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侯家窑遗址

侯家窑遗址位于阳原县东井集镇侯家窑村西南1000米处,1973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卫奇等发现,1976年正式发掘。发现人类化石16件,还有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发现石制品14041件,其中石球1079件,最大的超过1500克,最小的不足100克,是古人类打猎用的“飞索石”,举世罕见。其地质年代距今10万年。

侯家窑遗址

侯家窑遗址和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遗址共同构成许家窑—侯家窑古人类遗址。在侯家窑遗址发现人类化石16件,还有大量的脊椎动物化石。发现石制品14041件,其中石球1079件,最大的超过1500克,最小的不足100克,是古人类打猎用的“飞索石”,举世罕见。其地质年代距今10万年。

侯家窑遗址发掘出土的古人类化石,不论分布规模,还是埋藏内涵,一定程度上可以与北京猿人相媲美,是我国旧石器考古史上的绚丽瑰宝。

侯家窑遗址规模宏大,出土的石器和动物化石极其丰富。石器类型复杂,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钻和数量较多的石球。石器中的许多类型在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中可以见到。动物化石有鸵鸟、鼠兔、虎、

野马、野驴、披毛犀、赤鹿、河套大角鹿、扭角羊、野猪等。其中以野马、披毛犀和羚羊化石数量最多。 侯家窑遗址属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一处重要遗址,为研究原始社会人类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198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以“许家窑——侯家窑遗址”之名,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遇见•千年——临博暑期夏令营遗址探秘活动之走进马家窑遗址

塬上吹过的

那是带着马家窑泥土味的风

你听 你仔细听

那沉闷的呼吼

是先民祭祀洮水的祈祷

是先民狩猎高原的号角

我来了 我躬身快跑着

去亲近你 惊艳世人的身影

也未曾想

会不会扰乱 千年的梦

5000年

还是我们人类的童年

你已用智慧

点燃文明的曙光

这儿就是先民生活的地方

时光已过千年

重温历史

远眺洮水

又仿佛看见你

临溪而坐执毫描绘图腾的身影

那千年不灭的窑火

那彻夜不绝的鼓声

是你对生命的祝福

是马家窑的

声音

......

知识小链接

马家窑遗址位于临洮县城南12 公里洮河西岸,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88 年1 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面积9万余平米。现根据2012至2016年考古工作成果,修订遗址范围为2.19平方公里。

2014-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该遗址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使我们首次系统地了解了马家窑遗址部分地区的文化层分布情况、遗迹遗物的分布、保存情况以及自身特点,这将会解释和探讨马家窑聚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复杂程度,进一步揭示马家窑文化从仰韶文化中独立出来,如何逐步形成自己独特文化面貌的过程,并将用以研究中华文明起源乃至世界文明发展。

我和历史有个约会

特别鸣谢

社科院考古所西北工作站

临洮县南街小学

来源|临洮县博物馆

编辑|毛丽娜

责编|赵建民 杨 阳

编审|谭明强

总编|边国鹏

临洮县融媒体中心所属“看临洮”微信公众号享有版权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互联网、无线客户端、微博和微信等平台上使用须取得临洮县融媒体中心的授权,注明作者及出处,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

临洮人都在看

山西大同“许家窑遗址”旅游开发构想

山西大同“许家窑遗址”旅游开发构想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04期 武全(山西大同大学商学院)

摘要:许家窑遗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古城村境内,是迄今为止我国旧石器中期古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最丰富和规模最大的遗址之一。因其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具备一定的旅游开发条件,因而可将“许家窑遗址”以博物馆形式进行保护开发,同时辐射周边景观,依托北京市和大同市,以点带面,形成一个内涵丰富的立体旅游区。

