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金台书院

目的地介绍
金台书院位于崇文区西部,崇文门外东晓市大街203号。它是清朝中叶(1750年)在京城建立的一所书院。

金台书院

金台书院的前身系降清明将洪承畴的私宅--洪庄。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京兆尹钱晋锡在宛平、大兴分设义学,收孤寒生童就读。宛平的义学择地长寺,大兴的义学僦屋洪庄。后宛平的义学并入洪庄,名“首善义学”。从此,恬静的庄园有了琅琅读书声,成为京师义学的所在地。

首善义学创办之初,只租了洪氏庄园的一部分房舍,后京兆尹施世纶想买洪庄的空地,将义学扩建为书院,但当时洪庄主人洪承畴之孙奕沔愿意献地办义学,康熙皇帝看了奏折,对奕沔在为嘉奖,并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特赐御书“广育群才”匾额。对此,奕沔只好同意。首善义学于是增建了学舍,扩大了规模。乾隆十五年(1750年)正式改名为《金台书院》。清朝设立书院,最初在各省省会所在地,后来各府、州、县也相继设立书院。金台书院设在京师,故闻名全国。

金台书院隶属顺天府官署管理,所收学员主要是京师和各省准备参加会试、殿试的举人和贡生,但顺天府的童生亦可就读。书院主持人多为有名之士。康熙年间举人王源,雍正年间进士陈兆苍都曾做过金台书院的院长。书院设院长、学副、上舍等名额,并聘有主讲。除官课外,每月还有师课(指书院定期聘请一些学者讲课)。教学内宾主要是习作八股文,临摹法帖,有时也讲授一些经书义理。每逢朔望之日,京兆府尹常亲临考场监考,对考试成绩优秀者给予“膏火”(即灯火,比作灯油费,多指求学费用)奖励,作为就学的资助。书院如发现人才,则立即上疏推荐。这种破格以求的精神,说明书院为清朝培养和物色人才的办学目的是很明确的。

1984年5月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位于崇文区西部

金台书院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光绪五年(1875年),因再次重修,共累计募得白银14631万两,于光绪七年(1881年)春完成,历时2年,计建朱子堂7间,讲堂3间,大堂3间,垂花门1座,官厅6间,大门1座,南照房5间,东门1座,东西文场20间,东西厢房10间,厨房、中厕、马棚共7间。以上合计64间,还有影壁和书院的围墙等。经过重修,书院大为改观。门前有了扇面形的挂瓦影壁作为屏障,门口有石雕卧狮,雕工精湛,甚为壮观。官厅正中的垂花门楼,全部用木料雕装镶嵌,油饰彩画,显得文雅而庄重。东西文场不仅修得宽敞明亮,而且还有回廊。场内所添桌椅,为肄业诸生提供了较好的学习条件。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推行学校教育,书院遂停办,改为顺直学堂。随后又曾几易其名为京师公立第十六小学、东晓市小学、北平市第十二区中心国民小学、九区中心小学、崇文区第一中心小学等。1973年改为崇文区东晓市小学,1983年和1986年先后两次对校舍进行了修缮、改建和扩建。

交通信息
附近有6、35、36路汽车和106路电车(天坛北门站),或23路汽车(三里河站)。

北京崇文区

文化传承:金台书院的背影

一座书院,一座古代的金台书院,坐落于桂东县桥头乡乌石寨山麓的一个僻静山岗上。据《县志》记载,该书院建于清朝道光十一年(1831),我来的时候,与它相距了186年,见到的是,遍地长满了茶叶树、茶油树、杉树、松树、棕树……山岭上躺着几块废弃的石料,还有静默的屋基,在无语地诉说着它曾经有过的辉煌。

老人的指点,仔细地察看,书院的轮廓犹存。书院的布局大体可分跑道、操场、书院。跑道在半山腰,依偎着圆形的山岭转了一周,大约华里长、宽约五六米。从跑道往山岭上行几步,便到了操场。离开操场,往上走,就是书院了。

