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七十二寨侗乡

侗乡七十二寨位于榕江县北部的“六里”(即乐里、往里、仁里、瑞里、保里和本里等六里),踞县城古州70公里,属雷公山腹地,踞州府凯里只有120公里。

七十二寨古朴的民风,多情的少女,精致的绣品,闪光的银饰,香甜的米酒,加上动听的歌声形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人间画卷。

走近七十二寨,恍惚走进了大自然,放眼望去,原始植被覆盖了侗家山寨,花桥、吊脚木楼隐隐约约掩映在竹林环抱之中,构成了特有的绿色的天然屏障。沿着青草铺就的山路来到寨门,你就会听到一阵热烈的鞭炮声,热情好客的侗家人已守着寨门唱起了“拦路歌”。姑娘们的“迎宾曲”会让你情不自禁地喝上两口她们亲手酿造的纯香糯米酒,吃上一块肥香肉和香腌鱼,然后在众人 “阿嗬”的欢笑声中,侗妹会牵着你的手搂着你的腰拥进吊脚木楼。

七十二寨侗乡

“悬窗恋歌”,浪漫至极的人间爱情表达方式。远古至今,侗乡七十二寨男女青年就是通过窗上恋歌的方式来完成美好姻缘。本次活动,七十二寨男女青年将悬窗恋歌公开化,让您背妹下窗的真实体验和感受。

美女,是古往今来人们梦寐以求的人才资源。侗乡七十二寨是盛产美女的宝地,这里的女性风情万种,秀色可餐。参加本次活动的,是少数而一般的演员,更令人心动的美女还在家乡迎候着您,只要您到侗乡七十二寨体验一回就完全知晓,不必在此费嘴多舌。

来吧远方的朋友,多情而美丽的侗乡七十二寨姑娘手捧着她亲手酿造的糯米酒在村头路口等着你。

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三宝千户侗寨宰荡侗族大歌景区都榕景区龙塘奇观景区朗洞苗寨景区十里百瀑布景区


七十二侗寨攻略 十八侗寨在哪里

1. 十八侗寨在哪里

肇兴古镇要买门票的。

门票,通常是由商业活动的主办方或者旅游景点的管理方负责发行制作、销售并监管使用的一种有价票证。

肇兴古镇为贵州省肇兴乡人民政府驻地,距黎平县城南72公里,座落在群山环抱的山间坝子之中。共有五座,分布在仁、义、礼、智、信五个自然寨,以族姓修建。肇兴侗寨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800余户,4000多人,号称“黎平第一侗寨”。

2. 侗族四十八寨

沅水别称芷江,故名。1986年9月22日,芷江改称芷江侗族自治县,其中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 4%,是湖南省主要的侗族聚居地之一。

沅水别称芷江,故名。1986年9月22日,芷江改称芷江侗族自治县,其中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 4%,是湖南省主要的侗族聚居地之一。

3. 七十二侗寨在哪里

01

乌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的乌镇,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身处乌镇,漫游历史。

02

凤凰古镇

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的凤凰镇,不仅把当地的民族风情保留的完整,内部景点丰富有趣,众多美食也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03

黄姚镇

黄姚镇内有“六多”,山水岩洞多、亭台楼阁多、寺观庙祠多、祠堂多、古树多、楹联匾额多。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构成古镇独特的风景。

04

西塘

“白墙灰瓦雨如烟,古意石桥月半弯。”西塘的美,美在小桥流水,美在粉墙青瓦。当然最美的还是能在这里邂逅一位江南姑娘。

05

周庄

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是中国水乡文化和吴地方文化的瑰宝。八景八食道不完周庄深情。走在桥上,闻着万三蹄和万三糕传来的香气,听着小贩们的叫卖。幸福的定义就是这样简单。

