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西天寺

西天寺位于草塔镇大山下村一座海拔888米大山腰上。与著名五泄风景区相毗邻,距市区17公里。因寺院大雄宝殿及其主要建筑物坐东朝西,故称“西天寺”。如今的西天寺已以秀丽的景色和三大系列建筑群落结缘东南亚,享誉海内外。各界要人、诸山长老、文人雅士、骚人墨客每每到此随喜,前来参观的善男信女和百姓,更是盛况空前。

每当朝日初露之际,寺院内大雄宝殿、观音殿、卧佛殿、西方三宝炉塔、长寿亭、天庭亭及天下第一西方桥、天下第一十方亭等等建筑仿佛组成了一个仙境,佛光普照,令人神往。

景点位置

西天寺

浙江省,诸暨市,草塔镇大山下村

陕西名寺古刹:感业寺--武则天出家地

感业寺位于陕西西安未央区六村堡乡后所寨西南30米处,在丰产路北侧,现感业寺小学即建于寺内[也有其他说法等。清嘉庆《长安县志》载:“感业寺是唐代禁苑内的皇家寺庙,唐高宗时,武则天曾在此为尼数载,因之驰名。”《资治通鉴》记载,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去世遗诏,命武才人出家于感业寺,“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三月奉诏回宫”。武则天在感业寺度过二载晨钟暮鼓、青灯古佛、远离尘世、面壁修佛的比丘尼生活。感业寺现存有石栏和武则天汲水井一口。《咸宁长安两县续志祠祀考》载:“感皿寺,同治兵燹后殿宇尽毁,仅存明万历年一碑,乡人掘土所得一碣上书:唐武后焚香院六小字,下书大唐感业禅院六大字,今俱存。

隋唐时寺院占地约300余亩,山门在距殿南1500多米的窦家寨村北,其田野现还有插旗杆的石墩两个。故有“骑马关山门”之说。

明万历年间重修感业寺,按原面积缩小到1/10,占地30.9亩,其他布局不变。重修后刻石碑、匾额各一方,碣石现存殿前碑亭内照壁下。后因兵火,建筑物大部毁坏。

清末,群众捐资重修大殿。大殿修在高1米,长10.5米,宽9.5米的地基上。坐北向南,宽8米,深7米,砖木结构,雕梁画栋。后因年久失修,现只留破旧大殿一座。

建国厝,在寺庙原址不断出土寺院文物,其中有一方形覆盆式莲花础石,系释迦牟尼佛座,长宽各0.53米,高0.45米,础石上的镌文中有“天和二年”铭文,由此可知在北周天和二年(公元567年)的南北朝时期,即有感业寺。

又据陕西省博物馆出版的陈子怡遗稿《新辑南宋长安志佚文两种》中第14页载:“《通鉴》明言太宗崩,武氏随从感业寺为尼。注引《长安志》曰安业坊济度尼寺为尼。感业寺在汉城之内,即唐时禁苑西部也。于此安置太宗嫔御,在专制时代,理固宜如是。志言安业并无他据,此亦不得感业所在而附会安业者也。似此种种,以意造史。”可见今感业寺小学即隋唐时期的感业寺遗址无疑。有关资料所载“感业寺即唐长安城安业坊的济度尼寺”一说,实则有误。

现只有一块明朝万历年秦府敕建感业寺的石碑,一块“禅寺武则修焚香火院”石门楣,以及2003年由西安市市政府拨款维修的仿明清时的建筑。据说当年曾出土一尊佛像,后收藏在省博物馆。

寺院历史

熟悉唐代历史的人一定知道感业寺,那是武则天削发为尼的寺院。 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登上帝位一统天下之前,曾在感业寺里度过了2年晨钟暮鼓,青灯相伴的时光,而这段历史却随着岁月沧桑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经过几千年岁月的洗礼,如今的感业寺藏匿在西安北郊后所寨村的感业寺小学里。走进校园,高大的槐树,古朴的环境让我们立刻感受到了千年古寺与众不同的历史风貌。而古寺为何取名"感业",还得从隋炀帝说起。隋炀帝的文才武功在中国的皇帝里是非常有名的,他修了运河,征了高丽,所以他觉得自己干的事情世上无人能及,他认为是上天赐予他的事业,所以就建了感业寺。

