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水神庙

介 绍: 水神庙在-县城东北17公里霍泉源头。左傍霍山,面临泉源,与广胜下寺一墙之隔。 由山门(上筑舞台)、仪门、明应王殿位居寺内后部当心,元延佑六年(1319年)重建,宽深各五间,四周回廊,重檐歇山顶。殿内塑水神明应王及其侍者像十一尊,皆为原作。 四壁满布壁画,内容为祈雨降雨图及历史故事,南壁东侧戏剧画中赏行当齐全,化妆、服装、道具、乐器、幕布、布景、舞台等,反映了元杂兴盛时期的真实情景,是我国戏剧史上的重要作品。整个画面绘成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构图严谨,色彩纯朴浑厚,人物传神达意,笔法苍劲有力,是我国元代壁画中的佳品。

山西临汾市

水神庙

撼龙风水:拜横岗山神庙,说海子地神话

说明:本文原题为“初游一尖山 ,朝拜横岗山”首发于2016-10-06 14:16被长江文化网于2020年4月18日分成“初游一尖山”上篇(已发)与“朝拜横岗山”下篇待发。今本人将下篇重整改为“拜横岗山神庙,说海子地神话”供其选用。

撼龙风水洪国珍注

因出生成长在黄梅与广济两县交界的门山村,70年代我十来岁时,见大人们经常去一尖山捡柴割水竹打毛栗,我也想跟着去玩一趟,只因路途太远,没有人愿带我们去,大人们趁天未亮的4点多钟出发,带上午饭,来回要走几十里的山路,从山下采割自己需要的柴竹毛栗,挑一大担,于晚上7、8点钟回来,大人的辛苦,我们全然不懂,只想着传说中一尖山和横岗山好玩的故事,而心驰神往地想要去玩玩,此愿一直未遂。

2016年10月国庆节长假回了一趟黄梅,约了兵祥(供职于县公安局)老同学,武汉易象堂叶长瓒黎娟(黄梅独山人)夫妇一行同去一尖山和横岗山看看。

我们三方约齐4号9点都从黄梅县城出发,侄儿朋飞侄媳赵媖为我开车并陪同。我们一行三车,一路西进广济,入荆竹水库,沿着古旧小道一路颠簸,车子经过梅宕、向岩、八斗坵等地,一路上,山村民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巍巍高山之中,犹如一颗颗明珠散落在地毯之上,我用风水的眼光审视着车窗外的风景,许多好景,一忽而过,来不及拍照,我还是抢了些镜头,可惜镜头太小,不足全貌。

关于一尖山行程可见长江文化网《初游一尖山》一文,在此不多述…

↑上图为横岗山

游了一尖,我们就该去横岗山了,小时候早就知道横岗山有一个很神奇的历史传闻故事,传说中,此山似乎是钢铁浇铸而成的。

民间传闻,在蕲春黄梅广济(今武穴)三县这一片大地上,土地肥沃,地灵人杰,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某一年,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螃蟹精,它善于在地下打洞,把长江的水从地下引到这一块地方,使人民常遭水涝之灾,若干旱之时,长江水位下降,它又使本地庄稼所需之水从地洞里流入长江,专和人们作对,残害农业,颗粒无收,饿死无数百姓。

蕲黄广三县人民深受其害,据说当时州府官员在一尖山设坛祭天,陈述下情,玉帝得知,派了多次天兵天降下界镇妖,终不能降; 后派道祖与佛祖共同来降伏此螃蟹精,还百姓太平。

佛道二祖用法眼观知,螃蟹精在地下打洞之情,如是商量,共同作法,在这个地方用钢铁浇铸一个大山,把连接长江的地洞隔断,顺便把这个螃蟹精镇入地下,作为瑞兽,保护此地一方风水龙脉。

从此后,这里一夜之间冒出来横垣在三县交界处的高山,因是钢铁所铸的,就叫做横钢山,也有因它是横断江水为害的山,而称为横江山的,后来,因口传笔误种种原因,今日皆称为横岗山。

在横岗山上,山腰是佛教庙,供的是佛教祖师; 山顶上是道教庙,供的是道教祖师,一山二教的原因就是以上这个传说所致。

螃蟹精所镇之处,就是现在的海子地,古时候,黄梅广济一带的人,都把"螃蟹"叫作“海子”的,因这一带曾有海子精被镇,海子精在此守护风水龙脉,保一方平安吉祥,人们就把此处称作“海子地”。也有误传为“海之地”,今日見此处路牌为“海之地"。

当我们走出一尖大山时,远远望见横岗山就横在我们的远前方。

↑上图远处山尖上就是横岗山的庙宇

↑上图相当于横岗山的山门,距寺庙还有几公里的路程。

当我们进去林隐寺,横岗山下荆竹水库美景尽收眼底,百里平川甚是壮观,老同学兵祥说:“能在此处修行,平生之愿足矣!"