一、“许家窑遗址”的发现及意义

许家窑遗址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才面世的。据有关资料介绍,许家窑遗址的发现过程大致是这样的:1973年6月初,考古工作者卫奇和盖培在虎头梁地段进行考古发掘,为了扩大战果,他们商量决定向西延伸,于是卫奇便到雁北地区进行调查。根据以往的经验,他首先到当地的药材收购站了解龙骨的收购情况。所谓龙骨,实际是古代的大象、犀牛等哺乳动物骨骼的化石,因其有药效作用,药材收购站都按药材收购。在大同市,卫奇来到了位于四牌楼西侧的药材收购站里。一位姓李的老收购员热情接待了他,不但领他进库房参观收购的大量龙骨,而且提供了好多处化石的来源地,其中阳高县古城公社许家窑村引起了卫奇的注意,因为一枚比较完整的古棱齿象的第三臼齿化石就出自那里。次日,卫奇直奔许家窑村。在村民热情的引领下,他很快就在许家窑村和侯家窑村之间的长形沟内找到了龙骨的产地,同时找到一些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残片和2件具有人工打击痕迹的石片。9月,著名学者贾兰坡、王建和甘肃省博物馆的谢骏义在卫奇陪同下来现场察看,仔细研究了从当地收购的一些化石标本,回所后写了《阳高许家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报告,发表在1976年第2期《考古学报》上,这是有关“许家窑遗址”的第一篇报告。

1976年春,以贾兰坡为领队,卫奇、李超荣和郑州大学历史系的王炳祥等人组成考古发掘队,对“许家窑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这次发掘后,根据文化遗物和地理条件,将曾经活动于此的古人类定名为“许家窑人”。为了更多了解“许家窑人”及其生活行为等情况,又先后与1977年和1979年两次进行了发掘。从此,“许家窑遗址”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极大的关注,沉睡了10万年之久的“许家窑遗址”也得以面世。

根据1976年发掘报告,从文化渊源上可以认为,“许家窑人”及其文化遗存是北京猿人文化的继承,无论从分布规模还是埋藏内涵上看,都可以与北京猿人遗址相媲美。许家窑文化的发现和研究,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找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存,发现了至今仍然为数不多的晚期智人化石,同时在文化渊源的探索中,它将早期的中国猿人文化和晚期的峙峪文化联结起来,充当了过渡桥梁。

20世纪以来,山西北部一系列重大的考古发现,使史学界得出了雁北(古大同湖周围)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结论,而迄今所知雁北人类最早的祖先就是“许家窑人”。它与丁村遗址(距今20万年)和西侯度遗址(距今180万年)一起,共同组成了纵贯全省,涵盖整个旧石器时代历史的三颗古遗址明珠,在国内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1996年,“许家窑遗址”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二、“许家窑遗址”的现状及其尴尬的处境

“许家窑遗址”就目前来看,并没有引起山西省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或者说至今根本就没有进行必要的保护,开发更无从谈起。遗址的现状可以说非常荒凉,一眼望去,只有当年发掘过的废墟,可以说明此处为一处国家级文保单位的只有两块说明性的碑文,一块是山西省人民政府立下的,另一块却是河北省人民政府立下的。然而,让人觉得尴尬的是,在这两块碑文上,一块写着“许家窑遗址”,另一块却写着“候家窑遗址”。原来,所谓的许家窑村和候家窑村,二者仅仅由一条叫梨益沟的小沟相隔,沟西为许家窑,沟东为侯家窑。但是,当年的考古发掘地就在沟西,也就是许家窑村,考古发掘留下的痕迹至今可见。但是后来河北方面注意到了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关系,并给与了相当的重视,也进行了考古发掘,并申请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候家窑遗址”,甚至将这一遗址命名为“候家窑—许家窑”遗址。

该遗址的发现始于上世纪70年代,其发现过程已在前文陈述过,考古学家以发现“许家窑人”遗址为题发表了许多论文,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因此说,“许家窑人”遗址这一名称早成定论,无可辩驳。中国社会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教授虽为河北人,但他将遗址定名为“许家窑遗址”而没有定名为“候家窑—许家窑人”,必然是从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出发,是为历史负责的科学结论。

