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艾恩文化遗址

艾恩文化遗址:哈菲特、西里、比达-宾特-沙特以及绿洲(The Cultural Sites of Al Ain)由一系列遗产所组成,这些遗产拥有大量史前文化遗迹,为人类自新石器时代起就在沙漠地区活动定居这一事实提供了见证。

突出的遗迹包括圆形石墓葬群(约公元前2500年)、水井及大量的土坯建筑物,如住宅、塔楼、宫殿及行政建筑等。特别是西里(Hili)的阿夫拉贾(aflaj)精密的灌溉体系是这种源自铁器时代的灌溉体系的最古老例证之一。艾恩文化遗址的遗产是这一地区由狩猎与采集文化向定居文化的过渡的重要见证。

艾恩文化遗址

Cultural Sites of Al Ain (Hafit, Hili, Bidaa Bint Saud and Oases Areas)

必去理由:阿联酋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阿联酋[United Arab Emirates]

景点所在省、州:阿布扎比酋长国 [Emirate of Abu Dhabi]

景点所在城市:Al Ain [艾因]

北辛文化遗址旅游景点介绍(北辛文化遗址旅游景点介绍作文)

北辛文化是什么文化?此文化距今有多少年了?

北辛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发现于1964年4月,在江苏省淮安青莲岗,一般认为北辛文化的年代在距今7300—6100年之间,早期约在距今7300—6800年,中期距今6800—6400年,晚期距今6400—6100年。北辛文化,在环鲁中南山地周围的兖州、曲阜、泰安、平阴、长清、济南、章丘、邹平、汶上、张店、青州、莒县、临沭、沂南[1]、兰陵和滕州等地,都发现了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

北辛文化得名于北辛遗址,,北辛遗址得名于官桥镇北辛村,北辛村地处于薛河故道南岸。薛河是古薛一带的母亲河,因此也就孕育了北辛文化,孕育了东方最早的农耕文明。

北辛遗址是196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薛河两岸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1978年冬和1979年春,由中央考古队和滕县博物馆联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发掘,清理了一批灰坑、窖穴、墓葬,发掘面积约2600平方米,出土有各类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文物2000余件,经碳14测定为距今7300年~6300年左右,属于山东省新石器时代的最早时期,也是母系氏族社会最为繁盛阶段,比大汶口文化早一千多年。由于北辛遗址具有其独特的文化面貌,代表了一定的历史时期,因而被命名为“北辛文化”,1982年被国务院正式公布并编入国家教科书;1992年被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辛文化的介绍

北辛文化是黄河下游一种原始社会较早期的文化遗址,环鲁中南山地周围的兖州、曲阜、泰安、平阴、长清、济南、章丘、邹平、汶上、张店、青州、莒县、临沭、兰陵和滕州等地,都发现了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由于最早江苏淮安青莲岗,考古界曾定名为青莲岗文化,后因该文化以滕州市官桥镇北辛遗址最为典型,遂重新定名为北辛文化。主要遗址有山东滕州北辛、兖州三因、泰安大汶口、江苏邳县大墩子、连云港市二涧村和淮安青莲岗等。碳14 测定这种文化的年代在公元前 5400年至前 4400 年之间,其后发展为大汶口文化。

什么是北辛文化?

北辛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在环鲁中南山地周围的兖州、曲阜、泰安、平阴、长清、济南、章丘、邹平、汶上、张店、青州、莒县、临沭、兰陵和滕州等地,都发现了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

北辛文化由于最早发现于江苏淮安青莲岗,考古界曾定名为青莲岗文化,后因该文化以滕州市官桥镇北辛遗址最为典型,遂重新定名为北辛文化。

北辛文化1982年被国务院正式公布并编入国家教科书;1992年被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又被国务院定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

北辛文化的意义:

一、从出土的石铲、石斧、石磨盘、石磨棒、鹿角锄、蚌镰和窖藏的谷物来看,当时的农耕生产从耕作、播种到收割、加工已有一套较为完备的工具,原始农业已初具规模。

二、通过出土的家猪型动物骨架和鸡、狗等动物遗骸来看,当时的家畜驯化已经开始,畜牧养殖业已近雏形。

三、从出土的陶网坠、鱼镖来看,当时的捕鱼技术已相当高超。

四、从出土的骨针、石纺轮来看,当时开始用野生纤维和动物绒毛进行纺线或编织,北辛先民由身披兽皮过渡到穿衣的文明阶段。

五、从出土的骨器、牙器、蚌器来看,当时的生产工具中截、劈、削、刮等器物已初步成型,制作石器、陶器已有专门分工,手工业已较为发达。

六、从出土的盖鼎、红顶钵、指甲印纹钵、红陶壶来看,当时的制陶烧陶技术已比较先进,这些器物不仅讲究生活的实用性,而且还讲究审美的艺术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辛文化

枣庄的 北辛遗址介绍

北辛遗址

北辛遗址位于官桥镇东南北辛村北首薛故河南岸,面积约5万平方米。该遗址在1964年全省文物普查中首次发现,1978年冬--1979年春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土大批陶器、石器等文物2000余件。经科学方法鉴定,这片遗址距今约7300--8400年,是我国在黄淮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由于这一文化遗址反映了自身特有的文化风貌,因而被国家命名为北辛文化,已在一九八二年间向世界公布并编入国家教科书。1992年,北辛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临沂发现北辛文化环壕聚落,是哪个时代的遗址?

山东临沂发现北辛文化环壕聚落,是新石器时代遗址。

据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8月10日消息,该院自2019年11月底至2020年8月初对山东沂南县里宏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北辛文化遗存,并清理出北辛文化小型环壕一段。

里宏遗址位于临沂市沂南县砖埠镇里宏村东,地处沂河与汶河交汇处,发掘面积近1000平方米。现存遗址平面为南北向的长条形,南北长约200米、东西残宽约40米,残余面积7000余平方米。

里宏遗址领队朱超介绍说,本次发掘清理各时期灰坑98个、沟状遗迹14条、墓葬2座、房址7座、长条形坑20个、灶2个、水井1口以及柱洞若干,时代自北辛文化开始,经龙山、岳石、商、周等几个时期,持续至魏晋。

扩展资料:

北辛文化

北辛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在环鲁中南山地周围的兖州、曲阜、泰安、平阴、长清、济南、章丘、邹平、汶上、张店、青州、莒县、临沭、兰陵和滕州等地,都发现了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

北辛文化由于最早发现于江苏淮安青莲岗,考古界曾定名为青莲岗文化,后因该文化以滕州市官桥镇北辛遗址最为典型,遂重新定名为北辛文化。

主要遗址有山东滕州北辛、兖州王因、泰安大汶口、江苏邳县大墩子、连云港市二涧村和淮安青莲岗等。碳14测定这种文化的年代在公元前 5400年至前 4400 年之间,其后发展为大汶口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前瞻网-山东临沂发现北辛文化环壕聚落,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山东临沂地区发现北辛文化环壕聚落

北辛文化有哪些遗址?

北辛文化遗址包括灰坑、窖穴、墓葬在内面积约2600平方米,发现各类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文物2000余件,属于山东省新石器时代的最早时期,也是母系氏族社会最为繁盛阶段,比大汶口文化早1000多年。

吉安文化遗址旅游景点介绍(吉安文化遗址旅游景点介绍作文)

吉安旅游景点推荐

吉安旅游景点推荐:

1、庐陵文化生态园位于吉安中心城区北端,是当地很值得一逛的城市公园。生态园内以庐陵文化为主线,有一些后来修建的相关人文景观。

景区内有不少移栽至此的名贵树木,有山有水,生态风光也很不错,适合休闲走走逛逛。整个生态园更像一处开放式的广场,景点比较分散。景区内最值得一看的,首先便是西入口广场上的一棵千年古樟,它也是亚洲目前最古老的樟树。

2、钓源古村距江西吉安城西约十几公里处,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后裔聚居的古村落——钓源。走近钓源,如同观赏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明清景画;

