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源影寺塔

源影寺塔位于昌黎县城内西北隅,因塔所在地有一“源影寺”而得名。源影寺塔为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其建筑结构精细,造型优美,古朴壮观。远望古塔,雄伟壮观,特别是在晚霞辉映时,更显得瑰丽多姿。

河北秦皇岛

特色奤乡 | 寻根溯源 揭秘源影寺塔

源影寺塔

内 容 提 要

昌黎北枕碣石,东临渤海,自然环境优越,人文景观众多,人杰地灵。昌黎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文物资源丰富,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为深入挖掘昌黎的文化内涵,传承昌黎历史,展现昌黎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昌黎的城市品味,打造昌黎历史文化品牌,我县开展“寻根溯源 揭秘源影寺塔”—— 昌黎源影寺塔研讨交流会,以源影寺塔为核心,深入挖掘源影寺塔与佛教的历史渊源,源影寺塔的建筑风格及保护利用,构建源影寺塔的保护规划与周边环境相辅相成的文化传播体系。

《特色奤乡》是昌黎县广播电视台的一档电视专题节目,以宣传昌黎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产品为主要内容,围绕意识形态、改革发展、生态立县、山海旅游、园区平台、项目经济、乡村变化等主线,坚持在“特”字上做文章,展形象出成果。

来源:昌黎县广播电视台

编辑:张茵娉、刘泽宇

编审:李雁锋、秦勇

end

回顾:昌黎-源影寺古塔维修始末

1987年6月15日,位于昌黎城西北隅的辽源、金时始建的古塔——源影寺塔维修竣工。一座沧桑千年、濒临倒塌的古老建筑,经过维修工人4年多的辛勤劳动,恢复了历史原貌,以古朴壮观的雄姿展现人们面前,重给昌黎城增古壮神,为昌黎百姓及外地游人增添一浏览景点。

源影寺塔属辽源金时期的建筑,高36米,占地90平方米,是八面十三层的密檐砖塔。它是昌黎历史的见证,是昌黎古文明的象征,是昌黎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而它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崇和历代朝廷政府的保护。所以虽历经千年,饱经风霜雨雪和地震破坏,它仍巍然屹立,雄姿不减。据史料记载和资料考证,明嘉靖、万历年间,清顺治、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年间多次维修。其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是明嘉靖二十年搞的维修工程,进行了十余年。据明万历年间昌黎县志记载,明嘉靖辛丑春三月(嘉靖二十年),有蓟州盘山僧李明贵,曾化募材华,以施助所得,造砖瓦贸材木,重修该塔至庚戌(嘉请二十九年),历时十年始竣工。当时曾立宝瓶于顶,挂响铃于檐,石凡二,一则名载修建始终,一则记名施主。又建碑楼二座,以庇风雨。塔前作一小殿,供佛塔,东为屋楼数楹以门垣,使该塔焕然一新,惊人耳目。由此可见,当时修塔规模之大。

1982年7月,由古塔顶部残砖乱瓦发现铭文砖一块,长58.4、宽27.7、厚7厘米。铭文为:“大明嘉靖二十年三月份初六起工,昌黎县知县李桐僧会任续清崔法修缮僧渔阳郡人氏李明贵化住耆高廉王大兴等兼造耆老邢盛李尚忠重修”的字样。1986年7月又发现一块长46、宽28、厚7厘米的铭文砖,上面刻文与第一块铭文砖大致相同,铭文内容为:大明嘉靖二十年岁次辛丑六日起工本县知县李桐僧会任续清修建僧人李贵兼造化住高谦王大兴等。这些遗物和县志所记载的时间人物都相吻合,充分证明嘉靖年间曾对古塔进行大规模重修。

明万历年间昌黎知县杨于陛重修古塔寺记所载:“明万历四十八年庚申重九日(公元1629年)知县杨于陛曾令杨慧进与李通学等人主持过重修塔寺,以“水自有源塔自有影,各不相假”(古塔旁有一水井)一言垂诸石。”由此可得知,当时曾重点修过寺庙殿宇,“源影寺”由此而得名。

