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宝斗饼

饶平县城黄冈镇生产一种饼食叫宝斗饼,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一个饼种,八角四方,如赌具宝斗,故名。它的用料,非常精美、讲究,以猪油或豆油混和精面粉作饼皮,饼馅用绿豆豆泥(砂)加油、白糖、白内丁、冬瓜丁、葱珠油和冰片,捣匀后装进瓮里密封冷藏,存放一段时间后才取用。这种宝斗饼,吃起来松软、清甜、凉爽,不粘牙,不油腻,非常可口,一直畅销国内外。许多归国华侨和港澳同胞常慕名购买,因而久盛不衰。

为什么要把饼食制成四方八角像赌具一样的宝斗形呢?据说旧时黄冈有一户人家,丈夫1输得一贫如洗,人穷志短,因此而变得精神不振,垂头丧气,不是喝闷酒便是睡大觉。妻子是个有心计的人,为了启发丈夫振作精神,便用面粉、白糖、绿豆等原料做成几块状如宝斗的饼食,送给丈夫吃。并说:“这是我用面粉做的宝斗,既能看,也能食,你尝尝看味道如何?”丈夫吃后,连声称赞:“真好吃,真好吃。”妻子乘机劝说:“既然好吃,不如开间饼店专做宝斗饼出售,说不定能赚钱呢!以前你输了钱,作个教训,拿钱学乖。以后如果生意做得好,钱是可以赚回来的。”丈夫听后觉得有道理,便一心经营起制宝斗饼的生意来。过了一段时间,竟然生意兴隆,经过不断改进,宝斗饼成了名闻遐迩的名牌饼食。抗日战争时期,黄冈凉果店老板吴成泉在汕头市开了一间凉果、糕点铺,聘请这位宝斗饼名家到汕头当师傅,专门生产宝斗饼,销路也好,盛极一时。

宝斗饼

现在黄冈镇丁未路尚有一间名叫“色香”的个体宝斗饼店,生产出来的宝斗饼,供不应求,买者须提前一天定货,常常出现排队购买的现象。店家只限量供应,每人一次只供应2包,每包6块,共12块。该饼店每天下午4时就关门,天天如此,成为惯例,可能是为了保名牌、保质量的缘故。而这家饼店的生产技艺,正是从先前那户名家学来的。

宝鸡斗鸡台党玉琨盗宝与考古经过

90多年过去了,凡是60岁以上的宝鸡人都曾记得向东去西安方向的人都知道,在市区东有个斗鸡台隧道,长约120米,出了洞口就是斗鸡台附近戴家湾村。戴家湾村本是一处新石器仰韶文化遗址,也是中国周秦王朝的发源地之一。早在民国16年(1927年),在国民军阀孙殿英清东陵盗宝案发生之前,这里也发生过类似的盗宝大案一一陕西斗鸡台盗宝案。与清东陵盗宝案相比之下,斗鸡台的盗宝案的规模和盗得的文物件数与珍贵程度有几可同日而言。斗鸡台盗宝案的策化和发起者是党玉琨,是民国时期与孙殿英齐名的三大盗宝袅雄之一。其在斗鸡台东沟西沟一带盗掘的文物数量达千余多件,流失破坏不少,其影响震撼海内外。

自20世纪20年代初以来,陕西宝鸡斗鸡台戴家湾一代先店发生了三次重大文物事件,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从此,宝鸡斗鸡台和戴家湾这个名字便引起了历史,考古和文物界的密切关注。

