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南海龙王别院

南海龙王别院:为了从道家文化体系发掘南海龙王信仰的文化蕴涵,表现南海龙王广利天下、福泽黎民的主旨,大小洞天旅游区内修建有南海龙王别院,别院位于鳌山腹地,正对南海。

南海龙王别院

院内供奉1.9米的南海龙王原身像,“头顶王冠生龙角,赤发长髯,浓眉睿目,双耳垂肩,虎鼻朱唇,龙须横出,慈祥威严,身穿龙鳞金甲,肩披龙纹披风,手扶镇海宝剑,足践双蛇,迎风伟坐于海心浪涛之颠”,以护卫国土,威镇海疆,燮理阴阳,润济万物,兴云布雨广利天下。

地址:

三亚市崖城镇大小洞天景区(三亚市以西40公里处)内

电话:

0898-88830188

开放时间:

7:00开园,出园时间不限,18:30停止入园。

门票

无需门票。包含于大小洞天景区门票内。

旅游时节

冬季,这时的三亚气候舒适,是个避寒的好去处。没有了夏季的炎热,也避开了台风季节,冬季是最适合的旅游季节。

交通指南

旅游专线

乘坐亚龙湾至大小洞天景区的旅游专线,在【大小洞天景区】站下车。

公交

乘坐25路在【大小洞天】站下车即可抵达。

契丹贵族墓主疑似《天龙八部》萧峰原型南院大王

沈阳康平契丹贵族墓群憾失考古“十大发现”

东北新闻网 2018-04-11

中国考古界“奥斯卡”评选昨日揭晓 康平辽代契丹贵族墓群憾失“十大”

康平辽代契丹贵族墓群墓主所戴黄金面具、所穿银丝网络国内罕见

有专家推测墓主为《天龙八部》里萧峰的原型南院大王

张家窑长白山遗址全景航拍。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昨日,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我省康平辽代契丹贵族墓群虽未最终上榜“十大”,但入围候选名单。墓主的身份目前尚未揭开,有人提出墓群可能是辽国南院大王家族墓。

契丹族曾经驰骋于中国北方草原,在唐代末年建立起辉煌一时的大辽国,于元朝之后逐渐销声匿迹。在金庸小说中萧峰助耶律洪基平息叛乱后受封为南院大王,让我们对于契丹族有了生动的了解。

墓群中发现一座未经盗掘的大型辽代砖室墓,出土大量精美的文物,包括国内罕见的金面具和银丝网络,并在辽墓中首次出土了白釉黑、褐彩梅瓶。

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分别是: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山东章丘焦家遗址、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吉林安图宝马城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

康平辽代契丹贵族墓群于盗墓者手下抢救性发掘

墓群位于沈阳市康平县沙金台乡张家窑林场西部的长白山区域,它的发掘始于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抢救性发掘一座被盗石室墓。

2015年12月7日,当地农民发现一伙盗墓贼正准备盗这座墓,报警后警方控制现场,保护了这座辽墓。与此同时,沈阳市考古研究所马上介入。

考古界一般冬季入九便不再现场考古作业,但这次在三九天考古人员工作了一个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由于墓主身上穿的银丝网络太珍贵了,考古人员根本不敢直接用工具取,便先送到博物馆专业实验室进行。

契丹民族发源于内蒙古东部西辽河上游。唐末崛起于北方草原,由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创立契丹国。947年,耶律德光统一中国北方,改国号为辽。1125年,辽国为金所灭。辽王朝一度国势强盛,地域宽广,曾纵横驰聘欧亚草原,雄踞北方二百余年,与北宋、西夏王朝鼎足而立、三分而治。有辽一代创造出辉煌繁盛的草原文明,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史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推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发展进程。

墓主穿银丝网络戴金面具 推测为契丹贵族

该墓为一座近方形石筑券顶单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主人的葬具为木棺,骨殖上着银丝网络,头北脚南,头部戴银鎏金面具。在当时,身穿银丝网络、头戴银鎏金面具的墓葬在沈阳还是首次发现。

