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山杏

杏又名普通杏。属蔷薇科,李属,为多年生落叶乔木。见之文字记载的,首为《诗经》(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世纪),把杏列为五果之首,即杏、李、栗、枣、桃。此外,《黄帝内经.素问》、《齐民要术》、《王桢农书》等书中均有关于杏的记载。中国杏的栽培范围很广,东北,华北、西北各均有栽培,形成杏的三大商品基地,即东北苦杏仁生产基地、北方甜杏仁与制脯杏生产加工基地,西北制干杏加工基地。 吴旗及周围县市从建国后就已开始重视人工栽培,当时只是以食用杏肉和榨油为主,后来在群众收入中占的经重越来越大,被吴旗县委、县政府确定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群众喜爱地称杏为“不吃草的羊,不占地的粮,金豆豆,小银行”。 杏的食疗保健价值 杏仁营养价值极高,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脂肪、糖类、磷、钙、铁、锌、铜、锰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杏仁中硒的含量最高,硒有明显的延缓细胞和机体衰老的功能。杏仁中所含的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是极其珍贵的药用物质,具有润肺、散寒、驱风、止泻、润燥之功能。许多古代中医学书中都载其有润肺、平喘止咳、祛痰消积、润肠通便的作用,民间也常用其治疗慢性气管炎、神经衰弱、小儿佝偻病等。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杏仁中含VB17,它能在人体内降解成苯甲醛具有很强的灭癌活性,可缓解癌症患者的痛苦。北京医科大学曾进行过一项“食用杏仁与中国人心血管健康关系”的试验,结果表明,甜杏仁可降低血脂。而在美国的另一项研究中显示,三粒至五粒甜杏仁中所含的维生素E已能满足人体的日常需要。如今杏仁的营养及保健价值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杏的加工利用 杏通身是宝,从杏肉、壳到仁无不有用。鲜杏果肉加工制作的杏脯、杏酱是多年畅销市场的食品。杏仁可用于多种食品加工,除生产大宗的杏仁炒货、杏仁蛋糕、杏仁酪、杏仁饮料、口香糖、杏仁巧克力等多种糖果糕点外,也可用作华夫饼干,蔬菜色拉,焙制品上面的调味品,或肉禽、海产品色拉加味品等,还从中提取分离出多种单一组份,用于添加强化其它食品,制作高档营养食品,还用于面霜、面乳等多种化妆品;杏仁油用于制作香精、食用油或高级润滑剂。壳用于油漆、活性碳、肥皂等多种化工品。随着人们对自身保健和饮食结构的日益关注,杏产业将广泛受到众多商家的青睐,将进入寻常百姓家。( 吴旗)

昆山赏银杏好去处 昆山赏银杏最佳地点推荐

山杏

每到深秋季节,银杏遍地,景致非常的宜人。秋天的景色可以说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了,在江苏的昆山有很多观赏银杏的地方,而且很少有人知道,可以避开人流的高峰,一起去昆山欣赏着美丽的秋色。

淀山湖镇碛礇村

淀山湖镇碛奥村的一棵千年银杏,经江苏省建设厅的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普查核实,系国家一级古树名木,是江苏省最古老的一棵银杏树,至今(2015年)已有1700多岁了。

相传这棵当年孙权之母吴国太和孙权同父异母的妹妹孙尚香,行香拜佛之时,特地栽种的银杏,象征吴主江山与寺同存。后来,无论是太平天国时的大火,还是雷电轰鸣,这棵古银杏树都躲过了劫难,亭亭如盖的它,已经安然存活了1700多年,且愈发勃勃生机。

亭林园玉峰山

除了碛奥村的千年银杏,昆山另外一棵古银杏就是大名鼎鼎的玉峰山下的千年银杏了!值得一提的是,亭林园内古树名木繁多,四周曲水环抱,山中奇峰怪石林立,名胜古迹遍布,人文景观比比皆是,古有七十二景之说,历为游览胜地。亭林公园除了秀丽的自然景色和富有传奇的人文景观外,还有就是被誉为“玉峰三宝”的昆石、琼花、并蒂莲。

环湖大道

在昆山淀山湖境内有一条全长11.8公里的环湖大道,冬日游览环湖景区一定要从东侧1.5公里长的银杏大道开始……,在这条美丽的银杏大道上,栽种着1700棵银杏树,冬日细雨后,遍地金黄色,映衬着道路两侧那些摇摆在枝头的银杏叶,这一番盛景让整个大道都变得惊艳了。