一是清光绪27年(1901年),斗鸡台戴家湾村上的农民王奎,在村北坡上挖地时,挖出了各种青铜器3O多件,计有尊,觚,卣,爵,斝,觯,觥,角,禁等。其中最主要一件青铜禁,属历代首次发观现,最先被慈禧宠信,曾任陕西按察使的大古董商端方占有,后来不知何途径又流入美国博物院。因为"禁"这种器物的名称最早仅在一通汉代鲁相韩敕在孔庙建造的"礼器碑"中出现。斗鸡台这件青铜"禁"出土前,历史考古学者只知其名,但从未見过突物。在今人看来,也许觉的无所味,但殊不知它在古人的心目中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种青铜“禁"在已出土的西周青铜器群中极少发现,这不仅是因为它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礼制等级要求和配制,而且只有王室才能使用。因此,它就显的特别弥足珍贵和极为稀少。就这样一件与周王室关係极为密切的青铜"禁",却在宝鸡斗鸡台地区的戴家湾出土了,这就不能不引起学术界和文物界的密切关注。因而戴家湾的名字就这样第一次伴随着这件青铜禁称于世林,到了国外。

征集盗宝劳工

二是陕西宝鸡斗鸡台盗宝案,主角是盘据在西府凤翔的土著軍阀党玉琨(又名党毓坤,绰号党拐子),1927年秋,党玉琨任命凤翔宝兴成银号掌柜范春芳为挖宝总负责,命今其卫士班长马成龙为总监工,贾村塬张普和和八鱼乡乡长白寿才为副监工,聘请古董商郑郁文为秘书,负责整修,鉴定,分级化价。千河盗墓贼董玉泉和张志九负责确定古墓方位,组成挖宝机构开始大规模盗掘话动。范,马,张等人接受任务后,便召集桥镇,贾村,蟠龙,陈宝,千河,长寿,陵原等几十个自然村的绅士研究派工问题,商定共派60O多名劳工轮流出工挖宝。挖宝时间为1927年7月16日开始,于次年春结束,盗掘活动持续8月有余,共盗掘墓葬6O余座。出土铜玉陶器件计1500多件,据考证,这次仅出土上挡次的青铜器有资料记载的155件,其中鼎,簋,豆等饪器74件,觥,角,禁,尊,卣,爵,觯,勺等洒具39件,汉大铜壶,汲壶,方壶,盘等水器9件,工具2件,车马器10件,兵器18件,杂件3件,遗失破坏的更难以计数。

盗宝监工进入东沟区

其中举世罕见的青铜"禁"再次出土,其中一件很快流入日本,但最终又流传入国内,被天津博物馆收藏。一次在同一处发现青铜器的种类数量之多,这样集中,历来罕见,立即在海内外掀起大波。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不少人把目光开始投向戴家湾,还有不少人来此地进行实地考查调研。党玉琨在戴家湾这次盗宝,成了民国时期震惊海内外的三大盗宝案事件之一。党玉琨,靳云鹏,孙殿芙齐名成为民国时期的"三大盗宝枭雄"。戴影湾的名字再次大著,引起了世人的刮目相看。

罕见的青铜禁

三是1934年至1937年,由民国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和陕西省政府联合组建陕西考古会。从西安出发,经咸阳渡口,兴平,歧山,凤翔过千河进入戴家湾。在陈宝祠安营扎寨,进行为期4年的考古发掘。尽管这次考古发掘备受艰辛,后因抗日战年和太平洋战争的影响,发掘整理工作被返停止。但它毕竞为中国考古事业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勋,使宝鸡斗鸡台戴家湾这个名字和中国的考古学的诞生紧紧联系在一起。

中国考古事业的奠基人苏秉琦先生就是斗鸡台戴家湾考古发掘带头人,在他的"斗鸡台考古见闻録"写到,中国考古事业刚刚起步,远古时期的许多历史问题还搞不清,至周秦二民族初期之文化和有关史料,记载极少,无参攷和比较之余地,真伪存畄,无法核定。因此,由国立北平研究院与陕西省政府联合组建陕西考古会,选择地点,实行考古发掘,以解决上述问题。

苏秉琦带队驻扎陈宝祠

考古会根据北平研究院的徐炳祖等先生在斗鸡台戴家湾的调查,以及党玉琨在斗鸡台盗掘线索,把发掘的重点放在周秦"二民族之都邑及其附近“。因为他们认为"一民族都邑附近,颇难任他民族之势力道此处“,文化特奌比较突出。斗鸡台地区不仅商末周初地位相当显赫,而是秦人受封享国后的都邑所在地。所以,经过反复调查筛选,他们就把发掘点选在了斗鸡台戴家湾村旳陈仓古城遗址附近。