感业寺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与武则天有关,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号"武媚",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唐高宗即位后,他的妃子萧淑妃专宠,永徽二年,皇后复召武则天入宫,企图"以毒攻毒",这年武则天26岁。武则天回宫后的确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高宗的宠爱,第二年便升为昭仪(二品),后还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弘。由此,她开始了自己的奋斗生涯,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

削发感业寺,可以说是武则天的低谷时期,但也是她的潜伏时期。她虽然如同众嫔妃一般落入悲惨无奈的礼佛生活,但却仍旧能绝处逢生,与高宗保持联系,并且得到他的庞爱,可见此时她的心机是多么的深沉。但是,到底是什么让她能够在短短2年,积累了这么多的力量,让自己解困了呢这是个千年之谜,以下是六甲岭的野史。

公元649年,武媚娘绝望的进了感业寺,遇见了在此挂单修炼的南方女尼陈硕真,当时陈硕真已经入了秘密宗教(即摩尼教,光明教),本身各自修炼也是互不相干。

有一天上街,陈硕真为武媚娘打退几个浮夸子弟的调戏,二人关系迅速提升,经常彻夜长谈,于是陈硕真向武媚娘介绍了古徽州的太极风水龙脉---三天子都,其中古歙县的母亲山主峰覆船尖(即现代的搁船尖)拥有天然的女娲、伏羲石像,也有宓妃的神像(后洛水出石,净光天女,弥勒下生经,这样的女人登基依据都要拜赐于陈硕真和覆船山这里的帝王之脉),是个出仙成道的地方,如果想出人头地,这里就是个天开神坛。并且乘机将秘密宗教---摩尼教的教义全部传授给武媚娘,很快,武媚娘就偷偷皈依摩尼教,成为摩尼教徒山海经---次南经记载,这里的古名为:羽山,是大禹出生地,也是父亲鲧的被杀地,覆船山是东南的神山,由6座山构成,东西两天目山,障山,白山,九龙山,金紫山,被称为6甲48塘,是6甲神将5丁神保护的天上人间,外围是铁围山,中间是须弥山,也称须弥楼,被陈硕真称为万年楼,其中一条峡谷十道天然的石门,九道是锁住的,最后一道是空门,神策门,成仙的最后一道门槛,传说七夕节那天,会有瑞像出现,"石门九不锁,天门夜不关",天庭的南天门开了,人间的石门也不关了,这里是真正成仙的地方,仙女是极其诱惑武媚娘的,于是一个更为大胆的是瞒天过海,偷下江南,来到陈硕真所描述的可以成仙的圣地覆船山---寻仙,一直有"神女救船"的远古传说,覆船尖(如今叫搁船尖)上因为七仙女下凡,山顶上全部是高山草甸,上面没有一块石头没有一颗树,各种仙草繁多,当地谚语:石门九不关,只出仙人不出官,她想让自己的美丽永驻,就想借助仙草,仙与道不一样的是:仙是美,道是久,武媚娘最先想求的是美,是仙,希望未来皇帝能宠爱她一身,这很符合当时做为一个才女级别的一个女人的最大心愿。

然而,奇迹在未来,奇迹就是在梦想中的巧合了,覆船山不仅是成仙成道的胜地,更是具有徽州龙脉的圣地,陈硕真是引狼入室啊,这么一个绝顶聪明的女人,肯定比陈硕真的乡村女孩见识广,又在皇宫服侍过皇帝,开始略懂帝王之术了,覆船山的山水天然的龙脉之奇,加上《大云经》记载净光天女以女身入世,当得天子,女帝的野心植入了武媚娘的心灵,陈硕真的帝王野心,也鼓舞了武媚娘的决心。

