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范和古村

范和古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大亚湾东南部,历史悠久,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范和古村

中文名:范和古村

地理位置:惠东稔平半岛

建筑风格:围屋

特产:甜糍粄、印粄、钵仔粄、猪肠粄

[惠州海洋行] 范和古村:最美古村落的多元美

摄影:周楠 @楠楠recoba

文字:侯县军 廖桂旭 刘建威

村落是城镇、城市的昨天,不少村落形成时间往往比一座城还要早。在惠东稔平半岛,范和港旁的范和村出现的时间比稔山圩还早。

站在村边的小山上,1万多人口居住的稔山最大村——— 范和村尽收眼底,其中的古围屋最为显眼。

范和村古风犹存,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被评为 “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和“中国古村落(广东传统民居)”。

该村又热闹如旧,1万多的人口、50多个姓氏的村民在此定居,像一个热闹的小城。

稔山境内周朝以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晋唐以后,由于中原战乱,大批百姓被迫不断南迁,稔山境内也成为一些中原人居留之地。

范和村古称饭罗冈,亦有饭箩冈之称,相传以地形貌似饭箩而得名。后因当地方言“饭箩”与“范和”同音,在清代乾嘉时期,村名饭罗冈已慢慢改为范和冈。

“诒远堂”正上方悬挂着一块木质牌匾,仰望正面可清晰看到“诒远堂”字样,右侧是“金玉满堂”,左侧是“兰桂腾芳”,着实是别具一格的文物。牌匾文字的作者早已无法考证,却字字丰满圆润,极其优美。这块牌匾在“文革”中险遭破坏,幸得陈氏子孙藏于棚阁,才幸免于难。

据2014年版 《稔山镇志》介绍,明洪武元年(1368),朝廷在饭罗冈置巡检司,设巡检、吏各一人。当年,潮阳一带一些躲债逃生的民众经海上漂泊来到范和定居。

在罗冈围外,有一座黄墙尖顶的哥特式天主教堂,信众很热情地帮我们打开教堂的大门。教堂建于2005年,但天主教早在清朝道光十七年(1836年)已有传教,传教士羊神父自香港渡海来到范和村,该教堂是稔平半岛上唯一设有主教的教堂,在解放前一直隶属于香港教区管辖。

早期的传教士们筹资在大路街购地修建了一座简易的老圣堂,随着信众增多,在1925年终于建成一座西洋排楼式新教堂,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名曰“圣母堂”。

范和的天主教会,从它诞生的那一刻直至解放前,现有教徒约170人,其中范和本地约占70%,以罗氏、粱氏的村民居多。

深谙惠东文史的惠东县政协原主席刘桂儒通过史料考证,认为范和开村时间最晚应不迟于元末明初。

他认为,内外管巡检司设置于明洪武元年,这说明饭罗岗早在明朝之前已形成聚落,结合村中各姓的谱牒资料和源流传说,范和村的开创时间大致是元代至顺四年(1333)。

尽管是一个村落,但范和却有一座建于明末的城隍庙。该庙在范和村罗冈围外,至今保存完好,兼具广府风格和潮汕风格。

先有范和,再有稔山。稔山圩开圩时间,已经是明代的下一个朝代。

《稔山镇志》记载,“清康熙元年(1662),稔山圩开圩,建圩时圩集设在今天的老市场。”

稔山因圩镇东侧的山岗上稔树丛生而得名。

这是北距范和两公里的稔山圩,首次踏上城镇化的征途。

范和村内还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古围屋,即吉塘围,同样建成于清代,为林氏祖屋。

范和的地位在清代也有所提高。《稔山镇志》介绍,清康熙四十三年至五十四年间(1704~1715)大棚守备协标右营驻平山后,转驻范和,设都司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和外委四员。

清康熙五十五年春,提督王文雄提移平山汛守备于范和,稽查渔船,建官署18间,兵房100间。及至乾隆八年(1743),范和为归善县城守营,共有官兵584人。

据记载,范和村在清朝咸丰年间(1851~1861)就有了颇具规模的集市,最早的贸易市场在三角街、老米街、新布巷一带,稔山、铁涌、吉隆等地的部分海产品在此销售,光商店就有上百间。

罗冈围俨然一座微型城池

范和村罗冈围古围村呈正方形布局,长宽均为99米,设有东、西、南、北4座门楼,门楼之间用108间房屋相接而成围,围内有坐北(偏西)向南的8排建筑,每排建筑各有布局和结构相似的6间房屋。

