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北镇面茶

面茶是一种汉族传统的面类名吃,一般冬、春季食用最多。是一种把黄小米粉为主料的粥。主要是把炒芝麻、麻油、麻酱、盐和黄小米粉煲成粥状物。面茶还可加白糖制作成甜味面茶,一般常作为早点、夜宵。

中文名:北镇面茶

北镇面茶

源于:北镇

正宗:赵家面茶

特点:稠而不干,淡而不稀

黔西北记忆(107)​盐茶古镇——金沙清池镇

清池镇又名盐茶古镇,是川盐入黔的边贸集镇,位于毕节市金沙县西北部,是县内唯一出省的西北大门,是毕节市海拔最低的地方。

这里是川黔两省的毕节、遵义和泸州三市相邻八乡镇交界处,位于国酒茅台上游赤水河生态自然保护区境内的鱼塘河畔,镇域总面积109.8平方公里。

▲金沙县清池镇鱼塘河畔(图片来源网络)

元朝至顺元年(1330)川盐入黔,盐运路途有水、旱两条。水路是从茅村(茅台)逆流而上,旱路是从永宁(叙永)翻山越水而来。水、旱两道都汇聚于境内的鱼塘河,然后从此通过清水塘场(清池)进入新场(金沙)大盐号。

▲ 金沙县清池镇鱼塘河畔的盐茶古道(罗成仲 摄)

元代以前实行“盐马贸易”,盐商也是马商、山货商。随马而去的有“茶、麻、酒、貂皮”等,运回的则有“盐、银、綵”等。“清池贡茶”自西汉武帝唐蒙出使夜郎时进贡“夜郎茶”以来,已有近2100多年的历史。

川盐入黔、黔茶出川,清池成了当时黄金线上的古驿站,集镇因此而兴盛。经济的振兴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盐茶古道带来了北方文明。明代,清水塘已有几十户人家的铺舍,出现了商品交易,为金沙县境古老集市之一。

康熙初年,清池开始兴办私塾教育,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发展。之后,反清复明的南明翰林院大学士王敬之来此避难,于当地的龙池寺削发出家,收徒讲学,教出清池第一个秀才罗锦衣,并写出“秀笔插天空,雁鸽纵横星斗外;名塘开地阔,鱼龙荡漾水云中”的嘉联赞颂清池人杰地灵,广为流传。

当时,王敬之联同地方殷实富户在清水塘(清池)兴办教育,教民栽桑养蚕、种棉、植桐漆(今之花地坡、桐子林、核桃坝、漆树沟、菜园头、茶弯等,皆当时生产各类作物而得名)、修道路、粉坊、豆腐坊、糕点铺、杂货店、栈房、药铺等生产和服务行业,逐渐形成川盐由永宁(叙永)运往打鼓新场的中心驿站之一,人口增到100多户,集市活跃。

▲金沙县清池镇鱼塘河义渡摩崖石刻(罗成仲 摄)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永宁府划归四川,清水塘即属四川地。其时有当地人罗射关心地方教育,自捐钱物,延请有高深才学的塾师,设教馆于文阁。并请来技工织布,发展通街妇女纺纱,济人利物。

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他与汪含一、罗锦衣、罗其璜、肖纶、任朝美等人商议,将场期改为每逢地支寅、申二日赶场,一是象征山区的两种珍贵动物虎、猴(生肖寅属虎,申属猴),二是取用“赶场人多,威逼各种野兽不敢出来伤害人”之意。除原名外,又因下街有一对石乌龟伏卫场口,又称为“金龟守场”。

清乾隆元年(1736),清水塘(清池)随岩上岩下等地划归贵州,隶属大定府黔西州管辖平定里三甲地,为黔西州境22个市场之一。当时已建成一华里长分上、中、下三街的三级石板街道,普通宽6米,尤其是远近闻名的下街石坝子,最宽处超过8米。这是一般乡场少有的。

清光绪十九年(1893),为了庆祝慈禧太后60岁大寿,全国各地大肆修建庙宇,清水塘的江西会馆(万寿宫)、湖广会馆(禹王宫)、四川会馆(川主宫)和贵州会馆(荣禄宫)得到修缮。

▲金沙县清池镇江西会馆 (图片由罗成仲提供)