淀山湖的银杏大道为何要栽种1700棵银杏树?一切都源于小镇上一棵1700年历史的古银杏树。小镇人们为了纪念这棵苍劲伟岸、屹立了1700余年的古树,特意在镇区最美的沿湖大道的两侧进行了银杏的栽种。他们希望人们在欣赏爱情银杏大道美景的同时,能够记得这棵屹立在镇区村落中1700余年的老银杏,记得淀山湖小镇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悠悠古韵。

金阳路

除了火红的水杉,深秋时节,在金阳路还能看到金黄的银杏,飘落的黄叶旋转、跳跃,让萧瑟的深秋瞬间变得灵动、唯美。

花桥黎明路

笔直的马路、高高的银杏树,多希望这景致就此定格,确始终无法阻挡,落叶归根、四季更迭的自然规律。

山西杏花村旅游景点介绍(山西杏花村风景图片)

谁知道杏花村?希望可以得到它的地理位置和传说!

杏花村位于池州市城西,古时曾有“十里烟村一色红,村酒村花两共幽”的佳境记载,是全国唯一以村建志的村。曾任池州刺史的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春游池州杏花村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也由此名扬千古。古时的杏花村,村内茅屋酒帘,亭台楼榭,十里杏花、灿若红霞,是历代仕宦文人赏花沽酒之地。

杏花村1987年被列为安徽省首批省级风景区。 杏花村古井文化园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西郊一公里处,交通便利,是在杏花村古井遗址基础上建成的新的旅游景点。园区占地面积约13520平方米,主景区由黄公井院、酿酒坊、杏花亭、村志馆、焕园等组成。园区风格朴素、典雅,园内广植花草、杏树成林、溪流纵横,仿唐建筑错落有致,古戏台文艺演出、精彩纷呈,淡淡的酒香不时迎面扑来,是现代游人凭吊怀古、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酒都杏花村,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城北的太汾公路北侧,有青银高速公路过境,以汾酒闻名天下。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这里的杏花村酒已闻名国内。而且,历代的杏花村都以酿酒、酒文化闻名。盛唐时,这里以“杏花村里酒如泉”、“处处街头揭翠帘”成为酒文化的古都。历史上,我国著名文人、学者李白、杜甫、二牧、宋延清、顾炎武、傅山、巴金、郭沫若等都赋诗赞誉。李自成进北京路经杏花村,停留三日,留下“尽善尽美”的题匾,杏花村曾一度更名“尽善村”。

如今杏花村,厂景如画,酒如泉涌。名酒汾酒、竹叶青、白玉汾、玫瑰汾、北特加都已打入国内外市场,成为酒中佳品。杏花村酒厂正经历着它的最为繁荣的时期。 古井上有一亭,名申明亭。据古碑文记载,井水“味如醴,甘馨清洌”,取水酿酒,馥郁芬芳,为汾酒和竹叶青酒的水源。

杏花村酿酒始于北魏,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历代文人墨客,题诗刻碑,盛赞佳酿.神化传说中的“醉仙居”酒店,最为人乐道。有位仙翁老道,衣着褴褛,三次饮酒,不付分文,巧吐芳香,清水成酒,变古井为神井。杏花村北依文水,南靠汾阳,自然环境好,交通很方便。改革以来,汾阳市政府为扩大杏花村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为使名特酒(汾酒、竹叶青) 更具吸引力,下工夫致力于四业(服务业、餐饮业、娱乐业、旅游业)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全国唯一一座独立的汾酒博物馆,藏有中外各界名人的书画作品3000余幅,并兴建了“酒都碑廊”。现在,酒都杏花村气候宜人,环境舒适,正期盼客人的光临。

注:本词条中所展示图片为山西汾阳杏花村汾酒集团汾酒博物馆外景。

麻城市岐亭镇杏花村

据专家学者考证,即晚唐诗人杜牧《清明》诗中所写的杏花村。

这是一座文化名村,风景幽美,杨柳依依,小桥流水,樵歌牧唱,分外诱人。随着历代文人的吟咏,早已闻名遐迩。北宋苏轼贬谪黄州路经此处,意外地见到了隐居于此的友人陈季常。从此,他三次来杏花村饮酒赋诗,尤其是他撰写的《方山子传》,将此处记入其中,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明清诗人也多有诗赋。清乾隆皇帝曾御赐巨匾“杏花古刹”于村庙。

杏花村处在106国道和京广—京九汉麻联络线旁,民风淳朴,好客多礼,村民住房仍保持着古代建筑的风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晚唐著名诗人枚特写的七绝《清明》,脍炙人口,历来受人称道。但诗中的“杏花村”却众说纷纭,或云在山西的汾阳,或云在安徽的贵池。其实,这“杏花村”却是在齐安(湖北黄州)的麻城县古镇歧亭之旁。

