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明内长城遗址(繁峙段)

明内长城遗址,繁峙段由灵丘县境北上进入繁峙县,起点为神堂堡乡神堂堡村东南3000米处,经过横涧乡平型关,止点为大营镇团城口村西北2000米处,向北进入浑源县境。海拔1100~1700米之间。墙体分黄土夯筑和石砌两种。共存墙体17段,全长约3.8万米,沿线存关2座,堡11座,敌台79座,烽火台33座,碑竭6通。据《明史》、清光绪《山西通志》等记载,此段长城修筑于明代成化至万历年间(1465-1620)。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历代长城为山西省重点文物单位。

信息来源:忻州网

明内长城遗址(繁峙段)

塞外长城:航拍明长城遗址(西寺段)

10月4日中午,离开方山永固陵之时,偶然看到北面有一座巨大的夯土台,顺着道路行驶到尽头,才发现它竟然是一处明长城遗址。我操作自己的大疆精灵3无人机进行航拍,飞到空中才发现东西两侧的长城绵延起伏,烽火台一个连着一个,不愧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点击链接 观看精彩视频:航拍大同塞外长城

明朝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不同于秦始皇所建造的万里长城,也被称为“边墙”。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经过近两年的调查与测量,2009年4月18日首次公布明长城数据:人工墙体的长度为六千二百五十九点六公里;壕堑长度为三百五十九点七公里;天然险长度为二千二百三十二点四公里。东起鸭绿江,连接秦长城,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人和东北女真人的骚扰,明朝自始至终都非常重视对长城的修建,逐渐形成“九边”分区防守和分段管理的制度。据《明史.兵志》中记载: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治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

在大家的印象中,万里长城好像都是由青砖包裹,看上去十分坚固和美观。其实,明代的长城只是在东部险要地段,利用条石和青砖包裹墙体,绝大多数的长城则是由夯土堆砌而成,经过几百年岁月的打磨,如今已经面目全非。

西寺段的明长城与北魏冯太后的永固陵南北相望,墙体顺着山势的边缘蜿蜒盘旋,烽火台矗立在山顶险要的位置,共同描绘出塞外长城大气磅礴的姿态,好像一条巨龙,横于天地之间。

历史的见证,永靖县境内小茨沟的明长城烽火台遗址

资料:甘肃明长城属明代“九边重镇”之固原镇一部和甘肃镇,起自嘉峪关,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经肃州、金塔、高台、临泽、甘州、山丹、永昌、民勤、凉州、古浪、天祝、永登、景泰、兰州(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皋兰、榆中、靖远、平川、永靖和环县等24个县(市、区),全长1738.3千米,在全国明长城沿线10个省区中最长,占全国明长城总长度(8851.8千米)的五分之一。甘肃明长城是以墙体为主,以烽燧(线)和壕堑等形式为辅的综合性军事防御体系。除因河或凭山为险、挖壕阻隔外,主要以黄土夯筑。

在盐锅峡镇小茨沟、上车村,看到这些遗迹虽然得到了保护,但是毁坏还是非常严重,如此简陋的保护措施,怎么能挡得住人类疯狂的建设和自然环境无情的毁坏呢?幸好,近年来,永靖县政府部门加大了保护力度,让我们还能看见这些传说中“险固无比、雄伟的长城”的断壁残垣。在这些长城遗迹南面山峦的最高峰,雄踞着2座烽火台:下铨烽火台和小茨沟烽火台,和焦家烽火台遥遥相望,俯瞰黄河、湟水河交汇的龙汇川。从地理位置上看,小茨沟烽火台遥望的应该是兰州红古区的烽火台,焦家烽火台遥望的是福川墩疙瘩1号、2号烽火台。但与书本、网络上的资料差别较大。

在永靖县境内,保存比较完整的烽火台遗址,现在仍然保持着"烽火万里相望"之势,也许是因为偏远,没有遭到破坏。

透过图片可以隐隐约约看见兰州最美小镇达川镇

烽火台,又称狼烟台。据史料记载,烽火狼烟是古代边防队报警的信号。古代边疆戎兵为及时传递外敌入侵的消息,每隔一定距离即在地形较高处修筑一个烽火台,平时备足柴薪,发现敌人入侵,一台点燃起烽火,邻台见后立即举火,警讯很快传告全线戎兵,做好御敌准备。

我们看到,这些遗址正面临表面风化、风雨侵蚀、裂隙、坍塌、人为破坏等等因素的影响,在日益萎缩,它们还能存在多久呢?

负责编辑:兰州黎黎网

榆阳古遗址之明长城遗址

据《明史》卷九十一兵志边防,明宪宗成化九年(1473),命延绥巡抚都御史余子俊大筑边缄“由黄甫川西至定边营千二百余里,墩堡相望,横截套口;内复堑山堙谷,曰夹道,东抵偏头,西终宁固。”此为二边长城,亦称“铲削二边”,二边长城位于大边长城以南,与之并行,全长571公里,现大多已毁。明《延绥镇志》记载,明成化十年(1474)润六月,为加强防卫能力,余子俊率军四万,仅用三月就修补和增筑了东起清水营(今府谷清水)西到花马池(今宁夏自治区盐池县)全长一千七百七十里(一说一千四百里)延绥边墙。后来经过再修和重建,全长达561公里。榆林大边沿线筑有36营堡,兵马众多,防守严密。按《明会典》:延绥居九边之一,地当蒙套,防御冲要,当时经制官兵计五万五千三百七十九名,马、驼三万三千一百匹。

榆阳区段,东起大河塌乡海则沟村东,西至红石桥乡长城峰村西,蜿延110公里。长城墙、烽火墩、营堡均为夯土筑成。原长城墙一般高6~8米,宽4米,烽火墩和戌楼高8~10米、宽6~8米不等。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境内保宁堡至常乐堡一带长城及所建戍楼、营堡大部分外用砖包砌。民国年以来,长城上的砖逐渐被当地群众拆去建房屋,至20世纪70年代初拆除殆尽。现境内长城残垣断续相连,一般残垣高出地面4米左右;有残存烽火墩台、戌楼共200余个,一般高出地面5~7米;屯兵城堡遗址4个。1982年境内明长城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721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