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江浩故居

散水头镇:玉田县辖乡。1953年建林头屯乡,1958年为亮甲店公社,1961年析置林头屯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2.4公里。面积39.1平方公里,人口2.1万。辖林头屯、东范家坞、西范家坞、樊庄子、孙洛庄、老君屯、阎庄子、围子庄、前户部庄、后户部庄、东芦庄、西芦庄、于庄子、柳君屯、徐庄子、东果各庄、西果各庄、栅楼王庄、潘庄子、柳庄子、土城子、小张……

文化丨丽江这个“洛克故居”很有故事

江浩故居

上个世纪,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探险家、地理学家约瑟夫洛克来到丽江,被当地淳朴人文、厚重历史、多样民俗深深吸引,至此,便与丽江结下了不解之缘。

(白沙镇)

丽江古城北行十余公里,在玉龙雪山南麓白沙镇,有一个叫“巫鲁肯”的村子,意为“雪山脚下的村子”,这里便是——玉湖村,洛克曾在这里居住长达27年。“洛克旧居陈列馆”作为当时洛克在丽江的居所,坐落在玉湖村中。

(玉湖村)

从村口沿着石头路走几百米,再穿过一条小巷子,便能找到“洛克旧居陈列馆”。“洛克旧居陈列馆”是一个典型的纳西族四合院,如今经过修复后,对游人进行开放,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洛克故居)

很多人对洛克为什么会选择玉湖村,而且一住就是27年,有着很大疑惑。但是当人们走进玉湖村的那一刻,便能恍然大悟。玉湖村背靠玉龙雪山南麓,山顶上是皑皑白雪,山下苍松翠柏环抱。雪山如同一幅巨型的扇面,把村子含在怀中,坐南朝北,阳光充沛。村旁有一个很久以前挖的人工湖,湖水清澈,雪山的倒影映在湖面上,山清水秀宛如世外桃源,是一块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

(玉湖村)

洛克曾在著作中写道:“巫鲁肯村是一个环境优美,坐落在雄伟的丽江玉龙雪山脚下的小村子,雪山主峰扇子陡,犹如保护神似的保护着巫鲁肯村……”

(雪山下的村庄)

走进“洛克旧居陈列馆”,小院面积不大,一院三房,正房是一座小二楼,楼上是洛克的起居室,尚有床、凳子等部分保留。楼下和厢房展览着洛克曾在丽江拍摄的一些历史图片和其用过的一些物品。

(洛克旧居陈列馆)

(洛克旧居陈列馆)

据了解,洛克于1884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22年2月,洛克以采集植物标本为目的,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从云南思茅入境到达丽江,开始和纳西族百姓接触;1924年,他带着八万件植物标本和文物回到华盛顿,同年11月,他第二次来到中国;1926年开始,洛克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纳西族文化、历史和语言的研究上;1949年,洛克乘专机离开中国,至此,他先后在中国西南纳西族地区生活与工作了27年。往后,有多种有关纳西族文化方面的论著问世,比较被熟知的有《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和《纳西语—英语百科词典》。

(洛克旧居陈列馆)

洛克把丽江及纳西族文化带向了全世界,西方人透过洛克看到了玉湖村,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玉湖村)

(玉湖村)

时过境迁,人事已非,然而圣洁的玉龙雪山依旧,“巫鲁肯”村的洛克故居依旧。如有机会,一定要走进丽江,走进玉湖村,感受洛克百年前在丽江生活留下的遗迹展览,了解当年洛克对丽江的热爱和百年前的丽江风情,细细品味发生在这里的老故事,慢慢享受这份难得的静谧。

(洛克旧居陈列馆)