歧亭处于洛阳至黄州的要道上,是南朝以来的古城,据光绪三年编辑的《麻城县志》载,这里于宋文帝元熹中置赤亭县,梁置歧亭县(为十八蛮县之一),“古赤这后为歧亭,在光黄之交,为守淮重镇。”还载《唐书地理志》云:“麻城属黄州齐安州。”又《读史方舆纪要》云:“歧亭在县西七十里,齐梁间为歧亭县,变是蛮县之一,今为歧亭镇。明嘉靖中初高郡丞于此。”《黄州府志》载:“武德三年,以县置亭州。又析置阳城县。八年州废,归阳城县。元和三年(按:应是建中三年,即公元783年)归入黄冈。建中三年(按:应是元和三年,即公元809年)复置。宋因之。元属黄州路。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折姜家畈地置黄安县治。”由此可见,古镇歧亭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现在,仍扼守汉麻公路,处于麻城、新洲(原属黄冈)、黄陂、红安四县交界处。《黄州府志》还载:“杏花村在歧亭镇北五里处,因是交通要道,杜牧过此赋诗,是很自然的事情。

杜牧是否到过这里呢?有诗有证。请看《题木兰庙》:“弯弓片战作男儿,梦里曾强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指云堆上祝明妃。”这是杜牧任黄州刺史时登木兰山(当时属齐安郡,今为武汉黄陂县)为木兰庙所题的诗。杜牧从黄州到木兰山,必定此过杏花会。杜牧清明而遇雨,想借酒消忧解乏,正是这里,宋代苏轼谪迁黄州,也曾路过这里,与隐居在杏花村的旧友陈季常邂逅。

杏花村是有“酒家”的,这里流传的民谚云:“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头有美酒,店里有美人。”据《麻城县志前编》(卷之三)载,这里的酒是与众不同的“水酒”(又名“黄酒”)“纯以糯米酿者,其曲内无血肉品,故酒味最醇。漉净余滓,入瓷瓮固封贮之,经年色黄,味尤美。”这种醇酒方法流传至今,是麻城特有美酒。据《复斋漫录》记载,就在杜牧到杏花村之后的二三年左右,宋代词人谢无逸也路过里,并于杏花村驿避上题《江城子》一首:“杏花村里酒旗风,烟重重,水溶溶,野渡舟横,杨柳阴浓……”这与“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景色,是何其相似啊!

希望你满意

杏花村在什么地方?

诗中杏花村是指杏花深处的村庄,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凤台山一带。

《清明》

作者:唐代诗人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白话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请问哪里有酒卖?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扩展资料:

杏花村原址位于今南京城西南隅,凤台山、花露岗南侧低丘地带。春秋战国时,毗邻长干里闹市区,为人烟稠密之地。南朝刘宋年间,杏花村以出售“金陵春”佳酿闻名于世,村内酒令飞扬,酒香四溢,时有“来到杏花村,不饮也醉人”之说。

晚唐大诗人杜牧,时任池州刺史,于大和七年(833)春,由宣州赴扬州淮南节度使府,途经江宁(今南京),以吟咏七言绝句,描述他沽酒的场景。诗人以这种清雄俊逸的笔触,抒写了现实广阔的题材。富有鲜明特色的《清明》诗,一时唱响了大江南北,千百年来,“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句世人传诵不衰,杏花村亦随诗文而名扬四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杏花村

百度百科-清明

杏花村是什么?

安徽省池州市杏花村

杏花村位于池州市城西,古时曾有“十里烟村一色红,村酒村花两共幽”的佳境记载,是全国唯一以村建志的村。曾任池州刺史的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春游池州杏花村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也由此名扬千古。古时的杏花村,村内茅屋酒帘,亭台楼榭,十里杏花、灿若红霞,是历代仕宦文人赏花沽酒之地。

杏花村1987年被列为安徽省首批省级风景区。 杏花村古井文化园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西郊一公里处,交通便利,是在杏花村古井遗址基础上建成的新的旅游景点。园区占地面积约13520平方米,主景区由黄公井院、酿酒坊、杏花亭、村志馆、焕园等组成。园区风格朴素、典雅,园内广植花草、杏树成林、溪流纵横,仿唐建筑错落有致,古戏台文艺演出、精彩纷呈,淡淡的酒香不时迎面扑来,是现代游人凭吊怀古、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

酒都杏花村,位于山西省汾阳市城北的太汾公路北侧,有青银高速公路过境,以汾酒闻名天下。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这里的杏花村酒已闻名国内。而且,历代的杏花村都以酿酒、酒文化闻名。盛唐时,这里以“杏花村里酒如泉”、“处处街头揭翠帘”成为酒文化的古都。历史上,我国著名文人、学者李白、杜甫、二牧、宋延清、顾炎武、傅山、巴金、郭沫若等都赋诗赞誉。李自成进北京路经杏花村,停留三日,留下“尽善尽美”的题匾,杏花村曾一度更名“尽善村”。