从高处俯瞰,书院的平面略呈不规则的四方形。面积超过了两亩。而今,书院成了废墟,没有了墙体、木门、木窗、木椅、木桌、黑板……甚至连一片瓦都没剩下,完全是一个遗址。如果要想打捞出它的历史文化信息,得从别处寻找。

退休老校长何自谋是在金台书院读过书的。他说,印象中的书院,建筑是土木结构,屋基是石灰泥,墙体为干打垒,盖着小青瓦,进大门处,两个石门墩,门楣上有户对。教室窗子有木雕。他的同学有陈祥清、黄光前……教书的老师有黄守规、何志良、王明玉等,院长陈泰然,接下来是何承德、方传学。

头发花白的陈祥清老师,今年80岁了。他告诉我,1946年,他走进金台书院读书。他记得,书院坐北朝南,大门外有两根木柱。书院为三进四合院式建筑,前进为书院大门,大门进去,靠西是校长室,靠东是教导主任的住房。中进有一个天井,挨近天井是个比较宽敞的大厅。后进为大成殿,大成殿正房中间供奉有孔夫子像,两边房子放置了学生的皮箩、餐具等生活用品。大成殿东西两侧,是两排长长的廊屋。西边的是书院的读书室、厕所和1—4年级学生的教室,教室分上下两层,有木板楼梯上下。东边的是5—6年级学生的教室、宿舍和厨房。大成殿的前面置有一个花坛,种植了月季花、栀子花、茶花,还有柚子。院内还置有遮雨的环形走廊。书院四周筑有围墙,植有梨、梧桐等树木。

那时,读书,学生不交学费,有田租作为办学经费。初小1—4年级一个教室,大约50个学生。读高小五年级时有两个班,到了六年级,学生越来越少,书院老师就把他们拼成一个班。那时,男女不仅同校,而且还同班,不过女同学相当少,他班上只有两个。

书院有朝会,校长会进行讲话,要求学生尊师、爱师,同学之间互相友爱,做一个有学问、有思想品德的人。老师讲课与如今老师授课差不多。初小的课程有:国文(即现在的语文),算术、图画、音乐。高小时,增加了历史、地理两门功课。与今不同的是,国文认字拼音用的是国音字母(又称注音符号、注音字符),比如:汉语拼音a o e ie,所对照的国音字母是ㄚ ㄛ ㄜ ㄝ。

陈老师一边讲述着,一边饶有兴趣地背起了少儿时所读的国文课中的一段——“中华,中华,可爱的中华,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你更伟大……”他说,这篇课文是爱国的,言简意赅。他记忆犹新的是,小学一年级的国文课本,打开第一页是旗帜,下面是“国旗党旗”四个文字;再翻一页是孙中山的像,下有“国父遗像”四个字;第一课是“来,来,来,来上学。”第二课是“好,好,好,来上学。大家来上学。”读到四年级时,桂东县就解放了,上学没有课本。对于学习成绩好的,老师会发一本旧教材,学习成绩差的没有,学生不得不抄写课文,直到1950年下半年才有教材。

金台书院,曾是桥头乡文化传播的一个亮点。在书院的推动下,耕读之风甚炽,人文蔚起,培养了一批读书人。

在书院出的人才中,最显赫的要数王光前。他,1936年10月出生于桥头乡白水村,1956年考起了华中理工大学工业自动化与电气化专业,五年后,毕业分配在北京,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工作,在科学家周光召、邓稼先部下,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科学研究工作。王光前说:“早先,跟亲戚、朋友交流,不敢谈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是秘密。其实,他从参加工作一直到退休,一辈子从事的工作就是核方面物理研究和计算机应用研究。过去,条件很艰苦,啃窝窝头,吃玉米、黑米,冬天野外工作,常遇白雪皑皑的天气。但为了国家,他走过来了。”

陈老师说,由于金台书院在那山顶上,缺水,煮饭时,老师、工友就得挑水。学生用水得两个人扛,加上书院两旁的高墈土面临着崩溃,1953年,书院搬到了离金台书院不远的圩镇上,就是今天桥头中心学校的位置。金台书院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立足山顶仰望,仰望着金台书院曾经的浩淼天空,深邃、空灵、深沉、深远。

