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天马山摩崖石刻

介绍
天马山摩崖石刻在抚宁县白家堡子天马山绝顶。天马山西临洋河水库,高耸挺拔,风景秀丽。山壁有明人题刻“天马行空”、“山河一览”、“海天在目”、“带砺山河”等大字,字体工整,笔迹秀劲。

河北秦皇岛

行走醉美山西:昔阳石马寺摩崖石刻

天马山摩崖石刻

中视之窗讯(新闻观察员楚予) 石马寺位于山西省昔阳县西南15公里处的石马村,距大寨旅游区只有8公里在大山的臂膀里一路前行,清泉绕流,青山翠岗,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处便是传说中的石马寺。

石马寺坐东向西,依山借势、层层砌殿而成,重楼玉宇,亭榭台阁,显得非常地藏风得水,清雅秀静。一座古色斑斓的石桥跨河而过,桥头有石牌楼一座,气宇轩昂,我们由此步入景区,一级一级的阔大台阶,可以从容拾级而上,顿觉尘念一扫,禅意渐生。

石马寺早叫落鹰寺,北魏石窟建成后,取名石佛寺,到唐朝传说李世民在此遇难由神马营救。赐石马一对,易名石马寺。寺山门不远处果然有两匹石马,太阳底下静静地站着,让人对石马寺的传说深信不疑。北宋熙宁年间,围像建廊筑寺,后经元、明、清历代多次扩建,规模日渐扩大,香火旺盛。

寺内所有石刻造像均分布于三块巨石的七个崖面上,共有3个石窟、178个佛龛、1300多尊造像,佛像最大的5米,最小的5厘米,造型优美,刻工洗炼,与云岗、龙门石窟造像有异曲同工之精妙。

一处处石窟造像间,除了从北魏到隋唐的佛像,寺庙内最具有价值的便是悬蜗卧顶的建筑构造了。我们来到大殿后面的石窟廊屋间,只见迎崖的一面,是满壁的石刻造像,另一面则是留了门窗般孔洞的土壁。土壁上,一幅幅明代的壁画精美绝伦,有怀抱琵琶的乐者,有细观表演的佛教人物。土壁与磨崖间的顶部,便是举世无双的悬蜗卧顶。

石马寺起源于北魏时期的摩崖石刻,之后才渐成现在的规模。古人之所以选择在此虔诚不懈地凿刻,一方面是看中了这一方的风水宝地,另一方面,这里独特的砂岩也很适宜开凿石窟.巨石如壁,蜂峦耸拢,也是石马寺的一道雄浑的风景。石马寺最早叫落鹰寺,这只是传说,无可查考.北魏石窟落成后,被取名为石佛寺。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由僧人岳海主持即像造殿、环石筑廊,兴建殿宇30间。后经元、明、清历代扩建,寺庙规模逐渐扩展,香火日渐鼎盛,寺内僧侣最多时达100多人。先后经历了北魏、东魏、北齐、隋、唐、宋等朝代的开凿,荟萃了长达600年的佛教雕刻艺术精华,划过了漫长的历史痕迹。

整座石马寺红石铺院,白砂石砌墙,摩崖石刻造像,石马、石桥、石碑、石牌坊,还有护佛石龟、试斧石、补天石……都源自石马山的石头。石马寺身后的半山腰,一排高约9米,长约40米的天然砂岩石垂直悬挂,有如瀑布。石崖脚下,一块巨石撑40度角斜卧,与其相衔,俨然“瀑布垂帘,飞流成溪”之势,非常壮观!

2005年,石马寺石窟正式选入《中国名窟》,被中外石窟专家称为“我国石窟艺术的小家碧玉”,石窟的悬空蜗牛式悬顶造型更被建筑专家称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瑰宝,这座以石刻造像与寺庙建筑相结合的宗教建筑群,距今已有1470余年历史,是不折不扣的千年古寺。石马寺摩崖石刻造像,艺术价值极高,其雕刻之精细,着色之艳丽,造型之逼真,是其他石窟无法与之媲美的,只是规模小了一点,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行走醉美山西》原创专栏 总策划:秦前松

特约联办单位:太原欧美莲整形美容医院(源自韩国,国际连锁,是山西首家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成立,以韩国技术、韩国专家、韩国服务为一体的韩式高端定制整形美容医院。)

中视之窗——权威精准的中视官方联播平台。诚征各地特约新闻观察员!