↑与兵祥老同学在横岗山上

↓我们在横岗山林隐寺拱门前的摄影

↑黎娟赵媖与杨再汶在横岗山林隐寺

↑本人在横岗山林隐寺

↑朋飞侄与赵媖侄媳在横岗山林隐寺

选择一个好位置,我以风水专业者的眼光看横岗山下的山川走势与结穴,看得人流连忘返,现发一些图片与爱好者分享。

地仙雪庵地理史记中对横岗山的龙脉风水记载如下:

廖公题横岗山展旗之地啸天狮子形:

侵汉连城翠碧峰,

赤东盤龙跨江东,

野照皇塘天架镜,

山横玉带月星從,

州龙百转朝金阙,

海口乌山拜九重,

欄扦十二君孩少,

佐帝安拜万世封。

横岗山的传说很神奇,横岗山的风景很独特,横岗山的风水很上乘,横岗山的菩萨很灵验,横岗山的灵气很吸引人。

因叶长瓒黎娟夫妇要回武汉,时间不够,我们没有上到山顶去朝拜道教宫观,留下一点遗憾,留待下次再来。

2016年10月5日夜初稿于汉阳,2020年4月24日再稿。

欢迎转载并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都昌著名景点--老爷庙,拥有最神秘的水域,最神奇的传说...

老爷庙,又名“显应宫”,地处都昌县多宝乡境内。

据史料记载:“元末,明太祖与陈友谅战于鄱阳。初失利,走湖滨,遇老人舣舟近岸,太祖得济,赐以金环,返顾之则鼋也。是夕,宿祠中,题诗于壁。”之后,明太祖御封之为“元将军庙”,又赐名定江王庙,老百姓俗称“老爷庙”。老爷庙门前即为魔鬼百慕大-老爷庙水域,被当今世界称之为谜的湖域叫“魔鬼湖”,是鄱阳湖连接赣江出口的狭长水域,有“扼五水一湖于咽喉”之说。自古以来,这段水域是鄱阳湖最为险要之处,水流湍急,恶浪翻滚,风云变幻莫测,神奇景况迭出,让过往航船难以提防,湖难事故常常发生,而且无从打捞。因此古往今来,船只行经这里,船工都必须入老爷庙焚香烧纸,杀牲祭奠,乞求平安。

据传,日本投降那年的一天深夜,这“魔鬼湖”上突然风急浪高,腾起一片冲天大火,原来是一艘满载着从中国抢劫来的古玩珍宝的日寇特种物资运输舰起火倾覆沉入湖底。事后,有两艘日本汽艇前来打捞,不料天空突然乌云翻卷,湖面恶浪咆哮,两艘汽艇旋转几圈也沉入湖底。六十多年过去,那船古玩珍宝,至今还无从打捞上来。鄱阳湖中的“百慕大”之说,使这片水域早己名传天下,引得许多专家学者来此探密解谜,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就此作过专题报导。

END

来源:都昌县旅游局

◆ ◆ ◆

东西大沽以海神庙分界?大沽三段并非以庙为界,而是由水分割

原标题:大沽钩沉

偶然发现一幅清道光二十六年的大沽地图,出自当年在天津道陆建瀛主持下编制的《津门保甲图说》,尽管勾勒简单,足可见当年大沽模样。

大沽坐落在海河入海口南岸,我的印象中大沽不过是个渔村,从三块板儿或水线渡口过河,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海腥味儿,就连当地人说话都带着明显的“海榔头”音儿。河口泥滩上停泊的渔船、晾晒的渔网,还有满街的蛤蜊皮子,似乎就是这座古镇的标签儿。俗话说:靠海的吃海,这里的人多以打鱼为生,而且有不少在海外跑船的人,从衣着打扮上能透出生活还算富裕。

天津大沽,人们过去都习惯这样称呼它。主要因早前塘沽以海河划界,河以北归宁河县,河之南归天津县。大沽沿海河呈东西分布,绵延十多里,因此又有东沽和西沽之说,就连很多史料都说“东西大沽以海神庙分界”,而将东沽和西沽之间的重要之地“中大沽”忽略掉了。

这张一个半世纪前的地图,非常清晰地标明了大沽全貌,东大沽、中大沽和西大沽跃然图中。东大沽约占地图的2/3,其中临海大半为炮台军事区,北面还有个村落叫“郝家庄”。大沽三段并非以庙为界,而是由水分割。从海河引出七八条河沟,并修建了十四五道桥。图中还点缀武关、武署、海关、镇署、公所、税局、盐坨、冰窖、庙宇、戏台、兵房和民居等,繁华壮观程度绝不亚于《清明上河图》。其中最显眼的自然要属庙宇,东大沽有海神庙、观音寺,中大沽有三官庙、火神庙和娘娘庙,西大沽有关帝庙、财神庙和潮音寺。从图上看,众多庙宇中较具规模的是海神庙和火神庙。

海神庙是明代建造的神庙,历经几百年海蚀雨侵而致损毁。后来清康熙皇帝视察大沽海口防御,为保佑海防和漕运平安,下旨拨银重新修建海神庙,并且御题了“敕建大沽口海神庙”。而后乾隆、嘉庆、道光、同治等帝王,都为海神庙赐过匾额和楹联。