06

大圩古镇

石板路,青瓦屋,漓江水,古人桥。明清时,大圩已是南北商贾云集之地,繁华热闹。现如今这座小镇明显慢了下来,让过往的游客纷纷想把身心都留在这里。

07

赤坎古镇

一座具有浓郁岭南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六十多年的风雨,吹不散的是当年的豪迈华丽。精致古朴的小洋楼让赤坎古镇在一众古镇中脱颖而出,中西结合,美轮美奂。

08

束河古镇

束河镇作为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依山傍水,面临田园阡陌;北瞰玉龙,东南瞻象山。要问什么时候来这旅游是最佳季节?只能说一年四季。

09

扬美古镇

临近扬美,立刻感受到一种中国画水墨丹青的雅致和清丽,明朝著名的旅游家徐霞客曾赞誉杨美沿江风光:“自南宁来,过右江(入左江),岸山始露石,至杨美江,石始奇......余谓阳朔山峭濒江,无此岸之石,建溪水激石,无此石奇”。除了小桥流水这些古镇必备,杨美镇也是许多电影的青睐之地。走在石板路上,拍自己的人生影片。

10

丹巴县

深藏于横断山脉中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壮丽迷人的风光、无限神秘的美人山谷、恬静如诗的乡土民居、独具一格的古石碉楼、多姿多彩的风情,惊现出丹巴的神奇和美丽。

4. 苗族十八寨在哪里

不收门票,免费开放。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芦荻村楼梯寨是苗族、布衣族聚居的地方,现已成为省内外游客休闲、游玩、渡假的好去处。到了楼梯寨门口,映入眼帘的三个大字“楼梯寨”显示了景点的位置,也展示出了此地的历史。这是一个拥有400多年文化的古村落,和其他村落有区别的是这里曾经居住过一个贵州大诗人吴中蕃。

楼梯寨内充分利用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建设经典民族文化建筑,文化长廊、大众舞台、观赏溶洞、小桥流水、步步高健身梯等已打造为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

5. 侗寨在什么地方

黔东南,全称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下辖16个县市,州府凯里市。境内居住着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33个民族。黔东南总面积30282.34平方公里,东西相距220公里,南北跨度240公里。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迭峰,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境内著名的景区有西江苗寨、镇远古城,肇兴侗寨等等。

6. 侗族七十二寨

侗年是侗族感谢祖先保佑的传统节日,也是侗族家人团圆、庆贺丰收的节日,同时又是侗族文化大展示的节日,主要分布在榕江西北片区的乐里七十二寨、寨蒿四十八寨等侗族地区。

侗年定于每年农历11月初一,全州公民放假一天。

7. 十八寨在什么地方

三川,就是打山海关往北,头一川叫金岭川;第二川叫银岭川;最末一个叫野马川,这就是三川。

六国在各本书里说的都不同,在咱们这部书里,六国都是北方的番邦,头一个是六国盟国的总头领,契丹大辽国;排在第二位的就是渤海流沙国;排在第三的是口北沙陀国,就是《五代残唐》里晋王李克用的老家;后边是辽东森罗国和辽西鲜卑国,最后是三江黑水国——这叫六国。

8. 七十二寨侗乡

侗族的节日习俗

春节

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但各地的过节方式不一样。在北部侗乡的新晃、芷江、玉屏、锦屏一带侗族过春节与当地汉族差不多。南部地区凡建有萨坛的村寨,新年初一或初二,先要到萨坛祭祀祖母神。通道侗族除夕之夜守岁进,全家围在火塘边吃粥,叫年羹饭。

等到鸡叫头遍,男人放12个大炮竹,以求一年顺当大吉。妇女们则去挑新年水,用以煮年茶。他们不兴拜年,初一初二不串门,初三请客吃油茶,初四请吃饭。宣恩侗族一天过两次年,称过重年,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敲年锣,敲得越响亮越好。

