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莒县定林寺

千年古刹定林寺,始建于东晋,兴起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全寺南北长95米,东西宽52米,总面积4900平方米,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以山门、大雄宝殿、校经楼、三教堂为中轴,大雄宝殿为主体向前后左右展开。主体建筑,飞檐螭首,雕梁画栋,既轩敞典雅,又古朴大方,具有典型的北国古建筑风韵。

大雄宝殿,通高9.2米,进深3间,殿内塑像中为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左右分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身后为四大天王。东侧为药师佛、西为阿弥陀佛。

校经楼位于定林寺中院,原名毗卢阁,为浮来八景之一。“校经楼”三个字系郭沫若先生于1962年亲笔所题。此楼是当年刘勰校经之处,现已辟为刘勰生平陈列馆。馆内塑有刘勰像,陈列各种版本的《文心雕龙》及历代研究文献。

莒县定林寺

三教堂院内的有一棵银杏树,据传为唐代所植,树龄约1300多年。三教堂是山东省唯一一座三教堂,供奉的是儒、释、道三家。不同宗教信仰的教徒可同堂礼拜,实在是化解矛盾,调和争辩的好办法,体现了现在的和谐共处。

此外,还有亘古一人、泰山行宫、三爷殿、十王殿、接官厅等。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境内浮来山景区浮来峰下

门票:免费

交通:

自驾:莒县博物馆——振兴东路——振兴西路——定林寺浮来山风景区文心亭天下银杏第一树莒县朝阳观华人寻根馆


一苇渡江的达摩祖师,圆寂后葬于河南陕县西李村乡陡沟村定林寺?

菩提达摩,意为“觉法”,简称达摩,他是南北朝时期来中国传播佛教的印度高僧。达摩为南印度人,系南天竺国今印度南部香至王第三子,姓刹帝利,生有瑞相,学法于西天二十七祖般若罗尊者,达摩曾自言年岁有一百五十余岁。达摩是在南朝宋代(420—479)年间先到达中国南方,后又到北魏传授大乘禅法的。达摩到北魏传法之时,魏境主要盛行经论讲授之学,对达磨的大乘禅法不能理解。只有慧可和道育等少数弟子能理解、传承达摩禅法,尤其是慧可,后来被尊奉为禅宗二祖。相传,农历十月初五为菩提达摩禅师的圣诞日,有关达摩的记载最早见于《洛阳伽蓝记》。

达摩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一直以来被强调至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西祖第二十八祖”和“禅宗初祖”,中国禅宗因此也称“达摩宗”,达摩所传的禅宗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相传,达摩祖师来到中国后曾见梁武帝,虽然梁武帝笃信佛教,但达摩所传的禅法与梁武帝的崇佛主张发生冲突。因此,达摩在南方的传教也因机缘不契而转向北方。在达摩渡长江时,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飘然过江,这就是达摩祖师著名的一苇渡江的故事。北上之后,达摩来到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而坐,得“壁观婆罗门”之雅号。

达摩祖师面壁九年的原因,即达摩禅法的教旨,道宣解释为:“如是安心,谓壁观也。如是发行,谓四法也。如是顺物,教护讥嫌。如是方便,教令不着。”在达摩之后有二祖慧可断臂求法,由此建立了禅宗的法脉传承。达摩的事迹充满着传奇色彩,一直流传着达摩多次被毒之说,从中不难见到传法之艰辛。至于达摩的最终结局,在《续高僧传菩提达摩传》中记载为“游化为务,不测于终”,也有传是因为法脉终得传续,虽中毒而不再自救。禅宗传人中国后,经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为两派,北方神秀主张渐修,南方慧能主张顿悟,时称“南能北秀”。

中唐以后,经慧能弟子神会等人提倡,南宗成为禅宗正流而盛行。宋元以后继续流传,对宋明理学的形成发生了重大影响,曾传播至朝鲜、日本,现在还流行于欧美各国。达摩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如此重大,但他圆寂何处,历史却无定论。据史载,达摩归宿有两种说法,一是“携只履西还”,《旧唐书神秀传》和《重修菩提达摩大师塔铭并序》记载,东魏使臣宋云自西域回国时,见达摩大师于葱岭,手携只履翩翩独行,所以便有了“携只履西还”之说。二是圆寂于“洛水之滨”,《旧唐书神秀传》、《续僧传》记载,“534年至537年灭化洛滨”。

