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石室观摩崖造像

石室观摩崖造像(阆中市)

石室观摩崖造像

保护范围:南以第一层自然地势层的层脚沿为界,北以上岩层的岩脚为界,东、西两侧各外延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摩崖石刻是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艺术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指在山崖石壁上所刻的书法、造像或者岩画。盛行于北朝时期,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 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狭义的摩崖石刻则专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 摩崖石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

山西石窟寺及摩崖造像概况

山西是石窟寺、摩崖造像保存较多的省份,共发现283处,石刻及造像碑遍及全省各地。

山西石窟寺的开凿始于北魏,至唐代时达到极盛,宋、元、明、清历代也均有开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石窟造像艺术序列,呈现出自公元5世纪以来中国佛教石窟造像艺术的清晰脉络。北朝时期的大型石窟多以皇家的实力兴造,小型的窟龛和造像则多为民间和地方所造,遍及当时佛教的流行区域。现存石窟主要分布于晋北、太原、晋中、吕梁和晋东南,以大同云冈石窟和太原天龙山石窟为代表。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武州山,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始凿于北魏和平年间,主要洞窟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分东、中、西三区,现存洞窟45个,附属窟龛207个,造像5.1万余尊。雕造技法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以来石雕艺术的优秀传统,创造出云冈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直接影响到孝文帝迁都后洛阳龙门石窟的造像,进而影响了敦煌的北魏石窟,对隋唐以后中国雕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石窟于200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天龙山石窟开凿于东魏、北齐时期。东魏石窟为一组形制相同的双窟,窟平面方形,三壁三龛式,窟顶雕有大莲花和飞天,人物造型秀骨清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北齐时期的洞窟前均雕凿仿木结构形式的前廊,造像也一改北魏、东魏时期的清像秀骨风格,而注重人物健壮肌肉结构的写实。此外分布于晋中和晋东南等地的北朝中小型石窟和摩崖造像,大多开凿于北魏迁都洛阳期间,对于研究北朝石窟的发展演变和传播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隋唐时期的石窟大多分布在北朝佛教信仰的区域内,在山西共发现87处,主要分布在太原、晋中、临汾和晋东南地区。太原天龙山石窟是唐代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天龙山唐代石窟共15窟,西峰第9窟为唐代诸窟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天龙山石窟的中心。造像神态安详,装饰华丽,尤其是菩萨娴娜多姿的造型,代表了盛唐艺术的典型特征,学界称为“天龙山样式”。

宋元时期山西保存的石窟有30多处,规模一般较小。较有代表性的洞窟有太原龙山石窟、交口千佛洞石窟及清徐香岩寺、交城竖石佛窟龛。太原龙山石窟,为国内稀有的道教石窟,开凿于金元之际,由道教全真派道人宋德方主持开凿,现共存9窟,有三清、天尊及玄门列祖等石雕造像65尊,技法较多继承了传统雕造艺术,具有庄重浑厚的风格。

明清时期,开凿石窟的活动在全国已很少,但山西仍在继续,为石窟艺术写下了精彩的尾声。明清石窟和造像主要分布在临汾和晋东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有平顺金灯寺石窟、平定冠山明代夫子洞石窟。金灯寺石窟开凿于明嘉靖、隆庆及万历年间,共存大小洞窟14个,其中最大的为水陆殿,窟内四壁雕刻连续的水陆道场浮雕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冠山的夫子洞是一座罕见的儒教石窟,开凿于明嘉靖年间,共3窟。主窟内雕有孔子及弟子颜回、曾子像及石案1方,雕像神情凝重,手法朴素洗练。

山西境内保存汉代至明清时期的摩崖造像和石刻也十分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有三门峡栈道题刻、中条山东汉铜矿题刻、和顺蚕儿崖造像、孟县千佛崖造像、祁县石佛崖造像、霍州千佛崖造像及吉县挂甲山摩崖石刻等,佛教造像风格与同期的石窟寺造像相似。

境内发现的造像碑及石雕像以北魏、北齐及隋唐最多,分布于全省各地。造像碑以雕刻石像为主,大多以佛教和道教为题材,铭刻内容多为造像发愿文、造像者的官职、籍贯和姓名,是研究当时宗教艺术、宗教史的重要史料。著名的有沁县南涅水出土的石刻造像,高平县博物馆馆藏千佛造像碑,陵川千佛造像碑等。北朝统治者为巩固其地位大兴佛法,修建寺庙,许多优秀的石雕作品得以流传下来,保存于后代的寺院中。北魏早期的石雕像,装饰朴素,手法洗练,造型具有浓郁的西域色彩。北魏晚期至北齐时期的石雕像逐渐与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相结合,成为地道的中国雕刻艺术。隋唐时期的石雕更注重人体结构的比例,人物形象丰满,形神兼备,具有盛唐艺术的风范。

