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吉林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01年9月3日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立,是全国首批确定的2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之一。2001年12月2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复将园区纳入省级开发区管理序列,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2002年9月5日,省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常务副省长王儒林为组长、省直部门和四平市政府等24个成员单位参加的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园区建设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

园区位于松辽平原腹地的吉林省公主岭市,核心区面积20.07平方公里,人口4.5万人,机关事业单位35个,国有和民营企业345家。这里粮食资源丰富,交通通讯便捷,科技基础雄厚,是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典型代表。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湘西国家​农科园​赴宁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考察高质量发展工作

作者:莫英波

来源: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9月28日,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党工委书记林成金带队,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推广研究员黄纯勇、园区农产品检测中心主任徐志雄、党政办副主任吴琼波、招商合作局负责人莫英波,赴宁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考察学习园区高质量发展工作经验做法。宁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陶向荣、园区党组书记陈小平、管委会副主任卢浩明、办公室主任廖梦馨陪同考察。

考察组与宁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创业大楼会议室座谈交流

考察组一行在皇氏集团湖南优氏乳业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工厂车间观摩

考察组一行在园区皇氏集团湖南优氏乳业有限公司、长沙彩云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湖南彭记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金健速冻食品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工厂车间、检测中心等处观摩、参观。每到一处,考察组都认真听取园区企业和管委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考察组一行在长沙彩云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参观考察

随后,在园区创业大楼会议室座谈交流,考察组与宁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就园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招商政策、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相关工作经验进行学习交流。

考察组表示,将认真总结宁乡考察成果,结合湘西实际,理清思路,将成功经验运用到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各项建设工作中去。

考察组一行在长沙彩云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参观考察

考察组一行在湖南彭记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工厂车间观摩

考察组一行在湖南金健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参观考察

宁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企业基地

【宁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基本情况】:

宁乡农业科技园(简称“园区”)成立于2001年,园区管理委员会于2003年3月设立,属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07年园区获批省级农业科技园,2008年获批长沙地区唯一的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2013年10月,园区整体划归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成为宁乡经开区所属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二级专业园区,与宁乡经开区食品产业形成有效的互补。2015年,园区获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9年,园区通过第七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考核验收,排名第六。2021年,园区接受了国家科技部综评考核。

园区始终坚持科技兴园、产业强园的理念,现已汇聚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150余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6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形成了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高效种植、特色养殖、观光休闲旅游为辅助的“1+3”产业布局。通过不断深耕产业链生态圈,创建了全国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全市乃至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了积极贡献。园区总规划面积52.5万亩,其中核心区2.5万亩,致力于打造成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先导区。近年来,园区重点推进宁乡大道以西片区开发建设,共投入基础配套建设资金15亿元,水、电、燃气、蒸汽及道路沿线雨污管网、绿化、亮化等基础配套工程建设实现基本到位,建成面积约6000亩。

目前,核心区已基本形成以华润怡宝、康师傅饮品为代表的健康饮品产业集群,以洽洽食品、绝味食品为代表的休闲食品产业集群,以加加食品、雪天盐业为代表的调味品产业集群,以康师傅方便面、湖南粮食集团为代表的主粮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以好益多、小洋人为代表的乳制品产业集群,以彭记坊、火辣辣等为代表的湘菜产业集群。产业特色不断彰显,种群规模持续壮大,品牌效应不断增强。通过逐步建立适应不同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着力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轴心带动上游农业,助推下游第三产业,以宁乡市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三年行动为抓手,鼓励13家食品龙头企业在示范区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与15个本地合作社订立稳定的产销合同和服务契约,实现了原材料本土化及产品的可溯源,所涉及的品类包括蔬菜、粮食、宁乡花猪、茶叶、中药材、奶牛牧草共六种,总面积超过1万亩(不含水稻种植)。

