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玉台山石塔

玉台山石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阆中市保宁镇北的玉台山山腰,为覆钵式喇嘛塔。塔高8.6米,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刹三个部分。塔基为四方形,刻四瓣梅花形须弥座。塔身为上大下小长圆柱体,内刻一佛跏趺坐于莲台。上装塔刹,有石雕八力士举刹身。刹身为六方柱,各方有佛一座。塔顶为一焰纹状圆石。石塔雕刻精美,除局部风化外,基本保存完整。玉台山石塔无确凿建筑年代,根据其形制特征,推断为唐代所建。玉台山石塔的人物造型、装饰及塔身造型带有明显的唐代特征,是研究佛塔式石构建筑的重要资料。

玉台山石塔

20年前,一名英国建筑学家前往阆中考察,在石塔前观摩大半天,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这塔都是“斜”的。独特的视觉效果,引起文物界和建筑界的轰动。

保护范围:东、西各以塔基外延50米为界,南至石塔所在台地边沿,北至石塔北侧上层台地边沿。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东至滕王阁景区公路,南至石塔下层台地边沿外景区公路,西至石塔所在台地边沿,北至石塔上层台地内侧坡脚。

五台山最精致的石塔——龙泉寺普济和尚肉身塔

龙泉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南九龙岗山腰,原为杨家将家庙,寺旁有泉曰龙泉,寺由此而得名。龙泉寺始建于宋代,民国初期重建,现存影壁、台级、牌坊和三座院落。其中中院也叫塔院,龙泉寺三宝之一普济和尚肉身墓塔即位于中院祖师殿前。

普济和尚是清光绪年间(1875—1908) ,五台山的著名高僧。在他三十七年的僧涯中,修筑了大小寺院一十八座,功德昭著,身名显赫。民国元年(1912)六月望日,普济禅师圆寂。民国九年(1920),他的弟子于龙泉寺为其建造墓塔,以资纪念。

墓塔为清末民初五台山高僧普济所修,纯汉白玉建筑,造型和雕工均十分精美。塔坐落在雕有莲花的石砌束腰方台,四角有四位肌肉隆突,虎背熊腰的大力士托塔金刚,台基中间内槽坐佛小像110尊。墓塔底座为八角须弥座,塔身之上雕有八角楼檐。宝壶形塔肚设四龛,各刻一尊脸带微笑,面目慈祥的弥勒佛像,因普济生前自称弥勒转世,所以弟子遵其意愿雕刻此像,这座喇嘛式佛塔原安铜顶,现已不复存在,塔刹剩石制覆盘。塔腹上面这八角飞檐,配以斗拱,宛若伞盖,既荫被四佛,又美观大方。

塔前石质供桌

塔身弥勒佛像与《心经》

塔基雕刻与装饰

大力士托塔金刚

整座墓塔造型别致,布局严谨,雕工精细,美观大方,堪为五台山石塔中的经典之作。建筑通身洁白、气魄宏伟、建筑手法独特,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开阔、明朗的感觉,以其精湛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五台山绝景。

中国最早最完美个体石塔竟身首分离70年 塔身在台湾塔刹在山西!

有句话说,“五百年风景看北京,五千年风景看山西”,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的山西省拥有数量众多的文物古迹。创建于唐麟德二年(655年)的山西朔州崇福寺,是我国现存辽金三大佛寺之一。山门上方的匾额由金朝海陵王完颜亮于金天德二年(1150年)题写,一直悬挂至今。

崇福寺由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敕监造,共有五进院落,10座殿宇,规模宏大。修建于明成化年间的大雄宝殿左右分别为文殊堂和地藏堂,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佛寺惯例,如果东侧为文殊殿,西侧应是普贤殿;如果西侧为地藏殿,东侧应为观音殿,崇福寺的布局堪称极为罕见。