到了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邑人李云起重修源影寺塔记载:“当时始于孟春,观成于仲夏,估计其所费,大约绳木以千计,砖瓦以万计,金钱总以数百两计。”综上所述,当时维修工程时间不长,工程不大。1982年由收集该塔坠落的铁铸挂铃所见,上面铸有“顺治六年四月昌黎县知县万应泰”字样。足以证明顺治六年曾维修此塔。另外,还收集铁铸造挂铃多个,造型不一,有的铃铎上铸有马安、张安等字样,可能是一些捐赠人的姓名,估计不是一个时代重修时所铸。1985年,在五层塔檐上发现一段檐椽,上面用毛笔写有“乾隆肆拾壹年秋重修”字样。证明乾隆年间对源塔也做过小型维修。

从清朝末期至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战争频仍,社动荡不安。古塔无人保护维修,已被自然剥蚀,千疮百孔。

民国老照片

1953年5月12日和26日,昌黎县人民政府分别向河北省人民政府和唐山专员公署请示维修古塔。同年6月4日,河北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发文给昌黎县人民政府,指示抢修古塔,并于7月份拨款二千万元人民币(旧币)。因资金不够,只做了小修小补。195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将源影寺塔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引起政府和广大群众对该塔的关注和保护。1963年昌黎县文化主管部门曾在古塔四周建筑围墙并加了铁门,防止人为破坏。“文革”期间,围墙被拆,塔遭劫难。

1976年唐山大地震,这座庞然大物虽未震倒,但破坏严重,顶部塔体断裂,塔身严重华侨,成为危险建筑物。为了保护古塔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昌黎县文教局向省文化局请求,拆除古塔。同年12月31日,河北省革委会文化局以(76)冀文字第134号文发至昌黎县人民政府, 同意拆除古塔,拆塔费用由当地人民政府解决。当时因地震刚过不久,都忙于抗震救灾,拆塔工作无暇顾及。直到1982年2月26日县文教局才向县政府请示拆塔工作。同年6月28日县文教局与西沙河公社建筑队签订合同。规定由7月1日施工,8月底完成。随后,建筑队搭好拆塔脚手架。但因工人们怕塔里有大蛇,顾虑重重,迟迟未动工。为解除工人们的疑虑,领工者令工人向塔顶破损处倒了一桶氨水,看看是否有巨蛇。结果无任何反映。7月初拆塔即将动工前,县文教局又一次用电话请示省文物局,7月6日河北省文物局电话通知昌黎,拆塔暂停,省里最近派人进一步勘察。7月7日省文物局、唐山地区文化局前来勘察古塔,并传达了副省长徐瑞林同志的指示,徐副省长说:“一座历史古建筑,来之不易,拆掉就无法恢复了,只要能抢修就要抢修,还是慎重为好。”

7月23日,源影寺古塔重新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座判了“死刑”的古建筑,在有关领导的关注下,起“死”回“生”。

1983年3月,维修古塔正式动工。1987年6月竣工,历经四年零四个月(因冬季停工),实际施工时间是1074天。

整个工程使用木村27.5立方米,钢材7.65吨,烧制青砖10680块,小青砖9000块,红砖31000块。自制各种异形砖和构件3361块,磨制青砖10224块,雕刻花砖214块。更新塔檐飞椽208根,更换檐椽3360根。为加固塔身,外层制做钢筋箍7104个,由正定南门外生民五金铸造厂制造。安装自制的戗兽、套兽各一百多个。安装了根据辽金时代古塔塔刹造型、由我县农机修造厂制造的重1吨零33斤的铁铸塔刹。修塔用的青砖是我县虹桥砖窑烧制的,使用的青瓦是抚宁县七里涧农民烧制的,同时还从蓟县邦均窑场买了部分青瓦。