天柱山、摩崖石刻、三河镇游记

作者:巫晨

2021年七月底,南京禄口机场爆出了新冠疫情,毛老太带病到扬州棋牌室布道,“发展”确诊593人(百度疫情大数据),导致扬州封城,仪征夹在南京和扬州之间,形势严峻,幸亏天宁塔镇邪,宋真宗“瑞映福地”保佑,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总算平安渡过。扬州解封之日,仪征人也跟着出了一口长气。

受疫情打击最严重的,是餐饮、娱乐、旅游行业,惨不忍睹,江苏省文旅厅出台了文旅行业专项扶持“苏八条”,仪征开元旅行社积极响应,推出了解封后第一个大团:200人的天柱山两日游,解志兰经理发消息给我们,中秋假期(9月19-21)一结束,9月22日发团,我们决定参加,董会计还在小学群里帮着吆喝,石文萍、王启华、王东、陈玲四人也报名交了钱,出发前王启华家中有事,没有成行。

临行前旅行社发来消息,安庆开通了高铁,请各大旅行社帮忙拉客凑人气,我们的行程调整为去程乘高铁,免火车票(98元呢),还退10块钱给我们。

我和董会计在疫情期间都没闲着,我每天勤奋写作,因为没有讲课、开会、聚餐等活动,写作效率很高,但是人很累,失眠;董会计因天热,不能每天在镜湖花园和东方曼哈顿之间两头跑,在7月15日将父母接到东方曼哈顿,一周后疫情来了,整整一个半月,忙的头昏脑涨,也失眠,我俩都需要放松调剂一下。

但凡大团,肯定都会特别便宜,否则哪里能收到那么多游客?我们这个团,分为准三和准四两个标准,相差20元,我们报了准四,即入住酒店是准四星级。两天时间,三个景点,天柱山、摩崖石刻、三河古镇,只要148元。我说这点钱住宿费都不够,住快捷酒店还差不多,还有来回车费呢?还有门票呢?当然,旅行社不会做亏本生意,肯定是羊毛出在猪身上,有另外的补贴渠道,不管他,我们游客是实惠的,而且全程无购物。

跟团旅游的弊端也不少,最烦起早,这次也不例外。早晨5:05在东园门口集中,起床、洗漱、吃早饭、卫生间,30分钟以上;从东方曼哈顿步行1.3千米到东园,20分钟左右,所以闹钟定在凌晨4点,在建安路口等红灯时,大巴已到,我们赶紧加快步伐,总算没耽误。

大巴在市政府、开元总部、化纤东园饭店带客,然后上328国道、四桥高速,到达南京南站,比发车时间提前了1个小时,共有4辆大巴,每人发一顶红帽子,便于识别,大家陆续进站,大巴空车开往安庆,与高铁赛跑,接我们出站、游玩,饭煮熟了炒炒吃。

坐在候车室无聊,有人过来打招呼,由于都戴着口罩,一时没认出来,定睛一看,是俞圣飞和王怡两口子,俞比我大一岁,曾经是我政府办同事,做过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审计局长,我惊奇,问:你们去天津啊?还没到暖气开放时间呢(他们女儿考取了天津公务员,在南开检察院)?他说,我们也是这个团的,你看我也有红帽子,我一看还真有,他们是1号车,我们是2号车。

高铁到了安庆,大巴还没有到,大伙儿在出口处等,到了以后上车,往潜山县赶,直到天柱山脚下的天柱山镇,用中餐。三个正餐都是自费的,其中晚餐各人自便,两个中餐集中在一起吃,十个人一桌,每人25元标准。菜已经摆好了,有鱼有肉,味道不错,大家都说这个25元超值,在仪征吃个桌饭,根本没有25元的,一般的饭店起码50元起步,还吃不到硬菜。

