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冶铁

冶铁

湖垛周家祖传绝技。始于明洪武年间,"周氏冶铁"闻名四方。用生铁浇铸的香炉,以周德柱的工艺最巧。香炉有3米多高,方底,荷花瓣子脚,五层宝塔形,下层肚子是二龙戏珠,上面四层四个角是四龙含珠,下颔倒挂铃铛,再下面倒爬狮子,顶端是狮子顶葫芦。葫芦上插三支箭,中间还铸有形象逼真"水旱八仙"及"三国人物图"。炉中点香,顶端狮子口及十六条龙嘴喷烟,同时龙体随袅袅烟雾摆头摇尾。

田秋平:走近“益国冶” 上党冶铁铸币遗址调查

北宋,庆历年间,朝廷铸造发行了一种年号为“庆历通宝”、“庆历重宝”的铜铁制钱,流通使用于社会商品市场的货币交易。有资料显示,庆历铁钱的铸造地就在上党的“益国冶”。历史究竟是怎么回事?上党钱币研究会决定做一探究!

在上党的历史版图上,古代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发生地“长平”因为有四十万的赵军被秦军坑杀于此,长平,长久以来,地理位置上之古战场“长平”之名称,在老百姓的心中,留下的是非常之愤愤不平。两千年来,当地百姓将秦军大将军白起恨之入骨,将磨出的豆腐,老百姓比做白起之脑浆,恨不能“吃尔肉,喝尔血”。

当年, 被秦军坑杀的四十万军人,阴魂难散,魂魄随古风吹入长平之战之沟壑中,每每到年中的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在长平之战场的此条沟壑里,昼夜哀鸣四野。开元十一年,唐明皇玄宗幸潞州,过长平关,为告祭战役中之亡灵,将此古战场之地改为“省冤谷”,并建“骷髅庙”。期盼长平从此能够长久平安。“骷髅庙”今日尚存,只是,那悲泣悠长的故事,却早随古风漂游远走。

上党钱币研究会同仁,一行多人,他们的此次长平之行,是要对高平王降村里的、长期不被人知的一处古代冶铁铸币遗址,一探究竟。

高平的铁矿资源丰富,历代这里就以冶炼铸造铁器著名华夏。有谚语:“村村有冶炉,处处卖铁货”。“高平匠人多,十人八九圪炉锅”。“上党十县银楼匠,高平银匠赛它县。”我们考察途中,上党文史专家、研究会秘书长杨宏伟,一见到铁矿遗存,异常之兴奋。手握放大镜,眼盯铁矿石,是一位“不弄清楚子丑寅卯,是不会罢手的主”。

王降村,位置在高平西南的3公里处。据村里的老人说,王降村的村名同样与古老的长平之战脱离不了关系,当年秦军进攻凶猛,赵军里一位王将军抵挡不住,军队被降于此地,故此地得名“王降村”。两千年来,村名保留至今没变。

会员们,在村民郭师傅的向导下,来到了王降村村南的一处叫“炉台上”的地方。一处破旧不堪两层楼,四周一片与人齐高不知名的绿草,数棵大槐树腌映着古旧的砖瓦楼。此次走近探寻的~益国冶,就在眼前了。

高平之南的王降村是一处历史很久的古村落。这个隐藏在太行山深处褶皱里的 小山村,在上党的版图上只是一个点位置。古代的她曾以冶铁铸造闻名于世。这里曾是古代的官营冶铁机构。宋元两朝时期的河东冶铁所“益国冶”就在这里。

村书记李建平,他说起王降村的历史,与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有关。传说从围城、弃甲 院突围过来的赵军,冲到王何村西,又被埋伏在西岭上的秦军堵住去路。赵军在王何村无法可守,便冲过南边岭上,到另一个小村。不想那里比王何村条件更差,环境更为恶劣,村子的四周尽是高岭,秦军围困更加森严。更糟糕的是村子里的三五户百姓,早逃光了,只有一眼小井,深五六丈, 又非常缺水。大批赵军不仅没有吃住,连水也喝不上了。在前进无路,后 退无门的情况下,赵军的中军大营才扯起了投降的白旗。这时百姓们纷纷说 :“王师投降了!”“王师投降了!”后人就把村子称之为王降。村名相沿至今。

之前,我与《金融时报》刘志良记者先已到于此几次走访,共同撰写文字考证一番,登载于《文化周刊》之上披露读者知晓。多次探访集结了不少资料,分析研究,由此不难看出王降村的历史渊源深厚,而关于高平“益国冶铁”,古代文献 典籍记载也很多。从现有史料看“益国冶 铁”规模宏阔,数十年冶铁没有间断。《元史》记载 :“太宗八年 (1236),立炉于西京州县,拔冶户七百六十煽。立炉于交城县,拔冶户 一千煽。元贞二年(1296),置山西铁冶提举司,大德十一年(1307),听民煽炼,官为抽分。至大元年(1308),复立河东提举司掌之。所隶之冶八:曰大通、曰兴国、曰益国、曰润国”等。这其中的“益国冶”就在高平的王降村,“润国冶”在潞安府单塔寺下的炉坊巷。

