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

在将乐县西南隅,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像一颗绿色明珠闪烁着迷人的光彩。这是一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颇为奇特的土地。总面积6371公顷,境内群峰列屏、峡谷深幽。海拔千米以上高峰14座,主峰海拔1620.4m,也是方圆五县最高峰。高山峡谷中流泉飞瀑高悬,溪水跌宕前行,形成许多深潭。将乐乾隆县志上载:“龙栖山,多蒙深潭,传说有龙居于此,故名。”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在地质史上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的袭击,因此这里成为典型的亚热带中南缘植物分布区域,保留着许多原始状态的森林。区内有七个中亚热带植被类型、24种群落、高等木本植物631种。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常绿阔叶林,天然杉木阔叶树混交林,毛竹林和红豆衫、柳杉大树群。

常绿阔叶林是龙栖山森林最重要的部分,分布在海拔8O0m以下的峡谷、山坡,发育良好,树种复杂,主要由壳斗科、樟科、山茶科、金缕梅科组成。林相丰满,林冠层层叠叠、浓荫蔽日、粗大的藤条或缠树而上,或凌空悬挂。林下的倒木上,冒出种类繁杂、色彩艳丽的菇朵。常绿阔叶林是森林演进的最高层次,许多珍稀树种生在其中,也是野生动物的主要栖身之地。区内现存的珍稀动物有华南虎、金钱豹、云豹、猕猴、黑熊、毛冠鹿、岩羊、穿山甲、鼯鼠等。常绿阔叶林浓密的、多层次的林冠和林下小灌丛为鸟类的生存提供了理想的环境。龙栖山栖息着21科37种鸟类。有漂亮的红腹锦鸡、白鹇、环颈雉,有猛禽褐林鹗、座山雕等等。名目繁多的鸟兽使龙栖山的森林更显得充实,活跃,生机勃勃。总之,常绿阔叶林内容丰富、蕴含博大。生存竞争、新陈代谢锻造了各个物种的自身完美,又造就了整个森林的和谐。置身林中不只有一种清新恬静的美的享受,更能感到一种哲理的熏陶。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

常绿阔叶林不够严密或者无法成林的地方,针叶树乘虚而入。散生的杉木在阔叶树造成的阴湿、肥沃的小气候中如鱼得水,长得粗壮、笔直。龙栖山现存的大面积天然杉木群落在三明市绝无仅有,在全省也不多见。作为一个保留生物种群,它的科研价值已经非常金贵,但是它的经济价值也太吸引人了,一根中等径级的天然杉木就是一串金项链!

连绵竹海是龙栖山的又一大特色。2万多亩竹林满目葱笼,万竿翠竹亭亭玉立,那是一个清逸潇洒的世界。阳春三月,满山春笋破土而出,节节向上,像一支支小火箭,虎虎生威。早年,龙栖山的毛竹有大如面盆的,锯下两节可做一挑水桶,五十年代“毛竹王”曾进京参展。闽西客家人最早来到龙栖山开发利用毛竹。以春笋为原料制造的毛边纸称为“西山纸”,商号“大广纸”是这里古老的名产。“西山纸”的制造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其纸质细嫩、响张少疵,久负盛名,享誉东南亚。清康熙年间曾以“西山纸”编印《四库全书》,抗战时期西山纸被大批调到永安印刷“中央日报”,纸质大大超过当时重庆的“中央日报”。七十年代出版的《毛泽东诗词》线装本也是用西山纸印刷的。解放初期西山纸大量出口东南亚,为国家争取了不少外汇。

此外,龙栖山还有许多南方红豆杉、柳杉树群,大多分布在村口、溪流两旁,保护较好,带有浓重的“风水林”色彩。红豆杉树群树龄高,径极大,长势非常旺盛,树冠浓密如华盖,细叶如云。柳杉高大、壮实。令人想到这块土地岁月的悠远,地力的厚实。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相结合,使龙栖山成为一处令人神往的地方,它已经形成和正待开发的,��得称道的主要景点有10处:

