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临城阮氏宗祠

阮氏宗祠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临山镇临城村桥板西路37号,建于民国十九年孟春。据碑记记载,该宗祠由阮氏大房长性垕发起,以老八房之祖堂屋为祠址,募捐集资而成。1998年进行重修,为临山镇文化站办公之用。阮氏宗祠整体坐南朝北,前后四进。由北至南依次为墙门、门厅、大厅及后厅。大厅前为大天井,两侧有厢房,其中西厢内有两碑记,临城阮氏宗祠,临城阮氏宗祠简介,临城阮氏宗祠-宁波市余姚市临城阮氏宗祠旅游指南

赣南汪氏齐心协力,共铸和谐城汪氏宗祠!

南康汪氏渊源

临城阮氏宗祠

蕴含丰富汪氏文化的汪氏宗祠

(汪氏宗祠)

(汪氏宗祠)

(汪氏宗祠)

(汪氏宗祠)

(赣南汪氏宗亲居住分布图)

汪氏各地宗亲齐心协力

共同建设汪氏宗祠

汪氏宗祠乐捐榜

(汪氏宗祠乐捐榜)

宗祠的建设还有这些宗亲的努力

跟随小南一起认识一下吧

汪山 100000 会昌秧排罗天

汪荣盛 51988 赣州章贡区肖岭

汪秤发 50000 于都火车站

汪传庚 50000于都靖石

汪荣菁 30100 赣州站工区肖岭

汪伟 28880 于都靖石

汪荣鑫 24798 赣州章贡区肖岭

汪真金 22000 于都靖石

汪长池 22000 会昌麻州观音排

汪光辉 20100 赣州开发区鹅形背

汪洋 20000 安远

汪林茂 16900 会昌下营

汪川 15000 寻乌

汪良玉 13800 会昌新圩

汪兴圣 13800 会昌下营

汪东生 12266.9 于都靖石

汪东兴 12000 于都靖石

汪荣有 11900 赣州章贡区肖岭

汪荣华 11900 赣州章贡区肖岭

汪传祥 11279 于都靖石

汪荣梁 10388 赣州章贡区肖岭

汪荣才 10100 赣州章贡区肖岭

汪荣福(新生)10100 赣州章贡区肖岭

汪全贵 10100 赣州章贡区肖岭

汪荣栈 10100 赣州章贡区肖岭

汪全军 10100 赣州章贡区肖岭

汪荣福(观音仔) 10100 赣州章贡区肖岭

汪荣禄 10100赣州章贡区肖岭

汪春贵 10000 会昌下营

汪南昌 10000 会昌下营

汪气弘 10000 湖南长沙

汪明辉 10000 福建泉州

汪永红 10000 江西汪氏宗亲会

汪荣棣 10000 寻乌

汪光成 10000 寻乌

汪明育 10000 寻乌

汪荣祥 10000 永新石市(含櫈桌4800元)

汪荣妹

罗宏周 9999 赣州章贡区肖岭

汪振辉 9900 会昌下营

汪洪祥 9800 永新石市(含櫈桌4800元)

汪荣惠 8100 赣州章贡区肖岭

汪林福 8000 会昌下营

汪启贵 7000 会昌秧排

汪宏平 6600 于都火车站

汪宏彬 6600 于都火车站

汪诗兴 6180 会昌新圩

汪怀常 6000 会昌新圩

5200 四川汪氏宗亲会

5200 浙江温州汪氏宗亲会

汪荣龙 5100 赣州开发区鹅形背

汪荣德 5100 赣州章贡区肖岭

汪全慧 5100 赣州章贡区肖岭

汪荣海 5100 赣州章贡区肖岭

汪振辉 5000 会昌新圩

汪晓春 5000 会昌下营

汪颖清 5000 会昌下营

汪光运 5000 寻乌

汪洋 5000 寻乌

汪俊腾 5000 寻乌

汪运生 5000 会昌晓龙秧背塘

(汪氏宗祠乐捐榜)

