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和平村旧址

和平村旧址在镇远卫城和平街南侧,坐南向北,为一组由高大土石围墙圈围起来的建筑群。原是晚清时期镇远总兵署衙门,民国初改为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

中文名:和平村旧址

和平村旧址

别名:镇远卫城和平街建筑群

占地面积:5148 m

建筑面积:1508 m

地点:镇远卫城和平街南侧

革命遗址 | 凤凰县和平起义旧址

湘西革命遗址

凤凰县和平起义旧址

凤凰县和平起义旧址位于凤凰县沱江镇文星街的沱江文庙,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开建,道光十九年(1839年)竣工。现仅存大成殿,其余建筑已拆毁。2002年5月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9年8月,程潜、陈明仁通电起义,湖南和平解放。中共湖南省委、湘西区党委及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将陈渠珍作为重要统战对象开展统战工作。10月下旬,陈渠珍在他的私邸召集了凤凰军政负责人商议起义事宜,成立了由62名委员组成的县治安委员会,着手开展和平起义和迎解工作。1949年11月7日,县治安委员会在县城文庙大成殿召开各界人士代表100多人参加的和平起义大会,会议通过了《凤凰和平解放电》和《凤凰和平起义的决定》,宣布凤凰和平起义,凤凰随即解放。

陈渠珍起义和凤凰县和平解放,在湘西产生了较大影响,为一部分处在徘徊观望中的国民党军政官员及匪首指明了出路,加快了湘西各县的解放进程。

来源|中共湘西州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中共湘西州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刘娜

监制|龙尧

线上和平 | 让红色记忆永不褪色—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

和平区位于天津市中心

虽然区域面积很小

但却拥有大量旅游资源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

我们将通过网上“云游”的方式

带您走进和平区的各个景点

用心和眼睛,领略和平的文化魅力

近代天津风云变幻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

救国救民的共产党人

展开了艰难又壮烈的革命斗争

在如今的和平区

还留有他们奋斗过的痕迹

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栋小洋楼

看一段令人心潮澎湃的革命历史

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和平区黑龙江路隆泰里19号,该房建于1915年,为里巷式结构的二层楼房。1936年3月至1937年2月。刘少奇同志任北方局书记时曾在此居住并办公。2004年,旧址经过修缮和复原,于2005年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内主要包括以照片、资料为主的图片陈列和以场景实物为主的复原陈列两部分,通过丰富的史料,真实再现了那段革命的光辉历程。纪念馆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序厅、惠兴德成衣局旧居复原陈列厅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展厅。

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

序厅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适应不同地区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先后在全国设立了十几个中央地方局。序厅展厅两侧的照片便是当年中共中央长江局、南京局、南方局的旧址照片。

在序厅中间,你能看到一副中国地图。在地图最上端有一座宝塔,它象征着革命圣地延安,地图下面有代表天津的解放桥和海河,中间中国地图呈现红色区域的就是当年中共中央北方局所管辖的范围。

惠兴德成衣局旧居复原陈列厅

惠兴德成衣局是于20世纪30年代初,在隆泰里19号开设了一间裁缝部,专门制作中式服装。1936年春天,刘少奇来津后,以南开大学“周教授”的身份居住在惠兴德成衣局楼上,在这里主持北方局的工作。

第一展厅

这一部分主要展现了从1924年中共中央北方局首次建立到1935年间,随着革命形势曲折艰难的发展。

1924年12月7日,中共中央北方局第一次在北京成立。1927年,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影响,北方区委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同年5月,中央常委会议决定成立中共顺直省委代替北方区委,继续领导北方党的中心工作。

1927年11月11日,中央决定撤销北方局,顺直省委继续领导北方党的工作。1928年3月和6月,刘少奇和陈谭秋先后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来津,指导顺直省委的工作,整顿北方的党组织。1935年,建立了以河北省委为基础的中共中央北方局,时任河北省委书记高文华出任北方局书记。1935年,在北方局和河北省委领导下,北平各校学生数千人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对帝国主义,史称“一二九”运动。为了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运动,天津10余所学校5000多名学生,也举行游行,随后与北平学生一起南下深入民间宣传救国。共同掀起全国抗日救国的新高潮。

第二展厅

1936年春,为了贯彻瓦窑堡会议精神,中央派刘少奇到天津主持北方局的工作。刘少奇抵津后,改组了北方局,刘少奇任书记,彭真为组织部长,对北方局之前的状态进行了整顿。

