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包溪村

包溪村,村如其名,两条溪水一大一小,互相缠绕,包围着整个村子,现在是一个集秀美乡村、休闲旅游、儿童游乐、童话动漫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以松林山水为背景,打造“溪乐谷”项目,惟妙惟肖的3D--立体画、中干渠、民宿休闲街、生态活水馆、户外拓展丛林探险、城堡--主题乐园、叠水瀑布、玻璃阳光房等,让来访游客体验一场“松林奇遇记”。

(中干渠)沿着中干渠水系修建了游步道1500米,摒弃了过度硬质化的做法,着重追求质朴和韵味,以鹅卵石堆砌,以原生态的竹林、松林作为依托,再点缀上各色花草,朴实无华中透漏着匠心和巧思。我们可以畅想,夏日里走在林荫小道里,耳边是鸟语花香,流水潺潺,远离城市的喧嚣,仿佛诗画一般。

包溪村

(叠水瀑布)叠水瀑布景观,水源取至三清湖中干渠纯天然的活水,层层叠叠,蔚为壮观。

(凉亭)古色古香的凉亭,是水榭台边休憩休闲,游赏娱乐之处所,这里的迂回曲折,水榭回廊,可以为我们带来婉约静谧。

(矮墙儿童画)体现--主题和玩乐一体,围墙专门可供小朋友涂鸦,墙上的图案都是由小朋友画上去的。(光头强的房子)(3D彩绘墙)以儿童--游乐为主题,绘制了--彩绘墙五十余幅。让你置身于童话世界。

(户外拓展区)攀爬、原地滚筒“海底世界”让孩子徜徉在一片嬉笑的海洋中。

(玻璃阳光房)在中干渠休闲走廊上投资80万元建设了14间玻璃阳光房,为休闲和土特产、旅游产品交易区域,村集体将通过出租方式取得收入,预计年收入为8万元以上。今后,村民不仅可以在这里将自家产的“山货”、“土货”经过标准化的包装进行统一销售,还能将手工艺品结合本地特色作为旅游产品卖给慕名前来的游客。势必成为过往游客品味包溪风土人情的一个好去处,也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张“名片”。

金溪最美古村竹桥古村+秋葵基地采摘一日游,88元全包再送秋葵一斤

24.4798 N, 118.0894 E

竹桥古村

Tue.Oct.10

01

竹桥建村时间及概况

金溪竹桥村位于县城北10公里,古代金溪至东乡大路挨村而过,村前一溪如带,良田万顷,村口仍有四人合抱老樟树一株,下有锡福庙,略下首仍有紫澜阁遗址,村后树竹繁茂,鸟鸣树幽。村有总门楼远案崇麓岭,近案黄婆岗,始建于元末明初,为风水师廖禹先生所定,总门楼前有“品”字形排列,而周围都有石栏杆围成的多边形古井三口,寓意是吃了这品字形的井水,不管是为人、为学、经商都要讲究品德,门楼内房舍俨然,宅栉邻比,户近两百,人超千丁,村内有水塘七方,全由石块砌成,中间为一月塘,形成七星伴月之象,俯瞰全村,形似一柄巨扇,诚为当代金溪一个古风犹存的保存较好的古代村落。

龚氏祠堂

后龚村

清明时节,细雨霏霏。怀着一颗崇敬的心情,记者来到后龚村,只见青青田野中铁牛欢歌、黄牛奋蹄,农人忙着春耕播种。田野中的一位老农见有客人到来,连忙放下了锄头,上前询问,得知来意后,立即放开嗓门喊叫:“细伢子,赶快去村支书屋里拿祠堂钥匙来,让记者到祠堂里面去参观啰……”

红色村落"金溪后龚村

后龚村

走进龚氏祠堂,规模宏大,建筑简朴,虽为金溪常见的祭祠,又经历7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是仍然保存完好。祠堂的正厅中央悬挂着11位伟人的相片。祠堂厅堂中有一条造型别致的风雨过廊,廊上四根大木柱中间有一方桌。一村民介绍,这是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及红军将领发布作战命令之处。

竹桥古村

竹桥古村,江西金溪县下辖的一个自然村,离县城十公里。其丰满的古迹和良好的保护先后获评"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古村","最美古村落"美誉,并在申报4A景区。全村共有明清时期赣派古建筑近二百栋,占建筑比重百分之八十多。村里街巷古风依然,江右民系家族文化凛然,农商儒气息并重,为我们的视野垒起了一条鲜活的、六百多年长的乡愁小巷,冲击效果如正午阳光灿烂。

