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凌源地母寺

AAA级旅游景区

地母寺景区位于凌源城西北近郊,位于辽、冀、蒙三省三县交汇处,是一步跨三省、一脚踩两县的要塞区域。地母寺、王兰沟山林场和东北小杂粮市场、新农村建设为其主要景区范围。景区北接内蒙草原,西邻河北的辽河源景区,东望市区,南连四承高速公路,并与凌源万祥寺、热水汤、牛河梁、金花山等景区形成区域旅游景区体系。

凌源地母寺

地母寺景区属辽西西北平行岭谷褶皱区酒篓山向南延伸的中低山丘陵体系,大地构造属东北褶皱帚状山体,地质构造为侏罗系砂岩,带状山地地貌,前为河流低缓,中后山高峻险绝,山尾低垂,山势逶迤,形若巨龙纵腾,山谷有小股山泉。作为国有地方森林公园的王兰沟山,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年均降水量为50mm,酷暑期与市中心区温差很大,风向以东风、南风、北风为主导,大气环境质量Ⅰ级,负氧离子含量很高,是“天然氧吧,避暑胜地”。王兰沟山全境基本具备生物多样性,原有植物几十余种、鸟兽虫鱼百余种,构成以王兰沟山、寺院、松涛为主体的自然生态风光。景区森林覆盖率很高,有针阔叶混交林,杏树林,槐树林等,形成独特幽美的松林奇观。

“中国凌源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艺术节暨地母寺景区

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开幕仪式。中国华人书画网摄

凌源举办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艺术节,10月11日,凌源市举办“中国凌源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艺术节暨地母寺景区开幕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来众多游客,进一步提高了凌源旅游的知名度。

地母寺位于凌源市宋杖子镇王兰沟村,始建于唐初,占地百余亩,寺内殿堂林立,文化氛围浓郁,是一座集儒、释、道圆融共存的名刹,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凌源市深入实施“文化旅游牵动战略”,积极构建包括地母寺、凌源万祥寺、热水汤、牛河梁、金花山等景区在内的区域旅游景区体系。2011年起,地母寺筹资亿元,修葺殿宇,成立地母文化研究院。整个景区建筑雄伟壮观,流光溢彩。

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开幕仪式。左起依次为王世平副教授、张建荣画家、王亚丽女士、谭秋林女士、上慧下祥法师、郭金花女士、著名画家王苏灵、著名收藏家周尚泽、新日报社长李佳信 新日报社摄

经过精心准备,10月11日,凌源市举办“中国凌源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艺术节暨地母寺景区开幕式”。本届旅游文化艺术节安排了书画展、摄影展、大型慈善演出等多项活动,众多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地的旅游慕名而来。当天,从上午8时许,至夜间21时许,景区内游客络绎不绝。重修的地母寺景区正式开放后,进一步丰富了凌源旅游内容、深化了凌源旅游内涵,将成为凌源旅游的又一张“金名片”。

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明星慈善晚会于文华演唱。新日报摄

凌源地母寺晋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开幕仪式。中国华人书画网摄

新日报社讯(记者徐汝华)秋高气爽、紫气东来、祥云缭绕的深秋时节,10月11日,凌源首届地母文化旅游节在宋杖子镇地母旅游景区盛大开幕。朝阳市委统战部、工商联、旅发委负责同志,凌源市领导于仁礼、刘振赋、陈文阁、曹春光、薄锡钊、张龙门、左鹤飞、周海旺、张陆君、李志、孙丽娟以及市旅游局、民宗局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宋杖子镇党委书记李文旭致开幕词,镇长李连春主持开幕式。

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开幕仪式。图片来源于牛河梁网

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开幕仪式。中国华人书画网摄

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中国华人书画网摄

作为辽宁西大门的凌源,人杰地灵,山川秀美,文化底蕴深厚,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振憾世界,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只鸟飞起”和“第一朵花盛开”的地方,凌源因金色而庄严,也因中国第八大温泉热水汤而闻名全国,皇家寺庙万祥寺、慈云寺、汇善寺等香火鼎盛;凌源因绿色而繁华,大凌河、青龙河纵贯全境,辽西最高峰红石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AAAA级景区;金华山自然保护区原始次生林浩翰苍茫;凌源因彩色而绚烂,鲜切花产销量居全国第二位,百合花销量占北京六成份额,有“北方花都”之美誉。凌源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资源,文物古迹与灵山秀水交相辉映。千百年来,凌源人民始终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谱写了一曲曲勤劳奋斗、勇于拼搏的奋进之歌。近年来,凌源充分发挥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强力推进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本届地母旅游文化节的举办,是凌源百合节、美食节、音乐节、葡萄节等系列旅游文化节庆活动的继续,对于推动凌源旅游产业整体开发无疑会产生深远影响。

