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复真观

复真观,这座在武当山狮子峰60度陡坡上的古代建筑,被当今建筑学家赞誉为:利用陡坡开展建复真观,这座在武当山狮子峰60度陡坡上的古代建筑,被当今建筑学家赞誉为:利用陡坡开展建筑的经典之作。复真观背依狮子山,右有天池飞瀑,左接十八盘栈道,远眺似出水芙蓉,近看犹如富丽城池。古代建筑大师们,巧妙地利用山形地势,不仅创造出1.6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而且建造殿宇200余间,结构出“一里四道门”、“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十里桂花香”等著名景观。

复真观

复真观大殿,又名祖师殿、玄帝殿,是复真观神灵区的主体建筑,也是整个建筑群的高潮部位。通过九曲黄河墙、照壁、龙虎殿等建筑物的铺垫渲染,在第二重院落突起一高台,高台上就是复真观大殿,富丽堂皇的大殿使人感到威武、庄严、肃穆,顿生虔诚之感。

复真观大殿敕建于明永乐十年,嘉靖年间扩建,明未毁坏严重,清康熙二十五年重修。因清代维修为地方官吏和民间信士捐资,虽然难以保持原有建筑的皇家等级,但却增加了许多民间建筑做法。所以,通过大殿,可以同时看到明、清两代的建筑技术和艺术的遗存。

大殿内供奉真武神像和侍从金童玉女。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组巨大的塑像为武当山全山最大的彩绘木雕像,历600年,仍灿美如新。

在玄帝殿北侧门外,是一处幽静雅适的院落,建有五云楼、藏经阁、皇经堂、道房等。皇经堂,是住庙道士诵经拜神的场所。五云楼也叫五层楼,高15.8米,是现存武当山最高的木构建筑。

古代人民在不开挖山体的情况下,完全依山势变化而建,取得了整体布局和实用性的双重最佳效果。五云楼采用了民族传统的营造工艺,墙体、隔间、门窗均为木构,各层内部厅堂房间因地制宜,各有变化。

五云楼最有名之处,就是它最顶层的“一柱十二梁”,也就是说,在一根主体立柱上,有十二根梁枋穿凿在上,交叉迭搁,计算周密。

这一纯建筑学上的构架,是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杰作,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因而也成了复真观里的一大人文景观。有人说,这“一柱十二梁”,还寓示真武矢志不渝,潜心苦修,终成栋梁之才。

在复真观建筑群的最高处,耸立着明代建造的太子殿,小巧精致,又不失皇家建筑的气魄。太子读书殿里,布置得独具匠心,少年真武读书的壁画、石案、笔墨、古籍等,所营造的刻苦读书的氛围,让人联想到当年幼年太子生活学习的艰辛、信心和恒心。

殿内供奉有铜铸太子读书像,是武当山唯一求学祈福之地。古均州(今丹江口市)著名人物如北宋真宗、仁宗二朝三次拜相的张士逊、清代云南巡抚贾洪昭、陈世美等都曾来此参拜许愿,最后都金榜题名、功成名就。

可以说,太子坡的古建筑群基本上是按照真武--的故事来精心设计的,古代建筑大师们巧妙地利用山形地势,使一座座建筑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

景点位置

十堰市丹江口市武当山狮子峰60度陡坡上

贵阳八大景观之真山真水过花溪

养生之道网导读:天下美景“三分山水七分打扮”,而花溪,却是“七分山水三分打扮”。当年陈毅游花……

天下美景“三分山水七分打扮”,而花溪,却是“七分山水三分打扮”。当年陈毅游花溪时,在《花溪杂咏》中这样写道:“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从贵阳市区河滨公园前的公交车站乘大巴车,途经花溪公园、石板镇、镇山布依寨,不出花溪区就可直达天河潭。

贵阳市南郊17公里处的花溪公园素有“高原明珠”之称,山水出色。南明河自广顺流入贵阳,其龙山峡至济番桥一段称花溪河。河流在此三次出入于两山夹峙之中,入则消失成为潜流;平波碧绿,岸柳依依。蛇山与龟山对峙,中隔一水,平桥水面宽阔,过桥就是深藏不露的碧云窝。百步桥是弯弯曲曲置于河坝上的石跳墩,游客经此牵手蹑脚而行,别有情趣。