戴家湾村是新石器仰韶冬化遗址区,和秦文公四年(公元前762年)建的秦上陈仓城又有汉时(前228年)郝胎建立的汉陈仓下城之间。党玉琨盗宝案发生在上陈仓城和下陈仓城之间的东沟西沟地带。党玉琨所得到的文物大部分流失国外,尚有部分陈列在北京,天津,上海博物馆,更多不知下落,只留下百余张照片可供研究,它给祖国文化考古事业带來不可弥补的损失。值得庆幸的是,当年这些文物照片,拓片在京期间,已经唐兰,陈梦家两位先生翻拍下來,观已成为弥补刘安国《雍宝铜器小群图说明编节录》的望要资料。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物考古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保护文物,人人有责,学习文物法,贯彻文化法,将斗鸡台盗宝案公布于民,记忆过去,仍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李春林,宝鸡市金台区人,宝鸡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专家)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喜欢此文请点赞留言,欢迎转载,感谢光临!

免责声明:本平台属公益性平台,所发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

稷山四宝:麻花 饼子 鸡蛋 枣

公益新闻网讯(王国梁 刘林虎)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工程和市委市政府“技能运城”建设工作安排,叫响“稷山有四宝,麻花饼子鸡蛋枣”,打造稷山麻花、稷山饼子、稷山鸡蛋、稷山板枣四大区域公用品牌,6月10日上午,由中共稷山县委、稷山县人民府主办,稷山县总工会、稷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稷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稷山县职业中学共同承办的2021年稷山饼子稷山麻花技能大赛在四馆一中心广场顺利举行,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青燕,市人社局局长李旸,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润,县委副书记王德谋,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南选智,县人大副主任朱建虎等亲临比赛现场参观并指导工作。

稷山,是后稷教民稼穑之地,山西面食之乡,自古以来就有面食加工的精巧技艺和优秀传统。稷山饼子“酥、脆、香、软”,稷山麻花色泽金黄、外脆里嫩、香酥可口,饼子麻花一直以来就是最香最美的家乡味道。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稷山麻花稷山饼子这两种特色小吃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技艺不断改进提升,越来越多的稷山人凭借这一传统技能走出家乡,走向全国,过上了幸福生活。

据了解,本次参加比赛的20家饼子选手和16家麻花选手分别来自稷山各乡镇及周边县市稷山饼子麻花从业者,他们是稷山饼子麻花从业者的优秀代表,也是稷山饼子麻花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比赛现场,饼子选手现场操作、各显技能,麻花商家花色多样、色泽诱人。

由稷山面食专家、文化学者组成的评委团通过看、尝、问、比等多种手段认真评比,公正评判。经过一个多小时紧张的比赛,评比产生出任氏饼子、小狗饼子、天峰饼子、璐娃饼子、孬娃饼子、黄师饼子、招财饼子、红子油酥饼等8个四星级稷山饼子王和四味坊麻花、邓氏麻花、翟店老口味麻花、鹏海麻花、二丑麻花、李彩红麻花等6家四星级稷山麻花王以及若干名三星级稷山饼子王、三星级稷山麻花王。

颁奖仪式上,县委副书记王德谋、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建虎、县委办主任杨成有、县总工会主席范志侠、大赛评委会主任原县人大主任郭崇学分别给获奖饼子麻花字号颁奖。

