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慈云寺

慈云寺,释圆明老和尚于民国十四年开工建庙,民国十六年完工,共修建配有东西廊房的三层殿(每殿三间),前殿横匾是“佛慈广大”;中殿是“大雄宝殿”;后殿无匾。三层殿前都有台阶。

慈云寺

中文名:慈云寺

著名景点:前殿佛像六尊

建筑时间:民国十四年开工,十六年完工

第一个主持:圆明

--慈云寺

慈云寺记

文/崔光选

东汉永平七年间,天竺佛教入中原。

汉使迎请摄摩腾,共契游化竺法兰。

白马驮经二长老,鸿胪寺里译经卷。

既而云游天陵山,遂开慈云巩东南。

广收信徒研经法,佛功日久渗入岩。

二老谈经两峰并,汉译四十二章经。

四海一马千秋坟,历代僧徒叩圣僧。

魏晋初期烟火盛,八王之乱祸京城。

隋帝一统天下定,广造佛幢社稷赢。

官宦子弟名陈祎,出家巩县净土寺。

西域求法回洛阳,太宗赐其圣教序。

大唐贞观廿三年,玄奘奉敕建禅园。

慈云法雨润众生,开演佛法度群凡。

宋祖勘陵至巩县,天陵御赐青龙山。

青龙东起五指岭,西接讲山轘辕关。

南瞻嵩山中岳庙,北揽伊洛黄河岸。

元代战乱曾荒废,重修至正至元年。

少林二十六代僧,出生太原汾阳城。

文泰禅师号灵隐,住持慈云授武功。

讲经布道超佛事,禅修梵呗又养生。

大明正统九年间,南宗禅师游河南。

光复慈云把缘化,替父受刑感动天。

捐施官员涉十省,僧侣多达六百名。

规模不减蓬莱阁,重修慈云记碑铭。

河南知府虞廷玺,朝圣祖林碑石立。

嵩山少林共祖庭,白马同乡一脉承。

淮安县丞吴承恩,寻访玄奘至嵩阴。

吴窑诞生西游记,溯本求源驻慈云。

童子求佛功圆满,磨难成佛五十三。

崇祯六年李自成,潜避慈云遍野营。

僧房树木毁一旦,飞鸟难入佛寺中。

清代佛道衰落时,顺治乾隆再修葺。

官府僧俗共努力,慈云香火又延续。

光绪变法僧归俗,民国初期趋荒芜。

冯督毁寺伐古树,扫天白果忆汉土。

回想当年孽深重,十方院里了太僧。

历经沧桑两千载,汉晋唐宋元明清。

公元一九六三年,巩县考古初勘探。

发掘唐宋古建筑,出土双迹灵相图。

塔铭碑刻九十宗,摩崖石雕数百处。

隋代佛幢唐代塔,更有五十三峰图。

五十三峰峰峰景,五十三峰峰峰名。

前山叠叠彩云冲,后岭重重起秀峰。

千岩竟秀峰峦亘,万壑争流涧溪潆。

空谷回音三星亭,青龙关又青龙洞。

天然大佛天造化,晨钟暮鼓听梵声。

玉兔横山象鼻山,朝天阙望龙虎关。

捧月湖下天堂海, 青龙潭上 竹扫潭。

而今千年古刹地,恰逢盛世遇胜缘。

开发慈云重修缮,政府投资二万万。

每年四月初八日,各省高僧来祭奠。

永信延超有典仪,敲鼓吹箫还鸣赞。

天圆地方慈云寺,山形满月溯本源。

造福一方丰碑立,育德化民万代传。

策划:周占龙

监制:刘亚涛 朱星理

指导:逯熙鹏 李 易 秦文坦

摄影:曹振普

配音:王 霞

编辑:赵清丽

审稿:丁 香 阎兴业 释延超

书法:周占龙 张平均 刘应涛

顾问:

乔来军 崔宝丽 侯发山 张海峰 崔荣强

祖丽景 丁 伟 王振江 贺宝石 曹灵标

李居中 路青行王 罡 王晓辉 张建波

赵瑞杰 路瑞涛 吴甲淼 李现星 王合实

任莉莉 鲁崇高 张庆春 康晓军 卢建伟

李建军 吉玉慧 王会鲜 张银国 白士云

赵万丛 牛元锋 张保军 孙 杰 李朝阳

范存良 刘永伟 张杏利

作者简介:

崔光选,1967年生,巩义市人,革命烈士后代,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84年参加工作,17岁任中学语文教师,后下海经商,经营过首家巩义市民办养老机构。现任巩义市作家协会会员、巩义市民俗研究会理事、河南中州易亨电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巩义市大峪沟镇民权村委会副主任。1988年7月,在【巩县报】发表评论文章,30年后再提笔,创作《忆祖父崔志修烈士》《谒崔志修烈士故里》《北宋皇陵记》《慈云寺记》《石窟寺记》《康百万记》等作品。

友情赞助:

河南中州易亨电缆有限公司

河南诚联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河南中州易亨电缆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万丛

河南诚联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首席评估师 张银国

河南省捐资助教功臣 郑州市企业家 白士云

鸣谢:

巩义市委统战部

巩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巩义市文物旅游局

巩义市教育体育局

巩义市大峪沟镇人民政府

巩义市文联

巩义市作家协会

巩义市书法家协会

巩义市美术家协会

巩义市摄影家协会

巩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巩义市曲艺家协会

巩义市音乐舞蹈家协会

巩义市佛教协会

郑州青龙山慈云寺风景区管理处

致谢:

《河洛潮》杂志社

《 文化巩义》杂志社

《河洛文化》杂志社

《诗圣吟风》杂志社

《民俗古今》杂志社

【文暖流年--巩义文友圈】

巩义市杜甫诗词学会

巩义市民俗研究会

感谢:

【巩义市杜甫诗词学会】

王振江 朱 军 贺传伟 梁凤林 李永亮

韩石头 田文年 魏三兴 贺宝石 崔泽义

秦坤明 王长征 曹富恩

感谢:

【巩义市民俗研究会】

周 平 任莉莉 李枚珊 刘玉杰 宋二鹏

刘福兴 刘宪基 曹慧贞 张杏利

感谢:

【文暖流年--巩义文友圈】

丁 香 杨少辉 马录克 阎兴业 王会鲜

王德普 周宏伟 席景涛 张小红 周会芳

常传奇赵苗利 董向阳 董朝阳 曹世忠

邰红涛 王保省 蒿丽英 曹丽霞 狄学恩

胡占山

感谢:

【文暖流年--巩义诗歌角】

赵九茹 张景芳 贺香芝 崔建霞 张丽真

曹晓培 赵萍萍 付素佳 贾苏钰 翟慧先

赵妙英 赵妙丽康红苗 周景利 白晓丽

孙丽敏 康继红 郝莲枝 韩银楼 许丽丽

张肖霞 刘 冰 费丽娟

特别感谢:

关心和支持“中国最美乡村”民权村工业和旅游发展的巩义市文化名人、企业家、知名人士、社会贤达等各界朋友:

原巩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振江

巩义市大峪沟镇党委书记 刘亚涛

巩义市大峪沟镇人民政府镇长 朱星理

巩义市文联主席 周占龙

巩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 逯熙鹏

巩义市文物旅游局局长 秦文坦

巩义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党委书记 李居中

文化名人 巩义市人民医院院长 乔来军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巩义市政协委员 曹振普

巩义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 马录克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巩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魏三兴