侗年

根据侗历来确定的新年。一般为农历十月底或十一月初。现大部分侗族均不过此年。仅有部分地方仍过侗年。这些地方每年过两种年。称侗年为小年。春节为大年。榕江七十二寨一带的侗寨于农历十一月初过侗年。十月将屋前屋后打扫干净,杀猪宰牛,舂糍粑,准备过年。从十一月初一到初五举行大规模的踩歌堂、跳芦笙和斗牛活动。有的地方把姓氏节也称为过侗年,各个姓氏节日期不一。但一般为农历的十一月。

大雾梁歌节

也称大戊梁歌会。每年立夏前18天,湘黔桂三省(区)边境的侗族,还有苗族瑶族等青年云集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大雾梁上,举行一年一度的歌会,参加人数少则数千,多者上万人。这个歌会是由纪念一对饮恨惨死的恋人而兴起的。

花炮节

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

俗传,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人财两旺,幸福安康。因此抢花炮时个个奋勇,人人争先,志在必得花炮,为本村争光。抢花炮的时间不限,谁能把花炮先交到指挥台,就算优胜。抢花炮比赛结束,便开始了各种游艺活动。芦笙队在芦笙场上赛芦笙;老人在树下斗画眉,拉家常;年轻姑娘和小伙子则趁此良机,对歌谈情。侗家山寨,到处洋溢欢乐的节日气氛。

深度寻访茶树王之乡丨南糯山十二寨之石头老寨

新寨出来,当然要去老寨了。

石头老寨和石头新寨的距离不太远,从姑娘寨出来有个三岔口,一条往石头新寨,一条往半坡老寨去看茶树王,中间一条就是去往石头老寨啦。

南糯山第五寨:石头老寨

现在石头寨的寨址曾经是多衣寨的寨址。以前的石头寨称“老寨”(Puq Cyuq pu),指的就是多衣寨的“Puq Cyuq”。石头寨是大约225年前,从姑娘寨迁出建的寨。

石头老寨迁寨详情

从石头寨分出去建寨的有石头新寨(Lov ganq pu xeeq)、向阳寨(BaV ja pu)、出戈(Qu Gao)一队、南达村(Na dal pu )、捌妈村(Bavq Ma Pu)。

1967年12月13日,师帕(Si Pal)、朗波(Lanq Bovl)带领半坡新寨的13户人家计63人又一次搬迁。取寨名为鱼塘寨。1968年2月18日,有9户46人从石头寨搬迁至鱼塘寨附近,取寨名为向阳寨。后来,两寨合并成一寨,用“向阳寨”名。

出戈一队于1985年从石头寨分出建寨,其原因是要开发热带作物,种植橡胶。在坟山安葬的第一个人为勒胜的女孩,未成年,在景洪殡仪馆火化后安葬骨灰的,为南糯山村寨第一个火化后安葬骨灰者。

南达(Naq dal pu )村于2001年12月从石头寨搬迁出去,时有15户50人。嘴妈是包罗(Bao lov),2007年12月23日,香路(Xan lul)去世,是南达村第一个去世的人,所有丧葬费用由南达村支出。

捌玛村18户65人于2005年2月从石头寨分出建寨,其直接原因是石头寨的部分农户接到了国土资源部门的地质灾害预警通知,不能在原居住地继续居住。

石头老寨的龙巴门,显然是经过改良的钢架结构,和新寨相比,显得不土不洋

石头老寨的茶树,和新寨的差不多,也是生长在烂石堆中的岩茶,滋味口感在南糯山诸寨中名列前茅,值得一提的是,南糯山最有名的拔玛茶,品质最好的茶地,便是石头老寨分出去的拔玛村。

石头老寨的土质,也是和石头新寨相近,岩石混杂风化后的土壤砂份增加,颜色是更红一些。也许就是这种茶石共生环境的下特殊土质,造就了岩茶那种岩骨花香的岩韵,也造就了石头老寨古树茶卓尔不凡的品质。

