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山西省体育馆比赛馆

山西省体育馆比赛馆位于迎泽区迎泽街道办事处南内环街三社区双塔西街40号,年代为1958年。

山西省体育馆比赛馆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省体育馆比赛馆

山西省体育博物馆:在古今历史中见证山西体育崛起

每个人,都有关于体育锻炼的体验和记忆。个中滋味,顾拜旦在他《体育颂》中的形容可谓精准:“啊,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你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你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

在太原这座城市里,有一个承载着人们体育记忆的地方——山西省体育馆。它是太原的地标建筑之一,凝聚着山西近半个世纪的体育风云,定格了众多驰骋赛场的运动名将的身影,也年复一年地孕育着体育爱好者的梦想,挥洒着市民快乐健身的汗水。如今,山西省体育馆内还有一个新的“身份”——山西省体育博物馆。

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体育类地方专项博物馆,不仅介绍了古代体育发展历史的脉络,也用众多展品、老照片和奖杯再现了山西体育发展的历程。今天,“晋地宝藏山西博物馆之旅”带你走进山西省体育博物馆,在厚重的历史中感受体育文化的悠久,在一块块奖牌背后了解山西体育的发展之路。

1 历史中体育文明散发独特魅力

山西省体育馆始建于1958年,1961年投入使用,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批体育馆。如今的山西省体育博物馆,是在2010年本着“外部修旧如旧,内部焕然一新”的原则开始整修的。当你置身其中,就像推开了一扇认知的大门,让你重新认知体育、感受体育的魅力。

古代体育厅:“玩”,体育运动的雏形

在古装剧中,我们能看到很多游艺的场景,比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投壶”“马球”,《一脚定江山》里的“蹴鞠”,还有射箭、放纸鸢等……这些看似是古人休闲时的娱乐项目,其实都是体育运动的一种。在山西省体育博物馆,你就能看到“古代体育”的种类:球类、射艺、棋类、百戏社火以及武艺。虽然展柜内的文物实物不是很多,但是对于古代体育发展历程的表达非常完整。山西省体育博物馆从我省各类壁画、砖雕等文物中,梳理和寻找关于体育的线索和细节,追溯其发展史和演变史,讲述山西历史与体育相关的故事。

步入展厅,率先看到的就是石球。早在距今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就使用石球。这可是各种球类运动的雏形。当然,对山西这个历史悠久的文物大省来说,石球屡屡被发现。1953年,山西临汾丁村遗址发现了石球,后又在山西阳高县许家窑遗址中出土了2000多个石球。经考古专家判断,这些石球是旧石器时代的遗存,起初它是原始人用来狩猎获取食物的器具,但随着人类农耕文明日渐发达,石球也开始有了最原始的游戏功能。

在古代体育球类运动家族里,除了蹴鞠、马球,还有一项娱乐运动叫“捶丸”。在山西洪洞广胜寺水神庙中,就有元代《捶丸图》壁画,图中击球者的动态以及球窝、球杖,还有整个地形,描绘得非常形象。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幅《捶丸图》,至少说明当时的山西人十分喜爱捶丸运动。而古代的捶丸,与现在的高尔夫十分相似。

西周时期,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射,指的就是礼射,这是广大学子的必备技能,融合了比赛、礼乐和宴饮等内容。秦汉以后,废除了礼射,在射箭的基础上演变出投壶,成为技巧难度相对容易而娱乐性更强的宴宾游戏。古代的射艺,还是射箭运动的鼻祖,所以在山西省体育博物馆的展陈中,还展示了镞,也就是我们说的箭头。既然有箭头,那证明古人已经开始使用弓箭了,不管是战争时代的武器,还是骑射技艺的比拼和展示,都已经具备了射击射箭的核心工具和技能。

