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端明书院

端明书院位于武安山东麓,系宋端明大学士汪应辰讲学之地。汪应辰是玉山人,宋绍兴五年(1135年)中进士及第,钦点状元,并赐名应辰。时金兵南犯,欲来南宋,秦桧大权在握,欲与金人和谈。汪应辰力主抗金,向皇帝直言上 书-。秦桧大为不悦,谗言陷害,汪应辰被贬职。宋孝宗登基后,仰慕汪应辰的人品才华,任用他来革除朝弊。汪应辰政绩显赫,端明书院,端明书院简介,端明书院-上饶市玉山端明书院旅游指南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最大的书院 南京崇正书院

端明书院

南京崇正书院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东麓半山坡上。

明嘉靖年间南京督学御史耿定向讲学所筑,名称取自文天祥诗句“天地有正气”,并有推崇正传儒学之意。

书院依山势而建,绿树掩映,古雅清静,院内假山、水池、凉亭、回廊相连,随意点缀有花草、竹丝,具有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

据载"进门左为监院公馆,右为乡绅公社,再进为讲堂,东西有学舍30环之",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最大的书院。

进入大厅,四幅大型壁画跃然醒目,再现金陵春牛首、夏钟山、秋栖霞、冬石城之四季景色。

明代莲花书院遗址“验明正身”

高空俯瞰位于广州增城区永宁街南香山的莲花书院遗址全景。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 摄

从莲花书院遗址发掘出的文物:“乙巳春泉翁书”残碑。

穗文考 摄

莲花书院遗址现场的柱础,将在原地保留供观众参观。

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 摄

在广州增城区永宁街南香山,静静躺着一片鲜为人知的明代书院遗址。据文献记载,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湛若水曾在此选址并创建了“莲洞书馆”,又称“莲花书院”。

2016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配合增城区推动莲花书院重建工程进行的考古调查勘探时,发现了这片遗址,随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今,遗址“莲花书院”的身份已得到确认。该遗址还被省有关部门评为“2018年南粤古驿道文物重大发现”。

增城是湛若水的家乡。莲花书院是湛若水晚年创办的重要书院,是其创办的40余所书院中目前唯一经过考古发掘且保存完整的重要遗址,也是其家乡乃至整个岭南地区保存最好的明代书院遗址。专家表示,莲花书院的发现,为中国古代书院特别是明代书院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考古资料。

目前,考古专家正在对遗址进行保护修缮。近日,记者在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引导下来到遗址现场,一睹明代书院真容。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见习记者 徐子茗 通讯员 穗文考

历史▶▷

书院由湛若水创办

增城区永宁街的南香山是增城西部新塘地区的最高峰。莲花书院遗址就在海拔约200米的山腰处。

莲花书院依山而建,坐西北向东南,分布于两条小溪交汇的五级平台上,呈中轴对称结构。五级平台从东南向西北逐级升高,各平台间通过中轴线上的台阶连接。书院的建筑布局清晰: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讲堂、后堂;大门之后,讲堂之前,有馆舍列于两侧。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易西兵告诉记者,调查勘探前,考古人员开展了大量文献搜集分析工作,掌握了莲花书院的大体位置。

“我们对调查发现莲花书院遗址并不意外,但书院遗址的规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则有些出乎意料。”易西兵回忆道,“我们在发掘过程中也感受到当年修建书院的不容易,同时又佩服甘泉先生选址的独到眼光,书院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确实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地点。”

那么,如何确认遗址就是明代大儒湛若水创办的莲花书院?在目前已清理的出土遗物中,考古人员发现一件红砂岩材质的残碑,表面刻有“乙巳春泉翁书(書)”的字样。“甘泉”是湛若水的号,而碑书上的“泉翁”就是指他。“乙巳”为干支纪年。结合湛若水的生平,可以确定这里的“乙巳”,就是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表明遗址与湛若水的密切关系。

