”,并捐资五千大洋修建村小学。1924年还组建“先进农机服务队”,南下嫩江、富裕、北安、海伦,为农民翻地、播种、收割、脱谷。回黑河时,钱财被强盗抢劫一空。日本全面侵占东北后,日本开拓团要侵占上二公村土地,他带领村民和日本人抗争,终于把日本人赶出村外,深受村民敬佩。1916年,主持参加瑷珲姚氏宗祠建设,长期任族长,多次主持家族集会活动。1945年11月王肃司令员进驻黑河后,司令部就设在姚家大院,还在这里与土匪发生激烈枪战。土改时,由于他的革命行动,没有被划上富农。1949年去世,享年78岁。

姚万财像

曹国彦先生绘制的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室内简图

另外,据爱辉文史工作者对李纯珊、曹国彦等老先生的先期访谈记录,王肃司令员等人在开辟黑瑷革命根据地最艰难时期,被姚万财冒险邀请到上二公姚家大院办公居住,并对黑河人民自治军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全部支持。我们通过史料和相关访谈可以看出,姚万财是爱辉民族资本家的代表,他以实业兴边,开办农业、工业、运输业等企业,发展生产,勇于创新,注重教育,造福乡里。尤其他支持革命的壮举,不仅承袭了祖上戍边卫国的“英雄之城、爱国之民”良好家风,为后世树立了典范,也让今天我们修缮这座小楼,有了更多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细雨迷蒙,浅草如黛。在踏查寻访中,我们对姚家和姚万财的些许旧事进行认真梳理与客观认识,那些渐行渐远的个体人物逐渐清晰地走进我们的视野,他们的形象也更加鲜活。这片土地曾经的许多人和事,不应该被遗忘,值得我们去尊崇和敬重。慎终追远,薪火相传,更加坚定我们对爱辉文化继承、发展、弘扬的勇气和信心。

走出上二公村,天已逐渐放晴,空气清新,四野澄澈,雨后的迎春花开得也倍加艳丽。“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盛世,一如春来花开,一如先贤所愿。

后记:因楼体修缮为求原貌,此文也几番调整,今日重发,敬请方家指正。文中图片多为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申忱弟及黑河姜滨兄支持,祁学俊老师提供相关资料并予以斧正,付贵才老师题写匾额,姚氏后人提供族谱旧事,李纯珊老先生到现场指导,慎终追远,桑梓情怀,砥砺来者,惟有奋斗,对诸先生及爱辉文史工作者关注一并感谢。同时,向革命先烈黑河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黑河中心县工委书记王肃及先贤姚万财致敬。

附:付贵才老师书法作品欣赏

除了嘉兴烟雨楼、台北大安森林公园以外,这些景色迷人的旅游景点你听过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编最大的梦想就是游览全世界的名胜古迹。这次给大家带来的是对景色迷人的旅游景点盘点,这些地方小编只去过一两处,热爱旅行的你是否都游览过呢?

#1 台北大安森林公园

票价: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简介:大安森林公园(Daan Forest Park),简称为大安公园,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安区,占地25.894公顷,初辟时是台北市区最大的公园(迎风河滨公园是它的二倍大),1994年3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管理与维护单位为台北市政府工务局公园路灯工程管理处。整个公园主要可分为:竹林区、榕树区、香花区、水生植物区、带状林区、水池假山区、露天音乐台、儿童游戏区和停车场。

关键词:绿植很多 环境舒适 真的很好

Tips:捷运——在木栅线大安站下车车(3号出口),步行约15分钟可抵。

#2 黄山市昌溪村

票价:57元

开放时间:7:00-19:00

简介:昌溪古村是古徽州歙县境内的一个历史、文化、生态古村,历来被称为“歙南第一村”。它位于歙县南部山区,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古城30公里,新安江山水画廊7公里,全国摄影基地—石潭2.5公里,著名的山水画廊—新安江7公里。从歙南名镇深渡镇至昌溪大约五公里左右,地处千岛湖的源流昌源河所流经的皖南山间盆地中,四周群山环绕,山青水绣,境内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景色迷人,走入昌溪如入世外桃源。昌溪村是全国生态文化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黄山市百佳摄影点、黄山市“特色文化之村”、国家级2A旅游景区。

关键词:景色迷人 游客稀少 很有特点

Tips:于歙县车站乘公共汽车至昌溪,每天四班,于7:30、8:30、13:30、14:30发车,票价9元。

#3 淄博颜文姜祠

票价:60元

开放时间:8:00-16:00

简介:博山颜文姜祠,位于城郊西南凤凰山南麓,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为纪念一位勤劳、善良、孝敬老人的民间劳动妇女而修建的祠庙。颜文姜祠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祠内主体建筑枣正殿,以杠杆原理起建于台基之上,纯系木结构框架,结构方法非常奇特、精巧��在国内十分罕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2001年春,经省内外专家鉴定为我国第三处唐代古建筑,在国内外引起了一定轰动。颜文姜祠于九三年春夏经过建设整修,又恢复了增添了许多景观。

关键词:景色迷人 很有教育意义 景点较多

#4 张家界金鞭溪

开放时间:7:00-18:00(张家界森林公园开放时间)

简介:金鞭溪,又称金鞭大峡谷,位于张家界森林公园,因其上游的著名景观金鞭岩而得名,全长5710米。从国家森林公园门口进入后,往前步行约300m 就是金鞭溪入口。金鞭溪的美在于它的清澈宁静,清新自然。“奇峰三千、秀水八百”,赞誉的便是将张家界的山水发挥得淋漓尽致的金鞭溪。沿着溪水走,穿行在峰峦幽谷云间,犹如徜徉在绿色海洋中。春季可赏落英缤纷,紫醉嫣红;夏季到浅溪里嬉水捉鱼,凉爽惬意;秋季时摄层林尽染,清新气爽;冬季时白雪皑皑,更添清雅。路遇点歌台,还可点上一首土家歌曲,或在一旁歇息听别人点的歌也是可以的。

关键词:水质清澈 空气非常好 猴子特别多

Tips:到达景区大门森林公园门票站,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三个常用大门中距离市区最近的一个大门,大多数游客选择这里进入“森林公园”。景区大门-峡谷入口从“森林公园门票站”进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后,步行约500米,就可以到峡谷的入口。游览峡谷,需要全程徒步。

#5 嘉兴烟雨楼

开放时间:夏令(4月-10月)8:00-17:00;冬令(11月-次年3月)8:00-16:30

简介:烟雨楼是嘉兴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现已成为岛上整个园林的泛称。烟雨楼正楼,楼两层,高约20米,建筑面积640馀平方米,重檐画栋,朱柱明窗,在绿树掩映下,更显雄伟。烟雨楼,因唐朝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意而得楼名。遗址现无存。第二年仿“烟雨楼”旧貌,建楼于岛上,后经过扩建、重建,逐渐成为具有显着园林特色的江南名楼。才形成现在的格局。烟雨楼-“台筑鸳湖之畔,以馆宾客”为游观登眺之所。登烟雨楼望南湖景色,别有情趣。夏日倚栏远眺,湖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春天细雨霏霏,湖面上下烟雨朦胧,景色全在烟雾之中。

关键词:景色迷人 风景很优美 空气很清新

怎么样,今天的话题还感兴趣吗?想看更多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833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