吃完了上车去天柱山,上一小段山路停车,在景区大门口,开元的导游张玉清和她的小伙伴们,招呼大家拉起横幅,拍个合影。

【天柱山大门合影(张玉清摄)】

换乘景区公交车,到达大龙窝索道站,上山80元,下山60元,可选缆车上、步行下,我们车有两位连上山缆车也不愿意乘,缆车是8人一厢,索道全长1341米,高差328米,缆车站叫振衣岗,上面还有景点,只能步行往上爬,我腿脚不行,只能缆车上下,所以就在附近拍拍照,呼吸呼吸负氧离子。

【振衣岗附近景色】

【我在缆车站】

我们同来的五个人,王东和陈玲往上爬的,我和董非、石文萍,在缆车站歇坐、聊天,有网友看到我发的朋友圈,问我这个团还发吗,很想去。我赶紧问在这里留守的导游胡晶晶(她是黄山人,在仪征开元上班,还没找对象),她说国庆节后还有一团,十月十六日发团,加我微信发给我行程,我转发给网友。

我们车上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同志,1600元的滑竿,还价1000元成交,坐滑竿上去了。滑竿师傅来拉我生意,我说坐上去就像地主老财剥削穷人,不要。他说哪里话!坐上去就是支持我们革命老区人民!道德制高点比我过硬。

天柱山是五A级景区,主峰海拔1489米,1000米以上山峰有好多座,基本上都是纯石无土、光溜溜的花岗岩,跟黄山类似,岩缝中也有黄山松,因花岗岩崩塌堆垒地貌景观成为世界地质公园。我没有爬上更高处,看不到更美的景色,俞圣飞爬完全程,给我发来了不少照片,赛如我也上去了。

【天柱山上的黄山松(俞圣飞摄)】

天柱山大部分在潜山市境内,周朝时为皖国封地,所以叫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得名。汉武帝南巡时,封为南岳,这个名字直到隋炀帝将湖南衡山封为南岳为止,所以今天潜山县的邻县叫岳西县,就是这么来的。

下山后在停车场等人集合,只有我们四辆大巴,据说天柱山风景区也是刚刚恢复不久,人气有待提高。便宜的大团,游客主体都是退休了的大爷大妈,这中间有不少自由散漫不顾大局的,超过约定时间四十分钟,还有30人没有到位,急得导游张玉清、曹东家一遍一遍清点人数,准点到达的人等得不耐烦,怨声四起。

我们入住的是潜山市中心的“天仙配精品酒店”,在舒州大道与南岳路交汇处,酒店旁边的南岳路上,各种土菜馆很多,我们进入一家有客人的,发现是3号车的人,后来四位导游、四位驾驶员、开元副总张健他爹,也陆续进店。这天是王东的生日,巧了3号车那桌也有一位过生日,几位导游得知后,忙着给他俩唱生日歌,这桌唱完到那桌唱,饭厅里欢笑一片。

吃完饭逛个街,酒店对面有个大超市,准备买点竹笋、笋干、笋皮啥的,我们每次到安徽、浙江都要买点带回家红烧排骨,可惜太迟已经不开门了。

这个准四的酒店设施不错,睡得舒服,第二天早上的自助早餐也很丰富,然而同行的少数大妈不争气,抢夹子、抢鸡蛋,旁边桌的一个大妈还有两段玉米、三个小包子剩在那里没有吃,嘴一抹走路,你不能少拿一点啊?不够再去拿就是了,“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丢的是仪征人的脸面。

早餐后的景点是摩崖石刻,还在天柱山,有一条小溪从山上流下来,注入潜水(地导小聂说叫皖河),小溪出山口建有“三祖禅寺”,始建于南朝,隋初禅宗三祖僧璨在此立化,因名“三祖禅寺”。寺庙依山而建,层次分明,面对潜水,风水极佳,我们五个人在寺前合影。