如今杏花村,厂景如画,酒如泉涌。名酒汾酒、竹叶青、白玉汾、玫瑰汾、北特加都已打入国内外市场,成为酒中佳品。杏花村酒厂正经历着它的最为繁荣的时期。 古井上有一亭,名申明亭。据古碑文记载,井水“味如醴,甘馨清洌”,取水酿酒,馥郁芬芳,为汾酒和竹叶青酒的水源。

杏花村酿酒始于北魏,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历代文人墨客,题诗刻碑,盛赞佳酿.神化传说中的“醉仙居”酒店,最为人乐道。有位仙翁老道,衣着褴褛,三次饮酒,不付分文,巧吐芳香,清水成酒,变古井为神井。杏花村北依文水,南靠汾阳,自然环境好,交通很方便。改革以来,汾阳市政府为扩大杏花村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为使名特酒(汾酒、竹叶青) 更具吸引力,下工夫致力于四业(服务业、餐饮业、娱乐业、旅游业)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全国唯一一座独立的汾酒博物馆,藏有中外各界名人的书画作品3000余幅,并兴建了“酒都碑廊”。现在,酒都杏花村气候宜人,环境舒适,正期盼客人的光临。

麻城市岐亭镇杏花村

据专家学者考证,即晚唐诗人杜牧《清明》诗中所写的杏花村。

这是一座文化名村,风景幽美,杨柳依依,小桥流水,樵歌牧唱,分外诱人。随着历代文人的吟咏,早已闻名遐迩。北宋苏轼贬谪黄州路经此处,意外地见到了隐居于此的友人陈季常。从此,他三次来杏花村饮酒赋诗,尤其是他撰写的《方山子传》,将此处记入其中,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明清诗人也多有诗赋。清乾隆皇帝曾御赐巨匾“杏花古刹”于村庙。

杏花村处在106国道和京广—京九汉麻联络线旁,民风淳朴,好客多礼,村民住房仍保持着古代建筑的风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晚唐著名诗人枚特写的七绝《清明》,脍炙人口,历来受人称道。但诗中的“杏花村”却众说纷纭,或云在山西的汾阳,或云在安徽的贵池。其实,这“杏花村”却是在齐安(湖北黄州)的麻城县古镇歧亭之旁。

歧亭处于洛阳至黄州的要道上,是南朝以来的古城,据光绪三年编辑的《麻城县志》载,这里于宋文帝元熹中置赤亭县,梁置歧亭县(为十八蛮县之一),“古赤这后为歧亭,在光黄之交,为守淮重镇。”还载《唐书地理志》云:“麻城属黄州齐安州。”又《读史方舆纪要》云:“歧亭在县西七十里,齐梁间为歧亭县,变是蛮县之一,今为歧亭镇。明嘉靖中初高郡丞于此。”《黄州府志》载:“武德三年,以县置亭州。又析置阳城县。八年州废,归阳城县。元和三年(按:应是建中三年,即公元783年)归入黄冈。建中三年(按:应是元和三年,即公元809年)复置。宋因之。元属黄州路。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折姜家畈地置黄安县治。”由此可见,古镇歧亭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现在,仍扼守汉麻公路,处于麻城、新洲(原属黄冈)、黄陂、红安四县交界处。《黄州府志》还载:“杏花村在歧亭镇北五里处,因是交通要道,杜牧过此赋诗,是很自然的事情。

杜牧是否到过这里呢?有诗有证。请看《题木兰庙》:“弯弓片战作男儿,梦里曾强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指云堆上祝明妃。”这是杜牧任黄州刺史时登木兰山(当时属齐安郡,今为武汉黄陂县)为木兰庙所题的诗。杜牧从黄州到木兰山,必定此过杏花会。杜牧清明而遇雨,想借酒消忧解乏,正是这里,宋代苏轼谪迁黄州,也曾路过这里,与隐居在杏花村的旧友陈季常邂逅。

杏花村是有“酒家”的,这里流传的民谚云:“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头有美酒,店里有美人。”据《麻城县志前编》(卷之三)载,这里的酒是与众不同的“水酒”(又名“黄酒”)“纯以糯米酿者,其曲内无血肉品,故酒味最醇。漉净余滓,入瓷瓮固封贮之,经年色黄,味尤美。”这种醇酒方法流传至今,是麻城特有美酒。据《复斋漫录》记载,就在杜牧到杏花村之后的二三年左右,宋代词人谢无逸也路过里,并于杏花村驿避上题《江城子》一首:“杏花村里酒旗风,烟重重,水溶溶,野渡舟横,杨柳阴浓……”这与“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景色,是何其相似啊!

