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白马拉缰

中卫市城区有一条最古老的引水渠叫“美利渠”,它的引水原理是在河心筑堤引水,因此被称为宁夏的“都江堰”。河水撞击在10里引水长堤上,但见浪花飞溅,恰似白云翻飞,远远望去,宛如一匹白马拖着长长的缰绳驰骋在黄河之中,这便是中卫古八景之一的“白马拉缰”。

相传,很古以前,黄河北岸是一片平展展的冲积平原,但这块美丽的平原因黄河水的涨落时而受水旱灾的成胁。为了旱涝保收,人们计划着要开一条引水渠。在沙坡头下住着一位手艺高超的石匠,人称石匠大伯。他了解到人们开渠引水的心愿后,便背上工具,领着独生儿子上到沙坡头,带领百姓先后选了几个渠口,开了一务能灌10万亩土地的引水渠,但因河水起落,流进渠里的水位老是不稳,水大时冲了渠堤,水小时又因水量不足造成旱灾,被人们称为“干”渠。

为了找到理想的引水渠口,石匠大伯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不停奔波着。就这样,折腾了9年又9个月,石匠大伯终因积劳成疾,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小石匠继承父亲的遗愿,决心要在黄河北岸找出一条理想的渠口来。

白马拉缰

有一天,火盆似的骄阳烤得大地发烫,小石匠为选渠口已经走了3天3夜,他实在累极了,便一头扎在河滩上睡着了。熟睡中,他梦见一位美丽的仙女从沙坡头大槐树下的黄河浪涛里走了出来,挽着高高的发髻,身着锦衣,骑着一匹高头白马来到他的面前,说:“年轻人啊,你为了造福人们,勇于牺牲自己,令人可敬,请跟我来吧。”说罢,扬鞭策马,拖着长长的一条锦带,顺着黄河北岸飞奔而过,顿时,锦带拖过的地方留下一道长长的白印。

小石匠醒来,仙女不见了,白印留在河滩上,崖上出现了几个大字:“渠口从印而过,河水长流不断。”于是,他带着乡亲们顺着白印筑堤开渠。克服了种种困难,整整365天,一条10里长的石堤终于筑成,从此不论黄河水涨水落,渠里的水总是源远流长。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那位年轻的石匠,把这条10里长堤叫“为农堤”,也叫“白马拉缰”。

《中卫记忆》中这样写到:美利渠衍生出了 “白马拉缰”的传说...

自古,中卫有一条美利渠,引黄河水自流灌溉,卫宁平原林茂粮丰,鱼肥稻香,盛产果蔬,旱涝保收。于是,这条渠衍生出了 “白马拉缰”的传说与故事。

据《续修中卫县志》载:美利渠,自元以来名蜘蛛渠。旧由石龙口,尾达胜金关。嗣因岸徙,渠淤口窒,不能受水。嘉靖壬戌抚军毛中丞始命道、参文武 督本卫丁夫,改浚于旧口之西六里,甫月余而渠成,易今名(美利渠)。康熙中,渠岸渐高,不能引水,又经开凿,“加深三尺,广阔一丈,南岸亦砌石为窮, 从斯水利溥焉”,后又“自沙坡下开口……渠尾出油渠沟胜金关西入河”。自此,“白马拉缰”的故事经久传诵。

传说,浚渠将军率众兵和民夫驻扎沙坡头前村黑驴子滩,为修美利渠口,费尽心机,多次选址,干了整整一年零八个月,仍未成功。在筋疲力尽、耗时多日的情况下,将军一筹莫展,心火攻身,得了一场大病,卧床不起。有一日,天刚麻麻亮,将军在睡梦中梦见自己的黑鬃白马托梦:“将军,莫愁,渠口就在前头。”将军梦语:“在哪里?”黑鬃白马说:“请跟我来!”忽然,将军一梦惊醒,顿觉全身舒爽,急忙跑出帐外一看,自己的白马不见了 ,只有马缰绳在帐前留下的痕迹。将军急传令沿缰绳印找来,找到十里开外的河沿,忽然缰绳 印不见了。将军寻思,难道白马说的渠口就在这里?将军就地勘察,只见周围河床地势宽阔、平坦,居高临下,地形倾斜,忽然眼前一亮,惊喜道:“这就是我的黑鬃白马指的道,就照这条缰绳印修!”于是将军率众兵将和民夫又苦战了一年零八个月,终于在河心滩开掘修筑了十里长的石堤堰和美利渠口。从此,黄河不论水大水小,水涨水落,美利渠的水都源源不断地灌溉着卫宁平原,当地百姓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