圣水岩龙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余家坪西北方向22公里处,位于与万全乡接壤的区界上,海拔1561m,山僻路险,人迹罕至。据《将乐县志》载:“圣水岩,上有泉,不盈,不涸,病者饮之即痊,天旱祷雨即雨,故名圣水岩。”圣水岩三峰突兀,峰顶是一片石林,馋岩怪石,似鹰,似象,似虎,似龟,琳琅满目。天气晴好时,立岩顶可望见将乐、泰宁、明溪、清流、宁化五座县城及金湖,四野绿涛滚滚,云烟浩淼,云雾变幻莫测,恍如置身云霄宫中。顶峰北侧50米处有一座用石条筑成的古刹――青云堂。正殿中央端座着一尊约一米高的佛像,神采飞扬,俊逸大方,大小38尊石佛像排列两旁,或立或坐或跪,神态逼真,殿四壁雕有佛像、佛龛等佛事浮雕,这组雕像高一米多,最小的高30cm,雕刻艺术极为精湛,线条刚柔有致,有的佛像眼睛是用黑宝石镶嵌而成,石刻铭文的年代为唐贞观二年。青云堂石佛堪称古代雕刻艺术的一枝奇葩。

仙人塘山在余家坪东北方向8.8公里处,海拔1200m,上可俯瞰白莲全乡的各个村庄,传说仙人发现此山和山上的一池清水。山顶靠南的山坡上有建于唐代的寺庙,几经兴毁,现已重建。庙前有一株茶树,所生茶叶品质极佳,消食化积,驱邪祛病,功效显著。仙人塘寺庙香火鼎盛。来自明溪、宁化、清流、永安、连城以及本县的善男信女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带着大包大挑的供品上山朝拜。清顺治八年(1651)将乐冰雹成灾,白莲人吴赞郎率灾民起义,在仙人塘凭险下寨,聚众万人,对抗官兵三年之久,后中计被杀。民间传说在他遇害前,其座骑有所预感,至半山时立于一岩石上不肯前行,吴赞郎猛抽一鞭,战马蹬石腾空一跃--至今还在岩石上留下了深深的马蹄印。

厝桥•植物园距余家坪0.5公里处,有一座石拱桥横跨小溪,上建有凉亭式桥屋,厝桥两岸是一片保护较好的原始状态的林子,也是余家坪村前的“山龙口”林。方圆30多亩林地上生长着红豆杉、柳杉、三尖杉、光叶石楠、野漆、青刚栎、浙楠、大叶锥、马尾松、罗浮拷、甜槠、钩树等10多种乔灌木。如此少的面积上密集地衍生着众多品种的树木实属罕见。在桥上凭栏小憩,分外惬意。山风徐徐,溪水潺潺。茂林修竹中,飘出鸟鸣蝉噪,如诗如画。左边的山头名叫雷峰寨,是吴赞郎农民起义军的营寨之一。

十字坳距余家坪12公里,海拔1310m,是到达里山和攀登主峰的必经之地。南北山脊五公里范围内由天然下种形成大片黄山松林。虽因雷击多次引起森林火灾,然而“春风吹又生”,黄山松林益加郁郁葱葱,最大的母树胸径已达70多厘米、树形舒展美观。十字坳东西两侧山坡上还长满了各种杜鹃。春末夏初,映山红、丁香杜鹃、毛果杜鹃鲜花盛开,寂静的山脊上姹紫嫣红、绚丽夺目。

石牛栏位于十字坳西边的将军顶附近,距余家坪17公里,海拔1312m,是一块呈扇形的平坦坡地、高山草场。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坡上长满野草和杜鹃,靠山凹生长着10亩左右的金镶玉竹。高山草地别有一番景致,清明时节,野草-,百花盛开,像绿云上托起灿烂的朝霞。冬天百花凋零、风吹草低,好一派草原风光!传说天神将九头神牛关在石牛栏内,神牛年年吃玉竹为生,故这里的玉竹没有竹梢。有一年神牛偷跑出来到清流县林畲打了一个滚,造出了一片15里长的平原。

山前云海在保护区山门外去白莲的半山腰公路上,距余家坪6公里,海拔600m,由于此处森林茂密,加上山下小王水库的蒸腾作用,空气中富含水蒸气。在气压较低的晴朗天���,早晨形成一片广阔的云海。白莲乡的大部分村落和低山全部覆盖在云海下,偶而露出的山峰像是0中的小岛,大树似灯塔。此时的云海有一种静态的美。日出后,朝霞璀璨,托起一轮红日,蔚成奇观。云海也随之开始涌动,消散,此时的云海是动态的,一派波涛汹涌的景象,山尖绿岛忽隐忽现,变幻诡奇,摄人心魄。在这里看云海先是居高临下,有一种飘浮在云端之上而超凡脱俗的意境。然后可以坐车顺公路下降高度观看,一直来到云海边上,此时又犹如乘风破浪航行在大海上,万顷波涛就在身边掠过,一种雄浑激越、搏浪急进的豪情在胸中升腾。继续下行,钻进云海之中,雾气蒙蒙的青山和水库出现,想想头顶上刚刚看过的云海,人们见仁见智又会生发万千感慨。

