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娱乐生活

笔支塔

笔支塔建造于清嘉庆八年(1803),由茶陵州知州高上桂倡议并谕示州治士民捐建。笔支塔为风水塔,七级六方,全塔以红砂岩料石构建,外观形态挺拔而粗放。历经200余年沧桑,基本保存了历史风貌。2011年,由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编订维修与加固方案,通过县招投标局公开招投标,湖南省城市园林实业有限公司中标对其进行维修保护。经过近6个月的选材、施工,主体工程修缮工作已全部完工。县文物局拟计划启动笔支塔周边道路、环境及亮化等附属工程建设。笔支塔的维修与修缮工程的竣工,不仅使之成为茶陵旅游发展的新亮点,同时也为深度挖掘茶陵历史资源,传承茶陵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笔支塔

人文|笔支、​仙庾、镇龙……这些株洲的塔都大有故事,老株洲都不一定知道!

塔,是极具东方特色的传统建筑形式,汉代时从古印度传入我国。

在历史进程中,我国的能工巧匠们运用原有的楼、阁、亭、台建筑技艺,建造出了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寓意不同的塔。

▲醴陵市状元阁

残霞飞殿角,

落日挂林端,

塔形连天碧,

山光入水寒。

清代工部主事尹荣祖,在距炎陵县城西0.5公里的湘山塔游览时留下这首诗句。

古往今来,文人骚客都有登高抒怀之雅意。在我们株洲境内延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之间,镶嵌着多座年代久远的古塔,历经风雨,记载沧桑。

▲状元阁内的拱形门

笔 支 塔

(茶陵)

▲茶陵县笔支塔

清嘉庆8年,时任茶陵知州高士桂谕士民捐建笔支塔。

该塔位于茶陵县城东郊洣、茶二水合流处的茶华山麓,因其塔形似支笔而得名,又因其与茶陵古城的东门隔江相望,所以很多人叫它“东门塔”。

古塔六角七层,塔身以茶陵特有地貌红砂岩和沉积岩石料凿成型后砌成。除一层外,其它楼层都有精美的拱形门。塔的门窗设计非常巧妙,太阳光可射穿塔身。

▲笔支塔上精美的石制门窗

文 明 上 塔

(攸县)

▲攸县文明上塔

在攸县,从县城段洣水南岸、菜花坪镇的窑湾山头起,顺洣水而下至鸭塘铺乡阴山港村止,沿洣水共建有宝塔四座,前三座分别为文明上塔、文明中塔、文明下塔,第四座称凌云塔,合称为“洣水四塔”。

此四塔现在已成为了该县的一道古建筑风景奇观。

▲文明上塔的石制浮雕

仙 庾 塔

(荷塘区)

▲荷塘区仙庾塔

在荷塘区,传说唐玄宗之孙李豫为纪念爱妃沈珍珠,在位于荷塘区仙庾岭风景区的仙庾岭主峰上建造了仙庾塔。

在仙庾山腰有纪念沈珍珠为避安史之乱在此修行成仙而建的仙庾庙。

▲游客登仙庾塔

▲游客在仙庾塔旁的树干上系上了祈福的红色带

镇 龙 塔

(芦淞区)

▲芦淞区镇龙塔

在芦淞区有座镇龙塔。

传说清朝年间,五里墩百井一方风调雨顺,天佑苍生,人民安居乐业。

正值百姓尽享太平盛世之时,一日,苍天发怒,电闪雷鸣,霎时大雨倾盆,一连数月未止,以致百井一带洪水滔天,瘟疫四起,民不聊生,昔日太平景象荡然无存,百姓流离失所。

此后当地百姓自发组建此塔镇妖,以求保佑百姓平安。

▲湘山宝塔石门额

而今,我们将这些古塔再次忆起,用无人机和照相机将它们摄入和呈现。

它们坐落在城市或农村,亦或是山头、河岸……

它们中有些是为纪念而生,有些是为信仰而立,都极具神秘的色彩。

而如今的“它们”均凭借着其造型之美,结构之巧,雕刻、装饰之华丽,纷纷成为各地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处风景增添着绚丽的色彩。

来源丨株洲日报

图/文丨谭清云

山西河曲的文笔塔真的就像一只铅笔

文笔塔位于河曲县城东五里大东梁,建于乾隆五十九年,称“文笔”,又称“状元笔”。造此笔意在“振东山之势”,以裨河曲风水。笔尖筑于烽火台墩上,如墩顶部直径五丈四尺,笔尖底座直径一丈八尺。笔尖底座由三层条石垒砌,笔身全部由青砖白灰垒砌,实心,至顶部骤然缩回锥形。民间传说,夏至日出时,笔影可达河西大口沟(即黄河古渡对面的内蒙)。