“卜其上为正堂三间,左右为偏堂各三间,左右为翼廊,其前为讲堂五间,翼廊如之,又其前为门楼三间,又将诸生馆于东崦西崦者数十间……”书院的布局结构也印证了湛若水《娥眉山莲花洞开创书馆记》的记载。据说,湛若水为修建这座书院耗���了大量精力,从选址到建成花了差不多三年时间,可见工程艰巨。

未来▶▷

柱础和雕刻将原地保留供民众参观

2018年3月至6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发掘,清理出房址4座、石墙43段、台阶4处、坑2个、排水孔2个及路面1处、红砂岩柱础21个、麻石柱础9个,绝大部分为明代莲花书院建筑基址遗存。

目前,除了少部分位于四层平台的柱础外,其它文物已运送至文物库房妥善保存。据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调查勘探部馆员、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张百祥介绍,这些柱础的结构及雕刻都十分精美,将在原地保留供观众参观。

在距离遗址西北部25米处,考古人员还发现“海阔天空”摩崖石刻,其顶部刻有“中主石”。记者在现场看到,石刻的雕刻痕迹稍显模糊,但字样仍清晰可辨。石刻位于莲花书院建筑的中轴线上,推测应与莲花书院的建筑布局有关。考古人员还发现,东南书院的门楼台阶往下,有一条向东南延伸的石砌路面,长约38米,据推测这里曾是从山下通往书院的道路。

专家表示,莲花书院与湛子洞、“海阔天空”石刻、下山小路构成整体,这对研究明代书院的建筑规划及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该书院还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书院兴盛的重要见证。“湛若水在70多岁高龄仍亲自选址修建这座书院,也体现了他一生致力教育事业的精神风范。”易西兵说。

目前,文物考古单位正积极协助增城区政府及永宁街道办,对莲花书院遗址开展保护利用工作。

“下一步需要对遗址进行保护,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石墙进行加固保护。”易西兵希望,莲花书院遗址未来可结合南香山森林公园的提升改造,开放供民众参观。

隆中书院:修生养性所,读书明礼地

01

在溪水潺湲,碧绿澄清,茂林修竹,郁郁葱葱,亭台祠榭星罗棋布的隆中诸葛亮故居,1991年落成了一组布局严谨、建筑精巧、画栋雕梁、玲珑剔透、雅致大方、匠心独运的砖混仿清建筑——隆中书院。

01

隆中书院时间轴

1

晋代

隆中自晋代开始就有人在草庐旧址立碑表闾,建祠祭祀缅怀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唐昭宗改封诸葛亮为武灵王,隆中建筑形成群体,祠庙日臻完善。

2

后晋

五代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隆中设立武灵王学业堂,生员们除学习儒家经典之外,主要学习诸葛亮著作及在隆中躬耕苦读,交游士林,立志成才的事迹与精神。

3

元末

到元代末,广德寺书院迁到隆中,称为隆中书院。

4

明初

明初隆中诸葛亮故居又逐渐荒废,至荆南道观察使吴绶于成化初年到隆中拜谒时,只见隆中诸葛故居委在草莽,“旧有书院荒基废止,琉璃残甃,犹有存者”,为此,他深表惋惜,几经筹划,乃组织民工予以维修与重建,又使得隆中面貌为之一新。

5

改革开放

1987年国家旅游局拨款恢复隆中书院。重建之隆中书院坐落在武侯祠下方百余米原卧龙茶室的位置,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23.44平方米,由牌坊、山门、致远堂、斋舍、讲堂、藏书楼组成。内外回廊相互连通。1987年10月动工,1991年10月告竣。

6

目前

现隆中书院内的“斋舍”辟为“诸葛亮在襄阳陈列”,讲堂两耳房也辟为展室,其余地方为致远堂、讲堂等的照壁。房柱、檐匾、牌坊的石柱等处刻有诸葛亮关于立志、求学、成才、修身养性等。

02

隆中书院高清大图

隆中书院之冬

03

隆中书院荣誉

04

隆中书院内景

05

隆中书院诸葛亮汉白玉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3039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