杏花村的相关介绍

山西杏花村村名起源及其古环境研究

摘要:根据历代酒文化书籍的记载研究,古代汾酒酿造需要杏仁,唐代由于酿酒需要,汾州酒坊广栽杏树,所以杏花村名约定俗成。杏花村之名起源于唐宋时期,与古汾酒工艺有关,千百年来从未更易。杏花村地区的古代环境与今日大不相同.古杏花村位置在郭栅镇北,其地理区位是符合酿酒卫生的。酿酒需要清洁的水源,古杏花村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地处山前冲积扇地带,地下水资源丰富。

山西汾阳杏花村村名起自何时,地方文献缺少明确记载,近代也研究不够。笔者数月来留心杏花村一名的起源和变迁,发现山西汾阳杏花村之名得来已久,并且从未更易。杏花村之名起源于唐宋时期,与古汾酒工艺有关。

一、汾阳杏花村名源于唐宋时期与汾酒工艺有关。

1922年,作家萧湘在汾阳杏花村采风时,就已收集到当地百姓的口述史:“在唐朝的时候,杏花村这个地方万树杏花,叫杏花坞。”笔者认为唐宋时期山西杏花村名已约定俗成,与汾酒工艺有关。杏花村之所以“万树杏花”体现的是实用价值不是观赏价值。

1、古汾酒工艺需要杏仁,因而杏花村地区广栽杏树

江地先生在《汾酒历史初探》一文中指出,竹叶青酒在唐代已有,唐末宋初发展为羊羔酒。北宋张能臣《酒名记》则记载为汾州杏仁露。

宋代《北山酒经》记载竹叶青和羊羔酒的配方,并多次提到杏仁在酿酒中的作用,“杏仁曲,每面一百斤使杏仁十二两,去皮尖,汤浸于砂盆内,研烂如乳酷相似。用冷熟水二斗四升浸杏仁为汁,分作五处拌面”。说明唐代酿酒很重视杏仁,书中特别提到南方用瓷盆,北方用砂盆,那么杏仁曲主要指北方了。在明代高廉的酿酒著作中就进一步明确:汾州羊羔酒的配方,“曲十四两,杏仁一斤”。这就意味着唐末宋初,汾州生产的几种著名药酒汾清酒、羊羔酒和杏仁露,离不开杏仁。酒坊附近自然会广载杏树,所以人们将酒坊村,渐渐呼为杏花村。杏花村一词在唐末宋初成为酒村的代名词可能就源于此。笔者认为北齐时汾州生产名酒汾清可能也是一种保健酒,所以“帝日饮二杯”,这种保健酒在唐末宋初演变为羊羔酒,杏仁露,所以中国最早的杏花村在汾州是有道理的。唐并汾故道汾州郭栅镇北三里外就是汾州杏花坞酒坊,由于杏花村酒坊地势较高,过往客商一眼尽望杏林匝匝,自然要一饮为快。唐末诗人中有四位诗人用到了杏花村一词,这几位诗人都与山西有关,有两位就是地地道道汾阳人,即薛能和温庭均(其祖父封为汾州西河郡公),虽然,有学者提出杏花村在唐末宋初逐渐演变为一种诗酒意向,但是, “杏花村”一词的酒文化意向当源于此。从诗歌的年代来看,唐诗《清明》“杏花村”则是这种意向的滥觞。

到了元代,政府便将羊羔酒以中国特产出口英、法等国,并在出口洒瓶上贴上杏花村商标,商标上尚有一副题联:“金蹬马踏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这是中国洒第一次贴标出口。也印证了元代杏花村名的存在。

2、山西杏花村杏花开放恰在清明时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诗的背景究竟是什么,今天的的人们颇为好奇,早先流行安徽说,又流行泛指说,很多学者都认为诗中杏花村指“杏花开放的村庄”,笔者还是坚持山西说。

从清明与杏花开的组合上来看,不可能在南方。至今汾州杏花始花时间仍是清明节那几天,而江南杏花开放时间早在二月,所谓二月杏花八月桂,于清明相去甚远。请看史志杏花统计资料:

《汾阳县志》和《北京物候志》现代北方杏花始花时间统计表

多年平均日期(阳历) 最早日期 最迟日期 距平天数

汾阳杏花始花时间 4/6 4/3 4/10 7

北京杏花始花时间 4/4 3/25 4/13 18

《汾阳外贸志》则记述“我县西部土石山区,多年来生长着家杏和野杏,解放前均有出口,解放后杏仁成为我县主要出口商品”。以上资料证明“清明,杏花,村酒”的组合当来自北方,所以笔者认为,“杏花,春雨,江南”是另一回事,与酒是没有多大联系的。清末山西举人在《申明亭记》里记载了酒工口述史,唐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就是山西汾酒竹叶青产地。