【三祖禅寺合影】

摩崖石刻与三祖禅寺分开了,单独卖门票收钱,取名“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门口有国务院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碑,卖票的还没来,等了好一会才到,200名团员鱼贯而入,从曲桥上看起来,阵势还不小呢。

【进入山谷流泉摩崖石刻景区】

【幽深山谷】

【石牛】

进去后发现台阶不太高,可以前进。山谷有窄有宽,林木幽深,溪水潺潺,水稍阔处还有个小岛,其实就是块巨石,叫石牛,看起来是像个牛,上有“天下奇观”四个大字。小溪长约两千米,沿山谷小溪两边的山石上,镌刻有唐、宋、元、明、清、民乃至现代人诗作,有三百多方,小溪由北向南流,溪东建有“东坡别业”,溪西建有“山谷精舍”,尤其是精舍,建造得雅致精巧,有江南园林之风。

【摩崖石刻1】

【摩崖石刻2】

这个景点很有感觉,颇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难怪王安石、黄庭坚等名流都在此留有印记,我拍了个短视频发朋友圈,北农王建文博士看到后,嘱咐我找一下有没有阮大铖的,他对寤园很有研究,怀宁是阮大铖的家乡,这一带有阮家的田产,可惜我跟团有时间限制,不能细细寻找。这个景点的知名度低了些,其实环境和内容都非常好的。

离开天柱山摩崖石刻,向合肥进发,中午时分到达肥西县三河古镇。当地人讲话“xi”、“ji”、“zi”不分,“肥东到肥西(读丝),拎个老母鸡(读滋)”。三河镇是一个不收费的景区,车停在景区边上,就近吃饭,还是每人25元,十人一桌,吃完了一边踱食,一边逛街。我是第二次来三河镇,边走边给他们做向导。我们经过了杨振宁旧居,他老人家昨天刚好过100岁生日,网上有很多赞美他的文章,他是个伟大的物理学家,虽然我是学物理的,但他的理论我也未必全懂,大多数人民群众就更加不知道了,只对他的私生活津津乐道。查百度百科,杨振宁是合肥人,其实是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人。

镇上还有孙立人故居,孙立人是抗战名将,两次率领远征军入缅作战,歼敌五万,我们在孙立人雕塑前遇到了俞圣飞王怡两口子,这两天跑了三个景点,还就一次都没碰见,现在很高兴,必须合个影。

【孙立人故居合影】

看过太平天国古城墙(安徽省保单位),经过英王府,里面是三河大战风云馆,英王就是陈玉成(1837-1862),是罕见的少年战将,广西藤县人,15岁参加金田起义,咸丰八年(1858)21岁被任命为前军主将,发起浦口战役,摧毁江北大营,又马不停蹄回援庐州,全歼湘军李续宾部,取得三河镇大捷。次年六月,22岁的陈玉成被封为英王。

陈玉成于同治元年(1862)5月遭叛徒苗沛霖出卖,在寿州被俘,6月在河南延津遇害,时年26岁。

在中国历史上,年少掌兵并取得辉煌战绩的案例不多,西汉大司马霍去病(前140-前117)是杰出代表,他战功卓著,夺取河西走廊,指挥漠北大战,17岁封冠军侯,去世时仅24岁。

【太平天国城墙】

三河镇最有看头的“真古迹”是三县桥,该镇地处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这座桥就位于三县交界处,始建于宋代,最近一次大修是民国,桥上石板被路人走来走去磨得乌光发亮,我们几人坐在古朴的、带榫头的、宽大厚实的石栏杆上,享受树荫凉风,等待集合的时间,这次旅游已经是秋分,但气温居然达到了35,太阳火辣辣的,与盛夏酷暑一样的感受,汗如雨下。

【三县桥】

回程比较轻松,到仪征时约六点,我们在东园下车,扫码骑个共享电动车回家,先洗个澡,晚饭后安排一下明天地名办的天宁巷文案,早早休息,这一觉睡得真香,我的经验,旅游可以治疗失眠。

