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吐峪沟

AAA级旅游景区

吐峪沟,位于鄯善县境内,东距吐鲁番市约55公里。这里曾经是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吐峪沟千佛洞:从胜金口沿火焰山南麓东行15公里,便到了吐峪沟千佛洞。这里共有94个洞窟,现存45个,沟东 21个,沟西24个。

 吐峪沟大峡谷是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是世界多种著名宗教历史文化的交汇地。今天,大家看见的吐峪沟千佛洞、吐峪沟霍加木麻扎便是有力的见证。已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吐峪沟麻扎村,是新疆现存的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已逾1700年历史,至今还保存着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民俗风情,有“民俗活化石”之称。村落中古老的生土建筑,至今还闪烁着“黄粘土文化”的光芒;是今天海内外穆斯林敬仰神往的圣地,是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界学者歇足的驿站,是绘画摄影艺术家寄托梦想的家园。第41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火焰山来的鼓手》拍摄地。 景观吐峪沟大峡谷民俗文化旅游区,古称为丁谷。该景区一直以险、峻、奇、幽而著称。它主要由峡谷风光、千佛洞、麻扎和古村落四部分组成。

吐峪沟

(1)吐峪沟大峡谷风光。

该峡谷北起312国道旁的苏贝希村(新疆三大古文化——遗址苏贝希文化遗址就坐落在大峡谷北沟口),南至古老的麻扎村口,全长8公里,平均宽度约1公里,大峡谷中有火焰山的最高峰,海拔831.7米。大峡谷从北向南把火焰山纵向切开,

色彩分明的山体岩貌清晰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沿路步行就可以欣赏到神奇壮美的峡谷风光,其山峰之险、山体之奇、山岩之雄、山色之美、涧水之秀、珍果之甜,为世间其他峡谷所少有。

(2)吐峪沟千佛洞。

位于峡谷中段,开凿于两晋十六国时代,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是1957年自治区首批公布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南北朝时期,吐峪沟石窟是高昌王国最高统治集团全力经营的佛教重地之一。到了唐代,吐峪沟大峡谷两岸的佛教洞窟有了进一步发展,凝聚在每个洞窟中的佛教壁画艺术,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据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代文献《西州图经》记载,当年的吐峪沟乃人间仙境。《西州图经》有如下描述:“在吐峪沟中有随山势展布的重重寺院,它们背依危峰,下临清溪,四周绿树掩映,佛寺、禅院密集,佛乐飘飘、烟火不断、游僧云集,人行沟谷深处,难见日月”。

吐峪沟千佛洞开凿以来的1700多年中,先后历经了人为破坏和自然塌损两阶段。现有洞窟94个,有编号46窟,仅有8窟残存壁画。那些幸存下来的石窟壁画,至今仍向人们展示了古代文明的风采,吸引了当今世界各地研究佛教历史、佛教艺术的专家学者们的目光,是研究我国佛教文史、佛教美术史、古建筑史的历史依据和实物资料,具有无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吐峪沟千佛洞古称“丁谷寺”,是吐鲁番地区建窟较早、保存早期壁画较多的石窟。最早的洞窟出现在晋、十六国时期。沮渠氏家族称王时(公元443~ 450年),是吐峪沟佛教最繁荣的时期。
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和人为的破坏,吐峪沟壁画90%吡以上已经毁圮无存。如今只有8个洞窟还残留少量有回鹘文题记的壁画。其中1、2、3、4号窟,佛坐胡床,为全国所仅见。这里还出土过一些佛经残卷。

(3)吐峪沟霍加木麻扎。

是游客进入南谷口见到的第一个著名的古代宗教遗迹,全称为艾斯哈布凯海夫麻扎,俗称“圣人墓”,据说已有1300多年历史。
吐峪沟霍加木麻扎,传说公元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后,其弟子、古也门国传教士叶木乃哈带5名弟子最早来中国传教,历尽艰辛,终于东行来到吐峪沟。在携犬的当地牧羊人的帮助下,叶木乃哈等6人便长住此地继续传教,伊斯兰教在吐峪沟开始盛行。后来,叶木乃哈等6人和第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人(牧羊人)去世后,被埋在山洞里,即现在的吐峪沟麻扎。