有一天,陈硕真带武媚娘到"石门九锁"的第8关的四面观音石像面前,拜祭和许愿,当武媚娘走到跟前时,顿时彩虹横挂,凤凰飞至,百兽欢呼,石像幻化成武媚娘的样子,含笑走下仙台,陈硕真怪责武媚娘怎么到仙人头上面去了呢,一点礼貌也没有,但定神一看,还是那块石像,身边的武媚娘气喘吁吁的,这一下,让陈硕真有点不舒服了,本想大肆吹嘘一下这个仙人头的神奇,于是匆匆拜祭一下,就牵着武媚娘下了关,又走到第7关的伽蓝台(如今叫皂汰村,千年明教古村,已经神秘消失了,房子、石板路、祠堂等还在),这里的8百罗汉墙上,有个光明教会的天眼,传说是天地之眼(中国现存最早的光明教--唐代的独眼天然时刻),代表太阳的神明,这个眼睛意谓是沃婕特无所不见,能察知世间万物的神圣之眼。更让武媚娘信服帝王是有天意的。于是,武媚娘暗下决心,彻底要通透《大云经》和悟道覆船山的天机。

在这里,陈硕真与武媚娘义结金兰,成为姐妹,相互承诺今后互相协助。

然而,时间匆匆,武媚娘必须尽快赶回感业寺,依依不舍的告别陈硕真,依然回到清净礼佛的轨道上来,但,这时候的武则天已经心境大变,换了心了,开始设计自己的帝王之路,首先必须取得新帝的欢心,回到帝王身边去,如下诗篇可见一斑:

《如意娘》(武则天原名如意)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首《如意娘》诗,正是女皇武则天在感业寺中写就的,诗的大意是说:我心绪纷乱,精神恍惚,把红的都看成绿的了。为什么我如此憔悴呢?就是因为整天想着你。如果你不相信我每天因为思念你而默默落泪的话,你就打开箱子看看我的石榴红裙吧,那上面可是洒满了我斑驳的泪迹呢。

这首诗写得情真意切,据说此后大诗人李白看到后,不由得爽然若失,觉得自己不如武则天。

西行318带你走遍西藏:走进佛教天国西藏八大寺庙

西藏独有的文化魅力和绝美的风景成为了这个世界上不可复制的旅游圣地,西行318近期推出玩遍西藏系列文章,为你逐一展现西藏的绝美风景和好玩的地方。让还没有到过西藏的你明白西行的目的和意义。神山、圣湖、雪域、高原。做你最贴心的西行出行、旅游、租车服务专家 --- 西行318,进西藏找西行318绝对没有错!

西藏是一个神圣而又神秘的地方,离天最近的地方,是一个有信仰的地方。这儿的人和物都透露着一种神秘的色彩,只有亲自到达的人才能体会。让你身临其境体验藏族佛教人民的虞城,感受来自信仰的力量,重塑自己的灵魂。。当你真正踏上西藏的时候,入目的蓝天白云高山流水,也就认可了传言所诉,这是一片伤尚未被世俗玷污的圣地。在这片圣地之上,大大小小的庙宇更是数不胜数。其中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布达拉宫等耳熟能详的藏传佛教寺庙,这些寺庙已经是到西藏必游的“旅游景点”了,也是众多佛教信徒向往之地。跟这些知名寺庙比起来,还有很多在藏族心目中非常特殊的寺庙,这些寺庙不在闹市,大部分都隐藏于山谷,悬于峭壁,甚至藏于云间。

大昭寺的顶上,尤其是重要的佛殿、灵塔殿上,一般都有巨大的鎏金钢瓦的金色的顶,在阳光的照射下,金顶灿烂辉煌。大昭寺有楼梯可以直通二楼和三楼的平台,可远眺布达拉宫的金碧辉煌,也可俯视大昭寺广场人流潺动和充满藏族生活气息的八廓街。夏天这里还有茶座,在此可以休息。可避开参观高峰,一大早随转经人流涌入大昭寺。在燃燃不息的酥油灯火中,感受信仰的力量。

