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乃颜故城

乃颜故城位于明水县,年代为元,类别为古遗址。

1990年12月29日,乃颜故城被公布为第3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乃颜故城

宣城市宣州区:红色故里展新颜

固城湖畔,红色故里,秋色渐浓。

一大早,在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蒋山村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75岁的张金海推开自家祠堂的大门,目光所至之处,故乡已是旧貌换新颜。

美好乡村建设村里美起来

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蒋山村党总支书记程六春说:“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日子好起来、村子美起来,是村领导班子多年来形成的共识。”

原来,早在2016年,蒋山中心村就开始了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张云龙回忆道:“当时,村民家门前是泥巴路,厕所盖在大门口,杂物堆得乱七八糟。”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环境整治,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

起初村民不理解,张云龙就每天带着村干部上门做工作,先后开展了河沟渠塘清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卫生改厕和村庄绿化等工作。

谈起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张云龙既自豪又感慨:“有矛盾是必然的,但是解决矛盾也是必须的!”2017年蒋山中心村先后被评为市级中心村和省级中心村,2020年成功入选“2019年安徽省第二批美丽乡村示范村”。

如今,走进蒋山村,茂林修竹、田舍掩映,一幢幢新房整齐排列,柏油马路连接到户。朱家大塘旁的石子小路杨柳依依,潺潺河水缓缓流向固城湖。

今年80岁的何英童在蒋山村生活了一辈子,现如今一本书、一盆花、一根钓鱼竿是他安享晚年生活的全部写照。“村里环境好了,没事看看书、养养花、钓钓鱼,别提多自在啦!”何英童笑道。

挖掘红色资源村子“火”起来

提到蒋山村,就不得不提那段峥嵘岁月,村口的拴马石为大家打开了来自1938年的红色记忆。

1938年6月到1939年4月,张鼎丞、粟裕率领新四军二支队在蒋山张村和横路章村成立苏皖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当时的司令部,正是设在张家祠堂。

张金海听爷爷张云深说:“我们家的祠堂刚修葺一新,新四军就来了,爷爷便把祠堂主动提供给部队使用,张鼎丞、粟裕选中这里设立了司令部。”

驻村期间,二支队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在苏皖边区播下抗日火种,培训教育抗日民众、帮助建立党组织,大力扩军,仅6个半月时间二支队由最初的1700余人发展到6000余人,成为苏皖边区抗战的中流砥柱。

这段红色记忆随着代代相传,已经深深镌刻进了这片红色热土的悠久历史中。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蒋山村将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修缮一新,并新建了红色文化广场、红色文化长廊,村中的文化墙上绘制着“史家三兄弟在抗日战场上”“史钟析夫妇救助负伤的新四军战士”等一个个小故事和抗战时期留下来的诗歌,推动了蒋山村红色旅游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蒋山村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利用资源优势村子富起来

蒋山村毗邻固城湖,有着发展水产养殖的天然优势。上世纪90年代,村民们便开始探索螃蟹养殖技术,张云小就是第一批参与其中的养殖户,现在家里还有十余亩水塘。“以前只种水稻,收入不多。养殖河蟹后,收入比过去翻几番,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利用水资源优势,我们积极鼓励农民从事幼蟹培育、成蟹精养,不断探索螃蟹养殖技术方案。”程六春说道。近年来,蒋山村积极实施“科技兴渔”计划,大力推广种草移螺生态养殖模式和微孔管道增氧技术,以产业增效、农民征收、集体经济壮大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紧抓产业化培育、生态化建设、标准化生产的发展策略。

2007年,村里成立了宣城市鼎裕渔业专业合作社,为蟹农提供相关饲料、技术、信息等服务。法人代表史小云说:“合作社名字里的‘鼎裕’两个字,就是从张鼎丞、粟裕两位革命先辈的名字里各取一个字组成的。”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如今,蒋山村已经构建起蟹苗繁育、成蟹养殖和销售、绿色品牌创建等一条龙产业体系,发展优质、高效、生态螃蟹养殖,全村河蟹养殖面积达3500亩,90%以上的村民从事河蟹养殖。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谱写新华章,新四军的“铁军”精神在蒋山村代代相传,勇敢、勤劳、淳朴的蒋山人会一直继承着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满怀热情建设自己的家园。(陈莉)

社科讲堂丨有颜值还有故事!上城这些老建筑为你敞开大门,不来看看?