近年来,稷山县立足本地实际,因势利导,坚持标准化培训、全程化服务,持续打造“稷山饼子”、“稷山麻花”等特色劳务品牌,稷山饼子荣登运城市“十大劳务”品牌之首。县委县政府举办本次“饼子”、“麻花”技能大赛,旨在进一步扩大“稷山饼子”、“稷山麻花”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扎实推动以赛促训,以赛促学,深入挖掘后稷餐饮文化和特色美食文化,使更多的有意创业者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在全国打造“稷山饼子”、“稷山麻花”名吃、名师、名店“产业链”,进一步叫响“稷山饼子”、“稷山麻花”劳务品牌,谱写稷山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新篇章 。

稷山“四宝”:麻花饼子鸡蛋枣

文字:牛东海 秦文果

摄影:栗卢建

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

稷山县是华夏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4500年前,农耕始祖后稷在此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全年平均气温13℃,年降雨量48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2382小时,年积温4401℃,四季分明,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后稷儿女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耕耘劳作,继承和发扬农耕文化优秀传统,生生不息创新发展,形成了诸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名优产品。

近年来,稷山县委、县政府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提出的“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的指示精神,坚定实施“特”“优”战略,依据民间传统优势,全力打造地方区域品牌,“稷山有四宝,麻花饼子鸡蛋枣”,走出了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富民产业路。

稷山板枣 枣中之王

稷山板枣素以皮薄肉厚核小、营养丰富名扬四海。据《稷山县志》记载,板枣栽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起源于春秋战国,兴于隋唐盛世,明清时期已成为县赋税的重要收入。

近年来,稷山县大力发展板枣产业,使得古老的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多次获得殊荣:1986年获全国首届农博会最高奖,1994年获全国林博会金奖,200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枣之首,2017年被原国家林业局批准建设“国家板枣公园”,2020年入选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山西省气候中心等部门检验检测,板枣富含丰富的钾、钠、钙、锰、锌、铁、维生素C、黄酮、芦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各种葡萄糖,对治疗肝炎、降血压、健脑防癌和健脾强身具有特殊的效果,是名副其实的高级补品,药用价值极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稷山县按照提品质、创品牌、增效益的要求,不断推进板枣产业提档升级,与国内外知名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加强联系,加快培训新一代职业枣农,广泛应用板枣产业新技术,建设一批青年枣树示范园、千年枣树示范园、综合防裂示范园、有机出口示范园、微生物农业示范园和林下养殖综合示范园,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推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

稷山县城郊万亩优质板枣示范区总面积达5万亩,园区围绕生态、特色、传统、科技的“大农业”理念,融入文化元素,坚持传承保护,集生态观光、田园采摘、休闲娱乐、乡村旅游、标准示范于一身,是稷山县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农业名片。

每年板枣成熟季,进入板枣公园,古树参天、道路幽静、果实累累,板枣博物馆、秋霞楼、贡枣园、君子道、时光隧道等文化景观坐落其间,无不彰显着千年板枣的深厚历史底蕴与现代农业科技的交相辉映。

据了解,截至目前,稷山县板枣面积为15.3万亩,年产板枣6000万公斤,年产值6.3亿元,相关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是全县枣农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稷山鸡蛋 科技领先

4月2日,稷山县以蛋鸡养殖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选2021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这是稷山继创建国家板枣公园、建设汾河国家湿地公园后获得的又一“国字号”招牌。

稷山县蛋鸡大规模养殖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目前已建设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科技含量国内领先的全国知名蛋鸡产业基地。2017年,稷山鸡蛋获评“中国鸡蛋十大品牌”和“中国农牧行业十大绿色领袖品牌”,2020年全县蛋鸡存栏量达1450万只,年产鲜蛋12万吨以上。县内具有国内领先的“9012”养殖技术,创新研发了10层“高层长舍”鸡舍建造模式等22项国家技术专利,独创“五福善养”养殖技术,开发出“六高蛋”“六无蛋”等适宜不同人群的特色品种,彰显了稷山鸡蛋的独特魅力。