据德国探险家冯勒柯克著作记载,直到20世纪初,仍有来自土耳其、印度等国的穆斯林到这里旅游。现在,每年都有来自南北疆、宁夏、青海、甘肃、土耳其、港澳台等地旅游的穆斯林信徒来此朝拜,是新疆境内较为显赫的伊斯兰教圣地,也是佛教文化兴衰、伊斯兰教盛行的重要历史见证之地。
吐峪沟麻扎堪称中国的第一大伊斯兰教圣地,即“中国的麦加”。按当地穆斯林的说法,到麦加朝圣前一定要先到吐峪沟麻扎。据勒柯克记载,直到20世纪初,仍有来自土耳其、印度的穆斯林到这里朝圣。现在每年前来朝觐的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德国、土耳其等地的穆斯林络绎不绝。

(4)吐峪沟古村落。

是位于大峡谷南出口沟谷中的一个古老宁静的维吾尔族村落,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新疆现存的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它分布在绿塔耸立的清真大寺四周,约有二百余户人家。这个村庄,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和民俗风情。人们常常日出而息、日落而作,使用古老的维吾尔语交际,穿着最具民族特色的服饰,走亲访友依然是古典的驴车代步。

在这里生活的老人、青年、儿童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平静、自足、幸福的神情,给人以纯朴、悠闲、与世无争的美好印象。
在古老的村落中,居民们继承了两千多年来用黄粘土建造房屋的传统习惯。一些建筑还遗留着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交相融合的印记。房屋建筑均是以黄粘土制坯建成的窑房,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一层的,也有两层以上的;有独立成房的,也有沿山势连成一片的。其特点是经济实惠、冬暖夏凉。 交通指南如果包车前往吐峪沟可能停留时间较短 ,另外的途径就是乘坐吐鲁番和鄯善之间的长途车在吐峪沟下车即可。
如果游玩第一天太累可在吐鲁番市住下,那里有2个加气站。第二天再到吐峪沟。 美食推荐吐鲁番的饮食和乌鲁木齐几乎一样,从汉族北方的面食到粤菜、川菜,从地方维吾尔风味小吃到伊斯兰清真食品一应俱全。如果问到过吐鲁番的人最喜欢吃的、印响最深的食物什么,他们的答案恐怕只能是葡萄及其他水果,在那里你常常可以将葡萄或其他水果作为主食,一路走一路吃,这种“水果宴”是吐鲁番独具的特色。 此外,丝路绿洲宾馆内的清真餐厅味道也很不错,具有当地特色,价格适中。推荐炒烤肉、炒牙签肉、拔丝哈密瓜。

丝路魅力:三生三世吐峪沟

吐峪沟,维吾尔语地名。意为:绝路、不通。新疆有很多同音甚至是同字的维吾尔语地名,但打开百度搜索,翻开《辞海》查考,在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叫吐峪沟。

吐峪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境内。从吐鲁番出发,沿312国道或G30高速向东46公里后,折向南行3公里,就进入了火焰山的一条峡谷——吐峪沟大峡谷。穿行在这条大峡谷中,东西两侧的绝世风光,南北谷口的神话传说,满目充盈的神秘色彩,迎面而来的历史烟云,恍若带你穿越了吐峪沟的三生三世。

——神踪仙影的吐峪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提到火焰山,第一个有名的神仙当是孙悟空了,是他踢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才有了火焰山。他一路护送着唐僧西行取经途经此山时,三借芭蕉扇,才熄灭了经年不息的熊熊大火。新疆著名音乐人安明亮创作的西部神曲《神仙都在吐鲁番》,情景再现了神仙们在火焰山上的神踪仙影,其中的吐峪沟则是他们东南西北、上天入地、腾云驾雾的必经之地。

吐峪沟是火焰山最长、最宽的一条山沟,这条山沟的形成,传说是托塔天王的宝剑所致。很久以前,东天山上有一条顽皮的小龙,平时桀骜不驯,恣意妄为,后来竟然在西王母大宴周穆公的宴席上酒醉失态,被罚做全身赤红的赤龙,在龙的家族中成了异类。

郁闷的赤龙性格变得古怪,脾气暴躁,行为乖张。有时走出水宫,在陆地上一待就是几年。常喜欢用身体挡住水流,使身外的大片草原遭受旱灾;然后突然起身,看大水流向低地,使生活在吐鲁番绿洲上的人们深受灾害。每每看到百姓拖儿带女地来求他,他就会一阵狂笑,让飞沙走石漫天飞扬。