随葬品多出土于墓室及甬道内,有银质马鞍桥、绿釉鸡冠壶、白瓷碗、篦齿纹陶壶、磨石、铁剑、铁灯、铜鎏金马具及铁马镫等。墓室西北角还发现羊头骨一具。

墓主的随葬品中还有一件银蹀躞(dixi)带。什么叫蹀躞带呢?蹀躞带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由胡人骑士传入内地的。最初的装饰部位主要在腹前正中腰带两端的连接处,重点是带钩,既有玉质带钩也有铜质带钩。盛唐时期,从皇室宫廷到普通达官显贵,均以配用玉带为荣,从玉带的底色还能将其官阶体现出来。最高等级的玉带底色为紫色,整条玉带由十三块组成。而在每块玉带板的下方带有能挂载小物品的小勾的玉带便被称呼为“蹀躞带”。蹀躞带除实用、装饰之外,在官服中代表不同的等级,三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用玉带,是最高等级。蹀躞带上装饰的质料和数目的多少表示用者身份的高低,一至二品用金銙,三至六品用犀角銙,七至九品用银銙。

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品情况推测,该墓年代为辽代早期,墓主身份为契丹贵族。

此次发掘价值大于张家窑林场其他墓葬

张家窑辽墓群是1980年春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墓群位于康平县张家窑林场境内,距康平县城约50公里。当时各墓可见1.5米的封土堆,上覆盖褐红色的碎石片,有的墓顶已经塌陷。到现场的考古人员对其中一座进行了清理,编号为一号墓。

1993年5月,沙金台乡文化站曾报告张家窑辽墓群被盗,考古人员发现被盗的墓葬墓顶早已坍塌,盗墓者从东侧挖掘,已经挖到墓壁。但墓室内还没有搅乱,为防止墓群再次被盗,考古人员对墓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在对之前张家窑墓群的考古中,发现有残碎的少量人骨,还有铜镜、铜镯、鎏金铜环、瓷碗、铁器等,还有夫妇合葬墓,随葬器物与辽宁地区发现的契丹墓无大差异。其中一座墓出土的绿釉扁身单孔鸡冠壶也是辽代早期墓中常见的器物,最能反映契丹民族的习俗和特点。

此次被盗石室墓的发掘,价值要大于张家窑林场其他墓葬。

申请主动性考古发掘 去年取得重大考古发现

为此,沈阳市考古所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了“康平县张家窑林场辽墓群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获批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项目开展时间为2016年至2017年。

2016年,考古工作重点是柳条通墓葬区,勘探面积27000平方米,发掘面积360平方米,共计发掘墓葬6座,均为单室石室墓。墓葬均被盗掘,仅出土铜铁器、陶瓷器等随葬品14件。

2017年4月至11月,对该墓群进行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考古发现。共清理辽代大型砖室墓和中小型石室墓9座,发现1座结构完整、未经盗掘的大型辽代砖室墓,3座墓葬随葬品组合完整,总计出土随葬品500余件,并且发现有金和银鎏金面具、银丝网络、镂空金冠、木制棺椁等高等级葬具。

出土的黄金面具、完整银丝网络属国内罕见

墓群可分为三个墓葬区,以I区规模较大、等级较高、发现最为重要。I区共计发现6座墓葬,方向均东南向。三座大型砖室墓均由阶梯墓道、墓门、甬道、东西耳室和主室等部分组成,墓室平面形状有方形、圆形、八角形等,主室的直径(边长)均在4-4.5米左右,耳室的直径(边长)在1-1.5米左右。

出土了高等级契丹贵族的敛葬用具,金和银鎏金面具各1个,银丝网络3套,镂空金冠1个。墓葬均为单人葬,仰身直肢,头部向东。

此次出土的完整银丝网络和纯金面具在国内是十分罕见的,以往仅在陈国公主墓出土过。1986年出土的辽代第五世皇帝辽景宗耶律贤的孙女陈国公主墓,公主就戴着黄金面具,身穿银丝网络。

银丝网络穿于内衣之上,之外再穿外衣、束腰带、戴面具、套银靴、佩首饰等。具有防止形体散乱的功用。这种风俗与契丹人意识中的祖灵崇拜和灵魂观念相联系,是契丹人相信“形不散则神不离”的结果。同时,也是受汉人传统礼制影响而形成,与中原汉墓中的“金缕玉衣”相似。