文 木琼晓

图 丽江市文旅局

编辑 刘榕杉

本期责编 张灵洁 邱忠文

审核 马波 刘丽

转载-江阴徐霞客故居

徐霞客出生地,旅行者朝圣处——江阴徐霞客故居

司徒博行 百代旅行网 百代旅行网

2016-07-12

旅行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他,用尽三分之二的人生在路上,死后被奉为“游圣”。他是旅行者心中的圣人,也是旅行写作的先驱。“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1607年3月29日,20岁的他从家乡江阴马镇南岐村的胜水桥头出发,这是他第一次出游,走的不远,只是畅游了无锡惠山,然后泛舟于太湖。

那次旅行一定很愉快,但是当时的他一定想不到,这趟不长的行程开启了通往新世界的一扇门,从此他不知疲倦,穷尽生命的最后三十四年,走遍了中国除四川之外的两京十二省,为世间留下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1613年5月19日,是徐霞客的旅行从兴趣升华为考察的转折点,这是他第一次正式旅行,《徐霞客游记》即始于这天。“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於菟即老虎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

”江阴和宁海,这两个与徐霞客的“第一次”相关联的地方,由此成为纪念地,全国只有两条“徐霞客大道”,就位于这两座小城。3月29日和5月19日,也分别被江阴与宁海用来争夺“中国旅游日”,虽然最终宁海胜出,但是江阴仍然有其独一无二的地方,这里有实体文物——徐霞客故居和晴山堂石刻。

徐霞客故居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南岐村。徐霞客去世后不久,时逢乱世,故居毁于兵火,清顺治年间由其侄孙徐君铨重建。后屡遭损毁,直至1984年,仅有七间瓦房幸存。1985年政府拨款大修,增建其余部分,恢复完整形制。

今徐霞客故居景区由徐霞客故居、仰圣园、晴山堂石刻、徐霞客墓和胜水桥组成。故居三进十七间,占地二亩,内部设有展厅,展出徐霞客生平介绍、旅行路线图、沿途照片及岩溶标本等,院内还有一株徐霞客亲手移栽的罗汉松。故居南侧是仰圣园,建于2001年徐霞客逝世360周年之际,内有碑廊。

仰圣园西南角即为晴山堂,堂内墙壁上嵌有76块明代石刻,时间跨度从明代洪武三年至崇祯五年,均为当时社会名流为徐霞客所撰写的纪念文章如传、序、记、铭等。徐霞客墓位于晴山堂后院,为异地迁建而来,可供游客凭吊。胜水桥位于徐霞客故居东侧的枕塘河上,重修于1985年,据说是当年徐霞客出游停泊船只之处,亦有相当重要的纪念意义。2001年,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入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

徐霞客故居现有三进。大门悬陆定一所题“徐霞客故居”匾额,下面是对徐霞客一生的总结:“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探险旅行家、游记文学家”,背面为门楼,题有“绳其祖武”四字。院中有一口古井,为当年徐霞客所用。

穿过庭院为二进大厅,内设展览室介绍徐霞客生平,还陈列有旅行线路图、后人研究资料及各版本《徐霞客游记》等。展品中还有一部手抄本《徐霞客游记》,作者徐澄是徐霞客的第九代孙,历时十年抄写完成,2006年捐给故居收藏。

继续向前是二进院落,前为崇礼堂,这是唯一可追溯到清初的原构,内部除做正厅陈设外,还对徐霞客卧室进行了复原。

回首可见“承前裕后”砖雕门楼,庭院西侧还栽有一株罗汉松,旁边立“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牌子。作为植物而入选文保,这是非常罕见的做法,体现了这株罗汉松所承载的纪念意义。

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徐霞客的父亲由京城带回的一株盆松,徐母为鼓励儿子出行考察,便叫他将移栽进庭院中。过崇礼堂是后院,房中一组雕塑名为“游子见慈母”。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徐霞客便是对“必有方”的注解,他作为孝子,能够体谅母亲劳作的辛苦,另一方面,徐母也能理解徐霞客的事业,默默的作他的后盾。从这个角度来讲,徐霞客的伟大,也有徐母不可或缺的功劳。