玉皇大帝闻知此事,就派遣托塔天王前来问罪。此时的赤龙正好在天山下晒太阳,巨大的身体几乎挡住了吐鲁番盆地从北到南的所有水流,赤红的鳞片在阳光的照耀下,远看像一片火海。盆地内热浪滚滚,万物枯焦。天王见了,怒斥赤龙的不是。赤龙不但不理他,反而高昂起头,口吐滚滚浓烟,尾搅漫天黄沙,一下子就看不见了天日。天王拔出宝剑,照红光闪耀处连砍五剑。红光消失了,赤龙的身体,变成了火焰山。

天王的五剑,斩出了火焰山的五条沟——树柏沟、连木沁沟、吐峪沟、木头沟、桃儿沟。火焰山上寸草不生,沟内却绿草缠绕,流水丁冬,那是赤龙流淌着的血液。

吐峪沟的语意为“不通”,意思是从南边的吐峪沟村到北边的苏贝希村没有路,到了吐峪沟,就到了“绝路”,那么这个“不通”是怎么通的呢?

很久很久以前,在吐峪沟沟谷的上游,火焰山北面的苏贝希村,住着一位貌若天仙、活泼可爱、从不知什么叫忧愁和烦恼的少女。她像只百灵鸟儿似的从早到晚曲不离口,歌不离喉,唱出的歌儿甜美无比,恍如天籁之音。她的歌字字句句都像长了轻盈的翅膀,追逐着沟谷中的激流,直飞到火焰山南的丁谷口,醉倒了那里的人们。其中,有一位英俊的少年阿里甫深深地迷恋上了那快乐天使般的少女。

为此,阿里甫食不香,眠不安,梦里梦外都是那唱着甜美歌儿的少女。为了解脱心中持久的煎熬,向少女一吐倾慕之情,阿里甫无视艰难困苦,面对“不通”的吐峪沟,勇敢地劈山石、填沟壑,不分昼夜,废寝忘食。不知挖掘了多少个艰辛的日日夜夜后,“不通”的吐峪沟终于被他开通,阿里甫如愿以偿,有情人终成眷属。

至今,在吐峪沟沟谷中的峭壁上,仍完好地保存着一个神龛似的洞穴,那就是当年阿里甫挑灯夜战放灯的灯台。中原的传说中有个愚公,为了生存和生活,想要移山,最后是得到了操蛇之神的帮助,移走了太行、王屋二山。愚公是人,操蛇之神是仙,愚公移山是人神相助才完成的壮举。西域的传说中有个阿里甫,为了爱情,独自一人,劈山开路,终于见到了梦中的姑娘。阿里甫是人,可无疑是神化的人,是吐峪沟人心中的神。

神仙又或称作“仙人”,人体仙貌,人形仙风。在吐峪沟,这个“仙人”就是唐僧、唐玄奘了,这位传说中的“仙”、史实中的“人”从柳中而来,途经吐峪沟,到达高昌。当他在吐峪沟小憩时,入夏之初,饥渴难耐,随从摘下路边桑树上的桑葚为他解渴。几粒桑葚入口后,燥热之感立除,清凉之意立生,疲惫似乎也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位大唐高僧的书法造诣应该也是很高,因为他即兴铺开纸笔,题下了“华夏珍果”四个大字,令随从贴在桑树上。不料,忙于收拾行装准备上路的随从太过粗心,随手把纸张贴在了旁边的椿树上,气得桑树留下了伤心的泪水。现在,每到春夏之际,桑树都会流下树汁,据说就是那时候生气落下的病根。

——历史烟尘的吐峪沟人类目前探知自身历史的途径无外乎两种,一是文字,二是考古。吐峪沟的历史最早以文字形式出现在史册中的是“洋海”。在西汉时期,洋海为班勇屯田戍边所建的柳中城所辖,一片戈壁荒滩的洋海之地是军士战殁、民众老死的埋骨之所,而这一墓地的确定则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了唐代,吐峪沟被称作“丁谷口”,是高昌国的佛教重地和王室的私家别院。元明之后,当地人始称“吐峪沟”。