书院新闻|搭建国际平台 风景南金独好

搭建国际平台 风景南金独好

为进一步提升金普新区教育国际化高质均衡发展水平,促进区域教育国际文化交流与课程研发,6月22日上午,金普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交流部的王祝军、张秀华老师、王志光主任及美国澜切索兰诺中学校长戈登布朗先生、教师凯瑟琳普勒女士等一行人,在大连南金实验学校副校长宋艳丽、办公室主任刘晓婷、英语教师刘旭霞、丛凯伦等的陪同下,走进大连南金实验学校(南金书院),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步入校园,外国友人们立刻被古典、唯美的传统院落式庭院吸引,这里的青砖黛瓦,潺潺流水,无不在向来自大洋彼岸的尊贵客人们问好。

在校园解说员郝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书院文化正厅,近距离欣赏学校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成果展示。

身着古典服饰的三年二班孩子们以儒雅的礼仪和饱满的热情向外国友人们进行了《大学》节选诵读展示及唱诵歌曲表演《孔夫子》,孩子们恢弘大气的诵读和意境悠远的表演赢得了外国友人们的喜爱,他们情不自禁地同孩子们亲切握手,并用汉语说着“你好”!孩子们也热情回礼以“hello”!大厅内不时回荡起欢快的笑声。

随后,他们在刘旭霞、丛凯伦两位老师的引领下,依次视察了学校傲梅轩敞开式书吧、班级走廊文化及金州教育史馆,他们近距离感受着中国历史,特别是南金书院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中国大连金普新区教育发展的欣欣向荣之貌。

接着,国际友人一行走进三年一班教室,观摩了由学校书法教师赵群执教的一节软笔书法课“九”。

书法课历来是南金书院的必修课程之一,更是传承中华文明,知行儒雅的具体表现。在认真聆听赵老师介绍“九”的字源演变及汉字结构特点后,孩子们端身正义,素整衣装,从容淡定地写了起来。

其间,戈登布朗先生和凯瑟琳普勒女士更是兴趣正浓,他们意犹未尽地跟着孩子们挥毫泼墨,“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国际化的浓浓情谊在妙笔丹青间尽情展现。

随后,他们来到了体育馆,继续观摩由学校体育老师崔鑫执教的一节武术课。武术是中华文化的巨大瑰宝,更是南金书院的又一门必修课程。

在认真聆听崔老师的五步拳教法后,学生们向外国友人们依次展示了少林拳、罗汉拳及规定拳等武术基本套路。别看二年三班的孩子们个头小,但他们个个站如松、坐如钟,精神饱满,精气十足,充分展现了书院学子的良好修习与精神面貌!在看了孩子们的精彩展示后,两位外国友人也饶有兴致地亲自体验学习了中国功夫。

除了对外展示传统特色,更要在国际交流中学习西方所长。学校特别安排了体育专业教师凯瑟琳普勒女士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篮球课。在短短二十分钟时间里,她教学生们持球、分手拍球、行进运球、传球等基本动作和篮球技巧。孩子们在独特感受中度过了一节难忘的体育外教课。本着认真的学习态度,学校体育组老师借此机会进行了观摩学习。

老师们表示:同样是体育课,但能感受到中西方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的差异。西方的宽松式教学,让孩子先动起来再规范,幽默夸张的肢体表达等都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次外国友人到校参观是金普新区“区域教育国际文化交流与课程研发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区调研典型校,大连南金实验学校将依托新区社会事业局的高位引领,依托国内国际一流教育资源,立足国家级新区,满怀开放的思想,前瞻的视野和文化包容的格局,必将博古众长,多元开放,展现书院国际化发展的壮丽雄姿!

来源:南金书院

审核:宋艳丽

编辑:许楠

龙泉的书院与文风(三)有清一朝:仁山金鳌两书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osxw.com//ylsh/6856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