天河潭原名天生桥,位于贵阳市南郊花溪河上游车田河段的石板镇芦荻村旁,距贵阳24公里,是继花溪公园之后,新开发的风景旅游区之一。典型的薄层碳酸岩裸露地块,褶皱频繁,断裂交错,河谷拐曲,沟壑纵横。在堆积了二十多处钙化滩坝的河段上,形成了纷纭复杂,多彩多姿的喀斯特奇观。河水流经天河潭受阻,产生回旋涡流,在强烈的冲刷溶蚀作用下,历经百万年,形成庞大的龙潭洞。从天生桥头顺蜿蜒曲折的石级小径而下,回望天生桥,花溪河水从桥洞飞泻而出,水花四溅,如捣珠崩玉。沿石壁小道穿过桥洞,眼前又是一番景象,一汪碧水,如少女的眼睛,清澈明亮,那从崖壁上挂下的缕缕藤蔓,裸露在石壁外面的灌木根须,如少女的秀发,飞洒飘逸,清风徐来,荡舟碧水中,顿觉神清气爽,旅途劳顿立刻被一洗而消。

泛舟从一小孔入龙潭洞。龙潭洞岔洞较多,呈瓜藤状分布,洞内全长约1000米,最宽处80余米,暗河水最深处21米。水洞以隽秀闻名,精描细染,如细细品味,不胜怡然。泛舟至龙潭洞西出口,前面便是翠溪了,绿的山,绿的水,更有那夹岸生长的蓬蓬翠竹,荡舟翠溪,仿佛置身于绿的海洋之中。

卧龙滩瀑布位于天河潭下游500米处,宽210米,是迄今发现的国内最宽的钙化瀑布。丰水时,瀑水如脱缰的野马轰然而下,势不可挡,在冲坑溶潭下溅起漫天水雾,蔚为壮观。枯水季节,瀑顶上挂下的瀑水如丝如绺,在微风的吹拂下,扬扬洒洒,绵绵不绝,像《蓝色多瑙河》,时而激奋昂扬,时而缠绵婉转。

镇山布依寨三面环水,一面依山,是一个布依族、苗族杂居的村寨,全寨有120多户人家,其中80多户是布依族,30多户是苗族。寨子依山势而建呈“马蹄”型,所有房舍都被圈在了两道城墙之内。这种封闭的建筑布局其实就是典型的明朝军队屯兵之地。据说,镇山布依寨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调北征南时,有一位祖籍江西吉安府名叫李仁宇的将军被派遣率兵征伐贵州,后在此屯军落户,至半边山后,“入赘班氏始祖太之门,不数年,生二子,长房属李,次房属班。” 至今已沿袭到第十七代。李将军作出与当地土著布依人联姻这样的选择,这在当时,是十分了不起的。从镇山布依寨古老的城墙、村寨的布局、李将军的坟冢,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镇山布依寨同古代军事文化的一种密切联系。

步入镇山村,首先印入眼帘的是石头的世界--石头的寨墙、石头的寨门、石头的街巷、石头的墙壁、石头的瓦……大至粗犷肃立于寨头的隘门、寨墙,古朴典雅的民居,小及盛水的水缸,喂猪的猪槽,均由石头或石板构成;木楼用石块砌墙,或以石板嵌于木柱之间,形成别具一格的石质板壁。屋面用石板相迭铺盖,这些石料构成的房屋,工艺精湛朴实,造型美观大方;还有的四面由石壁封顶,石柱支撑、石阶上面亭榭楼台。石材的选用及其垒砌,堪称一绝;有用石块,精凿细錾安砌的,还有用乱石堆砌,再用水泥沟缝的,砌石逗缝紧密,缝格层次匀称,就连干净清爽的院坝,寨中小路都由石板铺墁而成,形状各异,不拘一格,结构紧凑,充满质感。