在空气都弥漫着宗教气息的西藏,西藏的寺庙气势非凡,一个重要原因是选址。绝大多数寺庙都依山或坡而建,随着山势坡度的起伏,寺庙内的建筑也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每天迎来无数虔诚的朝圣者,但这里却如同世外桃园,阳光更加纯净,天深蓝如墨,寺庙如珍宝闪耀着浓烈的彩色光辉。而依偎在雪山下的寺庙,恍惚犹如进了雪国天堂。

西行信徒前往西藏必须一去的八大寺庙如下: 大昭寺:大昭先有后有拉萨城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

哲蚌寺:名僧大佛辈出之地

哲蚌寺始建于公元1416年,被称为名僧大佛辈出之地,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寺院,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哲蚌寺的法事很多,其中场面最大的要算僧俗同庆的雪顿节展佛。每年藏历六月三十日,哲蚌寺的僧人们要在根培乌孜山上挂出一副高三十米、宽二十米的巨大释迦牟尼像供人们瞻仰。高高在上的大佛笼罩在薄雾轻纱间,任人千呼万唤就是不露尊贵的容颜,唯有等天光出现,第一抹朝霞染红东边天际的时候,那佛的印纱才徐徐地升起。香烟袅袅,洁白的哈达似雪莲飘飞,人们涌向大佛、涌向神圣。

旅游小贴士:

甘丹寺:宗喀巴建造的格鲁派祖寺

甘丹寺为格鲁派六大寺院之首。它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三大寺”,全盛时期有近4000僧侣。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位于拉萨以东40千米处,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古尔山和贡巴山的坳至山顶处。甘丹寺不仅在宗教、政治方面、建筑方面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还荟萃了清乾隆帝所赐盔甲,明永乐皇帝所赐锦缎绣唐等大量艺术珍品。

色拉寺:西藏的野玫瑰园

色拉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位于拉萨北郊3千米处的色拉乌孜山麓,周围柳林处处,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有许多僧尼小寺环绕其间。明永乐十七年(1419),宗喀巴弟子绛钦却杰兴建,成于明宣德九年(1434)。其全盛期寺中有僧8000余,规模略次于哲蚌寺。

楚布寺:真正的乐土金刚坛城

楚布寺位于拉萨以西60公里堆龙德庆县西北楚布河上游,海拔4300米,距西藏拉萨市西郊约七十公里外,是噶玛噶举派的主寺。举世瞩目的藏传佛教转世制度在这里首创,后被西藏其它教派推而广之。

扎叶巴寺:掘到伏藏的拉萨灵地

在西藏流传着这样一个民谣:“西藏的灵地在拉萨,拉萨的灵地在叶巴;到拉萨不到叶巴,等于做件新衣忘做领。”被称为“隐于圣城之后的秘境”的扎叶巴寺,就位于拉萨市达孜县境内的扎叶巴沟。紧紧嵌于崖缝中,相传是松赞干布留下血脉的藏地王妃——芒萨尺姜所建的修行神庙。

热振寺:几十万株古柏怀抱中的寺院

热振寺因其为噶当派的主寺,再加上热振活佛极高的权威和声望,在藏传佛教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也是藏北重要的旅游胜地。

热振寺有一些非同一般的“看点”,不可错过。如每年藏历4月15日的“迎鸟节”和7月15日的“帕邦唐廓节”。

直贡梯寺:永生永恒的福地

这是一座深藏在山谷中的精神象牙,是许多人离开肉体的彼岸,是800多年人们俯视众生的窗口。

直贡梯寺内除了寺院建筑和多种文物、佛宝外,最出名的还有他的天葬台。从寺院出来,大约10分钟就能到达。据说,世界上有三个最出名的天葬台,

关于西行318

西行318致力为您提供尊贵、舒适的川藏出行、租车服务及西藏人文、风景、路况信息等;要去西藏旅游、包车或者咨询帮助请关注或搜索"西行318",为你带来更多川藏线内容和服务。西行旅游、包车、拼车服务首选西行318!