另外,日本禅宗博士铃木还说达摩祖师晚年去了日本。那么,达摩祖师晚年到底去了哪?圆寂何处呢?根据《河南道志》记载,“空厢寺在州城东一百又七里处,熊耳山西,即初祖达摩葬处。”空厢寺位于河南三门峡市陕县西李村乡陡沟村北约1公里的熊耳山西麓,原名定林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至75年。相传,达摩离开少林寺后,游至定林寺,在此地继续传播禅法,后圆寂于此。有人见他携只履西还,此处留下只履空棺,故将定林寺改名为“空厢寺”。实际上,达摩在此地圆寂后,遗体被火化,火化后棺内放达摩的一只履,便成为“只履空棺”。

据史料记载和文物部门的勘察,空厢寺原有的主体建筑,坐东向西,依山势而建,沿中轴线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山殿、大雄宝殿、千佛殿、山陆殿、白云观音阁、钟楼、鼓楼、藏经楼等。其南有达摩塔、达摩殿、转角楼、南僧院、北僧院等,寺院殿合计400余间,占地50余亩,寺院南50米为塔林,占地30余亩,有大小墓塔400余座。兴盛时僧众达800余人,房屋400余间,占地160余亩,堪称名扬天下的佛教圣地。由于年久失修和人为破坏,昔日兴盛的空厢寺现仅存遗址。古寺遗址上,仅有达摩塔一座、房舍三间。达摩塔是达摩圆寂后,由积庵法师于东魏孝静帝元象六年(538年)初建,当时定名为“圆觉空塔”。

唐玄宗天宝元年(724年)改为“圆觉空观”,今通称达摩塔。塔为砖结构、两层基座的七级浮屠,高约十二米,呈八角型,西南面有一拱窗,第二级塔身腰部有砖雕花卉图案,每面两幅,共十六幅。明洪武五年(1372年)古庭禅师重修达摩塔。在离达摩塔不远处,现存有三通石碑,其中一通是由梁武帝萧衍为表彰达摩创立禅宗的无量功绩,亲自撰写碑文的《南朝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石碑,碑文显示达摩祖师圆寂后葬于定林寺。

韩国扶余定林寺址

538-660年间,百济迁都至扶余,在其中心区兴建了定林寺。在遗迹发掘现场讲堂旧址中出土的瓦片上,发现了刻有《太平八年戊辰定林寺大藏唐草》的字样,太平八年是辽的年号,相当于高丽显宗19年(1028年)。类似的文字在此大量出土,是高丽瓦片出土量中最多的一次。定林寺是高丽重建时期的代表性遗迹。

从伽蓝配置形式看,寺里的建筑布局采用了一塔式配置结构,即从南边向北,中门、石塔、金堂、讲堂,按顺序建在一条直线上,周围用回廊隔开。但有趣的是,包围在伽蓝中心的过道布局不是呈正四边形而是北边间隔相对较宽的梯形平面。

在发掘遗址现场,寺址前方是莲池,保护石佛坐像的建筑物建于1933年,百济时建的5层石塔(国宝 第9号)和高丽时代建的石佛坐像(宝物 第108号)仍保存完好。出土遗物中还有百济和高丽时代的装饰品之类,如砚台、土器和用泥土做的佛像。

定林寺址五层石塔(国宝 第9号)

建于扶余定林寺内的石塔,窄而低的第1层(基坛)上面是高达5层的塔身.新罗和唐朝联合军灭了百济后,唐朝将军苏定方曾将此塔作为“征伐百济纪念塔”,并为其题字。后来还曾被误称为“平济塔”。基坛每个面中间和棱的部分都有柱子。塔身部分在各层主干部的各条棱部也都有柱子,上窄下宽的形态,这种技巧来自于木建筑结构中的酒壶式圆形收分法。薄而宽的塔顶轻柔的凌驾于四角形的飞檐之上,一幅展翅欲飞的样子。第1层采用同样的手法,整个建筑结构,不仅仅是单纯的模仿木建筑结构,而是设计布局更加科学、有创意性,使塔整体看起来既庄重又美丽。

定林寺石塔和益山弥勒寺址(国宝 第11号)中现在只剩2层的百济时代石塔,作为当时保留至今的遗物,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精巧简洁的造型美,展现出超凡的格调,散发着不一般的风采,是极为美丽的作品。它们作为百济时代的建筑,可谓是韩国石塔建筑的始祖。

