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山西一德街

山西一德街位于浑源古城中心地带,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浓浓的民国风可是吸引了不少人。在一德街,浑源的土菜土饭,让你品尝地道的浑源味道。一德街长500米,有东、西、北三个入口广场,由“晋商往事”、“民国风情”、“浑源印象”三个主题共同支持起这条独具特色的体验街区。以文化为主线,旅游为依托,一德街将浑源古老的商贾文化融入其中;以独特的民国建筑作为外在形态。用浑源独特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民俗风情、特色饮食,充分展示“地道浑源”。

山西一德街

山西一德街美食

山西一德街饭店

山西一德街地址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南路与永安东街交汇处

来山西“晋商故里”,这“三个院”,“一条街”一定要去看看

有人这样概括晋商“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

在世界范围内都如此出名的晋商,让人们赞不绝口。他们带动了我国商业的发展,为我国的商界奠定了基石。人称“只要有麻雀的地方,就有晋商”。晋商有一个特点,便是不管走到哪,发家致富后都会回到家乡,在祖籍所在地修葺豪宅。来到山西晋商故里,怎能不领略他们的风姿?

——晋商之“三个院”

祁县乔家大院

说起乔家大院,大家可能会想到电视剧《乔家大院》,将乔家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俗话说“皇家看故宫,民宅数乔家”,作为晋商文化中强大的一支,乔家大院以其不平凡的姿态存在。乔家“汇通天下,富甲一方”不论当时从商界成就方面的影响,还是家宅建筑精致方面的独特,能让慈禧太后首选,足见其不一般。

乔家大院整体建筑风格精巧别致,俯视整体院落像个双喜字,乔家大院有6个院子,每个院子都是正偏结合的结构,主院为瓦房,偏院为平房,大院套小院,错落有致,设计精巧。形成了一个既各自独立又完整统一的古代建筑群体。院落内随处可见巧夺天工的木雕、砖雕、石雕和彩绘,工匠利用谐音、寓意、比拟象征等方法将一些装饰图案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予以一个又一个满含寓意的故事,还有丰富多彩的楹联匾额,彰显出乔家大院作为晋商大家的豪放气派。

双喜字

1990年,张艺谋在乔家大院拍摄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让乔家大院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从此乔家大院这座拥有奇特布局,精美装饰的建筑群高挂起鲜艳的红灯笼,增添了几分绚丽色彩。

大红灯笼高高挂

灵石县王家大院

被称为“民间故宫”的王家大院,占地面积40多亩,建筑面积6700多平米,修建总共花费了37年的时间,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唯一结合了南北建筑风格,唯一一座全榫卯结构的古建筑,同时也是国内唯一一座下水道数百年不堵不腐,唯一一座单体建筑面积最大,仅凭一己之力建成的古代民居。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 “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特征。且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

太谷曹家大院

由“福”、“禄”、“寿”、“喜”四座具有代表性的院落组成的曹家大院,如今幸存下来的只有“寿”字型的“三多堂”了,整个建筑浑然一体,蔚为壮观。三座独特的主楼是大院建筑最精华之处,主楼地基厚实,墙壁坚固,墙体呈梯形结构,墙体自重的逐步减轻,既有审美价值,更增加了地基的稳定性和抗震功能。“三多堂”内部各自独立,分别为”多寿院“、”多福院“、”多子院“,因而称为三多堂。

一街之”祁县晋商老街“

在山西祁县古城,一条横穿东西,纵穿南北的老街十字交叉,古色古香。作为晋商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曾走出过许多纵横四海的商家,汇通天下的票号。历经千年的时光,老街依旧热闹繁华,从韵味十足的叫卖吆喝,到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息,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八方来客,都深受吸引。这里还有一院叫”渠家大院“,久久地坐落在老街之中。这里的文化美食更是丰富多彩,浓浓的风土人情为老街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晋商故里,晋商精神源远流长。走进晋商故里,感受丰富多姿的文化,品尝独一无二的特色美食。也相信这里的风土人情会让我们魂牵梦萦,这里的历史足迹会让我们叹为观止。“三院一街”背后的故事更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晋中市昔阳“红旗一条街”成为山西省历史文化街区

资讯视频自媒体,本地资讯创作者“红旗一条街”街景。记者 孔德青 摄

5月23日,从山西省城传来喜讯:昔阳“红旗一条街”被省政府批准为山西省历史文化街区。这一承载着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街区,又有了新的注脚。

“红旗一条街”原名上城街,是昔阳老城唯一的主街道,南北走向,全长600米。时间回溯至秦,昔阳开郡设县,称沾县。后东汉建安末年,始称乐平县。上城街属乐平县县治,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基本形成现在的街巷框架。1966年之后,多次投资进行改造。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城街不仅是昔阳县政治商贸服务文化娱乐的荟萃之地,而且当时历史风云的演绎在这里浓缩,时代行进的步伐在这里留下了雪泥鸿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县城的建设和发展,县委、县政府等重要政治机关搬迁后,这里不再是县城的政治文化中心。上城街厚重的历史文化留给人们的是深深的回味和思考。

2010年,昔阳县委、县政府按照县城总体规划和县域旅游开发思路,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改造立面、维修屋顶、管网入地、铺设路面,对上城街进行了恢复性保护性修缮,并同时冠名“红旗一条街”。一方面县委县政府办公楼、县衙、城关人民公社、红旗大队、红星大队、新华书店、昔阳晋剧团、工农兵舞台、人民邮电等许多地标建筑得到了保存和维护,另一方面集中增加了反映时代特征的红色元素,比如革命样板戏、红色标语、历代明贤、昔阳好人等,这些沉淀着历史文化的符号蕴藏着时代前进步伐的艰难,更具象了社会风貌变化和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的现实。原先街道两边的机关单位用房,现在多用以超市、店面经营,油果铺、糊嘟馆、饼屋、饭店、蔬菜店、美发店等商铺林立,汇集了传统美食,也让一些年轻人找到了营生。

站在街道一端放眼望去,清一色水泥石子抹就的墙体立面被白灰勾缝分割成形状规整的条块,风格硬朗有骨感。商铺或住户门前大红的水泥立柱气势不凡,房顶上筑起的女儿墙上“多快好省、力争上游”“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等红色元素随处可见,浓缩了这方土地上的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奇迹的精神之魂,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徜徉其间,人们感受着时代的变迁,体味着文化的滋养和历史的积淀,同时也增添了一种不负时代的勇气和力量。

修缮完成后的“红旗一条街”很快成为了与大寨景区相配套的红色旅游景点。到此游览参观的外地游客络绎不绝。与此同时,昔阳县不断加大对“红旗一条街”的改造保护扩建力度,持续注入新的历史文化元素。据悉,位于街北、建于北宋时期的崇教寺正在恢复修缮中。

“红旗一条街”成为山西省历史文化街区,是昔阳文化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昔阳县委、县政府还将继续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探索活化利用新模式,为其注入新的活力。(记者孔德青)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osxw.com//ylsh/6209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