海神庙面朝东北,气势恢宏,甬道宽阔,山门高大。山门外两只幡杆的旗旗帜随风招展,庙墙内香云梵音交相漂荡。庙内有神殿、仙阁、配殿、碑亭。前殿高悬“静洪波”的匾额,里面供奉着手持长鞭的海神爷,据说他可以平波涛、驱鱼虾,保佑渔民平安收获。中间望海楼阁,明灯高悬,“潮音清梵”的门匾道出其间翁主圣名“观世音菩萨”。后殿内供奉着水母,她能够涵育厥后,使海洋鱼虾永不枯竭……如此形象只能描述,不能瞻仰,这座海神庙早已消失无形,只留下一座遗址供人发掘、凭吊。

火神庙位于中大沽中央地带,可见其当年地位的重要。这座神庙早已被后人忘记了,甚至连文字记载都难得寻见。其实“祭火神”由来已久,源自古老先民对祝融的崇拜,曾为国家祀典之一,后流行于民间,大沽火神庙自然而生。关于火神祝融的形象,据《山海经》记载,兽面人身,乘驾双龙。民间传说他是掌管火正的“火德真君”,但凡食人间烟火的人都会对其存有敬畏之心,焉敢不顶礼膜拜?至于这座火神庙的兴衰存亡却不得详知,或许是失火烧了火神庙,火德真君也随之回归天庭了。

大沽现今仅存的庙宇只有“潮音寺”了,它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据说始建于明永乐二年,原名叫“南海大寺”,后经清嘉靖皇帝敕令重修,御赐匾额,从此更名为“潮音寺”。大清康乾二帝曽巡幸于此,并拨款修葺。潮音寺也因此声名远播,几百年香火不断。图中潮音寺整体规模不大,只有一门一院一座殿。如今的潮音寺较比当年扩张了许多,建筑仍保留着明清风格。但见大殿雄伟、楼阁纵横、重檐飞翘、牌匾高悬,更有青瓦红柱、木构斗拱、鱼脊兽角、雕梁画栋,到处佛光普照、仙影流溢、烛光辉映、香云缭绕……

那年二月二十九(说是观音菩萨生日),我和朋友去赶庙会,老远就看到烟云蒸腾,宛如仙境。庙外站立一座三面菩萨的雕像,它最早坐落于塘沽市区立交桥边,不知何故迁移到这儿,这倒也是名至实归。随处可见停泊的汽车,各地牌照都有。山门前更是人山人海,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有西装革履,也有素衣布衫,人们簇拥着涌向寺庙内。宝殿神仙像前,虔诚的人们或者焚香高举、或者跪倒膜拜,默默心语,以了却各自的心愿。

大沽钩沉不能不提及李鸿章为“北洋水师”建立的大沽船坞,因为它离海神庙不远,所以也被称作“海神庙船坞”。大沽船坞当时主要作为北洋水师的休整基地,甲午海战期间的定远和镇远等战舰大都在此修理过。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不可或缺的见证,在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的遗址上准备建立一座纪念馆,这应是功在千秋的杰作。

更有“大沽炮台”,因那段屈辱且壮烈的历史而被后人牢记。

大沽口设海防、筑堡垒始于明代,主要是为了抵御倭寇的侵扰。图中显示当年在河口南岸有一处炮台。直到清嘉庆二十一年正式在河口两岸增设炮台,经过几十年整固扩建,形成砖砌土垒、方圆各异、大小不一的炮台五座,分列在大沽口两岸,并分别以“威、震、海、门、高”命名。

作为御敌的屏障和战场,大沽炮台1858年5月被英法联军首次攻占,1859年6月遭英法联军的二度侵扰,1860年8月被英法联军再番攻陷,到1900年6月又被八国联军铁蹄践踏。在此期间,它不仅记载了军队百姓英勇抗敌、洒血捐躯的壮烈,也见证了帝国强盗烧杀抢掠的残忍。

如今的大沽炮台遗址,只是当年炮台的缩影而已。当你走近它时,赫然一组花岗石门架,一块大理石石碑,一条青砖坡道,一座圆形土台子,一门克虏伯大炮和一口生锈的大铁钟……映入眼帘。站在炮台上眺望,眼前是风展的彩旗和游览的人影,近处是浅缓的泥滩和摇动的蒿草,远处则是无尽的海天,混沌的都看不见地平线。还有跨河斜拉大桥和南疆工业区,以及港口上繁忙的吊车和靠泊的巨轮,偶尔或许会响起几声深沉的船笛,惊飞了在海湾上空盘旋的海鸟。面对此情此景,谁能联想起它当年的惨烈和凄凉?

还有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曹锟”,他就诞生在大沽这块土地上,尽管历史上对他的褒贬不一。但是,他从一个造船工人的儿子,到沿街叫卖的布郎,后应募入伍,由哨官、帮带、统制、师长、直隶督军,直到北洋直系军阀的首领、直鲁豫巡阅使,最终坐上民国大总统的宝座,这本身就传奇。尤其在日本人占领期间,他所表现出的民族气节还是应予肯定的。

如今,大沽已经变成一片废墟,只有潮音寺的梵声在继续回荡……

作者:秋时老师 近照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osxw.com//ylsh/6491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