清光绪三十年(1904),江西会馆后续工程竣工,重视风水学的清水塘人认为会馆右边的鸭子塘像一面明镜映照会馆,天造地设,作了一副对联:“一池鸭沼荣仙馆;半壁虹桥拱帝居”。有新的景象,应该有新的名字,于是取用“清水塘”和“鸭池”中的主要字组成“清池”地名,这个名字首见于万寿宫“永垂万古”记功碑上。为将“清池”地名叫响,时人有一上联:“清池水水池清清池池水清清澈澈”,至今还无下联。

▲金沙县清池镇江西会馆 (图片由罗成仲提供)

清池场是川黔锁钥、通关重镇,四方商旅汇聚,异常热闹。场上有“场头”、“客长”、“乡约”、“保正”各司其职、协同管理。清代有练军、民代有游击军和保警队驻扎,维持地方秩序,经济文化长足发展。

清宣统元年(1909)清池小学诞生,民国十年(1921),产生清池女校;民国十七年(1938)冬,中共新场地下总支“清池支部”在清池小学诞生。

1909年,金沙县获得“中国贡茶之乡”称号,清池贡茶之“清池翠片”被评为“贵州十大名茶”,之后,清池镇相继获得贵州省“最美茶乡”、“古茶树之乡”等称号。

▲金沙县清池镇一茶场内茶农正在采茶 (韩贤普 摄)

盐茶古镇清池在700多年的发展史上,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后人将其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总结为“一坊二塔三座庙,四宫五子六国保。七姓桅桩八景山,九级长街十洞桥。”就是盐茶古镇繁荣历史的一个缩影。

“一坊”就是罗祁氏梅氏节孝坊,矗立在镇东南面的古道旁,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大定府志》(道光己酉刊行)“俊民志”有记载。

▲金沙县清池镇罗祁氏梅氏节孝坊(罗成仲 摄)

“二塔”即两座石塔,分别是南面文笔山上的文笔塔、北面华表峰上的钟灵高塔。文笔塔,俗称“文笔”,建成于清嘉庆九年甲子岁(1804),通体沙石磴扣成,高五层中空,形如一支笔。民国三年甲寅岁(1914),因受“风水说”的蛊惑,被人用火药炸毁。

钟灵高塔巍然耸立在镇西北隅一高山之上,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建造,通体用坚硬青石砌成,塔呈六角形。2007年6月19日凌晨五点,被雷雨摧毁。

▲金沙县清池镇钟灵高塔(罗成仲 摄)

“三座庙”分别是龙池寺、回龙寺和凤鸣山寺。

龙池寺俗称大庙,位于下街场口的“龟头”上,约建于明朝后期,面向文笔塔、背对钟灵高塔。前面是大雄宝殿,供奉西方佛祖和十八罗汉,是“数罗汉、免灾难”之处;后面是观音殿,供奉观音菩萨;庙后是文昌宫,木质结构盖瓦,三层阁楼,称“文阁”。

“文阁”底层修一神龛,中间供的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牌位,两旁分别是宗圣曾子、述圣子思、亚圣孟子、复圣颜子以及孔门72贤人牌位。门联是:“与国咸修安富贵尊荣公府第;通天并茂文章道德圣人门。”横额“万世师表”。其中“富”字上少一点,“章”字中间日字多一竖,意为“富不封顶”、“文章通天”之意。二楼上供奉七曲文昌梓潼帝君神位,三楼上供奉一木雕魁星神像。这里是读书人求仕祭孔之圣地。

回龙寺位于现在清池中学处,原称黄荆堡堡,属于汪姓祠堂,建于康熙初年,解放后拆除。

凤鸣山寺旧名大石包庙,亦称杨家祠堂,位于园坪村境内,坐落“飞凤点水”的山梁上,因此得名。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宫”是指古镇上有名的是四大会馆。万寿宫,也称江西会馆,因祭祀许逊菩萨(江西佛祖)而得名,名列四大会馆之首,位于街北面金钟扑地山脚,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

▲金沙县清池镇江西会馆阁楼 (图片由罗成仲提供)

该馆原为宗教活动场所,信仰佛教。因系江西籍人捐资建造作集会场所,故名江西会馆,起建于康熙初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朝190多年的不断维修而具规模。毁于咸同烽烟,重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不断增扩地盘,直到光绪卅年才完成主体工程,到民国末年仍不断完善。2011年重新修缮,2013年竣工,同年3月进入第七批“国保”名录。

