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李光耀祖居—中翰第

AAA级旅游景区

李光耀祖居—中翰第,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唐溪村,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由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在新加坡经商发迹后回乡建造,属“下山虎”式客家民居建筑,占地面积23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

中文名:李光耀祖居—中翰第

李光耀祖居—中翰第

地理位置: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唐溪村

占地面积:230 m

保护级别: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批次:第二批

序号:27

始建时间:1884年

景点级别:AAA级

走读李光耀祖居 新加坡总理父子俩为啥不回乡祭祖?原来症结在这儿

文图/勒克儿

如果说大埔高陂镇党溪村“壁合楼”是客家地方人文风貌及风俗的代表,那“光宗耀祖”四个字,则在党溪村一座宅第得到完美诠释。

这座宅第与现在周围建筑相比显得非常普通,但它因为是“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祖居,因而成为梅州大埔的骄傲和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祖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祖先崇拜所产生的观念,所以在祖籍的追溯和认定上,是以父系祖先、祖辈的家族长久的居住地过的地区为祖籍。因而李光耀虽生在新加坡,长在国外,但却是正宗梅州大埔人。

李光耀在大埔高陂镇党溪乡的祖居名叫“中翰第”,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是李光耀曾祖父李沐文与其兄弟共建,属“下山虎”式客家民居建筑。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3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 平方米,为客家人传统的砖木结构,硬山顶,四合院布局 。

下山虎,又名爬狮,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一种普遍民居建筑风格俗称,在山区农村较为普遍。这俗称的由来,源于民间风水“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住宅风水“宁可青龙高千尺,不让白虎长一厘”——房屋右边是白虎,于是从自己住宅所处的右边,建筑相比左边要向远处延伸一些,延伸的距离如果是由高到低就叫下山虎,如果是由低到高就叫做上山虎。

李光耀曾祖父李沐文,16岁从大埔孑身出海,远渡重洋在新加坡谋生,他在新加坡经商发迹事业有成后,回到中国,捐纳于清廷,获授中书,官拜七品后,在家乡修建了这座宅第。2007年,大埔县府曾拨专款对其进行了修复,以后供游人参观。

目前,大埔高陂镇党溪村,正是以李光耀祖居为龙头,把整个村庄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成大埔乡村旅游景区。建设景区的资金,不是政府出资,而是由大埔乡贤们斥资4000万元于2014年开建。建设范围包括整个党溪村,项目有旅游休闲购物街、湿地公园、李光耀纪念馆、景观湖等。

大埔高陂镇通往党溪村的旅游乡道。

旅行党溪村发现一个问题:客家人崇尚祖先,虽然背井离乡,身在异域,对祖籍地的故土、宗亲仍然怀有很深的感情。令人诧异的是,作为客家人后裔,新加坡父子总理李光耀、李显龙却从未回过祖居地大埔高陂镇党溪村祭祖,这到底啥原因呢?

党溪村李光耀祖居紧邻的现代客家与潮汕风格融合的民居一角。

党溪村李光耀祖居紧邻的现代客家与潮汕风格融合的民居一角。

就这一疑问,在党溪村询问过几个村民。他们的说法较多,但总的观点是,作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形象,就是新加坡的国家形象,李光耀经常对中国发表的言论中,友好的有,不友好的也多。他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其实就是他坚持的根本原则:一切为了新加坡。所以,李氏父子回党溪村祭祖、探亲,可能性非常小,因为李光耀已经铁心认为自己的家谱系从新加坡开始,与中国无关。

你认为李光耀父子在有生之年,还有可能回大埔党溪村祭祖、探亲吗?

党溪村李光耀祖居紧邻的现代客家与潮汕风格融合的民居一角。

李光耀李显龙从未回广东梅州故居,其弟李祥耀回乡却带走了两样东西

李光耀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其曾祖父李沐文于1846年诞生在高陂镇唐溪村(又名党溪村)

李光耀祖居所在地高陂镇唐溪村全貌,唐溪村离梅州市约有77公里

1864年,李沐文到新加坡谋生,后发迹成为巨商。1884年(光绪十年),李沐文回乡建造了“中翰第”

