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西樵山采石场遗址

西樵山采石场遗址,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山是一座古老的死火山,由于火山的作用,形成岩石最适于人类打制石器。根据历年来对西樵山采石场遗址的考古调查及发掘资料表明,是一处分布面积广、石器丰富、延续年代长的采石场和石器加工场遗址。

西樵山采石场遗址

中文名:西樵山采石场遗址

地理位置: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特点:分布面积广、石器丰富

性质:石器加工场遗址

所处时代:明清

编号:8-0117-1-117

西樵山石燕岩采石场遗址水底探秘(视频)

2015—2018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先后多次对石燕岩进行了水下考古调查和测量。通过潜水调查发现,这处国内罕见的水陆结合文化遗址,范围广大,使用年代较长。由于内洞主要的采石工作面被水体淹没,避免了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其水下遗存,如开采痕迹、开采工具、生活用具、石料半成品等相当丰富,并且依然保持着原样。

历史学家证实了:“未有珠三角,先有西樵山。”早在距今6000年前,岭南最古老、最原始且延续时间最长的土著族群之一——疍人就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上西樵山,利用自然赋予的西樵山岩石制造石器,用来渔猎、捕捞。

西樵山由远古时期火山的爆发而产生,现在是一座死火山。火山作用产生的地形地貌很合适人们采掘并打制石器。

因而,在上古时代西樵山就已经是原始部落聚居地,同时也是新石器时期南方最大规模的采石场和石器制造基地。

一直到唐宋时期,先民们开始在西樵山开采岩石用于建造房子。西樵山也留下了很多开采痕迹,只是一直没有被人发现。

1958年时,中山大学地理系教授带领学生到西樵山实地考察,惊奇地发现了西樵山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西樵山东南坡、中部,遗址出土的文物非常丰富,有加工石器用的工具石砧、石锤,还有石器生产工具刮削器、石斧、石铲等。

至此,埋藏在西樵山几千年的人类文明才开始逐步被揭开了面纱。

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西樵山文化始终离不开两个字——石器。这是人类最初的主要生产工具,盛行于人类历史的初期阶段。

工具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诞生。智慧的先人们,能想到利用石头来劳作,真的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而就在西樵山,有一个石燕岩,非常值得一看。因为它不仅是一个采石场,更是一个水下采石场,也是世界上最大、保护最好的水下遗址。

明代时,矿工们偶然在山清水秀的西樵山发现了石燕岩的存在,如获至宝。再加上此地靠近北江,方便运输,因而选址此处,开挖矿石。

可惜因为矿工不小心挖到了地下水,矿洞瞬间被喷涌而出的大水淹没,矿工纷纷逃生,采石场从此废弃,只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记忆。

因为当时事出突然,洞内至今还存在大量的人工开采遗迹,及已经开采出来尚未运走的石材。因此,石燕岩是目前国内少有的保存完好的采石场遗址,初步估计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

END

西樵山采石场遗址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前,在国务院公布的相关文件中,西樵山采石场遗址被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次被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西樵山采石场遗址,包括有石燕岩、石屏峰、天窗格、石祠堂等采石点的遗迹,现在这些地方还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当年人工采石的痕迹。有专家介绍,这些采石行为始于宋朝,目前所看到的遗迹部分应为明朝及清朝时期的遗迹,而且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在明朝的嘉靖年间,官方曾明令禁止在西樵山采石。所采的石材,主要有用于铺设街道的石板,公共场所的石凳,以及一些建筑物的石柱、石构件等用途。

石燕岩采石场的水平部分,藏有一个6万平方米,沉睡了500多年的采石场遗址,有专家认为,这个采石场也是我们国内发现的最大、最完整、最雄伟的,保存于水下的采石场考古遗址。这个遗址在十多年前,由潜水爱好者偶然发现。在2017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建了一支专业的考古队伍,对这一水下采石场遗址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考察。