陈国公主的银丝网络全长168厘米,用直径0.05~0.07厘米的细银丝编制,由头网、臂网、手网、胸背网、腹网、腿网、足网7个部分组成。网孔呈六边形,纵横相连。

而此考古发掘也出土了银丝网络和纯金面具,可以推测墓主的身份十分高贵,这也让我们对于墓主身份谜团的解开更多了一丝期待。

两件白釉黑、褐彩梅瓶均为孤品

首次于辽墓出土

康平辽代契丹贵族墓群的时代范围大致在10世纪中期至11世纪中期,在墓葬形制、葬具、葬俗以及墓地排列等方面体现出了较以往不同的新特点,出土了一批珍稀精美的高等级随葬品,特别是两件白釉黑、褐彩梅瓶,为辽墓中首次出土。

白釉黑彩梅瓶瓶体上用黑彩绘制图案。图案共有五只动物,分别为一只梅花鹿、一只羊、两条狗和一只兔子,动物大小按照真实比例描绘,鹿、羊、狗体积较大的四只动物均匀分布在梅瓶的四个面,两只狗位置相对,中间有鹿和羊相隔,形成狗逐鹿和狗撵羊的场景。

兔子位于梅花鹿的下方,五只动物均呈奔跑状,奔跑方向一致,绘画手法写实生动,在动物上方和下方还绘有草叶纹图案,以象征草原。整体图案构成一幅草原上猎狗狩猎的场景,画面饱满,造型传神,有专家称之为“秋山图”。

据专家初步鉴定,该器物上的图案为国内首次发现,堪称孤品,其价值不可估量。

此外,墓葬出土的玻璃器为研究辽代草原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线索。该墓群的发现对于辽代物质文化和契丹贵族墓葬制度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于辽代墓葬的考古和科研工作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白釉黑褐彩梅瓶图案

体现辽帝“捺钵”习俗

白釉黑彩梅瓶瓶体上用黑彩绘制图案。图案共有五只动物,分别为一只梅花鹿、一只羊、两条狗和一只兔子,整体图案构成一幅草原上猎狗狩猎的场景,而这也充分体现了契丹帝王“捺钵”的活动习俗。“捺钵”是契丹语的译音,契丹语词,意为辽帝的行营。自辽代以来,“捺钵”一词由行宫、行营、行帐的本义被引申来指称帝王的四季渔猎活动。

辽帝保持着先人在游牧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居处无常,四时转徙。因此,皇帝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又称四时捺钵。辽代不同时期四时捺钵的地区也有所变化和不同。

大体而言,春捺钵设在便于放鹰捕杀天鹅、野鸭、大雁和凿冰钩鱼的场所,最远到混同江(今第二松花江)和延芳淀(在今北京东南)。夏捺钵设在避暑胜地,通常离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或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境)不过三百里。秋捺钵设在便于猎鹿、熊和虎的场所,离上京或中京也不很远。冬捺钵设在风寒较不严酷而又便于射猎的场所,通常在上京以南至中京周围。辽帝在四时捺钵驻留的时间长短不等,每处长则两月左右,短则不满一月。

凡捺钵,所有契丹大小内外臣僚以及汉人宣徽院所属官员都必从行。汉人枢密院、中书省等南面臣僚则只有一二人相从,其余宰相以下在京都居守处理公务。高级官吏的除拜,中书省以堂帖权差,等待皇帝主持的北南臣僚会议最后批准,然后出给诰敕。这种会议,每年在五月纳凉和住冬时节举行。捺钵的禁卫法制十分森严,毡车为营,硬寨为宫,贵戚为侍卫,着帐户为近侍,武臣为宿卫,亲军为禁卫,百官轮番为宿直,以警卫皇帝的安全。

清理后的金面具。康平县文体局供图

青瓷花瓣碗。康平县文体局供图

玛瑙猪形器,为某带把手器物的饰件,器身为黄色,有三处凸起带有红色俏色,十分精美。康平县文体局供图

金属器——银制的“禽兽萄葡镜”,做工精巧,古朴大方。康平县文体局供图

墓门打开时的原始场景,这是东耳室里的随葬品。康平县文体局供图

墓道内半圆形额墙。康平县文体局供图

焦点问答

解密康平辽代契丹贵族墓群

该墓群缘何入围2017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结构完整、国内罕见金属面具等等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专家介绍,现康平辽代契丹贵族墓群的考古发掘,发现了结构完整、未经盗掘的大型辽代砖室墓,墓群的时代也囊括了辽代的早中晚三个时期,并且在墓地的排列有一定规律,为研究辽代墓制提供了一些资料。

墓葬群出土大量精美的文物,这其中包括国内罕见的金面具和完整的银丝网络,并首次在辽墓中出土了白釉黑、褐彩梅瓶。

契丹贵族死后为何戴面具?