棋类,也算是竞技体育运动中的一种。在古代,棋类的种类很丰富,从象棋到围棋再到六博棋,这些在山西都能找到根儿。在体育博物馆内,这些故事也逐一呈现。山西省沁县烂柯山上,有一处北魏时期雕刻的“二人对弈”的石像,不难看出老者们对弈的是象棋。如今,这幅对弈的场景被还原在了展馆之内,呈现了棋逢对手、妙招叠出的情景,也说明象棋运动早在1500多年前就已经在三晋盛行。展柜内,还有一块块或黑或白的石块,是从陵川棋子山采集回来的。传说,有二位老者在此山中对弈,一位年轻人在观战,两位老人在对弈中打翻了棋盘,撒得漫山遍野都是黑白棋子,“棋子山”因此得名。山上那些颜色深浅不一的圆形石块,据说就是黑白棋子化成的。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间社火和武艺都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们既是祖祖辈辈人流传下来的“智慧”,也是民间体育项目逐步发展的历程。在山西沁县南涅水石刻中,就有着内容丰富的百戏项目雕刻,表明了在北魏时期山西就已经存在了相当成熟的爬杆、抖空竹等技巧性活动;展柜中展示的马戏砖雕,为山西襄汾金元墓出土,通过砖雕呈现出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社火活动非常风靡。地下文物反映地上生活,石棺上的杂耍活动、南涅水石刻的百戏图、砖雕上的马戏活动,都可以看出至少魏晋到金元时期,百戏社火项目丰富多彩,受人喜爱,且从未间断。

近现代、当代体育厅:山西体育的起步阶段

古代体育注重“玩乐”,让人在修身养性之间体会到了运动的魅力,那么到了近代和当代时期,体育就正式出现了。19世纪末,近代体育项目开始传入山西,在三晋大地上兵式操形式开始出现,体操、田径、球类依次在军校、教会学校、普通学校开展起来,逐步在社会上推广,这是山西现代体育的奠基期。步入近现代、当代体育厅,你能看到山西体育事业的蹒跚起步,宛若看到了一棵幼小树苗直至长成参天大树。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月,举行最早的运动会——“万寿节”学生大运动会(“万寿节”为慈禧太后70寿辰而取名),有迅跑(短跑)、最远驱奔(长跑)、排害猛进(障碍赛)、长驱竞优(竞走)以及民俗体育等14个比赛项目,此次运动会已初具近代体育比赛的内容和特点。10年之后的民国四年(1915年),山西举办了学校第一届运动会,撑杆跳作为新兴项目首次亮相。

在此时期内,由孔祥熙(山西太谷县人)代请一批体育教师,推动了当时的学校体育教育事业。1918年,在山西定襄县举办了大规模的运动会,共计96所小学和一所中学参加,是山西境内开展最早的县级运动会。到了1919年,山西全省第一次学校联合运动会在太原举行,参赛队伍中有山西大学、太原师范学院等众多学校。20世纪30年代山西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运动技术水平,还从全国各地聘请了体育教育专家和运动员来晋执教。

作为体育博物馆,该展厅内有一个板块非常吸引人,那就是“根据地体育”的内容。在很多综合或革命专题类博物馆里,你能看到很多红色峥嵘岁月及战争年代中遗留下来的革命文物。但是在体育博物馆,你看到的是根据地中留下的与体育相关的深刻印记。

山西主要有晋绥革命边区和晋察冀边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以八路军总部领导下的一二九师和一二○师开展的体育活动最引人瞩目。

你知道棒球运动是谁开展起来的吗?那是刘伯承倡导起来的运动,在386旅大力推广,到1942年前后发展到极盛时期,几乎人人都会打,如722团2炮连,从连长到炊事员都会打棒球,大家都喜欢,有空就比赛,技术提高很快。他们还创编了一首《棒球歌》:“一根木棒三尺三,小小球儿圆又圆。大家走上运动场,你攻我守干一场。看得准,打得狠,练习瞄准打敌人。”

谁又是篮球运动的推崇者?答:朱德。1937年底,朱德率八路军总部东渡黄河,驻扎在洪洞县马牧、白石一带,次年春,移驻武乡县王家峪。为了提高部队指战员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朱德强调运动要经常,打仗是格斗,体力锻炼很重要,并带头参加体育活动。1938年元旦,朱德在洪洞县杜戍村检阅686团全体指战员后,和干部、战士打了一场篮球,当时朱德已年过半百,但他身体强壮、球技娴熟,博得了观众的赞赏。左权将军也很喜爱体育活动,他最喜欢打排球,他和战士们一起修排球场,制简易排球网,一起上场打球。

1940年,晋绥边区第一届运动会在兴县举行,比赛项目有田径、篮球、排球、拔河等。运动会结束的前一天已听到了炮声,贺龙司令派练兵团去狙击,比赛则继续进行,运动会下午闭幕后,士兵背上背包,挂上粮袋就直接奔赴前线了。根据地战斗频繁,物质生活极度艰苦,在这样的情况下,八路军继承工农红军的光荣传统,积极倡导和组织军队与地方开展体育活动,增强体力,振奋精神,为中国近代体育谱写了新篇章。