置身钓源,尤如穿越时空隧道,熔入明清时代的社会生活。远眺近观,举目所及的青山碧水,长道短巷,宅院重檐,以及深隐其中的神幽奇绝,无不令人生发出问古风之悠远,寻流韵之长传的雅兴情思。

吉安县景点

吉安县的景点有吉州窑遗址、庐陵生态公园、梅塘资国禅寺、天祥公园、文天祥纪念馆等。

1、吉州窑遗址:始建于晚唐,兴于五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24座古窑如岗似岭,星罗棋布。

2、庐陵生态公园:位于县城富川路以东,是吉安县最有特色的主题公园之一,由中心廊架、各式景桥、水系等景点组成。

3、梅塘资国禅寺:位于吉安县梅塘乡龙须山麓,为禅宗圣地青原山的重要道场之一,始建于唐,迄今1200多年,历经多次大火焚毁与重修,现寺院面积约5000平方米。

4、天祥公园:毗邻文天祥纪念馆,占地面积550亩,其中将军湖水面面积200亩,绿化面积300亩,是集自然生态旅游、文化交流、民俗风情、旅游休闲、商务接待为一体的开放式城市公园。

5、文天祥纪念馆:是江西省最大的一所历史名人专题纪念馆,主体建筑是一组中轴对称的仿古建筑群,以五个展室、120米展线,通过文献文物、图表、雕塑、碑刻和复原实景等形式,介绍文天祥的生平业迹。

吉安市有什么著名的历史景区?

在江西境内,有一座中国将军市。虽然这座城市不太出名,甚至名气还没有所辖的县级市要大。但这座城市却真真切切的走出了147名开国将领(也有资料说是145位),整座城市当年的革命烈士就超五万多人,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之中,考取进士最多的城市,这里叫做吉安。

说到吉安,我总是能想起一个吉安朋友开的玩笑“在外不用说自己是吉安人,太麻烦,别人也不一定知道。说自己是井冈山人却能一下子恍然大悟。”虽然这只是一个玩笑,但这却的确是一个现实的问题,高校机场都以井冈山命名。不过虽然名气不如下辖的井冈山市,但吉安绝对能说是一个人杰地灵之地,公认的才子之乡。

虽然吉安名气不够,经济在江西也在靠后的位置。但是境内的风景还是相当值得一说的,一起走进吉安这个人杰地灵之地中的风景吧!

井冈山

井冈山可谓是吉安市内最为著名的景区了,还记得雨槛在十年前来到江西,还曾看到过专门的井冈山旅游双层专列,虽然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但足以见得对这里有多么的重视。作为伟人口中的天下第一山,井冈山也是人们所熟知的中国革命摇篮。在欣赏美丽的自然风景的同时,还能了解一番红色故事,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

羊狮慕

之前雨槛一直觉得羊狮慕是萍乡市的景区,但在翻阅了多个资料之后,以及参考了地图位置之后才突然发觉原来是位于吉安境内。实际上羊狮慕也是武功山景区的一部分,也难怪会有不少人将这里以为是萍乡境内,奇山异石让人将这里誉为小黄山,虽然不如真正的黄山奇险,但也独具魅力,如果运气足够好遇到了云雾天气,这里就如同仙境一般神秘。

渼陂古村

历史长达近千年的渼陂古村,四处都散发着古色古香的气息。精美的古建筑,再加上曾经的革命遗址,让人对这个小古村刮目相看。再加上文天祥的陵园,这里处处都透露着古朴的气息。当然,也有不少游客吐槽这里缺乏维护,虽然有着浓厚的古村生活气息,但是在旅游服务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希望能有所改善吧。

白鹭洲书院

著名的白鹭洲书院也是曾经最为著名的古代书院,被人称之为江南四大书院之一。自南宋以来,培养出了不少人才。由江万里所创建,虽然至今这所书院已经几次经历了重建,最终才成今天的模样。但古色古香的书院让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到这所书院最纯真的书香气。

虽然总的来说,吉安的名气却是还不够高,但是其人杰地灵的本质,以及美丽的风景。还是让这座城市充满了魅力的,不知道你对这座城市的感觉如何呢?