巩义市大峪沟镇人大主席 王罡

巩义市大峪沟镇党委副书记 王晓辉

巩义市大峪沟镇纪委书记 赵瑞杰

《中华风》杂志社郑州工作站站长

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记者 曹灵标

巩义市作家协会主席 侯发山

巩义市作家协会秘书长

《河洛潮》执行主编 赵清丽

巩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巩义市杜甫诗书画院理事长 张海峰

巩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张平均

巩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刘应涛

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巩义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丁香

巩义市作家协会名誉会长

《河洛文化》主编 贺宝石

【巩义读书会】发起人 姚建宗

巩义市杜甫诗词学会会长 阎兴业

巩义市杜甫诗词学会秘书长 崔泽义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曹世忠

《巩义时讯》编辑 王合实

《巩义时讯》 记者 任莉莉

《文化巩义》执行主编 王军

巩义市民俗研究会名誉会长 李枚珊

郑州青龙山慈云寺景区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长 李现星

郑州青龙山慈云寺景区发展有限公司 温存旺

郑州青龙山慈云寺景区发展有限公司 张元克

郑州青龙山慈云寺景区发展有限公司

李造林、张元克、费兴业、温太发

河南省捐资助教功臣 郑州市企业家 白士云

河南中州易亨电缆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万丛

慈云寺叫板白马寺,被历史湮没近百年古寺有啥能耐

有人向“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叫板了!“释源祖庭”、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埋葬地,现在,没在你那儿,在我这儿喽。

这个叫板的,叫慈云寺,近百年湮没无闻,为何最近英姿勃发?难道是因为被450亿元砸中的缘故?

高手过招,讲究一击必中。慈云寺有啥绝招能把白马寺掀下马?白马寺有啥绝招予以致命回击?

言苏伦 | 文

白马寺“释源祖庭”坐得稳当当的

现在有人跳出来跟它争夺了

450个亿是啥概念?这个真没概念!以前听说贪官贪污个一亿两亿的,就烧坏了多少台验钞机;这450亿,要烧坏多少验钞机啊?……这不是重点,我今天想说的重点是,有个融创集团,看上了个寺庙,就准备用这么多钱把它砸晕。

撬动这么多的资本,那要多牛的寺庙才够这资格啊。牛不牛,先问你:巩义市青龙山慈云寺,听说过没有?估计不少人会摇头,河南的寺庙一大片,唯独没怎么听说过它?它凭啥?凭的是“释源祖庭”!

“释源祖庭”?说的不是白马寺吗?现在怎么平地里跳出个慈云寺!它是怎么来的?原来,慈云寺是“被发现”的:1995年,原巩义市文保所所长席彦召,发现了一个1910年印刷的陇海铁路郑汴段宣传册,其中介绍沿途景点时,就提到了一座寺庙——汉代慈云寺。一上来就是“汉代的”,看着怪吓人的,他就查地方志等历史资料,但没啥收获,就叫了几位老先生,跑到山沟里亲自看看。

到那儿一看,就看到了明代进士、河南府知府虞廷玺撰写的《重修青龙山慈云禅寺碑铭》。从碑文上,就看到了“岁月屡更,风雨颓圮,碧瓦飘尽,栋折垣墙坍塌,所存者惟殿基屋址而已”之语。也就是说,当时的慈云寺坍塌得只剩下地基了。

就这么个寺庙,明代重修以后,又经多次重修,香火似乎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初;之后,整个的20世纪,慈云寺似乎没了和尚,断了香火。上世纪70年代,当地兴修水利时,挖出部分古碑,但被村民当做建材使用了;若不是这几位老先生的偶然发现,估计慈云寺还躺在深山人未知呢。

慈云寺究竟是“释源祖庭”

还是白马寺的下属道场?

22年前才“被发现”的慈云寺,居然抱负不小,要跟白马寺争夺“释源祖庭”的位子,白马寺能愿意吗?

说自己是“释源祖庭”,不是你说是就是,要有扎实的真东西。那么,慈云寺有啥真东西呢?