在随后的板块中,就是山西当代体育的发展了,从全民健身,到体育场馆的建设,从山西体育彩票的建设到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成立和成熟,山西体育事业在蓬勃发展中锐意进取,这些成果和成就被定格在体育博物馆中,更留存在了山西体育发展的版图中,让公众了然于心。

2 体育名人堂的那些山西健儿们

在体育博物馆二楼,是“山西体育名人堂”展厅。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人名,他们是山西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前辈。早在1985年,原国家体委就授予山西292名老体育工作者“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称号,他们为我省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名字值得永远铭记。

在二层展厅,你能看到很多山西运动员的“身影”,从奥运会到亚运会再到全运会,每一位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勇士们,都在展厅内得以呈现。你瞧,奥运会蹦床项目冠军董栋,他的签名球衣就放在展柜内。山西的摔跤名将梁磊,早在体育博物馆成立之初,他就将自己摔跤生涯中取得的奖牌全部捐赠了出来,其中有全运会金牌3枚、铜牌1枚;亚运会铜牌1枚,亚锦赛银牌2枚、铜牌2枚;国际A级赛事银牌2枚;全国年度比赛金牌10枚,加上全国比赛奖牌,共计37枚。在偌大的玻璃展柜里,摆放的全是梁磊的奖牌,那是一个运动员的青春,饱含了众多汗水、泪水和血水的记忆……这里,有运动员一生中最为耀眼和光彩的见证,所以当大家来此参观时,别忘了到此展柜去看一看。

博物院不仅仅记录历史,更多的是把知识传递给公众,如果你想了解与体育相关的常识,那就一定要仔细品味了。在“奥林匹克走廊”的展示空间中,主要展示了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发展、宪章及历届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历届的中国奥委会主席等情况,以及历届奥运会的简介,在此一目了然。

为了增加互动,该展厅铺设了环形跑道,还有领奖台,如果你看到兴致盎然,不妨也奔跑起来吧,顺便站在领奖台上感受一下全场聚焦的快乐和荣耀。

3 国防科技展厅:山西无线电运动雄风

走出体育博物馆主馆,参观还未结束,顺着体育博物馆往南走100米,有第二个大展示板块——国防科技展厅。

国防科技展厅以开办科技体育特色项目展览为重要内容,把以前分散的无线电、航空展厅合并扩大,集中展现了国防运动的壮大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展厅内很多展品都是全国唯一。

你或许会问,体育和国防科技有什么关系?新中国成立后需要建设有效的国防力量,国家很需要国防建设的人才。上世纪50年代,国家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的换代装备移交给国家体委(国防运动委员会),培养航空、射击、无线电重要人才,当时培养出来的很多人才都输送到部队和国防通信部门。

展厅东侧,能看到一个像储物柜一样的“大家伙”,这是个400瓦发射机,是军体局无线电训练时曾使用过的设备。这样功率的发射机,在部队是当时的集团军才可以配备的。1997年军体局撤销,各类设备要进行处理,山西省无线电定向运动协会从废品收购员手下“抢救”下来这部机器。据了解,这是全国现存唯一的400瓦民用电子管发射机。

展厅内,你还能通过琳琅满目的展品,看到中国无线电发展的脉络。展柜内放满了各种发报机、无线电发射机,比如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用的“71式报话机”,以及“大哥大”的鼻祖“步谈机”等等。时至今日,不少无线电爱好者常常聚集此处,用摩尔密码发报,用无线电发射信号,相互切磋彼此的技艺,也将无线电运动的科普带到千家千户。

4 小展品大故事,你千万别错过的“经典款”