一个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才具有吸引力,而古建筑犹如城市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一座城市的历史风貌和人文底蕴。钱学森旧居、太平天国听王府、毛泽东视察小营巷纪念馆、胡宅、杭州绸业会馆……上期上城区小营街道的“老房子”为我们推开了历史记忆的大门,今日我们慢下脚步,走进“清波”,探访“湖滨”,再次感受一把“老城遗韵”。

南山路212号

南山路212号位于上城区清波街道清波门社区,这里原是潘天寿先生晚年居所,先生精于写意花鸟、山水,偶作人物,兼工书法,尤擅指墨。画风沉雄奇险,苍古高华。其画大气磅礴,具有慑人的力量感和强烈的现代意识,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并称为20世纪“中国画四大家”。潘天寿历任国立艺专教授、校长,浙江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等职,一生著述丰富,对艺术思想、美术教育、画史画论、诗书篆刻等均有深入研究,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迄今影响最大的中国画教学体系,被称为现代中国画教育的奠基人。

潘天寿纪念馆门口 来源网络

潘天寿旧居是一幢20世纪40年代的二层青砖老楼,建筑面积331平方米。纪念馆收藏有潘天寿各个时期的代表作120幅,是收藏潘天寿作品最多、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目前国内学术品位较高的一座名人纪念性美术馆,历年来举办过多次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研讨会和学术展览。

潘天寿纪念馆 来源中国美术学院官网

1995年5月16日江泽民主席视察该馆,高度评价了潘天寿的艺术成就,并称赞“这座小型的纪念馆办得很好!”2000年7月9日,纪念馆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定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定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年对外免费开放。

劳动路65号

潘天寿纪念馆的不远处,劳动路65号有一座建筑,这里自南宋绍兴元年(1131)至清代,一直是杭州府学所在地,也是宋、元、明、清四朝孔庙所在地。

孔庙

这里珍藏着一部弥足珍贵的《南宋太学石经》,这种刻在石头上的“教科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特色,被誉为“刻在石头上的历史”。1949年后有关部门将城市建设中新发现的碑石集中存放于此,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内藏唐至清代各类碑刻500多石,内容包括帝王御笔、地方史料、名家法贴、人物画像、天文星图、水利图刻以及儒学、宗教、墓志等,集历史、艺术、科学为一体。1978年始建碑林,至1989年对外开放,现已成为浙江省最大的石刻博物馆。

杭州碑林 来源搜狗百科

中山中路261号

跨过西湖大道,从清波街道来到湖滨街道,在中山中路261号你将看到一栋民国洋楼式建筑,与现代简洁风的建筑不同,它精致的细部装饰引人注目,这里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兴业银行旧址。

浙江兴业银行旧址 来源网络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为抵制帝国主义对我国铁路修筑权的掠夺,汤寿潜等人发起创办浙江铁路公司,自办沪杭甬铁路。次年十月,公司附设铁路银行。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设立浙江兴业银行,同年十月,浙江兴业银行与铁路公司分开,于十月十五日正式开业,行址中山中路羊坝头。次年,在汉口、上海分别设立分行。

浙江兴业银行创立时以“振兴实业”为业务宗旨,由于资金运用灵活稳妥,利率较高,年年都有较大盈利,资本积累速度很快。它的业务规模,在民国八年至十六年间,五度在全国各大商业银行中居第一位,成为全国实力最雄厚的几家银行之一,曾参与建设我国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钱塘江大桥等实业投资。

浙江兴业银行旧址 来源网络

抗战期间,浙江兴业银行杭州分行撤至上海。抗战胜利后,于民国三十五年,在杭州原址复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名为杭州市人民银行营业部,1984年又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杭州市分行营业部,1999年1月再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杭州市羊坝头支行。虽几度更名,却一直为银行沿用,很好地延续了其风格、格局及功能,是杭城商业街优秀近代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

南山路189号

湖滨,西湖之滨,沿着南山路漫步西湖,你绝对不能错过这栋掩映在一大片密密层层的香樟树之中的小洋楼,难以想象它已在历史的漩涡中辗转了近一个世纪——澄庐。

澄庐 来源网络

澄庐依西湖而建,最初的主人叫盛恩颐,是中国第一代官僚资产阶级领头人盛宣怀之子,因此澄庐的装饰极尽奢华与精美。澄庐的建筑面积达9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间36间,外立面沉稳大方,汉白玉砌成的楼梯精美细致。楼内的各项设施更是一应俱全,装修精致。之后盛恩颐将澄庐送给蒋介石作为结婚礼物,1927年蒋介石和宋美龄“旅行结婚”,蜜月第一站就是西湖澄庐。当时已是冬天,两个人在随从陪伴下日日西湖泛舟,游遍风景名胜。宋美龄说:“在家也好,其实我们到楼上阳台坐坐,喝喝茶,西湖的风光尽收眼底。”宋美龄独爱西湖的美景,若蒋介石忙于政事就一个人住在澄庐,泛舟出行。偶尔会给蒋介石打个电话,问他想不想吃西湖糖醋鲤鱼,然后蒋介石就立马抽空赶来。澄庐正是他俩爱情甜蜜的见证。