▲位于金沙县清池镇的“国保”——江西会馆( 图片由罗成仲提供)

禹王宫又叫湖广会馆(一说湖北会馆),是供奉大禹王菩萨的庙宇,因而得名。占地1097平方米,是清水塘(清池)最辉煌、享誉“小金州”时期的见证。禹王宫建于“嘉庆二十五年”,毁于咸同烽烟。光绪年间由武德校尉罗源清出面筹资重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完成。

▲金沙县清池镇禹王宫石狮子(罗成仲 摄)

川主宫又称“四川会馆”,位于中街,建于乾隆年间,是四川籍人士集资修建的,因而得名。解放后划归供销社,2002年全部拆除。

▲金沙县清池镇川主宫石狮子(罗成仲 摄)

荣禄宫又叫贵州会馆,因祭祀南霁云将军而俗称“黑神庙”,也叫荣禄宫(四川境内称为黔南会馆、忠烈宫),有人出了一副上联:“省名黔江名乌神名黑地处南疆尽是北方之色;”据说现在还没有人应对。这可以说明贵州和黑神庙的关系。荣禄宫位于清池街西南面,约建于康熙年间,毁于咸同烽烟,重建于光绪初年。

“五子”是指当年清池号称“小金州”时期有钱有势的人家,分别是回龙湾罗家的“银子”(钱多),山脚何家的“谷子”(粮多),高石坎陈家的“坝子”和大田湾彭家的“房子”(住居美),石院子的“杆子”(习武)。

“六国保”指清池镇2013年3月进入第七批“国保”名录的六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鱼塘河义渡石刻、义渡碑(贡茶碑)、鱼塘河古道、江西会馆、罗祁氏梅氏节孝坊、罗家坟墓群石刻。当年公布的“茶马古道毕节段”22个点中,清池镇就占了6个,百姓称之为“六位高升入国保”!

▲金沙县清池镇鱼塘河义渡碑(罗成仲 摄)

▲金沙县清池镇罗家坟墓群石刻(罗成仲 摄)

“七姓桅桩”是指境内周、杨、郗、敖、罗、梅、陇七姓人家的桅子坟,又称“功名墓”,是清池镇境内封建功名文化的一个缩影。这些坟除周家和陇家桅杆上饰石狮子外,其余都顶饰葫芦。

▲金沙县清池镇周氏帏子坟(罗成仲 摄)

“八景山”是古镇上有名的八个自然风景山头,他们是盐茶古镇“人杰地灵”文化的一部分,分别是:文笔山、笔架山、五子山、金钟扑地、蛇山、龟山、五鼠山、烟灯坡,颇具传奇色彩。

“九级长街”是清池街道从西北向东南长约1华里的古街道,街面上原有九级梯道,寓“久长久远”之意。

“十洞桥”是古镇上有10洞石拱桥,颇具江南水乡的风貌,有“龙脉相连、和谐共生”之意。

清池镇,作为川盐入黔的贵州起点和中原文化浸润贵州的孔道,极具传奇色彩,现在地方上收集整理盐茶古镇资料讲述“清池故事”,每个故事结尾时都有一句顺口溜:“古镇清池故事多,开口就是几大箩。千年人物千年事,喝杯贡茶慢慢说。”道出了盐茶古镇——清池镇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 罗成仲简介

罗成仲,男,汉族,1969年2月出生,毕节地区师范学校(中专)毕业,1989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在职进修专科(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管理)学历。曾任金沙县清池镇中心完全小学校长15年、党支部书记19年。任期内提炼了“百年清小”之红色、绿色、特色“三色育人”工程,创建了“中华诗教先进单位”和省级“绿色学校”、“语言文字示范学校”以及地区“德育示范学校”、“五好关工委”、“先进基层工会”、“优秀少先大队”,县级“文明学校”、“五好党支部”、“一评三管好”等荣誉。编写了清池镇中小学校本教材《人文清池》获得县级一等奖,还有校本教材《环保教育讲座》、《古韵清池》、《锦绣清池》等;个人曾荣获贵州省环保教育先进教师、“毕节市第一届优秀校长”、毕节市“先进教育工作者”、“金沙县第二届名校长”、金沙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兼任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毕节地区党史研究员、《贵州日报》通讯员、《毕节日报》特约通讯员、《今日金沙》特约记者、金沙县对台特约通讯员等职。现在主编《清池镇志》。