龙潭飞瀑位于余家坪下游7公里处,海拔560m。林密谷深,余家溪弯曲跌宕,比降增大,形成一串瀑布群。其中最大一级落差10m,瀑布下跌积成深潭,水声如雷,两岸巨石嶙峋,峭壁陡立,幽深、宁静,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

石排场在去龙潭飞瀑的路旁,距保护区管理处5.5公里。这是一块山间-坝,面积2平方公里,有水田几十亩,房舍十来间。四周青山翠竹环抱,一条清溪缓缓穿过其中,几缕炊烟,几声鸡鸣,愈显宁静安谧,是典型的田园风光。现已在此处建成鹿园。

手工造纸作坊保护区内还有几十个手工造纸作坊。分布在里山、外山、上地、沙溪子等地。“西山纸”的制作过程要经过修山、备灰、修湖塘、砍笋、溜笋、断筒、剥皮、削片、挑竹麻、落湖、洗漂、剥料、榨料、踏料、耘槽、抄纸湿压、湿纸切边、烘焙、于纸切边、包装等28道工序。人们可以在作坊里看到的一般是从踏料至烘焙这几道工序,完全保持原始的手工操作,十分艰辛劳累,特别是“踏料”这道工序,近乎蛮荒。“冰清玉洁”的西山纸书印了多少鸿篇巨构,同时也留下了自身历史重负的深痕。

龙井水库库址位于往十字坳方向的龙井村上游,坝址高程759米,库容519万立方米、装机容量32OO千瓦,年发电量1188万千瓦时,龙井水库除发电、灌溉、养殖方面的效益外,还是龙栖山一处新的景观。它是三明市海拔最高的人工湖,水面400多亩。竹林、青山拥簇着一湖碧水,湖水漫进山凹中,形成许多曲折的绿色的港湾和半岛。水鸟掠过湖面,竹筏在湖上浮游,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别有一番情趣。

如今,龙栖山拥有三顶硕而亮的“桂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人与生物圈网络成员、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旅游景区大全之黑龙江松峰山自然保护区

松峰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哈尔滨市阿城区境内,1984年省政府批准建立以保护天然次生林、古迹和景观的自然保护区,面积1465公顷。松峰山是金、清两代道教圣地,清代称为东北八大名山第一景观,许多胜景都伴有典故。松峰山的主峰烟筒砬子,海拔627米,雄伟壮观。松峰山有名的石景峰,有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两座古庙海云观和藏经楼。

保护区内的平缓山麓上长满了胡桃楸、水曲柳、黄菠萝、山杨等为优势的中壮龄天然次生林。林内灌木丛生,春夏时节遍地奇花异草,栖息大量鸟类。山脚下兴建的小型水库,供游人划船、游泳和垂钓,增添了松峰之美。

北山五峰并峙,怪石林立,相映成趣。山上林茂草丰,山顶有许多突起的环峰。在风景秀丽的石景峰下,尚存两座清代道教建于嘉庆年间的古庙遗址,这就是海云观和藏经楼。此外还有拜头台、山泉井、石宝、老道观及当年道土对弈的围棋盘等古迹。山腰有天然石洞,洞内有“松峰山太虚洞”刻字,并有若干石碑。

松峰山是金代皇室避暑、狩猎的园林,至今仍有曹道士碑刻、拜斗台、石刻围棋盘、金源太虚古洞等遗存。清代以来被称为东北八大名山第一奇观而载入中国名胜词典。松峰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哈尔滨市南45公里处的阿城市山河镇,面积约146平方公里,是森林生态型自然保护区。区内松峰山是金清两代道教圣地,因其山多古松而称之为松峰山。

松峰山有黑龙江省最早的道教庙宇:海云观,有记录于中国名胜大河典的太虚洞;有供奉女娲娘娘和九天玄女宫,八仙殿。有观气象拜北斗的拜斗台,还有当年道士们对奕的棋盘峰等十余处景观让您真实感受到松峰山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道教文化相融合所带给我们的旅游中的快乐与愉悦。