一溪绕山岗,有村浅坡上,千年官道畅悠扬,良田万顷碧浪。江南农耕时代的田园风光仍然是竹桥古村明媚的背景。目光旋至村口,一座总门楼立道当阳,这是余家老祖先在六百多年前请明师勘定的风水,前面是开阔、畅通,后面是茂盛。门楼分门楼、左坎、右肩三部分,高低有致,远案崇麓峰揽气势,近案黄婆岗郁青翠,以期一脉灵气旺盛,福泽延绵。

果然山水灵秀之气钟于一身,竹桥余系先后出了几个经商大家族,兼有官场子弟。家族显赫,宗支流长,让竹桥村写满了辉煌,光公益性公共场所就令人目不睱接。六座祠堂,总门楼,上、中、下村内门楼,后门楼,怀仁书院,大房二房三房书院,养正山房,苍岚山房,公和堂,赐福庙等等,仿佛袖里乾坤,置身于一个浓缩的大社会,也散发出浓郁的,以儒家伦理和教育为文化底蕴的江右民系家族遗风。

家族宅弟的气度也不遑多让,一式青砖灰瓦,山墙高傲挺立,马头错落栉比,门楣、屋檐、雨檐石刻木镂,堂皇大方; 屋内更是雕梁画栋,墙壁、门柱、窗棂、柱磉、坊头、揎板、天花板等等刻花绘龙,飞扬生动,把赣派建筑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值得一提的是两大家族建筑群,一为十家弄,一为八家弄,它们是整体兴建,开有总门,每户单设大门,户户相通巷门,既保证了每户独立性,又加强了兄弟之间的情谊,也充分展示了赣派建筑的灵活多样性。

大家族的巷门别具一格,连满亲情,全村的巷弄更是别有洞天,藏满乡亲。地面是满铺的青石板,边上是排水沟,宽不过两米,窄仅两尺,曲曲折折,弯弯绕绕,配合高大的山墙,好像是戴望舒的雨巷,有走不出去的忧愁,又好像比雨巷更委婉,更深情,还藏着小时候捉迷藏的身影,还藏着邻里的亲近。

最美的风景还应该是人气荟萃。环视全村,有一条宽广的飘带从总门楼蜿蜒而上,这是号称七星的七口水塘错落形成的空间,它们其实是全村的枢纽。其一,村中最古老和最宽大的主干道沿塘辟径,雄伟的上中下三座门楼昂首当中; 其二,村中公益性建筑缘塘回护,村巷均与主干道交汇; 其三,水塘吸蓄山岗天水和居家排水,旱季不枯,雨季不涝,功能既是排水总渠,又兼村中洗刷之池。因此,水塘四周是人员出入最频繁之地。溯回六百年挥之不去的亲切,我们在这里看到了迎来送往,看到了锦衣荣归,看到了婚嫁喜庆,看到了烟雨濛濛披蓑衣的背影,还看到了妇女在塘边洗刷,捣衣,泛动晩霞和晨曦……。

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小巷,用手电筒斑驳山墙压过来的漆黑,倾听脚步怯怯地叩响几百年早早歇息的气氛,再一抬头,一线天处有几颗明亮的星星,还在盯牢历史的呼吸。及至上门楼水塘,星光刚好可以泛亮水影,并依稀水塘石砌及四周的轮廓。此时,宽广的天空又把空旷从四面八方吹过来,所有可见的轮廓都是纹丝不动的寂静,包括水中倒影

24.4798 N, 118.0894 E

秋葵基地

Tue.Oct.10

秋葵花开日,采摘正当时。秋葵种植基地硕果累累,等您来采摘;秋葵大餐缤纷呈现,等您来品鉴。

参观者走进“绿色人参”——秋葵的种植园,边采摘边交流,有说有笑,享受着农家采摘的乐趣,让人好不惬意!