“洋海”这个地名,让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亿万年前,吐鲁番盆地是一片汪洋大海,水草丰盈,海产富足。但在35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这片大海变成了戈壁荒滩。据史料记载,吐峪沟早在史前时期就有了人类活动,而公元前1000多年前,欧亚大陆开始的一次人种大迁徙,一群头戴高高的尖顶帽、白皮肤深眼窝的白种人占据了洋海,洋海成为他们最东方的家园。他们把这片新的家园取名为“洋海”,以此怀念那已相距万里的海洋。

5.4万平方米的洋海墓地的考古发现,保存了这次人类大迁徙、文明大冲撞的完美证据。墓地不仅出土了陶杯、陶罐、铁器、铜器、玉器、文书,更是发现了“萨满巫师”,还有大麻、葡萄藤、箜篌等稀世文物,直接改写了吐峪沟乃至吐鲁番人类活动的历史。为此,洋海墓地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而早在洋海古墓的发现之前,吐峪沟北沟口的苏贝希是新疆考古界逢考必谈的一处古墓群。墓群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使苏贝希被冠以“苏贝希文化时代”的美誉。在洋海古墓发现之前,苏贝希文化被认为是早期铁器时代,随着洋海古墓的发掘,苏贝希文化被推前到青铜时代,绝对年代为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后。也就是说,早在公元前1000年,吐峪沟就开创了一个叫“苏贝希文化时代”的人类文明。

两汉之后,除了洋海墓地的不断发现之外,有关吐峪沟的文字资料难以找寻。因为在楼兰、柳中、交河、车师以及西域三十六国的耀眼光环中,吐峪沟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她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似乎与近在咫尺的柳中可以一笔记载,一纸同录。一直到了唐代,随着高昌王国的崛起和佛教的日渐弥盛,吐峪沟——丁谷口才再次进入史料典籍。但尽管如此,我们今天能轻易看到的还仅是敦煌遗书《西州图经》中对丁谷口所建的丁谷寺的记载:“佛院重重,雁塔林立、高梁横跨、绿荫纷纷、香火缭绕、梵呗齐鸣”。由此可见,盛唐时期的吐峪沟,其繁华鼎盛也达到了她历史上的顶峰。

到十三世纪中叶,察合台的后裔秃黑鲁帖木儿继位为高昌王后,这位高昌王没有能力扩疆拓土,自己却信奉了伊斯兰教。然后强奸民意,用严厉的措施和手段强迫他的臣民全部昄依伊斯兰教。从1347—1430年,伊斯兰教徒用了83年的时间彻底打败了佛教徒。83年间,大量的佛教徒被驱逐,大批不愿改奉异教的人逃离高昌,大部分的佛教寺庙被拆毁,僧堂被破坏,壁画被剥落,丽日艳阳的高昌开始风物萧条,梵音袅袅的吐峪沟变得破败零落。

1897年,俄国植物学家雷格尔来到了吐峪沟,回国后在他的一篇考察报告中对吐峪沟石窟寺进行了介绍。根据这一线索,罗洛夫斯基、科兹洛夫、科列门兹三人不远千里专程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沟里“旅游观光”,然后,他们“顺便”带走了不少佛教文物的资料和精美的壁画。

紧跟而来的是德国人勒柯克,他在吐峪沟发现了被村民们视为废物的陶罐、木杯、铜钱和一些纸件,发现了山洞里存留的经书和壁画,然后他写出了这段历史,展示出了他所窃走的文物。

继勒柯克之后,是日本人橘瑞超和野村荣三郎。1903年,他们到吐峪沟进行发掘,得到了一些佛经;1908年,他们再次来到吐峪沟,雇用了30多名农民,对20多个洞窟进行了相当“干净”的搜掠,窃走了古代文书、写经、铜佛像、刻花砖等珍贵文物。

当然还有英国人斯坦因,他也是于1907、1914年先后两次在吐峪沟进行绘图、测量、盗掘,“找到了不少好看的壁画和塑像残片”,运到了印度。历经劫难的吐峪沟变得千疮百孔,凋零破败的吐峪沟从此一举成名。可是,这个“名”是在国外,得“名”的是外国人。国内的人,吐峪沟的人,先是在战乱中竭力避祸,在危难中苟存生命,后是在贫困中暂求温饱,谁都无暇顾及到西域的这个小山沟。吐峪沟的生死存亡,兴衰荣辱,似乎只是吐峪沟自己的事情。这种状况一直到了上世纪的九十年代,直到一条贯通南北的“连心路”的修通。