接下来,就要为大家推荐几件展品,这些展品背后不仅仅记录了一个时代,更折射了山西体育发展的历程,值得你驻足观看。

新兴力量运动会奖章

新兴力量运动会奖章由我省女子篮球运动员李香林捐赠,她曾代表新中国参加该项运动会。“新兴力量运动会”的背景是这样的:1952年7月17日,国际奥委会在赫尔辛基举行第47届会议,以33票对20票的多数通过了邀请中国运动员参加本届奥运会的决策。但由于退守台湾国民党一再阻拦,中华全国总会收到邀请电时,已离奥运会开幕仅几个小时了。7月19日,周恩来总理做出批示:“一定要去,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升起就是胜利!”本届奥运会后,为抗议有国家带头在国际奥委会内搞“两个中国”,新中国离开奥运赛场长达32年之久,直至1984年才重返奥运大家庭。在此期间,印度尼西亚倡议,要举办不受大国控制的新兴力量运动会的设想,立即得到了中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1963年11月10日,第1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在雅加达开幕,该项运动会也仅举办过这一届,所以这枚奖章弥足珍贵。

画报上的“王氏姐妹花”

在近现代、当代体育厅内,你能看到一幅幅泛黄的画报和老照片,其中最吸睛的莫过于一对“洋娃娃”——王春菁、王春葳。王氏姐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王宪是清朝末年的秀才,山西宁武人。1906年山西省用英国的庚子赔款退款办了山西大学西斋,并保送了6名学生去英国留学,王宪便是六人之一。在英国学习期间,王宪认识了后来的春菁、春葳的母亲爱伦派克。学成后王宪便带着妻子回国。每逢周末夫妻俩都要打网球,每次打网球他们都要带上春菁、春葳。久而久之,姐妹俩与网球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3年10月10日至20日,在南京召开了第五届全国运动会。这是山西第一次参加全国女子网球比赛,王氏姐妹参赛。其时,全国体育事业比较落后,更何况网球这种“贵族运动”,许多省还没有开展这个项目,而山西队的王氏姐妹竟囊括单打、双打冠军,成为那届运动会轰动一时的新闻。南京的报纸以醒目标题报道,“山西得女子网球锦标——全胜四川连得三组王氏姐妹打遍天下”。此后,她们还多次代表山西队参加华北运动会,取得惊人战绩。当时的东方画报、上海良友杂志社、勤奋书店等报纸杂志都给以充分报道。

山西骄傲周晓兰和董栋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我省共有33名运动员代表中国参赛,取得2金4银3铜。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作为山西人有一种自豪感,因为重返奥运大家庭的中国代表团中,有一名来自山西的运动员,被誉为“天安门城墙”的女排名将周晓兰,她为我省夺得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枚奥运金牌(团体)。28年后,伦敦奥运会山西选手、蹦床运动员董栋又实现了山西奥运单项金牌零的突破,山西体育翻开新的篇章。

北京奥运会火炬和中国金牌运动员签名簿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第一次位居奥运会金牌榜首位,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展厅内有一把北京奥运会火炬,为时任山西省体育局局长苏亚君捐赠,该火炬是苏亚君传递的山西第8棒火炬;另有一个《2008年北京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金牌运动员签名簿》,上面都是获得了奥运冠军的中国运动员的签名,非常珍贵。2018年,在山西省体育博物馆国防科技体育厅揭幕仪式上,时任山西省体育局局长、现任山西华舰体育控股集团董事长赵晓春将自己的这份收藏捐赠了出来,丰富了该馆馆藏。

5 山西体育冷知识

山西体育史上的十大教授

20世纪30年代,山西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运动技术水平,用高薪聘请“十大教授”来晋执教。所谓“十大教授”(亦称“十大体育教员”),指时任山西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及省立一中体育主任兼“华北体育联合会”执行委员张武成从1933年前后从外地聘请来的体育工作者。“十”是个概述,并非专指十个人,具体为17人。这些“教授”为改变山西体育落后面貌起了重要的作用,培养了一批优秀运动员。

山西最早的足球队——“动生”足球队

20世纪初期,太原的一些院校和大同的省立三中等学校都组建了学校足球队。其中一支足球队,以其扎实的基本功、娴熟的技术水平成为当时球队中的佼佼者,它就是“动生”足球队,这是山西最早的足球队。“动生”足球队成立于1931年11月,球队的指导员为张武成、高锦江。高锦江就是“十大教授”之一,华北足球名将。全体队员共18人,都是来自太原市的大中专学生。1931—1937年华北运动会山西省足球代表队的队员,多数是选自“动生”足球队。这些队员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动生”足球队的队长刘锦标,大家都称他为“草上飞”,被誉为一代青年国脚。“七七事变”爆发后,随着抗日战争发展,“动生”足球队的队员随各院校先后离开太原,1937年球队解散。“动生”足球队是20世纪30年代山西现代体育短暂繁荣的一个缩影。