商丘文化遗址分布图出炉!快看你老家有多少文化遗址?

本土最有温度的平台 专注本地资讯发布

有些人总说商丘没有商朝以前的遗址,根本不是商朝兴起之地。然而商丘的商朝以前的遗址星罗棋布,并不是古文化的不毛之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下七垣文化、早商文化等,在商丘境内均有发现。从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商丘的遗址主要分布在南部区域,这是因为离黄河故道稍远的缘故,而且商丘遗址的名字大多带岗或堌堆,说明这些被发现的遗址原来是高地,才幸免于被黄河泛滥淹没,而商丘别的地方就没这么幸运了,商丘的历史就这么被淹没在几十米的黄土之下。

梁园区

灵台寺遗址:

灵台寺遗址位于商丘市梁园区周集乡苑庄村西。为近圆形土堆,南北约32米,东西约31米,高约2米,由夯土筑成。经调查,此遗址上部为战国至汉墓群,下部为龙山晚期文化遗址。

睢阳区

半塔遗址:

半塔遗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宋集镇半塔村北50米处,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20米,略高于地面,上面灰土层内含有各时期的杂乱陶片,为扰土层,半米以下为商、周文化层,有大量的先商文化遗迹。再下为原始社会末期文化层,采集有绳纹、篮纹和方格纹陶片,素面、磨光黑陶片,并有彩陶片。另发现有陶窑遗迹、兽骨化石和鹿角化石。该遗址属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并有早于河南龙山文化的遗存,年代距今约为4500年~5500年。

坞墙遗址:

坞墙遗址位于商丘县东南约30公里,在坞墙集的中部,地为坞墙公社东街大队。遗址原为一凸起的台地,由于历年取土,四周已积水成塘。从水塘四周暴露出的灰土和铲探情况判断,遗址范围南北约70、东西约100米左右。1976年冬,调查了此遗址,采集到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早期、殷商及东周不同时期的陶器残片。为了进一步了解商丘地区原始社会末期及夏、商时期文化面貌和发展关系,1977年春,对此遗址进行了试掘。发掘工作自5月5日开始,17日结束。开探沟、探方4个,揭露面积105平方米。

降隆堌堆遗址:

降隆堌堆又名降龙堌堆,位于商丘古城西南18公里处今睢阳区娄店乡江庄村周庄自然村西,现在台高2米多,占地总面积6800平方米,是一处原始社会晚期的古代人类的堌堆居住遗址。上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曾在这里发掘出龙山文化等文物遗迹及殷商、春秋战国和汉代等时期的器物。相传曾是尧的封地。

潘庙遗址:

潘庙遗址位于商丘市高辛镇潘庙村,该遗址文化遗存有龙山、岳石、东周、汉四类文化,其中以岳石文化最具典型。

虞城

魏堌堆遗址:

位于虞城县城西南魏堌堆,被确认为是龙山、商、西周文化遗址,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从魏堌堆遗址的发掘文物来看,谷熟在夏末商初应该有很发达的文明,可能是都城所在地。

营廓遗址:

营廓遗址位于营廓镇营廓集。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延续到商、周、战国、汉,直至明清。1978年,文物部门对该遗址进行初步调查钻探,发现有龙山、商周、汉唐、宋元等各个时期的文化堆积,说明自五六千年前这里一直就有人类聚居。在遗址北部东水塘坡断层中,采集到两片彩陶片,为红衣黑彩条带纹饰,反映了大汶口文化的风格与特点。

王集遗址:

位于河南省虞城县西北10公里,王集乡王集西街,面积约4000平方米,该遗址,原是个大黑土层堆积,上建有寺院,故叫堌寺,后寺廓,叫黑堌集,现叫古王集,亦简称王集。1983年3月,王集西街社员沈发建和沈祥儒在院打小井时,发现了西汉石棺墓,在出土中,又发现了西周陶片、商代早期鼎腿和龙山方格纹、兰纹、绳纹陶片及灰土骨器等