复兴之路的吐峪沟1975年,火焰山北的苏贝希村划归火焰山南的吐峪沟乡管辖,山南山北仍然是“不通”,村民们相互往来,需要绕道四十多公里。1992年,从解决民生问题的角度出发,由驻军部队历时一年,开山凿石,搭桥铺路,修建了一条军民“连心路”。十年后,新疆某旅游开发公司看中了吐峪沟的旅游资源,扩建了这条路,并铺上了沥青。从此,山南山北才真正变成了通途,吐峪沟由此走上了复兴之路。

连心路的贯通,首先让人惊叹不已的是火焰山断裂带的绝世风光。随着火焰山科考研究的不断发现,吐峪沟大峡谷被定位于火焰山地质地貌的博物馆,火焰山景观的精华浓缩。有作家是这样描述吐峪沟火焰山大峡谷的山体的:这一片火红的土地是古老的三味真火,还是奔腾的地核之血?如果黄色是沉静的,那黄色山脊中涌动着的炽热鲜血可曾寂寞?俯瞰群山万壑,让人不禁疑惑:吐峪沟是肌肉和血液组成的么?

这里的山石色彩斑斓,怪石奇峰千姿百态,时而山峻雄壮,时而壁立如屏;时而突兀如柱,时而石薄如巨刃;时而如盘龙腾空;时而像野兽奔驰。 在这些好看的山体中,最奇绝的是一处“壁立千仞”的景观,奇在山体的颜色在一天之中轮转多变,绝在最强烈的光照下,山段犹如佛的衣褶,放射出世人无法诠释的佛光。

再说峡谷的沟底,小溪潺潺,绿水漾漾自然是有的,奇妙的是沟底的水流,从北向南一路蜿蜒过来,穿透几个世纪以来不断变化的山体岩石,穿行于横断的山岩之下。2002年仲夏,新疆著名的文化人段离女士来到吐峪沟,站在沟口的一处高坡上,拍摄了一幅沟底流水的照片,然后在她主编的《丝路游》杂志鄯善专刊上进行了一个有意思的处理,就是把照片纵向拉长,竖着排版,占了半页,结果,吐峪沟峡谷竟是一个生命之源的母性的阴体。

穿过峡谷,站在最后一个观景台上,向南,是火焰山的吐峪沟冲积扇平原,北望,半山腰间,几十个洞窟星罗棋布,这就是当年那个佛院重重、雁塔林立、高梁横跨的丁谷寺,现在名叫“吐峪沟千佛洞”,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峡谷的后山现在开辟有一条砂石路,可绕过村庄直达千佛洞。走近千佛洞,沿途可见的钢管、木架、水泥砂石,显见的是这里正在进行保护性的修缮。

在覆斗顶式建筑样式的41号洞窟,头顶的天花板上绘有长约1米的大佛壁画,面露微笑,神情自然。佛像头部有太阳光环,底部是传统的莲花图案。四周也有很多小佛像,表情不同,衣着各异,颇为有趣。在被专家公认为具有摩尼教风格的42号洞窟内,壁画上绘有生命树图样,还有油灯、花草等生活图案,保存完好。在一孔残窟内,有一处“开觉寺”的题铭,残存的壁画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物图像,自顶而下,一半为血肉之躯,生命在搏动;一半却是森森白骨,让人毛骨惊然。因为时间的停滞和历史的前行,2009年,吐峪沟峡谷南端的麻扎村被命名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这是新疆第一个获此称号的民俗文化村。

这个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村庄完整地保留了的维吾尔族传统和民俗风情,黄黏土建筑的民居保存了几百年。仅有的70多户人家,分布在绿塔耸立的清真大寺四周。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用维吾尔语,信仰伊斯兰教,穿着最具民族特色的服饰。走亲访友、静坐闲谈的人们,脸上始终洋溢着平静、自足的幸福神情,整个小村淳朴、幽静、与世无争。

于是,我在吐峪沟的第一本画册上写下了这样的语句:徘徊在峡谷底处的村落中,仿佛置身于人间的世外桃源,令人忘却了都市的喧嚣和人生的繁杂。那渠边穿着鲜亮的民族服饰洗衣的妇女,那坐在古老的桑树下头戴花帽怡然自得乘凉的白胡子老人,那在如时光隧道的卷顶窑房下散步的蒙纱老妪,那跟着游客追逐嬉闹的天真无邪的维吾尔族小孩,只要进入视野,就令人久久难以忘怀。五颜六色的彩带纵横交错地绑在桑榆树上,随风轻轻地抖动。像来到了节日,村民们定会穿着艳丽的服饰,在温柔的月光下跳起古老的舞蹈吧。