源于该民族独特的殡葬文化

记者了解到,契丹贵族死后,部分人脸部覆有金属制成的面具,质地有金、银、铜和鎏金银、铜五种,不同质地的面具应是死者生前身份和等级的反映,面具均按死者面型仿制。

制作程序如下:首先要按照戴面具者的脸型特征,用木头雕刻一个面具模型,然后把金属薄片置于面具模型上,用槌在模型上慢慢打制,使其成型。这种金属面具不仅是辽代契丹人的奇特葬具,也是中国雕塑史上独具魅力的艺术作品。

为何死后还要戴面具?有研究认为,自古以来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打鱼狩猎,他们的衣食住行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人们对自然产生敬畏,因此产生了契丹人独特的丧葬习俗——树葬。树葬指的是人死后并不马上埋葬,而是将尸体放在树上,任自然风化,等尸体风干后把尸骨重新捡起来埋葬。

在殓葬后,人们要定期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对停放在外侧的尸体的美化和粉饰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辽代贵族墓葬中发现的金属面具、银丝网络等,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了把尸体笼络住,让尸体变得更威严,而不会因为停尸时间过长导致尸体腐烂,影响主人生前的形象。

关于墓主身份有什么推测?

专家推测可能是萧峰原型南院大王

康平县文体局党委副书记孙会久介绍,2017年在康平县张家窑林场考古发现的长白山东南坡的Ⅰ号墓葬区是一处大型高等级的契丹贵族墓地,极有可能就是《天龙八部》中萧峰的原型——契丹南院大王的家族墓。

“经过考古发现,I区为一处高等级契丹贵族家族墓地,共有大型砖室墓和中型石室墓各3座。大型砖室墓,均由阶梯墓道、墓门、甬道、东西耳室和后室组成,墓门上方有高大的额墙。其中2号和4号墓发现了高等级木椁室和带边箱、棺箱棺椁葬具,1、3、4号墓发现了银丝网络,1号和4号两座墓葬分别出土银鎏金和纯金面具。4号墓出土的白釉黑彩、褐彩梅瓶各1件,黑彩梅瓶图案共有五只动物,分别为一只梅花鹿、一只羊、两条狗和一只兔子,动物大小按照真实比例,动物均呈奔跑状,奔跑方向一致,绘画手法写实生动,整体图案构成一幅狩猎的场景,有专家称之为“秋山图”。褐彩梅瓶图案为有五朵盛开的牡丹花,每朵牡丹花周围有枝叶和花骨朵纹饰缠绕,整体纹饰布局饱满、绘画细致、图案精美。

这两种纹饰图案此前从未出现,白釉黑褐彩的装饰工艺也是首次发现于辽代墓葬中。对于辽代陶瓷考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墓群三座大型砖室墓的形制规模、葬具及随葬品等级都显示墓主人是属于王一级的贵族身份,按照当时的规定,没有这个身份,即使很有钱,也不可能用这个规制。”

此外,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距离这个墓群最近的辽代城址是8.9公里外的辽遂州城,现在是彰武县四合城。辽史地理志载“遂州,本高州地,南王府五帐放牧于此”,也就是说辽代南王府与遂州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墓群主人极有可能来源于遂州,与南院大王家族有关。孙会久介绍,而萧峰就是辽道宗耶律隆基时期的南院大王,那么这个墓群也极有可能是南院大王萧峰原型的家族墓。

康平在辽代处于何种地位?

有143个辽金村落遗址是辽代经济发达地区

康平县文体局党委副书记孙会久介绍,长白山东南坡Ⅰ号墓葬区的出土也进一步证明了康平在辽代是属于经济发达、人口繁衍旺盛的地区。“医巫闾山以东、辽河以西都是辽代经济发达、农业生产先进的地方,而康平就处于这个地区,所以康平在辽代并不是蛮荒之地,而是繁荣之都。”此外,康平有143个辽金村落遗址,遍布城乡各地,现在的行政村有161个。“说明辽代康平的村落布局和规模与现在差不多。”孙会久介绍。

位于康平的辽代祺州城还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头下军州。头下军州(也称头下州军,头下又作投下),是辽朝贵族的领地。契丹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在对中原战争中掠获大量俘虏,朝廷为了安置和管理这些俘虏及贵族的奴隶,设置州城,即为头下军州。而诸王、外戚、大臣以下不能设置头下军州,只能设头下县、头下城、头下堡。

头下军州既依附于所属领主又依附于朝廷。头下军州所征赋税归头下所有,而酒税要上缴朝廷。

对于墓群的保护等方面未来有何计划?