为纪念将军和他的黑鬃白马,人们将河堰的十里长堤和美利渠口叫做 “白马拉缰”并有“渠口从印而过,河水长流不断”诗句出现。也有人叫十里长堤为“农堤”,堪称宁夏黄河的“都江堰”。

故事虽系神话传说,但是,祖先开发水利的功绩永载史册,昭示未来。

作者简介:(张建忠,笔名简种,1952 年出生,宁夏中卫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政工师。 张笑曦,1978 年 12 月出生,宁夏中卫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大学讲师,中卫作协会员。现任宁夏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党支部书记。)

猜你喜欢

1. 妇唱夫随好姻缘 陕西一女子和她在中卫的四家超市

2. 来啦!中卫市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网络招聘会

3. 《中卫记忆》中的柔远堡,其建筑高耸入云,气势恢宏...

壶言壶语(一):白马拖缰

China在我们心里

是历史的延续

是祖国的名字

铁壶在晋城人心里

是父辈的回忆

是文化的传承

在晋城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勇担大任

以传承地方工艺为己任,

挖掘整合晋城本土文化

致力于复兴晋城冶铁文化

致力于传播铁器文化

他们敢于创造

用自己的双手

去制作打磨出更加美轮美奂的铁器作品

十月是祖国的生日

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格!

十月里

晋艺坊以初心致匠心,

以“白马拖缰”

致敬祖国,献礼家乡

我爱你那忠诚善良,我爱你的舍己为人

从1945年的抗战胜利再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再到如今的2019年,中国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刷新着历史,一把老铁壶也承载着晋城老一辈人的光阴故事。

总有一些器物,历经千年沧桑,虽黝黑无华,却依旧惊艳了时光,跨越数个世纪,且在未来依然经典。70年弹指一挥间,灿若群星的城市崛起、生生不息的村落更新,但有些故事时隔越久听起来就越动听。

白马拖缰的故事源于晋城古泽州四大景故事之一。古时有一少年,机智而又善良。他每天为财主上山打柴,风雨无阻。尽管如此,却依然常因柴打少而遭受财主的毒打。一日,他打柴回来,路遇一老者向他索柴取暖。他看到老人受冻的样子,不顾柴少挨打的危险,慨然施柴于老人。老人从怀中取出一匹纸马,送于少年,告诉他,这是一匹神马,是当年唐僧取经时骑过的小白龙,如有所求,只须找到千年谷草让它吃下,立刻就能显灵。

第二天,财主不顾风雪,威逼着少年进山打柴。少年想起老人的纸马,来到山上的寺庙,把用谷草扎成的佛像骨架给了纸马,怀中的纸马一下就张口吞了下去,摇头摆尾,突然就成了一匹雪白的骏马,进山为少年驮柴而归。

财主得知后,就想将神马占为己有,于是同家丁合谋半夜前去盗马,结果被白马踢翻在地。少年从睡梦中惊醒,跃上马背,与白马一腾空而去,马铃被财主扯落,散了一地,变成了摇之即响的马铃石,白马缰绳拖过的一条山梁至今寸草不生。

《泽州府志》记载:“司马山上有魏碑故名”。又传白马随唐僧西天取经,曾途径此山,后人建白马禅寺以作纪念。晋艺坊‘白马拖缰’壶身正面取景为晋城白马寺的塔雕和白马雕,另一面刻有魏曹植在《白马篇》中的诗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诗中写出了英雄少年的飒爽英姿,道出了白马少年的思想底蕴和壮烈情怀。接近壶嘴的地方是少年进山背着柴的画面。

“白马拖缰”铁壶运用传统失蜡法,经过68道工序手工制作而成。原材料取自南太行山脉的赤铁矿,采用传统坩埚冶炼法炼制生铁,壶体采用传统高温防锈处理,没有任何的涂层,天然原生态。原矿铁含磷低,含硫低的特性,传统坩埚炼铁所得生铁,铁质密度疏松,铁元素具有更强的活性。铁壶烧水,可以很好的软化水质,释放人体所需要的铁元素,有效的提升茶的口感,有山泉水煮茶的异曲同工之秒。

铁壶承载着山西晋城人美好的记忆和情感,它诠释着晋城深厚的文化与灵魂。白马拖缰的故事散发着真善美的光辉,折射出的是百折不挠、忠诚善良、舍己为人、积极进取的“白马精神”。这种精神成为晋城人千百年来反抗恶势力,追求幸福生活的勇敢化身;它为民除害的反抗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晋城人民的精神情操,激发人们战胜困难,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和信心。