现在已经是个街心公园了,清早去晨练的人很多。塔座下凿刻了很多名人的诗句,多于塔有关。石雕已经年代久远了。整体风格朴素拙劲。 甚至有点异域的感觉。长廊又把人拉回了江南或者是皇宫。这样一座建筑,无疑提升了河曲县的文化底蕴。整个塔座颇有品味。这个公园叫:白朴公园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原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年寓居金陵(今南京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白朴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白华为金宣宗三年(1215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仲父白贲为金章宗泰和间进士,曾做过县令,叔父早卒,却有诗名。白家与金代大文豪元好问父子为世交,过从甚密。两家子弟,常以诗文相往来。

白朴出身于这样的家庭,本应优游闲适,读书问学,以便将来博取功名。然而,他的幼年却偏偏遭逢兵荒马乱的岁月,他只得同家人在惊恐惶惑中苦熬光阴。他出生后不久,金朝的南京汴梁已在蒙古军的包围之下,位居中枢的白华,整日为金朝的存亡而奔忙,无暇顾及妻儿家室。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蒙古军树炮攻城,哀宗决计弃城北走归德,白华只得留家人于汴京,只身随哀宗渡河而上。战争中,白朴母子相失,幸好当时元好问也在城中,才把他和他的姐姐收留起来,在乱兵和饥荒中救了他的性命。四月底,元好问携带白朴姐弟渡河北上,流寓聊城,后寄居于冠氏(今山东冠县)县令赵天锡幕府。元好问虽也是亡国奔命之臣,生活至为艰辛,但他视白朴姊弟犹如亲生,关怀备至。白朴为瘟疫所袭,生命垂危,元好问昼夜将他抱在怀中,竟于得疫后第六日出汗而愈。白朴聪明颖悟,从小喜好读书,元好问对他悉心培养,教他读书问学之经,处世为人之理,使他幼年时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白朴的父亲白华于金朝灭亡后先投南宋,做了均州提鲁。然不久,南宋均州守将也投降元朝,白华遂北投元朝。蒙古太宗九年(1237年),白朴12岁时,白华偕金朝一些亡命大臣来到真定,依附在世守真定的蒙古将领史天泽门下。同年秋,元好问由冠氏返太原,路经真定,遂将白朴姊弟送归白华,使失散数年的父子得以团聚。父子相见,白华感到极大的快慰,他有一首《满庭芳•示列子新》词,表述当时的心情:“光禄他台,将军楼阁,十年一梦中间。短衣匹马,重见镇州山。内翰当年醉墨,纱笼支高阔依然。今何日,灯前儿女,飘荡喜生还”。

他也十分感激元好问代为抚育儿女之恩,曾有诗谢之曰:“顾我真成丧家犬,赖君曾护落窠儿。” 随着北方的安定,白朴父子也就在真定定居下来。从此,他按照父亲的要求,写作诗赋,学习科场考试的课业。他对律赋之学颇为上进,很快即以能诗善赋而知名。其时,元好问为修撰金朝历史书籍,也常出入大都,从而往来于真定,关心着他的学业,每至其家,都要指导他治学门径,曾有诗夸赞白朴说:“元白通家旧,诸郎独汝贤。”勉励他刻苦用功,成就一番事业。然而,蒙古统治者的残暴掠夺,使白朴心灵上的伤痕难以平复,他对蒙古统治者充满了厌恶的情绪,兵荒马乱中母子相失,使他常有山川满目之叹,更感到为统治者效劳的可悲。因此,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而以亡国遗民自适,以词赋为专门之业,用歌声宣泄自己胸中的郁积。 随着年岁的增长,社会阅历的扩大,白朴的学问更见长进。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白朴36岁。这年四月,元世祖命各路宣抚使举文学才识可以从考者,以听擢用,时以河南路宣抚使入中枢的史天泽推荐白朴出仕,被他谢绝了。他既拂逆史天泽荐辟之意,自觉不便在真定久留,便于这年弃家南游,更以此表示他遁世消沉,永绝仕宦之途的决心。然而,眷妻恋子的情肠终不能割断,他也经常为自己矛盾的心情所煎逼,感到十分痛楚。

尽管如此,他还是要远离那车马红尘之地。他先到汉口,再入九江,41岁时曾北返真定,路经汴京。此后,再度南下,往来于九江与洞庭之间,到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在金陵定居下来。这前后,可能因为他的真定原配去世,他曾为妻丧而回到过真定,逢着这个机会,又有人建议他去朝中做官,却被他谢绝了。此后不久,他即返金陵。从此,主要在江南的杭州、扬州一带游历,直到81岁时,还重游扬州。而后,他的行踪就无从寻觅了。

看罢方知,白朴与河北的正定渊源不浅。旅游就是这样,虽然你跑了很远,但是有些东西又离你很近。不是吗?