在维修工程中,发现一些文物和遗物,除上面谈到的铭文砖和风铎外,在古塔顶部发现铜佛造像一尊,高7厘米;在塔身二层檐下发现张仓卧佛像一尊,长12、宽5.8、高4厘米,重650克。(卧佛图片)刷金铜造像装于锡制函匣内,外面曾套有木制函匣,因年代较久已腐朽解体。锡制函匣长18.8、宽7.5、高7.2厘米。匣盖为推拉式,一端带有小了吊。匣内底部放有宋代铜币七枚,分别为“熙宁重宝”、“建炎通宝”、“元丰通宝”、“庆历重宝”、“元祐通宝“等,铜钱之上复盖棉絮,棉絮之上铺有黄色织锦一块。佛像置黄锦之上。佛像呈向右侧卧身状,头枕方形花顶枕。右手托垫头部,左手放于身上,握黑色念珠一串。上身袒露,下身覆盖夹被一层,被面为金黄色,衬里为珠红色。纹里曲折起伏,线条流畅,层次分明,赤脚外露,头顶梳有发吉。佛像呈闭目欲睡状。神态自若,形象逼真,造型优美,做工精细。造像与铜质底盘铸在一起,底盘背面有阴刻涂红铭文,内容是:大明嘉靖二十六年春季月昌黎城之北水岩寺住持长老净释发心造张仓卧佛一尊铜匠高聪。

在存放铜造像的砖洞内,还发现红底白花绸布一方,长宽各55厘米(已残破),马牙两颗,琥珀等物曾装于圆形漆盒内,由于年代久远受潮,木盒、绸布腐烂,遗物散落于洞内。

从张仓卧佛铭文的时间看,正值明嘉靖修塔之际,尚未完工,水岩寺住持长老为祭奠修塔,赠张仓卧佛铜像,表示尊重。据久居塔下的老年人讲,早年源影寺和水岩寺的和尚关系密切、互有来往,赠佛像就是证明。

张仓卧佛侗像的发现为研究源影寺古塔的维修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选自《昌黎文史资料选辑》)

(县文化研究会供稿)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其他平台转载需后台留言授权。

二维码 注

昌黎源影寺塔建筑年代之辽末说

昌黎源影寺塔现一般被认为是金代建筑,其主要根据来自几枚宋代的年号钱,有“庆历”、“熙宁”、“元丰”、“元祐”、“建炎”。其中时间最晚的“建炎”是南宋年号,故以此证明该塔是金塔。

但笔者觉得,若不是因为建炎年号的铜钱,此塔怕是就有很大可能被认定为辽塔了。金代初年时局不稳,缺乏兴建大型佛塔的天时,此塔很有可能为辽代末年所建,于金初补建完工。

“建炎”等年号的宋钱出土于昌黎源影寺塔第二层檐下的砖洞中,类似的有辽宁朝阳北塔的第一层檐体中部也出土过砖舍利函,函内题记砖中有“重熙十三年( 1044)六月十六日”字样。此外,天宫地宫中还有重熙十一年、十二年的题记,时间都早于该题记。

因此,檐下这个位置的出土文物有可能为落成之前装藏在檐下的。其装藏时间一定晚于建塔时间。

此外,观昌黎源影塔第一层檐下斗拱、檐柱等仿木构件,以及八面塔身八门楼、八角楼、廊桥上雕刻的斗拱,辽风明显。

对于金代所建仿辽式塔,北京银山塔林五座主塔是最好的例子,年代越晚的金塔,斗拱趋于纤弱;而银山塔林三座年代较早的金塔,也出现了耍头雕成蚂蚱头,密檐层间结合过于紧密等辽塔中所不见的特点。

昌黎源影寺塔层层檐下皆设斗拱,除第一层为双抄五铺作,第二层为单抄四铺作外,其他各层檐下皆为斗口跳。转角斗拱做出列拱、角华拱,列拱仿木逼真;各层补间斗拱富于变化,其奇数层檐下的补间斗拱皆出45斜拱,偶数层则无。砖雕斗拱辽风雄健。

综上,昌黎源影寺塔为辽代末年建筑,在主体基本完工之时因朝代更迭而停建。后在金代初年续建完毕并装藏舍利,故会有“建炎”年号的宋钱出土。

文字:郎智明

编辑:张茵娉、刘泽宇

编审:李雁锋、秦勇

end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361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