慈云寺拿出的证据,一个就是《庆赞慈云主持南宗顺禅师行状碑铭》,其中说到,临济宗二十五祖、明代高僧南宗顺南行时,路过慈云寺写下了“果然是祖庭”的话,那意思是,慈云寺是临济宗的“祖庭”;另一块就是明景泰元年(1450)的碑刻,上面第一句就写着:“窃闻古刹慈云寺,乃释源大白马寺,慈云古道场,自汉、唐、宋、元敕建重修”。在这儿,把慈云寺当做了“释源大白马寺”了。

就这些证据,能说服洛阳人不?曾任洛阳汉魏故城文物管理所所长的徐金星,就有点看不下去了。他专门撰写了文章予以反驳。

他说,在今日白马寺所存的古代碑刻中,刻有“释源”、“祖庭”四字者,尚为数不少,且其中有多方古碑是早于明代的。因而,至迟在元代,洛阳白马寺就有“释源”、“祖庭”之称了。比如,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年)所立《扶宗弘教大师奉诏修白马寺纪实》刻石,即是由“释源住持嗣法小师、讲经律论沙门净印立石”;元代延祐元年(1314年)所建的《故释源宗主宗密圆融大师(即元代白马寺住持慧觉)塔铭》,标题及文中都有“释源”字样;元代至顺四年(1333年)所立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碑文中即称白马寺为“祖庭”、“释源”。要比碑刻,白马寺随便拿出一通,都要比慈云寺“高古”多了。

徐金星下了结论:若论整个中国佛教的“祖庭”,只能是一个,即洛阳白马寺;而后世的各宗各派,都可有自己的祖庭,如少林寺为“禅宗祖庭”、临济院为“临济祖庭”等。从慈云寺现有的资料看,在明代南宗顺之前的一千多年里,是没有人将慈云寺称为“释源”、“祖庭”的。从这一点上说,南宗顺仅仅根据“窃闻”就大胆“创新”,是犯了“不妄语”之戒的。

至于“窃闻古刹慈云寺,乃释源大白马寺。慈云古道场……”那段碑文,徐金星认为,是断句有误。应该断为“窃闻古刹慈云寺,乃释源大白马寺慈云古道场……”如此一断句,这就变味了,慈云寺成了大白马寺“下属”的慈云古道场了,而不是要“掀翻”白马寺,与白马寺平起平坐了。按当时的情况,慈云寺只有22亩地,白马寺是它的3倍以上,这也能看出谁才当得起“大白马寺”的角色。

东汉十八罗汉“西天取经”

争来争去就是为了争正统

慈云寺与白马寺要一争高下,其背后牵扯到的是两座寺院的历史渊源问题。而它们的历史渊源,跟印度来的两位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扯上了关系。根据《魏书》的记载:永平七年,汉明帝做了一个梦,梦到又高又大的金人,头上有光环还会飞。第二天让大臣们一起来解梦,有一位大臣就说这是西方的佛,类似于中国的神,汉明帝一听高兴了,西方的神都给朕托梦了。于是立马挑了十八个人组队去西方请佛了。这大概就是中国最早的“西天取经”了。

西行十八人组在天竺碰到了两位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然后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带着两位高僧一起回洛阳了,这时候是永平十年。

汉明帝亲自接见两位高僧,让他们住在招待所鸿胪寺,二位高僧就是在这里翻译出著名的《四十二章经》。但是,不能一直住招待所呀,于是,永平十一年,汉明帝就下令在洛阳城西雍门外建寺院让两位高僧安家。为了纪念白马驮经,就取名白马寺。

那么,慈云寺怎么来的?明代进士、河南府知府虞廷玺撰写的《重修青龙山慈云禅寺碑铭》上说,“汉明帝永平七年,有僧摩腾(摄摩腾)、竺法兰始创白马寺于洛阳城东,既而云游此山,因其山川之秀,遂开慈云禅寺。……”也就是说,两位高僧“始创”的是白马寺,“既而”才开了慈云寺,这说明啥?说明白马寺在慈云寺之前。

谁在前,谁在后,这似乎是明摆着的。之所以要争,是因为都很眼馋两位高僧,谁跟他们关系越深,就越能证明自己最正统。

两位高僧很“忙”

死后都不知道埋在了哪里

现在争“释源祖庭”不说,慈云寺还跟白马寺争起了摄摩腾和竺法兰的埋葬地。埋在哪儿就是哪儿,现在,两位高僧泉下有知,恐怕自己都弄糊涂了:自己到底埋在哪儿?