山西是第七届华北运动会的东道主

华北运动会,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影响力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区域性运动会。1919年4月14日至16日,第七届华北运动会在太原举行。据《阳曲县志》记载,为承办此次运动会,当时的山西政府临时将小五台(当时为太原旧城池,东南处一片旷野)派工兵部队平整碾轧成为“小五台体育场”。

晋地宝藏山西省体育博物馆地图

因为运动,人类生生不息。因为体育和健身,人的灵魂更有归依。山西是华夏文明发祥之地,同时孕育了灿烂的体育文明。在旅游和研学中,我们如何更好地了解山西体育文化呢?就让山西文博达人闫鑫带领我们,一起出发吧!

1、运动源起(5天)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勤劳聪慧的祖先,在生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体育形态。在这片沃土上,遗留下很多旧、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蕴藏着多种体育文化,也成为很多体育项目和群众健身运动的源头。

山西省体育博物馆—太原迎泽公园藏经楼(群众体育文化代表场所之一)—太原崛(山围)山(体验健身步道及寻找壁画佛传故事中的运动场景)—大同市博物馆(看阳高县许家窑遗址出土旧石器时代石球、北魏杂技佣等)—云冈石窟(第五十窟北壁雕有撞伎即爬竿伎)—朔州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两万八千年前的石镞)—朔州右玉玉龙国际跑马场及国际马术俱乐部(有汗血宝马,承揽国内国际赛事)—长治沁县烂柯山(弈棋烂柯传说地)—晋城陵川县棋子山(传说中的围棋发源地)

2、壁上风生(3天)

佛教壁画中常见佛传故事,其中,佛传故事中常表现体育活动场景,如射箭、举重等,表现太子未出家前宫廷的生活,以烘托佛教创始人在宫廷的贵族生活。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体育活动是古代必不可少的一项娱乐健身运动。

山西省体育博物馆—太原崛(山围)山多福寺(壁画佛传故事)—忻州繁峙县岩山寺(有金代壁画“射九重鼓图”,凝固一箭射穿九鼓的瞬间)—吕梁汾阳市圣母庙(有明代壁画“侍女围棋图”)—晋中平遥镇国寺(壁画佛传故事)—晋中太谷净信寺(有清代壁画“逾马奔驰图”)—临汾洪洞广胜寺水神庙(有著名的元代壁画“捶丸图画壁”“对弈图”)

3、诸子百戏(3天)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中,有一项独特的项目——百戏。百戏就是杂技表演,有点类似现代体育的体操表演。秦汉之际,这一运动形式已经成为贵族享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墓葬中、石窟上都雕刻有它的形象。

山西省体育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民族熔炉展厅有百戏石刻)—长治沁县南涅水石刻(有北魏石刻立体“百戏图”)—临汾襄汾县丁村(曾出土两块击鞠即打马球的砖雕)—运城稷山马村金代砖雕墓(有金代竹马戏、击鞠等内容)—吕梁离石汉画像砖博物馆(画像砖上的杂技)

