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南区农民协会旧址

南区农民协会旧址又叫念八庙,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诗洞镇保安村东柏村,始建于清朝。坐北向南,砖木结构,现存一进三开间,总面阔24.15米,总进深7.2米,占地面积173.88平方米。民国三十年(1941年)作过重修。1926年7月16日,南区20个乡村的农民协会会员2000多人在念八庙举行成立南区农民协会大会。南区农民,南区农民协会旧址,南区农民协会旧址简介,南区农民协会旧址-肇庆市怀集县南区农民协会旧址旅游指南

南区农民协会旧址

广州红色史迹——广州市郊第一区农民协会旧址

★云山珠水间

党旗百年红★

广州红色史迹——广州市郊第一区农民协会旧址

广州市郊第一区农民协会旧址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花地街中市社区中市南街6号谢家祠南便祠内,1924年8月,成立的广州市郊第一区农民协会,是广州市成立最早的区农民协会。

早年曾跟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的芳村招村农民林宝宸接受了共产党的农运政策,在彭湃、阮啸仙、周其鉴和罗绮园“四大农头”的具体教导和帮助下,联系了100多名骨干,于1924年7月间成立芳村农民协会临时筹委会。同年8月15日,广州市郊第一区农民协会在芳村中市谢家祠南便祠成立,林宝宸任执行委员长。

在成立农民协会的同时,还组建了农民自卫军,当时除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驻在芳村中市谢家祠活动外,工人纠察队还在北便祠附近空地建起几排木屋、茅棚作为驻地,用以学习、训练和住宿。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分驻于谢家祠南、北便祠共同学习、训练,互相呼应,阵容严整。其间,还在此开办广州市郊农民自卫军模范训练班。广州市郊第一区农民协会成立后,在阮啸仙、何友、刘尔崧等共产党党员的组织发动下,发展了农民协会内七八名党员,成立了中共广州市郊第一区农民协会党支部,简称芳村农会党支部,这个党支部的组成人员以农民为主,他们是黄谦、原基、李公侠、姚常、卢瑞荣等。

芳村地区的农民运动自始纳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而整个芳村地区革命热潮高涨。

谢家祠建于清代,分南、北便祠。北便祠被毁,谢家祠南便祠为广三路、深三进的祠堂式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东、西为偏祠,建筑总占地面积864平方米。硬山顶,龙船脊,人字形封火山墙,碌灰筒瓦,青砖石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祠相继用作塘边小学、东方红小学、芳村小学、芳村教工幼儿园、教工宿舍、老人活动中心等。2008年12月,该旧址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荔湾区人民政府对谢家祠南便祠进行全面原状修复,拆除加建部分,恢复祠堂中路原貌,复建祠堂左右两侧倒座。现由荔湾区教育局管理、使用。

文章来源:《广州红色史迹》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编

【云山珠水间 党旗百年红】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在党史教育中用好广州“四史”资源

救亡日报社南迁广州旧址

广州儿童剧团诞生地及团部遗址

“沙基惨案”发生地及纪念碑

志宇卫公祠

卫国尧烈士故居

中共南石头特别支部斗争遗址

陈复烈士墓

关注我们★

佛山红色地标 |​ 蛇塘村农民协会成立旧址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2021年,中国开启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

佛山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中共佛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创建办、中共佛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佛山电台FM94.6推出《佛山红色地标》系列融媒报道,融合运用短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带大家到佛山的红色地标“打卡”,共同探寻历史肌理,解读精神密码,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本期“打卡”地标:蛇塘村农民协会成立旧址。

蛇塘村农民协会成立旧址

蛇塘村农民协会成立旧址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合水良村村委会蛇塘村南面,蛇塘村阮氏大宗祠(三进祠)内,这里是高明县第一个农民协会成立旧址,同时也是高明第一个农村支部成立旧址。