从《明太祖实录》得知 :“明洪武七年(1374)四月,命置铁冶所官, 凡十一所,各所岁炼铁额 :潞州润国冶、泽州益国冶岁各一十万斤。”这里可以看出当时产量。明万历《泽州志》卷一《方舆志古迹》记载:“益国铁冶,县西王降村, 元大德间置今废。”

我们翻阅清顺治《高平县志》卷一《舆地志古迹》有记载 :“益国铁冶,在县 北十里王降村,元大德间置铁都举司,益国冶,管勾一员,副管勾一员, 司吏二名,至正间废。明洪武间,徙冶县北二十里。永乐中,奉工部勘合, 为炉冶事革罢。”清雍正《泽州府志》卷一《舆地志古迹》记载:“高平县,益国铁冶, 北十里王降村,元大德间置铁提举司,益国冶至正中废。明洪武初徙业冶 县北二十里,永乐中,奏工部勘合,罢炉冶事。”

《天下潞商》书中撰文写道:益国冶铁当时在全国十分有名,如今在王降村,依然保留有古代炼铁遗址。王降村的正南方叫“炉台上”,至今铁矿渣堆积如山、冶铁缸锅横竖遍地,铁渣上“杂草不生、种田难活”。炉上为朝廷炼铁的事,在王降村一辈传 一辈,具体哪朝哪代,距今几百年,老 百姓也说不清楚。1958 年大炼钢时,整 座的硫铁和铁渣山被挖去了一大半,炼 了钢。至今这里的铁渣还剩多少,无法 计算。从残留的遗迹看王降冶铁应该十 分古老。

“炉台上”,是个约有 2000 平方米的高台,东高西低完全由硫铁、矿渣堆积 而成,薄薄的一层黄土是近年村民覆盖 上去的,要试种田禾。偏西的铁矿渣山 上建有元、明、清三朝的官府冶炼工匠 们的作坊场所,40 余间不同朝代的建筑群组成院落,而且均为上下两层结 构,特别是中院 10 间上下两层的明朝楼房建筑,用料十分讲究,工匠留在 建筑物上的手艺技巧相当精细。经考证,这处地方应该是明朝廷置的“铁 冶所”,

据《明太祖实录》:“洪武七年(1374)四月,命置铁冶所官,凡 十一所,每所置大使一员,秩正八品 ;副使一员,秩正九品。”炉台上”再向西七八百米处,有一处洞真观,考其寺观建筑风格,应为元末明初遗存,空 空寺观,已无道家,据说里面供奉的是炉火之神 “太上老君”,这充分证明益国冶铁在当地的盛行。

晋古轩万卷楼收藏的《高平县志艺文》一书中,曾这样抒写道:益国冶,“熔炉镔铁盈洪炉,绝技之巧天下无。火树银花幻莫测,凌虚掷地纷骊 珠。”这是清代上党地区一位名人所写下的打铁花的古诗,让人对益国冶铁充满了无限遐思。高平之王降村,炉台上益国冶,当年那熊熊燃烧的冶铁炉火,如今却早已熄灭有年,随古风远去。

在铸币遗址“炉台上”之北方,村子民宅外墙上镶嵌的一块古旧之砖雕刻件。老旧宅院不存,农户在新建宅子后墙的原本位置上重修,复原了古砖雕旧貌。初步估计考证,可以理解为宋元时期,铸币遗址上,铸铁匠人们每每点火开炉铸币时,主炉人要举行一场仪式。此砖雕为祭祀太上老君神的“护佑铁冶神符”。

铸币遗址上,铁矿铁渣堆积如山。方圆数十平米的铁渣山上,处处是垂手可得的,当年融化铜铁废弃之坩埚残片。

益国冶,这里还有我们没有探明白的许多问题,许多故事。村子西面,初照的晚霞映红天边,田野间那拉长的一个个人的斜影,告诉会员们该与益国冶做一暂时之告别了。

号外!号外!国内首次汉代冶铁实验考古 在邛崃开炉冶炼!