石塔建筑,吸收了木建筑的长处,不仅仅是从架构上简单的模仿,而是融合了合理和建设性的创意,使石塔建筑整体的形态更为优美和庄重,赋予石塔更为高雅的气质。定林寺石塔,在最下面一层的塔身4面,还刻有苏定方将军的记功文,这些都是后事。 在寺址发掘现场,还出土了刻有“定林寺铭”的瓦片和其他大量瓦片。

指定

[定林寺址]史迹第301号(1983.03.26 指定)

[五层石塔]国宝第9号(1962.12.20 指定)

休息日

年中无休

利用时间

夏季(3~10月) 09:00~18:00

冬季(11~2月) 09:00~17:00

入场费

成人(19岁~64岁), 青少年(13~18岁), 儿童(7~12岁)

个人 - 成人 1,500韩元 / 青少年及军警 900韩元 / 儿童 700韩元

团体 - 成人 1,200韩元 / 青少年及军警 700韩元 / 儿童 500韩元

团体 30人以上

残疾人,国家有功者,扶余郡民免费

可用设施

自行车无人出租处

停车费

免费

韩语信息服务

文化解说社导游 (10人以上)

中文地址

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扶余邑定林路83号

平定县开河寺石窟

开河寺石窟开凿于平定县石门口乡乱流村西魁头山南侧。坐北朝南,分布面积285.1平方米。据石刻题记记载,石窟分别开凿于东魏武定五年(547)、北齐 皇建二年(561)和北齐河清二年(563)。摩崖造像开凿于隋开皇元年(581)。2013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开凿于断崖上,从东往西,分别为Ⅰ、Ⅱ、Ⅲ石窟及摩崖造像。三个石窟均为四角攒尖顶,三壁三龛式,窟宽1.3~1.5米,进深1.05~1.5米, 高1.4~1.5米。Ⅰ窟窟门呈圆拱龛形,现已毁,八角门柱两侧各雕一力士像,均残。窟门上方凿成横长方形框,其形如一横匾。框内正中雕一圆拱形小龛,八 角龛柱,尖拱龛楣。龛内雕一佛二弟子像。龛左侧为世俗供养人题名,右侧为北齐河清二年(563)开凿洞窟的发愿文。主室正(北)壁,壁面中部通壁开一龛, 圆角平顶,龛两侧为八角龛柱,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龛下须弥座两侧壁面刻有世俗供养人题名。左(东)壁与右(西)壁均为壁面中部通壁开一龛,龛形制 同正壁,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像。Ⅱ、Ⅲ窟分别开凿于东魏武定五年(547)、北齐皇建二年(561)。两窟形制、造像与Ⅰ窟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其三壁三龛 均为凸字形,十分罕见。石窟外还雕有附龛,三窟共有大小龛约40个,大小像约76个,题刻5处。

摩崖造像系利用陡直崖面开凿而成,为一组较大的造像。正中是半跏趺坐佛,再外侧为二胁侍菩萨。左侧菩萨下崖面镌刻隋开皇元年(581)开凿摩崖大像的纪年题记。

开河寺石窟虽然洞窟规模很小,造像形体亦不大,但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在洞窟形制方面,开河寺石窟均为方形,四角攒尖顶,三壁三龛式。这种形制 是北魏以来流行的主要窟形之一。在山西其他地区也有较多发现,因此可以视为山西地区北朝时期石窟的基本形制之一。第二,开河寺石窟的龛形颇具特色,第Ⅱ、 Ⅲ窟多作凸字形龛,此类龛形不见于中原北方地区其他北朝的石窟寺,是目前仅见的实例。第三,洞窟上方凿成横匾式的长方框,框内镌刻开窟发愿文,这是目前所 见惟一的实例。第四,摩崖造像主尊佛像作半跏坐姿,这种坐姿的大佛极为罕见,仅在邺城地区石窟中有实例,如北响堂北洞中心柱北壁龛内主尊佛像。半跏坐式是 响堂山石窟表现弥勒佛的一种坐式,故推测开河寺摩崖大佛也应是弥勒佛,其来源于邺城地区的石窟寺。

开河寺石窟开凿于东魏至隋初,约在清朝后期遭到严重破坏,几乎所有头像均被凿毁。(光绪《平定州志》卷3称寺院佛像“无一完体,相传为流寇所伤”,则佛 像所遭受破坏必在光绪年之前。)虽然如此,但开河寺所有三个洞窟和摩崖造像都有明确的开凿纪年题记,因此是山西中部地区一处比较重要的石窟寺,对于研究这 一时期石窟造像及其编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供稿:阳泉市文物管理处 郝楚婧)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725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