十月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19年晋艺坊铁壶站在新的时代坐标上,为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中国铁壶地标品牌,匠心推出古泽州四景之一:白马拖缰。晋艺坊赋予铁器生命,选取其白马寺元素雕刻在铸铁上,将一把把带着晋城乡愁,带着泽州记忆的铁壶成为宣传晋城传统文化的载体,让更多人熟悉白马的故事,并以“白马精神”为荣。

中卫沙坡头白马拉江的故事竟然和这件事有关系

人们在沙坡头旅游时会看见一座白马雕塑,其实它代表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白马拉缰”。这是古时中卫人民驯服黄河水的一项灌溉发明,而传说的背后,确有历史记载与其相对应……

先民治黄,水到渠成

一个关于治水的民间传说

古代中卫地区虽有平整的平原,又有黄河从中间流过的有利灌溉条件,但因黄河水桀骜不驯、涨落无常,人们总是难以把握,粮食生产毫无保障。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改造渠口,可一次次都失败了。怎样才能造一个不论河水涨落都能引进河水的渠口呢?沙坡头有个村庄叫碱井儿村,靠近沙坡头的阎王砭,阎王砭山上的石质好,又容易开采,修渠、建房要用得到,所以村庄里人大多以采石为生。手艺人中哈氏家族最出名,几辈人都是修渠筑堰必请的工匠。到了哈为农这一代,终于摸索出了改造渠口的门道:黄河出黑山峡后直向北冲来,遇到东西向的阎王砭山堵截又转而向东,在沙坡头处绕了一个S形的大弯,以往建渠口都在S弯以下的黄河平直处,河岸受洪水冲刷无定,或背北趋南,或背南趋北,趋南则渠口告旱进不了水,趋北则将渠口冲毁。他把渠口选在了S弯的下段,这一段属阎王砭山的余脉,虽无山峰却是石质河岸,建渠口不怕被洪水冲毁,河岸固定也不怕渠口告旱。

哈为农为建渠口沿河上上下下不知考察了多少遍,到晚年才悟出了这个门道。他不顾年事已高,动员大家齐心合力投入新建渠口的工程。新渠口被命名为“石龙口”,完工时远近百姓都前来庆贺,渠口处热闹非凡。

此时已近四月,快到放水季节了,哈为农每天到渠口边看河水。四月,春暖花开,是春耕的季节,按惯例,河水应该上涨,谁知当年的河水却是不涨反落。他去一次河水落一次,连续十多天,河水越落越低。这天,他又一次来到河边,低头看着那离河岸越来越远的河水,抬头看看当空的烈日,一个不好的思绪绕出心头:“难道我又看走眼了?难道我还是实现不了祖辈的心愿?又一次干了劳民伤财的事情?”他突然感到头晕目眩,胸口一阵恶心,扑哧一声,一腔鲜血喷涌而出。他的儿子哈爱民大吃一惊,连忙把老父亲背起,送回家中。气息奄奄的哈为农拉着儿子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对不起先祖,辜负了乡亲,你要接着干下去,要拔龙牙、续龙须”。哈爱民流着泪发誓一定修好渠口。哈为农露出一丝笑容,慢慢闭上了双眼。

哈爱民的石匠手艺在年轻人中出类拔萃,这几年跟着父亲修渠,沿黄河边上上下下不知跑了多少遍,对黄河的情况烂熟于心。哈为农去了,众人又推举他继续带领大家修渠口,他决心继承遗志,把渠口修好。

他天天在黄河边转,不住地思考着。一天中午,他累极了,在渠口刚坐下,这时,从沙坡头大槐树下的黄河浪涛中闪出一个骑白马的美丽少女,她来到哈爱民身边说:“年轻人啊,为人们造福,就得勇于牺牲自己,要有毅力,请记住四句话:削掉阎王头,劈深石龙口,埋下龙须石,水流进渠口。”说罢,飞奔而去。哈爱民想问个究竟,立即起身去追,谁知刚起来就跌倒了,哈爱民一惊,原来是做梦。

但哈爱民认为到这是上苍对他的启示,他又把老父亲留下的“拔龙牙、续龙须”的话联系起来,慢慢琢磨出了其中的奥妙。老父亲的话和少女的话主旨是一样的,原来老父亲逝世时已经想到解决渠口不进水的办法了,那就是继续深挖渠口,增添渠口引水坝。