编 辑: 朱 薇

编 审: 秦 恒

监 制:叶光良

更多新闻

旅游推荐|4月16日去北镇看世界面积最大的梨花节(附:北镇旅游全攻略)

4月,绝对是带着家人外出游玩的月份。如果错过了,恐怕会多少有些遗憾。不过去哪里玩,也着实是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交给我们了,4月份,我们帮您推荐一个非常好的去处,那就是去北镇看看梨花,逛逛古迹,吸吸氧气,吃点小吃,最主要的是从沈阳出行,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不会感觉到疲劳,时间刚刚好。

如果要去北镇赏梨花,我们给您推荐最好的时间,那就是4月16日,因为这一天正好是26届北镇梨花节的开幕式。不仅活动丰富,最主要的是景点优惠多多。下面,小编就详细给大伙推荐一下。先看视频了解一下

梨花节活动安排

1

辽西高跷秧歌争霸赛

时间:4月16日上午8点

地点:北镇庙祈福广场

活动:辽西高跷秧歌争霸赛

看点:汇聚辽西五市的东北秧歌精英团队都在这里,那真是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呀。

2

名人名家书画、明清瓷器珍品联袂展

时间:4月16日上午9点

地点:北镇市忠仁美术馆

活动:举办中国名人名家书画精品、中国明清瓷器珍品联袂展。

看点:汇聚中国各家精品力作,明清时代瓷器古玩。

3

第26届祈福▪梨花文化节开幕式

时间:4月16日上午10点

地点:北镇庙祈福广场

活动:举办第26届中国北镇祈福▪梨花文化节开幕式(暨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医巫闾山争创5A景区启动仪式)。

看点:省市领导、媒体记者,大量游客云集,盛况空前。

4

仿清朝皇帝祭祀医巫闾山大典表演

时间:4月16日上午10点30分

地点:北镇庙

活动:举行仿清朝皇帝祭祀医巫闾山大典表演

看点:100多人的皇帝仪仗队伍还原历史的瞬间,也许你只能在电影中见过,想不想亲自来瞅瞅呢?

5

辽西高跷争霸赛颁奖仪式

时间:4月16日上午11点30分

地点:在北镇庙祈福广场举行辽西高跷争霸赛颁奖仪式

看点:各路秧歌精英各显其能,到底花落谁家?

6

《关东秋叶》赠书仪式。

地点:北镇市图书馆

活动:举行《关东秋叶》赠书仪式。

看点:书中讲述这关东大地和老北镇的故事,快来领吧!

7

《千秋北镇千秋福》大型歌舞晚会

时间:4月16日晚上7点

地点:北镇市北镇庙祈福广场

活动:举行《千秋北镇千秋福》大型歌舞晚会

看点:本场晚会应该是北镇市最大型的了,各类精品节目保证让你大饱眼福,民族和地域气息浓厚的歌舞,绚丽的舞台等你来!

8

祈福文化庙会

时间:4月17日上午9点

地点:北镇庙山门前

活动:举办“北镇市第三届群众文化节暨祈福文化庙会”

看点:庙会期间,有精彩的舞龙、满族秧歌、高跷、祭山大典、广场舞、东北二人转等表演,并有各类满族特色小吃展销,让大家耳目一新,真正体会一下古代庙会回味。

北镇旅游攻略

1

北镇庙景区

北镇庙始建于隋朝开皇十四年,是历代帝王祭拜北方镇山医巫闾山神灵之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北镇庙有七重大殿,有元、明、清各代祭山、封山、重修庙宇、皇帝游山的诗文、大臣祭山诗文碑共56甬。有明代32位文武功臣珍贵画像。庙东侧为清乾隆皇帝”广宁行宫”遗址。庙东角有天然小石山“仙人岩”,又称“棋盘山”。西北角有“补天石”乾隆皇帝封其为“翠云屏”,又称“罗锅山”。

梨花节期间优惠政策:

北镇庙是此次梨花节的主会场,在梨花节期间的五天时间里,我们将实行在前两天免费开放,后三天五折的优惠政策,同时各种表演我们也是免费提供。

2

大芦花景区

沿着梨花大道由罗罗堡向南行,小编带你去鲍家乡大芦花景区看世界之奇观:云岩寺千年古佛、山峰绝顶长芦苇。

进入大芦花景区,从芦花湖向南走,到五峰林场便会看到一大片梨树园。远远望去,满山岗盛开的梨花,洁白如雪,银光闪闪。

西望大芦花山峰,似一巨石直插云霄,气势磅礴。

大芦花顶峰西坡曲径回环,古树名木随处可见。树龄在800年--1000年的古松有十八棵,枝叶繁茂,形态各异,人称十八神松。因大芦花山峰是从海底崛起的,所以山颠至今仍生长着芦苇,这是大海留下的根脉。轻风吹拂,芦苇摇曳,像少女舞动绿色的裙裾。

云岩寺内供奉着一尊千年古佛,为辽太祖时期官窑烧制。

芦花美景如梦如幻,奇峰怪石令人赞叹。大芦花的名胜古迹与奇特风光威振关东,名誉幽燕。

梨花节期间优惠政策:

大芦花风景区从第26届梨花节开幕式起5天内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所有游客都享有景区门票的五折优惠(30元),同时为了回馈北镇人民多年来对景区的支持与厚爱,北镇市民凭身份证可以免费到景区观光旅游。

3

龙岗子景区

一个神秘的古村落--龙岗子,被层峦迭翠的山峰环抱着。这里的迷人景色,你一定没见过。

全村百户人家,被一道小河分南北两岸,河水常年不干涸,人称龙溪。河流在山坳处汇成水湾,名为龙门水库,山光水色十分怡人。

站在龙门水库,环视四周连绵起伏的群山,恰似卧着的一条巨龙。所以,辽王朝把这里视为龙兴龙寝之地,将三位帝王和皇亲国戚葬在这

里。游客来到这里,可探辽墓,进农家,品美食,赏梨花。

辽代皇陵墓群正在考古挖掘,依稀可见辽代壁画,让您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古墓旁种植着一片片梨树,每年的四月,梨花盛开。人们在花间漫步,欣赏梨花,心中便会油然而生无限的感慨与遐想。

龙岗子山顶有一亭台,站在亭中,举目远望,一幅恢弘大气的峡谷梨花盛景图展现在眼前。梨花漫山遍野,晶莹似玉。古村民舍点缀其中,好一幅恬静的乡村田园画卷。

穿过梨树园,走过溪水潺潺的小河,进入古朴的农家小院,一缕炊烟袅袅升起,农家饭香让人垂涎欲滴,游人围坐桌旁,尽享美食。

晚上,东北特色的火炕会消除你的旅途疲劳,让您倍感世外梨源的美好时光!

4

青岩寺景区

青岩寺,始建于北魏,兴盛于中唐,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佛教氛围浓厚。因其上院背靠的石壁深青如黛,阶前的陡涧遍染青苔,洞中佛像“歪脖老母”亦为青色石料雕成,故得名青岩寺。

青岩寺是融宗教与旅游为一体的著名风景区,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八景十二奇观雄奇瑰丽、蔚为壮观。

青岩寺分为上院、中院、下院、财神殿、文殊院、圣水院等10多处禅院,有800罗汉坡、二十四孝浮雕壁画、吉祥白象等10多处人文景观,亭台殿阁各具特色。无不令你留连忘返,心旷神怡。

青岩寺上院老母洞中供奉的“歪脖老母”造型奇特,是“世界唯一、中国仅有”的一尊佛像。“歪脖老母”感天化人,有求必应,以她那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吸引了海内外的游人前来观光朝拜,尤其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庙会,春节、五一、十一等各种节假日,更是香客如云,纷至沓来。

仰望青岩寺,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石异、松奇、峰险、洞幽、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的山水画卷。

拜完老母,再用一颗纯净的心灵去欣赏梨花竞相开放的美丽景色。

梨花节期间优惠政策:

第一,在梨花节开幕当天的五天内,门票面向广大游客打七折优惠。

第二,在梨花节期间,游人可在正门处免费领取《北镇旅游交通图》,到上院老母洞免费领取老母平安车贴一张。

第三,我们在二月十九庙会期间,也就是农历二月十五至二月十九,在“歪脖老母”微信服务号上发送三万元现金红包,其中二月十九当天发送2万元红包。

第四,在7月15日至8月31日暑假期间,继续对锦州市民免费开放。

5

森林公园大朝阳

北镇有座天然森林氧吧,你是否来过?