东大寺遗址:

东大寺遗址位于虞城县南25公里杜集东南角。该寺原叫西古寺,后因白海古道变迁寺西,改叫东古寺,现叫东大寺。197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1978年县文物普查队,对此处进行初步考查,在寺基外,发现上下叠压四层汉代砖、石基。并在台基中发现有:蚌器、骨器、鹿角及商代陶片(商代晚期残鬲、烧灰沌净、没被土污)。在石棺下,又探出:方格纹、兰纹、绳纹、磨光及附加堆纹等龙山文化陶片。

堌堆坡遗址:

堌堆坡遗址位于虞城县西北17公里王集乡堌堆坡村西侧,面积为3000平方米,据1978年和1984年两次文物普查,都发现此处有汉代陶片,在仓颉墓周围,探出方格纹、兰纹、绳纹,附加堆纹、磨光等陶片及灰土、蚌壳等。以上实物揭示,此处是龙山文化遗址。

马庄遗址:

马庄遗址位于虞城县沙集乡马庄,发现了殷商殷墟类型文化。

宁陵

葛城遗址:

葛城遗址位于宁陵县石桥乡西北十五里葛伯屯村西北50米处,面积为20000平方米。夏朝时葛天氏后裔葛伯被封为国君,名葛伯国,建都于此。

童饷堌堆遗址:

被杀童子之墓在城关镇东南1公里,当地俗称“童饷堌堆。”清宣统三年(1911 年)《续修宁陵县志》卷二载:“童饷堌堆在县南二里,又名童相。砖包,高丈余,宽四丈余,今上祀大士。”童子墓高出地面0.5米。类似的史迹在其他地区均未发现。因而葛伯屯与童饷堌堆为葛在宁陵提供了重要证据。

丁堌堆遗址:

丁堌堆遗址位于程楼乡丁堌堆村,面积2000平方米。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洛阳考古所支洪远曾率领地、县文物考察队在此进行勘探、考察。经钻探,文化层厚约3.7米,分三层:第一层,深一米许,有灰土层,含有篮纹灰色陶片;第二层,深2米许,有黑土层,含有黑色和灰色绳纹陶片;第三层,深3米许,含有方格纹、篮纹灰色陶片,且有炭灰遗迹。

柘城

李庄遗址:

李庄遗址又叫“山台寺遗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申桥乡李庄村,因其基址上过去有座山台寺而得名。

李庄遗址以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存为主,同时又含有较多的岳石文化遗存。龙山文化距今为4200年~4500年,此时农业生产已占相当比重,耜耕和以石器磨制、轮制陶器为代表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已有较高水平,家畜饲养有了显著发展,陶器种类众多,形态多样,造型美观,饰纹纤细。

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4米余。出土文物有陶鬲、罐、纺轮、网坠和蚌器、骨匕、骨镞等。陶器饰有方格纹、粗绳纹、附加堆纹。

遗址中有一个埋有9头整牛和一个鹿头的“九牛祭坑”,使山台寺的龙山文化与殷商文明搭上了密切关系。李庄遗址里的一个祭坑里有9头牛,表明祭祀的重要性和祭祀者的地位非同一般。这个发现在龙山文化遗址里是没有前例的。

孟庄遗址:

柘城县孟庄遗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孟庄村北。柘(城)太(康)公路通过将遗址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属商代早期遗址,面积达25万平方米。 1992年7月~1995年进行了发掘。

发现有仰韶文化遗存、龙山城址、二里头城址、商代晚期城址等。其中,龙山、二里头及商代时期三叠层是中原地区的首次发现。遗存有房基、陶窖、墓葬。出土了大量各时期的遗物。并发现了陶文和商代草鞋遗迹及一具少女骨架。

孟庄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夏商更替等主要历史事件提供了重要资料;为建立该地区的考古学编年序列提供了条件;也为研究各个时期的建筑艺术、文化面貌提供了新材料。

老君堂遗址:

老君堂遗址位于远襄镇老君堂村,是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文化遗存。遗址中部为夯土台,南北长120米,东西宽100米。遗址文化层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汉代墓群,发现大量的空心砖墓、画像石墓,墓内文物较为丰富。下层为新石器文化聚落遗存,曾出土一些绳纹陶罐等器物碎片,并发现有我国最早的货币——贝币,在钱币学领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史堌堆遗址:

史堌堆遗址位于老王集乡史堌堆村,是一处商代文化遗存。遗址南北长120米,东西宽110米,文化层厚7米。遗址东端有一大坑,层面显现清楚,文化层中出土大量的商代器物碎片。如绳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陶片。这些陶片对研究商代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曾引起中外考古学者的高度重视。

高庄遗址:

高庄遗址位于陈青集镇高庄村,是豫东新石器文化遗存中较为典型的遗址。该遗址略高于周围地表,南北长750米,东西宽150米,下为不同时期的墓葬。有两汉墓葬、战国墓穴、新石器文化层等。在地表层中,随处可以拣取到新石器时代陶器碎片和汉代的墓砖、陶器残片。该遗址经考古部门多次勘查、试掘,发现有商周时期陶片、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等。

北王庄遗址:

北王庄遗址位于伯岗乡北王庄村,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汉代墓群叠压在一起的一处文化遗存。遗址南北长150米、东西宽80米。上有一高7米、直径25米的夯土台,台内为汉代墓群,发现有汉代的小薄砖墓、空心砖墓。出土有大量的方格纹陶片、粗绳纹陶片和鼎足、鬲足等重要文物。在夯土台断面和地表文化层内,能随手拣到许多文物碎片。

郭村岗遗址:

郭村岗遗址位于牛城乡郭村岗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存。遗址南北长500米,东西宽200米,文化层厚2.5米,上层为汉代墓群,下层为新石器时代遗存,上层在地表即暴露出汉代的小薄砖墓、空心砖墓。墓内出土有陶猪圈、陶灶、薰炉、彩绘陶器等文物。村外还出土有铁器、铜器、五株钱等。

青堌堆寺遗址:

青崮堆寺遗址位于远襄镇李安楼村,是柘城境内较大的商代遗址之一。该遗址现为略高于周围地表的平坦耕地,面积22000平方米,文化层深约4-6米,文化内涵丰富,耕土层暴露有商代晚期文化遗迹。出土有鬲、鼎、罐等器物和大量的方格纹、绳纹、附加堆纹等纹饰的陶片。

唐庄遗址:

唐庄遗址位于伯岗乡唐庄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文化遗存,面积3000平方米,文化层厚4—6米。在遗址发现有汉代的砖室墓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汉代的灰陶罐、陶壶等陪葬品及新石器时代的方格纹、绳纹、附加堆纹等纹饰陶片,在遗址表面随处可见。

睢县

周龙岗遗址:

位于睢县蓼堤乡周龙村北面,地势较高,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文物层度约2米。1978年试掘,上发现灰坑6个、残陶鬲、陶盆、陶罐等。下层为龙山文化层,发现灰坑6个、残陶窘1个和一些文化遗物。并采集到一些殷商时代的文化遗物和两片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片。

犁岗遗址:

该文化遗址原为高3米的土阜,东西长120米,南北宽80米,位于平岗镇岗下坡村和犁岗村之间,一部分压在犁岗村下。村民在此处取土时发现汉代砖室墓和石棺墓,出土的陪葬品有陶壶、陶罐、陶仓、陶鼎、陶钫、铜镜、五铢钱等。遗址存留的文化层大部分为殷商文化层,有灰坑数处,随处可采集到瓦、鬲、罐等器物碎片,并发现鹿角铜锛一枚。遗址内涵丰富,对研究豫东地区殷商文化有一定价值。

乔寨遗址:

该遗址位于周堂镇西乔寨村南,西北距县城6公里,原为一高出周围地面数米的古代夯筑土台,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其土质与四周黄壤不同,为黑色壤土。其上原有庙宇,名“双塚寺”从保留的断面看,地表以上土层含有东周至汉代陶片,地表以下主要为龙山文化层。地表上可采集到具有龙山文化特征的方格纹、蓝纹和绳纹陶片及殷商瓦鬲碎片,显示该遗址延续时间跨度之大。

民权

牛牧岗遗址:

牛牧岗遗址位于民权县城西20公里牛牧岗村北。该遗址东西长100米,南北宽70米,原遗址建有“云古寺”。1938年被日本侵略军拆掉。现地面下0.8米有该寺的砖墙基,表面有碎砖瓦片、瓷片和古代陶片。西部有3个和尚冢,北坡上挖了一个长方形深坑,挖乱了文化层,发现有仰韶文化的黑白色彩陶片,还出土有龙山文化的绳纹、方格纹、篮纹陶片。在断崖东边暴露出一个残灰坑,呈梯形,上窄下宽,出土有素面磨光陶片,细绳纹陶片,红色夹砂陶片和一些残蚌器。断崖北有的土质较黑、发现有一件可复原的圈足盘和商代铜镞、小孩头盖骨、烧上块、木炭屑等。

吴岗遗址:

吴岗遗址位于民权县白云寺镇吴岗村南,高出地面1米多,长宽各500米。文化层堆积达4米以上。在此采集到的商文化陶器有鬲、深腹罐、大口瓶等。商文化层下为龙山文化层,发现有石器、骨器、蚌器、陶器等。遗址现状有灰坑、窑址、房基面、瓮棺墓葬。1974年当地群众在遗址西北角1米处发现一口铁锅,敛口大腹,沿腹处有6个棚翅,为宋代遗物。锅下扣有一带流长把铜勺,重2.6公斤。另有一双系白瓷扁壶,两面腹部绘有花草及花纹。

李岗遗址:

李岗遗址位于民权县白云寺镇李岗村,李岗遗址叠加了自龙山文化时期起始,包含岳石文化、先商文化、早商文化、晚商文化在内的数个文化层。因遗址蜿蜒逶迤,形状若龙,当地俗称龙行岗。

东山子遗址:

东山子遗址位于人和镇宁车湾村西约1.5公里处的一片苹果林中,为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碑载,该遗址为新石器和商代遗址,为高出周围地表2米的土丘漫岗,1974年对其进行调查,在耕土层下发现砖砌汉墓,出土有铜质章、铜镜、五铢钱、彩绘陶器。汉墓群下为灰土层,发现有方格纹、绳纹、篮纹陶片及夹砂红陶片,对研究中原古代文化和聚落分布极具价值。

夏邑

蔡楼遗址:

位于夏邑胡桥乡蔡楼村东南高出地面5米呈正方形边长100多米。俗称“姜仁堌”,是夏邑十八堌之一。下层发现有商周时期的陶片、蚌壳、鬲足、陶网坠;中层为汉代墓葬区;上层为古寺庙基址的扰土层。

三里堌堆遗址

三里堌堆,原名渣头堌。据《夏邑县志》(明嘉靖二十四年本)记载:“渣头堌在县西南五华里”,为夏邑十八堌之一。因地处三里庄村后,故群众称之为“三里堌堆”,堌南北长170米,东西宽约120米,高出地面约4米,原顶部遍生荆棘,现已全开荒成为耕地,整个堌堆上各个时代的砖瓦碎陶片比比皆是,土质为黑色粘土。

清凉山遗址:

清凉山遗址位于夏邑县城西南的马头镇魏庄村西北约500米处,现为南北宽40米,东西长55米的梯形堌堆,遗址顶端约2300平方米,是新石器时代遗址。清凉山遗址原为一高出地表6米多的堌堆,明代在堌堆上建一规模较大的清凉寺,故俗称此堌堆为“清凉山”。

吴家寺遗址:

吴家寺遗址位于商丘市夏邑县城西13公里桑固乡吴庄村东侧。据史料记载,桑固地古称"桑林社",相传这里是商王成汤"祷雨处"。该遗址是豫东地区一处比较重要的古文化遗址,文化堆积相当丰厚,为研究豫东地区原始文化和商周文化渊源等问题提供了实物资料。