仰圣园

仰圣园位于故居和晴山堂之间,占地20亩,建于2001年,时年正值徐霞客逝世360周年。仰圣园内除了湖泊和小品建筑,更有徐霞客游记碑廊,碑廊刻有《徐霞客游记》中的名段佳句,全长250米,共计132个条目135块碑刻。

晴山堂

从文物角度来说,这座重修于清朝的故居更多是纪念性质,明代石刻才是国保的精髓。晴山堂始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取“晴转南山”之意,是徐霞客在母亲病愈后为母养老所建。

徐霞客将为晴山堂及《秋圃晨机图》求人所作的赋引诗文,连同先祖徐麒留下的名家墨迹共85人94篇,镌刻于石。其中有元代倪瓒,明代宋濂、董其昌、米万钟、李东阳、文征明、祝允明、黄道周、顾鼎臣、高攀龙、倪岳、吴宽等名重海内的书画家、文学家及士大夫的手迹,共计76块。崇帧十七年(1644),晴山堂毁于战乱,幸存的石刻移放于徐氏宗祠墙上。现在看到的晴山堂为1978年为安放石刻而重建,坐西朝东,面阔三间,占地538平方米。堂内正中悬朱穆之所书“晴山堂”匾额,下置徐霞客母子塑像,石刻76块及《晴山堂帖叙略》木刻2块及嵌于南、西、北三面壁间。

徐霞客墓

徐霞客墓本不在此处,早年已毁,1985年按《徐氏宗谱》 所附墓制图重建于晴山堂后院。晴山堂大门处嵌有一块五十年代立的“徐霞客墓”省保碑,但是由于原墓毁坏重建,保护级别相应下调,故墓前文保碑显示为县保。墓坐西朝东,占地面积754平方米,墓圈青石砌就,高1.50米,墓围7.93米。墓碑为清初原物,高1.2米,宽0.4米,碑顶横书阴刻“十七世”三字,中间直书阳文“明高士霞客徐公之墓”。墓前有徐霞客塑像,两侧各有立卧式纪念碑一方,其中一碑有李先念题词“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

胜水桥

胜水桥在故居东侧徐霞客文化博览园内,始建于明,重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1985年重修。桥为单孔石板,南北走向,长19.40米,宽2.5米,高3.20米。桥墩两侧刻有桥联“曾有霞仙居北坨,依然虹影卧南旸”和“胜境重新,舟驶人行通海宇;水影依旧,清流激湍映天然”。胜水桥是徐霞客旅行的起点,据说每次乘船出游,徐母都要到此送行。这是一处纪念意义为主的古桥,也是徐霞客旅游博览园内唯一的文物。

杨登嵩故居、浔江堡遗址…这些三江文物你听说过吗?

2019年7月30日-31日,柳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樑一行在三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杏萍陪同下到良口乡南寨村杨家祠堂、和里三王宫、程村乡草头坪杨登嵩故居、古宜镇浔江堡遗址、八江镇马胖村马胖鼓楼、独峒镇岜团村岜团桥、岜团侗族款坪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调研,通过听取县文物管理所就三江文物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和现场调研,梁副主任对三江县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

(岜团桥调研)

三江目前共有不可移动文物点471处,其中古遗址19处,古墓葬14处,古建筑40处,石窟寺及石刻34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6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程阳永济桥、岜团桥、马胖鼓楼及和里三王宫),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6处(丹洲明代古城、亮寨鼓楼、平流赐福桥、林溪侗寨古建筑群、高定侗寨古建筑群、车寨侗寨古建筑群),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等。

(岜团款坪调研)

近年来,三江县委县政府及文物保护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创新文物保护工作思路,在文物抢救、保护、管理和利用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杨登嵩故居调研)

梁副主任指出,三江是柳州文物大县,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文物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我们要把确保文物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聚焦文物保护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制度设计和精准管理,注意盘活文物资源,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来源:三江侗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 杨全忠 供稿

编辑:三江生活 小V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7283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