1937年2月下旬,刘少奇率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机关迁至北平。1937年8月,刘少奇到达太原,并在那里重新组建中共中央北方局,继续领导北方地区抗日斗争。

第三展厅

第三展厅还原了当时刘少奇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刘少奇严格按照中央的规定,生活上极为简朴。并且在这里从容领导北方人民开展了一系列的抗日救亡运动,树立了党在白区的工作典范。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新中国的成立,北方局逐渐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194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北方局,至此中共中央北方局完成了历史使命,这个充满了艰辛、热血的地方也随着战争的落幕归于平静。

如今的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纪念馆

早已告别了风起云涌

如今的它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这里丰富着海河沿岸的文化内涵

为各位游客重温那段历史

延庆红色旅游平北红色第一村沙塘沟 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霹破石村一日活动方案

在北京市延庆区崇山峻岭的燕山山脉深处有一个村子,村子里的人一半姓张,一半姓胡,因为地处长城脚下,据考证,村子最早形成于明朝朱棣时期,为明朝北部边疆军户后代组成的村落,这里世代男耕女织,山清水秀,俨然一处世外桃源。

1937年,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淳朴的中国人民被迫开启了长达八年的全面抗日战争,1937年8月,国民党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之后,丢掉了南口地区,南口会战失败,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昌平和延庆地区,延庆地区的大庄科乡也陷于日本侵略者之手。

1937年底,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开始向敌后战场挺进,八路军邓华宋时轮支队(八路军四纵)于1938年初创立了以宛平县为中心的平西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邓华和宋时轮开始从平西抗日根据地向昌平延庆一代挺进,在大庄科乡沙塘沟发展了6名党员,而后这6名党员成立了平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这也成为平北地区第一面红色旗帜。但由于日伪实力强大,八路军被迫撤回平西抗日根据地,但是火种已经在大庄科乡播下。

1940年,日伪军为了破坏抗日根据地,开始对大庄科进行了残酷的扫荡,四纵十团在白乙化的领导下,经过一天的艰苦战斗,在沙塘沟村打退了敌人的围剿,歼敌300多人,取得了平北根据地保卫战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当地军民的抗战热情,在这场战斗中,当地的党员和村民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为十团搬运弹药和伤员,保证了后勤的供应。

沙塘沟战役之后,敌人认识到平北抗日根据地的威胁,开始多次的对平北地区进行围剿,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但这并没有吓倒平北的人民,当地百姓在四纵的带领下,跟敌人展开多次反围剿斗争,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反围剿中,大量的群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青壮年踊跃参军,据统计,整个战争期间,村里一共牺牲了108名战士。

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位于大庄科乡霹破石村,是平北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按照冀热察区党委和冀热察挺进军确定的“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三位一体的战略,于1940年在霹破石村成立了昌延联合县政府,这是开辟平北根据地时建立的第一个联合县政府。1944年底,全县有党员2000余人,在107个村建立了党支部。

大庄科乡政府对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进行了修复,还原了当年战斗、生活场景,财粮科、实业科、联络科、公安科,旧址对面的消息树、进村路沿途的革命标语和口号也一一进行了复原。 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教育。

时间 具体活动安排 7:00-09 : 2 0 贵单位门口集合 从出发 途径京藏高速到昌平西关环岛然后进入昌赤路,途径十三陵到达大庄科路口后进入大西路到霹破石村 09 : 2 0 参观霹破石村 昌延联合县政府旧纪念馆(听讲解) 宣誓仪式 拍集体照 走抗战路3公里 10:30-11:20 到沙塘沟村 1 1 : 2 0 - 1 2 : 00 平北红色第一村(参观讲解) 拍集体照 1 2 : 0 0 - 1 2 :5 0 乘车途径冰川绿谷,在绿意盎然中欣赏北国风光赴柳沟用晚餐果园牛肚宴。 1 3 : 0 0 - 1 4 : 0 0 午餐 1 4 : 0 0 - 1 6 : 0 0 乘车返程 16:00 结束愉快活动。 服务项目

1、用车:首汽集团正规旅游车38-49座 2、活动场地费、讲解费 3、用餐:柳沟果园村牛肚宴 4、物料:条幅、党徽、誓词、 水 5、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详见保单(需提供参加人员姓名+身份证号)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473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