(原载:国家文物局主编: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上)》第18-19页,

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年12月;标题为网编所加)

山西省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图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第88、89页)

补记:我们对“二普”、“三普”数据以及相关调查简报、报告等进行了初步统计,山西全省已经记录或报道的石窟和摩崖造像不少于425处,其中石窟239处,摩崖造像186处。根据我们在田野调查中掌握的情况,还有大量石窟和摩崖造像未被记录和报道,面临较为普遍和严重的破坏风险,进行全省范围的石窟和摩崖造像普查并采取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保护措施已经迫在眉睫。

山西省石窟寺及摩崖石刻分布图

(山西省文物局编:《山西文物地图集:

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总汇(光盘版)》

中国地图出版社2012年11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朝考古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如翚斯飞——山西唐代建筑上的斗拱

邛崃艺术瑰宝:石笋山摩崖造像

艺术瑰宝:石笋山摩崖造像

文/杨辉祥

我慢慢地一龛龛地欣赏那些造像,对古代艺术家的崇敬油然而生,而且越来越浓。我似乎产生了一种重回大唐,与那些先辈们对话的幻觉。我仿佛听到了一千多年前在这深山里,匠人们的叮叮当当的开凿声。他们把当时人们的喜怒哀乐,对人生的感悟,对神的敬畏,通过凿尖,拼命地,一笔一划地雕刻在这些石头上,也凝固在这些石头里。现在我看到的不是渺渺神佛,而是唐朝大历年间有血有肉的芸芸众生。我似乎看到了在我面前,他们的市井生活,他们的哭泣,他们的笑颜,他们的捶胸顿足,他们的洋洋自得……

在大同镇的深山老林中,有一处唐代佛教摩崖造像,它是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邛崃石窟的一部分,也是邛崃石窟中规模最大,最为精华的部分。它是一块艺术瑰宝,蜚声国内外。

今年5月28日,我与大飞哥第三次造访石笋山。汽车在狭窄的山路上爬行。两边翠绿茂密的树木将山路严严实实地掩盖。我们有两次差点分错了路。我们到了一块山间的小平地,里面有几条石砌堡坎。这里可能是过去大佛寺的遗址的一部分,有十多亩地大,现在很多已经开垦成为田地了。崖边那块乌龟石横卧在我的面前,站在乌龟石上,川西平原上的城郭、村庄、田畴历历在目。乌龟石长约10米,宽约四米,高约两米。上面十分平坦。我上次看到它,老百姓用它做晒场,上面正晒着玉米。

这块地方,还有一棵苍翠的古柏,当地人称为皇柏,与我十几年前见到的一样,依然保持一种直冲云霄的架势。旁边,一位整理秧田的大姐向我讲述关于皇柏、皇坟、乌龟石的传说故事。所谓皇坟、皇柏,都与南唐后主李煜有关。据当地传说,那个曾经写下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绝唱的被称为“词帝”的李煜在宋王朝的追杀下,就逃到这里,死在这里,葬在这里。皇柏就是他所种植。前些年,人们还发现了一座大墓,人们坚信里面埋葬的就是李煜。

我们进入了大佛寺,与我十多年前看到的差不多,还是那十余间平房。离石窟不远,大佛寺旁边,有一农户,不知何时,新修了一栋两层的建筑,我以往没有见过。其房屋建筑明显按照农家乐要求设计的。有几个标准间,十分整洁。房主人告诉我,现在他们并没有接待游客。我问参观大佛的游客多不多,他们说还是很多。果不其然,我停留在那里的一段时间内,就看到三批,十多个游客到这里参观。有两个成都的小伙子,还向我打听这个石窟造像的基本情况和邛崃石窟造像的分布。