与北大等达成合作意向诸多未解之谜将被解开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方面表示,目前,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已经与北京大学、辽宁省博物馆的文保技术部门达成合作意向,将共同对这批珍贵的出土文物加以有效保护。今年还将对墓群周围进行进一步考古发掘。“我们的主动考古发掘是带着课题来做的。课题就是对辽代的契丹贵族墓葬葬俗和葬制进行了解,虽然我们目前发掘的墓葬排列存在着一定规律,而且出土了精美的辽代文物,它反映了辽代文化的一部分,这个墓地周边有没有墓园、有没有祭祀的场所、有没有守冢人的遗存,需要进一步去研究了解。墓主人的身世之谜、绝世梅瓶的的身世来历、实验室考古是否会有新的发现?张家窑林范围内是否还有其他重要的高等级墓群和遗址,诸多未解之谜终将被一一解开”。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朱柏玲 胡婷婷

新闻链接

历年来我省曾经入选年度十大的考古发现

从1990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举行每个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评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标准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每项考古发掘必须履行报批手续,取得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发掘过程中,必须依照国家文物局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进行考古发掘,保证考古发掘的科学质量;考古新发现的内容评选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所规定的,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所谓新发现,是指这项考古发现除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之外,还要在中国考古滨学科发展上具有新的内容信息和新的认识。

我省曾获得“十大”的考古发现

2015年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

2011年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

2004年辽宁朝阳十六国三燕龙城宫城南门遗址

2003年辽宁凌源牛河梁新石器时代遗址

1999年辽宁桓仁五女山山城

1997年辽宁绥中县石碑地秦汉遗址

1996年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

1993年辽宁绥中元代沉船水下考古调查

海盐华地观澜别院精致洋房,格局方正,全明,南北通透!

海盐华地观澜别院

VIP专享:4OO—117-0076

【线|上售楼处】,24小时在线,欢迎来电咨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观澜别院怎么样,好不好!

这篇文章主要告诉您观澜别院可以优惠,能给您省下不少钱。

24小时在线,欢迎来电咨询项目的具体情况动态,以及近期项目优惠情况。

┄ ▷ 华地观澜别院◁ ┄

瞰景露台 奢华跃层

湾北新区【华地 观澜别院】

78平两房,74万左右~

85平三房,80万左右~

95平三房,90万左右~

华地观澜别院项目介绍

1:项目就位于海盐的于城。于城历史悠久,始建于东周,为“吴越八城之一”,迄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于城位于海盐县中心位置,是目前整个海盐生态环境最好,人均GDP增速最快的区域,被誉为“浙江东海文化明珠”。境内水陆交通便捷,河网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

2:【小区内部配套】配备完善的公共设施配套,海盐唯一自配嵌入太阳能热水器低密度电梯花园洋房

3.景观优美,一线临河,稀缺现代中式景观洋房

4.在售面积:78-83-84-93-104

5.教育配套:于城幼儿园、于城中心小学和海盐重点中学—绢溢中学

6. 医院:于城卫生院、海盐县第一人民医院商业:自带1600㎡商业

7. 环境:自带6000方360米沿河景观走廊,坐镇小镇会客厅,中心广场

华地观澜别院

VIP:4OO—117-0076

当我们惋惜巴黎圣母院时,也别忘了海南这些珍贵的老建筑!