伴随着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成功创建,稷山县蛋鸡产业将在行业关键技术“畜禽良种、减抗替抗、疫病防控、生产和环控技术、养殖和饲料配比技术、蛋品的精深加工”等六方面实现突破,在生产加工科技融合发展上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健康养殖质量安全、全产业链精深加工、绿色生产循环发展、园村一体产村融合、联农带农富农和要素集聚保障有力”等七方面打造成为示范标杆,通过实施“产业链条延伸、规模养殖建设、农旅深度融合、绿色循环发展、品牌营销推广、联农带农增收、基础要素提升和支撑体系建设”八大工程,把稷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以蛋鸡高标准养殖基地为依托、以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为引领的全国蛋鸡产业深度融合、绿色发展、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稷山麻花 香脆可口

稷山麻花,因源于中华民族农业始祖教民稼穑、栽植五谷的后稷故里而得名。稷山麻花的起源非常悠久。据传,南北朝时,稷山城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战乱灾荒,毒蝎横行,在每年的阴历二月初二,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作毒蝎尾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这时的麻花只有一股,后逐渐变成两股三股。到唐朝中期,一位著名的宰相在朝廷做官,不忘将家乡的麻花介绍给朝中同僚,从此麻花就成为了宫廷佳品。

稷山麻花的用料和制作技艺十分考究,主要以稷山优质小麦精粉为主料,以无公害无污染的植物油和椒叶、芝麻等8种材料为辅料,并严格按照18道纯手工技艺流程精心制作而成,色泽金黄油亮,味道酥香脆爽。经过多年的发展,稷山麻花已经从宫廷走向百姓,从小作坊走向大市场,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食品。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稷山麻花传承千年,勤劳智慧的稷山人经过不断反复尝试,加入现代新材料,继承了原有的特色,又突破咸、甜单一口味,研制出油酥、巧克力、五香、怪味麻花等数十种口味,并配以精美包装。因为麻花有祈福平安的含义,再加上它好看又好吃,已成为人们逢年过节的馈赠珍品。

稷山麻花屡获全国和省市名优食品大奖,成为“中华一绝”。近年来,稷山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麻花产业发展。该县着力优化结构、整合资源,培育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相关中小企业。稷山麻花作为新的支柱产业已经实行公司化运作、产业化经营、专业化销售,畅销全国十多个省市,获得“中华老字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殊荣。稷山麻花,如今已成为稷山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

稷山饼子 酥脆味美

稷山饼子(俗称火烧),历史悠久。相传朱元璋流落到稷山时,曾品尝稷山饼子,觉得十分可口,此后竟念念不忘,待他登基做了皇帝,便派人到稷山挑选师傅带回宫中专做饼子。

稷山饼子有圆形和三角形油酥饼、半圆形葱花饼等类型,色泽黄亮,层次鲜明,吃起来脆而不碎,香酥适口,即使放置3天后,色香味依然如故。

稷山饼子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其从进料源头就开始抓起,使用的是品质优良的稷山面粉,各种辅料也是精益求精,比如食用油、调味品均为纯天然绿色食品,制作时特别注重每个细小环节,在发面技巧、油酥制作、薄厚程度、烤制时间方面都有严格要求。高手制作的稷山饼子外酥里嫩,麦香味浓郁。经过多年的演变发展,稷山饼子在吃法上也从油心变成油酥,并且增加了夹肉、夹蛋、夹青菜等花样,深受顾客喜爱。

近年来,稷山县全力打造“稷山饼子”特色劳务输出品牌,聘请烘焙专家编撰了《稷山饼子》这一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组织饼子制作培训班,举办“谁是稷山饼子王”等活动,成千上万的稷山人依靠“打饼子”手艺走南闯北,发家致富。该县蔡村乡南埝村被称为“打饼村”,全村有一半人在北京、河南等地打饼子挣钱,每年总收入1000万元左右。每逢春节返乡,村里出现车辆拥堵现象。富裕起来的南埝村人,把自己的家园建成了美丽乡村,打饼子已成为群众增加收入的富民产业。“稷山饼子”凭借其可口香酥、携带方便、味美价廉的特点,成为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使后稷故里又添一张靓丽名片。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681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