面对这石头的世界,你不得不赞叹镇山人对生存环境的抗争和适应能力,你不能不惊叹镇山人的匠心独运和高超的建筑艺术。

登高俯瞰,石片盖顶的布依民居层层叠叠,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俯瞰花溪湖,可望“半边山”、“一线天”景点。沿石板路下去,寨脚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游船划过,泛起层层涟漪,显得宁静、安详。河对面一山兀立,人称“半边山”,这山一面平缓,一面陡峭,像被刀削了似的,一半留在了这里,另一半则不知去向。又恰似一头雄狮,日夜守护着这座美丽的村寨。因了这半边山,镇山布依寨又平添了几分秀色,引得众游人频频留影。

在镇山,早晨和傍晚,炊烟袅袅升起,寨子上空形成一层岚雾,像薄薄的轻纱将整个寨子笼罩起来。房檐下,孩童嬉戏玩耍,晒坝里鸡鸭鸣叫,树林间雀鸟啁啾。傍晚,夕阳跌进水里,染一水橙红,两岸青山也镀上了一层红晕,怪羞怯可爱。此时此景可谓:“斜阳红浸水,飞鸟自连云,谷响闻猿啸,林香失麝群。”街巷里、三两妇男往来,或带着一天劳作的收获,或肘挎菜蓝,行色自如,整个寨子弥漫着的就是这样的农家生活气息。避暑攻略

气候:贵阳是全国十大避暑胜地之一,年均气温15摄氏度,7月平均温度为18-26摄氏度,7、8月是雨季,到此旅游必备雨具,贵州水多,不少景点都需要涉水,所以备一双凉鞋。

交通:从贵阳市区河滨公园前的公交车站乘大巴车可直达天河潭,途经花溪、石板镇、镇山布依寨旁,交通十分便利、水路、陆路皆可到达。自驾车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条是从贵阳出发,经花溪公园,可直达镇山村。另一条是从贵阳出发经省农科院到石板哨前左拐,经一条笔直的水泥路面直达镇山布依寨。

住宿:经过几年的旅游开发,目前镇山布依寨许多农家都有农家旅馆,一般10元/人。由于大多数农家旅馆的厕所都离住处较远,建议带上电筒。“真山真水”旅馆居住位置较佳,坐在庭院里就能欣赏到美丽的镇山布依寨风景。

饮食:镇山布依寨里的农家腊肉、血豆腐、熏豆腐干等系列腊味食品做得十分地道,色香味俱佳。从河里刚打捞起来的白条鱼,用油炸过以后,醮上特制的辣椒面,咬一口,香酥可口。还有白辣椒、酸菜汤也很好吃。每年春夏季,是吃野菜的最好季节,地米菜、水芹菜、狗牙菜、菲菲菜、剪刀菜等,都是附近农民一大早采来的,又新鲜又好吃。一般一家三口吃普通餐,四菜一汤,包括腊味拼盘和野菜,消费大约在40-50元之间。如果是团队,20元/人就可以了。

☆☆☆☆☆☆☆☆☆☆☆☆☆☆☆☆☆☆☆☆

欢迎关注养生之道网微信公众号

→搜索微信号:aiys137

→查找公众号:养生之道网

→我们的口号:传播健康理念,宏扬养生文化!

△△△想它、爱它,记得就要关注它!△△△

☆☆☆☆☆☆☆☆☆☆☆☆☆☆☆☆☆☆☆☆

观展|陕历博的文物“修复季”,修复我与文物修复之间的距离

萌发

文物修复师,听上去似乎是个渊博、严谨又有点禁欲系的职业,有点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感,而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系列纪录片的播出燃起了观众们对文物修复的兴趣,不仅使修复师们成为广大少女的新晋男神,更是让众多高考学子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了文物修复类专业,人们对它的好奇程度不亚于“埃及法老”、“木乃伊”等。

期待

所以就在今天下午,我终于奔赴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期待已久的《赏延素心——文物“修复季”特展之书画修复》。虽说是在校文博学生,无奈所学专业并非文物修复,因此,我对文物修复这个事就和广大观众一样充满好奇。一路公交加上天气有点热,工作人员也不知具体位置在哪,最终我满头大汗地来到了展厅,并见到了负责导览的杨老师。