站在高处鸟瞰罗冈围,48座房屋排列整齐有序,排列之间是宽3米左右的,用花岗岩石板或河卵石铺砌的巷道,再加上南门的有着多个铳眼的小瓮城,罗冈围俨然就是一座微型城池。

据惠东县博物馆人员考究,从罗冈围现存房屋来看,它们均为潮汕地区最为常见的爬狮 (或称下山虎)布局,一层砖木结构,青瓦硬山顶,墙群用花岗岩条石砌筑,最迟始建于清代中期,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数百年来,归功于发达的渔业和盐业,范和村发展迅猛。

该村变成城镇的梦想,一直未曾泯灭,一度与稔山圩“分庭抗礼”。

1958年10月,惠阳县稔山乡与铁涌乡合并为稔山上游人民公社,社址就设在范和。

当年10月,惠阳县上游人民公社获国务院奖状 “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奖状上亲笔署名,该奖状的照片至今还被展示在稔山镇政府会议室荣誉栏显眼位置。

到了1983年,范和乡政府设立,范和人第一次运作基层乡镇政权。

此后,随着商业的发展,范和成了一个小圩镇。1987年,范和设村,至今归属稔山镇管理。

据范和村老一辈村民说,上世纪90年代,范和村民曾集体打报告给上级部门,希望设立范和镇,然而,该报告没有被通过。

今天的范和,地域占了稔山全镇的约九分之一,2013年末户籍人口达到12867人,50多种姓氏的村民在此定居,从事渔业、餐饮、养殖、办厂等。

范和港边,该村商贾繁荣,车水马龙,一派繁华之景,不是城镇,却胜似小城。

范和,以一种勃发不断的活力,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先祖的城镇梦。

惠东范和:“古村文化”旅游兴起600年古村落迎来新面貌

“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罗冈围、谭公醮会、迎妈祖“回娘家”……惠州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以其独特多样的古村民俗,近年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关注。随着以访古探幽为目的的“古村文化”旅游逐渐兴起,获评“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的范和村吸引力正不断上涨。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相比于以往,该村面貌焕然一新,游客中心门前整齐排列着准备给游客用的自助电车,民俗文化长廊展示着独特多样的民俗活动,一片片花海田圃正在栽种。据介绍,2017年稔山镇新农村示范片开工建设以来,范和村41项工程建设项目已基本全部完成,已实现村道硬底化、村村通自来水、民居外立面改造。

古迹繁多民俗文化多样

“‘和’反映了范和的文化特色,”范和村村委会主任陈华连介绍,这个枕山面海的村落自元末形成聚落以来,历经600多年的光阴嬗变,古迹胜迹至今犹在,民俗活动、习俗风尚代代相传,且兼和多种文化,不仅有颇具渔家特色的妈祖文化、客家特色的围屋文化,还有哥特式天主教堂和建于民国的西式学堂。

据介绍,范和村有颇具规模的围屋4座,分别是罗冈围、吉塘围、尚德围、长兴围,此外还有城隍庙、天后宫、水仙宫等宫庙神殿12座,3座明清时期古戏台也保存至今。

其中,罗冈围是范和最具代表性的古围屋,于明代万历三十八年建成。从观望塔望去,以陈家祠为中心,整个围屋呈正方形,长、宽均99米,其纵横排列的“人”字砖瓦屋檐鳞次比节。走进围内,脚底下的青苔石路,让人感受到沉淀的历史感。

据介绍,罗冈围建有“四十八座屋,十条巷,一百四十八间房”,以花岗岩石板或河卵石铺砌路面。围屋在东西南北方向各设一拱门,上砌门楼。位于罗冈围中心的陈家祠,堂号“诒远堂”,堂中悬挂的一块木制牌匾,从不同角度看能够显示不同的文字,正面看是“诒远堂”,左侧看是“兰桂腾芳”,右侧看则是“金玉满堂”。

除了历史古迹,范和村还传承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文化,划龙舟、白字戏、谭公醮会等大大小小的传统文化活动贯穿全年。迎接妈祖“回娘家”是范和村300多年的传统,每年农历五月初二,范和村民都会乘坐渔船浩浩荡荡前往巽寮湾渔业村的天后宫,接回妈祖神像。