建于金皇统三年(1143年)的主殿弥陀殿,通高21米,是寺内最大的殿堂,也是辽金时期三大佛教建筑之一。殿宇的匾额、塑像、壁画、雕花门窗、脊饰琉璃均为金代原物,被誉为“金代五绝”,其构思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殿前五间格扇门的棂窗镂刻透心图案有三角纹、古钱纹、挑白球纹等多达15种,极富装饰效果,这些图案不仅是优秀的艺术佳作,而且据说是崇福寺独有,堪称现存古建筑实例之精品,对研究金代建筑装饰具有很高的价值。

大殿正中供奉着“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三尊佛像仪态雍容华贵,端庄恬静。佛像身后的背光绘有瑞花流云、以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伎乐飞天浮雕,其面积之硕大,画面之精美,均为全国之最。

大殿两侧的护法金刚身体前倾,摇摇欲坠,如果不谙古建筑力学,还真难找到塑像的支撑点在哪里。中国古代工匠巧妙利用金刚的腰带作为支撑,而手中的金刚杵却并不受力,其精妙的构思既合符力学原理,又不违背佛教造像规律,堪称难得的金代塑像精华。

崇福寺内还存有一件珍贵的北魏宝塔——曹天度千佛塔的塔顶。这座中国现存最早、最完美的个体石塔系宦官曹天度于北魏天安元年(466年)所造,塔高160厘米、重约200公斤,雕刻有大小佛像1357尊、狮子香炉以及莲花若干,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1937年9月,日军占领朔县后将千佛塔的塔座和塔身掠走。抗日战争胜利后,塔座和塔身被交还给我国,后被运往台湾,现存台北历史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如今北魏曹天度石塔身首已分离70余年不能璧合,实在是一件憾事。

农安五台山遗址出土陶器、玉石器、骨角器近200件

五台山遗址位于长春市农安县永安乡艾干吐村刘宝山屯西500米的五台山上,遗址东侧紧邻波罗湖。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现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遗址发掘现场

为了厘清五台山遗址各时期文化内涵以及与周邻考古学文化的关系,2017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长春博物馆联合组织了考古队对五台山遗址开展了主动性考古发掘。

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古发掘

长春博物馆馆长、长春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吴洪波介绍,为明确五台山遗址的性质及分布范围,2017年4月,考古队首先对波罗湖西岸台地进行了地表调查,调查共采集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50余件,陶器残片数百件,最终发现并确认五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地点,在松嫩平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保存较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遗址地表采集的遗物看,该遗址与农安县元宝沟遗址出土遗物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所区别。同时考古队还对发现的五处遗址地点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勘探,以确认遗址的范围和堆积情况。

灰坑中发现一具完好的羊骨

“我们在一处灰坑中发现一具完好的羊骨,应该是当时人们用来祭祀用的。”长春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五台山遗址考古发掘领队王学义介绍2017年6月至今,根据前期地表调查和考古勘探情况,考古队先后对五台山遗址的第一地点和第四地点进行正式考古发掘,目前已发现灰坑、墓葬及房址等各类遗迹30多处,均属新石器时代。其中第一地点揭露灰坑22个、房址6座、冲沟1条;第二个地点揭露灰坑2个,墓葬4座及1处房址。出土陶器、玉石器、骨角器近200件,陶器残片数以万计,收集动物骨骼上千件。

出土陶器、玉石器、骨角器近200件,陶器残片数以万计

根据出土遗物分析,五台山遗址为包含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两个时期遗存的大型聚落址,尤其是第一地点发现的六处新石器时代房址,为长春地区首次发现如此数量众多的新石器时代房址,所发现房址均为圆角方形半地穴式,房址门道朝向基本一致且排列有序,为探索伊通河流域乃至第二松花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聚落考古提供了新的可能,第四地点发现的三座墓葬是长春地区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为研究伊通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丧葬习俗提供了考古学材料支撑。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文学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副主任段天璟表示,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五台山遗址的发掘对于建立第二松花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和探索当地聚落形态和人居环境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对于研究嫩江流域和第二松花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全新的考古学材料。

吉网、吉刻APP记者 吕孟阳 摄影 李煦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2436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