蒋介石与宋美龄 来源网络

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夜,也是在澄庐度过的。1949年1月,蒋家王朝风雨飘摇,蒋介石和宋美龄再一次来到西湖,在楼外楼吃过了蒋介石最爱的西湖醋鱼后,夫妇二人同去澄庐看了一趟,怅然离开。故人已去,乱世中的爱情故事却永远留在了这里。

岁月流逝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可建筑尤在,故事仍存

愿你驻足停留

邂逅一段无二的时光

来源:区社科联 华语之声

深山藏故城—佛坪厅故城遗址(周至老县城)

六月底难得遇到一个阴凉天,决定和家人去位于秦岭山中的佛坪厅故城,它位于周至县南面秦岭中黑河森林公园里。沿途在户县县城和祖庵镇玩了一圈,沿着环山公路经过楼观台在马召镇向南进入秦岭,沿着黑河一直向前,大约一个小时左右进进入了黑河森林公园。沿着公园内的路,继续顺着黑河上游的峡谷行驶,路边不是可以看到古栈道、黑龙潭和一线天等景观,又是大半个小时才到达了厚畛子镇。

厚畛子镇并不大,就一条大约100米的街道,一侧紧邻黑河水,另一侧沿街开设有超市、食堂和医院等,前往周至县城的大巴车在这里停靠。在这里没有多停就继续向西南前往老县城,过了一座名为“象鼻吸虹”的石门道路变得坑坑洼洼,再往前就是狭窄的盘山路,一侧紧邻崖壁。走了半天也不见一个人影,四周森林茂密,道路有崎岖不平,望着旁边的悬崖,心里毛毛的。盘旋而上到达了秦岭梁,走出车门一阵阵浓雾扑面而来,好像下去了小雨,不过继续向前下了山梁,“小雨”就消失了,回来的时候经过这里,还是在“下雨”。

翻过秦岭梁佛坪厅故城所在的山间盆地就展现在眼前了,故城四周被大山环绕,中间平坦的土地上种有庄家。民居点缀其间,时不时可以看到几株直插云霄的高大云杉树,清心的田园风光瞬间展现在了眼前,这正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佛坪厅故城又被称为“周至老县城”,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民国二年(1913年) 改为县治,民国十四年( 1925年) 遭遇匪患,民国十五年( 1926年) 县治迁至袁家庄(今佛坪县政府所在地),之后故城逐渐废弃。如今这里不仅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还是一处生态良好的自然保护区,周围的山梁上生活着众多的大熊猫,有好几次熊猫都跑到了老县城中。因此这里又被誉为北方的“香格里拉”。

老县城并不大,但是城墙和城门保存较为完好,东、西、南三面有门,北侧湑水顺着城外流过,城墙用天然的石块垒砌而成。在西门外有一座仿古的院落,乃文管所,由于大门紧锁无法进入,透过大门可以看到其中摆放有大量的石碑,应该与老县城有关。从西门进入城中,城里由一条长约400米的东西向街道贯穿,其间零零星星的沿街有几处民房,墙体统一为土黄色,人字形的屋顶,大多为农家乐。继续向东很快就出了城门,但是这里依然有人居住,房屋旁边用树干作为围栏的院落,在青山的衬托下格外好看。再往东孤零零的有一座民房,门口的打着横幅“距离钟楼最远的西安人王三圈农家乐欢迎您”,前几年电视台做过一个节目,专门寻找“距离钟楼最远的西安人家”,虽然可能周围还有更远的人家,但是大体确定了这户人家!

我们的行程到这里就结束了,之后无事又绕到了西面的都督门,本以为是一座城门什么的,没想到不过是“引湑济黑”工程的水坝而已。

2014年6月25日下午

参考文章: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周至佛坪厅故城保管所《周至佛坪厅故城遗址一期考古调查简报》,《文博》2010年第5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608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