41项新农村建设已基本完成

“现在每个周末都有至少两波游客”,稔山镇新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和谐共融且经久不衰的文化底蕴,为范和添上独特“古村色彩”的同时,也成为了其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大利器。记者了解到,在稔山镇新农村示范片区规划的三条旅游线路之一“古村民俗文化环线”中,范和村是其中最关键的节点。

事实上,范和村乡村旅游的大兴,只是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有效融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惠东积极引导把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推动农业农村与旅游深度结合,同时结合各镇各村特色,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以“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据了解,2016年惠东县稔山镇的范和、长排、大墩、芙蓉四个村被省列入第三批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主体村,当地结合实际,在“一村一品”理念的引导下,四个村分别根据自身特色,树立了独有的文化主题。其中,范和确立了“渔歌唱晚,醉美古围”的主题。

自被纳入惠东县稔山镇新农村示范片主体村以来,范和的交通道路、基础设施等均有了相应的改善,2017年稔山镇新农村示范片开工建设以来,范和村41项工程建设项目已基本全部完成,已实现村道硬底化、村村通自来水、民居外立面改造。(陈骁鹏 邹坤鸿 连雅娟)

来源:羊城派

转载请注明来源

广东惠州|范和村,百年古村居然生活着56个姓氏

登山可樵,出洋能渔

垦地农耕,拦潮晒盐

范和村枕山面海的地理优势

曾吸引了56个姓氏在此落户安家

因地处半岛向内陆过渡的地带

扼守海陆交通枢纽、山海之险的重要地位

因此范和自古就是朝廷司署的重要驻地

如此看来

如今这个大半居民都是老人小孩的老村子

曾经也是个丰饶富足的地方

范和村形成于元末明初,迄今已有600年历史。

在那个烽鼓不息,兵荒马乱的年代,北方地区的百姓纷纷逃亡南方,而南方居民,也在辗转各地寻找最佳的居住地。范和村,大致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

自2012年范和被评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这里便成为了广东境内众多自驾者们的短旅目的地。

范和最突出的美,我想就在于它的多元美吧!

拥有56个姓氏共1.2万多名村民的范和村,容纳了广东的三大民系,客家人、福佬人、广府人。因此在范和村问路,你可能会听到村民们用粤语、闽南语、客家话几种不同方言回答你。

因为不同民系,所以在宗庙信仰、民俗活动、甚至建筑风格上也有所不同。

在范和,除了各家族姓氏中自己的祠堂,还有惠东本土最富盛名的谭公庙,和兼具广式和潮式建筑风格的城隍庙、水仙宫。而在范和的民居中,你也可以看到客家人的围屋,广府格调的门楼,潮式特色工艺的门廊雕刻等等。

谭公庙

城隍庙

水仙宫

而每座寺庙附近,还分别建有三座明清时期不同风格的古戏台。

这三座古戏台主是旧时范和人重要的娱乐场地,分布村中东、北、南三地,呈三角形。

图片@Recoba.chou

谭公戏台

水仙爷戏台

妈前戏台

清朝后期,洋教士来范和传教,自此,在众多中国传统建筑群里,你会看到一处突兀的洋教堂。

民国年间,这里又落成了一座西洋风格的教学楼,现今改名为范和小学。

这就是范和村,它以其强大的包容性接纳了个别派系的民族,甚至是来自西方的文化。所以成就了一个富足多元化的渔村。

说到这,不得不提起范和拥有最大建筑群的陈氏族人。

这个庞大的建筑群是客家典型的围屋,名为罗冈围,是陈氏家族的聚居地。

罗冈围,整体呈正方形。长、宽均为99米,围内建筑以祠堂为中心整齐排列。

罗冈围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范和村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围屋。

罗冈围建筑用材考究,砌墙用的青砖规格较大,质地坚硬,保障了建筑物的宏大形制和长久的生命力。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围屋四周的墙面是不准开窗的。

因为陈氏建村的祖先认为,他们的罗冈围整体就像一只装满米饭的箩筐,因为忌讳箩筐有洞,谷物外泄,所以围屋四周的墙面都不准开窗。

但后来因为采光问题,在解放后才凿了窗户。

这就是范和里的客家建筑群,范和的村民就如他们的围屋一样,在恪守着家族建筑上的风水格局外,也在不断吸收其他“迥异”的文化。

范和人祭祀用的糕点

图文/寻找古村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huiaixiangju

合作投稿联系我:18513131265(惠爱大方)

微信号:xcjt101010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osxw.com//ylsh/6300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