直到明代羊羔酒都是汾州特产,明代扬州人编的《事物甘珠》一书中说,羊羔酒产自汾州等县色白莹。随着汾酒工艺的演变,据说明末清初傅山对竹叶青的工艺作了改革,可能从那时起,羊羔酒就失传了,杏仁不再是酒料了,对于贫苦农民来说杏树也就变得多余,于是渐渐的杏花村没有了杏树。

所以杜牧清明杏花村一诗也该指的是并汾唐汾州干和酒产地杏花坞。具体详述清参阅鄙作《杜牧清明诗中“杏花村”确切地点考——与郎永清先生商榷》一文。(2005,3中国方域)

二、明清时期的古杏花村名的沿革

1、明清时期杏花村地区里甲名的演化

《旧唐书》载唐代制度:“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里正坊村皆有正,以司督察”。杏花村地区在唐代有著名的郭栅镇,郭栅镇地处要冲当设乡长,位于今杏花村的东南方向二里处,古杏花村当属之。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元代,到明代出现了尽善一名。

明代实行里甲制管理地方事务,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十户为一甲,杏花村地区被划为尽善北里和尽善南里,尽善北里辖11村,尽善南里辖3村。明清时期杏花村属于尽善北里,里长可能就住在杏花村。

这就是说,明初尽善不是村名,只是里甲名号,当时因为人口稀少,自然村没有行政村的概念,单户可成独村,三户可称小村,村落是很不稳定的,所以明清县志多只记里甲名。由于明初里名“尽善”的设置,渐渐的才有了个尽善村,万历《汾州府志》汾阳堡寨中已有尽善南,尽善北,尽善镇。可见大约在万历年间有了尽善村的概念,并且取代了郭栅镇的地位。

尽善里名的起因,是在明洪武年间,因“旌善亭”转化而来。明史记载,申明亭是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五年(1372)创建的读法﹑明理﹑彰善抑恶﹑剖决争讼小事﹑辅弼刑治之所。设申明亭处,也必设旌善亭,县治之有图者,也多半标明二亭的所在。事实上汾阳除杏花村镇外别的地方没有关于申明亭的记载,旌善亭南名为尽善南里,旌善亭北为尽善北里,渐渐的演化出个尽善村。无独有偶,著名的灵石县王家大院静升村,也是由旌善村演化而来。明清时期里与村完全是两个概念,很多明清里名都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尽管如此,我们从别的资料中还是能证明明代和清代山西杏花村地名依旧在使用。最好的史证是《山西实业志》光绪初年的义顺魁酒坊和光绪三十四年的三盛魁酒坊都赫然标明产地是:杏花村。其他诗文证书就多了,其一,现杏花村留有明末清初傅山先生手笔,“得造花香”,古人写字与今方向不同,所以应该念作“香花造得”,香花当指杏花。其二,清代《汾阳县志》录清人曹树谷的《汾酒曲》诗:甘露堂荒酿法疏,空劳春鸟劝提壶。酒人好伴行春马,曾到杏花深处无?“杏花深处”当指杏花村。其三《申明亭酒泉记》清申季庄“汾酒之名甲天下,而以申明亭为最。唐诗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皆为此也”。也强调杏花村。其四,古代民谣唱的“汾州府,汾阳城,离城三十杏花村”和“尽善尽美杏花村”,也都提到杏花村。

2、汾阳杏花村有别于明清南方园林

杜牧的《清明》诗由于具有极高的酒文化价值,从而引发了有关该诗创作时间和地点的诸多争论,特别是关于“杏花村”的确切地点更是众说纷纭,究竟指那里争议很大,全国出现了几个杏花村。其实山西杏花村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杏花村。

明清时期南方私家园林兴盛,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辅以古代文人诗词的情调,如诗如画。于是江南几处稻香村,杏花村也十二景,大概都是借酒增加点美学效果而已。其实,清代《江南通志》也说得很明白,那是“因唐诗得名”。换句话说,就是借用唐诗起了个村名,造几处园林美景,满足几位秀才的“村花村酒两共幽”的自慰。从美学角度看,杏树很少作园林主景特别是南方,偶尔点缀那么一两棵到是常有的。

汾阳古村杏花坞不是一处园林,只是一处酒坊。那里杏林千亩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为了酿酒。那里没有鲜花,因为杏花的花期很短,佝偻的杏树也不值得一看,那里只有酒工的辛劳和酒糟的余香。张艺谋导演拍过一部电影叫《红高粱》,那种赤身露体,辛汗淋漓的场景,大概才是农业文明时期杏花村的本面。