这家农户平时还受文管部门的委托,代为管理石窟,打扫游道的卫生。男主人摆了一个管理中遇到的的趣事,他说,山下有一个居士婆婆,有一天急匆匆提了一桶油漆到了山上,说是大佛给她托梦,大佛说它没有衣服穿,冷,要她给他穿衣。居士婆婆于是买了漆,来给大佛涂漆穿衣。男主人对她进行了阻拦。说,这是国家级的保护文物,是不容许涂漆的。那个居士婆婆才放弃。 我问到了古人为什么要在这个山头开凿石窟,是不是这里的石材比其它地方的好。他说,石材也不是很坚硬,在这里开凿佛像,可能这里过去是交通要道。不过,有人认为,石笋山摩崖造像,是武则天下令修建的。

我到了石窟前,只见草木争荣,周边的树木比三十年前更茂盛,有些地方,我只能透过树叶的间隙才能领略慈悲的大佛对人心的洗涤与震撼。周边非常安静,我似乎听到了我的心跳,大佛凝视着我,我仿佛领悟了佛家“无我”的境界。现在的石笋山,在我面前,呈现着一种佛国的宁静和幽远。

这个地方为什么叫石笋山呢?有一种说法,因山崖环抱之中,一峰卓立,高耸入云,状似春笋,所以称石笋山。不过后来人们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发现一座寺庙遗址,里面有一块巨石,似塔如笋,拔地而起,这座状如春笋的岩石大概高约10米,宽4米。人们或者就以其命名此山的,所以叫石笋山。我认为,这可能才是石笋山地名的真正来历。据《邛崃县志》记载,邛崃其他地方,也有石笋之地名,例如现在高何的石笋寺。但大同的这个石笋山,却在志书中未见记载,默默无闻地深藏在深山中一千多年。人们对大同石笋山知之不多。

不过,最近人们发现了一篇手抄的《灵山大佛碑记》的碑文,增加了对石笋山的了解。碑文作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三月,也就是公元1009年。据说这块碑就立于石笋山大佛旁边。碑文记载,石笋山这个地方,又叫灵山。灵山,是佛主讲经说法和居住的地方。在文中,提到了石笋之名,说明石笋的地名,在那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我猜想,自古以来,这个地方,因为有那块状如笋子的岩石作为地标物,这个地方就叫石笋山。后来因为供奉了大佛,人们又叫它灵山。但随着时光的流逝,灵山的名字被逐渐淡忘,而石笋山的名字却仍然顽强流传下来了。

《灵山大佛碑记》主要讲的是唐皇子李上金与石笋山的传说故事。但是它对于研究石笋山摩崖造像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过去,人们在大佛下32号龛观音像右侧发现一段不太清楚的题记,题记有“石笋山菩提释迦二像龛并铭……大历二年二月十五日”等字样。根据这一题记,人们推断出石笋山最早一龛的窟像开凿于大历二年,即公元767年。

在这篇《灵山大佛碑记》中,还详细描述了石笋山的山川形势,这与现在大同的风光差不多,有些地名现在还找得到。例如南堂、石笋等。碑文说,大兴,即现在的大同,灵山这个地方,聚洛阳长安紫云的“皇气”,临邛灵山是继生“龙脉”之地。 碑文还讲到灵山大佛,记载了大佛庙宇的修建历史,其间有些文字意思不是很清晰,尚需考证。大意是,唐高宗永隆二年(公元682年),灵山开始规划供奉佛主,十年后,到了永昌三年(公元692年),筑禅定印,启典正,就已经是很正规的佛院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反复提到了”大历三年”。唐大历三年是公元768年,与现在公认的大同石笋山摩崖造像大规模开凿时间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接近。按照《灵山大佛碑记》,可以推断,唐高宗永隆二年(公元682年)石笋山就有寺庙存在了。这些石窟中的一部分,应该从那时候甚至更早时间就已经开凿了。所以,大同石笋山摩崖造像大规模开凿时间应该提前到唐高宗永隆二年(682年),比原来的认定开始开凿于公元767年,提前了近百年。所以说石笋山摩崖造像,其实从唐代早期到晚期,延续到宋,时间较长。

石笋山摩崖造像坐东面西,山崖上刻有唐代佛教摩岩造像33龛。分布在高约30-50米,长约130米的悬岩峭壁上,大小造像1000余龛。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为净土变,佛传故事。佛像有释迦牟尼、无量诸佛、天王、文殊、普贤,力士、如意轮观音、千手观音,飞天、舞乐,供养人。建筑有殿宇、塔幢、楼阁、桥池、船舫、另外还有与佛教题材有关的彩云、绿树、鲜花、飞鸟、白象、青狮等。这里最大的造像是阿弥陀佛,高逾8.3米,需仰视,小者如诸天,长不过数厘米。