文明没有国界,更没有省界可言。但是,文明却应该有省籍!“许家窑—泥河湾”在地质史上是一体的。泥河湾盆地或者整个阳原盆地,如同本省的天(镇)—阳(高)盆地一样,本身就是大同盆地的自然延伸部分,孕育“许家窑—泥河湾”文明的古大同湖主体就在山西省的雁北地区。当时学术界之所以把许家窑的古人类命名为“许家窑人”,应有以下考虑:1、侯家窑村所在的河北省阳原县东井集乡,先前一直属于山西省阳高县管辖;2、泥河湾层的古文明研究已有一定基础和知名度,而与其有共同文明母体的山西省雁北地区,显然也应有命名,避免以偏概全。但遗憾的是,河北方面在有关“许家窑——泥河湾遗址”的报道中,有关许家窑的内容很少,即便提到,也多以侯家窑代替,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可见,与河北方面的关注重视相比,山西方面却是让人尴尬的沉默。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文化抢夺现象的发生,为了让珍贵的“许家窑遗址”价值重现,亟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有效的保护!

三、"许家窑遗址"旅游品牌的开发方案与规划构想

在了解了"许家窑遗址"的重要意义和其目前的现状之后,关于“许家窑遗址”的开发方案,我认为可以将“许家窑遗址”作为一个点,以博物馆的形式进行旅游开发,建设“许家窑遗址”博物馆,同时辐射周边景观,依托北京市和大同市,以点带面,形成一个高品质的旅游区。这一设想方案的可行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证明:

(一)以博物馆作为“许家窑遗址”的开发形式的可行性分析博物馆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保护者和宣传者,其核心内容就是“知识殿堂”的教化功能。博物馆属于大众,通过博物馆的展示与普及,有利于保护该遗址文化与自然遗产,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增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亲融与和谐,也有利于带动当地旅游和地区经济,面向公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许家窑遗址”仅在1976年、1977年和1979年的三次发掘中,即获得人类化石材料17件,哺乳动物化石20种和一批骨、角器,还有各类石制品2万余件。其中,仅大大小小的石球就多达1079件,最大的重达1500g以上,直径超过100mm,最小的不足100g,直径在50mm以下。有的石球制作得滚圆,有的是半成品和毛坯,它们清楚地显示出石球制作的全过程。在一个遗址中发掘出这么多石球,在世界考古史上也颇为罕见,成为“许家窑遗址”文化的显著特色和独特风貌。

(二)具体操作的可行性分析“许家窑遗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古城村。就阳高县而言,它位于山西省东北部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东与大同市的天镇县和河北省的阳原县接壤,南与大同市所属的浑源和广灵两县以山为界,西与大同市所属之大同县毗连,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丰镇和兴和县隔山为邻,是东望北京,西进大同,南下太原的必经之路。境内有京包铁路、大秦铁路及109国道、京大高速公路、大塘公路和301国道横穿东西。省道公路纵贯南北,乡村公路纵横连网,经纬交织。“许家窑遗址”本身距离京大高速公路只有7km,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成为其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阳高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北有延绵15km的明代古长城,南有主峰海拔2420m的六棱山,火山群体连绵起伏,原始森林蔚然茂密,以寺庙为主体的历史遗迹比比皆是,堪称为极有开发价

三、“许家窑遗址”旅游品牌的开发方案与规划构想

在了解了“许家窑遗址”的重要意义和其目前值的旅游胜地。此外还有大泉山、致富山、云林寺、大辛庄古堡、孤山温泉度假村、罗文皂怪坡、友宰秋林冰洞、古城汉墓群、西团堡峪的白面坡和神泉等一大批正在开发和即将开发的旅游胜地。这些景观完全可以和“许家窑遗址”一起打造成为一个多功能的名牌旅游产品。