山西杏花村不是一处园林,酒工自然也无暇去欣赏诗。考订名分,附会风流,与民生无关,自然也就不关杏花村酒工的事。所以山西杏花村史料较少,民间故事较多。

三、民国时期汾阳杏花村名的历史记载

1、关于村名的记载

见于报纸的记载是1922年作家萧湘在大公报发表游记《诗人歌咏的杏花村》一文,文中写道:“原来杏花村是山西汾阳的一个村镇,距县城约三十余里”。作家也感慨地说:“我本想借着杏花村的酒意来消我这积久难消的块垒,谁知这个数百年来啧啧于人口的杏花村,除了此地乡老们传说的一段神话外,竟找不到一点供人凭吊的资料,和历史文化上公认参考的记载”。这则文献说明民国时期杏花村在民间就指汾阳杏花村

见于史册的记载,民国《山西造年鉴》记载“汾阳杏花村义泉泳酿造厂汾酒,1915年巴拿马获金奖”。 民国八年的《大中华山西省地理志》第六十八章汾阳县物产介绍:“汾酒名扬天下,杏花村所酿尤佳”。而郭守谦先生从日本收集到的有关汾阳的民国典籍简介也是:“汾阳酿酒首推杏花村义泉涌,该厂通销全国,原料即从本县杏花村取得,名闻世界”。民国年间乡绅刘天成所写的《汾阳遗事》记载,“杏花村,多酒坊”。这数则文献说明民国年间杏花村在官方称呼也是指山西汾阳杏花村。

可是在民国地图上,乃至于解放以后比较早期出版的《山西地图》上,在汾阳杏花村一带标名“尽善村”,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人根据民间故事解释说,这是李闯王“倚马立书,尽善尽美”后,杏花村更名“尽善村”的。其实以上看法是没有搞清杏花村与尽善村关系引起的误解。杏花村与尽善村本非一村,由于二者距离很近,又由于尽善是乡府所在,所以民国时期的地图有的标出尽善村。

那么,民国时期尽善村与杏花村是什么关系呢?下面的历史资料可以说明两者本非一村。

表2、民国25年《山西实业志》所列汾阳酒厂:

厂名 厂址 设立时间 组织 职工

义顺魁 杏花村 清朝光绪初年 合资 14

德厚成 尽善村 清朝光绪三年 合资 15

义泉涌 尽善村 民国二十三年 合资 14

三盛魁 杏花村 民国三十四年

从上面这则史料来看,尽善是尽善,杏花是杏花。民国时期实行区乡制度,杏花村一带设尽善乡,驻尽善村,管理着十多个自然村,其中之一就有杏花村。由于人口增长,尽善北的小村杏花村渐渐的与尽善连为一村,老百姓则将二者混称,形成一村两名的状况。

闯王立书:“醇香汾酒献英雄,万民拥戴起义军,闯王留得题辞在,尽善尽美杏花村”。史料显示闯王进北京确曾途径杏花村,而且也一定会喝酒,不过所谓“尽善尽美杏花村”是闯王将两村村名联在一起而已,尽善不是闯王的发明,杏花村也没有为此更名。

2、民国古杏花村位置调查

《汾州沧桑》第二卷《杏花村西堡》一文对古杏花村的位置作了介绍:“地域内原有三个村其一名茂林庄,俗称毛儿庄,大致范围即今村北部。其二名杏花村,当地人讹称绣花村。《汾阳遗事》记载,杏花村,多酒坊。其三名西南头”。《杏花村东堡》:“《汾阳遗事》记载,杏花村在西北,前多酒坊,杏花村井水甜”。

民国杏花村遗址在今杏花镇北部,河东和河西各有神井一眼,东部还留有义泉涌旧址,大门门楣上有清末砖雕“杏花村”三字,墙上有巴拿马赛会后的古碑。

四、古杏花村区位和规模的研究

杏花村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地处山前冲积扇地带,地下水资源丰富。唐代的郭栅镇何明清的尽善里,地处交通要道,人口聚居较多,所以为了保证杏花村水源不受居民的污染,日久天长自然地就形成了人口向南聚居,杏花村酒坊北移的格局。自古杏花村是酿酒基地,这是杏花村地理位置靠北的原因。