从1958年开始的系列考古工作中发现,西樵山是我国华南地区迄今唯一的新石器时代大型石器工具加工制造场所,中山大学的梁钊韬教授,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北京猿人的发现者贾兰坡先生等一批专家学者曾先后率队对西樵山新石器遗址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古研究,并在西樵山上20多个地点发现了一大批如两肩石器、石锛等新石器时代的遗物,相关专家认为,西樵山新石器遗址在中国的文明发展历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专家更是把西樵山誉为“珠江文明的灯塔”。

编辑:冯晓玲

责编:张晨阳

监制:何激波

​厉害!南海西樵山采石场遗址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赞赞赞~~~~

国务院印发通知,

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新增3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海区西樵山采石场遗址榜上有名。

(详情可戳【阅读原文】了解!)

提到西樵山采石遗址

就不得不提一个人

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

↓↓↓

贾兰坡眼里的西樵山

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认为,新石器时代,西樵山是我国南方最大规模的采石场和新石器制造基地,北方只有山西鹅毛口能与之比肩,因此把它们并列为中国新石器时代南北两大石器制造场,并率先提出了考古学意义上的"西樵山文化”一词。以霏细岩双肩石器为代表的西樵山石器制造品在珠三角的广泛分布,意味着该地区“出现了社会分工与产品交换”,这些凝聚着人类早期智慧的工具,标志岭南农业文明时代的到来。后来的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认为,西樵山是“珠江文明的灯塔”。

石燕岩采石遗址位于西樵山狮脑峰东南麓,为明清时期人工开掘石料而形成的矿冶遗址,因曾盛产石燕得名。

石燕岩洞内人工采石痕迹明显,因长年累月开采,洞内容积不断扩大,日久受风化、雨水的侵蚀而积水成湖,可泛舟内进,形成“水上汽车”、“水底牌坊”等洞内奇景,遗址还留下石祠堂、石屏风、天窗格等奇妙景观。

石祠堂

石屏风

天窗格

距今3000-6000年前,西樵山石燕岩采石场是珠江三角洲最重要的石器制造场,出产的霏细岩是制作细石器的主要原料,是广东最古老、延续时间最长、最具代表性的石器原料采集和加工中心。

佛山市档案馆收藏的西樵山石器

西樵山采石场遗址是我国华南地区迄今唯一的石器时代的大型开采石材和制造石器场所,对研究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历史,特别是研究明清时期采石技术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002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对石燕岩采石遗址开展水下考古调查,经专家鉴定认为该遗址是迄今发现的国内最大、最完整、最恢宏的水下古代人类生产遗迹,规模和面积都超过意大利中世纪时期被当作“采石场”的加城遗址。

在2017年,由凤凰卫视制作的10集电视系列专题片《问道南海》从“南方文明发源地”的历史高度,上溯“珠江文明灯塔”的“西樵山文化”,这其中就讲到了西樵山采石场遗址。

在今年的3月12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省考古所”)举办该所三十年来首次面向公众开放的汇报会——“2018年广东文物考古汇报会”。汇报会上,省考古所重点汇报了2018年度广东文物考古工作中的八个重要项目,其中就有“南海西樵山石燕岩激光与声呐测绘融合技术”。

石燕岩采石遗址的水下工作场景

石燕岩采石遗址数字化方案通过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结合水上、水下数据采集,运用新的数字化理念与最前沿测绘技术,通过多手段、多技术,以此对比出不同测绘手段在岩洞数字化保护中最合理的保护手段,并对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方法、技术上提出挑战,促进探索水下文物保护的新理念、新途径、新技术,开创多学科、跨学科联合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推动水下考古理念和技术产生新的重要突破。

这周末,

不妨到西樵山来探寻下

保存最好的水下采石场遗址吧~~

来源:西樵山旅游、《西樵文物钩沉》、《西樵山志》、珠江时报、羊城派、南海西樵

图片:杨耀烔、莫冠迪、网络等

编辑:《樵山社区》编辑部 wing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osxw.com//ylsh/6200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