阮氏大宗祠

红色历史话你知

1924年8月,在广州参加革命活动的进步青年阮贞元回乡,以三进祠为工作点组织、发动农民运动。阮贞元回到高明后,首先在高明合水地区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宣传,鼓动革命,教育和组织农友们团结起来,有组织地参加工农革命运动。阮贞元在蛇塘村找贫苦农民谈心,介绍国共合作后工农运动发展的形势,动员唤起民众,打倒封建地主土豪劣绅的剥削压迫。

阮氏大宗祠内景

在阮贞元的宣传动员下,农友们纷纷要求组织农会。1925年三四月间,高明县第一个农民协会——合水蛇塘村农民协会在阮氏大宗祠(三进祠)成立,主任阮贞元、副主任阮光,阮庆仔、阮其、阮登长、陈生、罗洪等5人为委员,有会员60余人。农会成立后,开展了夺取神会公尝财产、反抗土豪劣绅、反对苛捐杂税、反对高利贷、要求减租等方面的斗争。至年底,农会会员发展到160多人。1925年6月,阮贞元参加在广宁县召开的西江地区十四县农民运动特派员会议后,在此组织成立蛇塘农民自卫军,有力地推动了高明农民运动发展。

阮氏大宗祠壁画

中共高明县组织在工农运动中,尤为重视在农村基层建立党组织。1927年3月,阮贞元通知阮光带阮其、阮登长、陈生等3人从合水到明城,参加中共高明县支部(特别支部)书记冯从龙主持的入党宣誓仪式。阮其、阮登长、陈生入党后,在阮氏大宗祠(三进祠)由阮贞元主持成立了中共高明县第一个农村支部——蛇塘支部,阮贞元为书记,阮光为组织委员。

传承红色精神

阮氏大宗祠始建于清光绪七年,即1881年。座西北向东南,格局为三间两进一后堂,总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现基本保存原貌。由于历史悠久,这里经常会有来自各单位及组织的人员来此参观学习,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蛇塘村社长阮健荣表示:“2020年我接待了13批次人来此参观,接下来我还会做一些关于历史的牌匾挂出来,让后辈来了解我们村的底蕴,推广出去,这是一种自豪感。”

蛇塘村农民协会成立旧址牌匾

2010年8月,蛇塘村农民协会成立旧址被佛山市高明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高明区文物保护单位。

采写:佛山电台记者 赵英杰

南京红色印迹-国民大会堂旧址

国民大会堂旧址——人民解放军与南京地下党会师大会地,位于玄武区长江路264号,建筑面积 5100平方米。现存状况完好,免费开放。

国民大会堂原名国立戏剧音乐院,现为南京人民大会室。1935年9月,国民党要员孔祥熙等5人提议,在首都建国民大会堂,供国立戏剧音乐院和美术陈列馆共用,可作剧场,又可作会场。该提案获得国民政府的批准。1936年5月5日,国民大会堂正式是民国时期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先进的大会堂,国民大会堂主北南,左右对称、主体建筑地上4层,地下一层,分前厅、剧场、表演台3部分,国民大会堂的造型于西方近代剧院风格,但在檐口、门厅、雨篷等处,都巧妙地运用了民族风格的装饰。

1943年冬天,中共南京地下组织领导爱国进步学生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清毒”运动,其主要发生地就在国民大会堂门前的广场。

1946年11月15日, “国大”正式召开, 1381名代表出席会议。因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共产党和民盟的代表都拒绝参加。1948年3月29日,国民党“行宪国大”在国民大会堂召开。

1949年5月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的代表以及南京的地下党干部3000余人在此举行了会师大会,第二、三野战军及中共华东局、上海局领导刘伯承、邓小平、饶漱石、陈毅、刘晓等参加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会上宣布,经中共中央批准,新的中国共产党南京市委员会成立。会议持续约5个小时,直到次日凌晨才结束。会议之前,大会堂门口上方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手书的“国民大会堂”几个字,被改为“人民大会堂"。

国民大会堂旧址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4617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