人类,在自身衍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宗教。纵观吐峪沟几千年的兴衰演变,每个时期,几乎都有一个宗教在此传播、发展、兴盛、消亡,然后,另一种宗教又悄然浸入,生根发芽,不断壮大。在佛教传入之前,吐峪沟先后更替、并存了萨满教、拜火教、摩尼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而这些宗教在今天的吐峪沟多多少少都留下了印迹。吐峪沟这种多民族融合、多种文化汇聚、多种宗教并存的显赫历史,使得吐峪沟成为了世界四大文化交汇的实际落脚点。

含大峡谷、千佛洞、麻扎村、麻扎墓为一体的吐峪沟,现在已成为吐鲁番东线旅游的一处胜地,每年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学者、信徒近20万人次。 走进吐峪沟,一切似乎还保留着原始的风貌。只是在村庄与麻扎墓相连的一处开阔地,村民们用凉棚搭建起了连排的摊铺,既可供游客休息乘凉,又可选购各种旅游纪念品,品尝各种小吃和果品。

在麻扎村的南面,富裕起来的村民选址新建了住房,一家连着一家,一直连到了另一个村子。现在,为了发展麻扎村的旅游,弘扬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结合抗震安居房、富民安居房的要求,各家各户又按照最古老的维吾尔民居的特点,修旧如旧,把散居的一家一户改造成了火焰山下的一个新的民俗文化村。

而原先的麻扎村,依然保留最原始的建筑风格,依旧安居在此的居民们仍像以往那样恬静、自然地生活、生息。新疆摄影家协会、新疆美术家协会先后把这里设定为创作基地。

鄯善县每年在此举办打馕比赛、杏花节、桑葚节、千人纳格手鼓、万人麦西莱甫等大型民俗文化活动,来这里的各方人士逐年增多。无论是和风通畅的春夏,还是瑞雪飘飞的寒冬,吐峪沟,以愈发迷人的风姿,正在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文/李保民 图/网综)

火焰山下的千年古村-吐峪沟

从库姆塔格沙漠公园回来,沿着火焰山北麓行驶,突然折转向南穿过一条荒凉的峡谷。路两边都是风化的红色岩石和沙土,荒芜的地貌,像到了火星 。

从峡谷口出来,看见一片绿洲,吐峪沟到了。吐峪沟,位于鄯善县境内,东距吐鲁番市约55公里。据说这里曾经是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

走进景区大门,看见一片破旧的村庄,山坡上分布着几处麻扎(当地身份高贵的维吾尔族人墓地),其中有几个洋葱型顶盖规模稍大一点,显示着墓主人不凡的身份。

远望麻扎村,最显眼的是一处清真寺,房子、院墙和作为背景的山都呈现一样的土黄色,只有天是蓝的。

越往沟里走,越感受到一种远离尘世的静谧。在这里只有两种色彩,黄和绿。黄的是火焰山和土房,绿的是沟里的葡萄园。绿洲离不开水,吐峪沟一条清溪已经流淌了千年,村民引清溪之水向房前屋后,滋润了桃、杏、葡萄等植物。于是,平凡世俗的生活平添了几许淡淡的芬芳。

走到一户人家门口,有一位老人从院子里走出来拉我们进院子,由于语言不通,不知道说些什么,但看表情感觉很热情,后来听说这是当地村民搞的一种家访形式的游览,请游客到家里来体验民俗风情。因为时间不多,就没进去。

吐峪沟山谷里有好多土房已经人去楼空,残缺的木窗依然风韵犹存,在夕照中闪着异样的光芒。然而,比这样的土房更为沧桑的是河谷左右峰峦岩壁上的洞窟,大大小小有40多个,这些被岁月和战乱掏空了的石窟,仰望起来更像是被挖去眼珠的眼睛,茫然而忧伤。整个山体遍布历史的伤痕。