千年前的艺术家们,在石笋山借用佛的语言,让坚硬的石头活了起来,为后人留下了一个个叹为观止的艺术精品。我拾级而上,徜徉在这些古代艺术珍品前。

有一龛中表现的是《阿弥陀经》的观经变故事。刻有三层平台,最上面的平台上是趺坐于莲台上的西方三圣,头上各有七宝轮台,在其上有重檐歇山式大殿,为汉唐风格。三圣两边各有一艘双龙头的船缓缓划出,船上有两层楼阁,每条船有三名船夫执桨划船。阿弥陀佛端坐正中莲座,左右是协侍观音势至两大菩萨,围绕这三位的是无数眷属圣众,罗汉、护法的天王神将、夜叉力士和许许多多供养菩萨。佛的座前是一部盛大歌舞会。舞者在中间,乐队在两侧。在前面是宝池莲花,奇妙的杂色鸟。佛的身后是菩提双树,天宫楼阁,虚栏相连。彩云缭绕,飞天飘舞,构成以阿弥陀佛为中心,花团锦簇,富丽庄严、气象万千的极乐天国。整个石刻描绘的是信徒们心目中向往的美妙佛国,但我觉得也是唐代世俗生活的反映。在其中,可以感觉到阿弥陀佛和菩萨及其众部的身体比例大小和地位高低区别非常明显,这是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观念的显现。那些佛主、菩萨、罗汉、天王、神将、夜叉、力士、舞伎、船夫,都可以在当时社会中,找到他们的相同的角色。

唐代的飞天是很有名的。敦煌就有关于飞天的壁画。石笋山有个飞天的浮雕,在一龛的岩壁外面,好像是不经意地利用那个空白石壁刻上去的。但细细品味,却令人拍手叫绝。飞天手捧莲花,从天上飞来,她的腰下部分折曲向上,近乎九十度直角。上半身水平,曲臂捧花。这在现实中,人的身体不可能向后曲折成这个姿态的。真是佩服古人的想象力。其实,就这个姿态,就已经有从天上飞降而下的感觉了。但艺术家又在飞天身上添上随风飘动的彩带,飞天更显飘逸,动感更强,更具美感。

在石窟中,有很多天王、金刚力士的造像,他们的职责是用强力来护卫佛法,他们的面像凶狠,他们应该是有力量的象征。这里的天王、金刚力士的造像,胸臂腹的一块块肌肉棱角分明,如岩石般坚硬突出硕大,视觉冲击力极强。而且与人体的肌肉解剖一致。我不知道,当时的艺术家是哪里找到的这种阳刚模特。我甚至怀疑在唐代,会不会有训练肌肉男的健美运动。

该威猛强硬就威猛强硬,该恬静柔美就恬静柔美,石笋山造像,把人的喜怒哀乐的各种表情和千姿百态,用那些神像表现出来了。与天王、金刚力士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那些菩萨舞伎。菩萨舞伎像都体态婀娜、面相妩媚温柔。有一窟,刻有一伎,双脚立于两朵盛开的莲花之上,头微后仰,大发髻,挺胸,扭腰,突臀,曲膝,呈现了女性的典型“s“曲线的柔美。其他所刻的乐伎多有此特点。这种大胆表现女性性感的雕像,可能与唐王朝社会比较开放有关。

三十年前,

我第一次看到的石笋山佛像就是这个样子,

三十年后,我已经垂垂老矣!

但庄严佛像仍然庄严,

威猛力士还是那么威猛,

曼妙飞天还是那么曼妙,

脚踏莲花的舞伎仍然那么性感。

我不禁浮想联翩,其实,一千多年来,何尝不是如此!从开凿石笋山石窟的唐王朝的强盛繁荣,到五代十国的动乱;从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大宋王朝建立,到南宋在成吉思汗铁蹄下的偏安一隅;从明太祖朱元璋的“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的霸道诗句,到崇祯皇帝惶惶然吊死煤山,正如被传说逃到大同的南唐皇帝李煜面对王朝灭亡政权更迭,发出的悲鸣,“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腥风血雨,改朝换代,历史轮回,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但是,面对人世间纷纷扰扰,一千多年来,石笋山摩崖,仍然在那里,石窟里的庄严佛像仍然庄严,威猛力士还是那么威猛,曼妙飞天还是那么曼妙,脚踏莲花的菩萨仍然那么性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143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