他像老父亲那样鼓动村民,在他的带领下,全村人又干了起来。

渠口拔龙牙的工程,计划在原口高的基础上再挖下去3尺,这是个非常艰苦的工程,几十凿子敲下去,才能敲起一小块,许多石匠手磨破了,胳膊抡肿了。老石匠把渠口选在了大石背上,为的是渠口坚固不被洪水冲走,可要用凿子一点一点把它削下去,真是难上加难。一些石匠抱怨:“这要干到何年月呀!”从阎王砭拉一车石头,有十几里的路程,倒到河里,窟嗵一声,连个影儿都不见,几十车石头下去了,还不见冒个尖,运石人叹气:“这没影的事啥时候才是个头!”哈爱民听到了,用愚公移山的精神鼓舞大家。

一个夏天过去了,一个秋天也将结束,阎王砭的山头被拿没了,河边的龙须堤伸展了近十里。这时,渠口龙牙也拔掉了,渠口高度降低了3尺,涓涓河流顺着导河堤进入了渠口。

中卫全境民众受哈爱民和碱井儿村百姓锲而不舍精神的鼓舞,掀起了秋冬水利热潮,劈宽挖深干渠,疏通支渠、毛渠。立冬将至,黄河又到了枯水季节,新修的渠口显示出它的威力,把一年的冬水都顺利灌上了。从此,这条大干渠畅通无阻,灌溉着黄河北岸良田,整个中卫平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那位美丽的姑娘和年轻的石匠,把新开的干渠叫作美利渠,把这条十里导水长堤叫爱民堤,又叫“白马拉缰”。从此,“白马拉缰”成为沙坡头美利渠口的一大景观。

白马拉缰有其真实蓝本

现在,因沙坡头拦水坝的建设,引水堤已被淹没在库区水面以下,人们在沙坡头旅游区看见的白马雕塑,只是一个形象化的代表。

不过,白马拉缰确有其真实蓝本。

秦汉时期,中卫平原就得以开发,渠道纵横,时有“蜘蛛渠”之说。《乾隆中卫县志》载:中卫“古有蜘蛛渠”,“卫人以此渠引黄河水灌田而世享其利”。其后,历代对渠口都有所治理,明嘉靖年间,河流背北趋南,渠口高淤,水莫能进。嘉靖壬戌(1562年)夏,中丞毛鹏、按察司佥事谢莆等,调集军工3000余改浚。渠口向西上延7里余,渠阔6丈,深2丈,复入故渠。此功告成,毛公欣喜,遂将“蜘蛛渠”易名为“美利渠”,取“乾始美利之义”。

清以后,美利渠又进行过多次疏浚和改建。有载者:康熙三十年,渠岸渐高,不能引水。于旧口上流准备开石渠,但劳工费料好几年都未修成,至四十年,宁夏镇副将袁钤开石坝迭坂,水才流通。可是渠口稍窄,北岸石根雄劲,南岸口埂较低,渠口受水不多。四十五年,西路厅高士铎下决心开凿,比旧渠加深三尺,宽劈一丈,南岸砌成石坂,又在渠口前沿河延长引水坝1里多(俗名叫跳水或导水堤),渠口进水少的问题得以解决。还增设闭水闸、减水闸各一道,堵水闸多处。自此,灌溉面积大增。

高士铎治理时“在渠口前沿河延长引水坝1里多”,这在当时应是一种发明创造,或者是在前代基础上有所发展。这个引水坝,则成为传说中的“白马拉缰”的蓝本。

兴修水利,白马拉江

宁夏人因修渠引水而得利,所以与水有关的民间故事很多。“白马拉江(缰)”就是其一。故事说,古时候宁夏川区的老百姓种点庄稼很不容易。下大雨他们担心洪水冲毁渠坝,刮大风又怕沙埋渠道,连那些渠官也提心吊胆过日子。一天夜里,渠官愁得睡不着觉,于凌晨朦胧中,见一匹白马拖着缰绳在野地里走,他也尾随其后,直到一座山下不见了。突然一声鸡鸣把他惊醒,深感好生奇怪,外出察看,仿佛野地上有白马留下的缰痕。他茅塞顿开,认为是神仙派白马前来指引方向。于是他带领民工,按照白马踪迹,终于顺利地开通了渠道。

中卫有人引申白马拉江(缰)的故事说,随着美利渠灌溉面积的不断增加,为满足需求,必须增大渠首的进水量。于是全县人民硬是凭借智与力,在黄河中垒起了几公里长的石坝进水口,直达沙坡头高坡下。工程十分浩大,被称为水下长城,它与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有异曲同工之妙。白马拉江(缰)说的是美利渠的故事。还有的说,故事发生在秦渠、汉渠、汉延渠、唐徕渠等渠道的开凿过程中。