步入汪氏宗祠,可以看到汪氏的历史发展,了解在历史的长河中,汪氏的名人将士,感受汪氏的内涵。也能感受到汪氏宗祠兴建之不易,祝愿在未来的发展中,汪氏族人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亮!汪氏文化可以在中华文化中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文章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删除)

乡土桐城 | 去吕亭鲁谼倪氏宗祠

去吕亭鲁谼倪氏宗祠

文|汪向军

几个朋友说是去吕亭镇鲁谼的倪氏宗祠,我欣然前往。

对于宗祠,之前我一点概念也没有,后来枞阳县官桥镇的汪氏宗祠修谱,邀请我去了几次,渐渐的对宗祠有了初步的认识。宗祠即是祠堂,是汉民族供奉祖先和祭祀场所,是宗族的象征。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中心。宗祠体现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场所,它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不但巍峨壮观,而且注入汉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古塔、古桥、古庙宇相映,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汉族民俗文化的代表。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汉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出城向北,十几分钟的车程就抵达吕亭境内。古老的鲁王河河道内水量很细,芦花飞扬,那些石头就像刚出土的兵马俑,形态各异,神情不一。沿古老的鲁王河逆流而上,再行驶个十来分钟,就看见路旁有牌:上面写着倪氏宗祠。接着朝右手方向走几步路,就看见宗祠了。倪氏宗祠曾是鲁谼革命暴动旧址,指挥部设立于此,它位于桐城市吕亭镇鲁谼山村倪店村民组,坐北朝南,依山傍水。祠堂由广场、门厅、享堂、厢房、寝堂和边屋组成,主体建筑中轴对称,三进五开间。宗祠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至今已有120余年,曾兼用为义学、自学、初中,也曾为渡江战役的后方医院。由于年代久远,原祠堂已是破败不堪,摇摇欲坠,2013年6月,宗祠修复工程开始启动,现在焕然一新。每一座祠堂背后都有一批虔诚执着的建设者们,像企业家倪迎光、老校长倪祥云等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根功名旗杆,顾名思义就是科举中功名后,在宗祠前竖立旗杆,它是封建社会科举功名的象征。作用有二:一是考取一定功名后,社会地位提高,花钱竖立旗杆可以光耀门楣;二是旗杆竖立后,作为后人学习榜样,激励后人积极进取。由此可见,能立旗杆石,不是一般人能享受此荣誉的。

1930年6月中共鲁谼区委在此筹划农民革命暴动,历时20多天,发展武装赤卫队员150余人。鲁谼革命暴动是桐城境内最早的一次农民革命暴动。1985年9月,桐城县人民政府公布此旧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9月鲁谼暴动旧址成为安庆市文保单位。门口左侧外墙上还有祠堂旧貌图片。进入祠堂,门厅两边有鲁谼暴动及欧家岭起义简介。中进两侧,则是桐城倪氏名人还有宋庆龄母亲倪桂珍作为倪氏后裔的介绍,其中就有那位道光年间在江西彭泽、湖口等地做过七任知县,光绪年间做江西抚州知府的倪廷庆,号朴斋。1891年,倪朴斋告老还乡用光绪帝赐给他的建房木料,在孔城老街建成倪府,经修复基本保存完好。宗祠内雕梁画栋显得古朴而又雄伟,再往里走便到了后堂,这里供奉倪氏宗祠祖先神位的所在,也是整个祠堂的精华所在,恭放许多灵牌,供奉着列祖列宗。

祠堂后面的院子里有棵百年历史的香橼树,枯死只剩半截居然又长出新枝,似乎在昭示倪氏家族人丁兴旺,事业通达。在后门墙上还镶嵌有道光年间的旌表节孝碑一块。旌表节孝意思是表彰节妇、孝子。旌表是古代统治者提倡封建德行的一种方式。那么这里表彰的就是前者。

祠堂是存放我们乡愁的陈列馆,在那里,血脉绵延,传承赓续,生生不息;不仅如此,倪氏宗祠还是红色陈列馆。好一座红色的教育基地,好一个人杰地灵的倪氏宗祠。

百年郭氏宗祠却面临拆除!怎么保护好郭氏文化遗迹?