山西晚报记者 吕国俊 孙轶琼 南丽江 通讯员 杨敬

参观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数字展馆心得体会

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实现了数字化手段的展示,不仅给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进一步了解山西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展览,提供了全方位视觉的盛宴,而且也似一枚兴奋剂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来山西探奇揽胜。数字化展馆的的展示,提高了山西的知名度,同时也是青少年及党员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结合党史教育,我谈一下参观了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数字馆的心得体会。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三晋大地抗日烽火遍地生,千山巨川报国鼓鼙连云撼。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城。创建于1988年,馆名为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是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历史的大型革命纪念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型革命展馆。巍巍太行山,拳拳爱国心。八年抗战历程,永载革命史册 。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总结历史经验,明确路线政策。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蔡家崖乡蔡家崖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馆建于1962年,属于红色旅游景点。著名的“晋绥干部会议”就在这里的“晋绥军区礼堂召开”。当年毛主席发表了《在晋绥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并亲笔题写了土地改革和亲民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总政策,对全国新老解放区的土改、整党工作,以及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右玉精神展览馆》:勤奋干事创业,改变山河面貌。右玉精神展览馆是以植树造林改变右玉面貌为主线,通过图文、视频、实物、声、光等多种表现形式,全面展示了右玉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设绿色美好家园的奋斗历程。该馆的建成开放,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与弘扬右玉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新平台。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争取民族独立,书写胜利篇章。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坐落在距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城南45公里麻田镇上麻田村西南部。素有太行山上的“小江南”之称和“小延安”的美誉。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华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八路军总部、军首脑机关曾在此驻扎。他们在此书写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篇章。是中国革命纪念地之一。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杀敌报国看天下谁是英雄,中华勇士阻外寇浴血铁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西南30公里处的白崖台乡。1937年7月底,日军占领了北平、天津之后,由北向南发动了全面进攻。南口、张家口先后沦陷,山西的北部地区完全暴露在日军的炮火之下。第五师团在先后侵占了阳原、蔚县、广灵、浑源、涞源、灵丘之后,飞兵直取平型关,企图以快速机动、迂回包抄,避实就虚的战法抄断雁门关中国守军的后路然后夹击太原。为阻止敌军南犯,太原、第二战区于9月22日至9月30日组织平型关会战。八路军115师既遵守战区的出击计划,又坚持独立自主,主动设伏,9月25日于乔沟一线全歼日军的后续部队及辎重队,获得大捷,成为抗战时期的经典战例。

《太原解放纪念馆》: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太原解放纪念馆位于太原东山的牛驼寨。这片土地当年曾是解放太原的主战场之一。与国民党经过一个多月的浴血奋战,1949年4月24日太原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三晋星火大地起,爱国燎原有志士。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太原市文瀛湖畔。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不少对近现代山西政治有重要影响的事件,是省城的重要政治活动中心。彭真等人在这里组建了山西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太原支部。为纪念山西党组绶的成立,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决定建立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为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革命活动有堡垒,抗日救亡勇向前。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五一路小北门,旧址原为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始建于1919年,是阎锡山创办的一所专门培育全省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后成为山西革命活动的坚强堡垒之一。

《石楼红军东征纪念馆》:抗日反蒋、渡河东征。石楼红军东征纪念馆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城东征大街。为纪念1936年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东渡黄河,建立抗日山西根据地的历史业绩而立。

《徐向前元帅故居》:元帅故居爱国地,出生入死为革命。徐向前元帅故居位于山西省五台县东冶镇永安村,始建于清道光初年,徐向前元帅就出生在这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娄烦高君宇故居》:窑洞灯火彻夜明,岭底志士跟党走。娄烦高君宇故居位于太原市娄烦县静游镇岭底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高君宇故居建于清同治年间,坐北朝南,以砖窑洞为主。

《刘胡兰纪念馆》:生是党传人,死亦党之魂。刘胡兰纪念馆坐落在山西省文水县刘胡兰村(原名云周西村)村南。刘胡兰,生于1932年,小小年纪就参加了革命,1947年遇害时,年仅15岁。她的英雄事迹很快传遍全国,毛泽东曾为她亲笔题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山西爱国主义教育数字展馆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看一遍浑身就热血澎湃。每一处展馆都是一座革命胜利的里程碑,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的动力,提醒着我们牢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志士,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

山西四季风旅游研学夏令营走进山西省工艺美术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体验非遗,感知传统

2018年7月19日,来自四川绵阳东辰国际学校的山西四季风旅游研学夏令营第一期营员们来到山西省工艺美术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开展研学旅行参观活动,观看皮影,体验非遗,在研学中传承文脉。

19日上午八时三十分,60多名营员们走进山西省工艺美术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认真参观,全面系统了解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山西传统文化,同时馆内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非遗皮影展演《猪八戒背媳妇儿》、《鹤与龟》、《老鼠娶亲》,并为营员们带来现场体验表演皮影戏《乌鸦与狐狸》,以及揭秘榫卯构造——小酒桶孔明锁等体验活动。

研学活动结束后,营员们流连忘返,此次研学活动通过馆内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使得大家对非遗文化得以进一步了解,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在非遗文化的滋养中,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馆内将非遗文化变得可观、可感、可触,真正实现多彩非遗,活态传承,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文明,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营造全民了解非遗,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

图:王晓宁 文:芦玺文 审稿:李晓霞

让工艺美术走进千家万户

让千家万户走进山西省工艺美术馆

山西省工艺美术馆长期免费对观众开放,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和艺术爱好者光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739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