2018扎龙自然保护区攻略 扎龙自然保护区在哪里

说起扎龙自然保护区对这里了解的游客并不多,但是来过这里的游客对这里的美景还是记忆尤深,甚至相当难忘,那么扎龙自然保护区到底有哪些美景呢?这里的这些美景有什么样的特色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扎龙自然保护区在哪里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扎龙乡,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也是丹顶鹤的故乡。

扎龙自然保护区观鹤的最佳时节

据悉不少游客直到这里都是因为这里的丹顶鹤,而观鹤的最佳时节是在每年的6月-9月。特别注意的是丹顶鹤有固定的放飞时间,只有在这个时段到达观鹤平台,才能看到景区的核心景观:成群的丹顶鹤近距离翱翔或戏水、取食。

扎龙自然保护区美景

来到这里都是为了看丹顶鹤放飞的,这里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寿和坚贞爱情的象征丹顶鹤的故乡了。不过我也格外喜欢这里的环境,但深秋,水中的芦苇荡,一股北国的感觉。眼睛看到的确实非常惊艳,天蓝水美,丹顶鹤也很高傲,一眼便爱上这个地方,走在栈道上不自觉哼着写给保护丹顶鹤而牺牲的那位女孩的歌,不知不觉热泪盈眶,扎龙,自然保护区,那些自然的,生态的美景是迷人的!作为湿地,风光还是不错的。有很多的芦苇。

景色非常漂亮蓝天白云,尤其看鹤起飞的时候特别的优美,使人流连忘返,夏天有荷花还有一望无际的芦苇荡。

【旅游攻略】

1、用时参考:

半天-1天

2、关于交通:

①公交车:在齐齐哈尔市内“大福源后身”公交站(沿火车站前的龙华路往西1.8公里处)乘坐306路公交可到达扎龙自然保护区,车程1小时,票价单程10元。直接售往返20元联票

②该车大约半小时一班,从市内出发的早班车约7:00,从扎龙保护区回程的末班车约16:30。

3、关于门票:

成人50元/人;电瓶车10元。

4、开放时间:

8:00-16:00(夏季为8:00-18:00)

温馨提示:
1、不要为了拍照离它们太近,丹顶鹤还是具有一定的攻击性的
2、建议先走路去再坐船回来,更方便。
3、丹顶鹤飞大约2-3分钟,要准备好才行,要不肯定拍不到。
4、放鹤时间很短,每���也就三四次,所以大部分时间是等待了。
5、放飞的时间是9:30,11:00 下午是14:00,15:30

安康市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9月1日期执行

素有巴山屋脊、生物宝库之称的化龙山,位于镇坪县境内。

化龙山,又称小神农架,最高峰海拔2917米,系岚河和南江河的分水岭,山水林云情景交融,地质地貌景观丰富。

化龙山区域相对高差在2000米以上,水热条件随海拔高度的抬升,由下而上依次分为常绿落叶阔叶林带、落叶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暗针叶林带,植物带谱显现,反映了由暖温带到亚热带的过渡特点。化龙山半封闭的地理环境受历次冰川破坏作用影响较小,从而保存下了众多的古老植物种群,尤以珙桐、水杉、长序榆、香果树、杜仲、银杏、龙卷柏等最为有名,有古老植物避难所之称,是生物界极为珍贵的原始底本。

化龙山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鸟类141种,兽类78种,两栖爬行类33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30种。同时,化龙山也是濒危植物的集中产地,有种子植物154科、1731种,比神农架多12科,比太白山多33科,其中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33种。化龙山野生中草药资源丰富,有“巴山药带”之称。

龙山盛夏

龙山盛夏 | 鸟瞰

零散分布在沟谷狭长地带上的化龙山

龙山盛夏 |天空

化龙山奇峰林立、青山披覆、原始林海莽莽;高山草甸湿地、碧草连天;化龙云雾、雾锁龙盘、景观奇特、气象万千。主峰处“金狮照宝”惟妙惟肖,民间传说优美动听。山水林云情景交融,地质地貌景观丰富。春季山花烂漫,化龙春雪景致奇特,夏季气候凉爽怡人,秋季层林尽染,五花山色,冬季白雪皑皑,积雪难融。高山区和低山区季度转换时差达60多天,一山四季如时空流转。化龙山由于海拔落差极大,谷深水急,瀑潭成叠,气势壮观,是集山水、林海、云天、绿野、山珍为一体的自然生态宝地。