赏延素心——文物“修复季”特展之书画修复

说到书画修复,相信大家不久前也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毕业于西北大学文物保护专业优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书画修复师们。陕历博具有书画修复一级甲等资质,书画修复自1991年开馆至今,在一代代修复人的传承下,秉承“传承历史,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将书画修复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修复神话,所以陕历博办文物修复季特展底气十足,也让我万分期待。

展言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文物保护修复室面积130平方米,作为集中展示馆藏文物保护修复过程的空间,开展“文物保护修复季”工作。本次“文物保护修复季”系列展览共四个单元,将从书画、金属、陶瓷、杂项这四个方面分别展示文物修复技术,全方位展示文物保护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旨在弘扬传统技艺、普及文物保护知识,为世人揭开文物修复工作的神秘面纱。“赏延素心”正是本次系列展览中的第一个单元,主要展示馆藏书画文物调查分析、修复工艺、收藏保养等内容,向各位游客展现书画文物修复的真实场景,近距离观察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感受文物修复的工作过程与状态。

但说实话,因为这个位置很不显眼,位于地下一层,大厅中也没有标识路引,观展有点茫然。据杨老师说,由于这个展属于临时开展,2月16日开展到4月26日撤展,时间稍微有点短。又因为要呈现书画文物修复的真实场景,受到修复环境和场地等的要求,不太适合在正规的临时展厅布展,因此选择在离文物修复室较近的场地临时组建一个修复场所。

展陈内容

在透明玻璃房内进行书画修复过程的展示;

整个修复展示分为修复区、材料区、裱画墙、清洁区、主机房和风淋室,另外还有外部全程分区监控的播放屏;

修复台靠近一侧的玻璃墙,方便大家观看。我在参观的时候正赶上高师傅和他的两个学生进行揭腹背纸的过程,全程小心谨慎又仔细,桌子旁边放着喷壶、毛笔和毛巾等书画修复用具;

采用手搓、镊子夹取等方式;

在背纸发干不好揭取后也有喷壶加湿的过程。

严谨细节

现如今,珍贵文物均使用低温冷冻消毒等设备。每当文物从地库里拿出来展览后都要通过设备进行灭菌杀毒,尤其是书画类文物作品,极易出现霉菌感染等情况,书画作品中出现的霉菌种类很多,有红霉、 白霉、黑曲霉等,若不经过灭菌杀毒,不仅本项文物受到感染,也极易给地库内的其他文物带来感染及危害。

监测台

修复步骤

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的修复一般主要是八个步骤:

清洗、揭心、修补、托心、贴折条、矾画心、全色与接笔、装裱

关于古书画修复的步骤,我也只是了解个大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也可以观看《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三集。

意犹未尽

其实整个参观体验还是与我的期望稍有偏差,因为被玻璃房隔绝,博物馆又人声嘈杂,根本听不见修复人员在说什么,加上修复的台子距离有点远,实在和“近距离观察文物修复师的日常”有些差距,也使观众对整个书画修复过程仍旧云里雾里,来观看的游客驻足时间都不超过一分钟便离开了。但也不得不说一定程度让大家过了眼瘾,观众留言区也一众好评,都表示很震撼很新奇,满足了好奇心。单就从展览的初衷“展示馆藏书画文物调查分析、修复工艺、收藏保养等内容,向各位游客展现书画文物修复的真实场景,近距离观察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感受文物修复的工作过程与状态”来说,无疑是成功的。

观众留言区

最后即将离开时,我也填写了游客调查问卷,并写上了自己的一点期待,就是希望这个展览能够继续开办,给我们观众提供这样一个修复观感体验;同时,如果能够加上声音的输出,那将不仅单纯是看修复,更多的将是听修复、学修复、普及保护的过程了。

展思

至于此次展览的主题“赏延素心”可谓意义深远。“赏延”一词共有两个含义:一是赏赐延及后代,多指恩荫官员的后嗣;二是引领观赏之意。“素心”一词则是“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素心如简”。杜甫《次空灵岸》云“向者留遗恨,耻为达人诮。回帆觊赏延,佳处领其要。”这正是文物修复师们的初心和使命,淡泊名利之外,没有杂念,谢绝繁华,回归简朴,虔诚地对待文物修复事业,以素心匠心传承历史,还原历史本来的样子。他们就像时间旅者,用着古老的工艺,把文物倒流回最初的样子,用双手,诉说珍贵文物的价值。