和石头新寨相比,对于石头老寨,要了解的东西,除了石头和岩茶,更重要的是,这里曾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南糯山茶厂。

南糯山制茶厂

南糯山制茶厂(当地群众称南糯山一厂)于民国29年(1938年4月)建成投产,隶属思普区茶业试验场(1942年改称思普企业局),厂长白孟愚。

当年白孟愚从印度引进机器,并从沪、杭选聘10余名高级茶师,机制红、绿茶,年加工茶叶约1200市担。产品畅销东南亚地区。

民国37年停办。1951年由云南省农林厅佛海茶叶试验场接管,1953年移交佛海茶厂(勐海茶厂前身)。

南糯山茶厂的遗址,位于现在的石头老寨

坐轮椅的这位老人,叫杨开当,80年代曾经任南糯山茶厂的厂长。最后一张照片这两位,一位的父亲和另一位的爷爷是兄弟,当年白孟愚在南糯山建厂时,兄弟二人仗义借地,一人一半将石头寨的土地献出,无偿给白使用。

杨开当老人向我们讲诉当年南糯山茶厂的往事

顺便提一下,南糯山还有一个二厂。

南糯山二厂

南糯山二厂始建于1938年4月,前身是民国时期的“思普垦植场”。1951年,“思普垦殖场”在南糯山移交给云南省农林厅工作队,正式成立“云南省农林厅佛海茶叶试验场”,即是现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前身。

南糯山二厂,位于向阳寨往老公路走过去两公里半的地方,二厂直接成立了一个小组,叫二厂小组,是从姑娘寨分出去的那部分。

文:刀哥

图:王磊

资料提供:勐海今逸堂茶业有限公司

关注新茶媒,为你详尽解读南糯山十二寨:

深度寻访茶树王之乡丨南糯山向阳寨

深度寻访茶树王之乡丨南糯山十二寨之半坡新寨

深度寻访茶树王之乡丨南糯山十二寨之姑娘寨

深度寻访茶树王之乡丨南糯山十二寨之石头新寨

曾经的温州城,五潭七门九山十八溪二十八井三十六坊七十二巷四百二十座桥……

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将浙江省温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温州成为第13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批复称,同意将温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温州市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历史街区特色鲜明,传统风貌保持完好,保存有独特的“山水斗城”格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提起温州城,或许得先提一下郭璞,东晋太宁元年(公元323年),永嘉郡建城,恰巧郭璞客寓于瓯,故请他“为卜郡城。”(清光绪《永嘉县志》,郭璞建城这段史实尚有争议)。这位颇通五行阴阳堪舆之术的大家根据当地的地貌,取“依江、负山、通水”之则,规划出“东庙、西居、南市、北埠”的格局。相传建城时,有白鹿衔杏花穿越,故温州号“白鹿城”,至今它的一个城区还叫“鹿城”。

九山 九斗城

相传郭璞当时登上温州“西郭山”,观看地形,看到九山环列, 好象北斗星座一样,依山控海,形势险要。是建造郡城的好地方。其中华盖、松台,海坛,西郭四山象北斗的“斗城魁”,积谷,冀吉、仁王三山象“斗构”黄土,灵官二山则是辅弼。因此他建议跨山筑城,可长保安逸,因名城为“斗城”。

七城门

古城温州原来有七大城门:道镇海门、瑞安门、永宁门、来福门、迎恩门、永清门、望江门等七大城门。后来还有增加其他城门。

永清门位于温州城北偏西,面对瓯江,以永嘉、乐清首尾二字取名。又因江心南码头之道曾称麻行僧街,故又名“麻行门”。明时门外有憩节亭,对江心孤屿,郡守于此迎送。

望江门位于温州城正北。旧名望京门,又称拱辰门。唐时有双门,犹称双门。在五代钱氏吴越国治温时,拆除拱辰门的双城门,只存其一。

迎恩门位于温州城西北,旧名广化门,俗称西郭门,清末又称大西门。传南宋高宗皇帝赵构从此城门出入时,百姓们便跪地迎候请恩,故而得名。

镇海门坐落在古城东隅,位于海坛山和华盖山相接处,初名宜春门,又习称东门。因城门用石质材料筑成,邑人俗称“石窟门”。城门外就是现在的涨桥头。

来福门位于温州城西南角,在松台山麓,旧名集云门,明以前叫三角门。民间俗称山脚门,讹为生姜门。历史上,此城门一直为西南郊菜农的通道和城内出殡的必经之门。温州有俗语“担进菜咸,担出棺材”。