一个成功的旅游产品,必然不是孤立的,地域性旅游产品更是如此,需要有相应的旅游要素作为补充。阳高糖糕、拿糕、肉泡糕、大泉山白酒、尤其是阳高的杏脯,更是闻名遐迩,远销东南亚及日本等国。此外,由于阳高地处边塞,地域特色明显,处处可见号称冬暖夏凉的“土窑洞”这一黄土高原特有的建筑形式。此外,阳高温泉众多,水质优良;“二人台”历史悠久,风格独特;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总之,吃粗粮,住窑洞,游奇妙景观,购特色物产,洗温泉,赏“二人台”,这些旅游要素使“许家窑遗址”博物馆旅游产品具有立体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其文化内涵是相邻地区无法比拟的。

(三)具体实施建议综上所述,“许家窑遗址”完全具备旅游开发的条件和可能性。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申请修建“许家窑遗址”博物馆,使它成为我省历史学和人类学教育基地,把“许家窑遗址”博物馆作为重点旅游产业项目来抓,专人管理,专项负责。

2、开通许家窑交通专线。便捷的交通是旅游目的地实现的关键,要尽快打通“许家窑遗址”与京大高速公路的连接路段。该遗址现距京大高速公路只有7km,如果能将这一路段打通,将为“许家窑遗址”旅游开发构想方案的实现提供极大的可能。

3、积极筹措社会资金,树立“举市场之力”发展旅游业的观念,广泛吸收外来资金和社会资金,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当地的硬件设施。

4、在建设“许家窑遗址”博物馆的同时,充分挖掘阳高县和雁北地区的厚重人文特色文化,利用粗粮饮食文化、娱乐项目和其它乡土气息浓郁的地方文化,打造全面立体的旅游产品,真正实现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要素,与遗址博物馆形成互动。同时要不断增强当地居民的旅游服务意识,培养友善、友情、友谊的旅游氛围。

5、开发多条旅游线路。要把“许家窑遗址”纳入山西省和大同市的大旅游规划中,综合其周边旅游景观,依托大同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山西南部的寻根文化,合理设计旅游线路,制作内涵丰富种类齐全的旅游产品。

6、做好遗址保护与开发的辨证统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走“保护—开发—发展—保护”的生态与经济双向良性循环的路子。旅游开发方案的提出首先将保护列为首要任务,做好保护与开发两者的辨证统一,利用遗址旅游开发的过程和所得,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

规划是为了发展,保护与开发也同样是为了发展。开发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让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无疑是一种无法推托的历史责任。这份真实而脆弱的文化遗产,只有被大众关注和分享,才更具有生命力。“许家窟遗址”这一旅游品牌的成功塑造,也必将成为三晋大地乃至全国的一个旅游新星,实现其文化和旅游价值的统一。

梁宏刚:宁家坡新石器遗址出土陶窑的加固保护性搬迁与修复

摘要:宁家坡新石器遗址出土陶窑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保存最早最完好的庙底沟二期竖穴陶窑。由于地处黄河小浪底水库淹没区,我们对陶窑采用分块切割、套箱包装运输,最后异地复原陶窑的保护性搬迁修复方案。陶窑切割搬迁与修复时采用改性环氧树脂WB-1 型和WB-2 型加固保护用高分子材料;修复复原采用从Y501 陶窑火膛底部开始、吊装陶窑切割搬迁块拼对复原的方式;最后窑体内侧切割缝采用石膏色泥封补,外侧围裹建筑用砖,再调制石膏浆浇注固结整个窑体,最终完成陶窑的异地搬迁保护修复。

宁家坡遗址位于山西省垣曲县古城镇,地处国家重点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库淹没区内。南距黄河3.5公里,坐落于毫清河西南岸2级台地上,文化遗存以庙底沟二期文化为主,仰韶文化次之,其它时期极少。1997年,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库淹没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山西省垣曲县古城镇宁家坡村东北约100米处的宁家坡新石器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一系列重要遗迹。其中两座沿冲沟沟壁并列建造的庙底沟二期竖穴陶窑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史前时期陶窑遗存。