“天下第一灵,攀西第一寺”冕宁灵山景区神韵天成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古建筑,这些建筑大多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先辈留下的重要文化瑰宝。在众多古建筑中,古寺名刹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冕宁县城以东20公里的小相岭西麓深山中,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古老寺院——灵山寺。灵山主峰海拔超过4000米,挺拔屹立于灵山寺(海拔2254米)后,巍峨峻秀,长年云蒸雾锁,绚丽壮观。

此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也是凉山州旅游人气最旺的景区之一。景区内的灵山寺因杨祖师百年不腐的肉身佛像而闻名遐迩,素以“灵验”著称,有“天下第一灵,川南第一山,攀西第一寺”之美誉,常年香火鼎盛。

灵山整个景区面积29平方公里,规划保护面积40平方公里。景区内气候宜人,生态良好,山环水抱,风光美丽,春来山花烂漫,锦绣满园;夏至万树披绿,郁郁青青;秋季枫树着红,层林尽染;冬日玉树琼花,景象万千。

灵山寺始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历经十五载,于嘉庆二年(1797)竣工,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七星抱月”建筑群初具规模。寺庙倚山而建,与秀丽的山水融为一体。

据资料记载,清乾隆间和尚杨学信,佛号普渡,生于1748年,逝于1804年,湖南常德人氏。他云游“四大名山”后途径冕宁灯台山,观有祥云笼罩,往视,为灵山奇峰异景所动,遂确定建庙静修。历时15年建成灵山寺,杨学信便被其弟子和香客尊之为开山祖师——杨祖师。

杨祖师在冕宁22年,灵山寺建成后在寺内修行9年。于清嘉庆九年二月端坐而寂(逝世)。经七日后,其弟子启龛视之,但见满面红光,宛然如生,即将肉身移置佛堂,长期供奉,其肉身则完全干固,不再腐朽。在灵山寺右1公里的岩壑之中,有天然巨石座,呈八卦形,顶面平整,传说那就是杨祖师“坐化圆寂”的禅石。

在灵山寺,香客、游人不分地位高低,无论男女老少,都统称“善友”,互相关照和相互尊重。庙会期间,寺院里里外外人山人海,男女虽挨肩接踵,相处却井然肃然,没有争吵斗殴,也没有偷盗抢劫,在这里,助人为乐,蔚然成风。寺内做饭、扫地等杂勤活,也都是自带口粮、自动前来服务的善友自愿为之。

灵山寺风光旖旎,周围群山耸翠、峦壑深幽,山泉清澈,林木葱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候宜人。游人置身于朝云晚雾之间、晨钟暮鼓之时,颇有离尘出世之感。

灵山后山以冰川湖泊群、杜鹃林带、原始森林等自然生态风光为特色的30多平方公里秀美山水,滋养着此地的神韵天成。其中,第四纪地质运动造就的冰川遗迹和星罗棋布的高山湖泊相映成趣,似珍珠镶嵌于锦绣,若明珠映照于夜幕,令人心旷神怡。

据悉,景区内已建的鹦哥山嘴综合服务区及相关工程生态步行道、景观桥、杨学信祖师应化事迹浮雕、碑廊桥廊、天池溪沟水系景观、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金殿、观音殿、财神殿及正在建设的索道工程、温泉中心等各种配套设施,皆为灵山景区增加了独具特色的亮点。

随着景区内红海、墨海、连三海、向阳坪瀑布、喷水岩瀑布等鲜为人知的景点开发,灵山景区必将成为魅力独特、风景迷人、环境优美、条件优越的景区。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osxw.com//ylsh/6189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