考察组与宁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创业大楼会议室座谈交流

宁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企业

宁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企业~湖南娃哈哈桶装水生产基地

【湖南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湖南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花垣核心区)辖花垣镇、龙潭镇、石栏镇、麻栗场镇4个镇27个村,总面积92平方公里,总人口2.9万人,规划重点建设项目43个总投资150亿。园区按照“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建设一带两心六大产业区(“一带”即环紫霞湖休闲旅游观光带,“两心”即武陵山片区农产品交易配送中心与苗族文化展演中心,“六大产业区”即绿色循环养殖区、现代生态富硒种植区、休闲运动康养区、农业产品精深加工区、智慧农业科普区和苗族文化传承展演区)。2018年,园区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正式进入“国家队”。近年来,荣获湖南省十个重大产业建设优秀项目,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湖南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记大功,湖南省科学技术奖等荣誉;获批建设湖南省现代农业特色集聚区,创建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成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5个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湘西州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园区,目前入驻企业57家,注册知名商标品牌8个,新增国家专利37项,主导产业8.9万亩,年出栏湘西黄牛1.42万头,羽鸽140万羽,2020年年产值10.58亿元,直接带动农民增收1.45亿元。

(全文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封面湘西邮箱地址:hy0743@foxmail.com

监制/吴钧

责编/麻珊荣

编辑/王向远 李艾家 黄沙沙

审核/尚欣 周登友

更多资讯

持续关注!

四川新增1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央广网成都1月5日消息(记者韩民权)记者今天从四川省科技厅获悉,科技部印发关于开展第九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通知,四川成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建设。至此,四川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达到11家,居全国第8位。

成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于温江区。园区围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都市现代农业战略定位,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进行布局发展。核心区约1.5万亩,集中打造“花木创新生产”与“中药绿色智造”两大创新核;示范区约 40 万亩,着力开展以花卉苗木创新生产、中药绿色智造为主的科研成果中试熟化、示范应用,花卉苗木+观光农业、生物智造+康养农业的新模式推广;辐射区致力于带动四川花卉苗木、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

成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坚持“创新核驱动、产业链带动、三产融合发展”,3年建设期内预计总投资49亿元。园区拟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集结、创新技术集成、创新企业集聚,提升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三大能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效能,实现都市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力争打造“立足成都、服务西南、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样板。

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城市晚报四平讯 8月14日下午,以“做强玉米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玉米产业博览会项目签约仪式暨高端论坛,在长春农博园办公楼三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国内外顶尖的专家学者和商界精英汇聚一堂,研究探讨在新常态下玉米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和应对思路,积极为政府、企业、农民提供产业发展与科学技术有效结合的途径,共商玉米产业发展大计。

论坛上,通过招商,现场签约了3个项目,分别是公主岭市政府与吉林农业大学签署双向合作、发展共赢、全面合作战略协议;公主岭市政府与吉林省农科院签署共同建设中国玉米种子硅谷战略合作协议;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与中农大康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投资1.06亿元的特种玉米加工项目。

论坛上,两位专家为公主岭玉米经济把脉。

吉林省财经办(农办)主任、中国农业经济协会副会长、吉林农业大学粮食生产区农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郭庆海,就《玉米目标价格改革与玉米产业发展》作了专题演讲,他分析了在中国玉米产业发展新形势下,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改革实施的必然性。结合目前临储价格的改革,他提出了两种思路:第一是降低玉米临储价。第二是实施目标价格制度。他认为,这种思路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并围绕制度实施补贴依据的确定、具体操作办法的实施及组织化条件的形成,进行了周密论述。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主任赖锦盛,就《基因组学及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作了专题演讲。他认为,玉米基因改良技术的应用,将引领农业产业不断优化、实现精益生产。

专家们研判了公主岭玉米产业的发展趋势,展望和探讨了玉米产业发展前景,促进了理论成果的应用和转化。他们提出的非常有价值的独到见解,为公主岭市乃至全省、全国玉米产业的培育壮大和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理念。(高智慧 记者 高鸿 报道/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osxw.com//ylsh/6056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