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橡胶母树

橡胶母树

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我国橡胶的主产区是海南、台湾、广西、云南等省区,云南的主产区又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130多万亩。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虽不是主产区,仅有10多万亩,但德宏橡胶在我国小脚种植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1940年,盈江县干崖宣抚司第二十四代土司刀安人先生赴日本留学回国途中,经马来西亚时购回了800株橡胶种苗,定旨在盈江新城乡凤凰山上。这是我国引种的第一批橡胶树,它比台湾引种的橡胶早两年,比海南引种的橡胶早一年。这批橡胶树因技术、管理、战乱等多种因素,到解放前夕只剩下三株。之后又先后死去两株,现幸存一株,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树之一。

橡胶母树

探索最后一片红松母树林

卫东原始森林在铁力并不算出名,但它独特的林业价值却不容小视。小兴安岭一带,由于连年采伐,已经少有以红松母树林为主的原始森林了。而在卫东,却有这么一片仍无人类采伐痕迹的原始森林,里面到处是参天古树,遮云蔽日。很多珍惜树种堪称活化石,都是在其他地方难得一见的。

想来这里玩也不是件易事,从铁力市出发向马永顺林场驶去,在“1.6采石场”左转进入建东公路,大约还要开40公里,才能到卫东原始森林。这里尚未完全开发,少有商户、旅店的痕迹,多的是大自然原始的雕琢,密不透风的参天古树矗立于泥泞的山路两旁,茂密的灌木丛铺遍每一寸土地。

在林场外的小村庄里,我们遇到了已经退休的林业工人许师傅,他自告奋勇当起了我们的导游。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徒步进入这片鲜有人知的原始森林。

徜徉在高耸入云的原始森林里,享受着天然大氧吧的滋润,让人很容易忘记时间的概念,别看这里的红松并不很粗,但它们的树龄大多都超过百年。因为这种树在小兴安岭的寒冷地带生长期非常慢,往往几年过去,都很难看出它的变化。

这片母树林是早期林区开伐时,特意留出一块未经采伐的红松原始林带。正是夏末,一股清凉顿时叫我们为之一爽!这里的红松树龄都在三百年以上,往树上看,还能看到树冠枝头结出的松塔,由于没有人来,林间的原生态野生植物很多,有蘑菇、山葡萄、狗枣子。每年九月,都会有人来打松塔,收集来的松塔松籽会当做红松种子培育下一代种苗。

漫步在林间,除了红松,还有云杉、落叶松、水曲柳、白桦。鸟语花香中,诸多自然奇景让人彻底陶醉了。阳光像一缕缕金色的细沙,穿过重重叠叠的枝叶照进来,斑斑驳驳地洒落在地上。地上闪烁着晶莹的露珠,散发着青草、鲜花和湿润的泥土的芳香。

在原始森林中徒步,不仅可以欣赏天然生态佳境的奇妙,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环境,还可以领悟天地万物的神韵。游人沐浴在原始森林中,听松涛阵阵,小溪叮咚,闻松香吸氧,沁人心脾,看青松挺拔,迎霜傲立。融于大自然的环抱,心胸豁然开朗,是绝佳的避暑胜地。

新闻 | 绿色圣地-橡树河谷高尔夫度假村

澳大利亚 第一大城市悉 尼 ,其温暖的天气、明媚的阳光、清澈的大海、繁华的商业街以及选择众多的球场资源,成为越来越多球友们的首选目的地。海外打球,与没有球童的情况比起来,大多数球友最担心的就是语言和沟通问题,悉尼百余家球场,找到那种亲切如故的乡音并不容易,就算是找到了,估计也是语言通但没有国内生活经验的当地华人服务生,并不会从心底与你有沟通。

离开悉尼机场高速的车流,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美景尽收眼底,经过一个多小时车程,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撞进视线,宁静安逸的氛围扑面而至,占地227.33公顷的橡树河谷高尔夫度假村就坐落在密林深处。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射在球场毗邻的霍克斯伯里河上,球场中密植橡树,加在一起就是球场名称的来源。悉尼一百多家球场中,橡树河谷是惟一的36洞锦标赛级球场,凭借其优越的天然生态环境被称为“绿色圣地”。近二十片天然湖泊和近一半占地面积的天然保护区,使得整个度假村浑然天成。