发展绿色经济,开发旅游资源,百亩秋葵种植园引来了首批采摘观光的客人。

02

行程:早上鹰潭集合出发赴金溪竹桥古村游览,午餐后前往秋葵基地采摘,【每人免费赠送有机秋葵一斤】后赴4A级眼镜博物馆,最后返回温馨的家。

费用:88元/人 一价全包

满30人每天发班

2、 讲解:工作人员服务

3、 门票:竹桥古村,后龚村,眼镜博物馆(不去视为自动放弃,不退费用)

4、 用餐:包含1中餐

5、 导游可在不减少景点的情况下调整游览顺序。

6、有精神病、心脏病等突发性疾病的游客请勿报名,如有隐瞒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本1人自行承担。

7、旅途中如遇到不可抗拒的因素(自然灾害 爆胎等原因)造成的延误旅行社不承担损失,如因旅行社造成的延后按10元/小时赔偿。

8、上车地点:由导游统一安排通知

香溪堡、南昆山大观园温泉、万洞古村、郊野公园二天游(包团线路)

香溪堡、南昆山大观园温泉、万洞古村、郊野公园二天游

景点图片介绍

香溪堡被誉为华南第一古堡。景区以“神秘的古堡风情,秀丽的田园风光”为主题,以“竹筏漂流、古堡探幽、竹林乐园”等项目为特色~

南昆山大观园生态度假酒店

位于惠州南昆山下

四面环山,空气清新

号称南粤大氧吧

这里有79个功能各异、各具特色的温泉池

日本风情、巴厘岛风情、南美风情

养生谷度假区

『万洞古村』

万洞古村位于养生谷内,古村落的建设汲取岭南独特的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在各景观空间中嵌入小桥流水、门洞、里巷、灰空间等古典元素,打造具有浓郁岭南风情的精品社区空间

闲情漫步在古村内,手工艺人捏出活灵活现的面人、吹出精致得让你舍不得吃的糖人等等有很多民俗项目让你禁不住驻足

『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古树公园』

喜欢登山的宝宝可以来十八里登山径,极致自然景观,安全便捷的登山设施。

第一天:惠州-香溪堡-南昆山大观园温泉。住龙门养生谷

8:15集合

8:15-9:45惠州-香溪堡

9:45-12:30游香溪堡

12:30-13:10午餐

13;10-13:25香溪堡-南昆山大观园温泉

13:25-16:00南昆山大观园泡温泉,也可延迟到16:30分,看大家喜欢

16:00-17:30大观园-惠州。

【游香溪堡】 (含景区大门票. 竹筏漂游、参观杏春书室、观光竹车兜风)

香溪河位于增江河上游,长22公里,河水清澈见底,水面平缓。撑竹筏漫漂于河中,远眺群山环抱,良田葱翠,一派田园风光;近观沿河两岸,竹林、芭蕉林、果林及美丽沙滩,赏心悦目。

因其历史悠久、建筑独特,香溪堡被誉为华南第一古堡。景区位于惠州市龙门县沙迳镇,总面积5平方公里。旅游区以“神秘的古堡风情和秀丽的田园风光”为主题,以溪河竹筏漂流、古堡探幽、 竹林乐园等项目为特色,是融自然风光和文化古韵于一体,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身的新型旅游区。

除了自然的风光这里还有古代的建筑。五宅古堡有近400年的历史,为广东省罕有的、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雕楼式古堡,因功武村廖氏四世祖户兰窗之五子云谷(明代秀才)在此开居而取名“五宅”

在这里,您可乘竹筏欣赏两岸迷人景致;可饱览近600年历史的古堡和保持完整的古建筑群,领略浓郁的古堡风情;也可置身竹林乐园,参与竹林垂钓、沙滩戏泳、竹车兜风、

【南昆山温泉大观园温泉】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是一家按国家4A级景区标准建设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度假区四面环山,空气清新,是夏天避暑、冬天享受温泉泡浴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南昆山温泉最高水温达82C,日涌量5000立方米,属高硅酸钙温矿泉水。据研究化验报告,温泉水含有极其丰富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元素钙、镁、氡等几十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有杀菌、养颜美容、去湿减肥、疏通筋络、医疗保健之功效。

第二天:早餐后自由游万洞古村、郊野公园,午餐后返程

自由吃早餐,楼下很多早餐店,早餐8-20多元都有。

『万洞古村』:万洞古村位于养生谷内,古村落的建设汲取岭南独特的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在各景观空间中嵌入小桥流水、门洞、里巷、灰空间等古典元素,打造具有浓郁岭南风情的精品社区空间,闲情漫步在古村内,手工艺人捏出活灵活现的面人、吹出精致得让你舍不得吃的糖人等等有很多民俗项目让你禁不住驻足。