宁家坡遗址中部一条东西向弧状大壕沟,将遗址分为东北、西南两部分。两座发掘出土的陶窑东西并列于壕沟北侧断崖上(图一),西侧陶窑编号Y501,东侧陶窑编号Y502。两陶窑中心间距2.3米,内侧壁间距最近处不足0.5米。陶窑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火膛、火口及火道、窑室三部分。其中窑室前方开口一窑门,顶部开口一烟道,两窑除火膛略有不同外,其余构造基本相同。

由于陶窑遗址坐落于小浪底水库淹没区内,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因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决定搬迁复原这座陶窑。

一、陶窑的加固保护性搬迁

(一)保护搬迁方案选择与加固材料的筛选

土质文物一般指未经过人工特殊处理的土结构文物和由于地下埋藏环境影响而造成出土时完全腐朽甚至土壤化的有机质文物,如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西安半坡遗址)或商周时期的车马坑(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车马坑、山西曲沃晋侯墓地车马坑等),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力学性能,不仅在考古发掘中极易崩塌损坏,而且外观表面也极易风化剥蚀,不易保存。由于宁家坡陶窑属于粘土结构的出土文物,即土质文物,不仅构造松散、强度极低、不定形且易垮塌损坏,而且两座陶窑并排相连且体量较大,加之受当地地理条件所限,难以采取整体加固搬运的方法。通过筛选加固材料,进行现场实验论证,我们最终研究决定采用高分子材料对陶窑进行渗透加固,辅以石膏浆稳固增强后,用手工钢锯分块切割,最后采用“套箱法”装箱保护搬迁的方案。

陶窑加固保护性搬迁所用高分子材料,是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按照国内文物保护修复材料相对通行的原则进行合作研制,编号为WB-1型改性环氧树脂。WB-1型加固保护材料为淡黄色液体,粘度较低,流动性和渗透性较好。实验室和现场试验表明:WB-1型加固保护材料在密实度适中的土壤(d=1.5~1.7)中垂直渗透深度可达2厘米左右;冻融试验和湿热老化试验表明,在-20℃到30℃温度变化范围内和相对湿度30~95%、温度60℃5℃的环境条件下,其加固后的试样外观无明显变化;实验室热氧老化试验数据显示,室温下时效寿命超过100年。此外,材料固化后本身的拉伸强度超过200kg/cm,加固后的土壤试样压缩强度也高于100kg/cm;土壤中含湿量低于15%对材料的应用不构成影响;粘土样品加固后外观色泽变化不大。

经现场实验对比后(图二),最终选择35%浓度的WB-1型丙酮溶液进行陶窑的现场加固,该浓度下的高分子加固保护材料渗透性能优越,粘接力及强度较高,而且基本没有树脂表面反迁富集现象。

(二)陶窑的加固保护性搬迁

搬迁工作当年夏季开始实施。为了遮阳挡雨,使陶窑加固和切割搬迁的工程顺利实施,在遗址现场因陋就简搭建了一个简易塑料大棚。陶窑的切割搬迁是利用鱼头锯(一种木工手锯)进行的。现场实验表明,鱼头锯在切割过程对土块(搬迁块)能产生较大震动并导致土块疏散松,若不对土块进行加固,则切割和搬迁几乎不可能完成。加固时采用喷涂和浇淋WB-1材料的方法进行。喷涂浇淋后再用多次喷打丙酮的方法以改善渗透性。陶窑内侧面由于具有一层较坚硬密实的烧结层,且大多数被加固表面是向斜下方内倾或垂直,所以仅能采用喷涂WB-1的方法进行加固,渗透深度较浅。