“中翰第”属“下山虎”式客家民居建筑,是特色客家古民居中的一种典型代表,平房砖瓦结构,占地230平方米

李光耀祖居“中翰第”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由李光耀的堂弟李奋森一家看管

李光耀祖居进门是天井,天井直接进去是中厅,在中厅的两侧各有一间大房

李光耀祖居天井的两侧有俗称“伸手”的小房和大房相接

由于年久失修,“中翰第”一度成为危房。2007年,大埔县政府投入200多万,对李光耀祖居中翰第整座建筑,及周边配套设施进行了全面整修

2008年11月,第六届世界大埔同乡联谊会在大埔县举行,与会的旅外乡亲有幸成为了整修一新的李光耀祖居第一批参观者

据村民们讲述,李光耀和李显龙都没有回过唐溪村。只有李光耀的弟弟李祥耀,在2004年时回过一次唐溪村祭祖。离开的时候,李祥耀特意带走了祖屋的一片瓦和唐溪村的一把土。

梅州名人故居|光禄第,“中国葡萄酒之父”张弼士故居

位于大埔县西河镇车龙村的张弼士故居--光禄第,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整座大宅为保存较为完好的三堂四横一围屋,是客家民居建筑中“围龙屋”系列的代表杰作。

据介绍,大门正中书“光禄第”三个字由清代直隶总督李鸿章亲自题笔。梅州市龙发生态旅游度假村有限公司负责人姚沛荣介绍,光禄第主体坐南向北,整栋建筑雕梁画栋,是极具客家建筑风格的围龙屋,也是一座美轮美奂的典型中国园林式豪宅,更是清代(十八及十九世纪)中国富丽堂皇建筑的典型代表。

姚沛荣:

张弼士故居光禄第建于1908年,整座建筑是土木建筑结构,屋内有18个厅,13个天井,还有99个房间。建筑工艺很精致,它的雕柱采用了潮汕木雕,还有客家的土木结构,结构严谨。在2019年,整栋故居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是一个很典型的中国园林式豪宅。

进入光禄第,只见厅堂横屋之间雕梁画栋,不论寝室、书房、正厅、厚重木门、庭院或花园,一概气派非凡。再看那天井花木、屋角绿树的设计极具中国古典审美情趣,凸显出客家传统建筑特色。故居讲解员黄曼玲告诉记者,这些精美的艺术设计背后还存在着很高的科学价值。

黄曼玲:我们这一所光禄第,它的设计是集美观性和防御性于一体的,然后它的水路方面讲究四水归一,从屋子里面房子的格局会比较高,然后一层一层排到外面去。

客家建筑注重防御性的特色也在光禄第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黄曼玲:这些小洞也就是枪孔,其实它的防御性很强,360度无死角的防御外敌,有没有观察到这个枪眼的设计,外面较大里面比较小。它每一个枪眼的位置都不一样,朝向也不一样,其实它就是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包括里面的墙也是有枪眼保留。

张弼士的一生颇为传奇。他怀实业兴邦之志,一生先后在国内创办几十家企业,成为当时海外华侨中首屈一指的巨富。其中最负盛名的张裕酿酒公司辉煌至今,目前已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四的葡萄酒企业。之所以在家乡大埔县车龙村建造光禄第,张弼士是想百年之后落叶归根。光禄第于1908年开始动工,前后共花了11年多的时间。

黄曼玲:在45岁的时候,他成为了亚洲首富,然后也是因为黄河决堤时,他一次性捐了300万两白银,被册封为商品侍郎,也就是荣禄大夫。他45岁的时候建造了光禄第,他是想落叶归根,就是出去的孩子都会想要回到家乡。

对于当时富可敌国的张弼士而言,建造光禄第花去的20万两白银也许只是九牛一毛。但是这个房屋的建造,代表的是客家人的传承精神。

为了更好活化利用名人故居,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当地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提升张弼士故居光禄第的价值。

姚沛荣:这两年,国家对光禄第地故居保护很重视,特别是聘请了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很多的专家以及文物保护单位对故居进行修缮,做到修旧如旧。

同时,还结合该村周边的资源,将车龙村打造成为一处富有地方特色、客家民俗风情,集民俗与自然、游览与休闲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黄曼玲:我们现在在规划建设一个博物馆,现在已经在建设当中,预计5月20号开业。到时客人来到这里可以体验自己酿造葡萄酒的一整个过程流程,然后做一款自己心仪的酒带回去,给自己的家人品尝。我们有专业的酿酒师可以来现场指导。

开发后的张弼士故居是梅州旅游的又一品牌,

是弘扬客家文化和张裕酒文化的一个亮点,

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动力。

文章来自:梅州电台新闻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osxw.com//ylsh/6441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