▲化龙山

▲化龙山

▲化龙山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以立法的形式对化龙山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既担负着保护环境资源的历史责任,也肩负着保障南水北调工程顺利进行的政治使命:

一是地理位置特殊。化龙山保护区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上游,区内山势陡峭,土层较薄,森林植被如果遭受破坏,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涵养水源。依法对化龙山进行保护,可以通过法律的引导作用,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持水土,为丹江口水库提供优质、充足的水源,保证国家南水北调中线重点工程正常运行。

二是维护生物多样性。依法加强化龙山保护区管理,能够全面、有效保护区内珍稀动植物资源,促进拯救巴山濒临物种,筑牢珍贵野生动植物保护网,为研究巴山特有动植物提供法律依据。

三是整合优化管理机制。由于上位法对自然资源保护区的相关规定比较零散,并且很多规定已经不再适应地方发展实际要求,多头执法导致监管缺失问题突出。《条例》的制定,有利于理顺保护区保护管理机制,精准打击各类破坏自然保护区违法犯罪,实现“一区一法”战略部署。

四是进一步强化保护理念。《条例》的精神就是引导当地群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促进实现“让城乡因环境而美、让群众因生态而富”的安康发展模式。

《安康市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9月1日起执行

安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  告

[四届] 第五号

《安康市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已于2018年4月24日安康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2018年5月31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

安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8年6月27日

安康市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

(2018年4月24日安康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2018年5月31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保护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 保护措施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促进拯救巴山濒危物种和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化龙山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康市镇坪县和平利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6′41″~10930′29″,北纬3154′39″~3208′13″,面积28103公顷。化龙山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具体范围、界线和功能分区以国务院批准的文件为准。

第三条凡在化龙山保护区内及其周边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化龙山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应当坚持全面规划、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并妥善处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村(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五条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或者其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用于化龙山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化龙山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侵占化龙山保护区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检举、控告经查证属实的,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可以给予检举人、控告人适当奖励。

对在化龙山保护区的保护、建设、管理以及在有关的科学研究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章 保护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化龙山保护区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领导,将化龙山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科研、建设、管理经费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

市人民政府林业、环保、公安、住建、民政、国土、交通、水利、文化、旅游、安监、工商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做好保护和管理工作。

镇坪县、平利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化龙山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化龙山保护区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做好保护和管理工作。

化龙山保护区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引导村(居)民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按照保护和管理的要求,配合做好社区共管工作,合理安排村(居)民的生产、生活。

第八条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依法负责具体保护和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和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制定化龙山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编制化龙山保护区总体规划及其专项规划,按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

(三)依法保护和管理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建立化龙山保护区自然资源档案,负责化龙山保护区森林防火、封山育林、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

(四)依法查处或协助查处破坏化龙山保护区内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保护设施的违法行为;

(五)组织或协助开展与化龙山保护区相关的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科学研究、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

(六)组织开展化龙山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及社区共管工作;

(七)在不影响保护化龙山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在实验区组织开展参观、旅游等活动;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市人民政府负责协调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与镇坪县、平利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镇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员会等有关单位,建立健全联合保护机制,依法制定化龙山保护区的联合保护公约和章程,协调做好森林防火、林地管理等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十条镇坪县、平利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由农林科技、环保、公安、住建、民政、国土、交通、水利、文化、旅游、安监、市场监督等有关部门与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共同参与的执法协作机制,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推进执法监管。

各部门对属于各自监管范围内的违法行为,应当及时依法予以查处。必要时,可以依法委托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进行执法。

第十一条市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需要在化龙山保护区设置公安派出机构,依法保护化龙山保护区自然资源和财产安全,维护化龙山保护区内的治安秩序,依法查处化龙山保护区内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章 保护措施

第十二条经国务院批准的化龙山保护区面积、功能分区、界线和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化龙山保护区总体规划及其专项规划,是化龙山保护区保护和管理的依据,不得擅自改变;确需改变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化龙山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应当严格按照化龙山保护区的性质、范围、功能分区和总体规划进行保护。

第十三条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在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界线上设立界碑、界桩等界标和其他警示标识。

第十四条核心区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进入。

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书面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五条缓冲区内,禁止任何形式的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

因教学科研的目的,需要进入缓冲区从事非破坏性的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活动的,应当事先向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书面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