唐代全国人口不过几千万,古杏花村的人口规模是很小的,唐诗“极目无人迹”正是历史环境的写照。酒坊是一个污染较重的地方,虽然里巷间时不时的漂来酒香,但是长期闻着酒味,也不是个事。酒坊的污染,一是对大气的污染,二是酒糟的堆放,三是酒坊要排污水,今天汾酒厂的污水还是难以清除,更何况生产条件落后的古代。可以想象那时的财主和东家不会住在杏花村,酒宴也不会在酒坊排开,所以,我认为那时在杏花村周围几乎是没有人居的,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才逐渐的在郭栅镇和杏花村之间形成了新居民点尽善村。这就是为什么,明末傅山先生题字杏花村,而写下了“饮酒尽善村,寄意在申明”的诗句。只有那些被称为酒腿子的穷苦酒工才会长期住在杏花村,这是古杏花村小的原因之一。另外,封建时代农业生产水平有限,政府重农轻商,交通运输方式又较为落后,酒坊再多,其生产规模是极其有限的。直到民国年间,资本主义发展了,汾酒销往全国,那酒坊也不过大院大。这也是杏花村长期以来,村落娇小的另一个原因。

今天,单汾阳杏花村人口已增长到数万,兼并了周围的几个村庄,可是解放初全汾阳人口才12万。杏花村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难怪我们难寻古邑了。

杏花村是酿酒的地方,古代这里只有酒坊和酒香,决不会有什么花香和花园,除了诗人们的酒后偶吟,就是酒工的汗水和贫困,据记载民国年间汾酒工人的月工资只有4元。所以作家萧湘才会感叹“这个数百年来啧啧与人口的杏花村,竟找不到一点供人凭吊的资料”其实也不是没有,只是作家没有找到罢了,古井亭当时已经存在。

五、结论

山西杏花村起源于唐朝,由于当时的汾州保健酒汾清、羊羔和杏仁露等需要杏仁,所以酒坊附近广载杏树,久而久之村名约定俗成。后来随着汾酒工艺的改变,杏仁不再是酿酒原料,杏花村的杏树失去保护逐渐消失,村名也渐渐讹传为绣花村,并且被明清里名取代,杏花村名一直存在。解放后成立杏花村镇,杏花村由村名变为镇名。

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山西师大王国梁教授的悉心指导,山西杏花村汾酒厂张志柳先生的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资料

1、萧湘,诗人歌咏的杏花村,杏花村文集[M]第一卷,北京出版社,1992

2、江地,汾酒历史初探,文景明柳静安编杏花村文集[M]第一卷,北京出版社,1992

3、张立新,杏花村西堡,王恺仁刘瑞祥编汾州沧桑[M]第二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

4、李浴民,马夏民点较,汾州府志[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5、汾阳县志办,汾阳县志[M],物候卷外贸卷,海潮出版社 1998

6、侯廷亮,试论开发静升古镇的可行性,文物世界[J],2007,1

7、郭双威,汾酒的文化[M],山西出版社 2004

Origin of village-name abaut Shanxi Xinghua Village

LV Shi-hong

(The Institut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Shanxi Teachers’Universty,Linfen,041004 China)

Abstract:Tim

2021天目山银杏树变黄时间 天目山银杏树实际树龄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更是赏美景的好时候,在浙江天目山景区内有一处银杏最佳观赏地,位于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山老殿下方,海拔1040米左右处的悬崖峭壁上,目前天目山野银杏树叶已经泛黄。

天目山银杏树变黄时间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山老殿下方,海拔1040米左右处的悬崖峭壁上,中生代孑遗植物——天目山野银杏树叶已经泛黄。

秋天来了,随着气温逐渐下降,银杏开启了一年中最华丽的篇章,满树金黄,吸引无数人的目光。

这棵银杏树,是不少杭州人关注的“网红”树。它是杭州最古老的树,也被称为“五世同堂”,老、壮、青、少、幼共济一堂,向上望是茂密的枝叶,向下望是无尽的密林。

银杏最佳观赏期就在本周

11月8号景区要闭园

今年因为气候原因,杭州的桂花延迟开放,同样患了“拖延症”的还有临安天目山上的野银杏树。

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赵明水表示,根据往年记录,往年10月20日到11月10日,是天目山上野银杏树叶变色最灿烂的时候,特别是10月28日左右。但今年因为气温和雨水的影响,预计树叶变色时间比往年推迟10天左右。

也就是说,11月初至11月20日,市民游客来天目山(大树王)景区,恰好能欣赏银杏树叶渐黄的美景。

天目山银杏树实际树龄

在开山老殿下方,海拔960米处的悬崖峭壁上,一棵根茎生长在此的野银杏树格外引人注意。

该银杏树实际树龄已经有12000年。天目山野银杏,有着一万两千年的树龄,每年晚秋,叶色金黄,意浓郁 !“古树最有灵气”,每年秋季山民都会来到这颗银杏树下祈福美满安康,长此以往,便成美好的传统!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2449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