塔斗山北麓有个小村庄。它依山傍水,溪海会流,风景俱佳。当年郭氏先人在此繁衍生息时曾修大塘水利以灌溉农田作物,并于塘中遍植莲花,盛夏时节莲蓬如碧满盖塘面,映衬着塘中荷花格外艳丽,恰似一幅美丽的画卷,乡人便将这一方土地美称为莲塘境。

相传古时沧溪村域广阔,兼纳枫亭两大溪流,里人便将此命名为双溪,而将更广大的枫亭地区称为连江里。塔斗山上有楹联云:“绕足双溪流入海,当头一塔立中天。”便是描写这番景致。沧溪因处沧海之滨,溪海交汇,港口繁忙,沧溪港是莆仙地区四大古港之一。传说宋端明殿学士蔡襄在筑洛阳桥后部分余石通过沧溪港运至塔斗山,就曾赞曰:“此乃沧溪也”,溪故得名,村落也因溪名而唤作“沧溪村”。

沧溪村是郭氏族人世代居住的地方,而作为宗族象征的郭氏宗祠也是经历过百余年风雨的老建筑。但由于年代久远和史料的缺失,使得郭氏宗祠的具体建造年代还有待考究。

据祖辈回忆郭氏宗祠修建时间大概150年前左右,自晚清以来一直保留原貌,没有经过大规模的修缮,建国之后宗祠在破四旧的风波里宗祠内的宗祖碑位、留存文物破坏殆尽,宗祠厅堂也先后沦为村部、鱼仓、学堂等直至改革开放之后才恢复宗祠身份,重新制作神位装匾悬挂。点击加入

郭氏总群

故而推断为清代光绪 年间遗留建筑。

郭氏宗祠是莆仙地区传统建筑。背依塔斗山,迎面沧溪水。面阔三间,进深二座,中设天井厢廊相接,为悬山顶式抬梁穿斗结构。殿脊为翘角燕尾式,在莆仙民间传闻只有进士的府邸或家庙才能享受如此规格,称之双燕归脊。宗祠外墙以花岗岩精凿条石砌墙立柱,并贴瓷彩画。左右为两扇圆窗,中厢为正门,称之为一明两暗式。

正门设为三进门槛式,大门上方悬挂郭氏宗祠匾额,门前楹联曰“汾阳世泽长,相国家声远。”门旁左右用菱形红砖规则砌立墙面,门前有块沿边花形台阶凳石。

宗祠上厅为神龛,供奉列代祖宗牌位,后墙壁画为郭氏远祖画像,两旁为厢房置放杂物。郭氏宗祠无论从建造工艺还是建筑功能都留有古时鲜明的年代特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虽然在那特殊年代遭到一些破坏,但建筑整体保存完好,不失一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点击加入

郭氏总群

近年来由于年久失修,沧溪的一些大厝老宅相继坍塌,郭氏宗祠经历百余年风雨也早以残破不堪,濒临倒闭,于是村里提出将宗祠拆除重建。个人觉得一座百余年的宗祠所承载的不仅仅只是家族血亲和姓氏文化,它作为古建筑本身就自带文化标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沧溪郭氏先祖留给后代宝贵的财富。

纵观枫亭境内的宗祠古庙能一直保留前清遗貌的已经寥寥无几,所以村里若就此拆除重建不但是沧溪全村的损失,更是枫亭宗祠古庙的损失。个人粗见,若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保护宗祠原貌,加固地基基础,替换土制墙体及腐朽的梁柱和破损的砖瓦,将郭氏宗祠进行保护性修复。只有这样才是对传统建筑的一种延续,对沧溪后世子孙的一种传承。

一座宗祠,一座古厝。承载着不仅是几代人的记忆,它所代表祠堂文化、姓氏文化、精神文化都是现在新建祠堂建筑不能替代的,纵观现如今新建的宗祠古庙处处凸显现代化的外观,虽为仿古建筑,但新颖耀眼,早把原来那特有的“古味儿”丢的干干净净。回首过往,展望未来。重建对于郭氏宗祠无疑是毁灭性,还望郭氏族人再三考虑,也望有识之士详加考证,为历史负责,为后代子孙留住这间老祠堂。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706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