你相信巴黎圣母院有一天会消失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这一天还是来了

图片来源:新华社

有着800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

4月15日下午突发大火

4月15日,在法国巴黎,巴黎圣母院燃起大火。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哥特式的塔尖在火中倒塌

屋顶化为一座巨坑

百年建筑被烧成残骸

图片来源:新华社

文物古物是历史留给人类

最珍贵的礼物

他们是不可再生的人类财富

灾难过后,要反思、要改进

在海南

同样有很多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珍贵老建筑

这些老建筑需要我们竭尽全力地去保护

好有机会向后人展示历史的光辉痕迹

五公祠

五公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陆续续建至20世纪初,总体建筑依地势而构建,占地面积99亩,主要由五公祠、苏公祠、伏波祠、观稼堂、学辅堂、洗心轩和五公祠陈列馆组成,人们习惯以“五公祠”统称。

五公祠。邵阳 摄

五公祠为该建筑群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二层木质结构、单式斗拱的红楼,占地面积560平方米,楼高10米,人称“海南第一楼”。该楼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是为纪念唐宋两代被贬谪来琼的李德裕(唐朝宰相)、李纲和赵鼎(均为宋朝宰相)、李光和胡铨(均为宋朝的大学士)五位历史名臣而建的,由于人们景仰先贤“五公”而得名。

学圃堂。来源:海口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官网

楼正前方及两侧,竖立着这五位历史名臣的大雕像,个个栩栩如生,它们经历了海南的沧桑和见证了海南的变迁。

地址:海口市琼山区海府路169号

海瑞墓

海瑞墓是为了纪念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海瑞而修建的,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是皇帝派许子伟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的。主要由石牌坊、海瑞墓、海瑞塑像、海瑞陈列馆及相关建筑构成,又被叫做海瑞纪念馆或海瑞公园。

海瑞墓。来源:海口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官网

如今的海瑞墓只是个空坟,在十年动乱中,海瑞墓遭到破坏,其尸骨被焚烧。一直到1983年,才由政府筹资重建。

海瑞墓。来源:海口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官网

2017年,海瑞墓经过改扩建后修缮一新。在留着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在墓园北部新建了海瑞公祠,修复了“海公井”等设施,这一区域将是日后举行祭祀、纪念性活动的展示区;墓园东南侧的两层仿古建筑将成为海瑞史迹展览及清官文化展览的主要区域。

地址: 海口市龙华区丘海大道39号

府城鼓楼原名谯楼,又称文明楼,是一座土木结构、古朴大方的城楼。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海南卫指挥使王友在已废元谯楼故址上修建。

府城鼓楼。张俊其 摄

鼓楼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楼下城庸宽厚,下临旷野,有石级拾登,直通城门。原楼高三层,现仅存二层,均受历代珍视,故屡毁屡建。

鼓楼全景。来源:海口日报

从鼓楼碑文记录,可知它近500年来的兴替迁易。鼓楼自始建至今历尽沧桑,是海口为数不多保存下来的古建筑之一。

地址:海口市文庄路鼓楼街27号

海口骑楼老街

海口的骑楼老街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20年代至1940年代,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距今有600多年历史。骑楼的历史与海口早期的对外开放息息相关。晚清时期,海口是当时全国对外开放的口岸之一,全岛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南洋谋生的人开始回家乡投资建设。1849年,最早的骑楼在水巷口、博爱北路一带的四牌楼街区建成,整片骑楼街区就是从这里延伸开来,形成了规模。

骑楼老街每天吸引大量游客。李天平 摄

骑楼老街覆盖面积约二平方公里,总长四点四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层高的骑楼建筑近六百栋。骑楼大多是上世纪初一批批从南洋回来的华侨借鉴当时的南洋建筑风格所建。

修缮改造后的骑楼老街。程志 摄

骑楼大多布满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骑楼楼层都不太高,两三层的居多,有些还保留着早前的商号,和凭栏、门窗等处的精美雕花。

地址:海口市龙华区长堤路

崖州学宫

崖州学宫又叫做孔庙,位于三亚崖州区的古城内,也称“学宫”“文庙”,为古崖州最高学府,也是我国最南端祭祀孔子最著名的纪念性建筑。孔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经宋、元、明、清诸朝代,历十余次迁移、重修,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迁建今址,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宫的主建筑包括有大成殿、天子台、棂星门、昆明池、泮桥、礼门、义路等。近千年来,崖城孔庙一直是古崖州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读书弟子们在此求学考试。这里曾培养出了大批才子贤能,诸如北宋举文学陈中孚、进士陈国华、明代岭海巨儒钟芳、清代林缵统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崖州学宫的历史地位与建筑特色,以及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就了这座实行国家祀典礼制的中国最南的州级孔庙,有着深远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地址:三亚市崖州区牌坊街