凌源市市长于仁礼在讲话中指出:地母文化发端于凌源,传播于中国,影响广泛。近年来,为打造地母文化旅游景区,市委市政府倾注了力量,在成功争创AAA级景区后,先后投入2.3亿元,用于恢复景区内大雄宝殿、钟鼓楼、圆通大殿重建以及周边环境治理,新建地母文化广场5000多平米,目前,景区接待能力、建设水平都已经达到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希望各界朋友能够借此机会,多多了解凌源,推介凌源,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共创双赢;相信凌源旅游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开幕仪式。左起依次为王世平副教授、张建荣画家、王亚丽女士、谭秋林女士、上慧下祥法师、郭金花女士、著名画家王苏灵、著名收藏家周尚泽、新日报社长李佳信 新日报社摄

据了解,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由凌源市委市政府主办,市旅游局、宋杖子镇人民政府、地母寺景区承办,文化节期间,举办了“地母文化广场”杯广场舞大赛、地母文化论坛、凌源市佛协第三届讲经说法会、地母风光摄影大赛、佛教文化艺术精品展等多场文化活动,地母书画艺术展览馆同时开馆。

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讲经会。新日报摄中央党校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国兴,朝阳市佛教协会会长释道轩法师、宋杖子镇党委政府负责同志也在旅游文化节开幕式上致辞。

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地母文化论坛。新日报摄

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地母文化论坛。新日报摄

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明星慈善晚会。图片来源于凌源在线微信

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明星慈善晚会。图片来源于凌源在线微信

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明星慈善晚会。图片来源于凌源在线微信

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明星慈善晚会。新日报摄

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明星慈善晚会于文华演唱。新日报摄

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佛教书画艺术展。中国华人书画网摄

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佛教书画艺术展。中国华人书画网摄

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书画展。图片来源于朝阳市旅游局微信

首届地母旅游文化节佛教书画艺术展。图片来源于朝阳市旅游局微信

陕西名寺古刹:杨凌​恩义寺--唐太宗李世民诞生地

恩义寺地处杨凌示范区东南,漆渭交汇处的建子沟村,“唐王洞”就在寺内,为唐庆善宫遗址唐太宗李世民诞生地,并和母亲在这儿共同生活了十五年。它是杨凌十分珍贵的历史遗迹,有着深远的历史价值和浓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给大唐盛世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得到了世人的称颂和赞扬,也值得当今后辈的怀念和弘扬。

有关恩义寺为庆善宫遗址,历史上有明确的记载,明代状元康海的《武功县志》(1519年)中载有:“建子沟,在县南十七里,近庆善宫——唐太宗悬弧地。”(这儿的“县”指原武功县旧城武功镇,杨凌原归武功县管辖。悬弧为出生的意思。)雍正《陕西通志*卷二十九*祠祀二》(1735年):“恩义寺,在建子沟,即唐高祖故宅改建。康熙四十年(1701年)修”。嘉庆《续武功县志*建置志第二》:“永安镇:……,东北建子沟有恩义寺,(寺)有康熙六十一年(1722)钟,载:‘古名庆善宫,后改恩义寺’”。

恩义寺在建子沟村,人们也称建子沟寺,经过近十年的各方协作共同努力,现已初具规模,并将逐步得到完善。如今它以成为广大佛教信徒,善男信女的活动中心,恩义寺也将佛光普照。随着恩义寺的恢复重建;“杨陵区李世民文化研究会”的成立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先后申报了“恩义寺庙会”区级申遗及省级申遗都获得成功,这更加提升了恩义寺的知名度,提升了恩义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使李世民出生地这一历史文化更加弘扬广大,更加深入人心。

在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恩义寺庙会”为“笫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杨陵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文化旅游建设项目”中也明确提出了“恩义寺”唐文化发展目标:“新建恩义寺唐文化展示园区、修缮唐王洞遗址保护区、建立恩义寺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等具体行动纲领。这些鼓舞人心、振奋人气的好消息,将使恩义寺唐文化在今后得到各级有关部门的重视。眼下保护、弘扬、开发、利用是当务之急,让恩义寺这一历史遗址成为杨凌的一颗璀璨明珠,在丝绸之路上闪耀光芒。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507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