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中国民族博物馆

中国民族博物馆,是国家为保护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而建立的国家级博物馆,是承担国家民族和文化工作重要任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其功能定位为民族文化遗产的收藏保护中心、民族文化资源的信息数据中心、民族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中心、民族文化的宣传教育中心、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基地、民族文化工作的人才培养基地、世界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交流和展示基地、相关社会工作的咨询服务机构。

中国民族博物馆致力于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与开发。抢救和征集了一大批民族文物;拍摄了一系列电视专题片及资料照片;多次在国内外举办各类文化展览;撰写、编辑出版了一批专业书籍和相关研究文章。

\

中国民族博物馆

由中国民族博物馆精心打造的以全面展示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为内容的“多彩中华”项目,是国家对外文化交流重点项目,曾多次走出国门,被誉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支奇葩,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

中国民族博物馆建立的以“整合资源,凝聚力量,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宗旨的“中国民族博物馆合作网”被国家文物局课题组称为当今我国博物馆发展中的一种崭新模式。目前全国已有19个省市区的40家民族类博物馆加入中国民族博物馆合作网。

\

中国民族博物馆在国内外聘任了一大批高层政要、知名人士、著名学者为顾问、特聘专家、客座研究员,为业务建设和事业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信息来源: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走进中国民族音乐博物馆,感受无锡2400年的民乐文化

中国民族音乐博物馆座落在无锡市梁溪区的运河公园内,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集陈列、收藏、研究、演艺等功能为一身,秉承了运河公园工业遗址与博物馆结合的原则,由以前的工厂仓库为原基。

博物馆入门大厅铺设了一条记述了音乐发展历史的小道,履着岁月的步伐拉开参观的序幕,想来那份崇敬感定当不可抑制。这座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三家联合建设的中国民族音乐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综合性民族音乐博物馆。

中国民族音乐博物馆的展览包括千古遗音、太湖美韵、民乐大家、国风千年、中国民族乐器展览等五大部分,从历史、人物、器物等多个角度系统展现了中国民间音乐的内涵。

第一板块“千古遗音”,分“鸿山礼乐”、“上古遗音”、“ 歌舞伎乐”、“勾栏倩影”五部分。展览以朝代为序,上启远古时代,下至唐宋元明清,用呈现音乐相关文物的方式,对中国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的音乐面貌予以呈现;

第二板块“太湖美韵”为近现代主要是无锡地方民乐的呈现;

第三板块“民乐大家”为无锡籍音乐家的介绍,如音乐史学家杨荫浏;民间音乐家华彦钧;近现代二胡艺术奠基人、民乐改革家刘天华;音乐考古学先驱刘复,以及谱写《歌唱祖国》的王莘等;

第四板块“国风千年”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中国音乐、戏曲有关内容的展呈,包括了昆曲、古琴艺术、侗族大歌、福建南音、西安鼓乐、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花儿九种音乐项目;

第五板块为中国民族乐器展览。

编钟、编句鑃、缶……感受100多件由鸿山遗址出土乐器带来的震撼,梦回远古,往稀葛天氏操牛尾投足以歌的画面静静流淌,依次走过“千古遗音”、“ 太湖美韵”、“ 民乐大家”等五大展厅,恍若穿越千年。据了解,整馆共陈列了从古至今171种462件乐器、包括大量文献资料,十分珍贵,堪称中国民乐展示之最。

无锡不愧是“中国民族音乐摇篮”,来这里可以陶冶情操,感受不一样的音乐,很中国很民族的音乐,很有味道和氛围。在民乐博物馆里真是大开眼界,很多没见过没听说过的乐器,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的民乐远远比想象中还要强大,不愧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推荐大家去看一下。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部分图文来源于爱吃鸡蛋的小卡门、春秋各半山边人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络授权,否则视为抄袭。

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 ,一座城六大家族的商业风云

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位于无锡传统概念的城中边缘,振新路北端,南面与国棉四厂为邻,东、西、北三面均临运河并以运河为界。作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无锡市区保存最完整的近代民族工业旧址。经过百余年风雨沧桑后,工厂原有厂房、大麦仓库、制粉车间及办公楼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建筑,仍十分坚固,外形保存较好。

走进博物馆大厅,一直能望到三楼,室内空间大气高挑,在那个年代绝对属于标志性建筑。馆内馆外放置着各种代表着民族工商业在那个年代的机器和物件,展示着中国民族工商业辉煌的历史。室内还有展板,详细介绍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起源、发展历史。

馆内分为二个展区:第一展区为场景复原区,以原茂新面粉厂的麦仓等建筑与设备为依托,保留并修复原有的生产设备及面粉加工工序流程,真实客观地反映民族工商业企业的原始风貌;第二展区为主题陈列区,该展区利用茂新面粉厂的制粉车间作为展示空间,以历史图片、文字资料等形式,反映中国以及无锡民族工商业发展的过程。

展区一层专门恢复“民国商贸一条街”,再现了锡城当年繁华的三凤桥、王兴记、惠山泥人、仁号炒货、亨得利钟表等“老字号”名店商铺,并以实景形式陈现,参观者置身于各具特色的老店铺中,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民国时代老无锡的别样风情将一览无余。

在所有展厅内,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表现历史是一个鲜明的特色。先进的照明、用实物材料进行生产和经商场面的重现、多媒体的演示、甚至用透明升降电梯在展厅内运行……让参观者可以在民族工商业的历史长河中自由穿梭。

在整个展线中还特别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放映厅,放映《百年辉煌 民族精英》纪录片,通过影像资料反映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历程,使参观者在这里既能了解工商文化,又能得到适当的休息。

说起我国的民族工商业代表,无锡的荣德生荣宗敬兄弟绝对是排得上号的,战乱年代里的“面粉大王”,新中国时期的“红色资本家”,他们依靠实业兴国护国,在历史长河中书写了传奇的一篇。

临河而建的厂房,当年更多的是地利和交通的考量;而如今已有新运河代替古运河发挥运输功能,这里保留下来的一砖一瓦连同古运河,一并成为了景点,定格在历史中。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部分图文来源于荒唐的Clamber、雨之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络授权,否则视为抄袭。

州民族博物馆举办2021年度“5.18国际博物馆日” 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系列活动

在5月18日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在孔雀湖广场举办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系列活动。

今年博物馆日活动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当天组织流动展览、知识宣讲、文物鉴定、非遗表演、法规宣传、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推出线上展览、网上直播等新的观众互动项目。通过图片、展板以及实物展示的形式,向州内外广大观众宣传了西双版纳州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结合实际,推出了“红色记忆展”展览。通过悬挂“518”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文博知识宣传,向市民发放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文化书签,宣传博物馆馆藏印章文化。

通过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博物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宣传手册、实地讲解及博物馆进社区等宣传方式,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加深公众对博物馆的了解与认同。

通过本次活动,增强了博物馆的亲和力,促进了博物馆与市民之间的相互了解,鼓励和动员更多公众走进博物馆,参与博物馆文化体验,从而充分发挥我馆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改善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文:胡腾月 图:胡腾月)

来源: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2434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