千年之前吐峪沟曾是王室的佛教圣地。就在脚下的碎石乱草之中曾有一条平坦的曲径,走着王室成员、八方僧侣及善男信女。据《西州图经》记载,唐时的吐峪沟“雁塔飞空,虹梁饮汉……实仙居之胜地,谅栖灵之秘域。”这里的石窟造像最早出现在晋朝,鼎盛于5世纪中叶沮渠氏家族称王于吐鲁番时。那时王城在高昌,距吐峪沟只有10公里。

吐峪沟佛寺历经最大的劫难是15世纪伊斯兰教进入吐鲁番地区时期,伊斯兰教徒对佛教偶像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再后来这里发生过地震。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来了海外文化强盗,壁画和经卷已被盘剥得干干净净。难怪连出生在吐峪沟的孩子也不懂佛寺是什么。尽管吐峪沟在国外很有名,被誉为“东疆第一宝窟”,但是对于在这儿生活的村民来说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他们信仰伊斯兰教。

走近清真寺,鲜明的伊斯兰风格建筑

村中心是一座清真寺,四座尖尖的绿塔高高地耸立着,成为这里的地标建筑。村子里人不多,很多房子已经破旧不堪甚至废弃,这些废弃的房子,多少年后也是一处遗址。

山坡上是麻扎,山沟的一小块绿色点缀在一片土黄之中。

吐峪沟大峡谷是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是世界多种著名宗教历史文化的交汇地。今天,我们看见的吐峪沟千佛洞、吐峪沟霍加木麻扎便是有力的见证。已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吐峪沟麻扎村,是新疆现存的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距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至今还保存着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民俗风情,有“民俗活化石”之称。村落中古老的生土建筑,至今还闪烁着“黄粘土文化”的光芒;是今天海内外穆斯林敬仰神往的圣地,是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界学者歇足的驿站,是绘画摄影艺术家寄托梦想的家园。

眼前一片荒凉,在强烈的阳光下看得人提不起精神,昏昏沉沉的。 走到一座小水库边看见游客止步的牌子,原来吐峪沟千佛洞没有开放。顺路返回,迎面来了一群小巴郎,嬉闹着跑过。

古老宁静的维吾尔族村落吐峪沟位于火焰山大峡谷南出口沟谷中,它分布在绿塔耸立的清真大寺四周,约有二百余户人家

沟里一片绿色田地,种着蔬菜和葡萄。这是一个完整地保持了维吾尔传统的小村庄。在这里,人们继续用维吾尔语进行交际,过着自己信仰宗教生活,衣着、服饰全然是维吾尔特色。

羊在村子里散放着随便跑

这个村庄,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和民俗风情。人们常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走亲访友依然是古典的驴车代步。在这里生活的老人、青年、儿童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平静、自足、幸福的神情,给人以纯朴、悠闲、与世无争的美好印象。

在古老的村落中,一些建筑还遗留着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交相融合的印记。房屋建筑均是以黄粘土制坯建成的窑房,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一层的,也有两层以上的;有独立成房的,也有沿山势连成一片的。

吐峪沟民居黄粘土生土建筑,在吐鲁番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吐峪沟居民继承了两千年前用黄粘土建造房屋的传统习惯,其特点是经济实惠、冬暖夏凉、造型美观。

吐峪沟东西两岸山坡上现存的造型优美、鳞次栉比、绵延不断的古老民居,幸存年代最久的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无论是民宅还是佛窟,都是用黄粘土建造,至今还闪烁着独特的《黄粘土文化》的光芒。吐峪沟居民还用黄粘土修建避暑的地下窑洞。一般挖修的窑洞为四方形,也有长方型,深度一点五米至两米,坚硬的土质可以不盖顶,土质差的可以用木料草席盖顶。在没有电风扇空调的年代,地下窑洞是夏季避暑的好地方,古文献有《敲蒸挡暑,皆撬地以居,夜出做事》的记载。

走出村子,结束了与这座千年古村匆匆地邂逅。了解了吐峪沟的历史之后,印象里的吐峪沟更像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宁静淡泊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生与死的抉择,繁华与衰败的更迭交替。他懂得什么才是狂风烈日夺不走的,什么才是自己可以拥有并加以珍惜的。透过千年的历史风云,看穿了尘世,历久弥坚。

吐峪沟,明珠光芒照耀东西方

吐峪沟,明珠光芒照耀东西方

最近,全国文物考古界传出一件大事,再次让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吐鲁番鄯善县吐峪沟。