这是疫情解封后的短途游,原不在我的计划中,响应开元号召临时起意的。我蓄谋已久的活动是即将到来的金秋甘肃自由行,十一天,十月八日出发,已经募集了十人,比2018林芝(6人)、2019新疆(7人)有所增长,往返机票已出,想加入的还有机会,等着看我的每日直播和游记吧。

春节参观平度市天柱山摩崖石刻

正月初一忙拜年,正月初二来学习。

早就听说天柱山的摩崖石刻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之一、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位于青岛平度市以北20公里的天柱山上。

今天云雾缭绕、寒风料峭,为摩崖石刻增添了神秘色彩。

天柱摩崖石刻又名魏碑,皆因出自北魏时期著名书法家、光州刺史郑道昭之手,后被北宋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收录在《金石录》而流芳百世。

1984年5月,我国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89岁高龄时亲临天柱山为摩崖石刻题词,赞为:”魏碑国宝,绝壁生辉”。

一个多世纪以来,日本书法界对此尊崇备至,均以能亲睹此碑为荣。近年临碑观摩者接踵而至,并以此为书法之瑰宝、友谊之桥,促进中日经济、文化交流。

听爷爷说,这里世世代代流传一个说法:天柱山共计藏有七十二同碑,谁能够先找齐全,谁将会化身成仙。

郑道昭,官至中书侍郎、国子监祭酒、通直散骑常侍、秘书监司州大中正。晚年失宠受冷遇,出任光州(今莱州)刺史。

公元511年,郑道昭选择天柱山半山腰一块天然碑状石,稍加琢磨,组织撰刻了“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

原来的山路笔直陡峭,狭隘[xi i]处仅容一人通过,现在开放给游人展出共计三同碑,以位于半山腰的摩崖石刻最为著名。来吧,我们一起去仰慕观摩吧!

这个摩崖石刻高3.5米,宽1.5米,文19行,每行50字左右,计881字。内容记载郑道昭的父亲郑羲的生平事迹。

阅读内容格调高雅,文采华丽,书法宽博,笔力雄健,是不可多得的宝贵书法艺术。

仔细揣摩基本比划正处于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阶段,所以在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艺术价值。

既吸收了汉隶的跌宕瑰丽、沉稳又见爽利的姿态;凝重浑朴的隶书风格被清丽飘洒的楷书风格代替,有隶楷过渡的痕迹。如:点画加长,代替撇笔和捺笔,且出锋锐利。欲竖先横,欲横先竖

刻划笔顺既有篆法圆转形成的圆笔印象,又有隶法方折形成的方笔感受,方圆兼备,变化多端。

另外一处摩崖石刻位于东南角山巅,原来的山路以奇窄、奇险、奇陡拦下了无数仰慕书法爱好者,后来重新增设了石桥、加宽了台阶,我们方可一睹保存更为完好的石刻容颜。

此处石刻的字体结构宽博整饬,骨肉匀适,脉络分明,于端庄雄强中复含秀丽,稳健中蕴储飞扬。整个篇章透露着荡荡乎君子、穆穆乎仁人的大儒风范。

在周围还有石刻如《天柱山铭》、《石室铭》、《上游下息》、《此天柱山之山》等,皆体现出锋棱宛[wn]然如昔,清晰完好。

就连两座山间相连的半山腰上,相传是郑道昭在摩崖刻石时,曾休息于此,遂留下一处“莹阳郑道昭上游天柱下息云峰” 石刻,成为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佳话美谈。

关于天柱摩崖石刻的艺术价值,康有为先生说:“刻石如阿房[ png]宫,楼阁锦密......体高气逸,密致而通理,如仙人啸树,海客泛槎[ch],令人想象无尽。若能以作大字,其浓姿逸韵,如当食防风粥,口香三日也”。

•其有“十美”,即:“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跃,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满”。

•近代著名书法家祝嘉先生的评价是:“其成就决不在王羲之之下,应奉为北方书圣,与王羲之并尊。”

很高兴分享到这里啦,谢谢大家!

声明:文章版权归青联高校U4Union所有,转发须经授权。否则追责并索偿。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362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