慈云寺有啥证据说明自己就是摄摩腾和竺法兰的埋葬地呢?原来,它有一通明万历十七年(1589)的《青龙山慈云寺五十三峰圣境之图》,上面清晰地刻着“祖林”两个字,并且还刻着一座金光闪闪的舍利塔。同时,还刻着明代南宗顺的《赞二老谈经偈》,标注着二老谈经的位置。

据他们的考证,“祖林”这个“祖”,以及“二老”,就是摄摩腾和竺法兰;“林”就是地位很高的人的埋葬地;“祖林”就是这二位印度高僧的埋葬地了;而且,人家的舍利还在这呢。

有文章为慈云寺说话,说没有慈云寺的“祖林”,白马寺也许就不会有摄摩腾和竺法兰的墓地了。因为白马寺不过在崇祯七年才立下墓碑,两个土冢才强行“划”在了摄摩腾和竺法兰的名下。那意思似乎是,白马寺的两个墓,是有“需要”才划归到两位高僧名下的。

白马寺确实有两座高僧的墓,在钟楼和鼓楼之下,东西对称相望,顶上种着兰花,,墓碑上分别刻着“汉启道圆通摩腾大师墓”和“汉开教总持竺法大师墓”,碑刻的封号是宋徽宗追封的。

从典籍记载的角度来说,白马寺是有底气的。《魏书释者志》上说:“……汉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关西。摩腾、法兰咸卒于此寺。”南朝梁释惠皎《高僧传》也说:“摄摩腾……后少时,卒于洛阳。……竺法兰……后卒于洛阳,春秋六十余矣。宋代崇宁二年(1103年)的碑刻上有宋徽宗的圣旨,追封摄摩腾为“启道圆通大法师”、竺法兰为“开教总持大法师”,旨“下西京白马寺”,“今后每迂圣节,各许进奉功德”。

还有清代清代如琇《洛京白马寺释教源流碑记》直接说宋代皇帝在白马寺开过两位高僧的墓,看见两位高僧的仪容呢,怎么现在会跑到慈云寺?

是啊,怎么跑到慈云寺去了?我也很想知道。我总觉得,慈云寺“祖林”这个“祖”,以及这“二老”,是不是摄摩腾和竺法兰这二位,确实需要确凿的证据,仅凭石碑上的图就定论,那让考古的童靴们情何以堪?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微信公众号搜索:豫记。(yjhltxdj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探访青龙山慈云寺 领悟深山藏古寺的神秘意境

历史上,宋徽宗赵佶曾以“ 深山藏古寺”为题考试画家,结果考出了一个世传佳话。历朝历代,深山藏古寺的神秘意境不知迷幻了多少文人骚客的思绪才情。

当我走进青龙山慈云寺时,顿感领受了“ 深山藏古寺”的清幽画卷,领受了“ 深山藏古寺”的雅致情怀。

青龙山慈云寺风景区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大峪沟镇民权村,西南距巩义市区15公里,走310国道东西分别据郑州市和洛阳市60公里左右。

景区山门青龙关关楼于2001年10月落成。关楼由河南省著名古建筑专家李传泽先生设计,总高18米,高、宽各6米,“青龙关”三字系集近代书法名家于佑任先生的墨宝而成。