在陶窑内侧面用WB-1加固并支撑木架灌石膏防止塌方后,对陶窑窑体外部以及需保留的与陶窑相关的沟壁内侧进行了大面积取土减薄,以利于切割搬迁。取土后陶窑外侧表面距窑内侧面约5~10厘米;陶窑外侧面大多斜向上,故基本采用浇淋WB-1的方法进行加固,同时在被加固表面用钢锥扎眼(间隔5~10厘米)后注射或浇淋保护材料,渗透度较深(>5厘米),且固化后有铆固的作用。取土减薄后的陶窑,采用“三明治”夹层式的石膏加固后,手工将陶窑分块切割(图三),切割块再用“套箱法”装箱,之后安全运输到山西考古所侯马南山的文物库房进行修复。

陶窑切割严格按照预先制定的方案执行,切割块的大小以最小损伤陶窑结构并有利于切割的原则,并且充分考虑了搬迁能力。切割块大小是根据预先编制的工程草图确定,陶窑外壁立面和窑体切割块约50厘米见方,陶窑下部火道、火口及火膛的切割块约100厘米见方。整个陶窑的切割是从Y501上部开始进行,然后从西向东、从上向下逐层进行切割搬迁,最后在陶窑底部确定了Y501和Y502火膛各一个切割块作为今后保护修复时的定位块,并进行了定位的测量、记录。

为保障今后陶窑修复的顺利实施,在每一层每一切割块经过石膏加固后的外立面上,用记号笔并楔入钢钉进行标记,同时记录每一标记点与相邻切割块标记点的距离。当陶窑切割搬迁至火道层面和火膛底部层面时,在每一层的每一切割块表面,用地质罗盘进行了2点以上的水平定位。

二、陶窑加固保护修复

由于采用了WB-1加固保护材料、“三明治”夹层式石膏加固以及“套箱法”包装,陶窑切割块无一受损,使得陶窑的保护修复得以顺利进行。两年后,这批陶窑切割搬迁块在异地修复成功。

(一)保护修复材料的改进

WB-1型土质文物加固保护材料在强度和渗透性方面均达到了切割搬迁陶窑的要求,尤其在强度上是目前已知对土质文物加固实验所使用的材料中性能最优越的,但渗透性能方面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现象:垂直渗透性能较高,水平渗透性能较差,毛细渗透现象几乎没有。另外,WB-1本身呈现浅黄色,尽管基本不影响被加固土质文物的外观,但尚未完全符合文物保护的要求。现场试验表明,WB-1在土壤含湿量低于15%,在气温20℃~35℃、相对湿度小于50%的气候条件宜于应用;在气温25℃~35℃、相对湿度45%条件下应用时效果最为理想。如果环境气温低于20℃或相对湿度高于50%时使用WB-1,土质文物表面会产生材料“析出”富集现象而使渗透性能下降,亦导致外表不美观的现象发生。

另外,由于陶窑搬迁中许多切割块未得到彻底加固,在开箱取块及复原搬运切割块的过程中极易造成这些切割块的破损,所以在陶窑修复的过程中仍需要使用高分子土质文物加固保护材料。所以,决定研制更好的土质文物加固保护材料。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在WB-1型材料的基础上,又改进研制了WB-2型,其各项性能指标与WB-1型加固保护用高分子材料基本一致,主要在色泽和流动性方面要优于WB-1型,渗透深度上较WB-1也有所提高,但浇淋WB-2后仍需多次喷洒丙酮以避免加固材料的反迁富集。此外,环境相对湿度高于50%时无明显“析出”现象,但气温低于20℃时使用会使被加固土质文物表面产生富集现象,影响渗透效果且色泽加深,固化时间也相应延长2~3天。

(二)陶窑的修复

1998年秋初,在侯马南山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文物标本库房院内,开始了搬迁陶窑的修复。项目组技术人员利用直径10 厘米左右的钢管、木材和石棉瓦,搭建了防风吹雨淋的大棚,保障了修复复原工程的正常进行。