永宁门位于温州城南,瑞安门(俗称大南门)之西,因唐高祖武德五年(622)时温州曾称永宁县而得名。由于此门较之大南门要小,故习称小南门。上世纪80年代,永宁门水门这里有码头可坐船到瑞安,是水上运输的集散地,十分繁荣。

瑞安门位于温州城南侧,因温州在宋咸淳元年(1265)时曾称瑞安府,故名。又因此城门位于古城池南,习称“大南门”。以前众多手工业者、商贩和农民带着外埠的货物、土产和家庭手工艺品在这里交易。

二十八宿井

东晋时期,相传郭璞在建城的同时就在城区范围内筑造了二十八口井,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十八宿井”。古人凿这二十八宿井的意图是对应着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并按照天上星宿的相应位子,在城旁选择地形,依山筑造水井,以求“天长地久,水源不断”之好兆头。

铁栏井、县前头古井、解 井、双墙井、简讼井、天宁寺古井、永宁坊井、八角井、海坛山山下井、三牌坊古井、桂 井、屯前街古井、三港殿古井、华盖山炼丹井、奎壁井、八轮井、天宿井、仙人井、义井、金沙井、府署古井、道署古井、郭公山下岩石井、白鹿庵古井、积谷山下冽井、应仙井、施水寮古井。

五 潭

据相传,古人郭璞在温州城内凿二十八井以象列宿,接着根据五行思想,因地制宜、顺地形地势于城内设五水:东为伏龟潭(碧波潭),南为雁池(今乘凉桥),西为浣纱潭(即今九山落霞潭),北为潦波潭,中为冰壶潭。潭与河通,注入瓯江,即使遇连绵大雨,也不至于水满为患。这五湖在温州城的布局里就如同人体的心肝脾肺肾,成为温州古城的生命源泉。有调蓄洪水、排洪排涝、调节气候的作用。

九山十八溪

温州素称“九山十八溪”。上文以及提及,九山分为华盖、海坛 郭公、松台、积谷、黄土、巽吉、仁王、灵官九座小山,相互 环列,形似北斗,人称“鹿城九山”或“九斗山”。“十八溪”并没有明确的说法,具体指那些水流,已经少有人提及。大意说温州城内有很多河流,比如信河(现在已经是信河街)、现存的九山河等等,从下面这张老地图其实可以看到,温州的河流实在太多了,横横竖竖都是河流。

明《弘治温州府志》云:“一坊一渠,舟楫必达。居者有澡洁之利,行者无负载之劳。”展现了当时城内一街一河、一巷一小河的布局和风貌。据悉,当时店铺都在街的一侧,临河的一侧住家。住家的前门是小路,后门临小河。并设有石级,就是乘船上下的码头,又可以临河洗涤衣物。

把温州称之为典型的江南水乡,东方威尼斯,真不为过。可惜这些河流都被填了。

四百二十座桥

因为河多,所以桥也特别多。据《永嘉县志》记载,市区共有桥梁四百二十座,仅信河街上就有七十二座。不难想象当时那宛如威尼斯般的美景。只是后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需要,河被填了,桥的踪影也渐渐模糊,现在我们也仅仅能从部分地名中知晓:哦,原来这本是桥。这样的名字还挺多的,比如沧桥、双莲桥、四顾桥、八字桥、浦桥、卖麻桥、窦妇桥、瞒鼓桥、矮凳桥、万里桥等。