让我带你走进这片森林,回归大自然。

山色清幽,万亩松涛绿浪,构成“闾山林海”。

路边一泉水从石隙中涌出,淙淙之声悦耳,泉水清澈见底,水质清醇甘洌,四季长流,故当地人称“龙阳泉”。

空气中丰富的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到4万多个。森林以木栈道环形相连,林地间鲜花遍地,林有悬台小木屋,供人们在此休憩,吸负氧,调养身心,使森林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这里是道教祖师张三丰出家地,得道于大朝阳,英名传天下。山下一温泉山城与森林相邻,与梨花相伴。

这里有香料水、没有牛奶水、没有药物水……只有没有加料的温泉水,温泉池取于自然,融于自然,周围被苍郁的森林环抱,池旁梨花盛开,边泡温泉,边赏梨花,闻着淡淡梨花香,沁人心脾,解除疲惫。

一条木栈道,更使人享受和迷醉于移步换景、一池一曲的惬意境况;远离都市的喧嚣,产生一种悠然世外、怡然自处的美丽心境。

6

赏花大道

东风吹开花千树,万紫千红又逢春。在梨花盛开的季节,寂寞一冬的人们,按耐不住兴奋的心情,纷纷去北镇看梨花绽放时最美的风景。

沿着罗罗堡镇鞍羊公路边走边看,两侧田边地头的梨花楚楚动人,春吻梨花,景色壮丽。天空明净,空气清新。阳光透过洁白如玉的梨花散落下来,或疏或密,浓淡相适。在梨树间的小路上漫步,欣赏一树树的梨花,倾听花开的声音,细观洁白的花瓣和淡黄的花蕊,让人陶醉在这片花的海洋,这一刻全然遗忘了尘世。

站在梨花观景台,远远望去,树密花稠,房舍点缀其中,好似一幅重笔浓彩的油画,浓郁,热烈;游客可尽情拍照留影嬉戏,体验乡土旅游风情,感受田园风光独特魅力,尽情享受这万亩梨花竞相绽放的美丽景色。

7

请输入标题

双峰寺,一座山峰天然化成“佛、道、儒三家圣主像,在国内外自然景观数第一。

景区峰峦叠嶂,苍松翠柏,山势绵绕,宛如飞龙盘旋。

林间植被繁茂,野花遍地,空气中含丰富的负氧离子,是您修身氧性的好去处。

山泉水从崖壁间流下,好象千万缕柔软的银纱,飘动在山崖上,在瀑布注入黑龙潭的一刹那,一朵朵白色的小浪花腾空而起,溅玉抛珠一般,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黄河落九天”。

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步入丁香谷,紫色的丁香花盛开,散发浓浓的幽香,花香溢满山谷,这香气沁人心脾。

丁香花味未散尽,迎面扑来梨花香,梨花的香味没有丁香花味道那么浓,它的花香淡雅,给人已清爽之感!

双峰寺景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各种宗教文化遗址星布重山峻岭之中,历来是圣贤帝相,文人名士朝山揽胜之地。

8

请输入标题

闾山,你将欣赏到美丽神奇的自然风光,体验到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探索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你的身心会全部融入到这片热土,来了再也不想回去!

一座厚重而又神奇的北方镇山

闾山威如虎踞,曲似龙行,气吞沧海,镇护北方,

它文化底蕴深厚、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良而名扬四方,享誉中外。

富丽堂皇的亭、台、楼、阁;星罗棋布的碑刻摩崖;

目不暇接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的苍松翠柏,水丝如帘的石棚飞瀑。

烟云缭绕的古刹殿堂,无一不映照着它曾有过的辉煌。

它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清乾隆皇帝在春季上闾山祭祀的时候看到百里梨花盛开,漫山遍野,如白浪翻滚,似瑞雪纷呈,香气四溢。可谓人间仙境,壮美瑰丽。

乾隆皇帝赐域名,“香雪海”。

仰望医巫闾山,绮丽多姿的山景,苍松翠柏,奇峰怪石,幽谷溪流,与山间庙宇亭台,浑然一体,自远可观,恰似一幅彩色绚丽的风景图画。

梨花节期间优惠政策:

梨花节期间景区门票优惠50元/人

一、寻宝,做出特色的标识,分散地置于闾山的多个景点、每个角落,游人找到后,凭此标识,到景区办公室兑换奖品,奖品有:闾山门票、闾山特色的纪念品(布老虎)

二、 登山比赛起点:早八点在山门广场组织自愿参加的比赛游客,11点半准时明枪开赛,起点为闾山标志门,终点:老祖峰,取前20名给于奖励。

三、能背诵出乾隆皇帝为赞美闾山而题写的《五言三十韵》的游客免费进山。

沈阳帮 帮天下

沈阳帮的QQ群239504130

帮主微信:sy_bang

帮主的QQ958196340

微信号:sy-bang

茶马古道上面的神秘村镇!

景谷镇,一片孕育了悠久茶马文华的灵性之地,依山傍水,绿意盎然,一湖绿水,微波观澜,深涧峡谷,奇峰雄浑,河流逶迤,润泽大地,昔日茶商铃声依稀,马蹄烙印千古传世,伴着温润渊远的茶香在岁月的流逝中不断诉说着新的故事,山美、水秀、茶香、人杰……景谷镇这片钟灵毓秀之地惹人醉,不思归。

景谷镇俗称“小景谷”,1978年,景谷镇称为景谷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景谷区,1988年,改为景谷乡,2013年6月撤乡设镇。全镇辖辖9个行政村,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594人,国土面积263.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759米,年平均气温17.5℃,年降雨量1600毫米,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82%,9个行政村被评为市级文明生态村,1个村(纪家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景谷镇地处无量山经济干线和“芒玉大峡谷”——“大石寺”——“无量湖”——“难搭桥”一线的旅游景区中,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景谷河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道教圣地大石寺和全市库容最大、风光旖旎的无量湖水库,有独特的茶马印记人文景观,茶文化底蕴深厚,曾经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驿站和茶叶加工集散地,是普洱茶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素有“万担茶叶之乡”的美誉,2013年,苦竹山、早荞地、九台坡列入三大名山名茶,所产茶叶远近闻名。饮食文化特色鲜明,传统小吃腌菜、腌鱼、腌肉,精美的手工制柏木烟筒扬名各地。

清朝进士纪襄廷引进茶树,引领民众种植,蒙上天眷顾,集天地精粹的茶叶在景谷镇这片沃土的滋养下,在清风中生长,一片奇妙的树叶衣食万户,润泽世人,昔日荒野变为茶园,穷乡僻壤变为商贾云集之地,国计民生日益富足,地方文化更加繁盛。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景谷街人李文相以晒青毛茶为原料,土法蒸压月饼形团茶,又名“谷茶”,团茶运销下关,奠定了后来“沱茶”的基本雏形,因此景谷镇被誉为是云南的“沱茶之源”。如今,古老的制茶工艺历久弥新,景谷茶人在先人奠定的基础上,将一碗温润茶汤发扬光大,目前,全镇共有茶园面积31315亩,其中古树和老树茶面积16679亩,是全市古树和老树茶较为丰富的乡镇之一,完成生态茶园建设12166亩,组建30个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建成16个茶叶初制所,通过QS认证茶企业6家,2015年茶业产值上亿元。

景谷镇的人民与茶共处过悠久的时光,修炼了一身云淡风轻、超凡脱俗的气质,勤劳质朴的人民在景谷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从容不迫、凝心聚力、继往开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景谷镇历届党委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用“四个全面”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抓基层党建为保证;全力落实“打牢农业为基础,做强茶叶,烤烟为支撑,发展科教、交通林业为保障加快山地牧业、生态旅游、信息服务、商贸物流为补充”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努力将景谷镇全力打造成无量山经济干线重要驿站、文化商贸旅游特色小镇和绿色生态茶乡。2015年,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生产总值22360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8.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5824元,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7290万元和6635万元。

景谷镇的山雄浑激越、水柔媚多情、茶叶古朴而纯粹、好山好水养育了热情好客的景谷人民,景谷镇抓住县委政府打造“无量宝地 佛迹仙踪”的机遇,全力打造“绿色生态茶乡”,历史赋予了他丰富的过去,人民创造了他繁荣的现在,而时代将引领他迈向辉煌的未来。

本文由整理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普洱文化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495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