国内首次汉代冶铁实验考古

在邛崃开炉冶炼

今天上午,汉代冶铁实验考古活动开幕式在邛窑考古遗址公园举行。本次活动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邛崃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国内外学者齐聚

铁都临邛筑巢引凤

邛崃古称临邛,境内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在汉代便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器产地,西汉政府更是设临邛“铁官”以经营当地的矿冶资源。临邛名人卓文君的家族卓氏便与冶铁有关。秦破赵后,因冶铁致富的赵国豪强卓氏被迫远迁临邛,却在临邛重操冶铁旧业,所产铁器倾销滇蜀,积累下了富可敌国的财富。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也在古临邛境内的邛崃、蒲江等地发现了大量汉代冶铁遗迹和遗物。考古人员在铁牛村、古石山、许鞋匾等冶铁遗址中发现了不少耐火砖、炼渣、铁矿等遗物,更是在古石山遗址发现了一座中国南方地区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炼铁炉。临邛地区丰富的汉代铁技术、铁文化资源使得考古工作者们得以以之为依据开展实验考古活动。

冶铁实验考古工坊内还举行了2018年度冶铁实验考古现场国际学术研讨会。日本爱媛大学东亚古代铁文化中心村上恭通教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白云翔研究员与施劲松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建立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彭邦本教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邹后曦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在冶铁现场围绕“汉代临邛冶铁技术”和“临邛冶铁与天府之国的形成和发展”两大主题开展研讨。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安徽大学、西南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科研单位与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学术研讨会。

全流程重构

实验考古复原汉代临邛冶铁

实验考古作为当今考古学研究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已知的信息(如出土材料、文献记载等)对古代的技术、行为等进行复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取对古代技术、行为等更全面、更细致入微的认知。

通过对汉代冶铁活动从矿石开采到冶炼到锻铸的复原,考古学家可以对汉代的铁技术、铁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四川大学考古学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于10月入驻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开展对古临邛地区发现汉代冶铁炉的复原、冶炼实验,从对汉代冶铁炉炉砖、鼓风管的复原开始,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对汉代冶铁炉从形态到工艺的复原。

另外,考古学者还根据考古发现的汉代“碗式”炼炉,分别尝试“碗式”炼炉的铜、铁冶炼实验和铁器的锻打、铸造工艺复原和研究。

邛崃汉代冶铁实验考古活动既是复原临邛汉代冶铁技术的科学探索,也是推动古代铁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益尝试。此次活动对认识和提升临邛高度发达的铁工业对天府之国与天府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生产力要素具有重要意义。

追寻铁文化记忆

探索天府文化的国际化之路

本次活动是临邛铁文化研究的重要起点,未来将会在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建成集冶铁考古研究、冶铁复原实验、传统冶铁技术再利用与活态展示为一体的冶铁实验考古国际研习营,使公众能全方位、沉浸式地体验汉代临邛的冶铁技术、冶铁文化,为公众提供有趣味、有深度、有参与感的文化生活。

在冶铁实验考古国际研习营中,公众能亲临“汉代”冶铁工场并参与其中,化身成卓文君家的铁工,亲手制作一块炉砖,亲手为炼炉添上一铲燃料,还能亲手将炼出的铁水浇铸成想要的样子并将之带回家;铁文化爱好者、研究者能在研习营中交流、获取国内外最前沿的冶铁研究成果,能利用研习营的硬软件设施开展各种与古代冶铁相关的实验活动;冶铁实验考古国际研习营同时也是铁文化创意产品中心,研习营产出的铁制品以及衍生出的铁文化文创产品都会作为古临邛铁文化、天府文化的新名片进行全面推广。

冶铁实验考古国际研习营的建成

是为邛窑考古遗址公园

暨成都国家级文博创意产业园区

建设的添砖加瓦

也是打造古临邛铁文化、天府文化的新名片促进邛崃市文化、旅游产业

进一步发展的一大助力

来源 | 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

摄影:姚凯峰

编辑:王海峻

尼勒克考古发现最早冶铁遗址 3000多年前的新疆人就开始用铁了

尼勒克吉仁台“聚落遗址”(局部)(阮秋荣提供)

新疆网讯 (记者白帆)近日,考古人员在对新疆尼勒克吉仁台“聚落遗址”挖掘时,发现了铁块,这将新疆使用铁的历史上推至3000多年前。

17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阮秋荣。据他介绍,此次在公元前1000年前的青铜时代的“聚落遗址”,不仅发现了煤,还发现了铁块。“这是新疆冶炼铁的最早发现,将新疆用铁的历史上推至3000多年前。”阮秋荣说。

据了解,尼勒克吉仁台“聚落遗址”分布在高地上,遗址下方是伊犁河支流,向外不到1公里就是肥沃的平地,这也是青铜时代的人类选择在此生活的原因。

“每一个长方形的遗址边界都有插入地下的石片作为分隔,遗址内依然清晰可见使用煤的痕迹。”阮秋荣说,“此次在遗址发现了3块形状不规则的铁,目前还不能确认是什么器物,已送相关部门做进一步研究。”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部馆员王永强说,考古工作人员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对新疆尼勒克吉仁台“聚落遗址”挖掘时,发现了煤灰、煤渣、未燃尽的煤块以及煤的堆放点,意味着青铜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类已开始使用煤炭,距今3000多年。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765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