非遗名录 | 一支毛笔扬天下——文港毛笔制作技艺

文港地区制笔历史悠久,制笔工艺精湛传承至今,对中国文化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作为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独到的价值。文港毛笔制作工序多,品种繁多,具有历史、文化、工艺、经济价值,被誉为天下三大名笔之一。它出自于江西南昌市进贤县,已有1600多年历史。

文港毛笔对毛料和质量要求极为严格,笔杆笔管要求既圆又直,能在柜台上自如滚动;笔头要求纯正、清爽、质高的材料精工制作。制作器具有30多种,制作主要工序有压材、配料、取毛、梳麻、温亘、齐梢、压平、剔锋、修头、去乱、整尖、截管、车筒、斗套、雕字、挂笔、包装等126道,主要采用优质山羊毛、山兔毛、黄狼尾毛、香猩子毛等主要原料,文港毛笔大如扫帚细如针,品多形异,色斑型美,集尖、圆、齐、健、刚、柔、肥、瘦于一身,融实用、欣赏、收藏于一体。

文港毛笔品类有狼、紫、鸡、羊、兼五毫;装潢分黑、白、花、炕四管;笔锋则有红、绿、黄、白、青、蓝、紫七色。近年来制作的“纯净紫毫”“七紫三羊”“墨翰”等名牌传统产品,受欢迎的出口品种还有“书家妙品”“百花争艳”“进贤独秀”“白云狼毫”“羊毛小楷”“极品纯净狼毫”等19个。

自古以来,文港毛笔制作以家庭作坊为主,父传子,母传女,家传家,村传村,一代传一代,规模由小到大,经营由乡到城。这里的男女老少几乎都熟练毛笔制作技艺,涌现了周鹏程、邹农耕这样的毛笔制作技师。文港毛笔作坊现有2378家,从业人员14000余人,成为文港的支柱产业之一。历代文人墨客与文港毛笔结下了不解之缘,产品远销美、日、法、德、新等十几个国家和港、台地区。党和国家领导人和诸多著名书画家都先后来文港视察,用文港毛笔题诗作画,对文港毛笔赞不绝口,并给予充分肯定。2004年,文港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制笔业协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命名为“华夏笔都”“中国毛笔之乡”。

精湛的毛笔制作

毛笔制作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水作即毛笔笔头制作,另一部分是干作即毛笔笔杆部位的制作。在毛笔制作之前,首先要进行选料,长期以来制笔工匠在决定制笔前要选择适合毛料以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求。在毛料中有羊毫、兔毫、狼毫等,多为动物身上的毛发,而在当今毛料成本及因时而变的市场大环境,人工尼龙毛开始进入制作毛笔的选择,用其制作的毛笔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比一些毛料具有优势,是文港毛笔工艺创新点,当只是作为有效补充,并不适合长期使用。

毛笔的核心是毛笔的笔头制作,也是制作工艺流程中最为复杂的一部分。毛笔笔头制作工序复杂,完全依靠手工技艺,在制作过程中很多细小的步骤,需要观看才能体会到,并非简单的文字就可以解读,其工艺价值就在于此。甚者,有些精微的细节处理是需要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每个人的领悟程度和手上感觉不同,如果单从文字和观看也并非能领悟其中的奥妙。

精湛的制笔师傅之所以能够做的出彩,是因长期的训练和认真学习总结出来的,并非一日之功。文港毛笔正是有着这批勤劳的工匠及专于研究制笔的师傅,才造就了如今的文港毛笔。同样,高质量的毛笔也不断促进书画家的进步,从而带动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可见工艺制作每一步都需要竭尽所能。一支毛笔的完成大约需要十天左右,在社会急功近利的当下,制笔师傅们不论严寒酷暑日复一日,默默无闻辛勤制笔,其技艺值得传承,其工作值得尊重。

(图片源于网络)

责编:吴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baowenzhan.com.cn//ylsh/12211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