马头遗址:

马头遗址位于夏邑县西南二十五公里马头集南街东侧,整个遗址基本呈正方形,边长约200米,面积大约4万平方米。原最高处高出地面6米,明代曾在此建一规模较大的寺院,名“崇觉寺”。

永城

王油坊遗址:

王油坊遗址位于永城市酂城镇王油村东北400米处,为一旧黄河淤泛之土丘,面积1万平方米,文化层的厚度一般在3米以上,除个别地方有较薄的扰土层或汉代层外,大多在表土层下即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存。经中社院洛阳考古所在1977年两次发掘,清出房基11座,灰坑25个,墓葬14座,出土了大批龙山晚期的陶石、骨蚌、角器。

洪福集遗址:

洪福集遗址位于卧龙乡洪福集西北侧,南北向台地,长270米,宽240米,高出地平面约1.5米,保存完好,文化层厚2.5米以上。上部为周、汉代地层,1.2米以下为河南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地层,含黑陶和线状纹红衣黑彩陶片。

造律台遗址:

造律台遗址位于酂城集南端,南北向高台,长54米,宽34米,高7米许。文化层厚8—9米,上层是商代堆积,下层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存。1936年,河南省古物研究会考古人员曾在遗址南端上部进行过探沟发掘。该遗址为豫东地区古文化遗存的最早发现,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黑堌堆遗址:

黑堌堆遗址位于龙岗乡王楼村西北约300米处,圆形灰土台,高出地面约1.5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文化层厚2.5米以上,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存。1977年春发掘该遗址,清理出房基9座、灰坑1个、墓葬1座,出土器物的类别、形制、纹饰等与王油坊、造律台同期文物相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桥遗址:

曹桥遗址位于新桥乡曹桥村北平地中,属河南龙山文化晚期。1936年,李景聘(河南省古物研究会人员)在此发现有灰陶片、三足器、带孔残石器等,并对该遗址进行发掘。

赵庄遗址:

赵庄遗址位于卧龙乡潘楼村赵庄西10米。赵庄遗址的四周地势平坦,遗址为南北向椭圆形土丘,长120米、宽90米、高0.8米,面积约10800平方米。该遗址文化层较厚,文化遗物非常丰富,地表暴露大量的灰色陶片,能够分辨出器形的有鼎、鬲、碗、盆、豆、罐等,从遗址上采集的文化遗物来看,属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堆积。

书案店遗址:

书案店遗址位于裴桥镇书案店西北约300米处,北邻包河,南北向台地,长180米,宽150米,中高1.8米,地表遗物丰富,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周代文化遗存。

胡道口遗址:

胡道口遗址位于新桥乡胡道口西北约800米的浍河南岸河床上。原为台地,因河道南移水击,使文化层破坏较重。下层是龙山文化,上层是周代文化。

大刘庄遗址:

大刘庄遗址位于裴桥镇大刘庄东500余米处,北邻包河,南北向台地,地表遗物较少,属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存。

江堌堆遗址:

江堌堆遗址位于酂城镇夏庄东南400米的浍河北岸上,南北向台地,文化层厚2.5米以上,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存。

萧竹园遗址:

萧竹园遗址位于酂城镇萧竹园村南300米的浍河北岸上,南北向台地,商代遗存。

李大庄遗址:

李大庄遗址位于顺和镇李大庄东400米处。原为台地,今韩沟纵穿其中,破坏严重,东岸遗存少许,西岸南北长240米、宽40米。堤上是从沟内翻上来的堆积土,遗物丰富。沟壁显文化层,厚约1.5米。商代遗存。

王庄遗址:

王庄遗址位于苗桥镇王庄,在苗太公路南侧,遗址从地表到坑底深约4.5米,汉墓打破龙山文化层,其中龙山文化层可能不超出两米,龙山文化层遗存单纯、单薄,这显示龙山文化部族在此停留居住的时间并不长。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osxw.com//ylsh/7031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