走进山门,山路崎岖,沟深林茂,第一个可以驻车的景点是空谷回音。

空谷回音景点也叫回音壁。传说古时居住此山的兄弟二人,在三千年自动开合一次的山门大开时进山取宝,哥哥因贪恋财宝被关在山门内不得复出,弟弟每天在此呼唤哥哥,却只能听到哥哥的应声而终不得见其人。

当年慈云寺建成以后,寺内和尚练一种密宗功,常来这里练声,利用山壁的回声来鉴别发声是否准确,时间一长。声学原理表明,此处具备回音纯净、清晰的条件,时间间隔恰到好处。来客不妨在此亮嗓引吭,听一听大自然会把自己的声音处理得何等美妙。

如果你是佛祖的信众,在此清新之地,也该开始收敛心绪,伫立些许,诵经礼佛,以表虔诚的心志。

诵经礼佛后,转身回望,目之所及处,便是可以再次驻车停足览赏的三星亭。

由三种颜色聚合而建的“三星亭”,根据福禄寿三星山的名字命名。山上山下从南到北依次有:福峰、寿峰、禄峰。福峰平缓,寿峰高耸,禄峰险峻,暗喻人生在世,只要心地平和,福寿易得,而禄峰像官场充满险恶。从三星亭登山,经福山过寿山到禄山,可以见到能帮你转出好运的转运台。

峰峦绵延,山路蜿蜒,远处的建筑依稀显现。但见峰回路转,刚刚还遥不可及深不可测的山峰后面,豁然开朗,慈云寺庄严肃穆的庙堂已在眼前。

慈云寺始建于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是由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亲手创建的民间第一寺院,比皇家官办的白马寺还要历史悠久,素有“释源”“祖庭”“中华第一寺”之称。

慈云寺占地面积约60亩,在近两千年的历史中,曾有十余次大规模重修。现在的慈云寺,是在明朝寺院的原址修复和重建,完整保留了当时的建筑格局。寺院大体坐北向南,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华严阁、白衣阁。

慈云寺历经沧桑,或兴或废,一直延续至今,它经受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唐贞观元年至三年(公元627—629年),奉敕重修此寺。 宋代香火仍然很盛。到了元代, 由于战乱和灾荒,曾—度荒废。从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开始,直到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历代都有修葺。极盛时期殿堂栉比,金碧辉煌,僧五六百人,香客如云,纷至沓来。

慈云寺保留下来的古代碑刻有52通,其中明代22通,清代30通。丰富珍贵的碑刻内容记载了佛教发展的历史,印证了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一千九百多年前来青龙山选址建寺及从事佛教活动的踪迹。其中明代重要碑刻《释迦如来双迹灵相图》和《青龙山慈云禅寺五十三峰圣境之图》,填补了中国佛教史的空白。

慈云寺山门左前方,沿路上行几十米,玉兔山返照峰下,一片开阔的凹地上,呈现着形制规整庄重的祖林。这是中国佛教最早传播和开创者、慈云寺的最早创建者摄摩腾和竺法兰二位圣僧的安葬之地。

据慈云寺碑刻记载,祖林原有基塔,三层底座,塔高七级,金碧辉煌,可惜不知毁于何时。相传,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信众们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目前,整体的祖林尚在建设之中,但其传达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蕴已跃然眼前,精致精美的建筑和雕塑令游人啧啧称赏,令信众顶礼膜拜。

慈云寺和祖林的山路下方,是一湾碧波荡漾的捧月湖。湖由人工筑坝拦河蓄水而成,弯月形的湖水环护着形如满月的慈云寺寺圈,有水捧满月之形,故取名叫“捧月湖”,是慈云寺的放生湖。

苍山环抱,绿树掩映,碧水萦绕,静谧,安详,肃穆,神秘,这就是青龙山,这就是青龙山里的慈云寺,这就是“登临古寺前,小草何芊芊。云雾山间绕,孤峰耸碧天。”意境的灵动写照。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5231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