展讯

展览时间:2018年2月16日至4月26日,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9:00—11:00,14:00—16:00

展览地点: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厅地下

作者:小蛋挞

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Mark仔#西北锅巴

王乔洞和洞真观

王乔洞和洞真观

中国道教中的道众嗜好住洞,这种洞一般选址在幽僻神秘的地方。据说,道教的经典秘籍也大多珍藏在洞中,珍藏经典秘籍这些洞大多建造在海外名山上,或者干脆就建造在天上云端里。“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这些诗句中的洞都令凡夫俗子无限向往。

在河洛地区,王乔洞和洞真观足堪称得上榜上著名。洞真观在王乔洞附近,王乔洞和洞真观同是著名的道教胜地,其地在今新安县铁门镇南山。

王乔洞和洞真观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们地处浅山区,这个地方独树一帜的优美风景自不待言,令人感到亲切的是它们就处在寻常百姓身边,大雅藏身大俗之中,鸡犬之声相闻。

王乔洞地处众多黄土丘陵环抱的一片小山包中,这片小山包局部呈“山”字形,陵丘如龙虎伸臂左右环抱,王乔洞就处在“山”字起笔的一竖“1”上。王乔洞的左右腋窩处各有一条深沟,沟中有自然生成的无数股山泉,山泉势如巨蟹吐沫,从沟底的土壁上纷纷涌出,泉流淙淙,常年不断。王乔洞左边沟中的泉水尤其旺盛,泉水在沟的中部汇聚成一个水塘,水塘约有两亩大小,清澈的塘水呈现出青蓝色,水面白云蓝天浮映,恍若仙境。

洞真观在王乔洞外不远处,山门对应水塘而建,道院内的大殿厢房鳞次栉比,飞檐斗拱,跑兽凌云,十分幽静壮观。

最奇特的是王乔洞和洞真观的山门外左侧的地质,土山之中生有四五丈多高的石灰岩,这些石灰岩俗名上水石,石上多孔窍,大小孔窍密如蜂窩。历代王乔洞的道众们依山凿洞,洞中供奉有王乔、关公等神祇。整个王乔洞和洞真观山门外古柏参天,花树掩映。有十数株千年古柏虬枝如龙,生机盎然,古柏的根如蛇样缠绕紧抱着上水石,显示着王乔洞和洞真的与众不同。

王乔洞因何得名?原来王乔洞所处的山又名烂柯山。传说在很久很久之前,有一位新安村民名叫王乔,王乔家中贫寒,以打柴卖柴为生。某一天,王乔到山中打柴,遇到两位老人在一个山洞门外的一株古柏树下下棋,王乔见到这两位老人白须拂胸,神定气闲,一派仙风道骨的模样。王乔心生爱慕,感到十分好奇,就站在旁边看两位老人对弈。两位老人边对弈边饮酒,还拿起两枚大红枣递给王乔吃。这样不知不觉到了中午,两位老人下罢了三盘棋,其中一位老人对王乔说:“小伙子,晌午了你还不回家去吃饭。”王乔说:“我还没有打柴呢”。王乔正说着,两位老人突然隐身随风而化不见了踪影。王乔伸手去拿斧头,用手一摸斧头把,却见斧头的木把已经朽成了灰尘,再去瞅肩上的麻绳,用来捆柴火的麻绳也沤成了灰烬。

王乔没有了打柴工具,只好悻悻地下山回家了。王乔回到家中一看,自家的老宅早就面目全非了。询问家人后王乔才知道,家中有位老者是王乔的十六代孙子。古人把斧头的木把称柯,后来,人们就把王乔经常打柴的山叫烂柯山,把王乔观棋附近的那个洞叫王乔洞。

新安县志记载,洞真观建于元代大德年间,主体建筑为三清殿,三清殿顶为木结构,飞檐画栋,十分壮观。洞真观院内另有三观殿、圣母殿等建筑。洞真观是新安县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已升格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洞真观中有数名道士居住,也是新安县道教协会的办公场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610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