1880年,任职地方法官的英国殖民者的后人威廉史密斯霍尔退休后回到家族位于霍克斯伯里河边的农场,并建造了老房子“Bungool”,在原住民语言中,称为“回音石”。20世纪的部分时间里,这片土地一直被用于农场,这期间也曾作为游乐场对外开放,而50年代末,这里出现了一家高尔夫俱乐部,命名为回音石山谷高尔夫俱乐部(Bungool Valley),而这正是橡树河谷度假村的前身。

自1986年开始,经过包括著名设计团队Thompson &Wolveidge在内的多位高尔夫设计师重新设计并改造球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更名为“橡树河谷”并重新开业。

1988年澳大利亚职业高尔夫协会(PGA)总部进驻橡树河谷球场,并在此一连串举办了多次规模上百万澳元的大型赛事,包括1988年至1990年连续三届的澳大利亚职业高尔夫锦标赛,诸多国际著名高尔夫选手,尼克佛度、伯纳德兰格、弗莱德卡波斯等知名球手都曾与澳洲传奇人物格莱格诺曼决战于此。自此,橡树河谷高尔夫度假村成为了澳大利亚高尔夫的标志性球场之一。

“母爱圣地、美好乳山”,走进“乳娘精神”发源地—胶东育儿所

有一种真爱,与血缘无关,却感天动地

有一种深情,相处数载,却醇厚绵长

有一种大义,叫奋不顾身舍生忘死

有一种娘,不是亲生却胜亲生

她们是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乳娘

这里就是“母爱圣地、美好乳山”

9月18日、19日,由乳山市文旅局主办、威海众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组织的“金秋重逢聚焦乳山”融媒体采风行活动启动,两天的时间里,采风小组走进乳山,探访乳山文旅板块,感受和发掘乳山市文化旅游资源,助力文旅产业向好发展。

俯瞰乳山胶东育儿所红色教育

“母爱圣地、美好乳山”的城市品牌内涵来源于胶东育儿所的“乳娘”。在战争岁月里,乳山的乳娘们放下自己嗷嗷待哺的亲生儿女,去哺育革命战士后代,延续和保护革命“火种”,这种超越本能的大爱感人至深。

1942年7月,中共胶东区党委组建胶东育儿所,选取乳娘哺育党政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她们把最后一滴奶留给乳儿吮,最后一口粮留给乳儿吃,最后一件衣留给乳儿穿,生死关头甚至舍弃亲生骨肉,把最后一丝生的希望留给乳儿。

19日,位于田家村的“胶东育儿所”旧址,前来参观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人络绎不绝。

1942年11月,日寇在马石山一带制造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惨案,当时,胶东育儿所的二三十个孩子被包围在马石山一带,育儿所的全体工作人员和乳娘们提出的口号是:“宁肯牺牲自己,也要保住孩子,人在孩子在。”这些乳娘用她们的全部心血,使育儿所的孩子在残酷的“扫荡”和多次迁徙中,无一损失。

乳娘矫月志后代田瑞荣给参观者讲解母亲哺育乳儿的故事

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设胶东育儿所纪念馆和胶东育儿所旧址两个部分,10处展室,通过文物、照片、影像、复原展室等多种形式,展现胶东育儿所历史。

为了能永远铭记那段难以忘记的红色记忆,让“乳娘”精神得以传承,2016年5月,乳山市政府广泛收集整理革命文物和史料,多部门协调联动加快筹建工程,最终利用胶东育儿所原址田家村民房,修缮了胶东育儿所教育基地。这是继威海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之后乳山市打造的又一红色精品工程。

红色舞剧《乳娘》

根据胶东育儿所“乳娘”原型,乳山市精心编排打造了吕剧“乳娘”,由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担任艺术顾问,其弟子史萍担当主演。先后荣获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和泰山文艺奖,被评为山东省京剧和地方戏十大重点保护剧目,并将其作为影视题材拍摄电影。

从此乳娘精神得以继承和发扬。乳娘的事迹生动诠释着乳山人民以命相助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大爱无疆的乳娘精神在我国抗战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END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568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