中宁人说,白马拉江(缰)故事与七星渠开凿的关系最为密切、生动和完整。

我曾在七星渠浇灌的土地上度过了20多个青春岁月。在渠道旁工作过,带着100多民工挖过七星渠淤沙,领着几个石匠砌护过双阴洞渡槽的护坡,参与过七星渠口改扩建的报道,还默默地注视彰恩渠梢一丝流水渗入地下消失的场景。

我常常独自一人,长时间目不转睛地对着流水发呆,似乎总有一种生命的律动在感染着我……

古代开凿七星渠最大的工程,在于过清水河,穿泉眼山,跨单、双阴洞和红柳沟。另外,还要通过几片沙漠山地,因此,在渠口的胸墙上刻石:“虹飞白马,泽及金牛”(青铜峡上口曾有一铜牛)以示纪念。那时仅每年的水利岁修工程,听听就会令人心惊胆战:

一是扒河口。经过一年的河水冲积,低洼的渠口早已被泥沙和卵石淤塞,正是“一岁所浚,不敌一岁所淤”。若不在春灌前扒开,黄河水进不到渠里,引水灌田便是一句空话。为此,雨水节气一过,冰雪尚未全部消融,渠工们便要站在水中劳作。三人一组,两人一条绳拴在锹把下端,一人扶把用力插下,口喊一二三齐力拉动,才能铲起一小堆石子。泥沙石子被淤积得很坚实,一把新锹用不了几天便只剩其半。有时锹头打滑,溅得三人满身是泥水。背沙石的人更是全身湿透,北风一吹,冰寒彻骨,不少人晕倒水中,有的还命丧黄泉。

二是挖淤。旧时渠道多弯,水流缓慢,加之冲沙撤水闸少而且小,所以渠内淤沙很多。若不及时清除,将严重影响进水量。春灌在即,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加班赶进度。挖沙的拼命挖,背沙的跑着背,稍有迟慢,监工的棍棒立即打来,不少民工在收工后累得连住地都走不回去。

三是抢修渠坝和渡槽。那时国家落后,根本没有什么施工机械,一旦渠毁槽断,那就灾害无穷。打坝全靠背土夯筑,渡槽石头硬凭肩抬背驼,累得吐血是常见之事,砸死砸伤的也不乏其人。因此民工们说:“上一季渠工是过鬼门关,不死也要脱三层皮!”

由于白马拉江(缰)的启示,中宁人发挥聪明才智,在七星渠跨山水沟时,上建渡槽,下修阴洞,避免山洪决堤,大获成功,并题红柳沟渡槽为“虹飞白马”,这是颇具诗意的中宁一景。为了纪念白马的功劳,他们在鸣沙与彰恩中途的大渠旁修了一个白马寺,此地以白马为名,以示永久纪念。清朝乾隆年间的中卫县长黄恩锡曾到过这里。作诗《朝发白马寺》:

朝来霁色远,林表出青峰。雨气浮山翠,风光媚柳浓。河流遥见水,僧院近闻钟。初日前村路,登车时正雍。

后来人们在寺旁建了一所白马小学,培养子弟读书。20世纪60年代初,我下乡到学校办事,几次到寺内参观。此寺有一定的历史、建筑和文化价值,可惜被**********破坏殆尽。

1980年,在中宁县编印的文学期刊《鸣雁》上,我发表了《金公鸡和沙河灯的故事》。讲七星渠起名,因渠口有七眼清泉如七颗星闪耀的传说外,还表述了一个新观点:为什么白马能够拉江(缰)呢?因为我发现白马所走的路线,基本上是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状行进的。不久,中宁县水电局的工程师李其翔来找我,想探讨七星渠起名的来历。他说:“看了你的文章,我又核对了全县水利地图,确认你的说法有道理。但你还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历史和典籍的资料吗?”我告诉他,因为不是专业搞的,所以手头尚未有其他资料。只相信天上的北斗星能在黑夜给人们指引方向,地上七星渠能给百姓带来了福祉。因为无论是七星渠造就了白马寺,还是白马寺成就了七星渠,它们都是宁夏的唯一。白马拉江(缰)故事产生在中宁,也就不会牵强附会了。王非凡 2007年

友情提示

欢迎阅读分享,拒绝技术盗转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792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