第十六条经批准在化龙山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内开展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活动的,应当在活动结束后向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活动成果副本。

第十七条实验区内,可以依法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第十八条在化龙山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由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编制方案,方案应当符合化龙山保护区管理目标。

在化龙山保护区的实验区内组织参观、旅游活动的,应当严格按照前款规定的方案进行,并加强管理;进入化龙山保护区参观、旅游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

严禁开设与化龙山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

第十九条化龙山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内禁止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化龙山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化龙山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造成损害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第二十条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完善化龙山保护区生态和资源监测体系,在化龙山保护区内的林麝、珙桐、化龙山黄堇等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集中分布地域、典型植被群落所在地域,定期开展调查和监测,并建立化龙山保护区生态系统、植被和珍稀濒危物种分布数据库和监测档案;定期对化龙山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状况和保护成效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完善保护和管理措施。

第二十一条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在资源调查、森林生态系统监测、迁徙物种保护、外来物种入侵、发掘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

第二十二条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可以建立科普教育场所,编制具有化龙山保护区特色的科普教材和视听资料,定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科普教育活动。

第二十三条在化龙山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非法野外用火;

(二)砍伐,采脂、割漆、掘根、剥树皮、采药、采挖树蔸或者其他野生植物;

(三)放牧,狩猎、捕捞野生动物;

(四)非法出售、收购、运输、携带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

(五)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取土;

(六)对河流进行截流、改向、填堵或者其他改变;

(七)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的污水、废气,倾倒固体废弃物;

(八)携带、引进、培养、繁殖外来物种、转基因生物;

(九)擅自移动或者破坏界标;

(十)破坏其他保护和管理设施;

(十一)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四条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与化龙山保护区内集体所有林地的管护者签订保护管理协议,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兑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

第二十五条镇坪县、平利县人民政府应当会同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加强对化龙山保护区内人口管理,除因婚姻、收养关系外,严禁化龙山保护区以外的人员迁入到化龙山保护区内居住。

镇坪县、平利县人民政府应当结合相关移民搬迁政策,在尊重村(居)民意愿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安排化龙山保护区的原有村(居)民逐步迁出,对迁出的村(居)民予以妥善安置。

第二十六条在化龙山保护区内的单位、村(居)民和经批准进入化龙山保护区的人员,应当遵守化龙山保护区的各项管理制度,接受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

第二十七条镇坪县、平利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化龙山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将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列为本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成员单位,把化龙山保护区纳入本级森林防火规划,列为重点防火区。

森林防火期内,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可以在进出化龙山保护区主要路口设立临时性森林防火检查站,负责对过往行人和车辆进行防火检查。

第二十八条化龙山保护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按照保护优先的要求,符合化龙山保护区总体规划及其专项规划。

镇坪县、平利县人民政府在编制规划时,涉及化龙山保护区的,应当与化龙山保护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相衔接,并书面征求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的意见。

第二十九条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可以会同镇坪县、平利县人民政府在化龙山保护区周边的社区共管区域引导群众或经济合作组织开展符合生态保护的种源采集、当地中草药栽种、养蜂等林下种植、养殖活动,并予以技术和资金支持。

第三十条化龙山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管护、森林防火、抢险救灾、旅游服务等需要劳动用工的,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聘用化龙山保护区内集体林地管护者和周边村(居)民。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可以根据不同情节处一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不向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活动成果副本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九项规定的;

(三)未经批准进入化龙山保护区或者在化龙山保护区内不服从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管理的。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在化龙山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除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的以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化龙山保护区造成破坏的,可以处以三百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妨碍化龙山保护区管理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责任人员,由化龙山保护区管理机构、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市级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执行或者擅自变更化龙山保护区总体规划及其专项规划的;

(二)开展参观、旅游活动未编制方案或者编制的方案不符合化龙山保护区管理目标的;

(三)开设与化龙山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等项目的;

(四)不按照编制和批准的计划、方案开展相关活动的;

(五)违法批准人员进入化龙山保护区的核心区,或者违法批准外国人进入化龙山保护区的;

(六)不履行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职责的;

(七)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三十五条林业(农林科技)、环保、公安、住建、民政、国土、交通、水利、文化、旅游、安监、工商(市场监督)等有关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在化龙山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市、县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给化龙山保护区造成损失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赔偿损失。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化龙山保护区重大污染或者破坏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本条例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

广告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384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