据《光明日报》 2018年2月22日报道:2017年11月到2018年1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吐鲁番学研究院共同开展的吐峪沟石窟寺第8次发掘中,有件珍贵纸质文物的出现,让所有在场的人员兴奋不已。这次的纸质文物竟然是由玄奘奉诏翻译的佛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首写的一段文字,让它的秘密真相大白。

玄奘奉诏译的这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使研究人员对佛经传播有了更多了解。佛经自传入中国后,多位高僧进行过翻译。而当时翻译佛经必须有译场,扬州、长安、凉州当时都设有译场。此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大乘佛教的佛经,对中国佛教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吐峪沟多次考古发掘可以看出,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还有个从中原传向西域的过程。玄奘奉诏翻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经由长安译场翻译后,传入凉州,再传入高昌地区,这条路线十分清晰,说明佛教西来东往的路径也是很清晰的。

短短两个半月的考古发掘,吐峪沟再次让人看到了它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占据的重要位置。这些佛经的发现,更清晰地表明,吐峪沟是佛教西来东往的重要节点。这也印证了吐鲁番地区是中西文化交流交往的重要节点。

吐峪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境内。佛教和伊斯兰教曾经都在这里兴盛。吐峪沟大峡谷,古称为丁谷。该区一直以险、峻、奇、幽而著称。它主要由峡谷风光、千佛洞、麻扎和古村落四部分组成。从胜金口沿火焰山南麓东行15公里,便到了吐峪沟千佛洞。这里共有94个洞窟,现存45个,沟东 21个,沟西24个。吐峪沟大峡谷是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是世界多种著名宗教历史文化的交汇地。已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吐峪沟麻扎村,是新疆现存的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已逾1700年历史,至今还保存着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民俗风情,有“民俗活化石”之称。村落中古老的生土建筑,至今还闪烁着“黄粘土文化”的光芒;是历史文化艺术界学者歇足的驿站,是绘画摄影艺术家寄托梦想的家园。

吐峪沟大峡北起312国道旁的苏贝希村(新疆三大古文化——遗址苏贝希文化遗址就坐落在大峡谷北沟口),南至古老的麻扎村口,全长8公里,平均宽度约1公里,大峡谷中有火焰山的最高峰,海拔831.7米。大峡谷从北向南把火焰山纵向切开,色彩分明的山体岩貌清晰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沿路步行就可以欣赏到神奇壮美的峡谷风光,其山峰之险、山体之奇、山岩之雄、山色之美、涧水之秀、珍果之甜,为世间其他峡谷所少有。

吐峪沟千佛洞位于峡谷中段,开凿于两晋十六国时代,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是1957年自治区首批公布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南北朝时期,吐峪沟石窟是高昌王国最高统治集团全力经营的佛教重地之一。到了唐代,吐峪沟大峡谷两岸的佛教洞窟有了进一步发展,凝聚在每个洞窟中的佛教壁画艺术,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据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代文献《西州图经》记载,当年的吐峪沟乃人间仙境。《西州图经》有如下描述:“在吐峪沟中有随山势展布的重重寺院,它们背依危峰,下临清溪,四周绿树掩映,佛寺、禅院密集,佛乐飘飘、烟火不断、游僧云集,人行沟谷深处,难见日月”。吐峪沟千佛洞开凿以来的1700多年中,先后历经了人为破坏和自然塌损两阶段。那些幸存下来的石窟壁画,至今仍向人们展示了古代文明的风采,吸引了当今世界各地研究佛教历史、佛教艺术的专家学者们的目光,是研究我国佛教文史、佛教美术史、古建筑史的历史依据和实物资料,具有无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新疆是世界四大文化交汇之地。她的美,在于阔大丰厚的地理环境、多样的生活方式、多元的民族和宗教。它的美在一言难尽。这里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沿平行于天山的丝绸古道,各方文化被行者带来,千百年来在这里生长、交替、融合,然后被下一拨儿行者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悠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希腊文化。这四个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的新疆地区''。

而最能体现四大文化、多元文化汇流交融的地方,就是吐鲁番。吐鲁番最能体现的地方,就是吐峪沟。本次玄奘奉诏译的发现就是再次有力的说明。

吐峪沟,明珠光芒照耀东西方!

编辑:尔西丁吾买尔

作者:镜中的我

审核:刘智元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781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