修复复原工作是从Y501陶窑的火膛底部开始的。整个陶窑的最底部是Y501陶窑的火膛底部,根据原Y501陶窑火膛的形状及其底部距工作面的高度,在选址点进行修复基槽的挖掘和处理。基槽底部恰好清理至砾石层,因而在砾石层上首先灌注一层厚约10~15cm的石膏浆基础并硬化处理,基础与火膛底部的切割搬迁块之间再次利用石膏浆充填加固,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隔水防潮功能。

陶窑下半部分的切割搬迁块大多重达100余千克,为了保证陶窑文物的安全,选择用倒链缓慢吊装这些体积和重量都较大的陶窑切割搬迁块;倒链悬吊在大棚横梁上的活动钢管上,切割搬迁块即倒链的位置移动是依靠钢管的移动来实现。

与切割搬迁的过程相反,按照切割搬迁的测绘记录图,采取自下而上、从左(Y501)向右(Y502)的拼装修复过程。陶窑修复工程首先完成了已经做好基础的Y501陶窑火膛的修复,然后根据切割搬迁工程测绘记录图,同Y501陶窑火膛一样,将Y502陶窑火膛底定位并进行了修复,同时根据相邻切割块标记点的距离和地质罗盘的水平标记,修复了两座陶窑的火口和火道(图四)。

陶窑窑体修复工作,内侧切割遗留的缝隙连接处采用石膏色泥封补、外侧用砖围裹的方法进行,然后调制石膏浆浇注加固固结整个窑体(图五)。

最后,对陶窑文物位于沟壁一侧和顶部的外表面,使用与沟壁相同组成的粘土进行了表面处理,完成了陶窑文物的修复工作(图六)。

(三)陶窑修复后的现状

为了更加有利于陶窑的长久保护和保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修建了封闭式的永久性保护建筑物,并在建筑物内部搭建了高层平台,供参观考察者从陶窑顶部观察研究。时至今日,经高分子材料加固性保护搬迁并异地修复的这两座新石器时代的连体陶窑,保持了考古发掘出土时的原貌,结构和外观依然保持了这两座新石器时代陶窑出土时的面貌。

三、结语

(一)WB-1型改性环氧树脂应用于山西垣曲宁家坡陶窑遗址搬迁中的加固保护,WB-2型在宁家坡陶窑的修复保护中继续得到应用,加固保护与修复效果良好,而且WB-1与WB-2成为陶窑搬迁与修复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WB系列土质文物加固保护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性能:

1.良好的渗透性。在密实度适中的土壤(d≈1.6)中,垂直渗透可达2厘米以上。

2.耐候性好。在-20℃到30℃温度变化范围内和相对湿度30%~95%、温度60℃的条件下,其收缩膨胀率低于1%。

3.耐老化性能高。热氧老化试验数据显示,室温下寿命超过100年。

4. 强度高。材料本身拉伸强度超过200kg/cm,加固后的试样压缩强度也高于100kg/cm。

5.较好的亲水性。土壤含湿量低于15%对材料的应用不构成任何影响。此外,该材料加固保护后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对毛细水的蒸发渗透不构成影响。

(三)宁家坡新石器时代陶窑的加固保护性搬迁与修复的成功,开创了结构性大型土质文物异地搬迁修复成功的先例,也为今后类似的工程实践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实例。

附记:宁家坡新石器遗址出土陶窑的加固保护性搬迁与修复工作得到时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领导的大力支持,考古工地负责人宋建忠、薛新明自始至终给予了大力帮助,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技术人员田进明和考古技工牛秀平、冀保金、李全贵、宋小兵、石忠、田根虎、梁庆民等人均参加了这两座新石器时代陶窑的保护性搬迁与修复复原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梁宏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江汉考古》2018年第6期 此处省略注释,完整版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责编:荼荼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482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