还可自由游玩『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古树公园』

喜欢登山的宝宝可以来十八里登山径,极致自然景观,安全便捷的登山设施。

团费:按80人团费:平日:,周末:

景点:香溪堡和南昆山大观园门票

用餐:三正餐,早餐自理(考虑有的人起得早,有的人起得晚,早餐自理)

住:龙门富力养生谷,离南昆山大观园温泉10分钟左右车程

导游:专业导游服务;

交通:专业旅游巴士;

保险:旅行社责任险60万保额,旅游意外险20万保额

团费不含:

自费项目:此行程无自费景点;

古村风韵细品良溪|良溪村村名的来历

“良溪”旧称“蓢底”也称“蓢溪” (2002年9月以前属新会管辖),位于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棠下墟西北部约2公里的山坳里,东邻沙富、弓田、虎岭,南接中心等村委会,西面和北面与鹤山市雅瑶镇接壤。

据光绪乙未(1895年)重刻的蓢底“本原堂”本《罗氏族谱》记载,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罗贵率三十六姓九十七户人家南迁来时,已有“蓢底”村的记载。

而“良溪”二字始见于明代。明代成化二十年(1484年),乡仕罗公信请江门理学大儒陈白沙先生为《罗氏族谱》作序文。“良溪”二字始见有记载。罗氏大宗祠(又称豫章家庙)大门前有:“珠玑留厚泽,蓢底肇鸿基”的对联,道出了罗姓南迁始发地及南迁的落籍点。

“良溪”的村名是怎么来的呢?

“蓢底”又是怎样改为“良溪”的呢?

良溪位于大雁山山脉,地处广东西江流域,周边群山环抱,水网纵横,为典型的珠三角冲积沙田湿地地貌。

群山环绕的良溪村。刘淑君 摄

据村中人说,很早以前,就有姓龚的土著人在虎山(岗寮顶)山脚居住耕种(即现在的良溪村对面),村人称这个山脚为龚坑里。

北宋初年,谢姓从棠下镇沙富村迁来与龚姓同开一村,龚坑里故又称谢龚坑村。到了南宋,罗贵南迁到谢龚坑村,首先在村对面的金花庙暂居,初称新图一甲,由于这里常水浸,遂又搬到山腰居住,这里遍生蓢草,于是把村名定为“蓢底”。不久,随罗贵南迁的异姓除何、叶、朱、廖姓留下外,其余的都向外迁徙发展。后来,罗贵又邀龚、谢二姓同居蓢底。

竖立在罗氏大宗祠门前的罗贵像。

到了明代洪武元年至二十年间(1368一1387年),村人砍竹、伐木为架,夯土筑堤,拦水造田,修沟引水,随着环境的改变,蓢草渐渐少了。因考虑到“蓢底”已不适合做村名,遂以“良才大用,溪水长流”来作为村新名字的内涵,期望族人代代出经国济世的人才,子孙繁衍如溪水长流不断。

罗氏大宗祠始建于康熙年间,是良溪村的标志性建筑。

而“蓢底”读音又与方言“良溪”相同,村民同时也希望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意,故改称“良溪”,怀旧的村民也称“良溪”为“蓢溪”,但仍多以良溪称谓,从此“良溪”二字沿用至今。

罗氏大宗祠本源堂。刘淑君 摄

良溪由于人口繁衍迅速,村子不断扩大,族长为便于管理村名,将村分首约、东约、西约和北约共四约。即约龙里至五部堂称首约,约龙里至卫生站称东约,卫生站至文武庙称西约,文武庙至良北社稷坛称北约。

良溪村古貌依存,整个村落没有因为世事的变迁而变样。刘淑君 摄

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姓氏寻根文化有了强烈的探寻和祭祀欲望。

分布南粤各地的罗姓人根据宗谱、族谱或家谱的记载,溯源寻找“蓢底村”,结果访寻到的没有几个。直至2007年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良溪古村文化,才使更多的南粤、海外罗姓人得知以前的“蓢底”就是今天的“良溪村”,并纷纷组团前来寻亲。

罗氏大宗祠门前插满了各姓旗帜,据说,岭南地区的每一个罗姓人士几乎都可以从良溪找到根。

写在后面的话

这是《古村风韵细品良溪》的第一篇文章,接下来,我们还会陆续发布更多关于古村故事,敬请垂注!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040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