旧时有人把将军桥、洗马桥、水心桥、金丝桥、鲤鱼桥、道前桥、渔丰桥、打锣桥、窦妇桥和南蝉桥串编成一首打油诗:“将军洗马过水心,金丝鲤鱼跳龙门,道前渔丰打锣桥,窦妇面前问南蝉。”颇有几分情趣。

温州的桥还可以用数字趣联:第一第一桥,第二第二桥,第三三板桥,第四四顾桥,第五五马街,第六六峰桥,第七七佛桥,第八八字桥,第九九山桥。温州的桥名还有以官职命名的,如状元桥、御史桥、榜眼桥、将军桥等;有以人名为名的,如中山桥、高公桥、三郎桥、窦妇桥等;有以商业或手工业命名的,如卖鸭桥、卖麻桥、瞒鼓桥等;有以吃食为名的,如芝麻桥、糖糕桥等;亦有取吉祥意的,如广利桥、万利桥、旺增桥等;其他则长的有万里桥,高的有大高桥,矮的有矮凳桥,热的有火炉桥,冷的有冰壶桥,还有如清明桥、飞霞桥、乘凉桥、雪花桥等。这些桥名都能演绎出动人的小城故事,反映出小城的民俗风情,而且无论这些典故或风俗,亦充满了诗情画意,并从这些桥的名中可以看出温州人既重义理亦重利益的实惠主义思想特征。

三十六坊

素有“东瓯名镇”之称的温州鹿城,是具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城。相传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著名舆地学家郭璞,采取依江、负山、通水的原则进行选址营造,设计了东庙、南市、西居和北埠的城池布局,以致引成“门前流水、户限系船、花柳饰岸,荷渠飘香”的江南水城特色。北宋时期,随着温州农、商及手工业的日趋发展,城内的居地开始形成和建立了市坊制。绍圣二年(公元1095),温州太守杨蟠在他任职期间,根据坊巷所在的方位、走向以及地理环境划定为三十六坊巷并予以命名,使其排置均齐、架缔坚密、名立义从,各有悠趣,这就是温州历史上的北宋三十六坊制。

时过境迁,杨蟠所定的三十六坊巷已因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名更地异,除墨池坊、康乐坊、扬名坊外,其余都面目全非。

1、儒英坊-县学前

2、容成坊-县前头东段

3、五马坊-五马街

4、梯云坊-大高桥下

5、双桂坊-纱帽河

6、儒志坊-府学巷

7、谢池坊-谢池坊

8、孝睦坊-第一桥

9、荣亲坊-晏公殿巷

10、雁池坊-乘凉桥(拆迁貌改)

11、棠阴坊-仓桥街

12、德政坊-县后巷

13、招贤坊-招贤巷

14、墨池坊-墨池坊

15、康乐坊-康乐坊

16、甘泉坊-蝉街

17、遗爱坊-岑山寺巷

18、从善坊-庆年坊

19、扬名坊-扬名巷

20、昼锦坊-珠冠巷

21、孝廉坊-黄府巷

22、百里坊-百里东路

23、竹马坊-童子殿巷

24、简讼坊-大、小简巷(拆迁为路)

25、问政坊-七枫巷

26、平市坊-万岁里

27、棣华坊-三官殿巷

28、世美坊-世美巷(拆迁为路)

29、袭庆坊-樊宅巷一带(拆迁貌改)

30、崇仁坊-百里西路油车巷一带

31、绣衣坊-西门大街一带

32、噀洒坊-麻行一带(具体位置未明)

33、宝珠坊-朔门殿边巷一带(具体位置未明)

34、井莲坊-朔门一带(具体位置未明)

35、遗忠坊(具体位置未明)

36、荣仁坊(具体位置未明)

(图文转载自网络或《温州老照片》)

来源:温州书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2402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