迎旺塔

迎旺塔是一座历经160余年风雨洗礼的古塔,有“南海第一塔”之称。据史书记载:古崖州曾有三座塔:文峰塔、西关塔和迎旺塔。文峰塔和西关塔随岁月变迁及历史原因,至今已不复存在,只有咸丰元年由知州徐咏韶同州人捐建的迎旺塔,成为唯一尚存的塔。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迎旺塔塔高有10余米,共七层相叠,由下而上逐层逐级变小,至顶时成尖顶形状。每层由向外伸出并环绕塔外身的三迭檐分隔样式。檐下有二层花边彩绘,分橙红色和灰黑色打底。所绘花纹图案现已斑驳迷蒙,隐约可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中华文化遗产之一的古塔,海南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修建。但由于战乱和朝代更迭,现存的古塔已为数不多,也正因为如此,迎旺塔更显珍贵。迎旺塔不仅为研究海南文明和建筑艺术提供了直接依据,而且也具有旅游、观光价值。

地址:海南三亚市崖城镇城西山腰上

美榔双塔

美榔双塔系元代古塔,俗称“姐妹塔”,是海南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古塔之一。据《正德琼台志》载,元代人陈道叙有二女,长女出嫁,次女出家为尼。他为了纪念二女而建此塔,一座为平面呈六角形长层,现存六层,仿木结构阁楼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榔双塔整体造型协调美观,淳古朴拙,最杰出的是其精湛的石雕艺术,石工精致,风姿绰约。数十尊浮雕刻工精巧细致,雕像裙带飘摇,形象栩栩如生,反映了宋末元初的社会世俗生活,堪称琼州石塔中杰出的艺术珍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双塔通体的建筑材料系采用琼北火山地区的玄武岩,建筑工艺系采用榫眼凹凸相接,条石干摆叠码不粘合的独特方式,堪称一绝。经过800多年风风雨雨的侵蚀,虽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风化损害,主体建筑却没有倒塌毁坏,实属国内罕见。

地址:澄迈县美亭乡美榔村东南面

儋州东坡书院

为纪念北宋苏东坡而建于北宋(1098年),原名载酒堂,后经重修,明代(1549年)更名现名。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东坡从惠州贬至儋州,历时三年多,在此居住和讲学,以文会友,传播中原文化。

东坡书院。李幸璜 摄

书院旧址虽已经历了900年的风雨侵蚀,但当地人民出于对苏东坡的怀念仰慕之情,几番修建、扩建,现在东坡书院已完全恢复了当年风貌。

苏东坡塑像。李幸璜 摄

书院大门轩昂宏阔,院里古林幽茂,群芳竞秀。载枉酒亭、载酒堂、奥堂龛等建筑古色古香。院内展出苏东坡许多书稿墨迹和文物史料,载酒堂内陈列着历代名家诗画的碑刻,明初宋濂题写的“东坡笠屐图”勒石立在其内。书院中还展出300余件郭沫若、邓拓、田汉题咏的诗刻及书画名家的艺术作品。

地址:儋州市中和镇东郊

蔡家大院

蔡家大院也是“海南侨乡第一宅”,位于琼海市博鳌镇莫村村委会留客村里,是这个几个古建筑中最为年轻的,村中印尼富商蔡家森1934年回乡建造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蔡家森宅院占地600多平方米,宅院共开大小门户35个,大小窗户104个,宅院四通八达,上下连通,堂屋、横屋以及前后井庭相互环抱,结构紧凑牢固。整幢建筑高大森严,气势非凡,令人肃然起敬,气派且别具一格的中西合璧大宅院。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如今风姿依然。

图片来源于网络

青砖大瓦加钢筋水泥,上下大屋的前檐既有中国古钱币和古代宫灯雕塑,又有西方的立体花盘和古罗马人头像雕塑,屋顶既保留海南民居的屋脊翘头,又大胆使用西方的方、圆、弧变化图案,使整个屋顶别具一格,美观大方。此外,蔡家宅还是个固若金汤的安全建筑。大门外侧的楼梯间暗藏着射击孔,可有效地防止盗匪侵袭,屋内的人无后顾之忧。

地址:琼海市博鳌镇莫村村委会留客村

只有珍惜、爱护和保护

才能让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才能让人类文明稳步向前

才能让人们看到更多震撼人心的美好

来源:海口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2367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